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小故事
Ⅰ 師生之間感動小故事,要求進來看。
回憶難忘的小學生活,老師對我的關懷無微不至。那時六年級上學期的一件事。一天早上我忐忑不安地走進教室。「鈴……」上課鈴響了。我看到您,連忙低下頭來。您開始講課了,講得津津有味,可我一點也沒聽進去。我的腦海里翻騰著一個問題:怎麼辦!怎麼辦!唉!都怪那該死的漫畫,我看得入迷了,昨天老師讓背的課文,我一眼也沒看,今天如果檢查該怎麼辦呢?不行!覺得不行!作為一名語文科代表,我怎麼能這樣做呢?我怕!我怕聽到您嚴厲的斥責聲,怕看到您嚴厲的目光,還怕聽到同學們竊竊私語的聲音。我把書翻到要背的那一課,邊用眼角掃著書,邊看著你,生怕被發現。下課前您說要檢查,這時我已將課文背會了。您叫到我的時候,我流利的將課文背了下來,您什麼也沒說。下課了,您把我叫到了身邊,嚴肅地對我說:「我知道你喜歡看漫畫,也知道您的記憶里是班級中最好的,但你也不能因此耽誤了學習,今天上課時我就看出來了,只不過是不想揭穿你罷!我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事,你回去好好想想吧!」老師的聲音不高,但很嚴厲。我低下頭小聲抽噎起來,恨不得底下有個洞,好讓我鑽進去。
現在的我們,站在時間的交匯點上,這一年來在您的諄諄教導下,我漸漸的成長起來,在您細心的幫助下我的學習有了明顯的進步,您對於我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會給予我莫大的鼓勵!謝謝您!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只想對您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讓時間作證,承載著凌小領導、老師們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囑托,我們一定會做擁有智慧並富有激情的人,做胸懷大志並腳踏實地的人,做德才兼備並勇於創新的人,做富有責任並敢挑重擔的人!
Ⅱ 師生小故事 要感人的
這是我以前在《讀者》上讀到的文章,希望能夠幫到你!
孩子其實不必這樣
距離高考還有20天多天了,高三進入了白熱化的程度。
這天,一個叫成海的高三男生來找我,謙虛的地說:「老師我寫了一篇作文,想麻煩您給看看。」我欣喜的接過作文,告訴他說:「一點也不麻煩,給你這個高才生看作文,我好容心啊!」我不趕教他,但我一直都在留意他。他長的又瘦又小。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他的各科的成績都十分優異,在年級一直都穩居前十名:他是:特困生」,三難的高中學費全免費。
那是一篇寫的挺不錯的的作文,我很喜歡,就邊改邊將他敲進了電腦。但我把一篇列印稿交給程海時,他喜出望外地看著我,一疊說了七八個「謝謝」。
做課間操的時候,我看著他特別賣力的樣子,不由的有一點心疼。我跟他的辦主任說「程海這孩子干什麼都不會偷懶吧?」班主任說:「何止是不會偷懶,他簡直就是苛求自己。他的生活那麼困難,卻不肯接受大家的捐助。你知道他怎麼買飯么?二兩米飯,半份素菜,從來都是這樣的。」我說:「高三那麼苦,那麼累,每天的學習超過14小時,是超體力的勞動呢!他才吃那麼點東西,身體非跨了不可!」班主任嘆了口氣,沒有說什麼。
第二天,我特意到高三的售飯區等候程海。他來的很遲,我知道他特別惜時晚一些來為的是錯開排隊的高峰。程海打卡的的時候,我看到顯示器屏上清晰地跳出了41.50元。他買了一份飯 半份飯,還剩40元錢。我和他邊走邊往就餐區走。當我確信周圍沒有人注意我們時,我把自己的飯卡遞到他面前,假裝很隨意地說:「我們交換一下好么?別緊張,我需要減肥,你需要肉,咱們一起努力,到了高考那天,你把我飯卡的錢用完,我把你飯卡的錢用完,你說好不好?」程海有些手足無撮,低聲說:「老師,我的...錢,夠用。」我說:「我看見你卡里還有多少錢了。別讓我著急了,咱倆其實是互相成全。好了,把你的卡給我吧。」程海說了聲;「謝謝」,就和我換卡了。
我的飯卡里寸了200元錢。足夠他用20多天了。那之後,當我去食堂買飯,偶爾遇到往高三售飯區走的程海,我都會想他做一個「V」型手勢,鼓勵他努力吃,努力學。
高考來了。高考又走了。
程海到學校來找我,鄭重地將卡還給了我,並真誠的像我道謝。我也找出他的飯卡,笑著說:「我的任務完成的不賴,你可不如我。你看看你,還是那麼瘦!」程海說:「其實我長肉了,偷著長的,老師看不出來。」
很快,高考成績下來了,程海考出了628的分的好成績。作為關愛他的老師和關注他的朋友,我就像自己經歷了一次金榜提名一樣高興。臨放假的一天,我到食堂去買飯。我把卡插進大卡機,顯示屏居然顯示出160的字樣!我一下字木了。我把卡抽出來,大到儲款機去查詢,結果是這張卡近期沒有儲蓄過款!也就是說,在高考前20多天里,程海僅僅換去了「自己」的40元錢!
