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琴師德
① 歌頌教師的歌曲
1、《老師》
演唱:林妙可
詞、曲:彭野新兒歌
歌詞:
你給我一句話,就打開我一扇窗
你給我一個微笑,我就渾身是力量
你給我一個眼神,我就找到了方向
你放開雙手,讓我遨遊知識的海洋
老師啊老師,你像我兄長
老師啊老師,像老朋友一樣
老師啊老師,是我學習的榜樣
你給我的一切我永遠不會忘
2、《我的老師》
詞曲:不詳
演唱:不詳
歌詞:
小時候牽著手望著你,長大後揮揮手告別你
在每個桃李繽紛盛開的花季,常常聽到關於你的消息
山野中是誰在呼喚你,風雨後多少人祝福你
在每個平平凡凡人生的日記,常常寫下你那善良的寄語
春來秋去大地無垠古往今來的路上,誰都認識你
誰都認識你
春來秋去大地無垠綠樹成蔭的世界,成蔭的世界充滿生機
3、《中國教師》
作詞:蘇常亮
作曲:韓永亮
演唱:朱永飛
歌詞:
你們越過時空隧道時空隧道,穿梭浩瀚宇宙
你們用知識奠基人生奠基人生,用想像力開拓未知
你們用深情呼喚大地呼喚大地,點燃國人的希望火種
你們願再創人間奇跡人間奇跡,如同長城震撼蒼宇
你是鳳凰琴中的那位鄉村教師,也是師魂中的那位城市教師
無論你來自哪裡來自哪裡,你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中國教師,你們越過時空隧道
時空隧道穿梭浩瀚宇宙,你們用知識奠基人生奠基人生
用想像力開拓未知,你們有著寬厚的胸膛
寬厚的胸膛有著最深切的目光,你們用知識鑄建巨人筋骨
必將走向永遠的輝煌,你是鳳凰琴中的那位鄉村教師
也是師魂中的那位城市教師,無論你來自哪裡來自哪裡
你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教師
4、《老師》
填詞:田七
演唱:田七
歌詞:
講台上有您言傳身教的記憶,書桌旁有您處處關懷的鼓勵
黑板上有您蒼勁嫻熟的筆跡,教室里有您循循善誘的課題。
一聲老師好,如春風化雨的教導
為中華之崛起,我努力學習
一聲老師好,似潤物無聲的教誨
為中國之夢想,我刻苦鑽研
課堂上有您用心良苦的指引,作業中有您孜孜不倦的批閱
考卷上有您對錯評判的痕跡,校園里有您漸漸模糊的身影
春蠶到死絲方盡,萬世師表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師恩難忘
蠟炬成灰淚始干,今生楷模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師恩難忘
5、《感恩的心》
填詞:陳樂融
譜曲:陳志遠
演唱:歐陽菲菲
歌詞: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
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
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
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
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
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
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
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
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② 贊美師德的成語
春風化雨、高風亮節、關懷備至、平易近人、德高望重
一、春風化雨[ chūn fēng huà yǔ ]
【解釋】:化:化生和養育。指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自】: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十二章:滿想在這春風化雨的環境里,多受一些教益,哪知道剛入黨後的一點鍾內,就要離開這塊令人陶醉的土地。
二、高風亮節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釋】:高風:高尚的品格;亮節:堅貞的節操。形容道德和行為都很高尚。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藍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聖哲與偉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們的高風亮節。
三、關懷備至 [ guān huái bèi zhì ]
【解釋】:關心得無微不至。
【出自】:近代 劉白羽《海天集·偉大創業者》:「總理對人總是關懷備至,體貼入微。」
四、平易近人 [ píng yì jìn rén ]
【解釋】: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了解。
【出自】:漢 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譯文】: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人民一定會回來的。
五、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釋】: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自】:唐 房玄齡《晉書·簡文三子傳》:「元顯因諷禮官下儀,稱已德隆望重,既錄百揆,內外群僚皆應盡敬。」
【譯文】:元顥於是暗示禮官下儀,說已經德隆望重,既然統領文武百官,內外百官都應恭敬。
③ 師德觀察心得體會
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 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
④ 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舉例
教師專業素養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即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實踐。
教師的專業精神具體包括教育理念、專業態度和師德。教師專業知識主要包括學科知識、實踐知識和教育類知識。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師的專業實踐是教師組織和指導學生的認知、達成教學目標的師生共同實踐活動,是教師專業素質的外化形式。
另一種說法:教師的專業素養等同於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口頭表達能力。2、書面表達能力。3、觀察能力。4、聆聽能力。5、教態。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第87章中也有對教師的教育素養的論述。他認為教師的教育素養主要包括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學科有深刻的認識(即專業知識),這樣教師在講課時能直接訴諸學生的理智和心靈;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創造性的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一年比一年豐富起來(即專業實踐);教師要有扎實的心理學基礎(可以歸入專業精神方面);教師要有語言修養(即專業能力)。
