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標兵個人簡介
① 小學生入選大隊委的個人簡歷
介紹你自己,或者去網路搜索。我也是個大隊偉,我今年12歲,我的QQ是215604454你們可以加我
② 馬麗華的人物簡介
馬麗華,碩士,女,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國家高級心理咨詢師(一級),高級職業指導師(一級),企業培訓師,長期從事廣州鐵路集團公司的企業培訓工作,(培訓安全心理,管理心理,企業文化),現為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咨詢中心負責人、株洲市新動力心理服務中心督導與高級顧問。
擅長大中專畢業生求職、就業輔導和成人職業指導,為聯通、廣鐵等大型企業聘為員工素質和禮儀培訓、優秀團隊拓展訓練專家。
③ 何文的個人簡歷
1982年7月畢業於山東輕工業學院陶瓷專業;1982年至1985年留校教學;1982年9月至1983年1月上海科技大學材料系陶瓷材料顯微結構進修班學習;1984年7月至1984年10月清華大學材料系陶瓷材料顯微結構進修班學習;1985年9月至1987年1月天津大學材料科學系統學習研究生課程;1987年至今,在山東輕工業學院主要從事教學科研工作;2005年9月至今於華南理工大學在職攻讀博士學位。二十五年來,一直在山東輕工業學院材料系從事無機材料結構和性能表徵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曾多次榮獲院級優秀教師,並在2002年榮獲我院首屆師德標兵。
④ 王永亮的簡介
1966 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 , 先後在報紙、廣播等媒體從事記者、編輯工作。 1984 年初調入武漢大學新聞系,現任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並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傳播學會副會長、全國新聞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特邀理事,以及十餘所高校新聞院系的兼職(客座)教授或研究機構的學術委員。
二十餘年來,一直堅持給本科生講授專業核心基礎課 「 新聞采訪學 」 ,上世紀九十年代,被評為武漢大學一類課程; 2002 年被評為湖北省優質課程; 2007 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撰寫出版《新聞采訪學教程》和《新聞采訪學新論》,先後兩次獲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作為主要主持人之一完成的教改項目,先後獲湖北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89 年首屆)、一等獎( 1997 年第三屆)和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7 年)。此外,負責領銜的新聞學專業, 2007 年分別被評為 「 湖北省品牌專業 」 和 「 全國第一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 。教學上的表現和成就,贏得了校內外高度贊揚。 2002 年被評為武漢大學 「 十大師德標兵 」 ; 2003 年被評為湖北省教育系統 「 教書育人先進個人 」 ; 2004 年被評為湖北省 「 優秀研究生導師 」 ; 2005 年被評為 「 武漢大學教學名師 」 。
⑤ 歐陽友權的個人簡歷
歐陽友權,湖北竹溪人,高中畢業後在農村當知青5年,擔任民辦教師。1977年恢復高考後首屆考入大學,1982年大學畢業後開始高校教學。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四川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1993年被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6年晉升教授,被確定為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998年獲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2000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同年被遴選為博士生導師,招收「文化產業管理」方向博士生,成為我國第一個招收文化產業博士生的博導。2003年被評為中南大學首屆十佳教學名師。2005年獲《文藝報》年度「理論創新獎」, 2006年被評為中南大學首屆十大師德標兵,2007年被評為湖南省教學名師,同年榮獲我國第四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獎,為湖南省首次贏得這項國家級最高文學大獎。2009年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同年被聘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2009年榮獲 湖南省「徳藝雙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稱號, 記湖南省政府一等功。2010年榮獲湖南省第四屆「優秀社會科學專家」稱號,並入選湖南省「新世紀文學湘軍代表人物」。同年,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的長篇論文獲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一等獎, 實現了「文學湘軍」全國文藝評論一等獎零的突破。2011年9月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並被全校研究生評為「我最喜愛的導師」。2011年被聘任為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家委員會委員,任文化創意產業副組長,榮獲湖南省2012年度「十大文化人物」稱號 。2012年10月赴澳門講學期間,歐陽友權教授便與澳門城市大學聯合創立了澳門文化產業研究所。「澳門文化產業研究所」,10月10日在澳門正式成立。2013年10月11日,澳門文化產業研究所正式掛牌 。該研究所在澳門城市大學和中南大學分別設立研究機構,採取雙所長制的管理模式,由李嘉曾教授和歐陽友權教授共同擔任所長 。歐陽友權教授應邀出席了在澳門舉辦的「2013澳門國際文化創意產業高峰論壇」,並被推選為大會副主席。會期,還與英國著名創意產業專家約翰·霍金斯、我國著名學者溫元凱、日本近畿大學專家徐方啟等人一道,被聘為澳門城市大學特聘教授。1998年率領團隊成員成功創辦中南大學(原中南工業大學)中文系,任中文系主任。2002年組建成立文學院,並任文學院院長至今。
