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教育故事
1. 循循善誘體現可一種什麼樣的師德精神講一個你循循教育學生的故事
循循善誘,就是要循序漸進,善於引導,做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學記》)。意思是要引導而不是拉著逼他前進,要多加鼓勵而不要使他感到壓抑,要善於啟發而不把全部意思講盡。
與「循循善誘」相反的就是簡單粗暴、強迫命令。
有些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原因很多,只有把原因找出來,才能對症下葯。特別是學生的興趣愛好,是各有不同的,不能把家長的意志強加於人。例如有個學生在上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文學之路,只上了一學期,老師說他很用功,但過分拘泥,不適合學文學。於是他又改學油畫,但他對藝術理解能力很差,對構圖、調色等都不擅長。後來,化學老師發現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品質,建議他學化學,這一次,他智慧的火花被點燃了,化學成績遙遙領先,以至後來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他就是奧托·瓦拉赫。如果,奧托的家長強迫他選擇文學,一個偉大的化學家就會被早早扼殺了。
又如沈陽市鋼鐵工人王某,一心想把獨生女學成鋼琴家,節衣縮食,買了架大鋼琴,但5歲的女兒根本不願學。但他還是強迫女兒練琴,每天練琴長達八九個小時,否則,便要遭到嚴厲斥責。她恨鋼琴,恨爸爸,望著上班去的爸爸,有一天,她拿起菜刀,把鋼琴砍得面目全非,但又害怕爸爸回來責怪,就把牆角邊的敵敵畏一飲而盡,結束了年輕的生命。這種悲劇,就是強迫命令造成的後果啊!
當父母教育子女時,有時愛得過火,反而容易引起逆反心理。例如葉聖陶的孫子葉兆言同志就說過他的教訓。在他女兒16歲那年,乖巧溫順的女兒突然變「逆反」了,喊她干什麼,她就對著干,晚上很晚睡,早上睡懶覺,還常常看一些父母認為是無聊的電視,然後便大談歌星,因此,父親大動肝火,女兒嫌他嘮嘮叨叨,父女間時常發生一些爭執。有一天,他竟然動手打了女兒。
後來,女兒出國了,臨上飛機,女兒塞給母親一本日記。看了這本日記,他覺得很慚愧,原來,他自己忽視了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孩子已經長大了,不需要婆婆媽媽的絮絮叨叨,需要的是另外一種關愛。父母的愛有時很自私,會充滿雜質,心態失衡,會對孩子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彷彿兒女永遠長不大,不停地要求這樣那樣,而且要求過急過高,使孩子覺得心煩,不能忍受。
2. 愛的教育格言
1、愛就是教育,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2、耕耘在綠草地,此生無怨無悔。
3、教學是發現,是分享,是成長,是興奮和愛。
4、教育的過程有艱辛,也有快樂,我卻樂得其所。
5、心靈塑造的最佳工程師。
6、教師施愛宜在嚴愛與寬愛之間。
7、尊重和愛護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
8、願我們的老師在創造性工作中理解教育的真諦,願我們的孩子在自主性學習中享受童年的快樂。
9、當你埋怨學生太笨的時候,你也該自問:什麼叫誨人不倦。
10、誠摯的心靈,是孩子情感的鑰匙,高尚的師德,是孩子心靈的明鏡。
11、想教孩子如何正派為人,教師應先從自己正派為人做起。
12、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既有苦,也有樂。
13、桃李滿園競芳菲,碧血丹心寫未來!
14、我願做鼓盪著愛與溫暖的春風,使孩子只需輕輕一躍便騰空而起,在成長的天空里翅高飛。
15、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於「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於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
16、教育是植根於愛的,充滿愛心的人,就會是成功的人。
3. 關於老師的名人事跡!!
