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師生
學校過去有600名師生
The school had 600 teachers and students
② 請比較,現在的師生關系與以前的師生關系有什麼不同。
額..八年級思想品德吧
等著..
傳統師生關系(影響師生交往的原因):「權威一遵從」的不對等的師生關系引發了師生交往的重重障礙。
新型師生關系:(1)新型的師生關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在這種關系中,師生之間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學習,教學相長。(2)「亦師亦友」,老師是我們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我們的朋友。
書上抄的
③ 當年的「中師生」現在過得怎麼樣
大約從1980年前後,為了緩解農村小學師資嚴重不足的壓力,國家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從初中畢業生中招收學生就讀中等師范學校、學生畢業後到城鄉小學任教的招生政策。這一政策執行至1999年。當年他們以出類拔萃的優異素質選擇上中師,除了為了解決一張飯票,也為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自此之後,每一屆畢業生中的大多數被分配到了廣大的農村中小學教書,成了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中國教育的發展,尤其是鄉村教育的發展,他們功不可沒。說他們是中國鄉村教育的基石,一點也不為過。快3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中師生」現在過得怎麼樣?看看網友的留言吧
@零度頑童:我就是87屆的中師,當時全縣六千多考生只有一百多能考上中專。現在工作28年,不後悔!
@雲出岫11:我90年考取師范,當時還不滿15周歲,三年後分配到農村初中教學畢業班,所教學生和自己一樣大,現在教齡二十四年,起早貪黑,月資3000元
@月滿西樓:93年考上中師,96年畢業直接分配到小學,當年考上重點高中的同學有的北京發展很好,有的還不如我們,只能說是不上不下吧.
@山清水秀:我是84屆中師生,以高分考入中師,只為一張飯票。比我成績低的上了高中,如今人家博士、碩士,工程師,出國留學的,記者,編輯等很多,同行改行的書記,市長,局長很多,一唯我三十年奮斗中小學,工資5000。
@灶王爺:我也是中師生,82年考起的,連續工作35年,中學高級職稱,農村小學任教。看到學生越來越少,心裡十分悲哀,魯迅還在,一定會痛心今天農村的破敗!!!
@銀河星曉:83級86屆中師畢業,畢業時才17歲,通過後來的進修,現在是縣第一中學的主科教師。
@YCG園丁:我是1978年初中畢業考上中師的,當時我們學校四個畢業班200多人就我一人考上中師,另兩個中專共三人,1981年中師畢業,就一直在偏遠的農村小學任教36年,現為一級教師,工資5000多元。
@LYZ:1979年初中畢業,14歲多考中師,當時縣上地區數學競賽都拿名次,82年畢業,山區村小學教課1年,後縣里進修英語1年,回到鄉上教初中1年,考上教育學院學習2年,再到軍工廠子弟學校教書5年,剛好合同(軍工廠付了地方教育局教育學院學習費用,簽定5年不得離開合同)到期考上研究生離開,95年畢業後到省級機關。
@以閑為自在將壽補蹉跎:我是80年入學的中師學生,那時候剛剛恢復高考制度,一個縣每年錄取大、中專學生加在一起也不超過一百人,不像現在光本科就有幾百人。82年畢業分配到編遠鄉村,師資力量嚴重缺乏,農村辦學條件非常差,黑屋子、土檯子、里邊坐著泥孩子,連用電都解決不了,每月工資只有33元5角。那時候沒有任何私心雜念,一心一意干工作,忠誠黨的教育事業。35年過來了,我們老了??
