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教師德育小故事

教師德育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0 07:54:09

1. 急求兩份有關班主任的德育的小故事

1我班有個學生叫沈思洋。是學校有名的「搗蛋鬼」,行為習慣相當差,性格孤僻,上課要麼擾亂他人學習,要麼搞小動作;下課胡亂打鬧,同學間經常鬧矛盾,同學們都嫌棄他,有的同學不願和他坐同桌,說他身上有異味了;有的同學不願和他一小組,說他學習拖後腿了。不做作業,各門功課單元測試不及格,如一個小混混一般出入進網吧、游樂場,在外留宿。甚至還有小偷小摸的習慣……常常讓我束手無策,既頭疼又無奈。於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在學校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自我調節,自我改進,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但經過幾次努力,他只在口頭上答應,行動上卻毫無改進。看到他不思進取的樣子,我的心都快涼了,算了吧,或許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那幾天,他便變本加厲地鬧起來。
本學期校開展了「培優輔差」工作,我把他列為重點對象。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採取家校聯系、相互疏通的策略,決定先專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訪,進行詳細了解,然後再找對策。接待我的是其伯父,通過其伯父的介紹,我大吃一驚:原來,他的父親在他一歲時就坐牢,他的母親不知去向。只有七十多歲的奶奶說他相依為命,禍不單行的家庭造成他年紀小小正需父母疼愛之時卻無人疼愛,內心充滿怨恨。他的學雜費都是其伯父向鎮政府申請「低保貧困家庭子女免收學雜費」而獲得的。
在家訪回學校的路上,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像打翻了的五味瓶!缺少愛,家庭的不完整引起的自卑心理,導致了他心靈世界胡荒漠,才讓他有了這樣一種性格。我感覺到他需要我們給他一份特殊的關愛,於是,轉化他的行動在悄然中進行。
要糾正沈思洋的不良行為,首先要打開他心靈的鎖。由於沒有母親長時間,沈思洋身上的衣著也相當地不像樣,他的衣服不說每天臟兮兮的,還小的可憐。於是,我特意去商店為他購買了一件漂亮的上衣。當我把他叫到辦公室,讓他試試衣服是否合適時,這個從來都未正眼看人的孩子眼睛紅了。在教學寫日記的那個單元時,我抓住時機,給他准備了一本很可愛的日記本,讓他每天寫寫自己的喜、怒、哀、樂,每天放學以後讀給我聽一聽,學會與別人分享快樂,讓別人來分擔憂愁,從而找到平衡感:有人關心我,也有人重視我。接著我又教沈思洋學會合理使用零花錢,我給他買了一個小錢夾,讓他把皮夾子保存在我這里,就像定期儲蓄,也可以按需提取。天氣熱時,我會塞給他一元錢去買棒冰;當發現他常常向同學討筆用時,我又悄悄告訴他該買支筆了……漸漸地,沈思洋覺得錢夠用了,為了找錢而扯的謊就少多了。
之後,我又花了大力氣讓沈思洋習慣於天天做作業,天天做好作業。我抓住他動作快的特點,利用午間、下課的間隙,提早給他布置作業、批改作業,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學習效率高。碰到雙休日,我又讓他與好同學結對子,一起在小夥伴家裡完成作業。有時沈思洋作業做完了,我就借給他書看,讓他不要貪多,每天看一頁,每次到校講給我聽,漸漸培養他回家看書、動筆的興趣,並慢慢鞏固成一種習慣。
經過觀察,我還發現他喜歡打乒乓球。打乒乓球不正是我自己擅長的嗎?到了課外活動時間,我約他打乒乓球,給他講打乒乓球的技巧,談論目前我國乒乓球在國際上的地位,談論「斯韋斯林」,談論劉國梁等乒乓球健將。並提示他多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這樣對身體有好處。通過幾次的接觸,我與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一邊與他打乒乓球一邊與他交流討論生活,進而談論學習。不動聲色地教他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努力學習,做一名好學生。在校園內遇到他,我會有意識地先向他問好;只要他的學習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生病時我就給他買葯、煎葯……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信賴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
通過一年的努力,沈思洋的進步是明顯的,他上課開始認真起來,作業也能按時上交,第二期期末各科測試成績都能達到及格。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師都誇獎起他。他的眼睛裡少了一份惘然,多了一份自信。臉上不見了那種無謂的神態,增添了幾許燦爛的笑容。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談到後進生時說:「這些孩子不是畸形兒。他們是人類的無限多樣化的花園里最脆弱最嬌嫩的花朵。」每個孩子都可愛的花朵,有的如傲放的月季玫瑰,花香四溢,令我們喜愛;有的卻如山谷里的野百合,雖然也開了,白的白,黃的黃,但是不起眼不亮麗;還有的需要等待,等待他開花的那一天。這對於班主任來說,何嘗不也是一種幸福呢?在老師愛的澆灌下他們猶如野百合般頑強地生長著,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一定能擁有最美、最炫的春天!

2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更應該做好孩子的德育工作。因為小學的德育工作是塑造學生心靈,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學習興趣、情感態度培養的啟蒙階段。老師應用心中的愛如那春風化雨,於無聲滋潤學生的心田,應用博大的胸懷去啟發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德育和智育的雙重效果,讓星星般的孩子在天空中閃亮成長。下邊我就將自己在擔任班主任期間的小故事與各位一同分享。 孩子需要愛 愛是老師親近學生,學生尊敬老師的基礎,是「愛其師,信其道」的關鍵。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用心中的愛來對待她的每一個學生,特別在對待留守兒童和心靈受過創傷的孩子,更應該付諸愛心。 記得我剛走出校門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擔任了一年級四班的班主任,開學報名的第一天有個孩子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個瘦弱的老人背後藏著一個又黃又瘦、衣衫不整的小女孩,她的眼神中流露著膽怯。我問她叫什麼名字,她回答的聲音非常微弱,我第二遍問她的時候她才略帶哭腔的告訴我,她叫小意偉。上課的第一天,我發現班上的孩子在課堂上表現的都很活躍,但小意偉卻老是埋著頭,根本就不看黑板,也不聽老師講話,我心想可能是這個孩子是膽太小了,也沒怎麼理會。可第二天她仍然是這樣,不僅上課不理會老師,下課也不跟同學玩耍,並且交上來的作業都是空白。在課間的時候我把小意偉叫到了辦公室,但二十分鍾的談話中,除了得知她家在哪裡的信息外,其他一無所獲。由於我的好奇心和作為老師的那種責任感,下午放學後,我跟著小意偉一起到她家,開始了我作為老師的第一次家訪。當我走進她家的時候,在眼前的是家徒四壁、空空如已,她家裡的景象把我驚呆了。但小意偉到家之後就放下了書包,就懂事的幫著爺爺添柴火。在與他爺爺交談之後才知道這個小女孩之所以孤僻的原因。原來在小意偉一歲不到的時候,她的媽媽就因為不堪貧困棄她而去,為了養活小意偉,他的爸爸在他一歲的時候就外出打工,在頭兩年還時常寄些錢回家,可最近幾年都已經杳無音訊,小意偉是她年邁的爺爺一手拉扯大的,由於家裡實在沒有錢,所以她根本就沒有讀過幼兒園,現在讀小學沒什麼費用,所以她爺爺才將她送到了小學。聽了這些之後,我的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在我的心裡,幫助她、給予她更多的愛的念頭更加強烈。回到學校的第二天,我就給學校的領導申請,免除了小意偉書本費 ,還給她申請了學校的免費午餐。在學校的愛心捐助庫中挑選了幾件新衣服,送給了她,在學校的愛心小賣部領取了愛心文具讓她在物質上有了些保障。由於她沒有讀過幼兒園,一些一年級的數學題她根本就不會,我不僅在課堂上多給她關注,在課余的時間了,我經常給她開小灶,從最基本的數數開始,慢慢地給她補習,讓她逐漸跟上了班上的同學。在生活中,我給她剪手指甲、給她零食吃,拉近我與她的距離,並且經常和她一起做游戲。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讓小意偉重新燃起母愛的希望,感受到被人關懷的溫暖。逐漸的她樂意和班上其他的孩子玩耍,在兩個月的公開課上,她第一次舉起了她的小手。 四年後的今天,雖然我沒有在教她,但在讀五年級的小意偉還是經常到我的辦公室來和我玩耍,並且成績也在不斷的提高,成為為一名好學生,讓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愛德付出有了孩子的成長

2. 9.寓言故事《天鵝,校魚與大蝦) 這個故事提醒教師在進行德育時要注意什麼原則

9.寓言故事《天鵝,校魚與大蝦)里提到這三種動物一起拉車,天鵝往天上拉車,校魚 往水裡鑽著拉車,大蝦往後跳來拉車,結果車卻一動不動。這個故事提醒教師在進行 德育時要注意(A)原則。 A.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y/-致性與連貫性 C.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 D.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

3. 短篇德育故事(摘要)

