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師德的支柱
教師應該具有的品格
庒客
09月28日
1.教師的個人形象,教姿教態
2.語言表述的規范性
3.交流能力,交流的親和力很重要
4.對期中期末考試中常見考點的闡述,復習課上要把重難點知識講解到位。重點知識點或題型在以往考試中所佔分值的比例講給學生
5.講課的吸引力,讓學生能夠喜歡上你的課,並且提高課堂效率。目光左右掃視全場,眼神與觀眾要有交流。聲音要抑揚頓挫,表情要自然,適度的來回走動,與學生互動。這些點做到其實都需要老師自信,自信最重要。
Ⅱ 師德修養的基礎是什麼
利用網路學習《愛國守法是師德修養的基礎》這門學科,通過觀視頻講解,認真閱讀案例及評析,詳細學習輔助的參考資料,對愛國守法是師德修養的基礎這個問題的認識加深了,感覺從內心深處提高了覺悟,思想得到了凈化。談談我的感想: 有人說,愛國主義是「空洞的口號」或「正確的廢話」,尤其對教師來說意義不大,教師只要把書教好就行了。那麼,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為了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放著優裕的生活不過,終年穿一身藍布料做成的衣服,有時連吃飯也發生困難,過著不如老媽子的生活。陶行知真的是「傻」嗎?當然不是!陶行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解放、中華振興而奮斗不息的一生,教育救國、教育建國、教育治國。只有對祖國愛,才能把個人的命運同國家前途和命運統一起來。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並且把愛國守法的要求放在第一條,作為首要的要求,強調教師要「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其中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是新增加的條款。看來,作為教師要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愛國主義是一種精神支柱,是一種動力源泉。一個教師只有把對祖國的愛與個人的命運同國家前途和命運統一起來,才能充分認識到祖國的存在和發展是個人存在和發展的前提,祖國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有著血肉一般不可分割的關系。要充分認識到沒有中國共產黨,沒有祖國,沒有社會主義,教師的個人價值就無法實現,更不可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教師必須自覺地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把祖國的利益、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看成高於一切,重於一切,把教育事業看成祖國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部分,甘願為此奮斗一生。 衡量一位教師是否具有愛國主義的思想政治素質,關鍵要看他能否表現出對教育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看他是否把自己的一切無私地獻給他所愛的工作和學生,我個人從教30年了,心裡裝著一切為著祖國的未來這樣的信念時,就會認真的去鑽研我的工作,如飢似渴地去補充我的知識,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我從不為名不為利,不計較個人得失,我覺得培育祖國的下一代就是自己義不容辭的天職,我願意忠於職守,埋頭苦幹,為國盡力,為民造福,為祖國的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我認為,一位教師只有認識到、體驗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崇高,意識到自己肩上擔負著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從而樹立獻身教育的堅定信念,才能做到言行一致,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處處為事業著想,嘔心瀝血,矢志不渝地為培養一代新人而默默奉獻自己的一生。 利用網路學習《愛國守法是師德修養的基礎》這門學科,通過觀視頻講解,認真閱讀案例及評析,詳細學習輔助的參考資料,對愛國守法是師德修養的基礎這個問題的認識加深了,感覺從內心深處提高了覺悟,思想得到了凈化。談談我的感想: 有人說,愛國主義是「空洞的口號」或「正確的廢話」,尤其對教師來說意義不大,教師只要把書教好就行了。那麼,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為了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放著優裕的生活不過,終年穿一身藍布料做成的衣服,有時連吃飯也發生困難,過著不如老媽子的生活。陶行知真的是「傻」嗎?當然不是!陶行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解放、中華振興而奮斗不息的一生,教育救國、教育建國、教育治國。只有對祖國愛,才能把個人的命運同國家前途和命運統一起來。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並且把愛國守法的要求放在第一條,作為首要的要求,強調教師要「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其中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是新增加的條款。看來,作為教師要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愛國主義是一種精神支柱,是一種動力源泉。一個教師只有把對祖國的愛與個人的命運同國家前途和命運統一起來,才能充分認識到祖國的存在和發展是個人存在和發展的前提,祖國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有著血肉一般不可分割的關系。要充分認識到沒有中國共產黨,沒有祖國,沒有社會主義,教師的個人價值就無法實現,更不可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教師必須自覺地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把祖國的利益、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看成高於一切,重於一切,把教育事業看成祖國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部分,甘願為此奮斗一生。 衡量一位教師是否具有愛國主義的思想政治素質,關鍵要看他能否表現出對教育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看他是否把自己的一切無私地獻給他所愛的工作和學生,我個人從教14年了,心裡裝著一切為著祖國的未來這樣的信念時,就會認真的去鑽研我的工作,如飢似渴地去補充我的知識,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我從不為名不為利,不計較個人得失,我覺得培育祖國的下一代就是自己義不容辭的天職,我願意忠於職守,埋頭苦幹,為國盡力,為民造福,為祖國的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Ⅲ 怎樣做一名有職業道德的教師
通過此次的教師培訓,使我明白了教師職業道德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無論哪一層的學生都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榜樣。教師是學生學習做人的參照對象,所以人們常說「教師是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以身做則要求我們做教師的,做事要言行一致,表裡如一,還要求我們儀表端莊,大方得體。作為一名有職業道德的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關心學生 盡管在平時的實際工作中,我做到了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導,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在平等、公平對待學生,特別是要求學生方面,還不夠嚴格。熱愛學生是教師處理與學生之間關系的准則,是全部教師職業道德的精髓。在如何激發愛心、永葆一顆愛學生之心,我在以後的工作中尚待繼續努力。 二、嚴謹治學 注意了樹立良好和教風和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師德的基礎是愛,核心是專;我注意嚴謹治學,提高業務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缺乏長期性,教育教學方法還缺靈活性和改進力度,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還不夠快。教師自身的學識與道德水平即師德,在潛移默化中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學生,也影響著學生對我的看法,進而影響著師生關系,所以我必須不斷學習。 三、尊重家長 這一條是教師處理與學生家長之間關系的准則,是促進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環節。在尊重家長方面,我愛聽取學生家長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與配合,但由於本人的所任學科的原因,與學生家長聯系相對減少;在宣傳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方面還不夠積極。 四、為人師表 能夠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注意處理個人職業勞動與自身人格塑造之間關系的准則,衣著整潔得體,語言健康,舉止文明禮貌,以身作則,作風正派;但身教注重不夠,律己不夠嚴格,語言規范性有優待加強,缺乏對為人師表是教育事業對教師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的理解。 五、終身學習 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學習優秀教師的為師三態:敬業、愛業、精業方面,我還沒有真正做到堅持「敬業——愛業——精業」這個教師職業成長的基本主線。 總之,此次培訓學習,讓我懂得了,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可以促進我們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幫助我們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而且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的職業道德是貫穿在教育全過程之中,是我們教師工作的精神支柱。教師職業道德將會時刻鞭策著我,它將會成為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指路燈!