3月31日中午12時10分,金壇市城南小學低年級學生排隊出校門前往金沙影劇院觀看革命傳統教育影片,帶隊教師二(1)班班主任殷雪梅在確認東西兩面沒有車輛經過的情況下,領著學生沿斑馬線過南環二路。此時,突然由西向東疾馳過來一輛白色桑塔納轎車,同時帶護學生的楊舊生老師連忙示意停車,並大喊:「有車,快閃開!」伸手將身邊的學生推回到校門口,可小車以保持100碼的速度飛馳而過,已挨近路南邊的殷雪梅老師聽到喊聲後迅捷反應過來,回身張開雙臂,將正行走在路中央的六七名學生一起撲推到路邊,學生們的生命保住了,殷雪梅老師卻被小車帶拋出25米,飛落在一片血泊中……送醫院搶救至今,殷雪梅一直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殷雪梅老師從教30年,先後在涑瀆中心小學、城東中心小學、華城中心小學、虹橋小學、城南小學任教,平時工作認真負責,像慈母般愛護學生,深受學生、家長愛戴。1991年被評為金壇市優秀教育工作者,1994年度被金壇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並在教師節表彰會上代表優秀教師上主席台發言。忠誠事業 愛生如子 無論是在最初的村辦小學任代課教師,還是到現在的局辦學校成德高望重的老教師,殷雪梅老師都視教育工作為神聖事業,她長期從事低中年級教育教學,體貼入微,對學生做好關鍵的啟蒙教育,期間傾注了她無數心血,也體味到無盡歡樂。 每年秋學期接受新一屆學生,其中總有幾名先天或生病導致的智力低下的孩子,其他班主任老師不太願意接受,但只要校領導跟殷雪梅老師一說,她都愉快地接納這些特殊的孩子。 1999年秋學期開學第一天,一名叫陸俊的弱智學生看到殷老師向她走過去,竟跑到路邊撿起一塊磚頭高舉著要砸過去,幸虧到校檢查開學工作的教育局工作人員及時上前搶奪下磚頭。就是對這樣的孩子,殷雪梅老師平時予以他更多的關注,本來有很多生活壞習慣的陸俊,經過殷雪梅老師幾個月的「調教」,完全像變了個人似的。 前年五一長假前夕,周盼同學突然持續發熱,到醫院檢查後確診為白血病,其父母自以為是在校課外活動中受傷而致,失去理智抱怨學校和老師,殷雪梅老師理解家長心情,不計較他們的態度,校內校外奔波,為之籌款幾萬元治療,周盼轉院至蘇州兒童醫院後,殷雪梅老師又多次搭車前去探望、慰問,後來,周盼父母明白病因真相後,專門到校向殷雪梅老師道歉並致謝。 班上劉臻賢因缺鈣走路不穩,前年冬天,另一個同學把他擠跌進水桶里,衣服濕透。殷雪梅老師得知情況後,把他抱到傳達室,放進被窩里,用取暖器對著烘烤,她又解開自己的衣服,把劉臻賢的小腳放到胸前取暖。淡泊名利 無私奉獻 殷雪梅老師憑著滿腔熱忱踏實工作,以她的崇高師德贏得同事和學生及家長的信任。有很多家長都要向殷老師表示點什麼,但她都婉言謝絕了。 殷雪梅老師兒子外出上大學後,她在校吃完午飯不休息,把班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叫到辦公室補差,使得他們在短時間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學生吳振興非常調皮,喜歡多動,殷雪梅老師每天都要為他洗幾次臉,家長總覺得過意不去,多次委託也在學校做教師的親戚約殷雪梅老師赴宴,以表謝意,可殷雪梅老師總是說:「看到孩子有了進步,我比什麼都高興,還吃什麼飯呢?」做飲料生意的家長托親戚給殷雪梅老師家裡送了些飲料,殷雪梅老師見推脫不了這位人物信息來源於 名人網 原文鏈接: http://www.mr699.cn/story/my_biz.asp?id=6042
4. 找一篇關於「傳頌美好師德故事」的文章
一、深入領會全會精神及思想。 在組織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能夠深入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的《八榮八恥》,認真領會胡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精神實質,准確把握全會提出的新觀點,新思路,把思想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把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同教育事業發展緊密聯系起來,認真研究解決教育教學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解放思想,幹事創業,為實現「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資源。
二、觀點明確,堅持科學發展觀教育。 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體現了新時期我們黨的科學執政理念。在學習中我們深刻認識到教育亦應以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切實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教育教學工作由以外延發展為主向一內涵發展為主轉變。自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統一對教育持續快速發展的認識,以創新的精神培植教育發展新優勢,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增強加快發展和改革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在全校形成想發展、謀發展、快發展的濃厚氛圍。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人格,張揚學生個性,關注學生情感需要,因材施教,為每一個學生一生的發展和幸福奠定基礎。積極推動學校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三、認真學習了全國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深入領會了學習這些優秀教師先進事跡的精神實質。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加強黨的執政建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質的關鍵。在學習中,我們認識到應大力弘揚「學高為師,行為示範」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進一步提高師德和業務水平,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認真貫徹是教體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施意見》,探索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努力 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把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列為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開展豐富多採的教育活動,營造教育活動的濃厚氛圍。
四、樹立「為民、務實、清廉」教育 在學習中,我們認識到應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弄虛作假,努力做到風正、氣順、心齊、想干、會干、能幹、實干、干好,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實。
五、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在學習中,我們充分認識到要堅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結合學校教學實際,解決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問題,明確自身肩負的「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歷史使命,不斷增強「愛事業愛學校愛學生」的職業情感,做到淡泊名利,甘當人梯,紮根教育,無私奉獻。
六、適應新課改的需要,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更新知識結構,掌握新的教學技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工作。 積極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去,轉變教育觀念,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探索新的教育規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總之,在本次教育活動中,我們受益匪淺,今後將按學習的精神進一步實施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樹教育教學典範。
5. 有關於教師職業道德的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題
1、一位學生在班裡丟了10元錢,班主任氣不打一處來,讓全班32名學生投票選「賊」,結果有2名學生入選。當2名學生要求拿出證據來,老師舉起手中的選票:「這就是證據!」
⑴班主任的做法對不對?為什麼?
