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暑期夠

暑期夠

發布時間: 2021-02-13 02:16:02

① 暑假足彩有哪些比賽

5月30日至6月20日,國際足聯U20世界盃將在紐西蘭上演。6月6日,歐洲球迷將聚焦德國柏林將舉行歐冠決賽。同日,加拿大女足世界盃開幕,直到7月5日決定冠軍歸屬,這是加拿大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女足世界盃。葡萄牙,沙灘足球世界盃將於7月8日至19日在此舉行。
同期,智利將舉行美洲杯(6月4日至7月11日),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區金杯賽也將在7月7日至26日進行。
7月25日,2018年世界盃預選賽抽簽儀式將在俄羅斯進行,7月29日至8月5日將舉行南美解放者杯。

10月17日至11月8日,智利將迎來國際足聯U17世界盃

② 學習《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模電》、《數電》這幾門課,一個暑假夠嗎

可以的,不過的起早貪黑了
電路跟模電數電差不多,特別的模電數電,電路以及數電比較簡單,不過模電估計得花多一點時間,這個比較復雜~重點在於理解,然後練習
信號與系統可以結合復變函數以及數字信號處理看

③ 考駕照學車一般需要多長時間呀一個暑假夠嗎如果考完科目一可以過一段時間考科目二嗎誰能介紹一下具

學習駕照每個科目的考試是有嚴格時間間隔規定的,也就是所謂學時。你必須學夠一定的天數才能考試。每科考過之後,你拖後考是沒問題的,但不能提前考。一般最快也要45-60天。祝你早日拿到駕本

④ 我的暑假足跡100字怎麼

1、暑假裡,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好玩的城市——大連!大連的海水很藍很乾凈,我最喜歡的事就是在大海里游泳了!海水涼涼的,雖然剛開始我覺得牙齒都有些打顫,但我還是堅持住了,越游越開心!一排排浪花涌過來,我和爸爸在浪花間跳啊!笑啊!別提有多帶勁了!而且我還從水底撈上來許多的小石頭,白的,花的,可漂亮了!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喜歡在大海里游泳,那就也到大連去玩玩吧!

2、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了廣州。
今天是我們到廣州的第一天,我和媽媽去了我最喜歡的長隆野生動物園,看見了白虎、考拉、熊貓、羊駝、長頸鹿、羚羊、大象……好多好多的動物。我最喜歡的是長頸鹿,它們悠閑地在樹陰下吃著樹葉,從遠處看,像是排著隊迎接來這遊玩的客人。導游姐姐還告訴我們,長頸鹿有「三長」——脖子長,睫毛長,舌頭長。之後我們還看了許許多多的動物,在裡面呆了一整天。今天玩得可真開心!

3、暑假的最後一周,我和媽媽去湖州玩了3天,那是個美麗安靜的小城市,是我外公的故鄉。
外公帶我們去了太湖邊上,那裡有好多飯店,可以吃到太湖裡的湖鮮:白魚,白蝦和銀魚。我們坐了快艇,在湖面上飛馳,非常刺激好玩!
在太湖邊新建的5星級酒店,外形像一個滿月,就是喜來登的月亮灣酒店,晚上有燈光的時候在湖面上形成一個圓環的倒影,景色格外美麗!

⑤ 考駕照要多長時間C1票!!!一個暑假夠嗎

這個要看每個人的情況,一般來說男生會快點,女生相對慢點,正常時間要四個月版左右的樣權子。因為你還要考理科,主要分成理科,場內考,路考三種,理科和路考比較容易,場內道路比較容易被打掉,一旦被打掉,就要至少二十天之後才能補考,呵呵,所以盡量不要被打掉,必要的時候可以給考官送點煙,這是經驗之談,總之順利的話四個月左右連頭帶尾應該夠了,呵呵

⑥ 暑假夠時間考駕照么

這要看 你是那兒的啊 我們這兒是不夠啊 有的地方可以啊 你去當地駕校問問才知道

⑦ 終於知道為什麼一個暑假足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影響孩子的36種好習慣》讀後感