崔慧靈老師認為中小學教師素養主要包括健康素養和職業素養兩大方面。
宋淑偉老師認為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一、師德素養;二、專業知識素養;三、學習素養;四、心理素養。
劉俊松老師與劉永恆老師持相同的觀點,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言。本人持贊同觀點。無論是哪種說法,每個方面對教師的工作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我認為在現階段,教師最需要提升的素養是教師的專業精神,而專業精神當中最重要的是提升教師的師德素養。如果沒有好的師德素養,有再高的專業能力也不是一個優秀的教師,學生也很難在沒有師德修養的教師培養下成為祖國的棟梁。我校有學歷很高並擁有高級教師職稱的教師,但是奉獻精神不足,學校的事推三阻四,從不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事業。作業懶得看,學生懶得管,學生有了問題,直接交到德育處,否則叫家長,自己不關心學生,師生關系勢成水火。這種情況較為普遍,所以我認為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是關鍵所在。當然在可能的前提下,我們應該綜合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紀連海老師認為教師要提升教師素養,要做到下面四個方面:
一、消除職業倦怠。教師參加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隨著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經驗的逐步豐富,以及外部評價的提高,教師自身學習的緊迫感和動機水平逐漸下降,開始滿足現狀。如果教師自我期待不高更容易定型,容易較早地進入能力發展的「高原」階段。
二、培養堅強的意志力。越過發展「高原」,需要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學習觀,充實和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還要具有堅強的毅力,而不少教師恰恰缺少較高的自我期待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三、杜絕知識老化。知識結構是形成教育能力的基礎,知識結構需要不斷地更新才能適應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需要,知識結構的定型必然導致知識能力發展上的停滯。
四、改變思維定勢。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積累了一定經驗,分析和解決問題形成了一定的習慣,這種經驗主義和思維定勢是引起教育能力停滯的主觀因素。教師發展出現「高原」現象的原因還有很多,如社會環境的影響、工作負擔過重、家庭問題、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等等。大量教師能力發展出現高原現象,不僅對自己,而且對學生,對學校的發展以及對整個教育事業都是很不利的。
我認為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不能只停留在說教上,更要落實在學校點點滴滴的工作中,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氛圍。比如我校就在《日清簡報》中開辟了一個表揚專欄,表揚專欄中又分為教師與學生兩個版塊。教師做了哪怕一丁點對學校有好的影響的事都要大力表揚,以帶動更多的老師,營造良好的學校氛圍,逐步提升教師師德素養。同時這些表揚要記入學期終的教師考評,老師為學校,學校也會為老師。這段時間看了鄧志偉著的《教師一定要看的15部電影》,其中包括《黑板》、《鳳凰琴》、《美麗的大腳》、《我的教師生涯》、《放牛班的春天》、《音樂之聲》、《弦動我心》、《心靈捕手》、《蒙娜麗莎的微笑》、《草房子》等。很幸運我看了其中的幾部,感覺靈魂受到了洗禮。所以我想可以通過看電影的方式來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同時也希望各位領導考慮一下我們的培訓班是不是也可以放映其中的幾部。看電影畢竟會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那麼我們可以看教育書籍來提升教師素養,剛剛看完的萬瑋著的《班主任兵法》,對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有很大的幫助。一個教齡僅七年的年輕教師,便能被譽為「班主任中的軍事家」,原因就在於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因為熱愛所以思考所以成功。每個學校都會有很多教育書籍,棄之不用實在可惜。教師讀書,並寫筆記,必定會有一些收獲的。
⑤ 如何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專業素養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即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實踐。
教師的專業精神具體包括教育理念、專業態度和師德。教師專業知識主要包括學科知識、實踐知識和教育類知識。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師的專業實踐是教師組織和指導學生的認知、達成教學目標的師生共同實踐活動,是教師專業素質的外化形式。
另一種說法:教師的專業素養等同於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口頭表達能力。2、書面表達能力。3、觀察能力。4、聆聽能力。5、教態。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第87章中也有對教師的教育素養的論述。他認為教師的教育素養主要包括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學科有深刻的認識(即專業知識),這樣教師在講課時能直接訴諸學生的理智和心靈;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創造性的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一年比一年豐富起來(即專業實踐);教師要有扎實的心理學基礎(可以歸入專業精神方面);教師要有語言修養(即專業能力)。
崔慧靈老師認為中小學教師素養主要包括健康素養和職業素養兩大方面。
宋淑偉老師認為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一、師德素養;二、專業知識素養;三、學習素養;四、心理素養。
