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事例

師生事例

發布時間: 2020-11-20 06:47:03

Ⅰ 你們見過哪些師生戀的例子

我和女友算不算師生念,她的足球技術都是我給教的,也是我提拔進校隊擔任中場核心,我是她的恩師

Ⅱ 師生互動的例子

創設巧妙的問題情景。
如在復習碳酸鹽與酸反應的原理時,首先給了學生如下情境:向裝有10 mL 2mol / L Na2CO3溶液的試管中邊振盪邊逐滴滴加2mol / L HCl 溶液至 15 mL,最終可收集到CO2氣體多少毫摩爾(設產生的CO2 全部逸出)。問題一出來,絕大多數同學根據Na2CO3 跟HCl 生成CO2 的反應方程式知道反應中Na2CO3 過量,按HCl的有關數據求知可得CO2 15毫摩爾。
此時教師沒有急著去評價結果的正確與否,而是讓學生動手做如下實驗:向某Na2CO3 溶液中邊振盪邊不斷滴加2mol / L 的HCl溶液,注意觀察現象。實驗過程中學生好奇地發現開始滴加HCl溶液時並無氣泡產生(這與原來的設想恰好相反),後來隨著加入HCl溶液量的增加,才有氣泡產生。這一與原來假設相去甚遠的實驗現象引發了學生情不自禁的議論,通過討論、交流大家取得了共識:由於此實驗中Na2CO3 跟HCl首先按1:1反應生成NaHCO3,然後NaHCO3再跟HCl按1:1反應生成CO2,故開始反應時不放出CO2。此時再讓學生回過頭來研究前面的問題情境,大家一致認為此計算應按兩步反應進行,可收集到CO2為10毫摩爾。教學過程中這樣的處理使學生對Na2CO3跟HCl反應(實質是CO32-與H+的反應)原理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時將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此時教師的任務是不能讓學生產生滿足感,要通過創設新的情境使教學過程中波瀾再起。所以接下來這位老師又要求學生用剛剛實驗中用到的兩溶液進行如下實驗:在不加振盪的情況下向Na2CO3 溶液中快速滴加HCl溶液,觀察實驗現象。結果大家發現實驗剛開始時就有氣泡產生了。此時學生的表情由原來的好奇變成了驚奇:此結果不又跟我們剛剛得出的反應原理相矛盾了嗎?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的好奇心得到進一步強化,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再一次高漲起來。接下來的師生共同活動,使學生理解了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由於實驗過程中不振盪溶液和鹽酸的快速滴加,使反應物不能充分混合,從而HCl在反應中局部過量,故在反應開始後就發現有氣泡產生。上述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學生得到了一波三折的情緒體驗。通過對兩個實驗現象的對照,使學生得到了如下的自我感受:即使對於同樣反應物的化學反應,由於實驗操作方法的不同,其結果也可能是不同的。

創設有梯度的問題情景。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轉變教學策略,讓問題成為師生互動的橋梁。在教學過程中可多創設一些問題情景,把學習內容設置到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和探究傾向,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與探究,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例如在探究合成氨氣的適宜條件時,教師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①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哪些?②從化學反應速率的角度分析如何選擇合成氨的適宜條件?③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有哪些?④從化學平衡的角度分析如何選擇合成氨的適宜條件?⑤綜合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兩方面,如何選擇合成氨的適宜條件?當教師把這些發散性問題拋擲給學生,就如把學生投置於一個偌大的陌生領域,學生可以放開手腳,但在茫然四顧之際又必須加強聯系找到救生之路。此即為師生、生生擴大了互動空間。

