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Ⅰ 《怎樣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1、與學生為友,你就會幸福 教學相長:弟子不必不如師 教師只有與學生成為朋友,才能真正地去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寬容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也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尊重,信任,敬佩與喜歡。課堂上一句這個字音我也不能確定,敢快拿出字典自己的查一查。這道題的解法很多,誰還想到了老師還沒想到的方法?在學生面前遇到問題不去躲避,主動提出共同商討,把學生真正看成是一個個體,一個和自己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友人。真正認識到輔助他們學習成長的歷程實際也是促進我們教師事業成長的歷程。只有我們真正這樣尊重學生了,才能收獲孩子們每天清晨老師好!那一聲聲真心的問候,每逢佳節時,那一份份深深地祝福。才能享受到每次孩子能主動和你談心的那份幸福感。當你收獲了這一切,你就會感受到自己是無比的幸福的! 2、與學習為友,你就會幸福 人類已經闊步邁進了21世紀。21世紀,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呢?21世紀是一個人類綜合能力大比拼的時代,是一個競爭無比慘烈的時代。21世紀,誰先擁有知識與信息,誰就先擁有財富和資源。要想在21世紀競爭中獲勝,做一個真正的強者,就必須率先提高自身的學習力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獲取信息、整合信息、運用信息、盤活知識存量,誰能做到時這一點,誰就擁有了佔領先機、反敗為勝的核武器。當然,社會的發展也毫不例外地向教師提出了挑戰:看誰能夠成為最受歡迎的老師?就是那些善於學習,能夠得到真漁並且能正確而巧妙地授給學生的老師。學生歡迎了,喜歡了,自己也快樂了。同時豐厚了自己,個人價值體現了,這樣的人怎能不幸福? 3、累積積極情緒,疏導負面情緒,你就會幸福。 幸福是人的心靈體驗,幸福是可以感受的,幸福是可以積累的。幸福的積累還與情緒有關:心情好的時候,你會覺得什麼都順;心情不好的時候,有時覺得喝水還塞牙縫。這時您一定得擺正自己的心態,多往好的事情想,學會知足。常言道,知足者常樂;古人雲,知足之足,常足矣,這都在說明如果你心情好了,知足了, 這個世界就是彩色的,否則可能是暗淡的或灰色的。 作為教師,我們應多看到學生的長處,多看到學生取得的成績,滿面春風地去面對學生,讓明媚的陽光照到學生心坎上。這樣,即使是問題學生、給您慪氣的壞孩子,也會浪子回頭金不換,成為時代的俊傑。學生進步了,您也快樂了,學生和您的幸福指數都提高了,何樂而不為呢!相反,您如果板著一副嚴肅的面孔,或 者將自己不愉快的東西,轉嫁到同學身上,那學生們當然會不領情,您自己也會覺得不爽,教學效果和師生感情都會大打折扣。 歌聲唱得好,幸福在哪裡,朋友哇告訴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溫室里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裡。
Ⅱ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近日,我認真地學習了我校教師的十條禁令,深深地體會到:作為教師,在對學生實行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既要做學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學生進步的引導者。教師的人格、行為、德操和思想素質無疑在無形中會給學生以極大的影響。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規范。 說真的,「為人師者當自豪。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亞里斯多德曾言:「人的行為總是一再的重復,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他認為,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習慣組成的。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正如華人首富——李嘉誠先生所言:「栽種思想,成就行為;栽種行為,成就習慣;栽種習慣,成就性格;栽種性格,成就命運!」習慣對於我們教師來說意義更大,因為我們擔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責。 規范得體——教師禮儀修養的基本規范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禮儀的本質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教師教書是育人的工作,首先,教師自己要學會做人的基本禮儀修養,尊重學生。當我們對學生做了對不住的事時,我們有時或許為了所謂的面子問題而難以向學生啟口道歉。其實,此時我們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果教師能做到敢於真誠地承認錯誤,那麼可能會受到學生更加的尊重,而且學生也會效仿這樣的做法。 端莊大方——教師形象的基本要求 風度儀表是一個人氣質性格、文化素養、審美觀念的外部表現,是美好心靈的表露。教師優雅的風度、脫俗的氣質、整體的衣著、端正的外表、和諧的動作表情,工整瀟灑的板書、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謙遜寬容的態度,對學生的心靈有很大的影響,有助於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使學生由受其師而樂於學,師生友好合作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作為教師,在穿著打扮這些細節習慣中要有所講究,要得體,大方,符合教師的身份。我們的衣著、表情舉動、姿態等等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而且對學生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教態優美,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會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教師應為人師表,教師的一切都應該是美的。