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大鬧

師生大鬧

發布時間: 2021-03-01 17:12:46

師生矛盾怎麼解決

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平時都是被家長和長輩寵著愛著。幾乎沒有聽過難聽話。而與學生發生矛盾的老師,年輕老師居多。而年輕老師因為缺少一定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經驗。在學生中缺少權威。而此時,如果老師缺少一定的溝通和管理技巧。勢必會引起這些個性張揚,藐視權威的孩子對抗情緒。這樣矛盾產生了。此為學生方面的原因。

㈡ 這個世道是怎麼了 看了很多新聞。特別是老師學生鬧矛盾的。發現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只要師生發生沖突,

處在教師這樣一個職位上,會受到尊敬,自然也免不了委屈,當你決定當老師的時回候,就應該做答好心理准備,委屈絕對會有,看你怎麼處理。
學生就像白紙,等你知識的填充 。老師的責任和義務是育人!!的確有不工的對待,但是請記住,你是老師。處於這個職位,就請做好這件事。

㈢ 醉酒男老師大鬧女生寢室,拉女生被子還罵人,宿管阿姨為何不管

對於很多學生而言,老師不僅能夠傳授知識和文化,而且老師也是學生們人生中的啟迪者。因此,老師也是是受人尊敬和愛戴的一個職業。

然而之前發生在河北石家莊市,一位醉酒男老師,大鬧女生寢室的新聞,還是引來了輿論的一片嘩然。

通過這個事件,我們也希望學校方面,應該加強宿管監控,特別是女生宿舍,學校應該給出明確規定,對男老師進入女生宿舍進行必要約束。以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㈣ 師生關系鬧僵了

作為學生努力點學習,成績自然提高了,那時候,老師的壓力也減了,自然不打學生了...

㈤ 醉酒男老師大鬧女生寢室,遇到醉酒鬧事的人該如何制止

很多人說喝醉的人不是傻子就是瘋子,酒精可以麻痹人的神經,喝醉之後自己的言語就不受控制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耍酒瘋”。前幾天有條新聞說的是醉酒的男老師大鬧女生宿舍,這件事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也。”為人師表卻做出這樣的事情,實在讓人汗顏。面對醉酒的老師,女學生們大聲反抗,好在沒有發生什麼嚴重的事情。

面對醉酒的人鬧事,千萬不可硬碰硬,一定要想辦法保護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可以選擇報警,同時讓尋求周圍的人幫忙,這個時候你一定要理智,盡量保護好自己。

㈥ 師生矛盾的案例

ArticleID=7310著個案例希望能幫到你師生矛盾的冷處理(案例)劉靜然 在一次籃球課上,A同學不小心碰到了同學,於是兩人爭執起來。為了不影響其他同學練習,我把他倆叫出來想單獨解決,但是B同學轉身就走到休息椅旁坐下對我的話不予理睬。當時我的火「騰」的一下就上來了,覺得他這是在同學們的面前公開向我挑釁,覺得很沒有面子,心想一會我饒不了你。這時另一名打架的同學忙說:「老師,您別生氣,我們是鬧著玩的,我們不打了,讓我們再玩會吧。」於是,我又重新組織其它同學繼續進行比賽,同時腦子里也不斷的想著剛才所發生的一切。我知道B同學的心思:他喜歡玩籃球,如果我把他叫出來解決,一定剩不下多少時間玩了,再說自己是體育委員,要是批評也是先批評自己呀。揣摩出他的心思我的火也小了許多。大概過了十幾分鍾,我也來到休息椅前在他的身旁坐下,我並沒有和他說話,眼睛始終觀看著比賽,還時不時的指導場上的情況。但我能感覺得到他始終是低著頭的,有些不好意思的感覺。這時我就用跟本沒發生任何事似的語氣說:「看××同學,怎麼老失誤呀,快上場幫他一下。」邊說邊拍了他一下肩,表示讓他上場。他抬起頭用疑惑的眼睛看著我,我向他點了點頭。「是,保證完成任務!」看著他又高興地飛奔在賽場上,我知道我們之間的矛盾已經化解了,他下課後一定會來找我。果然下課後,他主動來到我的面前小聲說:「老師,我剛才錯了,對不起!以後我再也不這樣了!」我微笑著說:「好,老師相信你!」認識到了錯誤的B同學重新抬起了頭,得到了老師的諒解,他又安心地快樂地到操場上玩去了。師生之間經常會產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特別是中高年級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個性和見識也隨之增長,他們對老師不再是盲目的崇拜和聽話了,他們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特別是有自己的自尊,老師不可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他們頭上,也不可能簡單的規定不準干什麼不許怎麼樣,更不能對他們加以呵斥和責罵,否則只會招來反感和叛逆。現代教育理念更推崇平等的師生關系,鼓勵教師更多的貼近學生,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環境下實現教育的目標。一、教師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 案例中的行為無疑是非常不敬的,換作平常,教師會大光其火,將他訓斥一通,讓其他學生都陪在那裡挨訓,教師憤怒的情緒傳染給全班學生,以至於這節課不能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們也會認為老師的脾氣比他的脾氣還大還急躁。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想恢復就難了。魏書生說:「無論課前我有什麼煩惱和不快,一到上課,就得像川劇演員變臉一樣,換作笑臉面對學生。」慶幸的是在上面的案例中我穩定了自己的情緒,雖有生氣但很快控制了,使課堂能平靜的繼續上課。二、教師要把握時機及時與學生溝通很多教育的機會往往稍瞬即逝,如果教師把握不住或者不夠細心,過後就要花更多時間來彌補。我們應及時的了解事情原委並加以溫和地批評,既照顧了學生的自尊又做到了趁熱打鐵,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改正錯誤,師生的矛盾得到融解,師生心靈會更加理解和信任。