讓學生的作業活起來。
二期課改提出,政治課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要幫助學生運用課內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因此,師生互動不僅表現在課堂中,還要延伸到課外,要刻意在布置作業上下功夫,改變傳統的問答式的作業、練習冊上的鞏固知識點的作業,讓政治課作業「活」起來。
(1)作業要突出理論聯系實際。可以聯系時政熱點,以新近發生的具有重大社會意義和深度影響的國際、國內重大事件作為作業的背景材料。如學習「一國兩制」內容時,我以當時引起鬨動的台灣「公投制憲」事件作為背景材料設計作業,這樣能加深學生對「一國兩制」重要性的理解。
(2)作業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社會生活。如講科學發展觀時,要求學生為治理某一生活環境污染出謀劃策。
(3)作業要具有開發性。要有利於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各抒己見、言之有理即可。
(4)作業形式要多樣化。比如布置學生看課本,看課本既可以有熟悉教材內容的功效,還有激活學生思維的妙用,學生課前看了教材,才能發現問題,然後帶著問題聽課,這有助於提高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和效果。布置學生收聽、收看新聞,課上利用幾分鍾的時間交流新聞信息,有些學生帶入課堂的熱點新聞,恰巧可以作為課中理論聯系實際的素材。布置學生用已學的知識指導生活實踐、社會實踐,譬如學習「消費」知識,請學生分析家裡的消費存在什麼問題,並設計解決方案。認識了「價值規律」,請學生對父母所在企業不景氣的原因進行調查,寫出調查報告。根據「銀行」知識,請為貧困大學生提供申請銀行貸款計劃。布置學生動手做「經濟小報」,要求圖文並茂,新聞點評俱全,學生通過辦小報,充分發揮了人的多元智力、想像能力、創新能力。做多媒體課件,學生在製作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面對問題,學生會有意識地思考,尋求解決方法,這有助於學生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有讓學生動起來的作業,沒有統一的模式,沒有單一的答案,力求開放型、創新型,有的甚至是由教師參與完成的。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學會通過網路收集資料,是政治課的技能目標,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必須拋棄「一支粉筆打天下」的陳舊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實物投影演示、電視、音響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功能。將課堂所要掌握的知識生動、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去感受、去體會、去爭論。
利用電腦創建學科專題學習網站,在網站上教師設立一些拓展或研究的主題,讓學生自發組成拓展性和研究性學習的團隊,對選定的某個主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和研究。教師則可以利用學科網站,對學生的拓展型或研究型學習提供指導、交流。
政治課教學凸現師生互動,是促進政治教師進步、學生提高的一種科學方式,是達到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學生的「動」是由教師發動的,這就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理論修養和較強的課堂駕御能力,因此,我們要在二期課改精神的指導下,在深入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總結政治課師生互動的經驗和教訓,不斷地提升教學效果。

師生互動視頻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A%A6%C9%FA%BB%A5%B6%AF&fr=ala0

Ⅲ 體現師生情的例子

最能表達師生情的例子
在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很多,就比如
你上課不認真聽講,他走到你旁邊提醒了一下你,而不是訓斥和責備。如果你要寫在作文里,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又能表達出老師對你的寬容與包容。
在你心情不好那時候,最近狀態一直不好,學習成績直線下降。他問你,知道了情況後安慰你,並且鼓勵你以後要好好學習。

Ⅳ 師生情作文要有自己的事例

有一個人最可愛,那就是老師;有一種人最無私,那就是老師;有一種職業最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道風景最雋永,那就是師魂;有一種情感最動人,那就是生師情。
她,是我們的語文老師,一個我們愛的老師她 ,有著一雙明亮的眼睛,雙眸不時的放射出天真與活潑,三十多歲的她還有著一顆與我們一樣年輕的心。她有著優雅的氣質,是一位讓人一見就很難忘掉的老師。而深厚的文學底蘊,又將她渲染的更加出色。無論遇見誰,她都會對他甜甜的一笑,笑得人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她的聲音很好聽,柔美、清爽,一串串的語言從她嘴裡滑出來,宛如美味的果凍滑過喉嚨時那麼輕盈、潤澤。 一句句看似平凡的話,經她那巧嘴一修飾,就變得優美動聽起來。聽她講課,真是一種享受,很愜意。
她給予了我們很多:誠實,認真,努力,不放棄……
在一次考試後,我的分數很不理想。老師把我叫了過去,她說:"沒關系。我看的出來,你這次是失誤。對了,下回作文不要寫偏題了啊!"說完,她又是微微一笑。此時我覺得信心十足了。雖然老師很慈祥,但她也曾批評過我。有一次,我寫作文不用心。他罰我重寫。雖然在全班面前批評了我,但我卻不生氣,因為那次作文我的確沒用心,思考就寫匆匆趕寫完就算了。
有人說,老師是那潔白的粉筆,摩擦了自己,寫出一曲曲動人樂章;有人說。老師是冬日裡的暖陽,給人最溫暖的光芒;有人說,老師是夜晚最亮的北斗星,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有人說,老師是山間最清涼的山泉,用清香的甘露汁澆灌著我們這些小樹苗;有人說,老師是茂盛的葉子,用她那強有力的身軀和護著我們這些未來的花骨朵兒。