我捏著那張卡,突然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
我看著冷清的高三售飯區,想著那個幾乎天天來食堂都要「遲到」的又瘦又小的只買半份飯菜的男生。我驚問自己;是不是我在無意中傷害了這個十分要強的孩子。
此刻,如果程海出現在我面前,我將對他說些什麼?我想我可能會說:「孩子。窮,本不是你的錯,不要用自己贏弱的身體去給「窮」這個東西殉難。它不植得,如果一個人,表示願意和你並肩迎擊困難,你自然可以分析他(她)的用心是否真純;而當你明白的知曉他(她)原是惴惴的揣了一顆善心,並希望用這顆善心給你溫暖的時候,你就應該賜給他(她)一個機緣。在這個世界上,錢永遠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如果你以為惟有清清算了錢才不至於虧謙他人,惟有捍衛了錢才不至於辜負他人,那你就錯了。要知道,有人會把你的欣然領受一份善意看成是對他(她)的至高獎賞。他(她)期待著你幸福地體察到他(她)的晾苦用心。他(她)也期待你日後同樣成為慷慨地贈予他人溫暖的人。
孩子,說真的,我今生將能掙來無數個160元錢,而從這無數個拿出一份喂飽你一生中最不該飢餓的日子,這該是件多麼讓我欣慰的事!可惜,你沒有給我機會,你也沒有給自己機會。我們之間曾發生過一個美麗的故事:你給了我一篇作文,我將他敲進了電腦,我們共同創造了一份有價值的記憶。相比之下,如今我被我捏在手中的這張飯卡是多麼不幸。它本是想殷勤地編織一個動人的故事的,豈料留下了一處敗筆。
孩子,你在大學還好么?買飯的時候,別總去得那麼遲,早一點去,可以買到熱一些可口一些的飯菜。
Ⅲ 關於師生之間的感人小故事
畢業典禮上的話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們歡聚在這美麗的校園舉行2008屆小學畢業聯歡。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心情也與往日十分不同。雖然早就知道「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個道理,但當如今真的到了曲終人散的時候卻仍舊無法釋懷,有太多太多想說的話,有太多太多難以割捨的記憶,有太多太多要感謝的人,首先向為了同學們健康成長而奉獻心血與智慧的老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對圓滿地完成小學六年學業的同學們表示祝賀!
回憶難忘的小學生活,老師對我的關懷無微不至。那時六年級上學期的一件事。一天早上我忐忑不安地走進教室。「鈴……」上課鈴響了。我看到您,連忙低下頭來。您開始講課了,講得津津有味,可我一點也沒聽進去。我的腦海里翻騰著一個問題:怎麼辦!怎麼辦!唉!都怪那該死的漫畫,我看得入迷了,昨天老師讓背的課文,我一眼也沒看,今天如果檢查該怎麼辦呢?不行!覺得不行!作為一名語文科代表,我怎麼能這樣做呢?我怕!我怕聽到您嚴厲的斥責聲,怕看到您嚴厲的目光,還怕聽到同學們竊竊私語的聲音。我把書翻到要背的那一課,邊用眼角掃著書,邊看著你,生怕被發現。下課前您說要檢查,這時我已將課文背會了。您叫到我的時候,我流利的將課文背了下來,您什麼也沒說。下課了,您把我叫到了身邊,嚴肅地對我說:「我知道你喜歡看漫畫,也知道您的記憶里是班級中最好的,但你也不能因此耽誤了學習,今天上課時我就看出來了,只不過是不想揭穿你罷!我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事,你回去好好想想吧!」老師的聲音不高,但很嚴厲。我低下頭小聲抽噎起來,恨不得底下有個洞,好讓我鑽進去。
現在的我們,站在時間的交匯點上,這一年來在您的諄諄教導下,我漸漸的成長起來,在您細心的幫助下我的學習有了明顯的進步,您對於我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會給予我莫大的鼓勵!謝謝您!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只想對您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讓時間作證,承載著凌小領導、老師們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囑托,我們一定會做擁有智慧並富有激情的人,做胸懷大志並腳踏實地的人,做德才兼備並勇於創新的人,做富有責任並敢挑重擔的人!同學們,臨別之際,讓我們立下誓言:今天,我們以作為凌小的畢業生為榮;明天,凌小將會以我們是祖國的棟梁為榮!
Ⅳ 感人的師生故事
11月26日上午,建襄小學舉行「溫馨教室里的幸福生活」——師生、家長演講會活動。全國優秀班主任周士良老師、區教育局小教科有關領導以及市二初級中學的班主任、建襄小學家委會代表、建襄小學全體師生共聚一堂,共同研討建溫馨教室,創和諧校園。
