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傳媒師生門戶
⑴ 浙江傳媒大學和四川師范影視學校可以雙修哪些專業
全國大學影視傳媒專業排行榜
排名NO.1 北京電影學院
筆者的母校,位於北京三環邊上一個不起眼的夾縫中,門是歪的,道是斜的,學生人數少的可憐,曾自嘲戲稱「歪門邪道二百五」(二百五指學生人數,當然現在多些了),但就是這么一個小院子,卻可以和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並列全世界電影專業大學前三甲!讓無數熱愛電影的人魂牽夢繞。
北京電影學院在影視業內的影響非常大,在人材培養方面一直是國內的領先者,和影視圈的聯系分場緊密,學生得到的實踐機會很多,一般在校期間就能有不錯的技術能力,畢業生業界認可度非常高,不管是直接投身影視工作,還是申請出國深造,都有相當的競爭力。
除了大家熟悉的演員、導演外,其他專業的畢業生也遍布影視屆各個行當,在高端技術方面(錄音、攝影、動畫等),電影學院的畢業生可以說獨占鰲頭。在一個劇組里,你可能遇不到中戲的畢業生,但很難遇不到北電的畢業生,經常能受到師兄師姐照顧。
特別說明一下:北京電影學院簡稱北電,不是北影,北影一般指北京電影製片廠,雖然一牆之隔,但完全是兩個單位體系。
排名NO.2 中央戲劇學院:
中戲也是筆者很喜歡的學校,當初在兩個學校間抉擇了很久。相對北京電影學院,這個學校更加具有象牙塔的特質,文化味道濃重,每每踏進校園,一種歷史的厚重迎面而來。
中戲是唯一在影視界影響力能與北京電影學院媲美的學院,畢業生成績斐然,但相比電影學院,中戲更加陽春白雪,和社會聯系少了點,但有弊也有利,少了社會上五花八門的誘惑,中戲的學生顯然少了跳脫躁動,更加踏實穩重。
中戲教師的教學水平還是很高的,但有很多傳統的教學方式,沿習了數十年,顯得有點落伍,好在電視電影系等新興專業在教學方面的探索創新,給中戲注入了不少新鮮血液。
中戲學校地處北京東城區棉花胡同,周圍保留了不少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風貌,在這里能更好的感受京城的文化韻味。周圍匯集北京眾多話劇院,藝術氛圍濃重,相對電影學院,中戲更適合潛心戲劇藝術的學生。
中戲表演系應該是國內最好的,中戲表演系畢業基本可以作為於演技出眾的代名詞。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系雖然出的明星更多,但若看扎實演技,中戲表演系首當其沖!
排名NO.3 中國傳媒大學:
還是叫北京廣播學院順嘴,其實中傳不屬於藝術院校,曾經是語言類大學,現在算是綜合類大學吧,中傳的新聞、管理之類專業不需要提前參加專業考試,高考成績好,直接報志願就行。
中傳的大部分畢業生都會去電視台工作,對國內的電視傳媒的貢獻最大,從CCTV到省市地方台,中堅力量都是中傳的畢業生。尤其是播音主持和編導,中傳出來的都是業內拔尖人才。
但在電影人才方面,中傳就相對薄弱些了,雖然近幾年有所進步,出了點成績,可想趕上電影學院和中戲,恐怕還得繼續努力——可能電影人需要一些輕狂和不羈,而中傳的學生過於乖乖仔了,畢竟,當初都是高考成績出眾的好學生嘛。
中傳的影視類考試專業考試比較簡單,通過也相對容易些(只是相對北電中戲,其實還是挺難的),但文化課相對要求高,適合文化課好(一本線左右),專業課准備不充分的考生,很多都是因為文化課原因不敢報考中傳,如果去考,對文化成績的重視也體現了中傳自己的招生理念,不追求學生個性的張揚,更重視學生未來工作中的合作能力。
在去年的排名中,中傳位居第4,在上戲之後,現在前進一名。
排名NO.4 上海戲劇學院:
上海戲劇學院也是我國比較老牌的藝術院校,但因為學校在上海,而影視產業中心在北京,所以上戲在業內影響不算大,甚至有點默默無聞。
上戲最主要的成績是培養了一些不錯的演員,說來也奇怪,上戲導演系的學生都很會表演,看來學校的小品課開展的不錯。此外,上戲的播音主持專業也很有一套,不亞於中傳,央視主持人董卿就是這里畢業的。
其實,上戲的歷史還是很悠久的,繼承了很多舊上海電影的輝煌,老師水平也不錯,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的系主任都是上戲的畢業生,如果校址在北京,師生有更多參與業內實踐的機會,成績肯定不止如此。
上戲應該也意識到自己地域的限制,每年對北京考點的學生都非常重視,唯恐錯過人材,不少學生在上海本校考點考試沒有通過,反倒在北京考點通過的例子。上戲北京考點一般都設在東城區文化館,和中戲很近,有點和中戲搶奪優秀學生的感覺。建議考生可以在北京考點把兩個戲劇學院一起考了。
⑵ 浙江傳媒學院的師哥師姐們進來!急救!
