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關工委暑期活動總結

關工委暑期活動總結

發布時間: 2021-01-19 12:11:12

『壹』 居委會關工委工作總結

居民會是一個抄社區團襲體居民居住的一個委員會,它體現在為居民服務,嗯事項做到第一步有事找劇名回去,那位大媽可以給你做小預想到,臨沂詳細給你解釋,你又不懂的不明白的,他可以去給你發哪個董事向,嗯,有點兒什麼好處,有事兒了都可以給你。居民委員會的工作總結是由黨支部居民委員會的主任來接她寫的每一家每戶的工作成績和業績,以及家庭有沒有什麼微信違反規定居民顛易燃易爆的啦,以危險的了一眾臉的人物了,這都得寫上它就是一個包。車是不是派出所的一個小保安局派出?派出所下屬的一個工作場所。他說工作也是由距免費開展的。

『貳』 關工委關心下一代總結報告

別太靠近了看電視,別上網太久,不睡著看書。

『叄』 暑期工作總結報告

暑期工作總結報告,就是簡單說一下你的工作情況,工作心得之類的.找找那個易.代.網吧,他們可以弄

『肆』 暑期社會活動總結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為幫助、引導青年學生投身社會,主動進行實踐,豐富廣大青年的暑期生活,充分發揮大學生的科技文化優勢為社會服務,把所學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為家鄉、為社會經濟發展作貢獻。本著這一目的,我院根據校團委提出的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安排,結合自身實際深入扎實地開展了2007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廣泛動員 精心組織
我院始終把社會實踐作為素質教育和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部分來抓。按照校團委的要求,我院團委認真研究,領會精神,精心策劃,確定了本次實踐活動的方案。並積極動員、組織廣大青年學生投身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在放假前,特召開了各班級班主任和團支書會議,強調暑期社會實踐。因為本次社會實踐與以往不同,本次落腳點就是讓學生真正深入到企事業單位、個體、私營、農村等進行最段為期一周的工作,因此,為充分調動廣大學生投身暑期社會實踐的積極性,我們從6月底開始,就利用班團活動,寢室櫥窗,海報等形式對今年暑期實踐活動進行了詳實、細致的宣傳與安排。從號召廣大同學投身暑期社會實踐到集中組隊報名流程,再到主題和主要內容、社會實踐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社會實踐報告的書寫方法、今年暑期社會實踐的總結評比辦法,再到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往年暑期社會實踐所取得的成績都向各團支部做了具體說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暑期社會實踐的組織更加有序,思路更加清晰,確保了我院今年暑期社會實踐工作的全面開展。
二、重點突出,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特色明顯
今年是我院迎接國家教育部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關鍵一年,在這樣的形勢下,動員組織廣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對於引導學生培養和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樹立科院大學生良好形象,並進而為我校的建設和發展做出貢獻,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院今年繼續以大學生素質拓展為核心,以「服務社會,完善自身」為宗旨,以「經風雨,見世面,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為目的,以「實踐促成才 ,青春創和諧」為主題,積極動員、鼓勵、組織全院廣大學生投身社會實踐,,以「面向農村、面向基層、面向科研課題」為方向,引導青年學生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把愛國熱情和成長成才的強烈願望轉化為學習進步的實際行動,在實踐中認識國情,提高素質。
1、點、面結合,靈活多樣。不論是各實踐團隊還是個人,他們圍繞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主題採取了靈活多樣的方式,形成全面細致的整體實踐成果。
2、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形式多樣。今年我校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涉及工業、農業、商業的各個行業領域。有深入廠礦進行生產實習的,有深入偏遠山區進行科技文化援助的,也有到農村進行科教、醫療衛生宣傳的。有進行社會調查的,有開展文化服務的,也有開展技術服務的,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另外,各專業學生並不僅僅局限於在所學學科范圍內進行社會實踐,而是做了許多探索性的嘗試,思路更加開闊。學電子信息專業的學生有從事市場營銷調研的,也有到工廠學本領練技術的,也有為企事業單位開發軟體管理系統的,豐富了大學生專業知識以外的其它行業的技術本領。
三、工作扎實,成果顯著
2007年的暑期社會實踐工作,同學們都能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扎實、持久地開展實踐,在深入了解社會的過程中,進行有深度的探究,獲得可貴的一手資料。通過縝密的組織、認真扎實的開展實踐,使社會實踐活動實現了預期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廣大同學對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實踐過程中,同學們通過讀書、閱讀報刊、走訪、座談、聽報告等方式,結合對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及理論著作的學習,對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科學內涵、精神實質的認識更加深入。
2、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增強了廣大同學的民族自豪感,堅定了他們的愛國主義理想信念。通過深入社會,了解社會,了解我們民族發展的歷史,了解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奮斗歷程,使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熱情高漲,為祖國騰飛而奮發讀書的理想更加明確,增強了建設祖國,為社會做貢獻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3、通過實踐活動,使青年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得到了體現,樹立了青年一代大學生的良好形象。不管去的是偏遠的山區,還是繁華的都市,大學生們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給實踐單位及更多的幹部、群眾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們通過認真投入工作,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展現了自身的素質,很好的體現了一名青年大學生的價值。
4、實踐活動的開展培養了大學生獨立處世的能力。大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通過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自主的去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社會的認識更加清晰。不管在實踐過程中遇到挫折還是成功,對他們都是一種收獲,明確了優勢同時也發現了不足之處,面對社會更加自信。
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已經基本結束了。在此次社會實踐過程中,我院大學生能夠圍繞主題,扎實開展工作,深入實踐,鍛煉了能力,展現了大學生的青春風采,達到了社會實踐的目的。為總結經驗,鞏固和深化社會實踐成果,我們將繼續對此次社會實踐活動進行深入細致的總結,加強社會實踐經驗的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社會實踐的開展方式、方法。並加強成果的宣傳,組成社會實踐成果宣講團在各團支部內進行宣講,擴大影響,為下一年工作的深入開展打好基礎。