劉俊松老師與劉永恆老師持相同的觀點,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言。本人持贊同觀點。無論是哪種說法,每個方面對教師的工作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我認為在現階段,教師最需要提升的素養是教師的專業精神,而專業精神當中最重要的是提升教師的師德素養。如果沒有好的師德素養,有再高的專業能力也不是一個優秀的教師,學生也很難在沒有師德修養的教師培養下成為祖國的棟梁。我校有學歷很高並擁有高級教師職稱的教師,但是奉獻精神不足,學校的事推三阻四,從不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事業。作業懶得看,學生懶得管,學生有了問題,直接交到德育處,否則叫家長,自己不關心學生,師生關系勢成水火。這種情況較為普遍,所以我認為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是關鍵所在。當然在可能的前提下,我們應該綜合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紀連海老師認為教師要提升教師素養,要做到下面四個方面:
一、消除職業倦怠。教師參加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隨著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經驗的逐步豐富,以及外部評價的提高,教師自身學習的緊迫感和動機水平逐漸下降,開始滿足現狀。如果教師自我期待不高更容易定型,容易較早地進入能力發展的「高原」階段。
二、培養堅強的意志力。越過發展「高原」,需要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學習觀,充實和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還要具有堅強的毅力,而不少教師恰恰缺少較高的自我期待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三、杜絕知識老化。知識結構是形成教育能力的基礎,知識結構需要不斷地更新才能適應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需要,知識結構的定型必然導致知識能力發展上的停滯。
四、改變思維定勢。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積累了一定經驗,分析和解決問題形成了一定的習慣,這種經驗主義和思維定勢是引起教育能力停滯的主觀因素。教師發展出現「高原」現象的原因還有很多,如社會環境的影響、工作負擔過重、家庭問題、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等等。大量教師能力發展出現高原現象,不僅對自己,而且對學生,對學校的發展以及對整個教育事業都是很不利的。
我認為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不能只停留在說教上,更要落實在學校點點滴滴的工作中,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氛圍。比如我校就在《日清簡報》中開辟了一個表揚專欄,表揚專欄中又分為教師與學生兩個版塊。教師做了哪怕一丁點對學校有好的影響的事都要大力表揚,以帶動更多的老師,營造良好的學校氛圍,逐步提升教師師德素養。同時這些表揚要記入學期終的教師考評,老師為學校,學校也會為老師。這段時間看了鄧志偉著的《教師一定要看的15部電影》,其中包括《黑板》、《鳳凰琴》、《美麗的大腳》、《我的教師生涯》、《放牛班的春天》、《音樂之聲》、《弦動我心》、《心靈捕手》、《蒙娜麗莎的微笑》、《草房子》等。很幸運我看了其中的幾部,感覺靈魂受到了洗禮。所以我想可以通過看電影的方式來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同時也希望各位領導考慮一下我們的培訓班是不是也可以放映其中的幾部。看電影畢竟會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那麼我們可以看教育書籍來提升教師素養,剛剛看完的萬瑋著的《班主任兵法》,對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有很大的幫助。一個教齡僅七年的年輕教師,便能被譽為「班主任中的軍事家」,原因就在於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因為熱愛所以思考所以成功。每個學校都會有很多教育書籍,棄之不用實在可惜。教師讀書,並寫筆記,必定會有一些收獲的。
⑥ 幾部師德 影片
1.放牛班的春天
:才華橫溢的音樂家馬修成了向鄉下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老師,這里充斥著體罰
高壓
馬修試圖改善這里的情況,但是事情進展的並不順利,有著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和令人頭疼性格的皮埃爾總是製造麻煩,最後看諄諄善誘的克萊門特如何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
2.山區女教師:越南的經典電影,講述一個山區女教師的故事
3.天那邊:美麗女大學生許曉萌和劉科飾演的戀人江可可在大學畢業後,一起報名志願到邊遠山村裡的水咕嚕小學支教,並且相約堅持三個月。在天的那邊,他們與吳軍飾演的羅老師和山裡一群可愛的孩子相識,圍繞著三尺講台經歷了一段充滿挑戰與歡樂的生活,對人生的選擇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羅老師操著一口湖南方言學英語、江可可滿村偷雞解饞等都是該片另人捧腹的片段。
4.鳳凰琴:何群導演的《鳳凰琴》極為真實地再現了山區民辦教師的艱難處境。既使人們深切地感受到忍受著睏乏的物質條件而獻身於農村教育事業的民辦教師的崇高,更使我們感到在教育戰線存在的諸多問題:資金匱乏,投入太少,弄虛作假,人才斷層,不正之風嚴重。影片喚起了人們對改善現狀的思考。該片獲1993年第13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5.死亡詩社:「死亡,是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在《死亡詩社》中,羅賓?威廉姆斯把這句梭羅的詩宣講給他新一屆的學生。最後一堂課,一個戲劇愛好者,一個詩人,一個學生,一個活生生的靈魂死了。無奈的尼爾最終拿起了父親書桌里的手槍,指向了自己……
6.生命因你而動聽:片子的主角賀倫先生酷愛音樂,他曾擁有一支自己的樂隊,並曾參加小型巡迴演唱,他有一個宏偉的夢想――創作屬於自己的交響樂。然而固定的工作是必須的,他需要穩定的收入,因為他和妻子有了愛的結晶。在妻子的支持下,已步入中年的賀倫解散了樂隊去學校教書,同時用課余時間繼續進行交響樂創作。
但是賀倫的第一堂課沒有想像中的順利......
7.美麗的大腳:孩子們用哭啞的嗓子唱著凄涼的兒歌為她送行;夏雨用滿面淚水和她告別;王樹雕塑般地坐在村口,默默地為她守墓……「美麗的大腳」足聲遠逝了,餘音無窮……她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