課堂上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實例
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寶貴的教學資源,是學生學習的出發點。如果教學中學生缺乏相應的生活經驗,就無法建構起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經過積累,我們已形成了各自的課前展示(daily report)。搜集學校常用語、宴會常用語、醫院常用語、問路常用語等日常用語系列;搜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材料,提高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開闊了眼界,擴大了知識面,豐富了學生的業餘生活。常言道「處處留心皆學問」,「悟性就在你腳下」。學生搜集資料、題材,在同學面前露一手,隨時觸發他們的感知,他們常能在小事中發現哲理。這不但鍛煉了他們觀察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也打開了他們的視野,也鍛煉了學生們的膽量和口頭表達能力,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勇氣,參與意識大為增強,增加了學習的興趣。
所以在這節課上我使用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課程表,因為unit5 Topic3 section A主要學習星期和課程的問及答,所以我告訴學生們課下做好課程表,以便課上使用。我先是復習了星期的說法,雖然這七個單詞不是很好記,但是我發現學生們對星期的讀法和拼寫很感興趣。當我們用到課程表表演對話時,學生們興致勃勃的拿出了他們親自做的課程表,還故意給我顯示了一下他們的課程表,開始我並不在意,突然我被一個做成手抄報形式的課程表吸引住了,原來它是我們班最能調皮的那個學生(劉碩)做的,當時,我很意外,還以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還說:「這真是你做的?」其他學生紛紛點頭。我趁機說:「我認為劉碩同學做的課程表是全班最漂亮的,這一節課的內容我相信他也能接收的很好,大家對他有沒有信心?」學生們異口同聲的說:「相信。」此時的劉碩已經面紅耳赤,臉上帶有不好意思的表情。後來通過我的觀察,劉碩這節課表現的非常好,雖然句子說得不太流暢,但是學習的興趣很濃厚。
我在教有關電話用語對話時,先把對話內容教給學生,完全理解之後,再領學生把對話讀熟。然後,准備了兩部手機作為教學用具,本節課所涉及的知識點(打電話)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並讓學生體驗到被認同感和使用英語所能獲得的成功感,獲得了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並把全班學生分為兩人小組,創設了一個用英語打電話的情景。
T: Hello! May I speak to Tom?
S: This is Tom. Who is that?
T: This is Li Lei. Are you free tomorrow morning?
S: Yes. What is up?
T: Would you like to play football?
S: Yes,I Would love to.
T: Don』t forget to bring your football.
S: All right. See you then。
另外一個對話:
A:Hello! 7102246.
B: Hello! Is that Xia Pei?
A: Yes. Who』s that?
B: This is Xia Wei .You are not at school today .How are you?
A: I am not well. I am at home.
B: Are you OK now ?
A: I』m OK now . Thank you .
B: That』s all right . Goodbye!
A: Bye!
在本節課中,教師實際上是「導演」,對學生提出角色體驗的要求,並通過示範活動讓學生體會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學生始終帶著一種新鮮感和好奇心去學習、理解所學的英語,由此也達到了這一堂課的教學目標。
在英語課堂上,我想應該更加需要情趣、體驗、多維和互動,由教師的講授型向學生的探究型學習轉變。同時教師要會欣賞學生,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學會知識,並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因為今天的課程教育是學生明天的生活。因此,要讓學生由狹窄的課堂教學變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學。為學生構建未來嚮往的「可能的生活」。老師們在「理論——實踐」的研究中更新理念,轉換角色,形成了新的課程觀、教學觀和學生新的學習觀,逐步形成「源於生活——感悟生活——契機教學——服務生活」的總體生活化學科教學模式和「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型的操作模式。因此,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開發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課程資源和其他課外資源。

4. 德育小故事怎麼寫

暑假的一天,我上完課回家時,有一件事吸引了我的注意。
路上有一大群人圍在一起,還穿來一陣喊叫:「給我,是我的,給我,是我的……」我出於好奇便跑了過去。人真多呀!我使勁往裡擠,好不容易才擠進去。只見一個約七八歲的男孩,手背在後面,像是手裡有什麼東西似的,嘴裡還說:「誰丟錢了?誰丟錢了?」一個小夥子指著男孩說:「給我,是我的,我丟了錢,快把錢給我!」
「你丟了多少錢?」
「500!」
「不是500。」
「那就是200,200對了吧。」
「不對,錢不是你的。」
「你這小孩兒,老師怎麼教你的。快把錢給我。」
這時,有人指著男孩說:「把錢給他吧」
「他說的不對,不是200,太多了不能夠給他!」男孩眼裡含著淚,像受了委屈似的。
「那就是50。」那小夥子說。
可那男孩還搖搖頭。我想:「到底有多少錢啊?」這時,男孩把手伸出來,我一看,原來只有5角錢。圍觀的人驚呆了,小夥子看了,就罵了那小男孩幾句,然後長揚而去了。那小男孩還在喊:「誰丟錢了?誰丟錢了?」
人群不歡而散,而我卻站在那,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生命的價值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裡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面對會議室里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只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准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 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臟又皺。
「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骯臟或潔凈,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德育小故事

鹽與湯的比喻(轉貼)
請問大家:鹽重要不重要?我想沒人會否認鹽的重要性,那麼,給每人發15克鹽,請大家直接吃鹽,相信是沒人愛吃的。德國人的做法是:用餐時請每人喝一碗湯。15克鹽放進湯里,味道很鮮美,人人都願意喝。我們的做法則是,因為鹽很重要,所以把鹽從湯里提取出來,然後讓你吃鹽,再喝淡而無味的湯。結果,你是既不願意喝湯,也無法吃鹽。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這個是德育活動,那個是智育,分得很清楚。實際上,學校所有的課程都是育人的,都包括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任何一門學科,包括理科,都是知識體系和價值體系的結合統一。物理學科的科學精神、唯物史觀,不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么?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有整體的育人觀念。
學會合作 (求索)
有人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上帝對他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
他們走進一個房間。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但每個人看上去一臉餓相,瘦骨伶仃。他們 每個人都有一隻可以夠到鍋里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裡。有肉湯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湯」興嘆,無可奈何。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天堂。」上帝把這個人領到另一個房間。這里的一切和剛才那個房間沒什麼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勺,但大家都身寬體胖,正在快樂地歌唱著幸福。
「為什麼?」這個人不解地問,「為什麼地獄的人喝不到肉湯,而天堂的人卻能喝到?」
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在這兒,他們都會喂別人。」
故事並不復雜,但卻蘊涵著深刻的社會哲理和強烈的警示意義。同樣的條件,同樣的設備,為什麼一些人把它變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卻經營成了地獄?關鍵就在於,你是選擇共同幸福還是獨霸利益。

陶行知獎學生糖果
陶行知先生在擔任一所小學的校長時,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塊砸班上的同學,當即制止了他,並要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王友已經等在校長室准備挨訓了,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果送給他,並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異地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驚異了,眼睛睜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到王友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游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王友感動極了,他流著淚後悔地說道:「陶……陶校長,你……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陶行知滿意地笑了,說:「你能正確的認識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果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完了吧!」懷揣著糖果離開校長室的王友,此刻的心情不難想像.

人生12個經典領悟(轉)
1、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註: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是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註: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3、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說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諸位先生女士,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註: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4、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願是當小丑。中國的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帶外國的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註: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容易要求多於鼓勵,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5、在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個太太不耐煩地對她先生說:「我說你為甚麼走得這么慢。原來你老是停下來看這些東西。」
(註: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結果失去了觀看兩旁美麗花朵的機會。)

6、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快鏟起來,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厎」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你當然懂,太太,」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註: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7、理由充份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後面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註: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份展現出來。)

8、原來如此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靜之時然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
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
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在你面對沖突和爭執時,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虧,或許很快就能釋懷了。)

9、誤會
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而且滿囗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罵一聲:「豬!」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
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不要錯誤的詮釋別人的好意,那隻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後生發悔意。)

10、後生可畏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是愛迪生。」
小男孩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麽沒有發明電燈?」
(很奇怪,喜歡倚老賣老的人,特別容易栽跟斗。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11、不必緊張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向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
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甚麽?」
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take it easy,放輕松放輕鬆些,生活何必太緊張?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12、鑰匙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鐵桿奇怪地問:「為什麽我費了那麽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
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
(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隻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了解別人。)