⑵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樣做?
參考答案:
⑴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對的。
⑵分析:該班主任對於「班級里學生丟10元錢」事件,採取了學生「投票」選「賊」的辦法,並以此作為證據來處理,這是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僅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也違反了教育法律法規,不僅給學生造成心靈上的傷害,也有悖於教師的職業形象。
⑶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做到:①教師要模範遵守憲法及其他各項法律、法規,尤其是要帶頭遵守《教育法》和《教師法》等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堅持德法並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師職業道德要求。②教師要學法、知法、懂法,自覺增強法律意識,全面履行教師的義務和正確行使教師的權利,並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學校、學生和自己的合法權利。
2、記得在一個寒冬的早晨,西北風呼呼地刮著。同學們在上早讀,書聲朗朗。我剛到校,來到班上,手插在褲兜里,臉對著全班同學。這時,一個學生走進教室。我大聲說:「××,你為什麼又遲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聽到有人嘰咕:「……自己也遲到……」一個女同學正在向旁邊的同學使眼色,臉上露出不服氣的神情。我心頭一驚,正要發作的火一下子熄滅了。這事兒使我陷入深思。平時,一些看起來很細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於沒有重視,結果給了學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課上,有的學生被叫到前邊板演,寫完後隨手粉筆往台上一扔,沒有輕輕地放回粉筆盒;小幹部用教鞭敲擊講檯面要同學安靜下來……這不都是我的行為在學生身上的再現嗎?我感到,在學生面前,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要十分審慎。數十雙眼睛好像數十面明澈澈的鏡子,照得教師毫發畢現,不容你有絲毫的懈怠。
⑴案例中,教師扮演的是什麼角色?為什麼?⑵案情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參考答案:
⑴教師扮演了「學生楷模」的角色。
⑵分析:中小學生正處在成長過程中,教師對他們有一種自然的影響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學生表現出明顯的「向師性」,他們會把受自己尊敬和愛戴的教師視為效法的模範,「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給學生起奠基作用。案例中的教師,在課堂上不注意小節,「自己也遲到了」、「隨手扔粉筆」、「用教鞭敲擊講檯面」等等,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給學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教師在學生面前,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不管是自覺還是不自覺,他都在對學生進行示範。
⑶啟示:①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細節中,要對學生施加積極影響,消除消極影響。②教師是學生行為規范的代表,是學生效仿的楷模;教師要擔當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角色;③教師的榜樣作用,構成了一種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師要成為學生真正的楷模。