此次活動旨在總結提煉學校創建溫馨教室的方式方法,進一步促進班級文化建設,營造有利於師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環境,讓教室充滿生命的活力,促進和諧校園的構建和師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演講會在建襄師生的集體舞中拉開了序幕。悠揚的樂曲聲中,和藹可親的老師牽著學生的手,歡快地跳著集體舞,師生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在溫馨的氛圍中,四位老師向大家分享了她們在創建溫馨教室過程中的一些想法和經驗。五年級班主任盧海蓉老師在演講中介紹了運用「成長快樂」班級博客信息交流平台,成為同學、師生之間互相溝通、資源共享的一個渠道,創建與學生、家長和諧溫馨關系。四年級張歆老師在轉變一個性格暴躁、脾氣倔強的特殊生時,用「悄悄話」這一溫馨的平台,化解孩子心中的怨恨,在心與心的交流和碰撞中增進理解,讓特殊生重新融入了班級的大家庭中。四年級梁越老師談到,「溫馨=溫暖+愛心。我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創建溫馨的教室,真正體現了學校是學生「學習的樂園,求知的學園,成長的家園」。二年級戎蔓莉老師運用現代化的管理,以男子的角度去培養男孩,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與自由空間,鼓勵男孩的成長。
隨後是二位學生用真摯的演講表達了師生間的感人故事。當老師手捧學生獻上的鮮花和親手繪制的作品時,熱淚盈眶,全場掌聲陣陣,大家都被濃濃尊師意,款款愛生情的場面深深打動。
溫馨教室的創建,不僅和諧了「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更加強了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建襄家委會代表張柳女士深情地敘述了建襄師生們用自己的愛心和智慧共同構築著溫馨教室,共同創設著和諧校園的動人故事。
活動結束後,周士良老師作了精彩的點評,他對此次演講會的效果予以了很高的肯定,並指出「溫馨教室」的創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項常抓不懈的活動,它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不斷實踐,為學生構建溫馨教室,和諧校園,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溫馨教室的研究工作還在摸索實踐階段,建襄小學將一如既往地以創建活動為學習和實踐的載體,不斷地去尋求、發現、創造生活中的真、善、美,積極為學生們營造誠信、友愛、積極、健康、充滿活力的生活學習環境,以此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Ⅳ 師生之間的故事
殘疾教師一家為學生無私奉獻 18年獨撐小學
殘疾教師 18年獨撐一小學
故事導讀
這里偏遠、貧窮,沒有老師願意到這所村小來教書。
他是一名代課老師,還是一個殘疾人。為了讓學校存在,為了山裡的孩子有書讀,18年來,他多次拒絕別人介紹的高收入工作。除進城動手術,他一天也沒離開過他心愛的學校。
他拖著殘疾的腿背學生過河一萬餘人次,從十多公里山路外的中心校幫學生背課本,共計上萬斤;為幫貧困生墊學費,他曾5年沒領過一分錢工資;校舍改危,他讓學生在自己家裡上課9個月;為了山裡的孩子,他讓想上大學的女兒選擇了中師。為了支持他,妻子幫他無償代課一年,年邁的父母仍在家辛勤操勞,毫無怨言。
這位土家族代課老師在圖什麼?他只說:「這兒有50多名學齡兒童,村小不能停,也不能撤!」
兩幅畫像
落花生
「我們這兒窮,娃娃讀書不容易,不能再因為這些原因停課。」
29日上午,彭水縣諸佛鄉小里村,冉龍朋正在自己家的堂屋給學生上課。
狹小的屋裡擠著11張破敗不堪的課桌,一塊黑色的木板擱在牆上算是黑板。他們是四年級的22名學生。
冉老師正在講課文《落花生》。瘦削的他聲音不怎麼大,但在這偏遠、沉寂的大山裡,顯得特別響:「這篇課文實際上是在以物喻人,教育我們要像花生那樣做有用的人,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諸佛鄉是彭水縣最窮、最偏的鄉鎮之一,群山環抱,整個場鎮上看不到一幢像樣的房子,街道沒有硬化,至今沒通公共汽車,沒通光纖閉路,手機信號在這里時斷時續。而小里村距場鎮有十多公里山路,小里村小就在尖峰嶺深處的參天古樹中,美麗的諸佛江流經學校附近,緩緩注入烏江。
去年9月起,由於小里村小危房改造,4個班的50多名孩子只能選擇到中心校暫讀,但中心校離村子要走十多公里山路,山上隨時有野豬出沒,當時就有幾名學生家長提出「不讀了」。聽了這話,冉老師很著急,想了想,他決定把學生接到他家裡上課。
就這樣,50多名學生每天就在冉老師的家裡上課。冉老師將堂屋作為教室。這一上,就是9個月。
冉老師說:「我們這兒窮,娃娃讀書不容易,不能再因為這些原因停課。」
放學了,冉老師興奮地告訴孩子們:「六一後我們就要搬到新教室去,大家不用在老師這兒打擠了。」
小草
「苦,苦啊,但苦中有樂!看到孩子們有書讀,能成材就是最大的安慰。」
這里太偏遠,沒有人願意來教書,18年來,學校常常只有冉老師一名老師。
但18年,冉老師都只是一名代課老師。最初工資是每月35元,3年後漲至77元。
那是1988年,冉老師正在一所成教學校代課,工資比這兒高,但冉老師的啟蒙老師找到他,說沒人願意到小里村小來教書,如果這樣,村小就得撤,孩子們上學就成問題。本著對啟蒙老師的祟敬和對村小教師一職的嚮往,冉老師回到他的母校小里村小代課了。
冉老師沒想到在這里,一代就是18年。