Ⅳ 關於師生情的文章題目和具體事例

師生情

剛開始讀書,那時候由於不太懂事,所以還不怎麼尊重老師的勞動,只是在書本上念幾遍: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更不要說什麼師生情了。直到小學三年級,我才學了《師生情》這課。說的主要是一位老師病在醫院里,幾個同學把一籃雞蛋送去。那時,我才懂得什麼是師生情。

老師輔導學生,那是師生情。記得小學時我數學基礎很差,即使是最基本的也沒有思路。那時,她每天下課後都叫我到辦公室,給我講題。而且從解題方法到技巧到運用,她都給我講。而且還不斷地在紙上寫,哪一次作業做得不好,她都能為我找到原因:上課不專心,態度不端正或知識點掌握得不好。從那以後,我每做一道題動有不錯的效果,感覺收獲不少。成績也因此提高。

獻祝福,祝福網

學生給老師的一聲問好,那是師生情。初二的教師節那天,我們同學在每一位老師上課後都說聲:「祝老師節日快樂!」其實,這種感情用語言表達是難以足夠的。更重要還是看行動和成績。「如果你的聲音叫得再動聽,那也說不上實際行動。」那是初二時候英語老師說過一句話。說到初二不得不提那位語文老師。上課有氣勢:說話響亮,針對課文內容另加了其他情節,而且能夠生動地進行說明。他不著急每一次考得如何,而是需要知道為什麼會有錯誤,積累失敗經驗,才有所進步。所以,這些都是老師們需要追求的實際方面的東西。既向老師問好,更注實際行動,師生情才會更濃厚。更清純,令人回味無窮。

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那也是師生情。剛從初三走來,細細地回頭品味初三一年的點點滴滴,令人難忘的是我的班主任。每天早上六點半,他就要求全體學生到教師學習。為了營造更濃的學習氣氛,每天中午他都要求帶政治的知識回宿舍背,而且還進行突擊檢查。那時看,我們都覺得自己很苦,沒有了和同學談話的自由。但看到每次模擬考試成績不斷提高,才想到得益於每天中午的這一「背」,中考成績出來以後,我興奮地知道了政治成績是84分,對我來說已經不錯了。但我還沒來得及和他說聲謝謝,就匆匆離開了初中。

師生情難以用語言表達,它只在不起眼的角落。

引出回憶
翻開2009年的相冊,其中,最多的就應該是60年祖國大慶的相片了。回想起當時的情景,真是記憶猶新呀!