近日讀到《影響孩子一生的種好習慣》這本書,感受頗多,與大家共享。

什麼是習慣呢?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定義來闡述:習慣就是人的行為傾向。也就是說,習慣一定是行為,而且是穩定的、甚至是自動化的行為。用心理學的話來說,習慣是與反應之間的穩固鏈接。壞習慣是一種藏不住的缺點,別人都看得見,他自己看不見,因為習慣就是一種自動化的行為,潛意識表現的行為,並不一定是他自己希望的行為。我們每個人身上一定有很多好的習慣,也一定有些不好的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是我們做老師的常掛在嘴邊的話題了。至於孩子應具備哪些好習慣,如何去培養,也許我們還沒系統的研究過,對家長也缺乏指導。所以,我每次主持家長學校的活動時,總能從家長的目光中看到歡喜、迷茫、無耐的復雜心情,大多數的家長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困惑。為什麼我的孩子不愛寫作業?為什麼我的兒子總是貪玩?為什麼我的孩子愛撒謊?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聽家長的話?為什麼…… 所以,家長學校的活動結束了,家長們都遲遲不願離去。

是啊,哪個家長不望子成龍?哪個老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各個是狀元?

兒童期是形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你播種一種思想,就會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會收獲一種命運。習慣對於孩子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功都至關重要。咱們今天怎樣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會成為怎樣的人。

教育家葉聖陶指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呢?

良好習慣的逐步養成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小學時期正是習慣逐步養成的重要時期,從小學一入學就應合理地培養教育學生,否則,不良的習慣一旦形成,改造和矯正就需要下更多功夫,再教育需要更大的力量,更多的知識,更高的耐,而這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因此,我們應抓住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有計劃、有目的、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學習習慣,為他們的成才、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做到:

1、完善班級建設,強化班級管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作為一個班集體也是一樣,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來規范學生的行為,維護好班級內良好的學習、活動秩序。我們要結合班級實際制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班規班法,只有理順班級管理體系,建立起制度保障,班級管理工作才能有條不紊。

2、加強班幹部的培養

班幹部在班級管理中,擔負著重要的責任。班級各項工作的落實,多由小幹部完成。所以班主任一定要重視班幹部的培養。一是要做到公正、公平選拔,切實把有能力肯負責的學生推選到幹部崗位上。二是要給小幹部提供鍛煉的機會,相信學生,發揮他們的潛能。三是要多給小幹部以指導,使他們能很好的完成本職工作。

3、關注後進生的發展。

在教學工作中會碰到許多孩子不盡人意的學習習慣,有的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有的不寫家庭作業;有的書寫不認真;有的課堂上交頭接耳說悄悄話、做小動作……特別是後進生,他們是班級內最不和諧的音符,也是不良習慣集中的對象,要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有恆心、耐心和愛心。對待他們的缺點是關心幫助,而不是責備,對待他們的反復是研究,根據各自特點進行指導,而不是一味地批評,要積極採取轉化措施,如班級內結對子、談心、家訪、找閃光點適時表揚等等。使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4、上好德育活動課

良好學習習慣地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靠說幾句話,幫助指導幾次就能見效的,教師首先要有一個常抓不懈、持之以恆、百抓不厭的思想准備,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逐步養成。晨會、班隊會是德育教育的主陣地,要充分利用好這一時間對學生進行教育。第一沒有特殊情況,不能佔用。第二活動要有內容有針對性。第三需要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實施教育。

5、加強與家長溝通,藉助家長的力量規范學生的行為

我們要通過學生或訪問等方式把本學期抓好習慣養成這一重點工作轉達給家長。讓家長明確學生好習慣養成目標,並配合督促教育。使學生無論在家,還是在校都有一個習慣養成的氛圍。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工作是復雜、、艱巨的任務,需要有社會、家庭多方面的配合,習慣是一種慣性,也是一種能量的儲蓄,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才能發揮出巨大的潛能,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終身幸福,每一個父母,教師都要高度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讓我們共同努力:培養孩子一個好習慣,給孩子一生的財富;糾正孩子一個壞習慣,給孩子一生的幸福。