⑥ 林鍾高簡歷
林鍾高教授簡介 (來源於校園網)
林鍾高,男, 1960年9月出生,福建省泉州市人。安徽工業大學副校長、會計學教授、會計學碩士生導師。安徽工業大學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安徽工業大學「公司治理與運營研究中心」(安徽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主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終身享受者。 兼任 :安徽省政協委員、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和碩士生導師、福州大學教授、安徽大學教授、宿州學院教授、黃山學院教授、中國管理科學院院士、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研究會副秘書長與常務理事、全國高校教材編審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香港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研究員、安徽省會計學會副會長、安徽省注冊會計師協會常務理事、安徽省審計學會常務理事、馬鞍山市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馬鞍山市社聯副主席、馬鞍山市審計學會副會長等。
林鍾高教授 1982年7月畢業於廈門大學會計系,於同年分配到江西財經大學任教,其間曾到上海社會科學院會計研究室從事學習和研究,師從我國著名會計審計學家王文彬教授。1985年4月調華東冶金學院(現為「安徽工業大學」)會計系任教至今。1995年破格晉升教授。20多年來,一直在高等學校從事財務會計與審計學科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發表和出版了大量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在學術界有廣泛影響的論著,內容涉及會計、審計、財務成本、以及經濟管理理論等廣泛的領域,據1998年對全國財務會計學者所發表論著的摘引量統計分析資料顯示,林鍾高教授名列全國第10位。 出版的專著和教材27部,1000多萬字 ,主要是:《現代審計基礎》、《審計基本理論》、《高等會計學》、《國際會計標准導論》、《獨立審計學》、《離任審計》、《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基於會計政策績效的分析》、《會計准則經濟論綱》、《稅務會計學》、《審計證據綜論》、《會計信息價值論 — 作為市場決策基礎的研究》、《會計行為論》、《獨立審計理論經濟分析》、《會計再造—美國 2002年會計改革法案啟示錄》、《財務治理理論研究》、《競爭成本論》、《公司治理與會計》、《審計失敗—基於契約的研究》等等。其中: 《現代審計基礎》 獲得原冶金部優秀教材唯一中青年獎(1995); 《國際會計標准導論》 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政府獎,1996); 《會計行為論》 獲得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政府獎,1998); 《審計學》 獲得安徽工業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1999); 《新編高等會計學》 獲得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三等獎(政府獎,2001); 《會計准則經濟論綱》 獲得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三等獎(政府獎,2003); 《獨立審計理論研究》 獲得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2003); 《公司治理與會計》 獲得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05)等等。在《會計研究》、《財經研究》、《審計研究》、《經濟管理》、《財務與會計》、《稅務與經濟》、《財經理論與實踐》等國內外重要刊物上 發表230多篇學術論文,總字數130多萬字 。100多篇學術論文或被有關刊物、文集轉載;或獲得省部級和專業學會等獎勵,其學術觀點被眾多學者所引用或評論。 承擔財政部、原冶金部、安徽省教育廳等省部級科研課題和寶鋼、馬鋼等大型企業合作研究課題多項 ,課題成果深受專家肯定。鑒於他在教學科研工作中所作出的突出貢獻,1993年被國家人事部、國家教委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的光榮稱號,同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終身待遇;1994年獲首屆「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章;1995年入選安徽省高校中青年教師學科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2001年被選入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002年被評為安徽省先進工作者;2004年被評為安徽省師德標兵和五一勞動獎章,並被評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200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2005年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評為「2004年度中國管理科學傑出研究者」。作為會計審計學科評審專家,長期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的青年教師資助計劃等基金項目做評審工作;作為安徽省高校職稱評審委員會和學位評審委員會的學科組成員和評委會委員,多年來為全省高校教師的職稱評定和學位評定做評審工作。
林鍾高教授 曾入選《中青年會計名人名作全書》、《中國當代創業英才》、《世界名人錄》、《世界人物辭海》、《中華人物辭海》、《世界華人英才錄》、《 2000中國風•傑出人物特集》、《二十一世紀人才庫》、《中國改革之星》、《中國專家人名辭典》、《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中外名人辭典》、《中華魂•中國百業領導英才集》、《中華嬌子•專業人才卷》、《世界優秀華人教育專家名典》、《中國專家著述目錄大典》、《中華興國人物大典》、《中國傑出財務會計專家名典》、《當代中國知名學者辭典》等20多部嚴肅的典籍中。