可以看出他們大部分人還工作在中小學,特別是鄉村中小學校,用自己的方式,不斷的奮斗,來修煉自己的人生。正如有網友說:安貧樂教,每月拿著不高的工資,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書,育好子,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很知足。
點擊添加「關注」期待與您交流,做知心朋友。
④ 難忘師生
[難忘師生]
回首過去,經歷了九年的學習生涯,已遇到了數不勝數的老師,難忘師生。他們之中有和藹可親的,也有十分嚴厲的;有認真負責的,也有應付課程的;有勇於承認錯誤的,也有從不承認錯誤的。他們之中,有的使我們改善了性情,改變了學習學習方法,有的使我們失去了信心,喪失了勇氣。壞老師固然有,但好老師層出不窮。壞老師僅是教師行列中不起眼的少數,而好老師卻是教師行列中的大多數。
最難忘老師一筆一畫地將漢字認真地書寫在黑板上,一遍又一遍的教我們這些剛進入校園卻還不懂得課堂紀律的小孩們認識這些簡單的漢字。十次二十次,直到我們徹底會讀會寫。
最難忘老師一字一句地教我們課程,將難以理解的文言文以通俗易懂的白話形式教給我們僅有四年級文化水平的小學生。
最難忘老師悉心教育我們。當我們犯了錯誤時,他不會因此責罵我們,而是將正確的思想灌輸給我們,從言語中教育我們,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中學生作文《難忘師生》。
最難忘老師的耐心輔導。當我們遇到了困難時,他們會給我們開導,以另一種方式幫助我們解決困難,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他們沒有直接給予我們幫助,卻使我們在那一刻受益匪淺。
最難忘老師時刻的玩笑。當忙碌的學習壓得我們喘不上氣時,當45分鍾毫不停頓的課程讓我們思維停頓、精神渙散時,老師都會不時地開一些玩笑,以引起我們的注意,提高我們的聽課效率,改善我們的上課氣氛。
最難忘老師適時適度地提醒我們認真學習。當我們在考試前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時,在我們因一些課外事情忘記了自己的使命時,老師都會以不同方式提醒我們。「你們把書本和監測的知識全弄懂也就能夠將將及格。」老師總愛以這種話威脅提醒我們,而此時的我們會以青少年所獨有的不屑一顧的神態或笑或說來回應老師的提醒,但笑過之後,我們也會仔細地揣思老師的話的含義,也會認真地思考自己該做的事情,認真學習,綳緊自己的神經,面對即將來臨的考試。
最難忘老師勇敢地站出來承認自己的錯誤。當我們與老師為了一個問題而爭論不休時,老師會耐心地給我們講解他解題的思路。當老師發現那是老師自己的錯誤時,老師不會含糊的將這件事糊弄過去,而會向我們道歉,承認自己的錯誤。
最難忘……老師的一言一行都給予我們深刻的印象,難忘老師對我們的深深教誨……
也許學生是首詩,那麼老師就是詩的作者,在作者的精神創作下,小詩才能發表;也許學生是棵樹,那麼老師就是樹根旁的水分,在水分的滋潤下,小樹才能長大;也許學生是梅花,那麼老師就是冬天裡的雪花,在雪花的考驗下,梅花才能綻開。
〔難忘師生〕【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⑤ 學生可以和過去的老師成為姐妹嗎求答案
事情是這樣的我初中畢業有十多年了,一直和我的母校的班主任保持聯系,當然這期間也曾因為號碼改變而失去了聯系,就在今年的九月份我和她又聯繫上了,感覺真的很好。我們一見面就有說不完的話,她把自己的秘密都和我說了,我也一樣和她都說了。我們兩個人在某些為人處事方面很像,雖然性格不同但都差不多。一直以來我們是保持師生的關系,也就最近我們之間成了好朋友,而最重要的是她把個人隱私都和我說了,可見我們的關系是怎樣的了。你們幫我分析一下第一點。老師這樣對我是不是就是把我當成了知心的朋友?而且是隱私都毫無保留的都說給我了。第二點有時候我真的把她當成是個大姐一樣,有時候看她痛苦的樣子我好想叫她姐姐並且很想抱抱她。你們說我這樣可以嗎?我和老師之間可以成為要好的姐妹嗎?我抱抱她過分嗎?會不會她不好意思呢?有時候看她哭了我真好想抱著她給她溫暖。可我又不知道該不該這么做呢?請大家幫幫我分析這兩點看看可否補充:我的老師只是比我大十六歲補充: 還有問題就是那我和老師之間是不是不要經常走的太近呢?我自己覺得她有煩惱時可以和我傾訴。但平時是不是應該給彼此空間呢?我怕走的太近了彼此之間沒什麼話說 滿意答案流星雨14級2009-12-29可以的呀,你的老師確實是把你當成了知己,但是不是你想像的那樣,我覺得啊,真正的師生情誼,寶寶也沒什麼,只是你們兩個人都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太依戀了,這樣會很好的,有一個知己朋友聊聊天是很好的。 補充: 是這樣的,你想的對,我的學生和我之間就很有默契,他有什麼話都和我說,但我們的關系就是很純的,所以現在一直很好,是從八六年到現在,真的給彼此幫助很大,其實呢,人的一生得到一個可以說心裡話的朋友是很不容易的,珍惜彼此的友誼,會使你的人生充滿快樂的。 追問: 那您怎麼看待我們師生之間的這份朋友關系的感謝呢? 回答: 擺正自己的位置,你們的友誼是很讓人羨慕的,我覺得沒什麼,其實就是比一般的友誼更近一步而已,因為畢竟彼此接觸時,我們都還是很純潔的,沒有任何私心雜念的,你是不是這樣的想法呢?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你慢慢的長大,有些別的想法了,但是只要擺著自己的位置,就不會影響到你們今後的生活,而且會越來越好。 提問者 的感言: 感謝你的回答希望有機會再能和你溝通 2009-12-31其他回答(9)〆櫻花丶風揚2級2009-12-29行啊 關鍵在於彼此之間 補充: 你們二個都認可了,那還有什麼,別人要是有什麼意見我想你們也會有辦法說服他們的,要想信自己耀2級2009-12-29可以呀,但要有一定地距離,不過有一位這樣的知己的話是不錯的,他比你要懂得多,也能過是你少走彎路。 