『伍』 2011關工委工作總結

2011年新民市關工委工作總結

2011年新民市關工委在新民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關工委的指導下,以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繼續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2004】8號文件精神,堅持「急黨政之所急,想青少年之所需,盡關工委之所能」的方針,恪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充分發揮「五老」主體作用,結合市委建設和諧新民,建設百強縣的工作目標,有針對性的開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活動,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本內容的實踐活動和以幫困助學、扶貧濟困、幫青致富等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其中有95個關工委、43名先進個人受到沈陽市關工委的表獎。新民市關工委先後被省、沈陽市評為關工委工作先進單位。概括起來主要是「六抓」:
一、 抓學習,各級領導和廣大「五老」對關工委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有了新提高
2009年12月我市召開「慶祝新民市關工委成立20周年」大會後,我們以此為契機,按照市委要求,全市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和基層關工委成員及廣大「五老」,認真學習中央領導批示,認真學習省、沈陽市關工委領導講話,認真學習新民市委主要領導講話精神,從而提高了認識,增強了自覺性,真正地把關工委工作納入了各級黨委工作日程。
一是市委每年都研究1—2次關工委工作,今年第九次市委常委會對關工委組成人員進行了重新調整、充實。
二是市委每次都會把關工委工作寫入報告,今年4月第四次黨代會在報告中,對關工委的工作做了充分肯定,同時對下步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三是各基層黨委認真貫徹市委文件精神,都把關工委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
四是市政府及各基層單位都給予一定支持,如活動經費,人員補貼等,為市關工委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資金支持和組織保證。
二、 抓建設,各鎮(鄉)、街、局基層關工委「三個建設」有了新加強
一是配齊了基層關工委的領導班子,46個鎮(鄉)、街、局關工委主任大多由同級黨委副書記兼任,常務副主任由退休或退二線的老同志擔任,組成了主任、副主任、秘書長等5—7人的領導核心。335個村,38個社區都相應成立了關工委。目前,我市關工委組織由市到最基層村、社區、學校基本形成了網路化。
二是「五老」隊伍不斷壯大。首先是下文件廣泛發動,其次是各別走訪動員,三是用典型引路,使全市「五老」隊伍基本保持穩定。關愛「五老」做到政治上關懷、學習上關心、生活上關愛,具體做到為「五老」訂刊物、報紙,過年過節走訪慰問,為80歲以上的老同志過生日,幫助一部分老同志辦低保、「三險」,使他們感到雖然退休,還在組織的關懷之中,從而激發了老同志無私奉獻的工作熱情,調動了老同志的工作積極性。
三、 抓活動,充分發揮「五老」主體作用,青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新成果
1、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體系教育活動。一是全市有110個「五老」報告團,多年來,堅持在全市青少年兒童中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愛黨教育,據不完全統計,共作報告1800多場。受教育的青少年近20萬人次。今年「七一」前,以喬安山為首的國家關工委傳統報告團到沈陽市中醫葯學校作革命傳統報告,有3000多名師生和家長參加。
二是舉辦圖片展。共辦各種傳統教育圖片展500多場,受教育的青少年10多萬人次。