德育故事
愛是師生溝通最好的工具
的社會,讓人們安享生命的奇跡,我有這樣一支神筆嗎?沒有,但我有一支粉筆,我要用這支粉筆去給孩子們裝點一個個美麗的世界。 在十多年的教師生活中,我所學到的東西如銀河系中的星星一樣多而美麗,其中最美麗的一顆是愛。 在於漪等許多特級教師的教育自傳中都提出了一個共同的教育信念,那就是尊重學生,愛學生。是呀,不熱愛學生就不能算一名稱職的教師。每個班級都有優秀生和學困生,教師喜歡優秀生,這很正常,但對學困生更應多給點偏愛。因為在
(09/22/2005 16:06:00,426) [查看全文]
被流動紅旗遺忘的愛
今天中午,我跟往常一樣,吃完飯早早來到教室「看孩子」。我們班的這幫孩子,在諸多老師的眼中是較調皮的,也因此,在學校的各項流動紅旗的競爭中,成績總是讓我汗顏。一向不服輸的我,試過許多方法,但都不及自己正襟臨坐教室看著他們來得有效。這不,我在批周記,下面的學生認認真真在完成午間作業,一切顯得十分平靜。 這次周記,認真對待的還是那幾個班幹部。在我批得索然無味時,突然一個標題抓住了我的眼球——《老師,你變了》 「老師,您
(09/22/2005 16:06:00,286) [查看全文]
別了,「我不行」先生
隨著上課鈴聲響起,我班新一屆幹部改選正式開始。選舉進行得很順利,中隊幹部依次選出,四名小隊幹部的候選人名單也寫在黑板上。經過民主投票,大家一致通過。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表示祝賀。可就在此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新當選的小隊長小金站起來,怯生生地說:「老師,別選我,我當不好小隊長,我……我不不行。」 一、思考題: 1、小金是個學習不錯的孩子,為什麼卻說「我不行」?
(09/22/2005 16:06:00,208) [查看全文]
冬天,應該屬於孩子
這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一大早來到學校,就看見班裡的孩子正在外面玩耍。我大聲說:「淮讓你們在外面玩的廠孩子們伸了伸 舌頭,轉身跑回教室。其中一個怯怯地說:「操場上有冰,我們想去 那兒玩。」「進去!」我呵斥道。孩子們一溜煙地跑進教室,讀起書來。 聽著他們參差不齊的讀書聲,我突然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我對這些剛入學的孩子似乎太苛刻了。江南氣候溫和,很少結冰。前幾天連續降雨,在操場上留下許多大大小小的水坑,昨天氣溫驟然變冷,居然
(09/22/2005 16:06:00,206) [查看全文]
改選風波
由於我班原中隊長擔任了大隊幹事,擬再補選一位中隊長。我請同學們醞釀人選,待星期五班隊會時間進行民主選舉。話音剛落,體育隊長小文「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激動地說:「老師,咱班同學最不公平,跟誰好就選誰,哪個幹部工作認真就不選哪個。」我回答說:「幹部是為同學服務的。哪個幹部真心為大家做事,大家是會擁護他的。」第三節語文課剛上課,小文又迫不及待地舉手發言:「老師,我不想當體育隊長了。剛才體育課上孟老師已經答應了,如果您沒意見,孟老師就讓毛夢浙當體育隊長。」稍停,她又說:「其實,我心裡想的那個人不是毛夢浙
(09/22/2005 16:06:00,106) [查看全文]
給孩子一片潔凈的天空
一次乘電梯時,看到一個可愛的女孩拉著媽媽的手,她禮貌的和我打招呼。這時候急匆匆進來一個年青人。他把一團油膩膩的紙隨手扔在電梯里,我雖然覺得很是觸目,但是最終還是忍下了採取行動的想法,把目光移向了另一邊。「叔叔不乖,我都不亂扔東西,叔叔弄臟了電梯!」女孩的聲音那麼清脆,那麼天真。說話間她彎腰撿起了那個紙團,下了電梯便扔到果皮箱里。 周圍的人紛紛向女孩投去贊許的目光,那位年青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他拍拍女孩的頭說:「你真可愛,叔叔謝謝你」。女孩則自豪地揚著頭象個
(09/22/2005 16:06:00,246) [查看全文]
給學生多一點包容
2003年2月開學的第一天,中午我在學校的食堂吃飯,班裡的兩個同學沖進來,告訴我方楊同學的80元錢丟了。我匆匆扒完碗里的飯,三步並作兩步走進教室。這時同學們都已坐在教室里做作業了,我讓所有同學把筆放下,抬頭看著我,除了方楊同學眼睛哭得紅紅的,其他同學的目光都是那麼的清純。我甚至懷疑錢是不是真的丟了。我開始調查掉錢的經過,這個時間段,錢肯定是本班同學拿的,於是,我讓學生相互提供線索,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中午整整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事情毫無進展。下午兩節空課,我坐在辦公室里左思右想,想想六年級的孩
(09/22/2005 16:06:00,296) [查看全文]
話說學生的懶惰
夕陽西沉,我走進教室。唉,又是他,作業沒完成。看見他低下了頭。半個學期中,已記不清留他多少次了。說他懶惰的老師有好幾位,是啊,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就是他。我坐下來,思考著如何教育他。 「你騎車來上學要多少時間?」我記得他住得挺遠。 「半小時」。「差不多」。他有些驚訝,似乎沒想到老師問他這個問題。 「什麼時候起床?」我隨又問。 「六點鍾左右
(09/22/2005 16:06:00,247) [查看全文]
教育,應該從傾聽開始
讀到雨佳的一篇文章,覺得傾聽是一項技巧,是一種修養,甚至是一門藝術。學會傾聽應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職業自覺。《聽的藝術》一文講述了這樣一件事: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你長大後想當什麼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訴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先跳下去。」當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1寸,林克萊特繼續注視著
(09/22/2005 16:06:00,260) [查看全文]
老師的信任,學生的動力
學生情感的觸發,往往與一定的情境有關,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情感得到觸發呢?那就要發揚學生優點克服缺點。有缺點當然需要批評教育,但不是抓住缺點不放,時時敲打,而是把他放到兩種思想,兩種行為的矛盾斗爭中,由他自己進行抉擇。老師還要在旁邊指導,使正確的思想克服錯誤的思想。本學期,發現我們班的顧影柯同學有幾次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在一次班會中,我問大家,誰願意當班級保管員?同學們紛紛舉起小手,我看見顧影柯也舉起了手,就讓他擔任。頓時,同學們竊竊私語,指手畫腳,對顧影柯擔任班級保管員極為不滿,而顧影柯顯得很
(09/22/2005 16:06:00,264) [查看全文]
讓兒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長
——小學德育案例解讀曾讀過一篇中學生作文,題目是《童心裡,一段苦澀的記憶》。大意是講一個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在一家旅社門口拾到7毛多錢,他就站在那兒等了3個多小時,結果還是沒有等到失主。第二天,他非常「虔誠」地把錢交給了班主任老師。班主任拍拍他的頭,笑著說:「多好的孩子!」小男孩甜甜地笑了。可下午,他偶然聽到班主任與另一個老師說,班上的某同學今早交給他7毛多錢,為這7毛多錢,昨晚競在寒風中等了3個多小時,真是個傻夯!接著是另一個老師的大笑聲
(09/22/2005 16:06:00,177) [查看全文]
挖掘自我矯正的潛能
新學期開始了,一年級新生迎來了他們想往以久的校園生活。在這群充滿朝氣的孩子中,最吸引我的要算於一了。 案例: 這還要從第一節課說起。在下課時我告訴學生第二天八點半到校。話音未落一名男孩子喊到:「上午八點半還是下午八點半?」頓時班內一片嘩然。這個古怪的問題引起我對於一的注意。於一非常聰明,反應靈敏。對課上的問題有時脫口而出,有時打斷別人說話搶著說,根本想不起有舉手這么回事;坐立行走都是歪歪扭扭,故做怪姿;課間亂擠亂嚷…
(09/22/2005 16:06:00,156) [查看全文]
我心飛翔
這是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他照舊像往常一樣,蜷縮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臉的無望和無助。 上課鈴響了,年輕的斯班主任走進教室。她沒有立即講新課,而是微笑著對學生說:「今天我們一起做個游戲。」她拿出一張紙,一招一式地教學生們疊著。很快,一隻紙飛機在她手中誕生了。演示完畢後,她對學生們說:「大家每人疊一隻飛機,寫上你最真誠的祝福,讓它飛到你要給的人那裡!」 學生們興奮了,立刻行動起來。只有他無動於衷,他的飛機疊好了,很精緻,但
(09/22/2005 16:06:00,163) [查看全文]
享受寬容
「It is thre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課堂內學生們正在齊聲朗讀課文,我突然發現徐婷婷同學沒有把書本拿起來,我就繞過去想提醒她一下。可不知怎麼,她的桌上還攤著另一本練習冊,還用手死死地壓著。我本能地抽開一看,一本《民間神話故事集》赫然印入我的眼簾,她的小臉刷地紅了。我的怒氣頓時被吊了起來。沒有經過思考,我就把這本書拿起來「丟」到講
(09/22/2005 16:06:00,204) [查看全文]
訓練小毅完成作業
11歲的小毅,是個特殊家庭的孩子。父母離異,其父親對他「大撤把」,小毅從入學至今的五年中,常常不完成家庭作業,要轉變小毅的不良習慣,並非一件易事。於是,我精心設計了一份循序漸進的行為矯正計劃,將目標確定為: 1、近期目標:寫作業。無論多少,只要每天寫就算達標。 2、中期目標:寫完作業。無論好壞,每天都要寫完作業。 3、終極目標:寫好作業。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要求保證屬量。

5. 德育小故事

德育小故事

鹽與湯的比喻(轉貼)
請問大家:鹽重要不重要?我想沒人會否認鹽的重要性,那麼,給每人發15克鹽,請大家直接吃鹽,相信是沒人愛吃的。德國人的做法是:用餐時請每人喝一碗湯。15克鹽放進湯里,味道很鮮美,人人都願意喝。我們的做法則是,因為鹽很重要,所以把鹽從湯里提取出來,然後讓你吃鹽,再喝淡而無味的湯。結果,你是既不願意喝湯,也無法吃鹽。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這個是德育活動,那個是智育,分得很清楚。實際上,學校所有的課程都是育人的,都包括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任何一門學科,包括理科,都是知識體系和價值體系的結合統一。物理學科的科學精神、唯物史觀,不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么?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有整體的育人觀念。
學會合作 (求索)
有人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上帝對他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
他們走進一個房間。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但每個人看上去一臉餓相,瘦骨伶仃。他們 每個人都有一隻可以夠到鍋里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裡。有肉湯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湯」興嘆,無可奈何。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天堂。」上帝把這個人領到另一個房間。這里的一切和剛才那個房間沒什麼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勺,但大家都身寬體胖,正在快樂地歌唱著幸福。
「為什麼?」這個人不解地問,「為什麼地獄的人喝不到肉湯,而天堂的人卻能喝到?」
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在這兒,他們都會喂別人。」
故事並不復雜,但卻蘊涵著深刻的社會哲理和強烈的警示意義。同樣的條件,同樣的設備,為什麼一些人把它變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卻經營成了地獄?關鍵就在於,你是選擇共同幸福還是獨霸利益。

陶行知獎學生糖果
陶行知先生在擔任一所小學的校長時,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塊砸班上的同學,當即制止了他,並要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王友已經等在校長室准備挨訓了,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果送給他,並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異地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驚異了,眼睛睜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到王友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游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王友感動極了,他流著淚後悔地說道:「陶……陶校長,你……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陶行知滿意地笑了,說:「你能正確的認識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果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完了吧!」懷揣著糖果離開校長室的王友,此刻的心情不難想像.

