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網路授課家訪

網路授課家訪

發布時間: 2021-01-27 17:39:57

❶ 網路信息時代,家訪是否還有必要

對於當前網路通訊技術發達,有些人認為班主任家訪沒有必要,我不贊同這種觀點。
第一,家訪是班級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同學生家長溝通的必要途徑。盡管現在通訊工具很發達,但家訪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的家訪可以增進教師和學生及其家長的了解,從而更有效的實施個別教育,還可以促進家長和社會對學校工作的認同,樹立好的社會形象,這是網路通訊不可比擬的。
第二,傳統的家訪能拉近老師與家長、學生之間感情上的距離,促進老師和家長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現如今,老師用電話郵件和家長交流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三,總之家訪是學校與家庭的有效互動,家訪是聯系學校與家庭的一座橋梁,通過家訪能促進學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提升教育效果,促進孩子健康發展,因此進行家訪是有必要的,是其他方式不可取代的。

❷ 上網課時有什麼方法讓自己自覺,老師已經來家訪幾次了,求求求

要看你是來個怎麼不自覺法
我原先源上網課經常看手機,然後下載了幾個幫助控制專注力和避免學習時使用手機的軟體,用用就好多了。如果是走神或者玩其他的,最好有家長直接在邊上監督管著吧,或者你可以叫老師上課時經常提問一下你,然後走神經常被拉回來之後就會好一點

❸ 為什麼我上網課和寫作業都非常認真,老師還要來我家家訪

那說明老師比較重視你啊!

❹ 網上家訪怎麼在電子書上作答

網上家訪應該是有
老師給你發一個表格。
然後你在里邊兒填寫
提交就可以的。

❺ 教師家訪遇尷尬,網路時代,教師還需要家訪嗎

家訪是老師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可以讓老師清楚學生的家庭環境、經濟狀況,從版而做到因人權施教。另一方面家訪也是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清楚老師日常教學,並和老師反映相關訴求。幫忙孩子健康成長。只不過現在有的都變味了,老師家訪去收禮物去了。

❻ 結合實際對網路教學提出好的建議方法

(一)搞好家校共育:利用寫給家長朋友的一封信、微信群或打電話、視頻家長會、家訪等形式與家長做好溝通交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家長認識到當前形勢,配合好老師對孩子學習進行監管。

(二)運用好學習小組,通過評選優秀小組等量化機制充分調動小組長的積極性,做好老師小幫手。(催交做作業、提醒上課、初步批改作業、幫帶學困學生等等)。

(三)促進學生自我覺醒,自我激勵。

各個班級要充分認識對學生居家學習進行干預和管理的重要性,建議每天用10-15分鍾時間召開一日學情班會。

(6)網路授課家訪擴展閱讀:

上好網課,強化教師主導效果

(一)要配合班主任做好所分配學習小組的思想工作,當好班主任的助手,學生居家學習的導師;

(二)要在直播或聯播授課時,提前十分鍾線上侯課,除准備好授課內容外,要准備好授課工具(手機、電腦等)、調試檢測好網路,避免倉促上線,直播無法正常進行或時斷時續,影響授課效率。不給學生及家長留下准備不充分的印象。

(三)要進一步落實好課前動員、課中激勵、課後交流談心的課堂教學三部曲,通過連麥、語音回答、互動面板、激勵性的評價等手段讓學生深度參與,思維靈動,盡量把學生一節課的注意力掌握在老師的可調控、可掌控中。