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讀後感

《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這本書讀後我深受啟發。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過程,是嚴格訓練、反復強化的結果。幼兒園和小學是培養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的關鍵期,而到了中學,就是改造習慣時期了。全書分別從「做人習慣」、「做事習慣」、「學習習慣」、 「交往習慣」來闡述了 36 種好習慣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更富有價值的是,他非常具體地指導家長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養成種種好習慣。書中列舉了許多古今中外名人的有趣故事很值得借鑒。把這本書推薦給家長看是最好的選擇。相信只要潛心去閱讀這本書,許多的困惑都會迎刃而解。我就我讀這本書的所思所想與大家共勉:一、好習慣要在生活中培養。事實正是如此,孩子習慣的養成主要在家裡,父母應該注重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6歲前的兒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現在的獨生子女們嬌生慣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寵愛,使很多孩子非但什麼都不會做,而且為人自私不講道理,蠻橫霸道。由此可見,生活即教育,除了教師,父母更應該積極為兒童創造適宜的家庭環境,同時,父母應當經常在行為、舉止和談吐等方面給兒童一個最好的榜樣,講話時要注意禮貌、舉止要文雅,表現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為和良好的習慣。如果能夠經常這樣以身作則,這種熏陶使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養,通過日積月累,讓兒童的良好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二、好習慣要在實踐中培養。在實踐中養成習慣,要不斷身體力行,使習慣成自然。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過程,是嚴格訓練、反復強化的結果。作為教師,我們除了處處以身作則之外,還必須在第一時間提醒學生,比如:寫字時坐的姿勢是否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讀書時是否挺直腰桿,坐端正;聽講時是否認真傾聽別人的話;當天的作業訂正當天是否已經完成……平時課堂中的點點滴滴,正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每一次的糾正,每一次的提醒都能對孩子起到督促的作用。天長日久,好的習慣也就養成了。三、要抓住教育的關鍵期。自從奧地利動物心理學家洛倫茲發現動物行為發展的關鍵期,並榮獲諾貝爾獎後,人類廣泛地開展了對自身各種能力與行為的發展關鍵期的研究。研究發現,孩子習慣的養成有一個關鍵期的問題。幼兒園和小學是培養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的關鍵期,而到了中學,就是改造習慣時期了。在兒童時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孩子可以受益終身;在兒童時期養成了壞習慣,就有可能終身受到傷害。因此,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兒童的關鍵期。如果錯過關鍵期,對習慣的改造將要比塑造艱難得多。抓住關鍵期進行習慣的培養,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四、好習慣要培養,壞習慣要糾正。對於教師來說,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更要注意不要讓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許多孩子有時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習慣,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復不良的習慣。這時候,教師要幫助孩子抑制和糾正壞習慣。什麼是「妨害他人的習慣」呢?葉聖陶舉例說:「走進一間屋子,砰的一聲把門推開;喉間一口痰上來了,噗的一聲吐在地上;這些好像是無關緊要的事,但這既影響他人學習和工作,又可能傳播病菌,一旦習以為常,就成為一種妨害他人的習慣。」因此,一旦發現了類似的情況,教師及時地指出是非常有必要的,從一開始就剎住孩子的「歪風」,那麼,壞習慣也就難以養成了。五、糾正孩子壞習慣要有毅力。壞習慣難以改掉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決心不大、毅力不強。沒有什麼是不能糾正的,關鍵是有沒有恆心和毅力。我們應該有信心,有打「持久戰」的思想准備,相信自己終會有勝利的這一天!每一個孩子首先要學會做人,他才可能去做事、學習、與人交流。做人的教育,實際上是培養孩子為人的正確態度和品格。如果教師沒有對孩子的為人態度和品格進行教育,孩子無疑會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慣,這些習慣將直接影響孩子與人交往。作為一名教育者,我深深明白自身的重責,要牢記:現在多一次的提醒,將會在他的未來減少一次犯錯的可能,這,就是我神聖的職責!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你播種一種思想,就會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會收獲一種命運。習慣對於孩子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功都至關重要。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則說:「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的幸福,我們一起來在孩子心靈的這塊神奇地土地上種植美好的種子吧!

