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幼兒園教師師德標准

幼兒園教師師德標准

發布時間: 2020-12-30 01:11:29

① 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主要有哪些規定

熱愛幼兒尊重幼兒,為人師表,尊重家長廉潔,從教,團結協作,豁達大度。愛崗敬業依回法執教嚴謹教學答,積極創新,因材施教注重實踐,終身學習,求善求真。儀表得體舉止端莊說話有禮行動,文明,學會微笑,以禮待人,園內園外,注重修養。

②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對教師的師德是怎樣要求的

教師的所謂師德, 其實叫「理智」, 甚至可以叫「克制」。

③ 為什麼在《幼兒教師專業標准》中強調師德為先

幼兒園教師是履行幼兒園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貫徹實施,海南省出台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大力發展學前教育正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學前教育發展不僅要建設一批堅實安全的幼兒園,更需要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幼兒園教師隊伍。要實現「基本普及」的戰略目標,滿足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的熱切需求,不僅僅意味著入園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而其中的關鍵與核心便是教師隊伍質量的提升。經驗也表明,幼兒園教師質量決定著學前教育的質量,高素質專業化的幼兒園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育和兒童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是師德為先,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二是幼兒為本,尊重幼兒權益,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保教活動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保障幼兒快樂全面健康地成長。三是能力為重,把學前教育理論與保教實踐相結合,突出保教實踐能力;研究幼兒,遵循幼兒成長規律,提升保教工作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四是終身學習,學習先進學前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④ 幼兒園教師應具備哪些師風師德

1、加強政治理論、教育法規學習。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幼兒園建立學習記錄,教師做好學習筆記,以提高自身依法執教、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政治敏銳能力。 2、遵守紀律,以園為家,確保每周五天工作時間。上班做到五不:不遲到、不早退、不隨意進出教室、不打手機、不隨意調課。 3、樹立嚴謹教風,培養良好學風。教師做到先備課再上課,語言流暢准確,啟發不包辦,思考有所思,板書字跡工整,檢查督辦落到實處。 4、關心愛護幼兒,做幼兒的良師益友。對幼兒要嚴愛有度,既反對包庇、縱容、溺愛幼兒;又反對歧視幼兒。嚴禁體罰、變相體罰幼兒。 5、嚴守社會公德,真正為人師表。教師要語言文明,不說臟話。園內園外不扯皮鬧事,不打架斗毆,不賭博打牌,不參與封建迷信活動,不參與不正當的競爭、競選活動,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 6、注重儀表。容貌整潔,服裝得體,不穿超短褲、裙,不穿拖鞋上班,不酗酒。 7、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保持盎然意志。本著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負責的態度處事為人。 8、為人要朴實誠信,豁達開朗,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公道正派。 9、強化安全意識,嚴守安全底線。教師不僅要做遵守安全規則楷模,更重要的是要對幼兒時時講安全,事事想安全,處處保安全,確保人人安全,安全人人。

⑤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有怎樣的師德師風

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5)幼兒園教師師德標准擴展閱讀

幼兒園實習指導理論,了解實習過程與組織管理、保育實習、教育實習的目的、意義,實習全部內容的概括和一般方法。實踐:從幼兒園實習入手,指導學生在實際環境中的實踐,參照國家中級保育員職業資格標准,突出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通過幼兒教育指導的發展、幼兒園課程的發展、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要素以及各領域的案例分析,使學生了解幼兒園最基本的最實用的知識。

注重體現新的教育觀念,反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根據幼兒園課程模式的相關理論及案例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跟上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形勢。

幼兒園組織與管理讓學生了解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內容,掌握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的基本規律,學會用所學專業理論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管理問題。

結合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的思辨意識、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為學生今後從事幼兒園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⑥ 簡述幼兒園教師專業中師德為先的具體要求是什麼

作為在幼兒園里頭,老師當然是以德服人的。所以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都是不慌不忙,自己會迎刃而解,把問題處理的很得當。

⑦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是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基本理念

