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幼師師德培

幼師師德培

發布時間: 2021-02-28 13:07:25

❶ 幼兒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師德修養准備

教師應如何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 21世紀以科技和人力資源為社會發展的核心要素,在這個時代,經濟的發展有賴於科技與人才的發展,而科技的進步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有賴於教育的發展,教育的發展有賴於學校的發展,學校的發展取決於教師的素質和水平。過去,人們總把教師比做「紅燭」、「春蠶」,這是對教師奉獻精神的 寫照。二十一世紀的教師,不僅要學會照亮別人,也要學會如何讓自己永遠燦爛,具備良好師德修養的教師,對學生來說是「一本優秀的教科書」;而良好的師德修養對教師自身教學水平、創造能力等業務素質的提高更是一個強大而持久的動力,正是這種動力將鼓勵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那麼,作為教師,應當如何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呢? 一、 明確職責,認識自我,學會做人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支配教師職業行為的思想基礎。教師的師德修養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自我修養的自覺性。那麼,教師如何才有自覺性呢?前提就是要正確認識自己。坦誠地說,教師群體中確實存在一些令人不如意的地方,的確有一些教師缺乏敬業精神,工作馬虎,不思進取;上班混課堂,下班商務忙;當面態度好,具體不落實;眼中重實惠,心中輕責任;力求索取多多,但求付出少少;甚至極個別違法亂紀,枉為人師,嚴重損傷了教師群體的形象。這就更加要求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有意識地提醒自己,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作為一名立身於教育事業的教師,要做好工作,首先要學會做人,即:能容人、能讓人,善合作,講自信。教師從四面八方匯集到學校工作就是一種緣分,是一種機遇,一定要好好珍惜,要知道集體的力量才是無窮的。因此,少說廢話、空話、假話,多做好事、實事、真事,才能形成和諧的人際環境,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其次而言,教師是一個多角色的人物。從職業來看,一名教師應當嚴格要求自己,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從社會來看,教師應當履行自己作為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而從國家的發展來講,在知識經濟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直接關繫到國家的興盛,而強化師德修養則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物質生活不斷在豐富,一個古老的話題依舊在困擾著人們,那就是「人生的價值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有一點是被認同的,那就是凡是無私奉獻的人都是最有價值的人,作為一名教師,從選擇這一行業的那天起,就意味著這一生必定是奉獻多於索取,許多付出都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許多細致、繁雜的工作都是不為人知的。但是,當我們的學生學業有成,思想進步時,當我們的勞動得到社會、家長、學生的認可時,我們所付出的一切都顯行得那麼值得。 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會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修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那就是把「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做到最好。 二、承載責任,甘於平凡,學會施愛 美國西點軍校被譽為「領導的搖籃」,200多年來培養了大批傑出的領導人,其核心精神就是敬業精神。當今社會,敬業精神已經變得越來越稀缺了,教師這一職業恰恰最需要這種精神,教育是一項事業,把這份事業做大做強,教師必須要有敬業精神,要有開創教育事業新輝煌的奮斗精神,要有不辜負社會和家長們的重託的使命感。隨著學校服務功能的增強,學校工作更加細碎繁雜,教師要承受的體力和精神負荷也更大,這就更加需要教師責任心的付出,不斷總結反思工作中的缺漏。每個教師都要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就要有做不好工作或不適應工作而被拋出學校發展軌道的心理准備。失敗的教訓,往往是人生的財富,教師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最後連星星也錯過了。 教師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等,看似簡單的工作程序不斷循環,可以說是非常的平凡,而外面的世界卻很精彩。如果沒有敬業精神,就會感到心理不平衡,就會人在曹營心在漢,工作就會有疏漏,而有的疏漏可能是我們用一生都無法彌補的。因為,我們的一個小小失誤可能對學生終生都有影響,甚至由此而引發對於一個家庭幾代人的影響,一個教師只有對其工作傾注了無限的熱愛和執著的追求,做到了刻苦努力、鑽研、精益求精,才能從中獲得人生價值的升華和別人無法體會到的精神享受。教師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肩負了社會進步的使命,卻又永遠是幕後英雄,試想哪行哪業的人不需要教師的啟蒙、引導和教育,哪一個成功的人不是從懵懂無知的孩童經過教師心血的澆灌而培養成才的,教師就是通過自己平凡的勞動成就他人夢想的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忠誠於這份事業是無怨無悔的。 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忠誠是通過對學生的愛來體現的。同時,教師也只有熱愛學生,才會有工作的內動力,才會主動地、創造性地做好教育工作。上好每節課,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充滿藝術性和創造性;帶好每個班,常給學生微笑和贊語,多一些激勵,讓班級充滿陽光;教好每個學生,對學生發生的行為偏差給予耐心的指導,關心了解學生,與學生交朋友,以心換心;尊重學生,平等相處;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聯系好每個家長,保證每個學生受關愛的平等性;組織好每次活動,保證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心靈的洗禮,這些都是師愛之具體表現。 三、善於學習,專業成長,學會做事 教育從根本上講不是一門科學技術,而是一門成人與孩子交往的藝術,學習是教師成長不竭的動力,教師要靠在工作中不斷反思、提煉、訓練、多發現、多描寫、多總結,才能成為一個積累個人化知識的教師,才會成為一個有個人魅力的教師。教師的勞動是一種復雜的創造性的勞動,教師要成功的完成教學任務,首先,要精通所教學科知識和所教學科的全部內容。精通的要義是能夠透徹的了解知識的產生過程,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整個知識體系的框架,從中去理解專業知識本身的思維形式和思維方法。其次,作為教師還需要有廣博的知識,因為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有待於進一步塑造的人,一名教師只有在他能不斷滿足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多方面發展需要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在家長和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善於學習,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對教師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蘇霍母林斯基說過:教師如果沒有熱情和智慧,沒有道德知識,就說明他精神境界不高和個性貧乏。試想,這樣的教師能培養出高尚的人嗎?「身正為范」,教師尤其需要一身正氣,社會有腐敗,教育不能有腐敗,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能向學生和家長索取回報,要無私付出,自覺工作,即使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要一如既往、認真負責、扎扎實實地做好工作。既然選擇了教育工作,就要向陶行之先生所言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率先做到。教師是通過自己的道德魅力對學生的道德價值觀產生深遠影響的人,這就更需要教師明確地認識到: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榜樣。只有這樣,教師才擁有了成功落實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 教育事業充滿著機遇和挑戰,永遠都有做不完的新課題。作為教師,不論在任何時候都應提醒自己,處處慎思,千萬不要春風得意馬蹄輕,更不要一朝失意不言勝。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並感受到其中獨特的收獲,不斷給自己樹新的目標,讓自己活在追求之中。在這個過程中自覺地加強師德修養,最終就一定能夠達到愛崗敬業、不怕艱辛、開拓進取、樂天自律的高尚境界。