[編輯本段]學院簡介 新聞與傳媒學院早在1998年即開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招生,已有十餘年相關專業辦學經驗;2003年組建文學與傳播學院新聞系,招收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全日制本科生;
2008年1月成立新聞與傳媒學院,迄今已有兩屆畢業生圓滿成功就業。學院現有面向全國招生的廣播電視新聞學和播音與主持藝術兩個本科專業。
作品學院擁有一支充滿活力與朝氣的教師隊伍,現有教師2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18人,博士(在讀)兩人。德國哥廷根大學文學碩士、希爾德斯海姆大學博士瞿開森教授為學院特聘教授。學院建有「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影視製作編輯實驗室、新聞剪輯室、播音實訓室、虛擬演播廳等。
作品獲獎作品
學院師生在國內比賽中頻頻獲獎。學生在校時的作品《成長——小彭打工記》獲得「第四屆四川大學生藝術節影視類作品」三等獎;《求學——在他鄉》、《羌節·祭山會》等入圍人民網和汕頭大學舉辦的「全國大學生DV大賽」;《羌山新綠》獲得全國獎——「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小康電視節目工程頒獎大會優秀獎」。鄭直、邱廣宏老師合作攝錄DV片《李子熟了》在「2008年農村小康工程節目評選」中獲得「最佳作品獎」。在「2008全國校園影像交流節暨全國校園DV、攝影作品展示活
動」中, 新聞與傳媒學院報送的五部DV作品全部入圍。其中《第三隻眼》獲得一等獎,《我的大學》獲得二等獎;《李子熟了》獲得三等獎,《親吻陽光》、《抗震救災》獲得優秀獎;我院報送的攝影作品《尋》獲得一等獎,其餘十七幅攝影作品全部獲得優秀獎。師生製作的DV片先後在中央電視台一套、四套、十套,四川電視台、美國斯科拉電視台等播出。電視片《羌寨有多遠》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學生文學作品在《人民文學》、《四川文學》等各級報刊、雜志發表。 [編輯本段]與新聞媒體的聯系 學院與市、省和中央媒體建立、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與中央電視台、綿陽電視台、遂寧電視台、德陽電視台,《遂寧日報》、《綿陽日報》、《綿陽晚報》、《重慶時報》等新聞單位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成立了實訓基地,為本專業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參與新聞實習和實踐、鍛煉的平台,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專業寫作能力。 [編輯本段]學院專業介紹 廣播電視新聞學
■廣播電視新聞學(非師范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既有扎實的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理論知識,又有很強的實際動手能力的、合格的記者和編輯,以及能夠在黨政機關、文化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傳播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影視製作、播音與主持藝術、新聞采訪與寫作、傳播理論、新聞編輯學、新聞攝影、廣播電視概論、廣播電視欄目策劃與編導等。
就業方向:在廣播電台、電視台、報社、出版社、網站以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教育及科研機構的新聞宣傳部門從事新聞采訪、編輯、對內對外宣傳工作。
播音與主持藝術
■播音與主持藝術(非師范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現代媒體業發展所需要的播音與主持專門人才,具備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中國語言文化、播音技能以及藝術、美學等多學科知識與能力,能在廣播電台、電視台及其他單位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以及各企事業單位宣傳、思想政治工作、新聞發言人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傳播心理學、現代漢語、口語表達、美學、音樂欣賞、普通話、 學生作品傳播學、台詞、表演、形體、播音發聲學、播音學、播音文體、新聞采訪與寫作、主持人學、電視節目策劃、播音創作基礎、文藝作品演播、新聞采編等。
就業方向:廣播電台、電視台及其他單位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以及各企事業單位宣傳、思想政治工作、新聞發言人等。 [編輯本段]機構設置 一、行政
學院院長楊祖恩教授——行政辦副主任左佳—— 教學秘書蔣曉珊——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楊敦顯、實踐實訓教研室主任邱廣宏——全體專職教師
二、黨總支
書 記周曉渝副教授——教工黨支部書記周曉渝(兼)
學生黨支部書記鄧 維
副書記羅文筠副教授——學辦主任郭名華——班主任鄧維——團總支 學生會
三、新聞與傳媒學院分工會
⑶ 浙江傳媒學院有多少人
教師人數: 860人(2011)
學生人數: 9700人(2011)
規模不大哦。。占的地方也不大(我指的是下沙這塊。。)
⑷ 關於浙江傳媒學院校區問題
現在有兩個,新校區在下沙,大部分師生在新校區;老校區在舟山東路,成教生在老校區。新校區條件很好,老校區不咋樣。
⑸ 浙江傳媒學院 形勢與政策 選課網址是什麼2015年
浙傳官網首頁右下角師生信息門戶
⑹ 請仔細瀏覽浙江傳媒學院現行內網網站(oa.zjicm.e.cn),考察其功能,並回答如下問
內網是專門供學校內部的人使用的,意思就是說只有校園網用戶可以瀏覽,寬頻用戶是上不了這個網的!