㈦ 河北醉酒男老師大鬧女生宿舍,都做了什麼事

早上醉酒之後跑到女寢拉女學生的被子,還那腳踹下鋪女學生的肚子長達一分鍾之久,簡直就是一個衣冠禽獸。

㈧ 同性師生情感如何處理

首先,我覺得一個學生對老師產生感情是很正常的事情,沒必要為此感覺羞愧。但是如何處理好現階段(你們還是師生)的關系是很關鍵的。這個可能會影響到你們兩個人未來的狀態或是感情。

要懂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做好最壞的准備去追尋你想要的東西。實際上,你與老師接觸的只是很窄的一面,你不知道他在生活中在社會上在家庭里是個什麼樣的人,你也肯定阻止不了他去追尋自己的幸福。把他當做動力吧,努力學好這一門學科,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㈨ 如何化解師生沖突

在師生的相處過程中,免不了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或沖突,問題處理得當,會加深師生情誼,促進後續工作有效開展,倘若處理不好,會進一步惡化師生關系,對後續教育產生嚴重影響。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一個老師的學生觀,就是我們如何看待學生。學生是一個個處於人生發展成長期的,有思想、有觀念的鮮活個體。他們有著自己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了解、認識和看法,由於心智的不夠成熟和社會閱歷的不足,他們對周圍人、事、環境的看法和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 作為老師,我們要允許學生出現「成長性」的不足或者「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把它們看作是學生成長中的一個現象或者一個部分。只有我們接納了學生,我們才可能了解學生想法、看法和困惑,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從「抗爭」的狀態中走出來,以更加理性、積極和有效的方式應對自己遇到的問題。 (1)我們批評學生要留有餘地,不能把學生的錯誤與學生的人品人格混為一談;不能因為學生犯了幾次錯誤就據此對這個學生下結論、貼標簽;不能從人格人品上否定學生,把學生至於絕望境地。否則就免不了出現學生的「拚死抵抗」。 (2)改變對學生的認識和看法。正在成長的少年兒童也難免犯錯誤,所以老師要盡力善待學生的缺點和錯誤,並努力通過優點的發現去促進學生成長。 (3)允許學生犯錯誤,不等於縱容學生犯錯誤、干壞事。允許學生犯錯誤,是承認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誤是客觀存在的,有的甚至是難以避免的,但這樣不等於說老師可以等閑視之,任其發展。相反,應通過適當的方式激發學生內在的能量去認識和改變自己不適當的行為。 (4)老師不一定永遠正確。老師首先是一個普通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個普通人,然後才是一個老師。所以,我們有時也會有些不合適或者錯誤言行,這是正常的。不因為我們是老師就沒有或者不允許別人提及,或者為了面子也要硬撐下去,致使沖突升級。作為老師,要努力減少不合適的言行,但如果出現了,一個知錯敢認、知錯能改的老師也同樣可以成為一個受學生尊敬和歡迎的人。
2.接納學生,用肯定、認可和引導代替指責、訓斥。 與人交往和互動中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如果一個人接受我們、理解我們,我們就會願意跟他交往和相處,否則就不願意和他交往相處,甚至會有意地遠離或排斥。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觀念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他們希望能被周圍的人尤其是師長認可、肯定,加上正值青少年期的學生是情緒與行動極易沖動的時期,指責、訓斥或者一些過激的行為可能不僅達不到我們原有的目的,而且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導致沖突。 在發生師生沖突的時候,老師要願意花時間去聆聽學生的真實感受,衷心接納學生的意見與感受,並進一步樂於幫學生找出問題的症結、解決問題,而不是,急於表達自己的看法,急於告訴學生應該怎麼去做。這樣不僅有利於沖突的澄清和處理,也有利於師生關系的進一步優化。