林鍾高教授 在主要承擔研究生課程教學任務的同時,也不忘為本科生上課。承擔的 研究生課程 主要有:《會計理論》、《審計理論》、《高級財務會計學》以及前沿跨學科研究性課程《會計審計經濟學分析》等。他 1999——2005年所帶的10名碩士畢業生發表了學術論文70多篇,出版了6本學術專著,並參與了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成為畢業研究生中的佼佼者。林鍾高教授的 主要學術研究思路 是:改變「囿於會計研究會計」的傳統研究方法,將會計學放入整個經濟學、管理學的領域中,引入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特別是主流經濟學)來研究會計審計問題,提升會計審計研究的經濟意義、經濟價值和經濟生命。其 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會計理論和審計理論 兩個主題上,具體包括公司治理與會計理論、會計經濟學分析、財務治理理論與實踐、獨立審計理論、會計市場學等等。
林鍾高教授近 5年出版的主要專著、教材目錄(標有*為專著):
1.《會計准則經濟論綱》 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 2001年3月
2.《會計信息價值論 — 作為市場決策基礎的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1年12月*
3.《獨立審計理論研究 — 一個基於制度經濟學理論的分析框架》立信會計 02年9月*
4.《公司治理與會計理論》 經濟管理出版社 03年4月*
5.《會計再造—美國2002年會計改革法案啟示錄》 經濟管理出版社 04年4月*
6.《競爭成本論》 經濟管理出版社 04年10月*
7.《財務治理:結構、機制與行為研究》 經濟管理出版社 05年1月*
8.《論審計失敗—基於契約的研究》 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06年1月*
9.《內部控制研究:理論框架與實現路徑》 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 06年6月*
10.《會計准則的制定\變遷與執行:基於績效的分析》 在審稿中
11.《行為財務: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 在修改中
12.《財務與審計理論:基於信息不對稱環境下的分析》 在修改中
13.《論會計公正》
2002年以後林鍾高教授承擔的科研課題
1、寶鋼成本管理實踐與創新 寶鋼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9.5萬元
2、基於價值創造的財務成本管理體系 財政部 2003年5.0萬元
3、安徽省企業競爭力研究:現狀、問題與對策 安徽省社科基金 2004年3.0萬
4、基於價值創造的財務成本管理體系 安徽省人事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資助課題 2004年2.5萬元
5、寶鋼財務戰略:思想與路徑 寶鋼集團公司 2005年50萬元
2002年以後林鍾高教授承擔的教學研究課題
1、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證分析與模式重構 安徽省教育廳重點教學研究課題 2003年 2萬元
林鍾高教授近 5年發表的主要學術論文(標有*為國家級以上刊物):
1.尋租理論與會計准則 財經研究 2001年第2期*
2.論審計失敗 廣西會計 2001年第4期
3.審計代理問題及其治理對策 中國注冊會計師 2001年第4期*
4.資本經營環境下的若干財務問題 財政研究 2001年第4期*
5.從代理人理論看代理人業績評價問題 經濟管理 2001年第9期*
6.論會計信息與報酬契約 廣西會計 2001年第6期
7.論會計信息與債務契約 廣西會計 2001年第9期
8.會計信息目標的一種理論解讀 財經科學 2001年第5期*
9.信息不對稱:會計准則規范的經濟理由 運籌與管理 2001年第3期*
10 .會計信息、期權理論與債務契約 預測 2001 年第 6 期 *
11.審計獨立性的博弈分析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經管)2001/4
12.公司治理結構下的會計人員管理體制選擇 上海會計 2002年第5期
13.試論審計營銷 廣西會計 2002年第1期
14.實證分析: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自然)2002/2
15.公司治理環境下企業盈餘管理研究 財經科學 2002年第4期*
16.我國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及其治理對策 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 2002年第3期
17.財務治理結構:框架與實現途徑 經濟管理 2003年第2期*
18.會計准則制定:規則導向抑或原則導向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03年第5期*
19.審計合謀的成因及其治理對策 預測 2004年第2期*
20.公司治理框架下的財務控制研究 經濟管理 2004年第12期*
21.會計准則制定:價值沖突及其調解 財貿研究 2004年第4期
22.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的相關性研究 會計研究 2004年第8期*
23.會計准則制定中的價值沖突及其調適研究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4年第2期
24.會計信息可靠性與相關性的產權博弈分析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04年第5期*
25. 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型的分析與改進 改革 2004年第4期
26 . 獨立審計:第三方實施及其失敗 當代財經 2005年第2期
27.論會計准則的倫理基礎 財經研究 2005年第9期*
28.論會計准則的制定:基於復雜性的博弈分析 財會通訊 2005年第6期
29.企業組織形式與財務報告改革 財會通訊 2005年第10期
30 .從博弈的角度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31 .行為財務:一項理論研究 華東經濟管理 2005 年第 5 期
32 .國外行為財務理論研究:回顧與反思 銅陵學院學報 2005 年第 4 期
33 .倫理經濟學在會計准則制定過程中的應用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6 年第 1 期
⑦ 石景山六一小學老師簡介
石景山六一小學擁有北京市骨幹教師:寧佩榮、劉暢、隋學琴;石景山區骨幹教師:楊維琦、穆建蘋、歷娟、焦倩、蔡雲、李永恩、何傑、劉小嫻、張鳳;六一校級骨幹教師:張敬 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六一老師簡介:
寧佩榮:1991年參加工作,多次在市、區教學研討活動中進行觀摩課、研討課。曾在石景山區首屆骨幹教師創新杯大賽中獲一等獎。多篇論文獲國家級、市區一、二等獎。在教學中,她努力鑽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研,努力創設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努力開發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在語文課堂上努力創設輕松、和諧、愉悅的學習氣氛,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中能關注每一個孩子,讓人人都有所收獲,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劉暢: 01、04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北京市中青年語文學科骨幹教師,07年在申報過程中也通過了區里的初評。
先後完成了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研究生課程、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本科課程、北師大科研課程班學業,多次參與市級教改培訓。
曾獲得「區級十佳青年教師」、「學科帶頭人」「區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論文在國家、北京市、石景山區評選中幾十篇被評為一、二等獎;評優課多次獲市、區級一、二等獎;指導的青年教師在市、區級比賽中獲一、二等獎,指導的學生多次在全國作文比賽中獲一、二、三等獎。
參與了《誦讀》、《小學生節日紀念日活動的組織與指導》等書籍的編寫工作,本人及指導的學生多篇文章在《作文導報發表》。
隋學琴:女,1962年出生,1981年畢業於北京第三師范學校,2003年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部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2006年北京市委黨校石景山分校「社會工作與管理」本科畢業,北京市石景山區六一小學勞技專職教師。曾被評為局經濟技術創新標兵;石景山區優秀教育工作者。自1996年任勞動技術專業教師以來,不斷鑽研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學科的教育教學理論,堅持教育教學改革實驗,積極探討小學素質教育實施的方式、方法和途徑,努力在教學方法研究、課程教材建設中探索創新,做出新貢獻,並認真總結教育教學新經驗,積極主動提出教改建議。課堂上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用激勵、贊美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在課堂實踐操作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1998年,首次被評為石景山區勞動學科中青年骨幹教師,後被評為區學科帶頭人,市中青年骨幹教師,全國中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優秀教師等多項榮譽,並多次承擔市、區級觀摩課,真正做到引領本區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學科的作用。
楊維琦 畢業於東北師范大學,自2006年初,來到北京市石景山區六一小學擔任美術教育教學工作,連續三年在區基教課改教育教學設計與實踐大賽中均榮獲二等獎,論文和個人作品、網站製作也獲得了突出的成績,輔導學生多次榮獲全國、市、區各級獎項。
穆建蘋 畢業工作後就參與了北師大「基於網路環境下的跨越式發展」的全國重點課題研究工作,成為北京市第一批實驗教師。在區課堂教學大賽中,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市級研究課《乞巧》、《感悟國防綠 暢談武器槍》獲得好評。她的教學論文、案例和網路資源在「跨越式」全國年會及北京市各項評比中多次獲獎。她還曾獲得區優秀共青團員、師德好教師、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優秀教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教育教學成績顯著。2010年被評為區級骨幹教師。
歷娟老師,1998年畢業於首都師范大學數學系,小學高級教師,在教學一線從教十幾年,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她撰寫的二十多篇論文獲得國家級、市區級一、二等獎,其中《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隱性」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從品悟教材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淺談「教教材」與「用教材教」》等多篇文章在市級刊物發表。近幾年她曾先後承擔過兩次市級研究課,多次區級研究課,均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2009年獲北京市和石景山區小學教師基本功大賽中市、區一等獎,2010年《平均數——親近數據凸顯概念的本質》獲全國中小學教師「精彩一課」徵文評選「教研成果獎」一等獎,2011年獲石景山區第九屆中小學教育教學說課展示一等獎、教學設計一等獎,並且被評為區級骨幹教師,連續四年被評為小學希望杯全國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
焦倩 區級語文骨幹教師
蔡雲 區級數學骨幹教師 六一小學副校長
李永恩 體育教師
何傑,畢業於北師大藝術傳媒學院;從事音樂教學15年,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扎實的專業技能;教學風格清新、自然、幽默;獲區青年教師評優課一等獎,一級教師評優課二等獎,區首屆創新杯教學比賽一等獎;多次承擔市、區研究課、觀摩課任務,並受好評;多次在市、區教學論文評比、課件比賽中獲獎;被授予「美育先進工作者」、「石景山教育先進工作者」、石景山區「校外教育標兵」 、石景山區「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
劉小嫻,女,德育主任,小教高級,在六一小學的教育崗位上已經奮鬥了16年。近年取得了一些成績:
1.北京市少先隊銀質獎章
2.石景山區教育工委優秀共產黨員
3.石景山區教育先進工作者
4.石景山區奧林匹克教育先進個人