❼ 傳統的"上門家訪"能被"電話家訪"和"網路家訪"取代嗎

這個我覺得不太可能,有些事情可以通過電話,網路去解決。但是只有面對面才能感覺最深。

❽ 線上家訪是什麼意思

這個詞的意思就是說,不用直接見面家訪,而是通過網上視頻交流進行家訪。

❾ 互聯網時代還需要家訪嗎上門家訪和網路家訪,哪個更適合

家訪信息量大,效率高。通信的方式只能是通知性的內容。要達到家訪的效果,花去的時間會很多。

❿ 怎樣上好一節完整的家訪課

建議:
1
做好心理調適,盡快進入教師角色
初任教師,其扮演的社會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即由受教育者--學生變成了教育者--教師。這一質的改變使得兩種角色的自我意識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其主要表現在擔當學生角色的主導意識是班集體中的被領導者,而教師角色的主導意識則是班集體中的領導者。這兩種自我意識的反差迫使新教師必須扭轉過去擔當學生角色時的自我意識,盡快適應教學環境,從心理、思想行為等各個方面承受社會對自己的角色期望。
2
作為新教師,上課前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備
①對一位新教師來講,首先要克服畏懼心理,樹立應有的自信心。
②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
③設想在第一堂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對問題的處理方法與補救措施。
④主動深入班級,了解所任年級、班級學生班風、學風、知識基礎等,與學生建立感情。
3精心備好第一堂課,以便打好「第一仗」 教學實踐證明: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教師備課越充分,教學效果就越好。備課是教師取得教學工作主動權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教師提高教育思想、業務水平和教學藝術的重要途徑。因此,新教師在上第一堂課前,應精心備好課。備好課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深入研究大綱教材。從教學過程來說,要做到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層次清楚,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教學語言來說,要做到語言生動形象,活潑有趣,邏輯性強,通俗易懂;從教學形式來說,要做到教學方法靈活,啟發得當,教學步驟嚴密,緊湊等等。 上課的對象是學生,因此,新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備好學生,否則課就備不好,你的第一堂課也必然上不好。要了解學生的什麼實際情況呢?一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情況,就是學生想不想學你的課?愉不愉快?為什麼?二是學生學習的科學性情況,學生會不會學?是怎麼學習的?存在什麼問題?三是學生的有關預備知識和能力的掌握情況,也就是講新課要用的有關預備知識是否掌握?有關能力如何?老師如果不去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上課必然會脫離學生的實際,學生就會因為老師講的聽不懂或者講的太容易,而對你所講的課失去信心或不感興趣。不知有多少老師因為上課前沒有好好去備學生,結果第一堂課就因為不了解學生而敗下陣來,後悔莫及。了解的途徑很多,如,看材料、開座談會、個別談話、搞摸底測驗、家訪等等,如果對學生的情況摸的很透,還沒上課,學生的名字都能叫出來,這就為上好第一堂課打下了成功的基礎。
4
反復「試教」,總結優點和缺點
上課之前做好認真的試教是保證上好課必不可少的環節,新教師對第一堂課的教材內容,組織教法,教學手段,教學器具等都要進行周密的研究與准備,並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預演」,提前模擬進入角色,要想上好第一堂課,教案一定要掌握的特別熟練,這是上好第一堂課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通過「預演」,可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並逐個進行糾正。一份精彩的教案寫好以後,老師就要不斷地去熟悉教案,熟悉到什麼程度呢?如果時間允許,最好能熟悉到講課時不用看教案最好。如果教案很熟,上課就有了餘力,就可以更好地做到隨機應變了。上課時不看教案,又能把課講的特別好的老師,最受學生的歡迎,也最讓學生佩服。因為學生從老師講課的熟練程度上,看到了老師的工作負責,業務精湛,精益求精。那些上課時不斷地看教案,講課時結結巴巴的老師,威信很快就會一落千丈。學生認為,老師沒有備好課就來上課了,肯定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師。
5
重視課後小結
課後認真進行課堂教學分析,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一環。有些新教師認為上完課就沒事了,很少及時進行自我分析,這種做法,不利於總結、結累、借鑒和提高,勢必影響新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因此,新教師在上完第一堂課後,都必須及時進行自我分析。即上完課後都要及時回顧備課和上課過程,分析在本堂課中有哪些較好地實現了原定計劃,還有什麼不足;課上發生的自己沒有預料到的情況,自己是如何應變處理的,並進行分析;哪些問題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有哪些反應;下堂課教學要著重注意些什麼等等。分析的結論記錄下來,作為下階段備課和上課的參考,這樣做的同時,也增加了自己的教學經驗。
6
充分發揮新教師的「首因效應」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留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學生產生一種「先入為主」的心理定勢。教育心理學中也十分強調:「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對教師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響」。因此,新教師在第一次與學生接觸時,就要注意自己與學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一開始就給學生形成一個美好的印象。為此,新教師與學生第一次見面時,應設計好自已的儀表,要給人以和藹可親之感,與學生談話要表現出關心、體貼,力求一開始就留給學生「是他們知心朋友」的印象,從而為自己的後繼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
7
注重感情因素,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深地體會到,知識傳播中蘊含著師生的情感因素,在第一堂課堂中,教師應充分注重自己情感的發揮,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應包含「情」。通過自己充沛的精力、飽滿的情緒、昂揚的激情夫感染學生、激勵學生。上課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面部表情表達自己的情感,經常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面帶微笑,幽默風趣。實踐證明,親切和藹的笑容能夠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使課堂氣氛活躍、便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想用板著面孔。不苟言笑來顯示自己的權威。其結果是使學生對教師敬畏而不是敬重,用心靈的窗戶--眼睛與學生交流信息、感情,可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採用環視和注視相結合的辦法。環視使得每個同學都感到老師在注意自己,因而能專心聽課;注視可制止學生的違紀行為,既代替了口頭批評,又不傷害違紀學生的自尊心,影響其他同學,一舉兩得,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新生進入學校後人生地不熟。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心、愛護、指導、幫助。在第一堂課中,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的這個心理特徵.及時把自己關心愛護學生、樂於幫助學生的思想表露出來,取得學生的認可,為建立比較融洽的師生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
8
注重業務水平的發揮,使學生感到你是位可信老師
第一堂課與一般課不同,一般課的授課內容是固定的,主要是傳授新知識,而第一堂課內容則不受教材的限制。更多的是充分運用教師淵博的知識。發揮自己的優勢,上活上好這堂課,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備好課,把淵博的知識和相關的素材有機地結合起來,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課堂上的每一句話,都要圍繞主題開展。同時要精心設計板書,處理好語言的敘述與板書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感到有節奏感,不致於使課堂沉悶、單調。其次是脫稿授課,這樣有利於把課講活,學生覺得這位老師對課程熟悉、有水平。

熱點內容
教師禁毒徵文 發布:2025-08-16 08:21:33 瀏覽:632
關於師生戀的電影韓國 發布:2025-08-16 06:42:32 瀏覽:690
清華教育 發布:2025-08-16 06:29:47 瀏覽:766
師生訓戒文 發布:2025-08-16 01:54:39 瀏覽:268
2017高考數學原卷 發布:2025-08-16 01:07:03 瀏覽:663
一年級數學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8-15 22:14:30 瀏覽:170
八年級下冊物理書答案北師大版 發布:2025-08-15 21:26:22 瀏覽:938
合同三年試用期多久 發布:2025-08-15 21:11:20 瀏覽:947
初三化學配平視頻 發布:2025-08-15 20:10:50 瀏覽:739
鴻雁舞蹈教學視頻 發布:2025-08-15 19:46:52 瀏覽: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