人生12個經典領悟(轉)
1、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註: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是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註: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3、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說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諸位先生女士,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註: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4、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願是當小丑。中國的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帶外國的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註: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容易要求多於鼓勵,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5、在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個太太不耐煩地對她先生說:「我說你為甚麼走得這么慢。原來你老是停下來看這些東西。」
(註: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結果失去了觀看兩旁美麗花朵的機會。)

6、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快鏟起來,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厎」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你當然懂,太太,」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註: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7、理由充份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後面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註: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份展現出來。)

8、原來如此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靜之時然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
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
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在你面對沖突和爭執時,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虧,或許很快就能釋懷了。)

9、誤會
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而且滿囗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罵一聲:「豬!」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
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不要錯誤的詮釋別人的好意,那隻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後生發悔意。)

10、後生可畏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是愛迪生。」
小男孩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麽沒有發明電燈?」
(很奇怪,喜歡倚老賣老的人,特別容易栽跟斗。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11、不必緊張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向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
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甚麽?」
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take it easy,放輕松放輕鬆些,生活何必太緊張?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12、鑰匙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鐵桿奇怪地問:「為什麽我費了那麽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
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
(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隻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了解別人。)

德育故事
愛是師生溝通最好的工具
的社會,讓人們安享生命的奇跡,我有這樣一支神筆嗎?沒有,但我有一支粉筆,我要用這支粉筆去給孩子們裝點一個個美麗的世界。 在十多年的教師生活中,我所學到的東西如銀河系中的星星一樣多而美麗,其中最美麗的一顆是愛。 在於漪等許多特級教師的教育自傳中都提出了一個共同的教育信念,那就是尊重學生,愛學生。是呀,不熱愛學生就不能算一名稱職的教師。每個班級都有優秀生和學困生,教師喜歡優秀生,這很正常,但對學困生更應多給點偏愛。因為在
(09/22/2005 16:06:00,426) [查看全文]
被流動紅旗遺忘的愛
今天中午,我跟往常一樣,吃完飯早早來到教室「看孩子」。我們班的這幫孩子,在諸多老師的眼中是較調皮的,也因此,在學校的各項流動紅旗的競爭中,成績總是讓我汗顏。一向不服輸的我,試過許多方法,但都不及自己正襟臨坐教室看著他們來得有效。這不,我在批周記,下面的學生認認真真在完成午間作業,一切顯得十分平靜。 這次周記,認真對待的還是那幾個班幹部。在我批得索然無味時,突然一個標題抓住了我的眼球——《老師,你變了》 「老師,您
(09/22/2005 16:06:00,286) [查看全文]
別了,「我不行」先生
隨著上課鈴聲響起,我班新一屆幹部改選正式開始。選舉進行得很順利,中隊幹部依次選出,四名小隊幹部的候選人名單也寫在黑板上。經過民主投票,大家一致通過。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表示祝賀。可就在此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新當選的小隊長小金站起來,怯生生地說:「老師,別選我,我當不好小隊長,我……我不不行。」 一、思考題: 1、小金是個學習不錯的孩子,為什麼卻說「我不行」?
(09/22/2005 16:06:00,208) [查看全文]
冬天,應該屬於孩子
這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一大早來到學校,就看見班裡的孩子正在外面玩耍。我大聲說:「淮讓你們在外面玩的廠孩子們伸了伸 舌頭,轉身跑回教室。其中一個怯怯地說:「操場上有冰,我們想去 那兒玩。」「進去!」我呵斥道。孩子們一溜煙地跑進教室,讀起書來。 聽著他們參差不齊的讀書聲,我突然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我對這些剛入學的孩子似乎太苛刻了。江南氣候溫和,很少結冰。前幾天連續降雨,在操場上留下許多大大小小的水坑,昨天氣溫驟然變冷,居然
(09/22/2005 16:06:00,206) [查看全文]
改選風波
由於我班原中隊長擔任了大隊幹事,擬再補選一位中隊長。我請同學們醞釀人選,待星期五班隊會時間進行民主選舉。話音剛落,體育隊長小文「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激動地說:「老師,咱班同學最不公平,跟誰好就選誰,哪個幹部工作認真就不選哪個。」我回答說:「幹部是為同學服務的。哪個幹部真心為大家做事,大家是會擁護他的。」第三節語文課剛上課,小文又迫不及待地舉手發言:「老師,我不想當體育隊長了。剛才體育課上孟老師已經答應了,如果您沒意見,孟老師就讓毛夢浙當體育隊長。」稍停,她又說:「其實,我心裡想的那個人不是毛夢浙
(09/22/2005 16:06:00,106) [查看全文]
給孩子一片潔凈的天空
一次乘電梯時,看到一個可愛的女孩拉著媽媽的手,她禮貌的和我打招呼。這時候急匆匆進來一個年青人。他把一團油膩膩的紙隨手扔在電梯里,我雖然覺得很是觸目,但是最終還是忍下了採取行動的想法,把目光移向了另一邊。「叔叔不乖,我都不亂扔東西,叔叔弄臟了電梯!」女孩的聲音那麼清脆,那麼天真。說話間她彎腰撿起了那個紙團,下了電梯便扔到果皮箱里。 周圍的人紛紛向女孩投去贊許的目光,那位年青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他拍拍女孩的頭說:「你真可愛,叔叔謝謝你」。女孩則自豪地揚著頭象個
(09/22/2005 16:06:00,246) [查看全文]
給學生多一點包容
2003年2月開學的第一天,中午我在學校的食堂吃飯,班裡的兩個同學沖進來,告訴我方楊同學的80元錢丟了。我匆匆扒完碗里的飯,三步並作兩步走進教室。這時同學們都已坐在教室里做作業了,我讓所有同學把筆放下,抬頭看著我,除了方楊同學眼睛哭得紅紅的,其他同學的目光都是那麼的清純。我甚至懷疑錢是不是真的丟了。我開始調查掉錢的經過,這個時間段,錢肯定是本班同學拿的,於是,我讓學生相互提供線索,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中午整整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事情毫無進展。下午兩節空課,我坐在辦公室里左思右想,想想六年級的孩
(09/22/2005 16:06:00,296) [查看全文]
話說學生的懶惰
夕陽西沉,我走進教室。唉,又是他,作業沒完成。看見他低下了頭。半個學期中,已記不清留他多少次了。說他懶惰的老師有好幾位,是啊,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就是他。我坐下來,思考著如何教育他。 「你騎車來上學要多少時間?」我記得他住得挺遠。 「半小時」。「差不多」。他有些驚訝,似乎沒想到老師問他這個問題。 「什麼時候起床?」我隨又問。 「六點鍾左右
(09/22/2005 16:06:00,247) [查看全文]
教育,應該從傾聽開始
讀到雨佳的一篇文章,覺得傾聽是一項技巧,是一種修養,甚至是一門藝術。學會傾聽應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職業自覺。《聽的藝術》一文講述了這樣一件事: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你長大後想當什麼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訴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先跳下去。」當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1寸,林克萊特繼續注視著
(09/22/2005 16:06:00,260) [查看全文]
老師的信任,學生的動力
學生情感的觸發,往往與一定的情境有關,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情感得到觸發呢?那就要發揚學生優點克服缺點。有缺點當然需要批評教育,但不是抓住缺點不放,時時敲打,而是把他放到兩種思想,兩種行為的矛盾斗爭中,由他自己進行抉擇。老師還要在旁邊指導,使正確的思想克服錯誤的思想。本學期,發現我們班的顧影柯同學有幾次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在一次班會中,我問大家,誰願意當班級保管員?同學們紛紛舉起小手,我看見顧影柯也舉起了手,就讓他擔任。頓時,同學們竊竊私語,指手畫腳,對顧影柯擔任班級保管員極為不滿,而顧影柯顯得很
(09/22/2005 16:06:00,264) [查看全文]
讓兒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長
——小學德育案例解讀曾讀過一篇中學生作文,題目是《童心裡,一段苦澀的記憶》。大意是講一個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在一家旅社門口拾到7毛多錢,他就站在那兒等了3個多小時,結果還是沒有等到失主。第二天,他非常「虔誠」地把錢交給了班主任老師。班主任拍拍他的頭,笑著說:「多好的孩子!」小男孩甜甜地笑了。可下午,他偶然聽到班主任與另一個老師說,班上的某同學今早交給他7毛多錢,為這7毛多錢,昨晚競在寒風中等了3個多小時,真是個傻夯!接著是另一個老師的大笑聲
(09/22/2005 16:06:00,177) [查看全文]
挖掘自我矯正的潛能
新學期開始了,一年級新生迎來了他們想往以久的校園生活。在這群充滿朝氣的孩子中,最吸引我的要算於一了。 案例: 這還要從第一節課說起。在下課時我告訴學生第二天八點半到校。話音未落一名男孩子喊到:「上午八點半還是下午八點半?」頓時班內一片嘩然。這個古怪的問題引起我對於一的注意。於一非常聰明,反應靈敏。對課上的問題有時脫口而出,有時打斷別人說話搶著說,根本想不起有舉手這么回事;坐立行走都是歪歪扭扭,故做怪姿;課間亂擠亂嚷…
(09/22/2005 16:06:00,156) [查看全文]
我心飛翔
這是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他照舊像往常一樣,蜷縮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臉的無望和無助。 上課鈴響了,年輕的斯班主任走進教室。她沒有立即講新課,而是微笑著對學生說:「今天我們一起做個游戲。」她拿出一張紙,一招一式地教學生們疊著。很快,一隻紙飛機在她手中誕生了。演示完畢後,她對學生們說:「大家每人疊一隻飛機,寫上你最真誠的祝福,讓它飛到你要給的人那裡!」 學生們興奮了,立刻行動起來。只有他無動於衷,他的飛機疊好了,很精緻,但
(09/22/2005 16:06:00,163) [查看全文]
享受寬容
「It is thre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課堂內學生們正在齊聲朗讀課文,我突然發現徐婷婷同學沒有把書本拿起來,我就繞過去想提醒她一下。可不知怎麼,她的桌上還攤著另一本練習冊,還用手死死地壓著。我本能地抽開一看,一本《民間神話故事集》赫然印入我的眼簾,她的小臉刷地紅了。我的怒氣頓時被吊了起來。沒有經過思考,我就把這本書拿起來「丟」到講
(09/22/2005 16:06:00,204) [查看全文]
訓練小毅完成作業
11歲的小毅,是個特殊家庭的孩子。父母離異,其父親對他「大撤把」,小毅從入學至今的五年中,常常不完成家庭作業,要轉變小毅的不良習慣,並非一件易事。於是,我精心設計了一份循序漸進的行為矯正計劃,將目標確定為: 1、近期目標:寫作業。無論多少,只要每天寫就算達標。 2、中期目標:寫完作業。無論好壞,每天都要寫完作業。 3、終極目標:寫好作業。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要求保證屬量。

