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人是老師嗎
如果熟悉的話就可以分開叫,王老師,張老師啦,如果剛進門就直接說各位老師請進什麼的,沒啥。
㈡ 現在的老師還會家訪嗎家訪有什麼利弊
當你在菜場接過菜時,當你在家門口接過快遞時,他們被省略成一個職業的代號。你可能忽略了他們在這座城市有個臨時的家,那裡或許住著正在上學的孩子,他們和我們一樣對孩子對未來憧憬萬分。
我跟著六十一中的老師進行暑期家訪。一天下午,分別走訪了來自皖南與皖北的兩個家庭。家長幾乎都是一樣的表情,見到外人略顯局促緊張,話也不多,更多的時候是滿足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小小的客廳一下子被到訪者塞得滿滿的,卻不顯得擁擠,反倒有些溫馨。男主人手忙腳亂地切開剛買的西瓜,一個勁地催老師吃。在他的眼裡,滿滿的是對老師的尊敬,是對孩子未來的憧憬。
不同的教育觀決定了不同的事業成就感。
這所「特殊」的學校,盡管也出過幾個「學霸」,那隻是少數。如果糾結於分數,老師遲早會喪失動力。畢竟,與名校的老師相比,這所學校的老師晉升速度要慢很多。倘若把「教人做人」作為目標,那麼孩子身上一點一滴的變化都會令老師更能找到教育工作者的成就感,更能回歸教育的初心。
在不久的將來,「隨遷人員子女定點學校」將成為歷史——合肥所有的學校都將接納隨遷人員子女。
想當年,這些孩子操著不同的方言,從天南海北匯聚此地,為了同一個夢想——通過教育改變家族漂泊的命運,在城市裡頑強地紮下根,更好地生活下去。正是因為這類學校的存在,他們今天夢想成真。
這所學校很少受到媒體的眷顧。記者到來的消息,一不小心傳遍了全校老師。一位老師真誠地說,「感謝媒體記者的關注,你們在為我們鼓勁兒加油!」
這讓我心生愧意,全社會都應當感謝的是他們!作為記者,我們來得有點兒晚:媒體的目光早該從「名校」身上挪開一點,哪怕分一小半給這樣的學校也好。
㈢ 老師要來家訪怎麼辦
老師來家訪其實並不可怕,做好以下幾點就可以輕松避免挨罵和尷尬,具體如下:
1、看習慣
老師來家訪,首先看孩子在家是什麼狀態。比如,是不是愛惜自己的東西,拿出的東西會不會歸回原位,與家人說話是不是態度良好等等。孩子的習慣是在平時積累養成的,家長並不能靠一時的突擊改變孩子的習慣。
2、看溝通
家訪的時候,老師通常和家長聊得比較多。其實這個時候,老師也會偷偷觀察,孩子在干什麼。不少家長有一個誤區,過分地鼓勵孩子要多發言,敢於表達,卻往往忽略了,傾聽也是一種能力。
3、看父母
家訪時,老師也會觀察父母的言行舉止以及對孩子教育問題的參與度,因為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有一個家庭,老師去家訪的時候,媽媽不在,爸爸和爺爺、奶奶接待了老師。
老師問出的所有問題,幾乎都是奶奶答的,爸爸很多都說不知道,甚至還要打電話去問媽媽。這些小細節,都可以看出父母雙方,在家庭教育中的參與度高不高。
4、看房間
大多數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間或相對獨立的學習空間,老師家訪時也會到孩子房間看一下。比如看一下房間擺設,玩具、書本整理得如何,這些常態下孩子生活學習的環境,這個空間是否整潔有序,可以看出孩子的生活習慣,也折射出孩子的學習習慣。
(3)家訪人是老師嗎擴展閱讀:
老師家訪的注意事項:
1、提前帶孩子整理下自己的房間、書桌、玩具、課本等;將房屋打掃干凈,簡單准備一些茶水小食,穿著得體大方。還有在家最好不要穿著睡衣接待老師,顯得不夠莊重和禮貌。
2、和孩子一起把老師迎進門入座,給老師倒杯水。讓孩子在老師面前安靜坐下,表現得大方自然,禮貌地和老師對話,而不要東跑西跑只顧自己玩耍。孩子可以自我介紹,也可以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
㈣ 老師家訪時家長的朋友在現場會不會不尊重老師
老師家訪的時候,有家長的朋友在和尊重老師應該沒有多大關系,首先你要搞清楚老回師答家訪的目的是什麼,老師家訪的時候,主要是和家長溝通了解孩子的情況,家長的朋友在或許能提供更多的細節,也許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所以家長的朋友在也是沒什麼關系的嘛。既然老師都來家訪,所以家長應該盡力配合,盡可能多的提供細節,配合老師的相關情況的了解,這樣會更好地有助於孩子的將來學習。
㈤ 教師去學生家中家訪可以起到什麼作用
教師去學生家家訪能夠和學生父母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好一些,也能很清楚的了解這個學生的家庭環境。
教師去家裡面家訪能夠讓這些家長覺得這位老師是非常負責任的,也能讓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是受重視的,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和諧了,孩子也能在學校裡面更好的學習。
㈥ 家訪內容是老師填,還是家長填
家訪是老師的工作內容,是學校要求老師交的任務,是老師填的。
㈦ 老師家訪誰家是誰說了算
這個正常都應該去,每家每戶都要去的,除了特殊情況老師只去一家或者兩家這種情況要領導同意,還要根據學生們老師們的考察情況來決定,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的
㈧ 經常家訪的老師是不是好老師
我覺得要通過幾個方面來說,比如說:如果是站在老師或是家長的角度上說呢,想要通過家訪來了解學生在學校和在家的表現,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和特長;如果是站在學生角度上的話呢,若是老師在家長面前或是家長在老師面前說自己的好話的話呢,自己就覺得很好(當然一般也不會只說好的)。學生也不要因為老師說好話而驕傲,更不要因為老師說壞話而討厭老師。經常說學生缺點老師也是為學生好,這說明你還有缺點,老師點出來希望學生能及時改正。知道學生在努力改缺點還說學生的話呢,說明老師不是很理解學生,學生應友好地和老師溝通,最好是能得到老師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