⑺ 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學院的學院介紹
文化創意產業是21世紀最有前途的朝陽產業之一。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迫切需求,2010年8月,文化創意學院由原相關學院的廣告學專業、媒體創意專業、公共關系學、影視廣告專業合並而成。文化創意學院下設廣告學系、媒體創意系、公共關系學系、網路與新媒體系等四個系,所設專業為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擁有一支師資結構合理、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專業教師均為博士(博士後)和碩士,來自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北方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四川大學、韓國東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學府,形成了合理的學緣結構,打造了較為完善的教研團隊。教師隊伍以教授、副教授為主,同時以朝氣蓬勃、富有潛力的講師隊伍作為後備軍。其中有1名教授負責「公關禮儀」省級教學團隊,一名博士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員,多名教師被評為全國著名公關人物提名獎、全國百名公關名師獎、浙江省高校教壇新秀、校級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校「三育人」先進個人、校「十佳教師」等榮譽稱號。學院秉持「教育以學生為本」、「辦學以教師為本」的育人理念,以人文關懷凝聚全院師生。完善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加快教學管理制度建設,改進教學方法,探索全新的實踐教學模式,聘請了大量擁有豐富業界實踐經驗的教師參與教學,大力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不斷提升學生就業層次和質量。近年來,文化創意學院教師承擔主持了省校兩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20餘項;主持浙江省新世紀教改項目及一批校級教改項目,承擔《廣告策劃與創意 》省級精品課程建設,擔任浙江省高校重點教材《廣告策劃學》、《現代公共關系案例教程》和浙江省高校規劃教材《網路營銷》等多部教材的主編。主編副主編省級重點教材、規劃教材、校級教材等14部。學院教師緊密結合教學搞好科學研究工作,近年主持或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項目、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項目、國家廣電總局規劃科研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及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文化廳等廳級科研項目近30項;出版專著編著20多部;曾獲省政府科研獎、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省社科聯優秀科研成果獎、省教師教育學會優秀科研成果獎、全國公共關系專業委員會科研獎、浙江省公關協會重大課題獎、浙江省傳播學會獎、台灣時報廣告金像獎、美國New York Festival平面廣告獎、《天下》雜志最受讀者歡迎廣告獎、Glio台灣海報征選獎、香港IDN廣告獎評審團獎、中韓海報設計大賽銅獎、全國高校新詩大賽獎(教師組)、「2009國際最佳詩歌評論家獎」、國家廣電總局星光論文獎等近30項。學院注重產學研的結合,多次做海內外廣告公司的策劃及創意總監、節目製作與策劃、導演、政府文化創意企業戰略發展顧問、全國性文學評獎活動的評委。學院從學生實習和就業、教師實踐、項目合作等多方面與實踐基地建立合作事宜,探索與業界進行深度合作的教學新模式,截至2012年11月底,文化創意學院共計簽署了7家實踐基地,目前還與桐鄉廣播電視台、浙江省公關協會等多家單位就產學研深度合作進行洽談。產學研的平台「多媒體廣告實驗中心」(包括多媒體廣告創意實驗室、多媒體廣告拍攝製作實驗室、多媒體廣告發布展示實驗室)已經進入實體建設階段。在這個扎實的產學研平台上,學生綜合能力協調發展,在各種競賽中獲得228項獎勵,其中國家級獎項53項,省級獎項35項,市級獎項31項,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學院具有鮮明的國際化意識,大力開展對外交流工作,召開了「文化創意教育國際論壇」,與美國肯恩大學進行合作辦學的深度探討,完成了完整的英文版教學計劃,「3+1+1」模式已經取得初步共識;2013年10月召開公益廣告發展趨勢國際研討會,齊聚國內外學界業界精英;另外,與美國東密西根大學碩士項目的對接工作也在有序進行中。