師德的靈魂是什麼
《教師法》的基本思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職業道德的具體 規范其內容可做如下表述:以為學生服務為核心,以愛崗敬業為原則,以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廉潔從教為基本要求,通過教育管理和建設,努力創造良好的師德風尚,使 每一位教師都能在工作實踐中,按照師德的基本內容,努力強化師德意識,實踐師德規范, 自覺履行教師義務,促進師德水平的提高。
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傳承中,歷來十分重視道德修養, 也就是一種外顯到內化的過程,只有通過這樣的過程,由他律轉為自律,才會以積極向上的態度,不斷的成長和完善自己,拔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也才能以一個較高的視角,對於 正確履行高校教師的職責,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 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很多,因人而異,在這樣的途徑中,可以說,一切引導自我道德水平積極向上,同時對社會環境起到積極作用的方法,都是卓有成效的。
但是,高校教師師德的靈魂是關愛學生。供參考。
Ⅱ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是「愛」與「責任」。
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共六條,體現了教師職業特點對師德的本質要求和時代特徵,「愛」與「責任」是貫穿其中的核心和靈魂。
1、「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熱愛祖國是每個公民,也是每個教師的神聖職責和義務。
2、「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沒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3、「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必須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
4、「教書育人」——教師的天職。
教師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在各個方面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要關心集體。
6、「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不竭的動力。
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
(2)師德的靈魂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一共六條,不僅是在原有的版本基礎上的深化和升華,而且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充分彰顯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體現「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的理念。
當前,在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基礎上,人民群眾不僅要求「有學上、有書讀」,而且進一步要求「上好學、讀好書」。因此,教育質量的提高是學校的當務之急。而提高教育質量,關鍵在於我們教師。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
「十七大」強調要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教師隊伍師德和業務素質尤其重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先」。所以教師的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師德水平也是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滿意不滿意的一個重要標尺,更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內在需要
Ⅲ 為什麼關愛學生是師德靈魂
關愛學生是師德靈魂,如果一個老師不關愛孩子,對孩子沒有愛心。他就不配當一個好老師。
Ⅳ 什麼是道德之本, 什麼是師德之魂
正直是道德之本,關愛學生是師德之魂
Ⅳ 師德靈魂的讀音
師德靈魂
shī dé líng hún
Ⅵ 師德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讀了《教師成長密碼》這本書,感觸最深的是「 」這個話題, 譚長清老師的「做個心中有道的教師」談到「教師只有注重自身道上的修養,才能真正做到德高為師!才能給予學生真正意義上的人性化的關懷我想,這便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師德的最高境界吧」, 李友焱老師的「做養馬的伯樂」談到作為一名好的教師,最高的標准就是當好一名養馬的伯樂確實不容易首先,教師要真正摒棄唯成績至上的評判標准,擺脫學校社會家長甚至教育主管部門以學生成績衡量學校好壞教師水平高低的評價標准,擺脫虛名實利的誘惑其次,養好馬也要善相馬,知道每匹馬的脾氣個性愛好和特長,用發展的眼光有針對性地喂養,也就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標准,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特長,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得到尊重,幫助他們看到自己的發展方向不要讓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成為好學生的陪讀者在這里相馬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養馬,而不僅僅是挑出千里馬再次,養馬重在養,即培養看到學生有某方面的潛力,引導其向這個方向茁壯成長 。」趙桂海老師說:最樸素的,也是最高尚的。 老師說:謹言慎行。不做 給人脆弱的心靈帶來創傷的言語和行為。我想師德的最高境界 是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去愛, 師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 即「師魂」, 是師德的核心。它自覺而理智、純潔而全面、普遍而持久, 是一種無私、高尚、偉大的愛。 陶行知的 「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 蘇霍姆林斯基的 「 把整個心獻給孩子 」 以及四川地震中用身軀和生命保護和換來學生生命的老師們,他們所體現的就是這種 無私奉獻、獻身教育的師德境界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 學生在老師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們就得用我們的愛來教育他們。我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麼,上課、批改作業?不是,那隻是我們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們主要的工作是把我們的愛給學生,並且,要把我們的愛給每一個學生,不要有所遺漏,因為,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原來每個孩子都是那麼可愛。你愛自己的孩子總是身不由己,你關心自己的學生也總是身不由己,用心做教育,就要豎立一顆恆心。你會放棄愛自己的孩子嗎?不會!那教育也一樣。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個周期性較長的工作,也許作為我們來說,體會到的只是重復:上課、作業、輔導……,然而,正是在這單調的重復中,學生卻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年齡在漸漸長大,知識在逐步增多,思想越來越成熟,與人交往的能力越來越強……,我們看著這點滴的變化欣喜無比,這就是愛,不由自主的愛。
Ⅶ 為什麼說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
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原因是:師德是教師公德,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應該遵守的社會公共道德。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師德是教師應有的道德和行為規范,全社會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從實踐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其學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教師勞動所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
(7)師德的靈魂是什麼擴展閱讀:
2013年5月29日, 根據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高校青年教師主體積極健康向上,有少數青年教師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職業情感與職業道德淡化、服務意識不強,個別教師言行失范不能為人師表。
意見提出要完善師德評價內容和方法,健全學術不端行為預防查處機制。對師德表現突出的青年教師,予以重點培養、表彰獎勵;對師德表現不良的,及時勸誡、督促整改;對師德失范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Ⅷ 師德靈魂是指
我覺得是得靈魂就是教書育人。無私奉獻。坦誠對待,心胸寬廣。就應該有一顆高尚的職業道德。遵守教師的規范和行為努力。菽書育人
Ⅸ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和靈魂
根據年級的不同,其核心和靈魂也不一樣: 其中小學就是打基礎,讓學生奠定基礎,統一規范; 中學是為了升入大學,使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深造; 大學是培養思維,培養性靈。 不過總的原則是一樣的,就是結合社會實踐,教育孩子成才,建立其完善的人格。
記得採納啊
Ⅹ 你認為 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 具體指什麼
愛與責任是相通的,一個人有了愛才會有責任。就想譚千秋老師,正因為他心裡充滿了對學生的愛,才能在生死攸關的時候用身體護住學生,他知道保護學生是自己神聖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