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回信感想
① 為什麼要學習四史
因為在學習四史可以從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復旦大版學青年師生黨員回信中指權出:「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
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1)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回信感想擴展閱讀:
學習「四史」,首先要了解「四史」的來龍去脈。黨史是一部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偉大斗爭史。
新中國史是一部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史。改革開放史是一部中國人民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史。
社會主義發展史是一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史。通過學習「四史」,要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
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
② 保送生事跡材料怎樣寫
愛我的教育事業,愛我的學生
大學畢業後便投身教育事業,年屆退休,教壇耕耘已39年矣!一輩子做同一件事,有些勞累,但從未有過厭煩;相反,倒總是舉起昂然,甚至到了這快退休的時刻,心裡還在叨念,這書呀,怎麼能教得更好?一個老教師了,你留給學生們的是什麼印像?你能否抓緊這兩年,為教育留下一點讓人懷念,讓人可以繼續受益的東西?
一、課上不好,我心裡不安
我認為,這是職業良心的反應。講好每堂課是我對自己的起碼要求。我是師院(原師專)建校初期來校工作的。一開始便擔負了建立英語專業的任務。從78年到我從系主任崗位上退下來的20多年時間里,在建設各門專業課程的同時,我努力提高的業務素質。我要求自己多上新課,多上不同類型的課,上最難的課。凡系裡開設的專業課,我都一一上過;我翻遍了英語專業的所有教材。「英語寫作」是門具有挑戰性的課程,我在大專院校尚未普遍把它作為一門獨立課程開設時,自編講義,親自授課,把它建設成了今天已擁有三套為專家看好的自編教材的課程。為備好課,上好課,我沒有懈怠過。在雙休日開始前,熬夜之外,星期天我至少有半天要用來備課、批改作業;雙休日開始後,至少有一個假日會這樣做。幾十年來,我就是想把課上好,讓自己舒服,讓學生滿意。
為加強業務修養,我三次三年去四川大學、復旦大學、美國戈申學院進修現代語言學、英美文學、美國教育和外語教學法。1988-1989還攻讀了中國文化書院的中西比較文化專業(函授大學後學歷教育),主攻比較教育。進修和學習期間,我刻苦努力,受到了導師門的贊賞,獲得了優異成績。
二、我愛學生,有如愛自己的子女
我服務的對像是青年學生。 我當過學生,我知道學生怎麼會熱愛老師的。只有關心、熱愛學生和對他們負責,且有學問和修養的教師才會受人尊敬,為學生所熱愛。師專時期,條件差,為了多輔導學生,我帶著剛上小學的兒子,告別妻子,從柏楊校那時的校本部,搬到了那時分部的梅庄,住在一個僅五個平方米的閣樓里,小閣樓冬冷夏熱,加上樓道里蜂窩煤硫磺煙子的熏烤,我尿血了。我還是去上課,因為學生們在等我。我因嚴重的痔瘡動手術,第二天強忍著疼痛趕回講堂,因為學生們沒有多的老師上課。
學生繳不起學費,我同情;學生買不起飯菜票,寒冷中因衣單而瑟縮,我心酸。幾十年來,借了不少沒想過要還的錢給學生;捐了無數次凡我知道的救助學生的錢和物;「一幫一」每月的貧困學生提供經濟幫助。我在想,若是我自己的子女有如此的困難,我會多麼希望他人會伸出援助之手。
1992年,繫上學生詹佑文的表妹因家貧無法繼續上學而苦惱,從仁壽偏遠的山村給我寫來一封信,說是不能上學,痛苦得想自殺。當時我並不知道她是誰,但我清楚,那是一位貧困而需要幫助的青年學生。我不能不管。一天一夜,我把電話從縣里打到區上,打到鄉公所,再打到她家附近的一個變電站,四處求人去搶救她。第二天,我又派一位老師去仁壽老家做她的穩定工作。一個星期中,我四處打電話,求縣教育局,求仁壽一中讓她回到學校繼續念書。她獲救了,回到了她企盼的課堂。後來,她和老媽媽來感謝我,我才知道,她認識我是因為曾經來師專看望表哥,聽過我給學生講話,覺得我可以信任。我很感動,一個教師,能為青年學生信任,甚至為僅僅蒙過面的學生信任,誰說教書不是天底最光榮的職業!