❷ 幼兒教師師德的含義:

師德:中華民族是十分重視師德的民族。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師德准確地說應該是教師公德,是教師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應該遵守的社會公共道德。

師德,是教師應有的道德和行為規范,是全社會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從實踐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其學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教師勞動所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

(2)幼師師德培擴展閱讀

強化師德教育:

多渠道、分層次地開展各種形式的師德教育。在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重視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風和學術規范教育。

建立和完善各級各類學校德育工作者培訓制度。對學校班主任、輔導員等德育工作者進行師德教育專題培訓。建立和完善新教師崗前師德教育制度。

各級各類師范院校和舉辦教師教育的綜合大學,都要適應新的要求,將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列為教師培養和職後培訓的重要環節。要把師德教育作為新一輪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的首要任務和重點內容。

❸ 幼兒教師該怎樣提高自身師德修養

教育工作是一種育人的工作,而育人質量的高低,決定於教師;而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師德風貌是構成社會風氣和社會注意現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師德修養是教師在心靈深處進行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爭,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開展自我批評,嚴於解剖自己。師德修養水準的高低,取決於教師的內心信念和道德意志。教師道德行為不僅影響一個人的學生時代,而且影響他的一生,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和未來,它不僅影響一代人,甚至幾代人,可見,加強師德修養,十分重要。
一、教師要堅持專業化成長,知識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知識的不斷創新,教師專業成長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特點與需要,是提高教師職業及社會地位的需要,是教師生命價值的需要。
二、教師要塑造自己的良好人格形象,要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和提高教研能力,提高自己的學術形象。
三、教師要熱愛幼兒,尊重幼兒,要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熱愛並尊重每一個幼兒,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魯迅先生說過:「教育是植根於愛的。」教師的愛不同於父母或家人的愛,而是一種更為博大的愛。
四、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幼兒教師不僅是素質教育的實施者,同時又是幼兒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人格特徵、言行舉止、心理健康狀態以及對待幼兒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幼兒發展。因此,教師的示範作用比口頭說教更有效。
總之,教師道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作為教師要不斷與時俱進,堅持教育創新,不斷更新觀念,加強師德