3.尊重學生,堅持讓學生把話說完。 在教育教學中,聽話的學生常常討老師的喜歡,愛「頂嘴」的學生卻往往遭到老師的訓斥。在出現問題尤其是發生沖突時,這些「經常被批評、訓斥」的學生往往會被有意無意地被剝奪了解釋的權利。其實,學生犯了錯誤試圖找出理由,是為了求得老師對自己的諒解,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師武斷地阻止學生申辯,學生會認為老師不相信自己。同時,對老師這種蠻橫的做法,學生雖不敢言,但內心不服,以後學生即使被誤解也不會再申辯了。從表面看,好像學生被征服了,老師的批評有了效果。其實,學生會由此形成一種敵對心理:表面上忍氣吞聲地對待老師的訓斥,實際上把訓斥當成耳邊風,甚至在內心深處生出了更多的怨恨。而且,一旦種下逆反的種子,沖突就在所難免了。
4.當師生發生沖突時,作為老師一定要努力保持冷靜,切不可大發雷霆。 在發生師生沖突尤其是突發性事件時,一般老師習慣迅速處理。但此時可能我們和學生都處在生氣、壓抑、不滿等負性情緒之中,此時急於處理問題難免說出過激的話,做出過激的事。此時,面對師生沖突,作為老師首先要保持冷靜,切不可跟著感覺走,大發脾氣或者一走了之。而是要先試著處理自己內心冒出來的情緒,在短暫的停頓、深呼吸或借著板書的機會讓自己內心的情緒得以平靜。切忌用過激的言語和行為進一步激化矛盾,當然也不能用體罰的方式解決沖突,而應迅速考慮引起沖突的原因,採取適當的方式加以應對。 在處理與學生的沖突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正在極度恐懼、傷心的時候不要處理。現在的中學生獨生子女比較多,整體上講挫折承受力不強,在重大失誤面前會產生非常脆弱。有時會做出反常,甚至出格的事來。此時老師如果非要窮追不舍,有可能會產生意料不到的嚴重後果。 (2)上課之前的事不要急於處理。上課之前,時間緊張,處理問題可能會應學生上課的狀態和情緒,甚至因為老師處理而在急躁中出現簡單、粗暴。如果不是非立刻解決不可,一定要緩一緩。 (3)放學之前不要急於處理。
5.多方攜手形成教育的合力,但努力靠自己解決問題。 有些老師在遇到學生的頂撞、不服從管理等不當行為時,習慣找領導給學生處分或者喊家長來教訓孩子。這種做法有時看來是「有效」的,好像學生「順服了」,但在學生心裡卻可能會認為老師無計可施。他反而會有「得勝」的感覺,瞧不起老師,使師生矛盾無法真正解決。所以,作為生活老師,如果可能,還是努力把問題化解在自己那裡,而不是直接交由班主任或教育處處理,那樣可能表面上解決了問題,省了心,實際上卻可能造成師生間的隔閡,或者引起學生的不滿,為以後的管理埋下禍根。 當然,對於一些重大矛盾需要學校、領導、家長配合也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學生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和班主任加強溝通,攜手努力,形成教育的合力。當然,這種合力的形成和作用的發揮更多地還是在日常教育過程中而不是在發生沖突或者學生出現問題之後。如果是一種後續的教育手段要注意試著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讓他意識到大家希望他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而不是聯合起來「整治」他。
6.快刀斬亂麻,但不能一斬了之。 有時一些突發的事件或沖突需要立即加以控制和處理,否則就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此時,就需要老師「快刀斬亂麻」,先通過提高聲音、大聲呵斥、強行控制等手段穩住局勢。此時控制住了局面,可能學生的一些行為舉止也停止了,但事情並沒有解決。作為老師,要在雙方平靜的狀態下,與學生深入的溝通和交談,讓學生明白問題出在了哪裡?該如何解決?老師又為何要採取那種方式?從而在交流和溝通中讓問題得以真正的化解。中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逆反心理很強,「硬」的批評後,還需「軟」的教育。讓學生通過老師持續的教育和自身的反省,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反思所處理問題的方法和分寸是否恰當,如不恰當,就要採取各種措施進行補救。