6. 我和老師的德育故事作文

在我成長的道路中,有許多伴我長大的好老師。那麼多的好老師關心學生,教育學生的鏡頭,像放電影一樣,在我眼前閃過。我四年級的班主任馬老師就是其中的一個。她圓圓的臉蛋上有一雙嚴厲又溫柔的眼睛,高高的鼻樑上架著一副眼鏡。馬老師很愛笑,那張臉上差不多每時每刻都掛著笑容,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大家都喜歡跟她套近乎。馬老師教課方式與其他老師迥然不同。她常常利用課上大部分時間給我們講一些小故事,或聯系實際動手實踐,從而大大提高了我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連我們班學習不好的同學也漸漸對數學學習有了興趣,課上經常積極發言。因此我們班的數學成績如芝麻開花般節節高,經常是年級前一、二名。馬老師對自己的工作非常認真。每次我們交上去的作業,她都認真批改。同學們遇到不會的題目去請教她,馬老師一遍一遍耐心講解,直到我們都聽明白她才放心。有一次,我因為貪玩,作業寫得很爛而且有許多題目不會,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不是嚴厲的批評,而是微笑地問我:「作業上的題不會嗎?」我「嗯」了一聲,頓時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不住的落下來。馬老師為我擦幹了眼淚,給我把作業里的題目講了一遍,直到我明白為止。每當我考得很好時,總忘不了老師對我的諄諄教誨,激勵著我永往直前。馬老師不但對工作非常認真,而且每時每刻都在關心我們。有一次,班裡有個女生因為早晨吃的東西消化不良,吐了一桌子,還吐到了身上,書包上。大家的第一反映是開窗子,有的同學還捂著鼻子說:「真是臭死了!」而馬老師卻沒嫌棄,快步走過來,帶那個女生到水龍頭那裡洗了洗,並清掃了嘔吐物,還讓她到數學辦公室里喝了一杯水,那女生激動的掉下了眼淚。因為那天是雨天,那個女生來的匆忙,忘記了帶雨傘,馬老師便把自己的雨傘讓給了她,並讓她中午好好休息,自己卻冒雨回到了家。我多麼想和我敬愛的老師永遠在一起啊!然而事與願違,升了五年級,馬老師就不再教我們了,同學們得知後都很傷心。那天,我們全班同學唱了《小草》與馬老師惜別,馬老師微笑著說:「同學們你們以後一定會遇到好老師的,成績會更好的。」聽罷,我們班幾個同學都激動得哭了。是啊,這一年多,老師對班裡的每個同學都傾注了她滿腔的熱情,大家的進步都滲透著她的辛苦。好多年了,馬老師依舊孜孜不倦地忙碌在她的工作崗位上,馬老師得言行舉止,深深地印在了我

7. 3分鍾德育小故事演講加感想

德育小故事

鹽與湯的比喻(轉貼)
請問大家:鹽重要不重要?我想沒人會否認鹽的重要性,那麼,給每人發15克鹽,請大家直接吃鹽,相信是沒人愛吃的。德國人的做法是:用餐時請每人喝一碗湯。15克鹽放進湯里,味道很鮮美,人人都願意喝。我們的做法則是,因為鹽很重要,所以把鹽從湯里提取出來,然後讓你吃鹽,再喝淡而無味的湯。結果,你是既不願意喝湯,也無法吃鹽。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這個是德育活動,那個是智育,分得很清楚。實際上,學校所有的課程都是育人的,都包括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任何一門學科,包括理科,都是知識體系和價值體系的結合統一。物理學科的科學精神、唯物史觀,不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么?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有整體的育人觀念。
學會合作 (求索)
有人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上帝對他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
他們走進一個房間。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但每個人看上去一臉餓相,瘦骨伶仃。他們 每個人都有一隻可以夠到鍋里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裡。有肉湯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湯」興嘆,無可奈何。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天堂。」上帝把這個人領到另一個房間。這里的一切和剛才那個房間沒什麼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勺,但大家都身寬體胖,正在快樂地歌唱著幸福。
「為什麼?」這個人不解地問,「為什麼地獄的人喝不到肉湯,而天堂的人卻能喝到?」
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在這兒,他們都會喂別人。」
故事並不復雜,但卻蘊涵著深刻的社會哲理和強烈的警示意義。同樣的條件,同樣的設備,為什麼一些人把它變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卻經營成了地獄?關鍵就在於,你是選擇共同幸福還是獨霸利益。

陶行知獎學生糖果
陶行知先生在擔任一所小學的校長時,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塊砸班上的同學,當即制止了他,並要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王友已經等在校長室准備挨訓了,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果送給他,並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異地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驚異了,眼睛睜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到王友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游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王友感動極了,他流著淚後悔地說道:「陶……陶校長,你……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陶行知滿意地笑了,說:「你能正確的認識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果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完了吧!」懷揣著糖果離開校長室的王友,此刻的心情不難想像.

人生12個經典領悟(轉)
1、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註: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是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註: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3、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說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諸位先生女士,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註: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4、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願是當小丑。中國的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帶外國的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註: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容易要求多於鼓勵,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5、在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個太太不耐煩地對她先生說:「我說你為甚麼走得這么慢。原來你老是停下來看這些東西。」
(註: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結果失去了觀看兩旁美麗花朵的機會。)

6、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快鏟起來,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厎」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你當然懂,太太,」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註: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7、理由充份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後面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註: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份展現出來。)

8、原來如此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靜之時然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
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
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在你面對沖突和爭執時,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虧,或許很快就能釋懷了。)

9、誤會
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而且滿囗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罵一聲:「豬!」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
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不要錯誤的詮釋別人的好意,那隻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後生發悔意。)

10、後生可畏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是愛迪生。」
小男孩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麽沒有發明電燈?」
(很奇怪,喜歡倚老賣老的人,特別容易栽跟斗。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11、不必緊張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向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
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甚麽?」
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take it easy,放輕松放輕鬆些,生活何必太緊張?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12、鑰匙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鐵桿奇怪地問:「為什麽我費了那麽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
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
(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隻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了解別人。)