❹ 幼師要如何踐行師德修養100字

淺談幼兒教師的師德修養

「師德」,顧名思義,就是指教師的品德。「品德」,一詞的內涵專

非常豐富,而為人師表者的品屬德,至少應包含高度民主負責的敬業

精神,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科學態度,對教育對象的真誠關愛。

所謂師德認識,就是指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深刻認識和全面理解,要

從「德」中體會到獻身教育事業的無比快樂和自豪。人們形容育人

職業是「園丁」那是很貼切的,可以這樣說,什麼樣的教師就培養

什麼樣的學生,育人之本,關鍵在於師德。

❺ 怎樣做一名師德高尚的幼兒教師

師德是做一名幼兒教師的基石。而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包括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的良好人格。通過幾年的教學,我慢慢的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經驗,我發現我們應該做的是一個"服務型"的老師,而不是做"保姆型"和"警察型"的老師。那麼如何才能做一名師德高尚的幼兒教師呢?在我看來,這是由教師素質和能力兩方面組成的。 有"幼兒園之父"美譽的福祿培兒認為: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指導者,是良好環境的衛士。我國學前教育的泰斗陳鶴琴先生在《怎樣做人民的幼稚園教師》一文中寫道:"熱愛兒童是做一個優秀教師的起碼條件"。他說:"一個熱愛兒童的教師,他是全心全意地為兒童謀幸福,繼續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工作的。反之,一個不熱愛兒童的教師,他是不會時時刻刻想到如何指導兒童的生活,如何使兒童得到合理的教養的。" 可見,從這些教育前輩們的話語中,幼兒教師素質如何對於兒童的培養至關重要。並且教師的言行舉止是幼兒模仿的榜樣,對幼兒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必須具備以下素質: 1、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幼兒教師肩負著社會的重託,承擔培育"四有"新人的光榮任務。幼兒年齡小,求知慾旺盛,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大,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熏陶、感染著幼兒,對幼兒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而幼兒教師的事業心尤為重要。只有具備事業心,才能對幼兒充滿愛心,對工作有高度的責任心,對平凡的幼教事業有著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因此,事業心是幼兒教師搞好工作的根本保證。 2、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 由於幼教工作的特殊性,幼兒教師首先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廣泛的興趣和才能,具有活用和迅速更新知識的能力。由於幼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對周圍世界極感興趣,什麼都想知道,有提不完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足夠、寬廣的知識儲備,才能深入淺出地教給幼兒正確的科學知識,才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和興趣,發展孩子的能力。幼兒天性活潑好動,愛唱愛跳,喜歡畫畫、講故事,這就要求教師多才多藝,具有語言、音樂、舞蹈、繪畫、體育、游戲、科技和工藝等方面的技能技巧,組織並指導孩子開展豐富多彩的探究活動,引導每一個幼兒發展個性、舒展自我,在"導放結合"的教學方式中更主動地學習。同時,教師還要認真掌握幼教專業基礎知識,懂得幼教規律,熟悉幼兒的身心特點,具有獨特的教育能力、教育教學監控能力和嫻熟的教育教學技能、技巧,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幼兒的潛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未來社會是一個學習化的社會,要求教師成為終身的學習者,具有活用和迅速更新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把握時代的脈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才能時時充電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知識結構,拓寬自己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 3、健康的心理素質和人格特徵 由於幼兒教師的職業特殊性,使得教師在與幼兒的交往中要耗費大量的心力,容易陷入緊張、焦慮、壓抑、苦悶之中。因此,幼兒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即積極、主動、樂觀、自信、靈活、寬容,能勇敢面對競爭的壓力和工作的挫折,善於化解人際溝通中的矛盾,努力改善日常生活的氛圍,調節緊張、壓抑的情緒、心境,使自己在從事的工作中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給幼兒營造出寬松、和諧的教育氛圍。大量事實證明,教師健康的個性品格、堅強的意志、高尚的情操,積極樂觀的態度、幽默開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境,能使人精神振奮,使人感染,幼兒活動起來心情舒暢、勁頭十足;若教師心理失調,她無論如何也不能正確地理解幼兒的行為,更談不上矯治不良心理。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人格特徵是幼兒教師素質全面提高的有力支撐。 4、強健的體魄 幼兒教師要把科學文化知識加工成幼兒能接受的信息,轉化為他們每個人的智慧和才能,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用之才,這個任務極其艱巨復雜,如果教師沒有強健的體質,也是無法勝任這一艱辛工作的。 