7.講究學生教育的藝術。 (1)體面地退一步。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也適應於師生矛盾沖突的解決。特定情況下,老師理智地讓一步,不但不會損失老師的尊嚴,反而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因為當我們都處在情緒之中時,是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的,如果都帶著情緒去處理還會讓沖突升級,讓情況變得更糟。 師生矛盾沖突後,應該說沒有贏家,損失最大是老師,所以果斷地結束沖突是明智之舉。也就是說,在沖突進入初始階段,老師就該果斷地結束。不要與學生爭一時之高低。沖突時間越長,老師損失越大,即使是勝了,也是慘勝。 (2)適當運用肢體語言。 老師在與學生溝通時,是直接面對學生的,點頭和微笑可用來表示對學生的關切,有時用一些肢體語言,效果會更好。所以,微笑、點頭、輕輕拍拍學生的肩膀等都是一種溝通。但要注意的是,對於中學階段的孩子盡可能的不要摸他們的頭,尤其是男孩子,隨著學生成人感的增強,這個動作會讓他們感覺老師還是把他們當作小孩子,內心會出現不舒服的感覺。 (3)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中學時期是自尊心很強的時期,同時因為閱歷、心智不夠成熟等原因不能正確的對待別人的看法和評價。作為生活老師,我們在管理中要對事不對人,學生出了問題之後具體地告訴學生問題出在哪裡了,為什麼出了問題,然後努力引導他去解決問題。切忌用諷刺、挖苦等方式去批評、指責學生,或者因為一件事或出了幾次問題就給學生下結論、貼標簽,什麼沒出息、沒臉沒皮等等的話不要說。 (4)要把帶有指責意味的「你」改成表述、說明的「我」。 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想讓他明白事情和道理,而不是在指責他。 (5)肯定和認可會讓學生更充滿干勁。 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們不能有意無意地要求不同的學生都能達到一個標准,對學生表現出來的一些好的行為要及時、公開的提出來,而批評一般不宜公開。 (6)說有效的不是應該的。 在教育教學中,要說有效的不是應該的。按照要求和常理而言,學生做的一些事情的確是不合適的,但我們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不合適(很多時候學生也已經明白),也不是批評、訓斥學生,而是讓學生能夠改正不適當的行為。所以,我們應當努力說有效的,就是能讓學生聽進去,觸動學生內心並願意努力去克服和改正。在管理和引導學生的過程中我們要多做正性的引導,少做負性的批評。 去喝酒的男人…… 你就不能學點好! 不要想紅色的蘋果;想綠色的葡萄。
8.以正確的老師威信影響學生。 老師在處理沖突時,要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合理地處理沖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老師威信沒有強迫的意思,也沒有強制性的力量。它不只是權力,它是學生對老師的尊重,是學生對老師的報答,是學生對老師的評價。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為了樹立其威信,採用「高壓」的手段,動輒恐嚇、斥責、挖苦或體罰學生,結果適得其反。學生敢怒而不敢言,就會形成反感情緒,這種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心理危機或者爆發出來產生師生沖突。
9.加強溝通,增進理解。 老師與學生溝通之間,需多花點時間去了解學生,可利用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機會與學生閑聊,詢問是否有學習或生活上的困難。老師真心樂意去幫助學生,必會讓學生感受到溫馨、親切,自然會想多親近老師。 溝通是構建和諧、理解型師生關系的基礎。只有通過交流,交談,交心,才能做到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融合。而溝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師生之間只有通過各種活動和交往,進行情感聯絡及信息交流,才能化解矛盾,增進理解,減少沖突的發生。 良好的關系是一筆財富,更是一種有效的教育資源。在孩子和父母之間是這樣,在師生之間也是這樣。而良好關系的建立是以彼此了解,並能逐步實現互相理解為基礎的。所以,作為教師,平時要注意和學生的溝通。
10.與家長保持順暢的溝通。 在學生的成長中,教師和家長的責任雖然不同,但在學生管理和教育中的方向和目標是一致的,在管理中我們要在和家長的溝通中形成家校的合力。所以,作為教師要多跟家長進行溝通,互通信息,而不是等到學生出了問題或者出了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再去找家長。沒有哪個家長喜歡聽別人說自己孩子不好,等到出了問題再去找家長也會影響我們跟學生的關系和相處。 在與家長的溝通中,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如實地說明問題,說出自己的看法、分析和意見;此外,我們更要說明學生好的變化和和進步,讓家長了解學生的狀況、變化並對他們進行肯定和表揚。