作為學院重點打造的「重磅創意炸彈」,「創意月」已成功舉辦三屆。它整合了多方資源,融合了創意大講堂、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大學生公關策劃大賽、西湖創意市集產品徵集、杭州市文博會創意產品徵集、創造性思維訓練全校公開課、創意精英沙龍、創意社團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中作為重點打造項目的創意大講堂已開設24講,成功邀請天娛總裁、娛樂教母龍丹妮,非誠勿擾金牌製作人王剛、王牌主持人孟非,新華社十佳記者何玲玲,19樓創始人林煜,中國好聲音主持人華少,華語四大廣告教父之一蘇秋萍等業界翹楚,帶來前沿創意資訊。參與學生近3000人余次,廣受好評。為了不斷探索優秀創意人才的培養方式,提升創意人才的培養質量,加快提高學院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優秀學生早日才成,並充分發揮優秀學生在開展各項工作中的拔尖作用,學院設立「創意精英班」,旨在提高優秀學生的專業理論素養、動手能力、工作技巧,最終成為拔尖的創意人才;並通過「創意精英班」學生的傳幫帶,實現全院學生共同進步。2012年4月28日,學院雷鋒服務公司正式成立,浙江衛視、浙江教育科技頻道等省級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專題報道。雷鋒服務公司是雷厲風行、公而忘私的表達,它採用企業化運作,突出了對志願者服務績效考核的理念,既為更加科學化、有序化地參與志願者服務提供了新的渠道,又充分凸顯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志願活動中的作用,在服務中磨練意志,在服務中歷練成長。這既是我院黨建工作的亮點,又是青年志願者服務的創新形式。迄今為止,文化創意學院雷鋒服務公司已與桐鄉團市委、文明辦,桐鄉市宣傳部節慶辦、桐鄉市旅遊局、桐鄉市交通局法制科、桐鄉市疾控中心、桐鄉市第一敬老院、桐鄉世貿中心、烏鎮旅遊公司等眾多企事業單位建立合作關系,開展了「迎新志願服務」、「獻禮畢業季」、帶領敬老院老人參觀校園、為貧困學子公益募捐,桐鄉世貿中心和桐鄉菊花節志願服務等一系列活動;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團隊《新時期雷鋒精神創新性發揚模式調研》獲得省級優秀團隊,並與湖南湘潭雷鋒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雷鋒服務公司雖然運作時間不長,但已經得到了桐鄉團市委領導、校領導和職能部門領導的高度認可,浙江教育部、校報和傳媒青年都對公司進行了專版報道。2012年10月,時任浙江省組織部部長蔡奇視察桐鄉校區工作時,聽聞學生代表介紹文創學院開辦了雷鋒服務公司時,表示欣喜,他鼓勵學生一定要將公司辦好,並在微博中寫道:「到浙江傳媒學院桐鄉校區與40名學生黨員座談。同學們陽光、富有愛心,全部做過義工。文創學院學生還自發辦雷鋒服務公司,成員50人。會後接受學生采訪。期待浙傳學院能出浙江好聲音,傳遞正能量!日後願多到學生中去!」微博內容很快得到近3000粉絲的轉發,好評如潮。2013年4月,共青團浙江省委書記周艷對雷鋒服務公司的成績給予極大的肯定,並同公司前總經理光澤仙子合影。文化創意學院更新教育觀念,構建出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專業體系,初步形成了以媒體創意為基礎、廣告學、公共關系學和網路與新媒體的專業格局,正在文化創意產業的和煦春風里穩步起航!
⑻ 浙江傳媒學院的詳細情況、
浙江傳媒學院學校的前身是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由浙江廣播電視學校(創建於1978年)和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創建於1984年)於2000年合並組建而成。2004年,學院正式更名為浙江傳媒學院。
根據2019年1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下沙、桐鄉兩校區總佔地1305畝,總建築面積56.6萬平方米;下設15個二級學院(部)、41個本科專業;有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建有12個省級以上研究機構。
有教職員工1284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0餘人,研究生220人;擁有49個實驗室;館藏各類紙質圖書文獻158萬余冊,電子圖書153.5萬余冊,音像視聽資料4.5萬件。
⑼ 浙江傳媒學院學生用戶訪問校內資源賬號和密碼改為師生門戶賬號和密碼,賬號密碼具體是什麼
學號,身份證後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