5、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 未來社會是一個競爭與合作並存的社會,"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是時代賦予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能與人合作的人,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只有善於合作的人,才能贏得發展。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需要時時進行精神的溝通、情感的交流,引導幼兒健康活潑地成長。同時,教師也是工作群體中的一員,要有與同事和家長融洽相處、合作共事的能力,從而有效地對幼兒進行合作意識與能力的培養。 新《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基礎階段,它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眾多教育實踐也充分證明了教育的任何創新與改革都要通過教師來完成。以往一提到教師,在人們的腦海中就會呈現"彈、唱、說、跳"的場面,認為幼兒教師只要具備以上基本功就能勝任自己的工作,並且是一名出色的幼兒教師。其實不然,幼兒教師需具備的能力遠遠不止這些。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需要具備以下幾點能力: 1、觀察力 幼兒教師的觀察力主要指對幼兒直覺的、原樣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觀察能力,表現在隨機的觀察和有計劃的觀察中。在隨機觀察時,觀察能力的高低表現為教師能否敏感地捕捉到幼兒發出的動作、表情或語言等各方面的信息並且快速地作出正確的判斷和反應。有計劃的觀察要求預先有擬定的觀察項目,教師根據內容選擇最有代表性的場景,列出最能反映問題本質的觀察要點,然後按計劃進行觀察。既可觀察幼兒的發展水平差異,也可觀察幼兒個體發展的獨特性。案例:一個教師講手工課的觀察感受。 2、溝通的能力 主要包括教師與幼兒、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能力和促進幼兒之間相互溝通的能力。 (1)教師與幼兒的溝通: 有非言語和言語兩種。非言語溝通的途徑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如微笑、點頭、撫摸、摟抱、蹲下看幼兒的眼睛等。在幼兒園中,言語溝通方面存在下列問題: ①教師習慣了自己講幼兒聽,總認為自己講的是有價值的,而對幼兒的見聞、感受、提問等缺乏共鳴,所以很少有真正的雙向交談; ②談話多在集體活動時,以教師提問、幼兒回答的形式進行,個別交談很少; ③教師對幼兒的談話中,批評、否定多於表揚、肯定;指導、命令多於情感、經驗的交流和分享。 ④教師以為幼兒理解了自己的話,其實幼兒並沒有理解;教師以為自己了解了幼兒的話,其實並沒有理解。 ⑤教師缺乏與幼兒言語溝通的技能技巧或必要的傾聽的耐心。比如幼兒口齒不清、談話內容含糊、語法錯誤多時,常打斷他們。 ⑥對幼兒不能一視同仁,很少與那些教師認為不乖巧、調皮、不漂亮的幼兒交談。 (2)教師與家長的溝通 了解家長的技能。一般來說,教師需要了解家長的需求與希望、家長的性格類型、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家長的職業、文化水平、待人接物習慣等,以確定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溝通策略。 家長有四種類型: 第一類型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對幼兒園的工作都有正確的態度,溝通、合作都很容易; 第二類家長很關心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但對幼兒園的態度可能不大信任,甚至對教師可能較多指責,因此面對這類家長時,教師會感到壓力,需要特別的冷靜、理智,嚴於責己。只要真心誠意地從孩子出發,就能找到與家長溝通的渠道; 第三類家長一般信任教師,而時常把教育的責任全託付給幼兒園。對這這種家長工作的重點是讓他們關心孩子的教育,幫助他們找回對孩子教育的信心,輔以有效的方法指導,變

❻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有怎樣的師德師風

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幼師師德培擴展閱讀

幼兒園實習指導理論,了解實習過程與組織管理、保育實習、教育實習的目的、意義,實習全部內容的概括和一般方法。實踐:從幼兒園實習入手,指導學生在實際環境中的實踐,參照國家中級保育員職業資格標准,突出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通過幼兒教育指導的發展、幼兒園課程的發展、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要素以及各領域的案例分析,使學生了解幼兒園最基本的最實用的知識。

注重體現新的教育觀念,反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根據幼兒園課程模式的相關理論及案例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跟上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形勢。

幼兒園組織與管理讓學生了解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內容,掌握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的基本規律,學會用所學專業理論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管理問題。

結合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的思辨意識、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為學生今後從事幼兒園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❼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有怎樣的師德師風

首先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熱點內容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
校園網學歷查詢 發布:2025-07-14 09:09:38 瀏覽:244
天策老師 發布:2025-07-14 08:46:39 瀏覽:801
初二物理奧賽 發布:2025-07-14 08:28:25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