往事回顧
那時我是小學六年級,非常榮幸地參加了祖國60年的慶典。我被選為一名背景布景志願者的一員,老師在暑假訓練期間,算是我們最親昵的人了。
負責給我們訓練的金老師,為了在國慶那天,大家都能堅持長達幾個小時的站立,在暑假給我們進行了大強度的體能訓練……。
我們每天就在太陽下站立、耐力跑,重復訓練著國慶演出的動作……日復一日,許多同學就耐不住乏味的訓練,連連叫苦。可金老師不管那一套,還是機械地、重復著每天的訓練。訓練開始後的十幾天左右,突然有一天,氣溫升的特別高,而金老師這個「老頑固」依然給我們的還是——訓練。
訓練從早上六點開始,那時的氣溫還算可以,街上的喧囂聲還隱約聽得見,同學們的精神還是不錯的,挺著胸脯,昂著頭;隨著時間慢慢的過去,氣溫上升得很快,我們額頭上的汗珠在流,酸酸的,流進我們的眼窩、我們的嘴角,街上也聽不到什麼聲音了,靜靜的,彷彿時間將這個畫面、這個場景定格了。
有的同學早上吃得太多了,太陽一曬,哇哇的吐了起來;有的同學體力不好,曬了一會兒,就兩眼一黑,倒下了。熱浪讓我也有些堅持不住了!還好我帶了清涼油!我小心地用手指沾了沾清涼油,本想輕輕的抹在太陽穴上,誰知,旁邊的同學碰了我一下,清涼到眼睛裡去了!頓時,眼睛裡火辣辣的疼,我拚命地揉著眼睛,這時,一雙溫柔的手搭在了我的肩上,回頭一看,是我們一中隊的輔導老師——梁老師,我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帶著哭腔,斷斷續續地說:「梁老師,您看……我把這清涼油……抹到眼睛……里了!」梁老師輕輕的讓我靠著她的肩膀,輕輕地說:「沒事啦,我陪你去水房用涼水沖一下就好啦!你瞧瞧你,整個就像一隻受驚的小貓,呵呵……」我在她的攙扶下,慢慢地走進水房。嘩嘩的水聲、清澈的水頓時迸進我的手心、我感覺到濺出的水滴和一股清涼撲面而來。
待我回到操場上一看,同學們全都精神不佳,惹得金老師連連搖頭,嘴裡還念叨著:「這怎麼行呀……還不如我一個退休的老頭」。原來金老師已經退休了,為了國慶、為了我們,他自己接下了這次的國慶任務。日復一日,漸漸地我們知道了老師們對同學們的愛,同學們對老師的抵觸心理也消失了,開始理解老師的一片苦心……
在以後訓練的日子裡,每個中隊的老師,時時守護在我們身旁,為我們擦汗;噴花露水;為我們抹風油精、清涼油;喂我們吃人丹……我們也非常配合老師,這樣,我們訓練的效率提高了,與老師的默契程度越來越高了……我要感謝這次國慶,是它為我們建立了最深厚的師生的情感,像金子一樣的情感。可能我們以後彼此不會相遇,可能我們以後彼此相遇不會認出對方,但是,在2009年的那個暑假,是我們彼此相處最愉快,記憶最深刻的時候。小學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記錄著我們金子般發光、閃耀的師生情。

師生情

煮一杯清茗,他們便能侃侃而談,上及天文地理,下及國際之事。他們談人生、談夢想、談未來;撐一隻小船,他們便能泛舟游湖,談李白杜甫,談狂生,談古朝舊都,指點江山;他們既是師生之間也是亦師亦友。 ——題記

回眸我的成長歷程,老師無疑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的確,許多老師也許只是你人生旅途中擦身而過的背影。然而有些老師卻宛如知心朋友,當你打開記憶樊籬時,會給你「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喜悅。師生之間的那一點一滴,總會在你平靜的心湖中漾起漣漪。

師生之間可以是玩笑與歡樂。記得小學六年級的班主任徐老師總喜歡給我們起外號,總喜歡下課時和我們說說笑笑,總喜歡用一個生動、幽默的比喻來講解新課……每次上他的課時,都會很輕松。

師生之間可以是認真與燦爛。動人。小學的語文老師卞老師上課總是一絲不苟的,平日里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嚴格、很認真。每次考試沒考好,都會被喊出去「問訊」,老師仔細的幫你分析原因、尋找原因,從不懈怠。我們對她是又敬又畏。

師生之間可以是別扭與矛盾。小學的數學老師沈老師總對我們很嚴,他總是不留情面在課堂上批評我們,被批評的同學總少不了抱怨幾句,甚至有人偷偷罵他。但是從來沒有人說過沈老師不負責任。而每次數學考試我們班在年級上總是第一。

師生之間有喜、有憂、有玩笑、有誤解、有悲愁、有同甘共苦、有風雨同舟……可是在師生之間有一種特別的情誼,是任何事物都不能磨滅的。

若把老師比作那一輪皎潔的月亮,我們便是星星。從月亮那兒汲取智慧的星光,在夜空中努力散發出點點星光裝點黑暗。

如同月兒星星一同裝點夜空,我們師生也將會一同書寫這人生的畫卷,潑灑濃墨。

希望採納,謝謝!