點評:作為一名教師,作為一位母親,在讀過這本書後,對這句話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樣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書中的每一個小故事,就像啟迪人心靈智慧的鑰匙,使人茅塞頓開。我時常回憶當自己的孩子出現相似問題時,自己是怎樣對待的,而書中又有什麼巧妙的處理方法,在閱讀中我深刻體會到在孩子的成長中,要想改變孩子,必須首先改變自己,更新教育理念,豐富自己的教育智慧,才可能塑造孩子完美的人生!

選自:《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習慣》
今天我在書店看到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影響孩子的 36 種好習慣》。於是隨便翻了幾頁看了一下,發現這本書的內容真的很好,便了下來。裡面有一些很好的內容,我在裡面摘抄了一些好的部分,願與家長們一起分享。。。。。。。。。。

首先,首頁寫了怎麼一段話:「培養孩子一個好習慣,給孩子一生的財富。糾正孩子一個壞習慣,給孩子一生的幸福。」我想教育就是在培養習慣。

那麼,什麼是習慣呢?在最新版的《新華詞典》中,對於「習慣」是這樣釋義的:「長時期養成的不易改變的動作、生活方式、社會風尚等。」事實上,廣義的習慣不僅僅是動作性的、生活方式性的或社會風尚性的還包括人類所有的優點。甚至包括「善良」「仁愛」這樣永恆的主題,也需要不斷修煉,才會真正化為行動性的習慣。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時侯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

《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讀後感
《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讀後感

我家附近有一個姓姚的人家。姚家有三個女兒,都上了名牌大學,而且個個俊秀文雅,氣質非凡。為什麼三個女兒都如此優秀?男主人經常不在家,幾乎沒時間管孩子,一定是姚師母教育有方。姚師母到底有什麼家庭教育的妙招呢?我有意無意地向姚師母討教迷津,她總是笑笑說:「我只堅持做了一件事——從小就培養她們的好習慣。」作為老師和母親雙重身分的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時刻銘記著這句普通而不平凡的話語。直到今天,我還清晰地記得姚師母教給我的第一招。有一次,我喂兒子吃早飯。他當時只有十個月大,坐在我對面的小凳上,我一調匙一調匙地喂著兒子吃粥。我怕兒子小手抓碗燙了手,就隨手拿給他一個小撥浪鼓抓在手裡。姚師母看見了,她立刻走上前拿走了玩具,說:「你從小要讓孩子一心一意地做事,拿了玩具吃東西容易分心,養成了壞習慣就難改了。」「抓了碗燙了手怎麼辦?」我不解地問。她卻慢吞吞地說:「燙了下次就不敢了。」 ……

直到有一天,我從常武購書中心到了《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這本教育類書籍,認真閱讀後,我恍然大悟了:教育的法寶就是從小培養好習慣。姚師母教給我的一招不就印證了大教育家葉聖陶曾說的話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像一根針時不時地我的神經,像一把錘子敲在我內心深處最敏感的位置,它震撼著我的心靈,讓我振奮,讓我覺醒,讓我不得不掩卷沉思: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同時作為一個母親,自己擁有哪些良好的習慣呢?「人無信不立」,當自己無法做到的時候,又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學生,如何去影響孩子們呢?

書中有這樣一個寓言:一個人正在沙漠里散步,突然,一個聲音對他說:「撿一些卵石放在你的口袋裡吧,明天你會又高興又後悔的。」這個人彎腰撿了一把卵石放進口袋。第二天,當他將手伸進口袋時,他驚奇地發現口袋裡放的不是卵石,而是鑽石、綠寶石和紅寶石。他感到非常高興,不一會兒,他又感到非常後悔。他高興的是自己拿了一些卵石,後悔的是,自己沒有多拿一些。我想:做人也是這個道理:為什麼不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多撿一些卵石呢?教育孩子同樣是這個道理:今天怎樣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會成為怎樣的人。為什麼不從今天開始為孩子多撿一些卵石呢?讓孩子的明天多一些高興,少一些後悔。明天,這些卵石將變成孩子一生的財富,讓他幸福一生。

《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有以下四個部分:

做人的10種好習慣——誠信;禮貌;愛心;樂觀;理財;自信;堅強;謙虛;寬容;責任心。

做事的6種好習慣——做事有計劃;熱愛勞動;珍惜時間;自主選擇;自我反省;自我管理;抵抗挫折。

學習的14種好習慣——耐心;專注;觀察;記憶;思考;想像;創造;勤奮;預習;復習;閱讀;質疑和自我激勵。

交往的6種好習慣——與他人交往;傾聽他人;與他人分享;與他人合作;幽默;感恩他人。

這本書以一個個故事、案例的形式闡述了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每個故事或案例的後面,還會有針對性地提出培養好習慣的建議和做法。書中的每一個小故事,就像啟迪人心靈智慧的鑰匙,使人茅塞頓開:養成教育要用智慧去播種,用耐心去收獲,養成良好的習慣要「從娃娃抓起」,嚴格訓練,反復強化。

就如學習來說,我們要培養學生養成14種好習慣,教師要不斷身體力行,使習慣成自然。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過程,是嚴格訓練、反復強化的結果。作為教師,我們除了處處以身作則之外,還必須在第一時間提醒學生,比如:寫字時坐的姿勢是否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讀書時是否挺直腰桿,坐端正;聽講時是否認真傾聽別人的話;當天的作業訂正當天是否已經完成……平時課堂中的點點滴滴,正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每一次的糾正,每一次的提醒都能對孩子起到督促的作用。天長日久,好的習慣也就養成了。

學習是一個終身的過程,孩子將要不斷地經歷學習、工作、取得經驗、再學習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一個人的學習能力並不完全取決於他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受制於這個人怎樣使用他的智力。對於孩子來說,如果他有良好的使用智力的習慣,他體現出的能力也是超乎想像的。也就是說,只要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智力天賦並不高的孩子也能夠取得很好的學習成績,也能在工作中取得超凡的成就。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在兒童時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孩子可以受益終身;在兒童時期養成了壞習慣,就有可能終身受到傷害。因此,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兒童的關鍵期。如果錯過關鍵期,對習慣的改造將要比塑造艱難得多。抓住關鍵期進行習慣的培養,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書的首頁寫了這樣一段話:「培養孩子一個好習慣,給孩子一生的財富。糾正孩子一個壞習慣,給孩子一生的幸福。」對於教師來說,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更要注意不要讓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許多孩子有時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習慣,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復不良的習慣。這時候,誰的課堂誰負責,教師要幫助孩子抑制和糾正壞習慣。什麼是「妨害他人的習慣」呢?葉聖陶舉例說:「走進一間屋子,砰的一聲把門推開;喉間一口痰上來了,噗的一聲吐在地上;這些好像是無關緊要的事,但這既影響他人學習和工作,又可能傳播病菌,一旦習以為常,就成為一種妨害他人的習慣。」因此,一旦發現了類似的情況,教師及時地指出是非常有必要的,從一開始就剎住孩子的「歪風」,那麼,壞習慣也就難以生存了。

有人說,壞習慣難糾正,但是讀讀這本書,好好踐行,沒有什麼是不能做到的,關鍵是有沒有恆心和毅力。我們應該有信心,有打「持久戰」的思想准備,相信自己終會有勝利的這一天!作為一名教育者,我深深明白自身的重責,要牢記:現在多一次的提醒,將會在他的未來減少一次犯錯的可能,這,就是我神聖的職責!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你播種一種思想,就會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會收獲一種命運。習慣對於孩子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功都至關重要。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則說:「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的幸福,我們一起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在孩子神奇的心靈沃土上播下36種好習慣的良種吧!

孩子布置的作業里當然不能說——其實,就我們所處的環境,該書實為一本脫離我們現實的、偽道學的、廢話連篇的垃圾書。摘錄一些格言和名人軼事,添加些普天之下地球人都知道的所謂的道德標准和良好習慣,就可以空話連篇堂而皇之地出版一本「書」。殊不知這所謂的良好習慣,也會因時代、環境、民族、個人的不同,是否「良好」還很難判定。

在沒有社會誠信的基礎之上談個人道德,可能嗎?

