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良好師生關系的特徵是

良好師生關系的特徵是

發布時間: 2020-11-19 16:15:57

『壹』 現代教育中的師生關系有哪些基本特徵

老師像一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同學們;他們的關系是,有償奉獻,懸賞受益關系。

『貳』 什麼事良好的師生關系及其特點

不同書籍的說法有些細微差別,列舉兩類答案給您:

良好的師生關系具備以下五個方面的特性:
1.坦白或明朗-----彼此誠實不欺詐。
2.關心-----彼此都知道自己受對方所重視。
3.獨立性------一方不依賴另一方。
4.個體性------一方允許另一方發展其獨特的個性與創造力。
5.彼此適應對方的需要-----一方需求的滿足不以另一方需求的犧牲為代價。
=============
良好的師生關系具有哪些特徵
(1)民主平等
師生之間民主平等的關系是社會主義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的反映,是教育活動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雖然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地位和知識水平等方面存在著差異,但在科學真理面前,師生之間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發揚教學民主,並不意味著削弱權威,反而還會有助於教師創造性和主導作用的發揮。民主平等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
(2)尊師愛生
尊師愛生就是學生應當尊重教師,教師應當熱愛學生,師生之間彼此尊重、相互友愛、這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感情基礎。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師德規范,是教師職業責任感的反映,它能使教師對教育教學工作高度負責。如果教師不熱愛學生,就會失去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就難以在教育實踐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育工作的成效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愛生是尊師的基礎。它能激發起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和信賴,縮短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易於接受教師的教育和影響。
(3)教學相長
教學相長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教師只有了解學生及其教育目的,才能正確地引導和教育學生,使自己的知識和教育能得以發揮和發展;學生只有了解教師和教師職業特點,才能積極參與教育活動,在教育活動中獲得自己的知識,促進智能和品德的發展。所以,師生雙方是相互促進、彼此推動的關系。教學相長是良好師生關系的一個重要特徵。
http://www.jsblog.cn/user1/maliujia/62974.html

『叄』 理想的師生關系應該具有哪些特徵

學生對老師既敬又怕,我認為是理想的師生關系。比如上課學生能夠嚴肅對待,下課能和老師說到一處。

『肆』 良好師生關系的表現 誰幫下我,急用!!!

創 建 和 諧 的 師 生 關 系

錦 園 小 學 林 麗 雲

師生關系是一門既簡單又深奧的學問,說它簡單是因為大家天天都要做,天天都在做,常見常用,而且大家也都有一定的心得與體會。說它難是因為,想要建立一個和諧的理想的師生關系,還需要大家邊做邊學邊提高完善,而且可以說是它也教學一樣,永遠發展著,永無止境,你的處理可能永遠不是最完善的那一種,師生關系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遠留有遺憾的學問。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全國上下曾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與研究,但隨著時代的變更,育人觀念的更新(以前教育的目的僅局限於傳授知識,而現在更注重於培養人,更突出人本教育),育人手段方法的更新(以前的主要教學工具和教學方式是:書本、黑板、粉筆、教師的口頭講解,可以說是「小米+步槍」,而現在用的是多媒體,注重的是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創新,可以說是「飛機+大炮」),學生受教育場所的拓展(除了學校家庭,現在的學生更多的是接觸社會,通過網路、團體活動等途徑接觸社會)……師生關系的特質與處理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另外,師生關系的融洽與否,在中小學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一個小孩子在入學以前,主要是在父母的關懷教育下成長,父母的教育指導和自身行為是他們的第一影響源。進入學校以後,教師成為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孩子們很自然的把他們與父母交往中的各種思想感情,期望與「愛的需求」轉移到自己老師的身上,教師成了學生成長的第二影響源,並把教師作為父母一樣來看待。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獲得了更多的生活經驗,開始意識到教師的愛與父母的愛的區別之後,他們以前所認識到的教師的愛就超出了家庭的范圍,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和態度反映了集體以及社會對自己的評價,這種評價具有更大的價值和意義,他們就會更加註重教師的態度。而這關注又將成為他自己的學習生活的一個動力源,推動或阻礙他的思想與實踐,尤其是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所以我們小學裡面很流行一句話:一個教師就是一門學科