「冉龍朋真傻。」有村民這樣說,因為,在這18年間,有人為他介紹過不少工作,接電話、守大門、到其他地方代課,他統統拒絕了。18年來,除了到重慶動手術,他一天也沒有離開過他心愛的學校。盡管代課十多年,殘疾了,每周上著30多節的繁重課程,工資還是每月77元,他也從沒想過離開,因為中心校領導說過,如果村小辦不下去就只有撤,沒有老師願意來,也只有撤,冉老師不想看到這一天。讓小里村小繼續辦下去,讓小里的山裡娃有書讀,這是他此生最大的願望。
「苦嗎?」記者問。
「苦,苦啊,但苦中有樂!看到孩子們有書讀,能成材就是最大的安慰。」回憶起在小里村小的18年時光,冉老師流淚了。
香煙和唱歌是冉老師最大的業余愛好,常常抽的是廉價的葉子煙,歌是那首耳熟能詳的《小草》,小里村小的孩子們都會唱:「冉老師教的,老師說要學小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幾個故事
為了學生腿手殘疾
「我不能倒下。」
冉老師左腿殘疾,那是在1989年背學生過河時落下的。
當時只是扭了一下。之後,他的左髖部時時疼痛,但他沒在意,經濟條件也不允許他入院仔細檢查。一年後的一天,他在跨進教室的門檻時突然摔倒在地,不得不進醫院,醫生診斷「扭傷治療不及時引起化膿性髖關節炎」。從此,他走路只能一瘸一拐,傷腿至今沒痊癒。
1994年,冉老師在一次勞動中,右手手臂動脈被玻璃割斷,鄉衛生院簡單處理後,建議他進城進一步治療,但當時小里村小隻有他一名教師,想到孩子們就要因為自己中斷學業,他放棄了。一個月後,他感到右小臂越來越痛,在中心校安排好代課老師後,他來到彭水縣人民醫院。
「晚了,必須截肢!」醫生的話如同死亡令。「截了右肢我怎麼給學生上課。」這是冉老師對醫生說的第一句話。好心的醫生為他聯系了重醫一名教授,手雖然保住了,卻使不起力,拿粉筆在黑板上寫字,也只能寫一會停一會。
「那種心情你能理解嗎,我想教書啊,可手卻不聽使喚。」冉老師說他永遠記得出院時,那個教授給他說的話:「回去好好教山裡的孩子!」這句話讓他再次感到肩上的擔子:「我不能倒下。」
18年背學生過河
「我真想快點長大,不讓老師這么辛苦。」
身帶兩處殘疾,有人勸冉老師不要再教書了,但他很固執,不但不放棄,還繼續拖著殘軀背孩子們過河。
每學期,小里村小都有30多名在河對岸居住的學生,美麗的諸佛江平日很溫柔,孩子們踩著露出水面的石塊就能過河,但大山裡的天氣說變就變,一下大雨,河水就猛漲。沒有橋,上學放學就很危險。只要遇到漲水,冉老師就會提前守在河壩邊,這是孩子們上學的必經之地,冉老師將他們一個一個背過河來,放學了,他又將他們一個一個送回河對岸。
當記者問村小的孩子們:「你們當中有哪些人曾經被冉老師背過河?」30多隻小手齊刷刷舉起來。
「有一次,我趴在冉老師背上,感到老師身子好燙,我問老師是不是感冒發燒了,提醒他小心點。他說沒事,只叫我抓緊。我哭了,但不敢出聲,怕影響老師。」4年級的鄭東很懂事,說她好心疼冉老師:「老師右手使不起力,只用左手背著我,在水中一瘸一拐的,我真想快點長大,不讓老師這么辛苦。」
鄭東還給記者算了筆賬,按平均每學期30名學生需過河上學、每年漲水10次計算,冉老師在18年間背學生過河的次數就是一萬多次。
每學期為學生背課本
「我累點沒什麼,重要的是不要耽擱孩子們的功課。」
孩子們不知道,他們用的課本和作業本也是冉老師一瘸一拐從中心校背回來的。
從中心校到小里村小,有十多公里崎嶇山路,冉老師空手走一趟也要4個小時,但每學期開學,課本都得村小老師自己去背。
18年來,他從來沒找過學生幫忙,所有課本都是他一步一步從中心校背回來。
因為殘疾,冉老師一次最多隻能背40斤,一路上歇歇走走,一天只能背一趟。而每學期所有學生的課本至少有250斤,每學期他要花一周時間至少往返6次才背完。
每次完成任務,冉老師都必須卧床休息好幾天,才能下地行走。累計算下來,18年來,他從中心校背回的課本就有上萬斤。冉老師說:「我累點沒什麼,重要的是不要耽擱孩子們的功課。」
5年不領工資助貧困生
「村民們都窮,只要娃娃在學校讀書,比什麼都強。」
1995年,父親早逝的學生冉龍波跟冉老師說,繳不起學費要退學。冉老師一聽急了,他毅然對冉龍波的媽媽說:「只要你讓娃兒讀書,錢你不用管。」就這樣,冉老師為這個學生交了1—5年級的所有學費書本費。
冉龍波並不知道,老師已用這種方法資助了近百名拿不出錢的學生。也有學生家長質疑冉老師哪來這么多錢,冉老師從來不說。中心校的楊光武校長透露:「冉老師在1998年至2002年間沒到學校領過一分錢工資。他說,就把工資存在學校,哪個學生繳不起學費,就從裡面扣。」
18年來,冉老師為學生繳納的各種費用達上萬元,多數家長在經濟寬裕時會將錢還給他,但至今仍有數千元沒有著落。冉老師不在乎這些:「村民們都窮,只要娃娃在學校讀書,比什麼都強。」
賣家中樓板維持生計
「家裡常常是一分錢也拿不出。」
冉老師的母親陳其珍說,18年了,家裡人,包括兒媳婦,沒有添置過一件衣服,身上穿的都是親友們給的,因為哪怕是幾塊錢的便宜貨,他們也捨不得。
冉老師有些不好意思:「不瞞你說,我兩次受傷期間,家裡常常是一分錢也拿不出,有5年時間我家的莊稼沒施一丁點肥,因為沒錢買肥料。我才從重慶做了手術回來那段時間,親友家都借遍了,家裡還是揭不開鍋,我們就賣東西。」
縫紉機賣了,妻子陪嫁的鋪蓋也賣了,實在沒得賣的了,冉老師和妻子躺在光禿禿的床板上望著房頂發呆,一個念頭閃過:「賣樓板!」閣樓是土家族特有的建築,要將搭閣樓的樓板賣掉,妻子開始堅決反對,可看著空盪盪的米缸和年老的父母,二人當即跳起來七手八腳將20多塊樓板拆下,賣了400塊錢,一家人吃了頓飽飯後,冉老師還從中拿出3塊錢為班上一個天天打赤足上學的女生買了雙解放鞋。