追問: 那這么說我和老師之間還是不能以姐妹相稱?更不能抱她? 回答: 我想是的,在她哭的時候是他最需要被關懷的時候,也是他心靈最脆弱的時候,他希望的是一個能幫他療傷的人,所以你一應該這樣做而你就是他唯一的一個可以述說的人,他都能把他的秘密給你說了,你說呢玉湖8級2009-12-29你在沒有其他的親戚朋友影響到你和你的老師之間的輩分關系的情況下,你只要取得對方的同意(用一種意會或策略的方式來表達),你們是可以姐妹相稱的,這是很正常的社會現象。是好事情。 補充: 年齡不應該成為你們將要成為姐妹的障礙。 補充: 俗話說「遠香近臭」。你的想法很好。向日葵4級2009-12-29可以的。只是在把她當做姐姐的同時也要保持一份對老師的尊敬。像你表述中提到的,當她向你訴說痛苦的經歷時,此時你就可以把她當做與你無話不談的姐妹,你可以通過擁抱給她以溫暖。而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你還得把她看做是你的老師,不能隨意的像姐妹間那樣打打鬧鬧的。
⑥ 老師怎麼稱呼過去的學生
直接稱呼名字 或者是小王,小李之類的。或者說一個當時這個學生比較有印象的特徵的,會更容易拉近關系
⑦ 曾經的中師生,現如今過得怎麼樣
從80年代初開始,為緩解農村小學師資嚴重不足的壓力,國家開辦了中等師范學校。直到1999年,中等師范學校完成了它艱巨而光榮的使命,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中等師范學校開辦的近20年內,全國有300~400萬學子在中等師范學校就讀。
就在今天,他們仍然是中國基礎教育最牢靠,最有力,最值得信賴的主要力量。他們之中的很多人都成為學校的管理人員、校長、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名優教師。他們仍然是當下中小學講台上的主力。可以肯定的講,是他們撐起了我國基礎教育的大半個天!
二三十年已經過去了,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人現在都還做著單純的教育工作,過著平靜而詳和的生活。雖然絕大部分人生活過得也並不富足,但有吃有穿,有車有房,子女優秀,老人康健,過得也還算幸福。但也有一部分人,生活過得並不如意,辛苦一生,守候一生。
向一代中師生致敬!沒有他們的奉獻與犧牲,就沒有中國扎實的基礎教育。
⑧ 師生關系的歷史發展
中國歷史上有重視培養和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傳統。春秋時期,孔丘同他的弟子的關系,是古代的楷模。他熱愛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學生對他尊重景仰,親密無間。戰國時期,荀況用「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比喻學生可以後來居上,超過老師。唐代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又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上述傳統只是反映少數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與實踐的一個方面。在封建社會中佔主導地位的師生關系,是受封建等級制的制約,並服從封建統治階級的教育目的的。如《尚書》所記:「朴作教刑」和《學記》所載「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說明教師可對學生施行體罰。教師被納入「天、地、君、親、師」的序列,學生就只能恭敬從命,不能反問質疑。在西歐中世紀,學生對教師則必須絕對服從,只能聽而不問、信而不疑;稍有違犯,就會受到教師的責打。這種人身依附、依靠棍棒維持學校紀律,壓抑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狀況,是封建社會師生關系的主要特徵。 到了20世紀30年代,要素主義教育派(見要素主義教育)又強調教師的權威和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它主張教育過程的主動性在於教師而不在於學生,教師是「整個教育體系的中心」。 70年代以來, 既有人主張恢復「兒童中心」,也有人主張恢復體罰學生。
蘇聯十月革命後,曾經受到資產階級兒童學和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30年代起,為了糾正「兒童中心論」的錯誤,又過分強調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曾一度有所忽視。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在老解放區,隨著政治上的民主化,師生之間建立了革命同志式的尊師愛生關系。在對敵斗爭中,師生團結戰斗,親密無間,教育形式也生動活潑。 1.遵循理解原則。小學生年齡小,與教師在認識問題、處理總是上有非常大的差異。為了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教師有必要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知識,加強自身的修養,陶冶自己的情操。處理問題時充分理解學生,熱情地關心、愛護學生,消除師生心理上存在的隔膜。