三是辦家庭圖書室、家庭文化活動站,利用城鄉各種文化場所,開展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全市有青少年之家260個,家庭文化活動場所275個,圖書室160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6個,城鄉文化廣場50多個,為孩子們創造了良好的健康成長環境。遼濱街道退休老教師陳元輝夫妻倆堅持十多年來自辦青少年之家,無償為孩子們提供學習和活動的場所,受到廣大青少年及家長的好評。2010年,陳元輝同志被遼寧省教育廳、遼寧省關工委評為「青藍工程」先進工作者。
四是法制教育進學校。市政法部門組織71名幹警到43所中小學擔任法制校長和法制輔導員,配合學校開展法制、治安等工作。10月13日,市教育局、司法局聯合召開「法制進校園」啟動儀式,宣讀了「法制進校園」實施方案,第一高中校長馬繼明做經驗介紹,司法局法警賀亮為500多名師生講了法制課。
五是建立教育基地。省、市關工委先後在沈陽中醫葯學校、興隆店學校、周坨子鎮安坨子村、大民屯鎮三村和方巾牛村建立了6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做到了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基地教育相結合,受教育人數達10多萬人次。
2、以慶祝建黨90周年為契機,針對性的開展了「明黨史、知黨恩、跟黨走」活動。
對此我們專門下發了文件,對基層關工委開展「慶祝建黨90周年」提出了具體要求。市關工委共做了四件事:
一是同教育系統關工委、市委老幹部局、市婦聯、團市委等開展「七一」徵文活動。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共收到徵文400多篇。經過市作家協會評審組評審,有192人的文章入選,分別獲徵文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入編《我心中的太陽》有185篇。
二是在城區中小學開展「寫紅詩、唱紅歌、演紅戲」等活動。「七一」前夕,市關工委與教育系統關工委在城區二小舉行了「撫今追昔頌黨恩」詩歌朗誦會,有12篇師生的作品當場朗誦,受到師生及家長的好評。
三是會同市書法家協會共同舉辦了慶「七一」大型書畫展,其中退離休老同志和中小學生的書畫作品120多幅,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好評。
四是以建黨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九一八」80周年為主要內容,在全市中小學中廣泛開展革命傳統報告會,「愛黨、愛家鄉、愛祖國」三愛報告會。「七一」前後共舉行100多場報告,受教育人數達3.5萬多人。
3、強化思想道德建設,「六百」創建活動深入開展。
根據廣大青少年變化及特點,我們不斷創建新方法,豐富新內容,先後開展了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本內容的「六百」創建活動。即:百名「先進五老」、百個「六好基層「、百名「小孝星」、百名「小雷鋒」、百個「英雄中隊」和百名「五好家長」。這幾年我們緊抓「六百」活動不放,取得了明顯教育效果。百個「英雄中隊」成為中小學生「學英雄事跡、走英雄道路、做英雄傳人」的良好載體;百名「小孝星」讓更多的青少年受到深刻的感恩教育;百名「小雷鋒」帶動了全市青少年學雷鋒活動的深入開展。百名「先進五老」和百個「六好基層」的創建和評比活動,極大的激發了五老的工作熱情,對調動「五老」積極性,不斷壯大「五老」隊伍,起到了促進作用,涌現了一大批無私奉獻、忘我工作的先進典型。周坨子鎮安坨子村退休教師魯維賢81歲高齡,仍在做捐資助學、幫青致富工作,成為沈陽市、新民市關工委和老科協的先進典型。遼濱街南塔社區鄭奎元老師不顧年高體弱,對盲女鄭金從小學到初中進行多年的教學指導,把一個盲女培養成殘疾人長跑世界冠軍。
四、抓「五幫」,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等活動取得新成就