5.論文《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形成校園文明時尚》在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優秀成 果展評活動(第五屆「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創新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6.德育調研報告》在中國教育學會中學德育專業委員會2006年《第四屆優秀的與研究成果》評選中榮獲二等獎
7.《給孩子進步的機會,他會越做越好-----行為塑造個案報告》在「首屆全國新課程下德育創新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評選中,榮獲一等獎
8.《學生自我調控能力的培養研究》榮獲國家級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張鳳 小學高級英語教師 英語本科。1991年參加工作。曾在在北京市校本研討會上作<Welcome to Beijing >英語研討課,受到好評。撰寫論文多次在全國及市區比賽中獲獎。2004年,參加北師大的全國課題「網路環境下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創新探索」試驗,在教學中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和豐富的網路課件資源不斷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成為一名創新型、科研型教師。
張敬 在班級中進行 「綠色班級管理」訓練,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提高班級管理效益,使班級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有機地統一起來,「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自主管理自己。在管理中,也在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與時俱進,改變教育教學觀念,班級管理實踐綠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e時代下,做遨遊於網路的班主任。利用希望谷網路平台進行班主任工作地嘗試。讓學生也參與管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理念。我常常更新「班級園地」 ,師生之間少了上下級關系,營建了新型的和諧的師生關系。
⑧ 高分求譯:英語教師個人簡介。急要!
Female, 35 years old. Sou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English ecation professional undergraate course graation, a bachelor's degre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irteen years English teaching career, sensitive and studious, professional theory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is skillfully use and display. Adopt the advantages of many long, Yang own storage, let's each class shows the unique teaching style: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independent, realistic and innovative. A student began to diligently speculative, the hobby speech, longer than reading, so fresh, language teaching penetrating, good at incentive. Master the modern ecation technology, fine courseware. Teaching has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the student follow-up development is good.
With different team teach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training field, at or above the county level, refined into strong leadership and team spirit, lead the team to obtain optimal
⑨ 魏書生的個人簡歷
1950年5月4日,出生於河北省泊頭市交河鎮,1956年隨父母遷居沈陽。
1957年9月,就讀於沈陽和平區砂山一校。
1963年9月,考入沈陽市三十二中學讀初中。
1965年接觸了對他此後生活發生重大影響的兩本哲學書籍《辨證唯物主義綱要》、《哲學講義》。
1968年,到遼寧省盤錦地區新建農場當下鄉知識青年。
1969年,受上級指派在新建農場的紅旗小學教書。
1971年,被招工到盤錦電機廠工作,任政工幹事。
197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因其尊孔及否定文化大革命受到批判,被工廠停職審查達一年之久。
1978年2月,到盤錦盤山縣三中做語文教師。
1978年9月,被任命盤錦盤山縣三中教導處主任。
1986年3月,被任命為盤錦市實驗中學的校長兼書記。
1995年,兼任盤錦市教委副主任。
1997年10月,被任命盤錦市教育局局長兼黨委書記,同時繼續兼上一個班的語文課。
2010年9月,卸任遼寧省盤錦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中國中學學習科學研究會理事長
全國中語會副理事長等38項社會兼職,
2002年04月,被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聘為研究生導師。
2002年05月,被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聘為兼職教授,陳至立部長頒發聘書。
2004年04月,被遼寧省招考委聘為高考命題專家組成員。
清華大學——中旭商學院高級講師。
2007年,擔任浙江省台州市書生中學名譽校長。
2011年03月,擔任沈陽市第五十六中學名譽校長。
2011年03月,擔任沈陽市第十一中學名譽校長。 1981年02月,被遼寧省政府授予「優秀班主任」稱號;