也因此,我認為今天在這里重談師生關系也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我就分三個方面來談談和諧師生關系的創建。

一、和諧師生關系的特質

台灣李玲惠校長認為和諧的師生關系當是這樣的:

1、有點粘又不會太粘

2、以欣賞替代服從

3、多重角色,百種關系

4、隱性管教,適性輔導

她主要從教師方面出發來對師生關系的物質進行闡釋。Thomas Gordon和傅木龍則從師生雙方出發進行歸納。

Thomas Gordon 認為理想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具備以下五項物質:

1、彼此坦白、誠實

2、彼此關心重視對方

3、彼此具有獨立性

4、具有個體性

5、適應對方需要

傅木龍則認為(民89)認為良性的師生關系應該是:

1、多對一的關系

2、多元化的關系

3、互為主體的關系

4、互為支持的關系

5、持續發展的關系戶

上面所說的是專家眼中的良好的師生關系,下面我們來看看直接親近教師的學生與家長及教師自己眼中的理想的師生關系是怎麼樣的。

《中國教育報》2002年12月24日第3版從調查問卷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學生認為比較理想的師生關系應當是:老師、同學互相幫助,成為朋友、共同進步;老師不僅在課堂上、學習上關心我們,在課外也能和我們友好相處,不要時時擺出一副老師的架子;學生要對老師尊重,有困難能向老師訴說;對老師不要有恐懼感;老師能真正理解學生,上課是師生,下課是朋友;學生能體諒老師的苦心,融洽、無隔膜、坦誠相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等。

老師認為比較理想的師生關系是: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建立起民主、平等、親密的新型師生關系;課上是老師,課下是朋友。

家長認為比較理想的師生關系是:上課時應該是老師,課余時像朋友;既是師生關系,又是朋友關系,孩子心中最信任的是老師,有心裡話也願意跟老師說;老師愛學生,學生尊敬老師,老師與學生像朋友一樣。

依據各種信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理想的師生關系實際上就是那種亦師徒亦朋友的關系。它的特質實際上無非幾點:

(一)民主

1、為學生服務。教師的一切施教行為要著眼於學生的長遠發展和全面發展,遵循教育規律,決不盲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舊觀念,放下架子,有堅持真理的勇氣和智慧。比如說平常教學中注意的細節,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問一問:需要老師幫助你嗎?等等,不要一出口就是那種指令式的。當然這里要說明的是,服務並不等於依順。大家可以對比一下酒店裡的服務員,是那種任你點很多菜也不叫停的好呢,還是那種你點到一定個數他就提醒你「您的菜差不多了」的好?對於學生的服務應該是基於他們長遠全面發展的服務。

2、向學生交心。教師要勇於把自己的人生態度、教育教學理念、人生閱歷、生活的經驗、成長的教訓向學生講清,做到公開透明,以求得學生的理解和配合。讓學生從老師這面鏡子中照見自己的不足,少走彎路,早日讓自己成長為理智的人。

3、遇事要同學生商量。包括教育教學內容、集體活動、比賽等都可以跟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能力、要求等各個方面,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4、與學生一起總結、參與。

(二)平等

1、師生人格平等。

2、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

3、營造平等氛圍。

(三)互尊互愛

二、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

(一)教師特質影響師生和諧關系的形成

影響師生關系最直接的因素是教師和學生的特質,教師與學生就象兩個化學分子,他們能夠產生什麼樣的反映首先決定於這兩個分子的性質。而其中,教師又是這兩個分子中佔有重要作用的、主動性較強的、能夠預設的一個因素,因而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什麼樣特質的教師才是理想中的教師,才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呢?