Ⅵ 有關師生情的事例...急~~~~~~~

魯迅和許廣平
許廣平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讀到二年級時(1923年),因為學校請北大教師兼課才得以目睹魯迅的風采,魯迅先生那時給她們講授《中國小說史略》。若干年後許廣平回憶這第一節課的感受時這樣寫道:「許久許久,同學們醒過來了,那是初春的和風,新從冰冷的世間吹拂著人們,陰森森中感到一絲絲暖氣……」魯迅先生給女學生們上第一堂課,就不僅僅給許廣平一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年後,許廣平終於主動地給先生寫了信,當然是模模糊糊試探試探。先生是語言大師,又怎能不從字里行間讀出愛意?魯迅先生當晚就回信稱之「廣平兄」,一下便讓26歲的許廣平失眠了。從後來出版的《兩地書》中可以看到,這兩個可愛的師生起初簡直就像是玩文字游戲,互相捉迷藏,最後才捅破那層紙,魯迅先生便娶了小自己18歲的許廣平為妻。

余秋雨和馬蘭

馬蘭雖然沒有在課堂上聆聽過余秋雨先生的課,但也應視作是他的學生。馬蘭從安徽省藝術學校畢業後,分配到了省黃梅戲劇院。而余秋雨先生是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應該是說一條線上的人。

當馬蘭憑《嚴鳳英》的演出而一舉成名後,一位藝術界的前輩送給她一本書,囑咐她從事戲劇工作必須得讀讀這本書。這本書就是余秋雨先生的《藝術創造工程》,就是這本書,使馬蘭得以結識大他十六歲的余秋雨先生,他們就是從探討這本書開始了他們的戀情。

Ⅶ 師生關系的感人事例

程門立雪

Ⅷ 有關師生情的事例...急~~~~~~~

魯迅和許廣平
許廣平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讀到二年級時(1923年),因為學校請北大教師兼課才得以目睹魯迅的風采,魯迅先生那時給她們講授《中國小說史略》。若干年後許廣平回憶這第一節課的感受時這樣寫道:「許久許久,同學們醒過來了,那是初春的和風,新從冰冷的世間吹拂著人們,陰森森中感到一絲絲暖氣……」魯迅先生給女學生們上第一堂課,就不僅僅給許廣平一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年後,許廣平終於主動地給先生寫了信,當然是模模糊糊試探試探。先生是語言大師,又怎能不從字里行間讀出愛意?魯迅先生當晚就回信稱之「廣平兄」,一下便讓26歲的許廣平失眠了。從後來出版的《兩地書》中可以看到,這兩個可愛的師生起初簡直就像是玩文字游戲,互相捉迷藏,最後才捅破那層紙,魯迅先生便娶了小自己18歲的許廣平為妻。
余秋雨和馬蘭
馬蘭雖然沒有在課堂上聆聽過余秋雨先生的課,但也應視作是他的學生。馬蘭從安徽省藝術學校畢業後,分配到了省黃梅戲劇院。而余秋雨先生是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應該是說一條線上的人。
當馬蘭憑《嚴鳳英》的演出而一舉成名後,一位藝術界的前輩送給她一本書,囑咐她從事戲劇工作必須得讀讀這本書。這本書就是余秋雨先生的《藝術創造工程》,就是這本書,使馬蘭得以結識大他十六歲的余秋雨先生,他們就是從探討這本書開始了他們的戀情。

Ⅸ 關於師生情的事例(成語 名人名言 名人事例 小故事)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熱點內容
有什麼好歌 發布:2025-07-08 07:06:26 瀏覽:686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計劃 發布:2025-07-08 07:06:19 瀏覽:841
數學老師推薦信 發布:2025-07-08 04:44:51 瀏覽:167
mc另類壓聲教學 發布:2025-07-08 04:35:41 瀏覽:891
古代地理學巨著 發布:2025-07-08 04:35:00 瀏覽:600
松鼠公開課教學設計 發布:2025-07-08 04:08:22 瀏覽:946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