德育故事
愛是師生溝通最好的工具
的社會,讓人們安享生命的奇跡,我有這樣一支神筆嗎?沒有,但我有一支粉筆,我要用這支粉筆去給孩子們裝點一個個美麗的世界。 在十多年的教師生活中,我所學到的東西如銀河系中的星星一樣多而美麗,其中最美麗的一顆是愛。 在於漪等許多特級教師的教育自傳中都提出了一個共同的教育信念,那就是尊重學生,愛學生。是呀,不熱愛學生就不能算一名稱職的教師。每個班級都有優秀生和學困生,教師喜歡優秀生,這很正常,但對學困生更應多給點偏愛。因為在
(09/22/2005 16:06:00,426) [查看全文]
被流動紅旗遺忘的愛
今天中午,我跟往常一樣,吃完飯早早來到教室「看孩子」。我們班的這幫孩子,在諸多老師的眼中是較調皮的,也因此,在學校的各項流動紅旗的競爭中,成績總是讓我汗顏。一向不服輸的我,試過許多方法,但都不及自己正襟臨坐教室看著他們來得有效。這不,我在批周記,下面的學生認認真真在完成午間作業,一切顯得十分平靜。 這次周記,認真對待的還是那幾個班幹部。在我批得索然無味時,突然一個標題抓住了我的眼球——《老師,你變了》 「老師,您
(09/22/2005 16:06:00,286) [查看全文]
別了,「我不行」先生
隨著上課鈴聲響起,我班新一屆幹部改選正式開始。選舉進行得很順利,中隊幹部依次選出,四名小隊幹部的候選人名單也寫在黑板上。經過民主投票,大家一致通過。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表示祝賀。可就在此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新當選的小隊長小金站起來,怯生生地說:「老師,別選我,我當不好小隊長,我……我不不行。」 一、思考題: 1、小金是個學習不錯的孩子,為什麼卻說「我不行」?
(09/22/2005 16:06:00,208) [查看全文]
冬天,應該屬於孩子
這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一大早來到學校,就看見班裡的孩子正在外面玩耍。我大聲說:「淮讓你們在外面玩的廠孩子們伸了伸 舌頭,轉身跑回教室。其中一個怯怯地說:「操場上有冰,我們想去 那兒玩。」「進去!」我呵斥道。孩子們一溜煙地跑進教室,讀起書來。 聽著他們參差不齊的讀書聲,我突然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我對這些剛入學的孩子似乎太苛刻了。江南氣候溫和,很少結冰。前幾天連續降雨,在操場上留下許多大大小小的水坑,昨天氣溫驟然變冷,居然
(09/22/2005 16:06:00,206) [查看全文]
改選風波
由於我班原中隊長擔任了大隊幹事,擬再補選一位中隊長。我請同學們醞釀人選,待星期五班隊會時間進行民主選舉。話音剛落,體育隊長小文「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激動地說:「老師,咱班同學最不公平,跟誰好就選誰,哪個幹部工作認真就不選哪個。」我回答說:「幹部是為同學服務的。哪個幹部真心為大家做事,大家是會擁護他的。」第三節語文課剛上課,小文又迫不及待地舉手發言:「老師,我不想當體育隊長了。剛才體育課上孟老師已經答應了,如果您沒意見,孟老師就讓毛夢浙當體育隊長。」稍停,她又說:「其實,我心裡想的那個人不是毛夢浙
(09/22/2005 16:06:00,106) [查看全文]
給孩子一片潔凈的天空
一次乘電梯時,看到一個可愛的女孩拉著媽媽的手,她禮貌的和我打招呼。這時候急匆匆進來一個年青人。他把一團油膩膩的紙隨手扔在電梯里,我雖然覺得很是觸目,但是最終還是忍下了採取行動的想法,把目光移向了另一邊。「叔叔不乖,我都不亂扔東西,叔叔弄臟了電梯!」女孩的聲音那麼清脆,那麼天真。說話間她彎腰撿起了那個紙團,下了電梯便扔到果皮箱里。 周圍的人紛紛向女孩投去贊許的目光,那位年青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他拍拍女孩的頭說:「你真可愛,叔叔謝謝你」。女孩則自豪地揚著頭象個
(09/22/2005 16:06:00,246) [查看全文]
給學生多一點包容
2003年2月開學的第一天,中午我在學校的食堂吃飯,班裡的兩個同學沖進來,告訴我方楊同學的80元錢丟了。我匆匆扒完碗里的飯,三步並作兩步走進教室。這時同學們都已坐在教室里做作業了,我讓所有同學把筆放下,抬頭看著我,除了方楊同學眼睛哭得紅紅的,其他同學的目光都是那麼的清純。我甚至懷疑錢是不是真的丟了。我開始調查掉錢的經過,這個時間段,錢肯定是本班同學拿的,於是,我讓學生相互提供線索,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中午整整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事情毫無進展。下午兩節空課,我坐在辦公室里左思右想,想想六年級的孩
(09/22/2005 16:06:00,296) [查看全文]
話說學生的懶惰
夕陽西沉,我走進教室。唉,又是他,作業沒完成。看見他低下了頭。半個學期中,已記不清留他多少次了。說他懶惰的老師有好幾位,是啊,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就是他。我坐下來,思考著如何教育他。 「你騎車來上學要多少時間?」我記得他住得挺遠。 「半小時」。「差不多」。他有些驚訝,似乎沒想到老師問他這個問題。 「什麼時候起床?」我隨又問。 「六點鍾左右
(09/22/2005 16:06:00,247) [查看全文]
教育,應該從傾聽開始
讀到雨佳的一篇文章,覺得傾聽是一項技巧,是一種修養,甚至是一門藝術。學會傾聽應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職業自覺。《聽的藝術》一文講述了這樣一件事: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你長大後想當什麼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訴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先跳下去。」當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1寸,林克萊特繼續注視著
(09/22/2005 16:06:00,260) [查看全文]
老師的信任,學生的動力
學生情感的觸發,往往與一定的情境有關,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情感得到觸發呢?那就要發揚學生優點克服缺點。有缺點當然需要批評教育,但不是抓住缺點不放,時時敲打,而是把他放到兩種思想,兩種行為的矛盾斗爭中,由他自己進行抉擇。老師還要在旁邊指導,使正確的思想克服錯誤的思想。本學期,發現我們班的顧影柯同學有幾次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在一次班會中,我問大家,誰願意當班級保管員?同學們紛紛舉起小手,我看見顧影柯也舉起了手,就讓他擔任。頓時,同學們竊竊私語,指手畫腳,對顧影柯擔任班級保管員極為不滿,而顧影柯顯得很
(09/22/2005 16:06:00,264) [查看全文]
讓兒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長
——小學德育案例解讀曾讀過一篇中學生作文,題目是《童心裡,一段苦澀的記憶》。大意是講一個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在一家旅社門口拾到7毛多錢,他就站在那兒等了3個多小時,結果還是沒有等到失主。第二天,他非常「虔誠」地把錢交給了班主任老師。班主任拍拍他的頭,笑著說:「多好的孩子!」小男孩甜甜地笑了。可下午,他偶然聽到班主任與另一個老師說,班上的某同學今早交給他7毛多錢,為這7毛多錢,昨晚競在寒風中等了3個多小時,真是個傻夯!接著是另一個老師的大笑聲
(09/22/2005 16:06:00,177) [查看全文]
挖掘自我矯正的潛能
新學期開始了,一年級新生迎來了他們想往以久的校園生活。在這群充滿朝氣的孩子中,最吸引我的要算於一了。 案例: 這還要從第一節課說起。在下課時我告訴學生第二天八點半到校。話音未落一名男孩子喊到:「上午八點半還是下午八點半?」頓時班內一片嘩然。這個古怪的問題引起我對於一的注意。於一非常聰明,反應靈敏。對課上的問題有時脫口而出,有時打斷別人說話搶著說,根本想不起有舉手這么回事;坐立行走都是歪歪扭扭,故做怪姿;課間亂擠亂嚷…
(09/22/2005 16:06:00,156) [查看全文]
我心飛翔
這是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他照舊像往常一樣,蜷縮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臉的無望和無助。 上課鈴響了,年輕的斯班主任走進教室。她沒有立即講新課,而是微笑著對學生說:「今天我們一起做個游戲。」她拿出一張紙,一招一式地教學生們疊著。很快,一隻紙飛機在她手中誕生了。演示完畢後,她對學生們說:「大家每人疊一隻飛機,寫上你最真誠的祝福,讓它飛到你要給的人那裡!」 學生們興奮了,立刻行動起來。只有他無動於衷,他的飛機疊好了,很精緻,但
(09/22/2005 16:06:00,163) [查看全文]
享受寬容
「It is thre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課堂內學生們正在齊聲朗讀課文,我突然發現徐婷婷同學沒有把書本拿起來,我就繞過去想提醒她一下。可不知怎麼,她的桌上還攤著另一本練習冊,還用手死死地壓著。我本能地抽開一看,一本《民間神話故事集》赫然印入我的眼簾,她的小臉刷地紅了。我的怒氣頓時被吊了起來。沒有經過思考,我就把這本書拿起來「丟」到講
(09/22/2005 16:06:00,204) [查看全文]
訓練小毅完成作業
11歲的小毅,是個特殊家庭的孩子。父母離異,其父親對他「大撤把」,小毅從入學至今的五年中,常常不完成家庭作業,要轉變小毅的不良習慣,並非一件易事。於是,我精心設計了一份循序漸進的行為矯正計劃,將目標確定為: 1、近期目標:寫作業。無論多少,只要每天寫就算達標。 2、中期目標:寫完作業。無論好壞,每天都要寫完作業。 3、終極目標:寫好作業。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要求保證屬量。