三、我教書,懶得考慮個人得失
幾十年來,我都不操心年終分配能拿多少課時費,不是因為我富裕。在創建專業艱苦打拚的時期,沒有課時費,也沒有多的老師,上課很多,曾達每周26學時;八分錢一節課時,我因課多年終得了兩百多元,成了全校之冠。現在,幾十元一節課,我卻並沒有為此沖動,想去多上課,因為我敢肯定,上多了,我上不好。教師的得失,豈是金錢;教師的得失,是你能滿足莘莘學者多少求知的慾望。
四、搞科研,我為了教育事業
我一直認為,教學與科研可相互促進。於是,我把科研作為提高自己教師素質的重要手段,作為我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的一種努力。幾十年來,我選擇了三個研究方向:一、語言及語言教學;二、中西比較教育;三、聖經文學。選擇一,是因為它與我的教學工作緊密相關,它可以幫助我上好課、搞好系主任那份教學管理工作。選擇二,是因為我已投身教育事業,又不想跳槽,與教育有了不解之緣,我盼中國的教育改革和發展。選擇三,是因為「《聖經》是西方文學的源泉」。外語學者需要對它有所了解;我為因為歷史原因造成的學術認識上的空白憂心,我想為中國學者作一點廓深研究西方文學道路之事,盡管研究《聖經》在80年代來是一種冒險,也許犧牲的會是生命。
我先後發表論文60餘篇,共專著7部。論著曾獲我院社科一等獎,市政府二等獎和其他多種獎項。我曾主持省教廳精品課「英語寫作」課程建設,並獲得通過。現在主持校級本科同一精品課程建設,院成該建設所要求的三部教材編寫和出版。
目前,我正與四川大學常務副校長,博導石堅教授合作,在二至三年內從西南推出一套共7部的優秀「英語寫作」叢書,其中一些將申報國家級優秀教材。這是我在退休前後兩三年中要做的事情。老雖老矣,尚有精神,自當奮蹄;教書一輩子,這是多有意義的事情!
五、結束語
當教師近四十年,我一直在努力工作。我在為學生付出、為教育事業付出,但我從沒有覺得吃虧。幾十年來,是黨和人民培養了我,給了我無數次進修、提高、甚至出國深造的機會。我做的是任何一名普通教師都應做的事,但黨和人民給了我許多榮譽:無數次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的嘉獎,使我滿足得幾近熱淚贏眶,我獲過曾憲梓教師基金獎,這使我尤為滿足。在我已逾退休年齡的去年,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又聘請我作該中心學術委員會的副主任,又一個榮譽落到了我頭上,我沒有推辭,我只是想,得好好鍛煉身體,不要辜負國家的希望:即使不再站講台了,我還可以去搞調研,為我們國家的外語教育事業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工作。
身在教育,心也在教育
我從四川大學畢業出來執教已41年,來校工作23個年頭了。我沒有象英雄人物、模範人物那樣做出可歌可泣的事跡,也沒有做出震憾人心的貢獻,只是在極其平凡的教學崗位上腳踏實地、持之以恆地做了些微不足道的事,盡了自己的本分。
我的學生時代提倡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大學時我還讀了該書的英文版。其中說道「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憶往事,他不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生活庸俗而羞愧。」那時我就把這幾句話銘記在心,作為警句,嚴格要求自己的生活、學習、工作、鑽研。現在我來回憶往事,就不會感到負疚。
一、立身教育,鑽研教學
教師的職業是一種責任最重大、最光榮的職業,關系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大計。只有熱愛這一職業才能知道其作用和意義。干一行,愛一行,才可能去鑽研這一行,提高業務水平,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1.為教而學,為教而鑽研