一凡茶莊
2017-11-30 閱讀 1.9萬
關注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的基本理念
作為擔負著培養幼兒這一特殊工作的幼兒園教師,作為身處價值觀日益多元化的社會中的教育工作者,不能沒有正確理念的指引。隨著我國社會"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日益深入人心,基礎教育的觀念與實踐與時俱進地發生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幼兒教育正在向著更加人本化、專業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幼兒園教師的基本理念也隨之更新。《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以下簡稱《專業標准》)提出的"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等基本理念,正反映了新形勢下教師專業發展的豐富內涵。
一、幼兒為本
(一)關於"幼兒為本"的涵義
"本"可解釋為:基礎、主體、根本、本原、本質、出發點、目的等。"幼兒為本",即"幼兒本位"之意,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幼兒教育上的具體體現,是幼兒教育本質的重要內涵,也是幼兒園教師應秉持的核心理念。珍惜幼兒的生命,尊重幼兒的價值,滿足幼兒的需要,維護幼兒的權利,促進每一個幼兒的全面發展等,乃為"幼兒為本"的核心內涵。 倡導"幼兒為本"但不能將之孤立化。
"幼兒為本"不是"幼兒唯一",因為"幼兒為本"的實現需要多種條件來保證,否則"幼兒為本"就會成為一句空話。許多實例表明,離開了成人的正確理解、引導和支持,兒童的良好發展是難以實現的。關於幼兒教育質量影響因素的研究也表明,在影響幼兒教育質量的諸因素中,作為第一要素的"過程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的體驗和經驗的質量。而"過程質量"中的"教師的親和力""對兒童積極肯定的態度"等要素是通過保育者與幼兒的關系反映出來的。真正的"幼兒為本"是體現在以保育者與幼兒的"關系質量"為中心的日常人際關系之中的,是體現在保育者與兒童無數次反反復復的互動之中的。同時從影響"工作環境質量"的因素中也可以看到,保育者的工作、生活狀態、對工作的滿意度、壓力程度等都與幼兒教育質量息息相關。正因為此,重視幼兒教師的工作條件的改善、待遇的提高、減輕他們的壓力等是與落實"幼兒為本"的理念、促進幼兒的發展等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的。孤立地強調"幼兒為本"而給教師過多過大的負擔或壓力,只讓教師講奉獻、講"一切為了幼兒",而不顧及教師的工作環境質量,不改革幼兒園的管理為教師創造一個適宜的工作條件,"幼兒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 倡導"幼兒為本",但不能將之絕對化。不能認為"幼兒為本"就是"幼兒萬能",甚至合理的保護、教育也被視為"成人為本",而遭到批評。幼兒是與成人平等的社會成員,是獨立的人,這是"幼兒為本"的基本觀點。但是必須看到,"平等"是就幼兒與成人的社會地位的關系而言的,"獨立"更多是就幼兒的人格而言的。"幼兒為本"與成人對其施以保護、教育甚至給予必要的約束、規范是完全不矛盾的。總之,"幼兒為本"理念的提出在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史上是有深遠意義的,是我國社會進步的碩果。每一位幼兒園教師都應敏銳地意識到社會進步及其相隨而至的觀念變革,並以一種理性的自覺去面對,不斷提升自己對教育、對幼兒的理解與認識。
(二)關於"幼兒為本"的教育行為准則
《專業標准》對"幼兒為本"理念的表述是:"尊重幼兒權益,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保教活動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可以說,這是理念在幼教實踐中的具體化。踐行"幼兒為本"理念應遵從以下行為准則。
1.尊重幼兒作為"人"的尊嚴與權利。 "幼兒為本",其第一要義是尊重幼兒的權利。幼兒作為獨立的"人"擁有自己的基本權利。《兒童權利公約》強調兒童應該與成人平等共享相同的價值,平等共享相同的權利。《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幼兒園教師應當認識到,"幼兒為本"理念下的教育與"成人本位"教育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教育是幫助幼兒最終成長為成熟的、有責任感的、能正確地行使自己權利的合格社會公民,還是把他們變成成人的奴隸或附屬品。熱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理解、尊重並保障幼兒參與與白身有關的一切活動並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讓每一個幼兒愉快地、有尊嚴地渡過童年生活,應當成為每一位幼兒園教師堅定的教育信念。
2.尊重幼兒期的獨特性和價值。
幼兒是不同於成人的存在。《教師教育課程標准》稱"幼兒期是充滿想像和創造並具有巨大發展潛能的時期,是以游戲為主要方式來探究、理解、體驗周圍世界,建構自己的經驗、知識和同伴文化的時期",是與其他生命階段不同的一個不可替代的時期,是需要呵護和保衛的極有價值的時期。"保育的目的不僅是考慮如何實施與幼兒能力相適應的教育,而是讓幼兒過真正幼兒那樣的生活"。OECD(世界經合組織的簡稱)在本世紀初發刊的關於保教制度的調查報告書中鮮明地倡導:"幼兒時代,作為人生的一個階段,是一個其本身就擁有極高價值的時代……讓幼兒能夠基於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興趣而生活,讓幼兒始終保持那種意味的生活,是保育者必須牢記在心的追求。"尊重幼兒期的獨特性、尊重幼兒生活價值的幼兒教育才是"幼兒為本"的教育。
3.尊重幼兒身心特點與保教規律。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幼兒園教師必須理解幼兒的學習與發展規律是不以成人意志為轉移的,應當懷著敬畏之心去不斷地探索、發現、遵循這些規律,通過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在游戲中、生活中學習、發展,健康成長。