近年來,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和「六百」創建活動的同時,對廣大青少年兒童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感恩教育,在捐資助學、扶貧濟困、幫青致富等活動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概括為「五幫」:一是幫辦學。全市目前有7個鄉鎮關工委、7所學校、20個企業和幾個民主黨派的30多位知名人士聯姻,捐資200多萬元幫助柳河溝鎮彭沙小學建校;二是幫特困。全市經市各層關工委協調,動員社會各界捐資186萬元,資助1785名特困生。三是幫失親生和留守兒童。據統計,全市各級關工委組織捐款121萬元,5378人;社會救災捐款73萬元,2993人;幫助失親學生341人。四是幫教失足青少年。全市1500多名「五老」組成400多個幫教組,一幫一結對子3757人,對800多名失足青少年進行思想教育和生活安置,改好率達95%。五是幫青致富。兩年來,舉辦科技講座970場,受益農民8.7萬人次,據統計,近年來幫青致富投入152萬元,1872人。農經局關工委把蔬菜大棚作為活動基地,把23名農技專家深入到15個鄉鎮70多個村和150個大棚,舉辦科技學習班320多場,培訓17000餘人次。
五、 抓典型,宣傳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年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央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同志的講話,根據市委「少開會、開短會、少上來、多下去」的指示精神,我們採取多種形式大搞調查,做到統一部署、重點指導,取得較好效果。今年春秋兩季先後開了兩次片會。四、五月份為了給省、市關工委准備材料,我們用近兩個月的時間,在調研的基礎上,總結出12個單位的典型經驗材料,得到省、市關工委的好評。
在典型宣傳上,我們主要採取了五種方法:一是電台宣傳,二是電視宣傳,三是報刊宣傳,四是編小冊子宣傳,五是《工作信息》宣傳。兩年來有張士良、陳元輝、馬澄瀛等10多名「五老「的先進事跡在電台、電視台做過宣傳報道;《新民文化》刊登關工委工作經驗和老同志先進事跡的文章30多篇;兩年編了五本資料:2008年為迎接關工委成立20周年編寫了《托起明天的太陽》;2009年開展建國60周年徵文活動編寫了《祖國在我心中》;2010年把100名小雷鋒事跡編寫了《感恩樂章》;2011年為慶祝建黨90周年編寫了《我心中的太陽》;為迎接「五好家長」表彰大會,我們編寫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今年在上三級報刊上還發表了典型事跡20多篇。通過典型事跡的宣傳,不僅增加了關工委的知名度,提高了廣大幹部群眾對關工委重要地位的認識,也增強了「五老」和關工委工作者的責任感,激揚了廣大「五老」的工作熱情。
六、 抓服務,機關建設有了新改善
一年來,在市委、是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關工委機關建設有了很大改善。一是服務意識增強了;二是建立健全了各項制度,加強了檔案管理工作。概括為「五個堅持」,即:堅持一個宗旨,堅持一個目標,堅持一種方法,堅持一個機制,堅持一種作風;三是強化了自身建設,改善了辦公條件;四是建立和完善「三老」聯動機制,其內容是「感情上聯心,組織上聯手,工作上聯合,行動上聯動」。聯心是關鍵,聯手是保證,聯合是手段,聯動是目的。
兩年多的工作實踐,使我們深深體會到:要想做好關工委工作,一定要做到「八個必須」,即:一是必須取得同級黨委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二是必須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從實際出發,主動而行量力而行;三是必須發揮「五老」的主題作用;四是必須主動協調有關部門相互聯手,優勢互補,資源整合;五是必須加強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大力度宣傳;六是比粗建立表彰獎勵機制;七是必須得到財力支持;八是必須加強關工委機關建設,為基層關工委和「五老」服務。
回顧即將過去的2011年,我們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圍繞鎮(鄉)、街、局中心工作,配合主渠道,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省、沈陽市關工委對我們的希望還相距甚遠,同兄弟單位相比較,還有不小差距,還不能達到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實際要求。比如:關工委二級機構還有待建立;與上級有些部門的溝通交流還不夠暢通;不少該做的實際工作還沒完全落實;對關心下一代的宣傳力度較弱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

