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師德
『壹』 感恩老師的短詩歌 要短!!!!
我獻上一朵花,
我獻上一朵花,
讓我們編織個大花環,
獻給親愛的老師媽媽。內
是您給了種子,
太陽般的溫暖;容
是您用汗水,
把幼苗澆灌。
您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
閃爍著迷人的光華;
你的歌聲像春天的小溪,
把歡樂帶給了大家。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記住您的話。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記住您的愛;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是您的一朵花。
金風送歡笑,丹桂花香飄。
老師的節日,今天又來到。
老師對我們的撫愛,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貳』 放學時間學生在校內發生意外,校方有無責仕
你好,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回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答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第三十九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也就是說,十周歲內的未成年人,實行的是過錯推定責任,超過十周歲的在校學生,學校承擔一般過錯責任。
如果是老師有過錯,因為是職務行為,由學校承擔責任;然後再由學校根據內部規定,對老師做出處分。
『叄』 杏林春暖講的是什麼德!
講的是醫德
古有"杏林春暖"的故事,講的是晉朝時,民間有一醫人,醫術高明內,名聲遍及方圓百里容,前來就醫人眾多。
但此醫人均不收取葯費。
時間一久,眾人均感疚意。為後人留下了"杏林春暖"的千古佳話。
這個故事講的就是這個醫人高尚的醫德。
『肆』 扶風高中校長是誰
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王西成,男,漢族,中共黨員
1960年8月生於陝西省扶風縣杏林鎮,大學學歷,理學學士學位,中學高級教師。1983年7月畢業於寶雞師范學院化學系,現任中國化學學會會員。1983年7月-1993年在扶風縣教育局教研室工作,任教研員。1993年-1998年在扶風高中任副教導主任。1998年-2000年在絳帳高中任副校長。2000年至2006年7月任扶風高中副校長,分管校務和德育工作,現任扶風縣教育局黨委副書記、扶風高中校長兼黨總支書記;為扶風縣第十六屆人大代表,寶雞市第十屆政協委員。
先後發表的論文論著有:《化學題型系統分析與評價》一書,由氣象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學生品德方案探究》被評為全國二等獎;《中學生不良群體的形成與教育》被中國倫理學會、德育報社評為二等獎;《化學學科實施創新教育的途徑》被陝西省教育科學研究所評為一等獎;《目標教學與教法改革有機結合的嘗試》被寶雞市科協、市人事局評為優秀學術論文,先後三次被評為扶風縣教育系統先進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2003年被評為師德教育先進個人,在教師節上受到寶雞市委市政府的表彰。2003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廉勤兼優的十名好乾部之一並受到表彰。2004年被評為省級「師德先進個人」,受到陝西省委教育工委、陝西省教育工會的表彰。
『伍』 杏林春暖講的是什麼德!
杏林春暖講的是醫德。杏林春暖,意思指杏林春意盎然,用來贊揚醫術高明。
詞語出處:
三國時期,吳國有一位醫生,名叫董奉,字君異,侯官(現今福建閩縣)人,生於三國時代(約公元221~264年之間)。董奉少年時期,除了學習古籍經典之外,發奮鑽研岐黃之術,立志要做一位濟世的醫生。
董奉在周遊天下的時候,途經鍾離(今安徽鳳陽)時,看到當地人民由於三國爭戰而貧病交加,十分同情,便在鳳凰山之南六十里的一個貧困的小山坡上居住下來。
董奉根據當地的地理、氣候條件,把江南種植果木的農業技術知識傳播給鍾離農民,鼓勵人們在荒山坡上種植杏樹以救荒致富。
可惜很多人對這位懸壺治病的「游醫郎中」,提倡的種杏致富的意義持懷疑態度,並不實行。於是,董奉定下了一奇特的規章:看病不收費用,但重病者病痊癒後,要在其所居住的山坡上種植杏樹五株;病輕者,種一株。由於董奉醫術高明,醫德高尚,遠近患者紛紛前來求治。
數年之間就種植了萬余株杏樹,成為杏林。杏子成熟時,董奉寫了一張告示,規定:來買杏的人,不必通報,只要留下一斗穀子,就自行摘一斗杏去。董奉把杏子交換來的谷,用以救濟貧民。為了感激董奉的德行,有人寫了「杏林春暖」的條幅掛在董奉家門口。
(5)杏林師德擴展閱讀:
同類典故:橘井泉香
西漢時湖南一位叫蘇耽的道人,身懷絕技,對母親極為孝順,後得道成仙。在成仙之前,囑咐母親,明年將有疾疫流行,到時可用井中的泉水泡橘葉來救治。第二年果然發生大規模疫情,蘇耽的母親便遵照囑咐,用井中泉水泡橘葉施救眾鄉鄰,活人無數。
這則「橘井泉香」典出《列仙傳》之《蘇耽傳》,清代閩人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將其收入《醫術名流列傳》之中,流傳甚廣。至今湖南郴州市東北郊蘇仙嶺上的蘇仙觀、飛升石、鹿洞,以及市內第一中學內的杼井,都是紀念蘇仙的遺跡。
『陸』 高紅老師四字藏頭詩如何寫
高紅老師(藏頭詩)
高氏巾幗美園丁,
紅心報國師生情。
老留風采事低調,
師德傳承留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