冉老師的兩處傷至今沒痊癒,經常疼痛,醫生囑咐他一定要堅持吃葯,可葯錢每月就得200多元。為了節約,冉老師就常常自己跛著腿上山采草葯,草烏、防風草、金骨草……這些都能治他的傷。
為保學校全家齊上陣
妻子無償代課一年
冉老師說,他最對不起的是家人。
「這么多年,我作為一個男人,不但沒為這個家做什麼,還要靠他們來支持我。」說起這些,冉老師流淚了。他說,「不只是我一個人,我們全家都在為保衛小里村小出力。」。
1998年,為了供一對兒女上學,妻子陳健不得不到廣東一燈飾廠當油漆工,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一個月掙700多元。
2000年,一名年輕老師離開小里村小,又沒有其他人願意來,4個班六十多名學生一下子丟給了冉老師,他無論如何也忙不過來,這時,冉老師想到了曾經當過代課老師的妻子。他向她求助。
得知丈夫的困境後,陳健毅然辭掉工作回到小里無償代課一年。
就在這一年,家裡的房子成了危房,為節約錢,陳健上完課後,獨自一人從遠處背來泥土,自己挖窖燒磚,自己搬來石頭,准備修新房。
本來是男人的事,但陳健全做了,光材料她就准備了一年多。「我不會讓他(指冉老師)干這些重活,他的事就是我的事。」陳健說。
2003年,女兒考上酉陽師范學校,家庭經濟再次陷入困境,陳健不得不再次南下打工,至今沒敢回來,因為她捨不得路費。
不準女兒考大學
說起女兒冉佳鑫,冉老師更是內疚。3年前,初中畢業的女兒想考高中,升大學,但他沒同意,他讓女兒選擇了中師:「我希望她今後也能為山裡的孩子做點什麼。」
兒子現在上初一了,受父親影響,他也准備考師范。
老父母仍操勞掙錢
冉老師覺得最對不起是父母:「父母就我一個兒子,他們老了,不但沒享到兒子的福,反而為我操勞。」冉父今年74歲了,患有嚴重風濕病,還每天上山放羊,老母親一個人每年都要養七八頭豬,可他們從來沒殺過過年豬,因為一家人還要靠它們吃飯。
兒子工資少,還要幫助班上的貧困生,對此,老兩口只說:「兒子決定的事,沒錯。我們也不希望小里村小撤了,如果真撤了,恁多娃兒啷個辦?」
聲音
村民陳其材:我娃兒4年的學費都要他幫忙繳的,好人啊。
家長冉健:我不曉得怎麼形容這個老師,全部好聽的話安在他身上都不夠。
學生任莉莉:等我長大了,一定掙好多錢讓冉老師用,不讓他再這么窮。
學生鄭東:我這條褲子和頭上戴的花就是冉老師給我買的。
學生冉模:我以前性格特別內向,是冉老師開導我要多和人交流,他不但教我們學知識,還教我們怎樣做人。
中心校校長楊光武:他不只是敬業,他這種不計報酬的奉獻精神讓人感動。
同事張老師:冉老師人很低調,他做過什麼從來不說,因此,我們根本不知道他竟然默默無聞為山裡孩子們做了這么多。
參考資料:http://www.wiil.cn/news/society/bxgs/20060718/122419666290.shtml
Ⅵ 師生感人的故事
孩子其實不必這樣
距離高考還有20天多天了,高三進入了白熱化的程度。
這天,一個叫成海的高三男生來找我,謙虛的地說:「老師我寫了一篇作文,想麻煩您給看看。」我欣喜的接過作文,告訴他說:「一點也不麻煩,給你這個高才生看作文,我好容心啊!」我不趕教他,但我一直都在留意他。他長的又瘦又小。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他的各科的成績都十分優異,在年級一直都穩居前十名:他是:特困生」,三難的高中學費全免費。
那是一篇寫的挺不錯的的作文,我很喜歡,就邊改邊將他敲進了電腦。但我把一篇列印稿交給程海時,他喜出望外地看著我,一疊說了七八個「謝謝」。
做課間操的時候,我看著他特別賣力的樣子,不由的有一點心疼。我跟他的辦主任說「程海這孩子干什麼都不會偷懶吧?」班主任說:「何止是不會偷懶,他簡直就是苛求自己。他的生活那麼困難,卻不肯接受大家的捐助。你知道他怎麼買飯么?二兩米飯,半份素菜,從來都是這樣的。」我說:「高三那麼苦,那麼累,每天的學習超過14小時,是超體力的勞動呢!他才吃那麼點東西,身體非跨了不可!」班主任嘆了口氣,沒有說什麼。
第二天,我特意到高三的售飯區等候程海。他來的很遲,我知道他特別惜時晚一些來為的是錯開排隊的高峰。程海打卡的的時候,我看到顯示器屏上清晰地跳出了41.50元。他買了一份飯 半份飯,還剩40元錢。我和他邊走邊往就餐區走。當我確信周圍沒有人注意我們時,我把自己的飯卡遞到他面前,假裝很隨意地說:「我們交換一下好么?別緊張,我需要減肥,你需要肉,咱們一起努力,到了高考那天,你把我飯卡的錢用完,我把你飯卡的錢用完,你說好不好?」程海有些手足無撮,低聲說:「老師,我的...錢,夠用。」我說:「我看見你卡里還有多少錢了。別讓我著急了,咱倆其實是互相成全。好了,把你的卡給我吧。」程海說了聲;「謝謝」,就和我換卡了。
我的飯卡里寸了200元錢。足夠他用20多天了。那之後,當我去食堂買飯,偶爾遇到往高三售飯區走的程海,我都會想他做一個「V」型手勢,鼓勵他努力吃,努力學。
高考來了。高考又走了。
程海到學校來找我,鄭重地將卡還給了我,並真誠的像我道謝。我也找出他的飯卡,笑著說:「我的任務完成的不賴,你可不如我。你看看你,還是那麼瘦!」程海說:「其實我長肉了,偷著長的,老師看不出來。」
很快,高考成績下來了,程海考出了628的分的好成績。作為關愛他的老師和關注他的朋友,我就像自己經歷了一次金榜提名一樣高興。臨放假的一天,我到食堂去買飯。我把卡插進大卡機,顯示屏居然顯示出160的字樣!我一下字木了。我把卡抽出來,大到儲款機去查詢,結果是這張卡近期沒有儲蓄過款!也就是說,在高考前20多天里,程海僅僅換去了「自己」的40元錢!