3、高中歷史課上,教師讓學生閱讀有關古希臘和中國古代神話的兩段描述,然後,提問:「從這兩段描述中,可以發現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神話有什麼不同?」
學生甲回答:「希臘神話有比較完整的系統,而中國神話比較零散。」
教師點評道:「這位同學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學來補充一下?」
這時,甲同學羞得滿臉通紅,而班裡則是一片寧靜。
(1)教室里為什麼會出現「一片寧靜」?(2)請對老師的「點評」進行點評。
參考答案:
⑴教室里出現「一片寧靜」的原因是教師的點評不僅傷害了甲同學的自尊心,而且也對其他同學產生了消極性的暗示,挫傷了他們踴躍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⑵相對於小學生和初中生,高中生的自尊心更強,他們在課堂上能主動舉手發言的並不多。應該說學生甲通過自己的認真思考,總結出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神話的一個不同之處,是難能可貴的,應該給予熱情的鼓勵和肯定的評價。可是教師的點評,卻是一種否定性的評價,挫傷了學生甲和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學生回答問題不完整,是課堂上經常出現的情況,如果教師換一種說法:「這位同學經過認真思考,已經找到了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神話和一個不同之處,很好。大家再想想,還有沒有其它的不同之處?」這樣的點評對甲同學是一種褒揚,也必然能激勵其他學生繼續思考,踴躍回答,課堂教學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4、2002年2月,美國一所中學28名學生在完成一項生物課作業時,從互聯網上抄襲了一些現成的材料,被任課女教師發現,判28名學生生物課得零分。他們還將面臨留級的危險。在一些學生家長的抱怨和反對下,學校要求女教師提高學生的分數,女教師憤然辭職,學校有近一半的老師表示,如果學校要求老師改分數,他們也將辭職。教師們認為:教育學生成為誠實的公民比通過一門生物課的考試更為重要。社會上一些公司也要求學校公布這28名學生的名單,以確保公司永遠不錄用這些不誠實的學生。
⑴案情說明了什麼道理?⑵那位女教師為什麼要這樣做?
參考答案:
⑴案情說明了「誠實守信」教育的重要性。
⑵分析:案例中,學生抄襲作業是不誠實的表現,應當予以教育。但是採取何種方式進行教育?面對一些學生家長和學校要求提高分數的壓力,那位女教師憤然辭職,並得到了近一半老師的支持。這位教師不僅要求學生做到誠實守信,而且自己首先做到誠實守信,堅持原則,不給學生加分數。這位教師不僅能自覺按教師道德要求行事,認真履行道德義務,而且還能敢於與違背教師道德的人和事作斗爭,以強烈的道德責任感維護道德的嚴肅性和正義性,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導和感召學生和教師。
⑶這位女教師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
①誠實是一個文明有序的社會中人人必須具備的起碼品格。教師勞動的對象是正在成長中的學生,我們應讓學生先成人,再成才。教師的言行必須起示範作用,教育學生本分做人。
③ 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更是在教育學生如何做人。
③「教育學生成為誠實的公民比通過一門課的考試更為重要」。要讓誠實在整個社會形成一種風氣,必須從我們每個人自身做起。
5、在課間時,一個一年級的學生不慎在廁所里弄得將褲子、鞋子上都是糞便。張老師給她脫掉滿是糞便的褲子和鞋子,一遍遍給她清洗身體,並把衣服洗得乾乾凈凈。當這位學生接過衣服的時候,兩眼含著感激的淚水說:「張老師,您比媽媽還好。」這話一點兒也不誇張。不知有多少次,她給嘔吐的學生打掃臟物,給學生系褲子,擦鼻涕;又不知有多少次,她給學生買早餐,從家裡端來開水,給學生服葯,一連兩個月給患眼病的學生上眼葯,背著燙傷腳的學生上廁所,送回家。有多少家長拉著張老師的手說:「孩子交給您,我們心裡踏實。」
⑴請分析說明張老師擔當的角色?