師生關系的一些裂痕,往往是由於彼此缺乏理解造成的。一次,一位教師發現一個學生故意讓旁邊的一個同學抄作業,便在全班同學面前嚴厲地批評了他,說他這樣做是害了那個同學。挨批評的學生很不服氣,下課後,主動找到老師說:「我知道讓他抄作業不好,可是他說看看我怎麼做的。我想讓他看看也沒什麼不對。」聽學生一說,老師意識到自己調查了解不夠,沒完全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就批評他是不對的。便誠懇地做了自我批評,及時解決了出現的矛盾。學生認為讓同學「參考」一下自己的作業「沒什麼」,教師卻把這類事看得很嚴重,這就是認識上的差異。其實,學生實在不會做作業,看看別人怎樣做的,再動腦思考不是壞事,學生的學習願望還是值得肯定的。不過對於一點不動腦筋、完全照抄別人作業的學生還是要適當批評,絕不能聽之任之。諸如此類事情,師生雙方如果相互理解,就會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矛盾。當然,學生對什麼是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理解並不深刻,有時可能還有些偏激。如,把老師對他們的批評看成是找岔兒;教師的態度稍微嚴厲一點,就認為是不尊重他們、不民主等等。孩子看待某些問題思想有一些偏激是正常現象,因為他們終究是不成熟的孩子。社會、家庭、學校,特別是班主任老師有責任給他們講清道理,告訴他們什麼是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對學生錯誤的思想行為給予適當的批評是教師的責任,班主任老師要幫助學生區分善意的批語幫助和惡意的訓斥指責。教師提出批評,學生能正確對待,虛心接受,是民主平等的表現;學生提出意見,教師能夠耐心聽取,給予積極響應,也是民主的表現。教師有錯誤,及時承認,及時改正,就能獲得學生的諒解,實現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融。
理解是建立師生感情的基礎,是積極行動的先導。無論什麼事情,學生不理解,你硬要他去做,總不會產生好的效果。
2.堅持尊重原則。尊重學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說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基礎,那麼,尊重就是這一關系的核心。一位教育家在論述教育的功能時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教師不尊重、愛護學生,便得不到學生的尊重。許多學生在調查問卷中說:喜歡和佩服尊重學生的教師。一個學生在投入「友好信箱」的信中寫道:「老師,您講課時我在下面小聲說話,您不但沒批評我,還讓同學們聽聽我有什麼看法,使我很感動,我覺得您這樣做很好!」
教師不是法官,學生不是被告,雙方是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統一體,利益是共同的,目的是一致的,沒有理由相互不尊重。一些學生對教師的不禮貌行為,究其原因,常常是由教師造成的。受舊觀念影響,教師往往唯我獨尊,遇事不去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不注意體會學生的思想感情,憑主觀印象辦事,獨斷專行,濫用職權,結果造成學生心裡極為不滿,出現抵觸行為,甚至在背後議論教師、給老師起外號等等。反過來,教師又抱怨學生品質壞,戴上有色眼鏡看後進生,師生關系成惡性循環,致使教師不能順利開展教學工作,學生也不能很好地學習,雙方的利益都受到嚴重的影響。應該明確的是尊重應該成為教師工作的出發點。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盡量減少失誤。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悉心呵護。作為一名教師,要心胸寬廣,善於用尊重他人的行為影響學生。對學生的不禮貌行為,教師應採取寬容態度,適當加以疏導,不激化矛盾。
教師偏愛少數優秀的學生是造成師生關系不融洽、不和諧的又一個原因。過去做班級工作提倡「抓兩頭,促中間」,好學生非常受寵,而大部分學生卻被冷落。教師這樣做,尊重的只是少數「好學生」,使大部分學生有一種失落感,這些學生不但會對少數「好學生」產生厭煩感,而且對教師也很不滿意。教師偏愛少數「好學生」就是不尊重大多數學生。師生無親疏,無論哪一個學生都有長處,教師應該一視同仁,善待每一個學生,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幫助他們克服缺點,努力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給所有的學生創造表現才能的機會,這樣才能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
總之,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應該從教師做起。轉變教師思想觀念是突破口;調動學生積極因素,建立學生評價機制是關鍵;堅持理解和尊重原則是保障。教師有熱愛學生、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生才會熱愛教師;師生之間關系協調,兩者才會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從而進入教育教學的最佳境界。有時教師的一句平常話、一個普通的動作都會引起學生的內心波動,對師生關系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因此,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因素是多元的,絕不只是上面所探討的幾個方面。今後還應不斷實踐和總結,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