1982年06月,被中共遼寧省委和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82年09月,中共盤山縣委和縣政府聯合發出《關於在全縣教育系統開展向魏書生同志學習的決定》
1983年05月,被教育部、全國教育工會授予「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先進個人稱號;
1983年12月,被遼寧省政府授予「五講四美先進個人」稱號,
1984年08月,中國共產黨遼寧省委和遼寧省政府聯合作出《關於開展向魏書生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並授予他「特級教師」稱號。
1984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
1985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1986年06月,被中共遼寧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987年,被國家教委授予「全國青少年德育教育先進工作者」稱號;被遼寧省政府授予「特等勞動模範」稱號;
1987年10月,參加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會。
1988年04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988年05月,作為「五一」勞動獎章 獲得者代表登上天安門參加觀禮活動;
1988年09月,參加全國工會代表大會;被遼寧省政府授予「遼寧省有突出貢獻科技管理人員」稱號。
1989年,被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
1989年09月,赴京參加全國勞模會,中共盤錦市委、市政府同時作出《關於進一步開展向魏書生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1990年03月,盤錦市教委在盤錦市實驗中學召開學習魏書生教學經驗交流會;
1990年05月,遼寧教育學院成立「魏書生教書育人經驗研討會」,
1990年08月,在全國青聯、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首都十家新聞單位組織發起的建國以來首次「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活動中,以名列第二位的選票當選「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1992年04月下旬,參加全國總工會召開的慶「五一」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1992年10月,到北京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第六次與鄧小平等領導同志合影。
1994年09月上旬,到北京,參加「全國三育人表獎會」。
1995年,被遼寧省政府授予「功勛教師」稱號:
1996年,被遼寧省政府授予「模範校長」稱號。
1997年09月,到北京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
1998年,經評選被全國教育工會授予「中國十佳師德標兵」稱號。
1999年09月,申報的專著《班主任工作漫談》;獲全國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999年,被盤錦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公僕」稱號。
2000年12月,被遼寧省人民政府給予「記公務員一等功獎勵」。
2001年06月,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介紹魏書生事跡。
2001年07月,參加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慶祝大會,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2001年08月,被遼寧省政府授予「依法治理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2年06月,被中共遼寧省紀委授予「勤政廉政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2年07月,中共盤錦市委作出決定,號召「各級領導幹部要向魏書生學習」。
2002年10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
2003年07月,被中共遼寧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04年12月,被中共遼寧省紀委授予「清廉之家」稱號(全省共18個家庭)。 1983年12月赴京參加全國中語年會其教改報告受到與會專家學者一致好評;
1984年07月,在大連召開的全國中語會上;
1987年到香港考察並介紹學校管理自動化方法;
1990年05月,魏書生赴京參加全國教育經驗研討會;
1991年07月,到拉薩講學三天半。
1993年10月,到長沙參加「全國中等學校心理教育與創造力培養現場會」;
1994年04月,到石家莊參加「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會議」;
1994年09月下旬,到北京參加「呂叔湘語文教育思想研討會」;
1994年10月,到長沙參加「全國中小學校長教書育人研討會」;
1996年07月,到香港、澳門講學;
1998年07月,參加教育部組織的講學團,到西藏講學;
1998年08月,到北戴河參加科學家、教師活動;
1998年12月,到丹東參加「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會議;
1999年05月,應邀到馬來西亞講學,講自強、育人、教書;
1999年07月,參加國家高級行政學院舉辦的全國地市級教委主任培訓班;
1999年10月,到天津,參加「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討會第七屆年會;
1999年11月,在北京,為國家圖教育行政學院:世紀之交中國基礎教育改革動態「專題研修班」作報告;
2000年03月,應邀到台灣省講學;
2000年09月,介紹魏書生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的大型叢書《魏書生教育文庫》共八本;
2001年02月,在全國政協會議室召開《魏書生教育文庫》出版座談會;
2003年12月,應邀出席首屆全國中學校長論壇並做大會報告;
2004年05月,再次應邀到馬來西亞巡迴講學;
2004年09月,赴京參加慶祝第20個教師節慶祝活動;
2005年03月,應邀到新加坡講學;
2005年07月,應邀參加「全國師德論壇」徵文頒獎儀式;