我捏著那張卡,突然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
我看著冷清的高三售飯區,想著那個幾乎天天來食堂都要「遲到」的又瘦又小的只買半份飯菜的男生。我驚問自己;是不是我在無意中傷害了這個十分要強的孩子。
此刻,如果程海出現在我面前,我將對他說些什麼?我想我可能會說:「孩子。窮,本不是你的錯,不要用自己贏弱的身體去給「窮」這個東西殉難。它不植得,如果一個人,表示願意和你並肩迎擊困難,你自然可以分析他(她)的用心是否真純;而當你明白的知曉他(她)原是惴惴的揣了一顆善心,並希望用這顆善心給你溫暖的時候,你就應該賜給他(她)一個機緣。在這個世界上,錢永遠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如果你以為惟有清清算了錢才不至於虧謙他人,惟有捍衛了錢才不至於辜負他人,那你就錯了。要知道,有人會把你的欣然領受一份善意看成是對他(她)的至高獎賞。他(她)期待著你幸福地體察到他(她)的晾苦用心。他(她)也期待你日後同樣成為慷慨地贈予他人溫暖的人。
孩子,說真的,我今生將能掙來無數個160元錢,而從這無數個拿出一份喂飽你一生中最不該飢餓的日子,這該是件多麼讓我欣慰的事!可惜,你沒有給我機會,你也沒有給自己機會。我們之間曾發生過一個美麗的故事:你給了我一篇作文,我將他敲進了電腦,我們共同創造了一份有價值的記憶。相比之下,如今我被我捏在手中的這張飯卡是多麼不幸。它本是想殷勤地編織一個動人的故事的,豈料留下了一處敗筆。
孩子,你在大學還好么?買飯的時候,別總去得那麼遲,早一點去,可以買到熱一些可口一些的飯菜。
兄弟我覺得你求人辦事,怎麼一點回報都不給人家呢,怎麼也得給人點車馬費吧!
Ⅶ 師生間的故事
師生之間的故事(二)
白雲人家
贊美
我的一位女同事,年輕漂亮,一次,她在學校里給初一學生監考時,有一個小個子大眼睛的男學生作弊,被她抓住了。那個男生很嚴肅的看著她說:「老師,您長的太漂亮了,可以說是柳葉眉,杏核眼,櫻桃小口一點點,楊柳細腰賽筆管,說話燕語鶯聲。」說的女老師哭笑不得,後來一打聽才曉得,這個學生原來是個小相聲迷。
墳墓
一位姓王的新老師走進課堂時,發現教室里的黑板上寫著幾個字:「王老師之墓」。王老師看到後,馬上對學生們說:「全體起立!」同學們都站了起來,狐疑的看著老師。只聽王老師說道:「不錯,我就是王老師,我本來已經死了,可我聽說同學們這么關心我,惦記我,崇拜我,我一高興,就又活了過來。好了,上課吧。」就這樣,王老師用這種有點厚黑學色彩的做法,征服了這些學生。
咒罵
某女老師姓趙,四十多歲了,對學生很嚴格,遭到個別學生的憎恨。一天,她走進課堂時,發現黑板上赫然寫著「野雞趙」幾個大字。她找到板擦,迅速的把這幾個字擦掉,就好象什麼事情也沒發生一樣,照常上課。要不是這個班有一個學生和我關系很好,私下告訴了我這件事的話,我想我到死也不會知道的啊。
Ⅷ 關於老師的小故事
一個學生去參加三好學生的頒獎大會,但他沒有被選上,這是。她的同學哄她,說:老師喊你去領獎,他真的跑了上去,可是校長問他:你上來干什麼,他說:上來領獎!這是下面的同學說道:他真的信了,好傻!他感到十分窘迫,這是老師趕忙說道:由他呀!哦,原來是我忘記了!這是校長說道:你平時都很嚴厲,你今天怎麼這樣!其實他並沒有得獎的,老師為了幫自己的學生,另可讓自己被校長說。
原文其實還有一節,是他長大後回憶這件事,十分感動,為了節省篇幅,省略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不行還有一個
永遠的第十一位教師
在一個偏遠山區的小學校里,因辦學條件差,一年內已經先後走了七八位教師,當村民和孩子們依依不捨的送走第十位教師後,人們寒心的說:「再不會有第十一位教師能留下來了。」後來村裡找了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大學生來代一段時間的課。一個月後,女大學生被分配到城裡工作。當女大學生收拾好行裝,離開住所,准備離開的時候,她背後突然意外的傳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聲音在山谷中回盪,久久不決——那是她第一次教給孩子們的詩。她回過頭來一看,一群純真的孩子齊刷刷的跪在遠處高高的山坡上——誰能受得起那天地為之動容的長跪呀!她頃刻間明白了,那是渴求知識的孩子們純真而無奈的挽留呀!
女大學生的靈魂就在瞬間的洗禮中得到了升華,她毅然決定留了下來——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間,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們去上初中、上高中、念大學......後來這位女大學生積勞成疾,被送往北京醫院治療......
當鄉親們把她接回山村時,人們見到的只有被裝在紅色木匣內的她的骨灰......