下面請大家看一組資料:

〖資料一〗

深圳南山區《新課程條件下理想教師心理素質的構建》課題組選擇了311名小學生家長。給出能從各個維度反映教師特質的20個問題,讓每一位家長排出自己心中認為的教師最重要的10種特質,然後排出了家長對理想教師特質的前十個期望:

他們又對學生進行了理想教師特質的調查,數據反映,學生眼中的理想教師當是:

1
對學生一視同仁

2
熱愛本職工作

3
普通話標准

4
寬容和理解學生

5
教學方法靈活

6
善於激勵學生

7
態度友善和藹

8
良好的心理素質

9
善於傾聽

10
作業適度

這兩份調查更著重於從行為舉止上去研討學生及家長眼中的理想教師特質,可以說是家長與學生對教師的一種期望,實際上也是我們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一旦我們具備了這些基本素質,我們就可以在家長與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我們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便水到渠成,不必刻意為之。

〖資料二〗

蒙台梭利教師的特質:

1、謙卑的態度

2、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3、是環境的創設、保護者,也是與兒童的溝通者

4、是觀察者、引導者,不是主導者

5、是家長的溝通者

6、接受自己、接受別人

7、活潑地與兒童在一起,但不能把自己作為教室的中心點

8、熱心、愛心、耐心、尊重心、責任

9、機警、思維敏感

10、動作優雅迷人,穿著整潔,品質高貴

它更側重於從教師的角色處理上去定位理想教師的特質。

〖資料三〗

朱永新之《新教育之夢——我的教育理想》中也有一章專門理想教師特質的。朱市長認為:

應該是一個教師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

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

應該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

應該是一個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領導,非常善於調動幫助他成長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師

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

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應該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

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

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他呢,更側重於從教師的精神方面來闡述理想教師的特質。

綜合上面這些資料,我們不難發現,實際上,理想教師應該具備的特質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具有獻身教育工作的根本動力——職業理想

動機因素是一切行為的發動性因素。教師要干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強烈而持久的教育動機,有很高的工作積極性。因此增強事業心、強化教師的職業責任感,提高工作積極性,也就是樹立教師的職業理想,是作為理想的教師支撐其教育教學行為的根本動力。

(2)具有從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知識水平

包括:

①本體性知識

也就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象語文知識、數學知識等本學科相關的知識。

②實踐性知識

主要是指教師在面臨實現有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景知識及與之相關的知識,具體地說,這是教師教學法經驗的積累。比如說,我上整時的認識時,根據經驗的積累,可以知道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很難掌握,所以在上課的時候就附加了這樣的一些板書:

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3,是3時。

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9,是9時。

……

讓學生尤其是那些潛能生能夠得到充分的理解,然後深入地掌握這部分內容。這就是一種實踐性的知識。

③條件性知識

是指教師所具有的教育學與心理學知識。以教育與心理的科學的角度去分析兒童,並採取相應的教育教學法措施。

(3)具有從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可以影響教師的知覺與判斷,影響教師的教育態度與教育行為。比如一個教師認為「一個班級的學生中總是有好有壞的,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學生都教成好學生。」那他就很可能慢慢地放棄對班上學習不好學生的教育。一個數學教師認為「學生學習更重要的是在於思維的訓練」那麼他可能在基礎知識的訓練上就會弱化,不會進行大量反復的基礎知識的強化訓練。因此,我們說,作為理想的教師必須具備正確的教育觀念,樹立起「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的教育教學觀念。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觀念,才有了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條件。

(4)具有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核心要素——教學法監控能力

教師教學法監控能力是指教師為了保證教學的成功、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而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對其進行積極和主動的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能力。

(5)具有從事教育教學的基本素質——必要的教學行為

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差,調整教學行為,使之有利於教學教學任務的完成,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利於和諧師生關系的形成。而教師的教學行為又可以從五個方面來衡量:

一是教學行為的明確性,二是教學方法的靈活性,三是任務取向圍繞目標進行,四是學生參與度,五是效果評估及時有效,並能及時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

上面我們說了教師的特質會影響師生關系,實際上,學生的特質也會反過來影響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比如說我們班中的學生活潑開朗、善解人意、善於創新、積極主動地與我們交流,我們教師的心情自然就會跟著愉悅、快活,如果我們班裡的學生老是悶悶不語、陰沉沉的,或老是你唱反調,干擾班級內其他學生的學習,想念你的心情也不會好到哪兒去。那樣的話,師生關系又怎麼會和諧,畢竟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雙向的溝通,並不是你教師一個人所能決定的。當然,要解決這些問題,辦法是有的,需要的是教師的積極改善與調整,這部分內容我們到下一部分(和諧師生關系建立的途徑與策略)再說。