8. 德育故事作文800字

我記得我做大學老師的時候,曾經在下雪天停了課,帶著我的學生們出去玩雪,因為我覺得有許多從南方來的孩子,這一次或許正是生命中第一次看到雪花。不能讓他們隔著玻璃窗去看,我覺得沒有人能剝奪他們到大自然中去看雪花的權利。

我曾經在雪地里給我的學生們講過一個故事:我的中學同學,教會了我怎樣去珍惜第一次。

我讀高中的時候在北京四中,四中是一所好學校,我到現在還很感謝四中給我的快樂。在四中你學習不好,沒人笑話你,但你不快樂,那就抬不起頭了。我們同學總是想方設法出去玩,有一次用滑輪吊出去7輛自行車,管教老師說你們再給復制一下現場,就不給你們處分。我們就重做了一次,老師看了覺得太精彩了。

那時候我們特別淘氣,但我們那個文科班的同學感情卻特別好。我們班28人,14個男孩,14個女孩,一起淘氣,有很多的共同愛好,高考時也很爭氣,都考上大學了,而且考得都不錯,基本上都在北京。有一次大家就在一個寫詩的男孩家商量,說我們什麼時候28個人再湊在一起玩。由於全部聚齊挺難的,我就給大家提一個建議:如果今年下了第一場雪,我們不管在哪兒,就是曠課也得聚到一起。大家覺得這建議挺好,約在第一場雪大家再團聚。這一年雪來得特別晚,到第二年放寒假的時候,下了一點可憐的小雪花,而偏偏這一天我不在北京。那一次我從外面回來後,媽媽告訴我說:家裡電話都打爆了,那一天你們同學全去了,就你沒在。我說沒事,那等下回吧!

後來我那同學就來了電話,他特別遺憾地跟我講,他說於丹,你錯過了今年的雪。我當時說我才17歲啊,到70歲還有多少場雪啊!什麼錯過啊?然後就毫不客氣地把電話掛了。後來大家都沒提這個事。

但沒有想到,4年中大家再沒有聚齊過。一直等到我們都考完研究生以後,又整整4年以後,28個人才一個不缺地聚齊在這個男孩的家,我們大家在一起包餃子,特別熱鬧。後來,我那同學就拉開櫃門,他說我這兒還有你的東西呢,我說是什麼呀?他就從一堆舊日記本底下抽出一本,然後他翻到一頁,打開,他說,今天大家都在,你的東西還給你。他放到我手裡的是空白的一頁,那紙臟兮兮的,皺巴巴的,上面只記了一個日子。我說這個是什麼呀?其他同學告訴我,你還記得那年約定嗎?你說我們在第一場雪來他家,我們27個人都到了。給你家打電話,說你出去了,不在北京。然後呢,就是有個同學說,大家都在,她不能錯過。我那個同學每天寫日記,剛好寫到那一天,他就寫了個日子,打開那頁空白,走到外面,用這個本子接著雪花,然後他把整個本子接滿的時候,回過身對大家說,大家看見了,這場雪在這里,等到我們大家都聚齊的時候,還給於丹。
我非常感謝我四中的那些同學,我後來發現我中學的同學特別優秀,什麼是真正的優秀呢?是擁有創造力和想像力。而年輕對於我們來說是什麼呢?它是無所拘束的創造,這種創造會永遠超出你自己的想像,它會影響你的一生。

你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定會有某些磕磕絆絆,你一定會付出一些代價,但是不要怕,孔子的學生曾說過:「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意思是,人犯了過錯,就像太陽和月亮被遮住一樣,人們不會看不見,但只要改了,人人仍然仰視你。所以年輕的時候,做錯了可以改,可以重新積累經驗和教訓。不要說你一生沒有走彎路是幸運的。你不站在現在你怎麼說這段是不是彎路?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彎路可言!你走過的每一步都是你自己需要走的。關鍵是我們在走的時候要有一種內心的感應,你要知道你走這條路是去做什麼,你終究是要到達哪裡。

我做班主任的時候,有一天夜裡在趕一個書稿直到五六點,因為早上8點鍾還有課,我就沒睡覺。那是一個夏季的早晨,外面下了一夜的暴雨,一大清早我自己坐在陽台前拉開紗窗,風吹進來,就看見墨藍墨藍的天。我就靜靜坐在那兒,看墨藍的天空開始淡淡地出現一點點水白,這個水白逐漸向外均勻裂開,就出現了一點點天藍,天藍再裂開,裡面出現了一點點月白,月白再往外化開,出現了淡淡的一點粉色,粉色再裂開,出現了一點點紅色。後來霎時間就燒得滿天雲霞!我靜靜坐在那兒看天的變化。上午一下課,我就跟我們班同學講了今天早晨天是怎麼變化。

第二天,我收到了一封信,那封信寫了十幾頁紙。寫信的是我們班的團支部書記,一個從湖南考來的非常漂亮的女孩子。這個女孩子說:老師我告訴您,我在上這個大學的半年多以來,心靈上一直受著折磨,我以前在我們那個學校學習成績是最好的,但到了這兒以後我發現我變得平平、中等了。我在我們那兒最漂亮,到這兒以後,我發現我自己有點老土。我覺得我以前的優勢全被顛覆了,我就一直給自己一個願望,我覺得我不應該氣餒,我說我應該叛逆一下,我要在18歲生日那天做個壞孩子:18歲的生日那天,我曠課;我上街去亂花錢;我要善待自己……總之,我一定要做件瘋狂的事。其實昨天就是我18歲生日,在這個早晨我就賴在床上沒想起來。我忽然想起來有您的課,我又捨不得不去聽,最後我只好爬起來去了。結果,我在這天早晨沒梳頭,沒洗臉。您走進教室的時候,是我最沮喪的時候。這個時候我開始聽到您講一個安靜的早晨,當您講完的時候,我的心就平息下來了。她說我真是感謝,老師您替我守住了18歲的早晨!她說每一個日子都有這樣一個日出,但是不能由於倉皇而錯過!現在這個寫信的孩子已經30多歲了,非常成功,一切都過得很好!

9. 小學二年級學生,老師要他們准備一個有意義的德育故事,誰有嗎

王 華 買 父

「王華買父」是一則在民間流傳很廣的故事,被改編成呂劇、豫劇、河北梆子等多種劇目演出。

相傳在宋朝時,有個叫王華的人,從小就沒了父母,靠打魚為生。王華心地善良,為人老實厚道,家境不富有,還常常幫助有困難的人。

有一天,王華從集市上經過,忽然聽到一陣嘻嘻哈哈的鬨笑聲。走近一看,一群人正圍著一個穿著破舊的老翁,老翁頭也不抬,嘴裡念叨著:「誰買我,做親爹。到將來,能富貴。」周圍看熱鬧的人,笑著說:「從古到今,做什麼買賣的都有,沒見過還有賣爹的。」王華擠上前去,抬頭一看,牆上還貼了一張字,上面寫著:

「老漢家住東京上江城,今年八十三歲,只因我年老無兒又無女,無人奉養,萬般無奈,只得自賣自身。誰要把我買回家,一天到晚要好好侍奉。百年之後,養老送終。」

王華從小就羨慕別人家裡有父親母親可以孝順,也經常照顧村子裡的孤寡老人。看到鄉鄰們一家老小其樂融融的,他就常想:有爹有媽真好啊!現在看到老翁孤苦伶仃的樣子,心裡很可憐他,於是就撥開眾人,走過去恭恭敬敬地對老翁叫了一聲:「爹,我願意做您的兒子,請跟我回家吧。」圍觀的人一個個驚奇地睜大了眼睛,只見王華往地上一蹲,說:「爹,走吧,兒子背您回家。」老翁看了看他,也不說話,就讓王華背著他走了。

王華背著老翁,出了城,直奔村莊走去,走了五六里路才到。老翁雖然年歲大了,體重卻也不輕,王華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到了家門口,王華把老翁放下,說:「爹,您老先在門口坐一會兒乘涼,我先進去叫您兒媳婦把房間打掃打掃,乾乾凈凈地,再把您請到家中。」老翁聽了點點頭,同意了。

王華到家見妻子,就實話實說了,妻子也是通情達理的人,說:「誰家的老人不是老人呢?這么大歲數了沒人奉養,難道還看著老人在外面挨餓受凍不成?既然喊爹了,就跟咱家有緣,是咱親爹。」她趕緊到向陽的東屋,把房間打掃干凈,鋪好床鋪,擺上桌椅,一切收拾停當之後,讓王華去請老爹。

老翁邁步進了大門,走到堂屋坐好了,王華叫媳婦給老人拿出干凈衣服,又到外邊端了一盆洗臉水,伺候老爹梳洗、換衣服。妻子沏了一壺熱茶,送到老翁跟前,說:「爹爹一路辛苦了,請喝杯茶解解乏吧。」