Ⅳ 如何做一名師德高尚的教師
一,對工作認真負責,二是關心每一個孩子,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內,三是對待孩子犯錯容時,要有賴心,正確引導學生糾正錯誤,四是培養學生有正確的人生觀與學習觀,盡量做到在自己的手裡給學生創造最大的平台與機會,讓他們取得發展。
Ⅳ 師德師風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教師隊伍是我國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主導力量和決定因素。要辦好教育,要穩步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必須堅定不移地建設和造就一支師德優、業務精、作風正、能夠讓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通過這次師德師風教育學習,讓我覺得要使教師轉變教育觀念,重德為師,愛崗敬業,依法治學,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要在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重視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強師德的制度建設和教師的師德、業務考核管理;要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千方百計地為教師辦實事、辦好事,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為教師教書育人創造更為良好的社會環境;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以愛執教,刻苦鑽研教學業務,不畏艱難,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高尚師德。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立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業務素質,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通過師德師風的教育學習,我對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有了較明確的認識。師德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就決定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成敗。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忠誠,決定了教師執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師德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成長,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因此,針對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人民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熱點或突出問題,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極有必要的,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對照教師法等法規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我認為教師應注意從下面四個方面加強學習和修養,才能更好地擔負起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中國特色社會注意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任。
一、熱愛教師職業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教師職業也是社會的必要組成部分,我們不應該只把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更應該把教書育人作為終生奮斗的事業。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崗位上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就是偉大的。
二、在教學的過程中堅持正確的方向。要結合教學,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養成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宣傳知識來源於實踐的觀點。告訴學生任何知識、公式、定理、定律都是人類總結生產實踐獲得的。告訴學生只有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才能具有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我們「提高全民的素質」的偉大理想才能得以實現。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只有掌握足夠的知識,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才不會被時代淘汰,才能有所作為,才能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
三、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學生觀。現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與學生是平等的師生關系,這已成為全社會都普遍認同的觀點,愛和責任是師德之魂。青少年學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難免有缺點和錯誤,作為教師不能一味批評指責他們,而要從關心愛護的角度指出他們存在的問題,和他們談心,談感受,讓他們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才會關心學生,了解學生,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才能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發生。
四、刻苦鑽研業務。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准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至於誤人子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准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對教師任教的學科也不可能有學習興趣,當然也不可能學好這門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將成為一句空話,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必須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並在教學實踐中鍛煉和提高。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教師要想有效的從事教育活動,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也就是我們說的職業道德。
教師的職業道德就是指在共產主義道德的指引下,通過教育勞動過程逐步形成並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的總和。
通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使我更加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不僅要求我們教師發揚蠟燭的精神,還要求教師自覺服從黨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甘為人梯,做辛勤的園丁。只有這樣才能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終生獻身教育,並用自己智慧的鑰匙,打開學業生踏入科學知識的大門。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通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讓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這種道德情感,才能產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強烈願望,千方百計的去教好學生。
通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則。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勞動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言傳身教」,也就是說教師是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無論哪一層的學生都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榜樣。教師是學生學習做人的參照對象,所以人們常說「教師是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以身做則要求了教師做事要言行一致,表裡如一,還要求我們儀表端莊,大方得體。否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學習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可以促進我們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幫助我們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而且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礎。因此,教師的職業道德是貫穿教育全過程的精神支柱。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讓我受益非淺,我會用它時刻的鞭策我自己,讓它成為我教育事業中的一盞明燈!