後來,這個村裡有了不成文 的規定,不論誰來教書,永遠都是第十一位教師......
如果還不行再給你找一個
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老師再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他把那個女孩背到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救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背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如果還不行,我就無語了
Ⅸ 急需師生情的小故事~~~
尊敬師長終身思慕
宋朝時,岳武穆王的老師周同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當周同死了之後,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師的墓前祭拜,並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
尊敬師長名留後世
桓榮是漢明帝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裡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親自拜桓榮為老師。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貴的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范,值得大家學習。
尊師重道立雪程門
宋朝時,有游酢、揚時兩人跟著程頤老夫子學習,他們對老師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這兩位學生陪著老師,並聽老師教誨。說了一會兒,夫子便閉目養神,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他們兩個不敢離開,又怕吵醒夫子,就靜靜地站在兩旁等夫子醒來。夫子醒來見他們兩位還站在旁邊,便說了:「你們還沒走啊!」他們兩個回答:「我們是因為先生睡著了,沒有請命,不敢離去!」於是再把書中有疑問的地方請教夫子,最後才向夫子拜辭。出門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雪已經積了三尺深了。這兩位學生,後來也都成為很有名的人。
舉凡弟子要能夠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師虛心求教,而在跟隨老師的同時,就應該要明白恭敬侍奉師長的道理。須知父母養育我們,師長教導我們,是一樣的恩澤,怎麼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個能尊敬老師的人,也就能重視學業;相對的,也就是尊重自己。游酢、揚時尊師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體會、學習。
尊師重道終成大器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當我們真心地對待他人的時候,他人也必定會以真心回報我們的。
恭敬師傅天子善報
明朝時在四川灌縣有一位銀匠,名叫何雲發,他平日侍奉師傅非常恭敬誠懇。每次若在道路上遇到師傅,他一定雙手拱立,誠心敬意地向師傅問好。不久他的家漸漸地富有起來,但是結婚多年卻一直沒有子女,有一天他妻子夢到神來托夢說:「你命中本來註定沒有子女,但因你的丈夫懂得恭敬師傅,所以上天許你生個貴子。」後來他們夫婦果真生了貴子,並得到這貴子的孝順供養,一生衣食豐厚。
名人尊師的故事
毛澤東向教師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同志來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特意邀請自己在私塾讀書的老師毛禹珠一起吃飯。席間毛澤東熱情地向老師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笑著回答:「敬老敬賢,應該應該!」
周恩來向老師贈款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突然患腦血栓逝世,周恩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白色緞帶上寫著:「伯苓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張伯苓逝世後,周恩來一直掂記著張家的生活。1961年國家困難時期,周恩來給張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幣,並囑咐交際處要加倍關照張夫人和子女。
朱德給老師敬禮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開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邊觀眾談話。這時,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親切地呼喚:「葉老師!」,然後請葉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後他才坐下。
彭德懷穿便服會見教師
1957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3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彭德懷身穿便服,准備接見北京市部分中小學教師代表。工作人員提醒他說:「彭總,您是國防部長,應穿軍服才好。」彭德懷說:「今天是去見老師,學生見老師應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舊思想的影響,瞧不起中小學教師,我們應改變這種不良風氣。」接見時彭德懷頻頻向老師們問好。
魯迅尊敬老師