『陸』 假期社區活動總結

紹興市文瀾中學學生暑假社會實踐活動記錄表

「記憶的證明」紀念抗戰60周年「四個一」活 動
項 目 活動時間、地點及簡要經過
聽一次專題革命講座
學一首經典革命歌曲 班級 姓名 聯系電話 所在社區居委會(村委)

讀一本老革命家傳記
做一張主題紀念小報
參 加
街道、居委會(或村委)活 動

參 加
其 它
活 動 居委會(或村委)意見:

(蓋 章)
年 月 日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體會(可附頁):
「團隊在社區」假日實踐小分隊活動記錄表
班級 姓名 小分隊
組 長 副組長 指導老師
組 員
活動時間、地點 活動內容(資料另附)

活動總結材料(請附頁)
是否申報「最佳小分隊」?

是 否
指導老師意見:

簽名(蓋章):
年 月 日

紹興市文瀾中學關於開展2005年暑假
社會實踐活動的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主要思想為指導,以實際行動學習貫徹中發〔2004〕8號、16號文件及《中共紹興市委、紹興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施意見》,圍繞稽山街道《關於認真組織暑假關工委(社區教育)活動的意見》,以愛國主義教育和「雙爭」活動為主題,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以假日實踐小分隊為主要活動形式,切實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進一步深化我校的特色工程——「團隊在社區」工程和大德育工程,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創建文明社區、學習型社區出一份力!
二、具體內容
1、開展「記憶的證明」紀念抗戰60周年「四個一」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要圍繞愛國主義主旋律,抓住抗戰勝利60周年這一德育契機,大力宣傳這一偉大民族解放戰爭的重要歷史地位和光輝業績,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認真開展「四個一」活動,即聽一次專題革命講座,學一首經典革命歌曲,讀一本老革命家傳記,做一張主題紀念小報。(其中一次專題講座由學校組織,7月3日進行。另三個「一」,由學生個人或實踐小分隊自主進行。)
2、開展「團隊在社區」教育活動
全校學生暑假一開始就必須按時到社區報到,上交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記錄表,積極參加所在居委會組織的各項社區教育活動,在社區中鍛煉,在社區中實踐,自覺服從社區、居委會幹部及社區教育輔導員的工作安排。將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活動中不斷拓展道德實踐的空間,並通過活動,與長輩、成人們一起為創建文明社區、文明城市,倡導文明生活方式作出自己的貢獻。
(1)組織形式:社會實踐小分隊。每個小分隊人數控制在10人左右,自己推選正副隊長各一位,並自聘有一定專長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師、學生家長等)為指導老師。在確定本小分隊的活動主題(附:活動內容)及固定的實踐基地後,在暑假中至少開展6次以上圍繞主題的高質量活動(如:觀察、宣傳、訪談、問卷、實驗等),隊長要做好活動記錄和有關資料(如:照片、活動用具、訪談表格、問卷、宣傳資料、網路資源、圖書館資源等)的整理工作,各小分隊在假期結束後,上交一份小分隊活動總結材料,並視自身活動情況申報「最佳小分隊」,各班還可推薦1—3位社區實踐積極分子為社區入團的對象。經社區、居委會審議認可,並參加團校培訓後發展為新團員,並於8月底在社區舉行新團員入團儀式。學校將按學生參與的情況評出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班級和先進個人,計入班級量化考核成績

熱點內容
程遠老師 發布:2025-08-24 11:15:36 瀏覽:216
怎麼做分錄 發布:2025-08-24 08:33:23 瀏覽:40
什麼是弔死 發布:2025-08-24 06:34:52 瀏覽:293
化學原料桶 發布:2025-08-24 05:27:35 瀏覽:855
央視地理節目 發布:2025-08-24 04:57:57 瀏覽:514
初一歷史課本下冊 發布:2025-08-24 02:19:47 瀏覽:810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發布:2025-08-24 01:24:14 瀏覽:500
我與老師的銷魂初夜 發布:2025-08-23 23:39:36 瀏覽:499
新進教師培訓總結 發布:2025-08-23 22:16:12 瀏覽:684
數學五大定律 發布:2025-08-23 21:14:06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