11.用幽默化解問題。 學生出現一些不符合要求和規定的行為總是難免的,但不同的處理方式帶來的效果卻可能有很大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如果我們因為一個學生的問題而多次或長時間糾正或者批評,不但被批評者會有情緒,其他的同學因為受影響而出現情緒,甚至對老師產生意見。如果我們用點幽默的話,有些問題可能就在無形中被化解了。 某班有個學生在上課時總是下意識地會用手敲擊桌面,聲音很響,影響了別的同學也影響了老師講課,盡管被多次批評,但他有時還是會下意識地去敲。一天,在新來的語文老師的課上,他又開始敲了。語文老師聽了之後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說:哦,我們的課上還有伴奏,同學們真是多才多藝!不過呢,現在暫時不需要伴奏,等需要的時候我會告訴大家的,好嗎?聽了老師的話,那個同學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12.真誠對待學生,真心關愛學生。 和其他老師一樣,作為生活老師我們也要真誠地對待和關愛學生,這樣我們才能和學生更好地相處。當我們真心對學生好的時候學生是可以感知到的,盡管有時他們還會和我們鬧情緒,但當學生感到老師的真心時他們不會和老師起大的沖突。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如果有可能我們在教育的同時也要給他們提出可行的方法和建議。
13.人前表揚,人後批評 作為生活老師,在宿舍管理過程中批評學生是難免的,但要注意的是盡可能地做到人後批評。中學時期是自尊心和自我意識迅速增強的時期,他們很在乎別人尤其是同齡人的看法,都希望給別人留個好印象。所以,一般情況下不要在很多同學之前批評人。而對學生進步和好的表現的表揚則要當著大家的面進行,表揚應當是如實的、具體的,這樣會更容易出動學生的內心。盡管有人可能對批評或表揚好像沒有什麼反應,但其內心還是會出現不好的或者好的體驗和情緒,當體驗和情緒出現時,影響就已經發生了。
14.就事論事,不要秋後算賬。 在宿舍管理中,學生出現問題之後我們批評教育學生是正當的,但要就事論事,說清楚事情和方法就行了,切忌就事論人,因為某件事或幾件事就對學生下結論、貼標簽。 另外遇到問題要採取適當方式及時處理,不要把學生的問題攢到一起處理,或者把某個學生的問題積累起來「秋後算賬」。這樣做一是不利於學生問題的解決,延誤教育的機會;二是容易導致發火、貼標簽等行為。
15.抓好養成教育。 在教育教學中養成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項教育內容,就是從入校開始就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作息等習慣,當學生逐步適應之後,出現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少。可能最初的時候會有些費神費力,但當學生習慣養成之後就可以少花費精力了。

㈩ 怎樣處理師生矛盾

古人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除此以外的時間老師因該以學生為朋友,可以暢所欲言,有任何矛盾都可以像朋友般的去和好。
並不是你以老師的身份來說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所在,言行無誤的。老師僅僅比學生早出道,很多方面比學生知道的多一點,經歷的多一點。
可以從學生觀點和角度出發,了解矛盾所在。涉及私人問題的應當私下裡交談(現在孩子自尊心和個人主義都極強)。只有站在學生立場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了,才能更容易吧問題完美的解決,並贏得廣大學生的認同。

如果你是一個學生,不妨也罷老師當作好朋友和家長一樣去溝通,去交流,畢竟大多數老師還是為學生好的角度出發,去處理事情的。所以學生也因該理解老師的苦衷,在公共場合也因該配合老師開展教育工作,有委屈可以私下裡和老師溝通。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
校園網學歷查詢 發布:2025-07-14 09:09:38 瀏覽:244
天策老師 發布:2025-07-14 08:46:39 瀏覽:801
初二物理奧賽 發布:2025-07-14 08:28:25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