⑵簡要談談你對這一角色的認識。
參考答案
⑴張老師扮演的是「家長代言人」的角色。⑵分析:案例中的張老師給學生清洗身體,洗凈衣服,打掃臟物,而且經常給學生買菜送飯,送水送葯,上學放學來回接送,真正做到了對學生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受到了學生及家長的愛戴。
⑶認識:
①教師與其他職業人員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教師要經常扮演慈母的角色。
②從學生角度來說,中小學生對教師的態度很象對自己父母的態度,視教師為長輩,充滿尊敬、依戀之情。從家長角度來說,他們已將管理、教育孩子的責任部分地移交教師,希望教師成為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指導者和釋難者;同時也會要求子女聽從教師的教誨。
③教師對學生充滿熱情、希望和信心,不僅反映在學習上悉心指導,在生活和情感上無微不至關懷,而且還要反映在安全上給予保障。
★6、某校一位學生期中物理考試成績12分,讓學生自評時,該生給自己打了99分,於是老師在卷面上批示:
「你去死!」
指出該教師存在的錯誤,並進行原因分析和點評。
參考答案:
①這位教師犯了語言過失錯。
②案情中,這位教師認為,學生考試成績很差,卻自評打分很高,是公然做了手腳,不知羞恥;對老師是一種輕慢與冒犯,於是作出了「你去死」的不文明批示。這位教師有著強烈的「師道尊嚴」心態,學生稍有冒犯、怠慢就使教師出現沖過職業「底線」的不道德行為。現實中還有一種人際關系:教師訓斥學生,同事以至家長往往認為老師是「為孩子好」,表示理解與寬容,使得失去監督、獲得同情的。正是這種人際狀況使我們有些教師懲罰批評學生時,隨心所欲,甚至有恃無怨,以至變相體罰學生,這種行為應當予以糾正。
7、初中數學課上,老師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講完了規定的內容,老師問:「同學們,聽懂了嗎?」全班學生大聲說:「聽懂了。」老師又問:「誰還有沒有聽懂的地方,請說出來,老師再詳細講解一下。」張同學站起來怯生生地講了不懂的問題,老師認真做了解答。最後,老師說:「記住,今後要專心聽講啊。」
請對這位老師的教學行為發表評價。
參考答案:
①按照新課程理念,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自我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的生活經歷不同,知識基礎不同,對教師的講授,有聽不懂的地方完全是正常的。
②案情中,教師認為學生有疑問就是上課沒有專心聽講,顯然是武斷的結論。老師看似不經意的一句「今後要專心聽講」,實際上是向全班學生傳遞了一個錯誤信息,那就是學生有不懂的地方肯定是上課沒有專心聽講,哪個學生原意戴上「不專心聽講」的帽子呢?學生有沒有聽懂的地方,本身就很難為情,是鼓足了勇氣才向教師請教的。
③教師的這句話,極有可能扼殺學生大膽提出問題的勇氣和自信;很有可能導致學生再也不敢承認有「不懂」的地方了,這對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8、某班主任將一位調皮學生送到學校政教處,結果他的雙手被手銬拷在了辦公室窗戶的鐵欞上。請對學校政教處的做法闡述您的見解。
參考答案:
①案例中的教師以權沖「線」,是違法的行為,會對學生產生嚴重的傷害。
②政教處是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能部門,按照正常的情況,應該有的放矢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並積極與班主任取得協調,這是它的職責,也是職業的底線。案例中,政教處對待調皮學生不是採用耐心說服教育的方式進行教育,而是用對待罪犯的方式進行處置,把學生拷在辦公室窗戶的鐵欞上,這是對學生的合法權益的明目張膽地侵犯。他們把職責當成了權力,膨化「管」的手段,恃強凌弱,再加上歧視後進生的情緒化因素,便一時性起,無所顧忌,致使喪失了校規、校紀的約束力。
③案情告訴我們,作為「教師」職業的人必須承載起比普通人更多的道德義務和社會責任,社會的政治與法律也賦予了教師職業更多的權力和義務。教師心中要有職業「底線」。
9、天堂與地獄的差別
一個基督徒問牧師天堂與地獄之間有什麼差別,牧師把基督徒帶到地獄,看到地獄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滿豐富食物的鐵鍋,地獄里的每個人都拿著一個長長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長,他們無法把食物送進自己嘴裡,結果只能空著肚子飽受飢餓的煎熬,望鍋興嘆。牧師又把基督徒帶到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滿食物的大鍋,人們手上也拿著一個長長的勺子,但天堂的人們卻沒有餓著肚子,而是在享受著豐美的食物,其樂融融。為什麼天堂的人這樣快樂?原來天堂里的人用長勺彼此喂對方去吃!這就是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差別。(1)這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哲理?(2)請您談談對這個故事的理解。
參考答案:
①這故事告訴我們要建立「雙贏」的人際關系。
②分析:故事通過「天堂」與「地獄」的差別的比較,提示了人際關系。我認為:首先,人人互助就是天堂。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雙贏思維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豐盛的機會、財富和資源,而非你死我活的敵對式競爭。雙贏思維鼓勵我們共同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信息、力量、認可和報酬的分享。其次,助人者自助!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個人要想在自己的事業中取得成功,一定要廣結善緣,樂於助人,在幫助別人獲得成功的同時,自己也獲得成功——達到「雙贏」的功效!
③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團隊中教師必須本著雙贏思維,齊心協力,才能完成學校教書育人的重任;雙贏思維是教師之間協作的首要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