這些年我一直堅持在教學第一線,沒有離開過一步,沒有任何假休、病休。以從教為樂,以從教為榮,勇挑重擔,年年大負荷超工作量。只要是組織上交給我的工作任務,我從不討價還價,而是樂於接受,有時一學期多達三門課。04—05學年度,教11個班,周學時為22節;這一學年度教10個班,周學時為20節。先後教過《英語語法》、《今日英語報刊選讀》、《高級英語》、《英語閱讀》、《英文寫作》、《英語散文選讀與寫作》、《英語應用文寫作》、《典型語法錯誤分析》、《英語水平測試》等9門課程。
在工作中千方百計地想法搞好教學,全心全意、全副精力投入,不搞任何形式的第二職業,不接受校外高報酬的兼職。立足教學,認真鑽研教材,精心備課,研究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多樣性,突出重點、難點,每節課都講究質量,獲得學生、同行和領導的好評,曾三次評為一等。
一直注重對新知識的探求和吸收,把業余時間用於學習新知識,掌握新信息,研究新問題,撰寫學術論文和著作,做到在教學的基礎上搞科研,用科研的成果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主要成果有:出版專著兩部,主編出版三部,副主編出版一部,參編出版一部,審校出版兩部,先後發表中、英論文20來篇。
蘇聯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所知道的東西,就應當比他在課堂上要講的東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夠應付裕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課堂上,能從大量的事實中挑選出最重要的來講。」
我邊教學、邊學習、邊鑽研,同時也邊作筆記,現手中有85個筆記本(實際上有100來個,有的搬家時未搬進新居)。現有1700多張小卡片(實際上萬條也不止,已用過的就未保存)。這些新知識對教學、學習、研究很有價值。這些也是我出題的例句,書上講的語言規則,用這些例句出題(不用別人的原題)極大地增強了學生對最新知識的應用性,這些對同行討論問題也起著重要作用,有不少的同行愛和我一起討論語言知識問題,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沒有讓他們失望過。以《高級英語》課本為例,有一課有個錯誤答案,同學們紛紛問我,主講的老師問我。我從3本書、4部字典給他提供了信息, 我從收集的最新資料中給了他兩個例句,他很滿意,他隨後告訴我,他在學生裡面宣傳我的學習精神。同行的贊揚也的確給了自己很大的信心。
2.不為利而教學,不為名而鑽研
鄒韜奮說:「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盡一人的心力,使社會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我的學習鑽研都毫不為名,不為利,完全是為著教學,為著積累更多的新消息、新知識,供學生學習。巴斯德的話就是「當你做成一件事,千萬不要等待著享受榮譽,應該再做那些需要做的事。」
91年有兩部書出版後,我接著個人撰寫一本富有時代特色的漢英詞典,學校立了項,主管部門再三催促盡快出版,並將資助費通知單(其資助費一分也沒用)給了我,出版社也認可了,在簽訂合同的一剎那,我考慮到種種原因未落筆。雖然這本字典未出版,我個人並不有遺憾,因為我在撰寫時,學到了大量的東西,我是從學知識的角度學習、鑽研,我沒有考慮我個人出版了上百萬字的字典就評正高。可以設想在94—95年出版了這本字典,我評正高要提前好幾年。