4.促進每一個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全面地發展。
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諸方面都得到發展是我國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的根本原則。不能促進每一個幼兒實實在在地得到全面發展的教育,決不是"幼兒為本"的教育。新近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准。"因此,幼兒教師應當建立這樣的教育信念:每一個幼兒都有獲得全面發展的潛力,幫助每一個幼兒實現全面發展是幼兒教師的神聖責任。只有基於這樣的信念,才可能把"幼兒為本"落到實處。
二、師德為先
師德是幼兒園教師最基本、最重要的職業准則和規范,每一位教師都必須秉持"師德為先"的理念,按《專業標准》的要求,"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 所謂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必須遵循的各種行為准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師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教育活動中的具體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師德具有引領和指導作用。師德為先,即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的過程中,將師德放在首位。其中,"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履行職業道德,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幼兒園教師師德的核心;"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耐心和細心、責任心、公平公正"是幼兒園教師師德的重要內容;"作為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的幼兒園教師必須為人師表,教育育人,自尊自律,這是《專業標准》對幼兒教師的角色要求。
三、能力為重
在《專業標准》中,"能力為重"被定位為幼兒園教師所必須秉持的一個基本理念。為什麼要提出"能力為重"的理念呢?一方面,自1996年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共處"之後,"學會做事"成為國際教育界的一種價值導向,重視能力建設成為世界各國教師專業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從我國幼兒教育發展的狀況來看,提出"能力為重"是十分緊迫、十分必要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貫徹10年來,教師的觀念與幼教實踐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一變化正推動著我國幼兒園課程發生範式轉換,從以"教"為中心的課程向著以"學"為中心的課程變化。但是,由於不同範式的幼兒園課程理念不同,強調的課程要素不同,其"能力觀"以及能力要求也都不同,從而使我國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面臨巨大的挑戰。以"教"為中心的課程重視知識體系,強調分科、預設、講授等要素,而以"學"為中心的課程則把幼兒當下生活中的課題,幼兒主體地參與、建構自己的知識和同伴文化置於課程的中心地位,強調綜合、生成、情境、體驗等要素。因此,前者重視"教"的能力—吃透教材、預成教案、講授知識等為能力重點,而後者則重視搭建"學"的支架的能力—吃透幼兒、創設環境、捕捉生活中的課程生長點、調動幼兒參與、對話、共同建構知識等被視為能力的重點。顯然,"能力重點"發生了轉移,"能力結構"出現了根本性變化。不容諱言,教師的能力問題已經成為深入實施《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主要瓶頸,成為進一步深化幼教改革的主要障礙。由此不難看到,《專業標准》提出"能力為重"的理念對我國幼教的發展不僅具有現實意義,也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
四、終身學習
《專業標准》的"終身學習"理念指出:幼兒園教師應持續"學習先進學前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終身學習的理念適應了國際教師專業發展與教育改革的趨勢,也適應了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提高的職業特點。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主要國家都開始逐步將終身學習作為指導本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項基本政策與原則。與此同時,終身學習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終身學習

熱點內容
小學師德述職報告 發布:2025-09-13 08:53:41 瀏覽:468
社會搖廣場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9-13 06:12:04 瀏覽:6
語文教學改進措施 發布:2025-09-13 05:43:52 瀏覽:351
美麗的英語單詞 發布:2025-09-13 04:53:47 瀏覽:113
教育青少 發布:2025-09-13 04:51:27 瀏覽:117
學校師德師風考核表 發布:2025-09-13 04:34:41 瀏覽:432
生物倫理 發布:2025-09-13 04:03:46 瀏覽:960
office英語 發布:2025-09-13 02:30:29 瀏覽:12
武士刀教學 發布:2025-09-13 01:09:54 瀏覽:148
客房英語 發布:2025-09-13 00:55:23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