魯迅對啟蒙老師壽鏡吾一直很尊敬。他18歲到南京讀書,每當放假回紹興時,總要抽空看望壽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東渡日本留學的8年間,他經常寫信向壽老師匯報自己在異國的學習情況。一次,他奉母命從日本回紹興辦婚事,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時間專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壽先生。魯迅在日本還拜章太炎先生為師學文字學。章太炎先生逝世後,他連續撰文兩篇紀念。
=================================
師生情2007-04-28 10:24 作者: 網路轉載 出處: 論壇整理 責任編輯:小蝦米 一
周末,秦老師正在家看電視,突然接到一個學生的電話,邀請他出去聚一聚,說盡是他當年得意的門生。秦老師嗯啊了半天實在聽不出這位學生究竟是誰,可又不好意思張口去問,於是便滿口答應一定去一定去。
於是秦老師便回憶起他當年帶過的最感驕傲的那屆學生。正是這屆學生讓他在當地教育界里名聲大振,最後從縣里的中學調到市裡的中學。想到這些秦老師的臉上便露出了笑容。他的腦海里首先浮現出的就是呂明的身影。呂明小小的身材,但頭腦卻絕頂的聰明,那年一舉以全省狀元的成績考到了清華。作為他的老師,真的感到很欣慰,而且這也是一個絕好的教育資本呀……
但秦老師其實並不喜歡這個學生。他太聰明太驕傲根本不把老師放在眼裡。秦老師最喜歡的是他的科代錶王復生同學。這個學生學習也特別好,特別是懂事而又對老師尊重這種品質更討人喜歡,而且長得還眉清目秀。
秦老師想畢業以後很少見到這些以往的學生們,他們都到哪裡去了?王復生,我記得他也考上了大學了--當老師的都知道,他們年年帶那麼多的學生,現在的以往的真是太多了,大多數學生老師們是根本記不住他們的名字的,即使教的時候記著,畢業之後也就很快忘記了--然而也有那極其個別的學生--比如王復生之對於秦老師--確實討人喜歡,讓老師難以忘懷常常惦記著。
二
周末,王復生正陪妻子逛街,突然接到一個同學的電話,邀請他出去聚一聚,說有咱們當年敬愛的師長。王復生嗯啊了半天實在聽不出這位同學究竟是誰,可又不好意思張口去問,於是便滿口答應一定去一定去。
於是王復生便回憶起當年做學生的時候教過他的那些老師們。這些老師們都挺有學問都挺敬業,而且都挺喜歡他。正是由於這些老師們的敦敦教誨,他才考上了大學,畢業後才能留城工作。想到這些王復生的臉上便露出了笑容。他的腦海里首先浮現出的就是唐老師的身影。唐老師是他們的班主任,高大威猛,不苟言笑,管理班級自有一套。他帶的班屢被評為縣市級乃至省級優秀班集。作為他的學生,尤其是現在也當了老師的學生,他感到很榮幸,因為唐老師的那套做法管理現在的學生真是再適合不過了,他有了一個照貓畫虎臨摹的範本……
但王復生其實並不喜歡唐老師,他太嚴厲太苛刻簡直沒把學生當人看,在他眼裡學生只是學習和考試的機器,是他晉級的工具。王復生最喜歡的是語文老師秦老師。他最喜歡語文,他的語文學得最好,他是語文科代表。尤其令他難以忘懷的是秦老師對他的態度特別好。
王復生想畢業以後就很少再見到這些老師們了,不知道他們現在怎麼樣?秦老師,當年是我崇拜的偶像啊--作學生的都知道,雖然有那麼多的老師教過自己(小學的中學的大學的,有很多都記不得他們的名字了,記著的也差不多忘了他們長什麼樣兒了),但真正給學生留下印象的能給學生造成影響的也就那麼幾個吧--對於王復生而言,秦老師就是這樣的老師。王復生常會想起他。自己的行為動作為人處事彷彿不經意間成了秦老師的樣兒了。
三
王復生到了預定的酒店,已有一些同學和老師們先到了。
一位胖同學起來接住王復生,笑著說:「在座的可都是咱們的親老師親同學,師生聚會你竟遲到了,不應該吧?」
王復生找個位子坐下說:「不好意思,我正好有些事兒。」
胖同學說:「這樣吧,給你出個節目--在座的都不要言語--你來認一認大家……如果有一個認不出,那不客氣,罰酒一杯;兩個認不出,罰酒兩杯……怎麼樣?」
王復生看了看在座的諸位,都挺面熟的,但……就是叫不出名字來。他窘極了。
沒有人吱聲……
王復生只好端起杯站起來:「各位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恕我王某人有眼無珠……我先幹了!」
王復生喝完一杯倒上又要喝第二杯,在座的忙都攔住:「別,別……開玩笑的。」
於是胖同學起來主持大家相互介紹,看來他是今天的東家。
王復生這才知道今天聚在一起的盡是當年淘氣而如今有出息的人。他一一跟他們握了手。大家一起幹了一杯,便你一言我一語地閑聊了起來。
四
秦老師到了。胖同學仍然出座迎接。落座後,相互問訊。一個數學老師好像跟秦老師熟,這時便也跟他開了個同樣的玩笑:「老秦,這些可都是咱們的嫡系弟子呀,今兒聚在一起,難得!我們都有節目了,你來得遲了沒看上。現在大家一致想給你出個節目:在座的學生你一個一個認一認……認不出一個,罰酒一杯;認不出兩個,罰酒兩杯……你看怎麼樣?我也給你幫個忙--我給你介紹他們的職務。」
秦老師迅速地掃了一眼同學們,心裡有些打鼓,說實在的,這此學生倒也大部分面熟,爭奈時隔久遠,他記不起他們的名字了……
只聽數學老師在挨個兒地給他介紹:「這是遠大集團的經理,大老闆呵;這是國稅局的副局長,年輕有為呵;這是省醫院的外科大夫;這是市政府……什麼處來著……的科長,這是自己辦了一所學校『正升學校』校長;這是……」數學老師指到了王復生,「……你在哪兒高就來著?」
「我在十五中教書。」
「噢,咱同行,唉,跟老師一樣沒出息;不是老師們沒教好你啊……要跟人家學習……開個玩笑……這是農行……這是……」
數學老師介紹完了。
秦老師張了幾次嘴……一個名字也沒說出來。他不得不站了起來,端起酒就往喉嚨里送……
同學們忙攔住了:「別,別……秦老師,開玩笑的。」
王復生也站起來說:「秦老師,我給您介紹吧。您桃李滿天下,哪能個個學生都能記住名字呢。這是劉名;這是王剛;這是孟大偉;這是……」介紹完了,王復生請秦老師坐下,自己也坐下。
但秦老師仍端著杯向大家道歉:「事隔多年,秦老師記性不好了,請見諒。諸位真的都是有出息的人。在我的預料之外卻也在我的預料之中。我祝賀大家!來,乾杯!」
同學們都陪著幹了……
五
曲終人散。各位相互道別。幾位老師都先走了,秦老師於是作結道:「諸位弟子都是有能力的人。現在都小有成就了。將來肯定還會大有作為!老師老朽啦,以後還要多仰仗諸位弟子了。你們的大名我記住了,不會再忘了。」
有同學要拿車送秦老師回去。秦老師說:「不用,不用,你們忙你們的,我打個車回去。」
同學們都開車走了。只剩下秦老師和王復生兩人站在酒店外的馬路邊等計程車。終於來了一輛,王復生讓秦老師先走。秦老師也讓。王復生便把秦老師送到車門。秦老師上了車,一邊關車門一邊王復生說:「剛才你給我介紹了一番他們的名字,卻沒說你自個兒,老師我真是老朽啦,只覺得面熟面熟卻怎麼也記不起來了,你叫……」
「我叫王復生。」
「噢……再見!」
「再見!」
王復生突然覺得今天喝得有點兒多。他不等車了,他想溜達著回去……
Ⅹ 師生戀的故事
那你去看相關小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