99年我評上正高就是不為名不為利的最好證明。我當時是堅決不申報的,通知我開職稱會,我沒有去,在領導和老師們的再三勸導下,我才中途去參加會議,報了名,交了費。交了送專家鑒定材料後,我就沒過問這件事,根本不知道校評委什麼時候開評審會。人事處在校評委開會的前一天下午5點前打電話到家也沒找著我。郭主任5點多鍾去一教學樓的教室找到我,那時我還在給學生輔導,回家後慌慌張張清理了一些材料交到人事處,自然也就遺忘了一些。所以我評上正高應該是領導和老師們關心的結果。
學校發展需要世行貸款,全套文件都是我和代主任一起翻譯的,文件要得急,完全是在繁忙的教學中不辭辛勞地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校領導說要給我記一筆功,我根本就沒有過問這件事,我沒有為名為利。為單位做事是我應該做的。
國家人事部組織把高級職稱的簡介材料上網後,許多單位來函邀請參加其活動,有雜志出版社邀請當副主編、編委,有些大型組織聚會邀請參加會議,擔任理事。我通通回信,婉言謝絕,因為我不為名不為利,只是為的是有更多的精力搞教學。
3.人貴有志,學貴有恆
常言道: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生之計在於勤。我認為這里的勤不僅指勤勞,而且應包括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我的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我隨時隨地注意把握時機學習、鑽研的機會。信心、決心、恆心才是有所作為的保證。學習、研究就要有持之以恆、堅忍不拔的精神,我有「一天不學外語就過得不充實」之感。
「四人幫」橫行時,有段時間不讓看專業書極不正常的政治氣氛,我也不受這種干撓,我就學馬列著作的英文版,毛選1—4卷英文版。我在大學生時就有研究英語語言的初衷。改革開放之前,各方面的條件是何等的艱難,我利用當時工廠為我訂閱國內外報刊、雜志的條件進行學習,繼續從英語的角度研究英語語言知識,我84年來校前撰寫英語語法書就已經完成初稿,經過完善補充於91年出版。
99年評了正高後,有的同志認為我該歇一歇,鬆口氣,我沒有這樣做,而是繼續鑽研。02年出版兩本專著,05年又主編出版一本學術著作,我就是為教學而搞科研,用科研的成果來指導教學,促進教學。
4.為現代化教學而從頭學電腦教學技術
當一個教師,要不落後於現代化教育進程。04年底學院組織、資助、鼓勵購買了筆記本電腦後,我認為這是教學儀器,我要克服一切困難,充分利用學校資助購買的電腦為教學服務。
去年春節,我開始學習電腦,到春節開學時,我將一學年英語語法課的教學內容調成二號字,將英漢語法術語700多條打成二號字,然後各班就開始在多媒體教室上課。隨後又將10多套測試題打成二號字,可以通過屏幕顯示進行測試和評講。去年暑假,我又將9月份開學時要講的一切打成文字,供教學用。現在我在課堂上要講的一切,要做的一切,要求學生要做的一切全部有文字為依據,都通過屏幕顯示給學生。
這個寒假,包括春節在內,我全部用於製作語法課程幻燈片,到本學期第三周,已製作完畢,共計2300張幻燈片,有背景,有預設動畫。目前正在插入圖畫。本學期就通過放映幻燈片進行教學。
學習電腦教學技術,我要碰到不可想像的困難。第一,視力老化,不能過分受刺激,白天不能連續操作久了,晚上不能超過一個小時,不然關機都看不見了。第二,手不靈活,動作緩慢。去年春節我才從頭學起,邊學邊問,問一點學一點,到現在可以在課堂上順利地操作教學系統。
我學電腦技術百分之百地是為教學服務,其他的非教學系統的游戲、上網等我一概沒學。一切為了教學。
二、忘我工作,無私奉獻
人們把教師比作蠟燭、園丁,教師要象蠟燭那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要象園丁那樣去澆灌花朵。要當好教師就要有無私的奉獻精神,把一切奉獻給教育事業。