王華叫來兩個兒子,讓他們向爺爺請安問好。兩個小孩都很乖,見到爺爺,跪下來就磕頭。老翁高興得滿面春風,哈哈大笑,拉著小孩的手問長問短。

快到吃飯的時候了,王華的妻子想,老爹初次到家,得好好准備飯菜,就連忙到廚房,先給老爹燜了一碗白米飯,接著燒了魚湯燉豆腐。飯做好了,王華把飯菜放在托盤上,端到東屋,恭恭敬敬地說:「爹,請您老用飯吧。」

誰知,老翁一看托盤上的飯菜,生氣了,說:「你這個不孝子,這么多年我沒在你家吃上一頓飯,頭一頓你就給我這樣的飯吃?」

王華一聽,忙問:「爹,這飯還算不好嗎?」

老翁聽後更火了:「你這個大膽的東西,還不快撤下去,這個飯我不能吃。」

王華問:「那您老人家想吃什麼飯呢?」

老翁說:「我想吃山珍海味、人參湯。」

王華聞聽,不由得腦子發懵,這些東西,甭說吃過,他連見都沒見過。

老翁見他愣在那裡,就怒氣沖沖地說:「你這個不孝子,還不趕快去辦!」

王華唯唯諾諾,趕緊退出了東屋,來找妻子,發愁把老爹的吩咐說了一遍。妻子聽後也是左右為難,咱們庄戶人家,吃的都是粗茶淡飯,怎麼吃得起山珍海味?王華想了想,說:「我聽說書的講過二十四孝,古時候的孝子能卧冰求鯉,難道八十多的老爹想吃山珍海味,我就不能順他的心意嗎?就是砸鍋賣鐵,咱也要供養老爹。」妻子想到家裡還有她出嫁時帶的一對金鐲子,本想留著傳給兒子,不捨得賣。但是今天老爹的吩咐不敢違拗,她就把金鐲子拿出來,交給王華,讓他到城裡賣了,給爹爹買菜。

王華把金鐲子賣了,換了幾十兩紋銀,再擔著挑子,按老爹的吩咐樣樣買全。回到家,王華燒鍋,妻子做飯,盡心准備晚飯。這一頓飯做出來,已經到半夜了,才趕緊請老爹用飯。

夫妻二人在堂屋擺開桌子,杯盤羅列,請爹爹用飯。老翁一看挺滿意,點點頭說:「嗯,你還算孝順。」等老爹飽餐以後,王華把殘席撤下,又去收拾床鋪,伺候老翁上床休息。老翁安歇以後,夫妻兩個和孩子這才一起吃晚飯。

第二天早上,王華妻子帶著兩個孩子,到東屋向老翁請安,問候爹爹是否休息得好。見到老爹滿面紅光,氣色很好,王華心裡非常高興。第二天的飯菜,老爹點著要吃的,還是王華連見都沒見過的,兩口子心地實在,不忍心看老爹生氣,趕緊去准備。就這樣過了幾天,幾十兩紋銀花光了,怎麼辦呢?為了讓爹高興,王華把打漁的船、漁網都賣了。過了幾天,錢又花光了,就把田地賣了,又過了幾天,全家都沒有隔夜糧了。

這一天到了中午,還沒吃早飯。老爹喊:「王華,天到這般時候,咋還不吃早飯呢?」王華說:「爹,咱家值錢的東西全賣完了。」

「可是,為父偌大年紀,怎麼能餓著?」

王華心想,百善孝為先,於是,他就去和妻子商量,把兩個孩子賣了換錢。

兒是娘的心頭肉啊,妻子聽了,眼淚撲簌撲簌往下落。但她也知道做人最重是孝順,就趕快把兩個孩子叫到跟前,說:「你們爺爺到這個時候還沒吃早飯,餓得難受,看看把你兄弟兩個,賣一個買上東西,回家好讓你爺爺吃飯。」

兩個孩子很懂事,老大說:「我的年紀大,把我賣掉,俺弟弟還小,在外想母親。」老二說:「我的年紀小,沒力氣,我哥哥能幫家裡幹活,把我賣掉。」

兩個孩子互相爭執,王華一想:既然這樣,將你們兄弟兩人一齊賣掉吧。臨走的時候,王華妻子給兩個孩子准備好小包袱,娘仨掉著眼淚,不敢驚動老翁。

就在這時候,老翁從東屋走出來了,呵呵笑著對王華說:「我在你這兒住了不少日子,該走了。你待我是一片真心,就像對待親爹一樣。這我都記住了。我這里還有一些銀子,你先拿去用。我以前說過,誰買我,能富貴。你把家產賣了,帶著全家去找我吧,准能富貴。這塊白綾子上寫著我的地址。」說罷,老翁就走了。

王華變賣了家產,帶上妻兒按白綾上的地址去找老人。路上,每個看了白綾的人,都給王華跪下,恭恭敬敬地指路,有些富豪還派車送他。王華心裡十分納悶。就這樣,他們來到了都城開封,一直進了皇宮,才知道那位曾經在他們家裡住過的老人,就是皇上的弟弟,赫赫有名的「八千歲」。惡有惡報,善有善報。老實善良的王華終於得到了八千歲的報答,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

讀《王華買父》感悟

人有百行,以孝為先。

從古到今,華夏大地上發生了數不盡的孝悌故事,卧冰求鯉、賣身葬父、埋兒孝母……祖輩們用生命譜寫出一曲曲至純至美的人倫贊歌,每一則都感人至深。

本篇故事的主人公王華,厚道善良,把素不相識的老人背回家,精誠奉養,為了滿足老人的心願,不惜變賣家產,甚至是自己的兒子,真可謂是「行人所不能行」。他這一片淳厚的孝心,使他感召了大福報。這篇故事流傳廣泛,一直被人們喜愛,是因為它揭示了人生的真諦。

我們自己人生幾十年,也是深有體會。靜觀周圍親友的生活,凡孝悌傳家者,必定平平安安、生活美滿;忤逆不孝者,必然子孫不肖、家道衰落。

近年來,中華大地上涌現了許多道德模範,其中不乏孝子的楷模。許多地方電視台也以各種形式大力表彰孝子,甚至把孝子的事跡搬上舞台。愛老敬老之風的興起,表明我們正在回歸人性本來的仁愛良善。

最近,由台灣知名音樂家李子恆創作的《跪羊圖》,上傳到網上,網友們反響很大。有的網友第一次聽到就不由得流下眼淚。在手語版《跪羊圖》中,表演者通過簡單而清晰的舞蹈與演唱,表達出子女對父母的行孝與感恩。有的網友一家幾代一起欣賞,感動到全家流淚。在許多傳統文化講座的現場,也都在傳唱這首歌,有時全場幾百人唏噓落淚,感人至深。

大家請細細體會《跪羊圖》歌詞的內容:

古聖先賢孝為宗 萬善之門孝為基

禮敬尊親如聖賢 成就生命大意義

父母恩德重如山 知恩報恩不忘本

做人飲水要思源 才不愧對父母恩

小羊跪哺 閉目吮母液

感念母恩 受乳恭身體

膝落地 姿態如敬禮

小羊兒 天性有道理

人間孝道 及時莫遲疑

一朝羽豐 反哺莫遺棄

父身病 是為子勞成疾

母心憂 是憂兒未成器

多少浮雲遊子夢 奔波前程遠鄉里

父母倚窗扉 苦盼子女的消息

多少風霜的累積 雙親容顏已漸老

莫到懺悔時 未能報答父母恩

為人子女 飲水要思源

圓滿生命 盡孝無愧意

兒女心 無論在何地

給雙親 一聲感恩您

人生天地間,「百善孝為先」。王華從小就沒了父母,與親生父母從未謀面,但是基於人的天性,看到別人家裡有父母可以孝順,一家老小其樂融融的,非常羨慕。

正如《孝經》雲:「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於是他把這份孝心拓展到其他老人的身上,經常照顧村子裡的孤寡老人,王華的孝心一刻都沒有停止,所謂「大孝終身慕父母」。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八十三歲的老人,讓王華生起了惻隱之心。一向宅心仁厚的王華,毅然背起老人決定回家奉養,這份惻隱之心也正是基於對父母長期以來念念的孝心。

王華圓滿的人生結局,給我們驗證了一句經典:「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誠盼天下有心人能細細品味《王華買父》的故事,深深顧念生養我們的父母雙親,「多少風霜的累積 ,雙親容顏已漸老;莫到懺悔時,未能報答父母恩 ……」

朋友們,讓我們盡心竭力做好為人子女的本分,也像《跪羊圖》中唱的那樣:飲水思源,知恩報恩,圓滿生命,盡孝無愧意。

相信,我們一定會擁有和樂幸福的人生。

熱點內容
包鋼股份歷史 發布:2025-07-08 22:01:23 瀏覽:878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
化學鍵復習 發布:2025-07-08 20:42:29 瀏覽:831
北京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8 19:38:24 瀏覽:58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老師 發布:2025-07-08 19:00:24 瀏覽:284
七年級上冊英語期末 發布:2025-07-08 18:59:48 瀏覽:141
陽西教育 發布:2025-07-08 18:31:56 瀏覽:479
王瑞娜老師 發布:2025-07-08 18:31:53 瀏覽:456
莘縣教師考試 發布:2025-07-08 17:50:59 瀏覽:944
赤峰教師資格證報名 發布:2025-07-08 17:50:19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