2007年10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
2010年8月2日,應井岡山市教育局和春桃慈善基金會的邀請講學;
2010年8月15日,應湖北漢川市教育局和漢川市委的邀請講學;
2010年8月22,應河北省邢台市教育局和邢台市政府邀請講學;
2010年10月20,應山東省滕州市滕北中學校長邀請講學
2010年11月22日,應重慶市鐵路中學校長黃興力邀請講學;
2011年3月8日,應重慶市珊瑚中學校長高飛的邀請講學;
2011年8月13日,應山東省萊陽市教育局的邀請講學
2011年11月17日,應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荷城小學的邀請講學;
2011年12月25日,應中國教育學會的邀請,到山東淄博參加了「山東省新時期師生交流藝術培訓會暨魏書生思想報告會」。
2013年中國教師教育視頻網特聘專家。 1.《當代中學生用功術》———————魏書生、王學奇等編著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
2.《智力引發與訓練》————————魏書生、張一村主編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語文教學探索》—————————魏書生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0年
4.《思維能力測驗與引發》——————魏書生主編遼寧民族出版社1991年
5. 《班主任工作漫談》———————魏書生著 灕江出版社 1993年
6.《初中生科學學習方法》——————魏書生編著 遼沈書社 1993年
7.《語文自學導引》(共6冊) ————魏書生主編沈陽出版社1994年
8.《魏書生文選》(一、二卷)————魏書生著 灕江出版社 1995年
9.《中國特級教師教案精選》—————魏書生編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
10. 《家教漫談》——————————魏書生著 灕江出版社 1996年
11. 《素質教育理論與教學模式》———魏書生、劉繼才、孟慶欣主編東北大學出版社1997年
12. 《中學生實用學習法》——————魏書生編著沈陽出版社1998年
13. 《中學整體優化改革優秀成果匯編》魏書生主編遼寧民族出版社1998年
14. 《初中生分類作文大全》—————魏書生主編白山出版社1999年
15. 《初中生應試作文大全》—————魏書生主編白山出版社1999年
16. 《初中生議論文寫作大全》————魏書生主編白山出版社1999年
17. 《初中生600字作文大全》————魏書生主編白山出版社1999年
18. 《學生學習600法》———————魏書生主編 灕江出版社 2000年
19. 《好學生 好學法》---------------------魏書生主編 灕江出版社 2005 1.《年輕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遼寧教育》編輯部編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
2.《魏書生教育方法 100例》———————————————李兆德著遼寧教育出版社1985年
3.《魏書生語文教育改革探索》——————————————王林溪等編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
4.《魏書生教育文選》——————————————————魏東主編遼寧教育出版社1989年
5.《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肖琪坤著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
6.《魏書生和歐陽代娜的教書育人之道》——————————朱新平 趙立東編 灕江出版社 1992年
7.《教育改革家魏書生風采錄》——————————————馬鵬舉著長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
8.《魏書生教學改革經驗研究》——————————————趙偉士著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2年
9.《魏書生育人藝術》——————————————————王玉琛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
10.《魏書生教育經驗研究》————————————————曹恩迪主編沈陽出版社1994年
11.《魏書生學生命題日記選》———————————————宋玉珍 湯永軍選評 灕江出版社 1995年
12.《魏書生教育思想研究》————————————————王玉琛著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13.《魏書生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實踐研究》——————————張彬福等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
14. 《魏書生教育改革思想研究論集》————————————張峻嶺等編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年
15.《推進素質教育的新探索---區域性學習魏書生經驗的嘗試》—謝淑華編著沈陽出版社1999年
16.《走近魏書生》————————————————————羅永源著 灕江出版社 1999年
17.《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共5冊)———————————龔春燕等編著 灕江出版社 2000年
18.《魏書生評傳》————————————————————於月萍著 灕江出版社 2000年
⑩ 綿陽市實驗中學的校長簡介
黨總支書記、總校長:趙友章
綿陽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總校長、綿陽市優秀校長,綿陽市優秀教師,涪城區第四屆黨代表。
綿陽市優秀教師、綿陽市優秀校長。中文本科畢業、在讀教育碩士研究生。綿陽師范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客座教授、教育部西部中學校長培訓班學員。先後擔任過四所學校校長,有豐富的學校管理經驗,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了《以文化育校 促內涵發展》、《精細德育》、《特色建設的思考與實踐》等十餘篇管理經驗文章。勤奮務實、銳意進取,多次獲涪城區中考教育質量先進校長獎。
副總校長、城北校區執行校長:雷震