(二)教師期望影響師生和諧關系的形成

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是為人所熟知的,它指由於教師對學生寄予高期望而導致學生表現優良的效應,說的是國王皮格馬利翁得了一塊寶石,便把它雕刻成一個美女的樣子,然後天天看著她,希望她變成一個真實的女子。結果他的真誠感動了上帝,有一天石頭真的變成了美麗的少女坐在了他的床前。人們通常用這樣的話來說明皮格馬利翁效應:「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實際上,羅森塔爾效應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這位教授與他的同伴一起去一學校進行智商測試,然後告訴班內的老師,說其中一張名單上的學生都是智商超群的,而另一群學生則屬於平平的。而實際上並非如此。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兩人再到學校時發現那張智商超群的名單上的學生大有長進,哪怕是據他們所測智商較差的學生也是這樣。

在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也常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可能都是不經意之間的,可能我們真的沒有那種歧視差生的心理,但我們的行為卻在無意識中向學生表露了出來。比如當老師提出一個比較難的問題,老師想尋找能夠順利回答的人,那麼老師的目光會不自覺的投到成績較好的學生那裡,即使這個問題有很多同學也會回答,但是他們得不到老師的注意。同樣,當課堂出現了騷動,他也會自然而然地向比較調皮的學生看去,教師的這種期望使得他們會對調皮學生的中性行為提出批評,而真正搗亂的人卻沒有被發現。比如好學生皺眉老師會認為他們在思考問題,等一會兒再叫他;而成績較差的同學皺眉會認為他不會,而改叫別的同學回答。在教育情境中,教師期望往往會給學生貼上「好」和「差」的標簽,從而以不同的方式去理解他們的行為,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的行為。

有心理學家對此做了研究,發現:

1.老師會把低期望的學生安排在遠離教師的角落或者把他們集中到一起。

2.在課堂上很少注意他們,也很少有微笑。

3.很少叫他們回答問題。

4.讓他們回答問題時,如果答不出,教師等待的時間較少。

5.回答不正確時,不會給他們留出糾正錯誤的時間,而通常會做出批評。

6.當他們正確回答問題,很少給予表揚。

7.教師經常對他們的回答不予反饋,即便有反饋也不像給高期望學生的那麼精確和詳細。

8.對低期望學生提出的學習和努力的要求比對高期望學生提出的要求低。

『伍』 良好的師生關系的特徵

老師關心愛護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學生尊敬老師,喜歡老師,怪巧聽話。

『陸』 簡述題 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徵

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心理相容、尊師愛生

『柒』 傳統的師生關系是怎樣的,其特點是什麼

師生關系的本質是一種人際關系.
社會主義條件下師生關系的特點:①民主平等②尊師愛生③雙向反饋

『捌』 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尊師、民主平等、教學相長。

『玖』 理想的師生關系的特徵

理想的師生關系
應該是尊師愛生
民主平等
教學相長
後來有人加了一個心理相容

『拾』 師生關系有哪些特點

人所共知:若提「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很多人會不以為然,甚至會有人覺得滑稽可笑。 ——新時期已經潛滋暗長的形成了新型的師生關系:學生對老師是——你教我時是我老師,你不教我了你就不是我老師了,只是教過我的老師;老師對學生——我教你時你是我的學生,我不教你了你只是我曾經教過的學生。僅此而已。有沒有老師牽掛懷念學生、學生也想念感謝老師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相當融洽相當親密相當深厚的師生關系呢?有,但那是老師有恩於學生,而其「恩」可絕對不是工作上的份內之事。

熱點內容
什麼是弔死 發布:2025-08-24 06:34:52 瀏覽:293
化學原料桶 發布:2025-08-24 05:27:35 瀏覽:855
央視地理節目 發布:2025-08-24 04:57:57 瀏覽:514
初一歷史課本下冊 發布:2025-08-24 02:19:47 瀏覽:810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發布:2025-08-24 01:24:14 瀏覽:500
我與老師的銷魂初夜 發布:2025-08-23 23:39:36 瀏覽:499
新進教師培訓總結 發布:2025-08-23 22:16:12 瀏覽:684
數學五大定律 發布:2025-08-23 21:14:06 瀏覽:489
優秀物理教具 發布:2025-08-23 19:26:57 瀏覽:209
師德師風大討論會議記錄 發布:2025-08-23 19:03:33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