Ⅵ 對教師職業道德的理解和感悟
教師這個職業是非常神聖,而且偉大的,而且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呀,雖然有的家長有時候是不理解的,但是時間長了,他也慢慢的理解老師的這份苦心,每個老師都是希望每個學生都是,每個學生都是非常優秀的呀
Ⅶ 師德師風教育培訓內容
一、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倡導「愛國守法」就是要求教師熱愛祖國、遵紀守法。
第一,愛國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支撐。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各族人民道德品質的重要特徵,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熱愛自己的祖國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也是每個教師的神聖職責和義務。
第二,守法要求教師依法執教。守法是《憲法》所規定的所有社會組織、國家機關和公民的基本義務,是指守法主體以法律為自己的行為准則,依照法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活動。教師職業的示範性,要求教師成為守法的楷模,對受教育者的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把熱愛祖國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權利職責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二、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這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倡導「愛崗敬業」就是要求教師對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沒有責任感就辦不好教育,沒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師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神聖職責,志存高遠,並在深刻的社會變革和豐富的教育實踐中履行自己的光榮職責。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始終牢記自己的神聖職責,對工作高度負責,要熱愛自己所在的崗位,具有高度的責任感,積極主動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
三、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倡導「關愛學生」就是要求教師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情感和愛心。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調節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
因此,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教師的天職。
教書育人是教師最核心的職責與任務。教書是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書的根本宗旨,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倡導「教書育人」就是要求教師以育人為根本任務。
所以,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倡導「為人師表」就是要求教師言傳身教,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對教師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名教師,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嚴於律己,以身作則。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教師自己要言傳身教,以身立教,在各個方面率先垂範,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
六、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不竭的動力。
倡導「終身學習」就是要求教師做終身學習的表率。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Ⅷ 如何做一個師德高尚的教師
一、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教師的工作有苦也有樂,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的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奉獻、汲取、更新和升華。教師的職業道德是在共產主義道德的指引下,通過教育勞動過程逐步形成並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的總和。通過學習師德師風建設,使我更加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不僅要求我們教師發揚蠟燭的精神,還要求教師自覺服從黨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甘為人梯,做辛勤的園丁。只有這樣才能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終生獻身教育,並用自己智慧的鑰匙,打開學業生踏入科學知識的大門。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二、熱愛學生、教書育人 教師要熱愛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師生關系在一定的意義上說,是塑造與被塑造的關系,教師要為人師表、表裡如一,對學生要動之以情、以情育人,曉之以理、以理塑人,導之以行、以行正人。通過學習師德師風建設,讓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這種道德情感,才能產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強烈願望。千方百計的去教好學生,孔子說的:「愛之,能勿勞乎?言之,能勿誨乎?」就是這個道理。三、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通過學習師德師風建設,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則。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的勞動最有影響力的是「言傳身教」,也就是說教師是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無論任何學生都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榜樣。教師是學生學習做人的參照對象,所以人們常說「教師是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以身做則要求教師做事要言行一致,表裡如一,還要求我們儀表端莊,大方得體。否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四、終身學習、不斷進取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聖的職責。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頭腦;不斷的掌握廣泛的文化科學知識,更新知識結構;不斷的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斷的反思總結,在理論的指導下大膽實踐、勇於探索,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教師只要增強自己的科研意識,把自己的課堂、班級當成自己的「實驗室」、「試驗田」,並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變科研的局外人為局內人,變可能性為現實性,實現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當我們的教師走上了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就會得到教師職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五、勇挑重擔,一絲不苟作為一名教師,就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率先垂範,努力創造一流的業績;要勇挑重擔,做最難做的工作,干最吃虧的事情;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煩;面對榮譽、面對利益、面對享受,講風格、講謙讓、講奉獻。,不斷更新自己的育人觀念,與時俱進,堅持不懈地學習,把新理想貫穿落實到自己的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總之,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更新觀念、努力創新是師德的新發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升華。時代的呼喚,事業的使命,教育的責任,激勵著教師們長期精心耕耘在教育這方熱土,斯霞、魏書生、李吉林、於永正……一位位名師、大師,桃李芬芳,碩果累累,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敬重,這真是教師職業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