有哪位真過現實生活中的空中樓閣?

書中屢屢提到習慣之於成功與失敗的因果關系,其邏輯就是,名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有著「良好的習慣」。其評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潛台詞就是,名人是成功的,不名人是失敗的。而這種助長沽名釣譽的習慣對孩子是無益的。

就像《聖經》、《論語》,它給我們描繪的永遠是無比崇高的虛幻的道德境界,距離現實是如此的遙遠,而讓我們無限痛苦。無數的人們猶如拉磨的驢,蒙著眼睛永遠地圍著磨盤驢行,為追求柏拉圖式的理想國而前仆後繼。

真正的好習慣無須36種之多,唯有誠信足矣。

讀後感里最有感的是葉聖陶先生的一句話,有一種習慣養成不得:不要養成妨害他人的習慣。

⑧ 暑假計劃作文400字

每個假期,我都要制定自己的計劃,什麼10點起床呀,11點睡覺呀,什麼什麼的,總之,一套一套的,制定得相當不錯,而且十分嚴格,你們或許會說:「你傻呀
,幹嘛制定這么嚴格?」噓!反正我每次都不執行,爸爸媽媽都習慣了!今天就讓我來告訴你,我是怎麼悲慘地度過執行計劃的一天吧!
執行計劃第一天早晨9點30分,時間到,該起床了,我睡眼惺忪地爬起來洗漱吃飯,然後萬般無奈地做作業,還不停地找借口:「媽媽我要去方便一下!」「媽媽我要吃雪糕!」「媽媽我去看會兒書!」後來媽媽不耐煩了,什麼都是「嗯」,「嗯」。就這樣,我邊玩邊做,總算做完了,一連整個上午我都是這樣半玩半工地度過的,除了看電視和玩電腦。
下午又到了做作業的時間,媽媽不允許我離開了,真倒霉,便想著做完作業就能玩電腦,於是對媽媽提條件:「媽媽,做完了作業讓我玩會兒電腦好嗎?」「行了行了,答應你了!但是必須把作業做完!」哈哈!我高興極了,便來了興致,興奮地在3分鍾之內完成了作業,終於可以玩電腦了,可是半小時之後,媽媽又把我叫下去了,真是,作業必須做完,那為什麼電腦不能打完?
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堅決不按照計劃執行,只是每天把作業做完就行了,我覺得根本就沒有必要定個嚴格的暑期計劃,乾脆改成一句話:「作業完成了才能玩電腦!」你們認為呢?

⑨ QQ飛車暑假想攢錢買雷諾180天。8月15日很多點券,應該攢起來嗎現有4500點券,一暑期夠嗎

不夠的 點券每個月月底都清空的 你可以花一點Q幣代替~

雷諾的話抓螃蟹可能有永久的的 不過別把太大希望 可能你把點券用完也弄不到

LZ喜歡刺激!!!

⑩ 全國目前有哪些暑期足球訓練班

這種短期的可能沒有吧!
一般的話,都是寄宿式的足校,例如各個足球俱樂部都有自己的足校,例如恆大足校、山東魯能的足校!暑假要想學的話,你可以去你們那裡的足球俱樂部問問,中甲的,中乙的都行!再有的話,你可以打聽下,看看是否有足球夏令營之類的活動,或許也是一個機會吧!

熱點內容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23 20:31:28 瀏覽:202
老師想你了 發布:2025-07-23 20:31:14 瀏覽:924
英語etc 發布:2025-07-23 17:46:24 瀏覽:834
中師大教育 發布:2025-07-23 16:43:13 瀏覽:938
語文科組總結 發布:2025-07-23 16:36:43 瀏覽:545
嬰兒體溫多少 發布:2025-07-23 16:31:17 瀏覽:853
4的語文寫 發布:2025-07-23 16:27:51 瀏覽:358
小學數學師徒結對記錄 發布:2025-07-23 16:03:00 瀏覽:667
如何查看qq加密相冊 發布:2025-07-23 14:48:51 瀏覽:339
累並快樂著師德師風演講 發布:2025-07-23 10:39:15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