綿陽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副總校長、綿陽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城北校區執行校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四川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西師課程論研究生結業。涪城區教師進修校特聘兼職教師,涪城區中青年教師成長輔導導師。教育教學成績顯著,曾先後獲「綿陽市語文CAI賽課市一等獎」、「四川省語文CAI賽課省一等獎」、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市「優秀班集體」;先後獲得「師德標兵」、「優秀共產黨員」、「綿陽市語文骨幹教師」、「綿陽市優秀班主任」、「綿陽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在國家、省、市級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應邀到各地講學十餘次;參加四川省高等師范院校中文專業教材《語文教學概論》的編寫並已出版使用。
副總校長、城南校區執行校長:陶贇紅
綿陽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副總校長、綿陽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城南校區執行校長。中學政治高級教師、市骨幹教師。2002年被評為區優秀班主任;2005年被評為市優秀班主任。2007年被綿陽師范學院聘為《班主任工作》課程實踐指導教師。2003年、2007年都獲得了市教學質量一等獎。多次被評為「安全工作先進個人」,「優秀黨員」等稱號。所撰寫的教育教學心得《投入的試一試》、《說普通話》、《在「天才」和「庸才」之間》《在思想品德課的情感教育探索》等文章被報刊雜志發表。《在「天才」和「庸才」之間》獲得國家級一等獎。參與編寫了《四川教與學》、《超常中考》等多種教學資料和《實驗中學學生成長手冊》。
副總校長、南河校區執行校長:姜景普
綿陽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副總校長、綿陽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南河校區執行校長。西南師范大學數學本科畢業、教學論碩士研究生結業,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國家一級數學奧賽教練員,市級優秀班主任,市級骨幹教師,四川省優秀教師。多次獲市(區)教學質量一等獎,06年被評為涪城區優秀教導主任,參編《初中數學競賽專題講座匯編》,多篇教學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入選《中國數學教育名人辭典》和《中國當代教育名人辭典》。
副總校長:王朝義
綿陽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副總校長,本科,研究生結業,中國外語學會會員,四川外語教學研究會會員。所教初中畢業班多次獲市、區第一名,被授予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研究先進個人」、「綿陽市中學英語骨幹教師」。獲國家、省、市論文一等獎多次,省政府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在國家、省報刊上發表論文一百多篇,主編的《英語理解進階》、《如何學好英語》、《中考英語復習指南》、《寒暑假英語》等18本著作分別由浙江大學出版社、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內蒙古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黨總支副書記、副總校長:塗久尚
副總校長:杜裕
副總校長:鄭波
總校長助理:蘭興華
工會主席:龍太根
綜合辦主任:熊錫權
辦公室主任:王朝暉
督導室主任:程建坤、周麗麗
教導處主任:李強、何劍、肖靜
德育處主任:江濤、孟紅春
技術處主任:王婧、王坤
教導處副主任:衛明、陳俊
辦公室副主任:莫炳文、印小紅
總務處副主任:黃新民 1.祝啟程(1993年—2000年)
全國十大明星校長,名列第五。
1981年中等師范學校畢業;1989年西南師范大學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1998年西南師范大學教學論研究生課程班結業;2002年參加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博士課程班在讀。人是天生的學習者,學習創造了人。這是人由自然動物進化為文化動物的神奇奧秘。祝啟程在其天性上,是一個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生命不息,學習不止的人。
職業成長高度:1981年參加工作伊始,就任蓬安巨龍中學校高中語文教學、教研組長、班主任工作;1984年擔任蓬安縣巨龍中學副校長,主持行政工作;1990年擔任蓬安縣實驗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1993年應聘擔任綿陽市實驗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2000年應聘擔任綿陽東辰國際學校校長、黨支部書記;2002年9月,再次受聘
擔任綿陽東辰國際學校校長、黨支部書記至今。學習,是祝啟程職業成長的加速器。20年校長職業生涯,邁出了四大步,這就是祝啟程校長職業成長路上一步一個堅實的腳印。
2.曾樂雲(2000年—2008年)
曾樂雲,男,1961年出生,現任綿陽市第二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教育管理本科畢業,北京師范大學博士課程結業,中央教科所首批科研型骨幹校長,中國教育創新管理優秀校長 ,「全國少年軍校優秀工作者」、「綿陽市優秀校長」、「綿陽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綿陽市陶研會理事、綿陽市示範初中聯誼會理事、首批「市優秀青年教師」、大型叢書《華夏英傑.教育苑》入選者、中文核心期刊《中小學管理》封面人物。
3.卞三一(2008年—2011年)
教育管理本科,西南師范大學心理繫心理學碩士研究生結業,中學物理高級教師。涪城區電教學會理事,綿陽市教育學會會員,綿陽市名優校長,四川省物理學會會員,四川省德育先進工作者,全國外語特色?學校常務理事會副理事長。主持、主研多項國家省市科研課題,其中「多維組合教學法探索研究」等三項科研課題獲國家級獎勵,數十篇文章在《綿陽日報》《教與學報》《西南師范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 輔導學生羅嵩、李楊等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獲多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