形象就是宣傳,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服務,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一切。我們的個人形象代表的就是學校,就是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形象。我們個人的得失,無所謂,不要緊,可是我們代表學校,代表教師這個行業的形象。 寬容公正——教師對學生的核心原則 美國作家房龍說:寬容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陶行之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平時學生犯錯是免不了的,學生這時的思想、心理、現狀等實際情況都需要我們老師設身處地的為他考慮考慮事出肯定有因,從細節中幫助學生尋找「病因」,並以寬容公正的心去面對它。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誰叫我們是老師呢?誰叫我們是學生心目中的神呢?嚴是一種愛,但寬容也是一種愛。寬容是一種信任,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仁慈。愛是一種公正,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常言道:「不患貧患不均」,沒有絕對的公正,但公正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應多學習多反思,努力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讓我們教師的好習慣——來營造一種有益於師生工作學習的校園文化吧!感謝素質提升工程,給我們教師創造了學習的平台,同時敬請各們同仁認真對待這樣的學習機會,真正地提升我們自己的專業水平和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 教學中只要我們增強自己的科研意識,把自己的課堂、班級當成自己的「實驗室」、「試驗田」,並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變科研的局外人為局內人,變可能性為現實性,實現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當我們的教師走上了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就會得到教師職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時代的呼喚,事業的使命,教育的責任,激勵著教師們長期精心耕耘在教育這方熱土,斯霞、魏書生、李吉林、於永正……一位位名師、大師,桃李芬芳,碩果累累,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敬重,這真是教師職業的魅力所在。
Ⅲ 暑期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心得體會
寫的方面可以從發展的教師教學觀、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地位的轉變等等方面去寫,把培訓的內容寫出來,然後再寫出自己從中的理會。
Ⅳ 學習「怎樣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心得體會
從教以來,我一直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只要做到: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工作務實、業務扎實等幾個方面就可以了。但隨著自己工作多年來的不斷學習與總結,我在思考:時代在變,對教師的要求也在變,尤其是對我們這些老教師來說,吃老本是遠遠不夠的,要不斷的為自己的大腦充電,不斷的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才能滿足新時代的小學生的需求。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做學習型的教師 幾乎所有的講師在培訓講座中都提到了讀書的重要性,而這些講座者本身也讓我們感受到讀書的魅力。魏書生老師的講座,大家百聽不厭,魏老師那淵博的知識、信手拈來的精妙語句,無不讓我們自愧書讀得遠遠不夠。 在如今知識爆炸、信息更新加劇的社會現實中,也許我們有繁忙的工作,有瑣屑的事務,也許我們身體疲憊,心力交瘁,也許我們迷於娛樂,忙於社交,但是,作為一名教師,還是應該以書本為伴,以讀書為樂。 而讀書,不妨讀得雜一些。不同風格、主題的閱讀能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豐富的知識,還有廣博的視野,這樣教學中才更有底氣。同時只有愛讀書、會讀書的老師才會教出愛讀書、會讀書的學生。閱讀是學習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是教師最重要的事情,在閱讀中思考才讓我們幸福快樂的教育生命得到強大的支撐!我想,我要做讀書學習型的教師,在閱讀中成長著、幸福著。 二、做反思型的教師 如果日復一日,教學卻不及時反思,我們的教學將進入一種麻木的「教書匠」狀態。如果我們不坐下來思考一下,那麼我們太容易隨波逐流,如果我們不坐下來思考一下,那麼我們做了許多徒勞無益甚至有害學生身心發展的工作而自己卻不知道。「一天的思考,勝過一周的徒勞」,只有思考能幫助我們從無效走向有效,只有思考能幫助我們從有效走向高效。 有了這樣的認識,我的教後記就不該有時在「補」中完成,而應該是真正的教後反思,用最朴實的語言記錄真實的所想、所思、所感。同時在生活中,更應活躍著一顆執著於教育的「敏感的心」,不起眼的一件小事、不經意的一句話語,誰說不能引發我們對教育的思考呢。 因此,我想我要做一名愛思考的老師,停下匆忙的腳步,想想、寫寫,說不定會有更多發現,會有更多受益。 三、做研究型的教師 任何一個優秀的教師都具有一個共同的品質,那就是只要認准了一個目標就研究到底。在教學中,根據學生、課堂的實際情況及教師的興趣,能找到一個實在的研究目標。在課堂教學的細節優化上進行研究,不求形成系統的教育理念,但求有所思,有所得。堅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堅持研究這才是最重要的。 四、做快樂型的教師 在教學實踐中,有時也許因為壓力而感到煩惱,但是我想我們還是應該做一名快樂型的教師。因為只有快樂,才能始終保持一種激情,只有快樂,才能將心中的溫暖與歡樂播撒。成長必須經歷痛的里程,但痛並快樂著更是一種成長。 總之,要做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師,做一名不斷修煉基本功的教師,做一名有愛心講奉獻的教師,做一名反思型教師,做一名研究型教師,做一名與時俱進的教師,如果這些我們都能夠努力去做到,那一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