不辭辛苦,指導學生實習。有個年級學生實習有28個點,我親自去27個點指導。我曾指導仁壽、井研、犍為三個各專業所有的實習生。負責去仁壽縣的學生實習時,不管雨下得多麼大,不管道路多麼泥濘,不管到有些實習點要步行多遠,我都克服一切困難去每個實習點聽課、指導。在指導整個犍為縣各專業幾十個實習生時,我並沒照要求只住在縣城指揮,而是巡迴各實習點,交通不便的實習點我長距離騎自行車也要到那裡,走到那個點,就在那裡食宿,和學生打成一片,聽每個專業實習生的課,進行具體的指導,改變了該縣根本不歡迎實習生的看法,博得去犍為縣的所有實習生的好評,他們集體寫材料給學校要求表彰我。一個非英語專業的實習生在校試講第一次不合格,實習中他畏懼講課,經我的開導、指導,他實習成績顯著,得到實習點指導老師和領導的贊揚,該校校長說他完全有資格教重點班的課。
熱情耐心輔導學生。凡是要問問題的學生,我都要安排時間解答。星期四下午只要不開會固定為答疑時間,學期結束課後,連續幾天答疑,直到所有學生都沒有問題問為止。平時課前課後可以問問題,有時第4節下課了,學生要問到12點半過後我才能回家。
一切以工作為重,為了搞好教學和管理工作,我家老二的升學考試的時間我都不知道。老大專升本報名時,我在沐川招保送生,根本沒有過問。老大畢業分配時,我還在成都川師大忙於聯合辦學的事宜。
三、即教書又育人
1.在工作中提倡優良校風、系風,促進優良學風
兼任副系主任9年,先後兼任或擔任8個班的班主任,58歲時,仍然擔任兩個班的班主任。在繫上和班上我一貫都倡導和培養學生的優良校風、系風、班風,創建和促進優良學風,鼓勵學生「一專多能」,爭優冒尖,不斷提高素質,全面發展。在我旗幟鮮明的倡導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並以個人名義獎勵冒尖生。為數不少的原來成績平平的學生逐漸進步,而躍為優等生。有個年級兩個班,升上本科的達5人,在全省師專中成績優異。這5名中我當過班主任的那個班就佔了4名。對一些全面發展,積極要求上進的學生,我嚴格考核他們,認真負責地向黨組織推薦一個又一個的發展對象。
2.關心學生,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
教師管理學生是其職責,但在管理當中關心學生是教書育人的重要方面。學生生病,包括住院治療者,只要我知道了,都要親自看望,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關心,學校的溫暖。有學生生病,需要服中葯,沒有條件煎中葯,我家就把中葯給他們煎好,讓他們感到在學校也象在家一樣方便。
對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除了主動幫助解決校系困難補助外,我個人還對他們進行力所能及的適當資助。學生急用錢向我借不管是在平時,還是畢業離校時,不管是我班的學生還是別的班的學生,都有求必應,我多次借給。
有一個班在舉行畢業活動時,班費遠不夠開支,鑒於那個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經濟比較困難,我就主動用班主任津貼資助他們的畢業活動。結果,他們的畢業活動效果超出了我的想像——開了一個非常成功、皆大歡喜、大家依依不捨的晚會。
四、桃李滿樹,無比歡欣
我沒有去專門收集那些學生贊揚我的詞語。僅以去年暑假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有個學生在成都和我聯繫上後,馬上就開車和我一起到了郊縣和另外同學相聚,然後就和各地的同學聯系聚會,一切都是以老師為中心,收到電話的同學工作無論怎麼忙,距離無論怎樣遠都參加了聚會, 達二三十人之多。看到他們發展了,事業有成就,我感到欣慰的程度不亞於聽他們贊頌的語言,不亞於讀贊美的詩篇。
對學生負責,必然得到學生的尊敬。有好幾屆學生都喊「趙爺爺」,有時甚至在課堂不由自主也這樣喊,根據一些老師的了解,這是一種尊稱,學生認為我和藹可親,他們就這樣稱呼。
對學生負責也會得到學生的信任。請我寫推薦書的學生其他年級我沒統計,單就這屆畢業生而論就有50多人。雖然我最近沒教畢業班的課,但是請我寫推薦信的人數,在繫上要佔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