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國學經典誦讀師生同台

國學經典誦讀師生同台

發布時間: 2021-03-09 21:54:29

Ⅰ 國學經典朗誦稿《追月》

經典誦讀《追月》

甲:媽媽,你看,今晚的月亮多美啊!

媽:是啊,古往今來,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

第一章:凝月遐想

甲: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合: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葯成, 問言與誰餐?

第二章:賞月聽風

領:秋日雨後的山林,是那樣靜謐,銀色的月光彷彿瀑布般一瀉千里。

甲: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合: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huàn)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第三章:寄月思鄉

女唱: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男誦: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女誦: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第四章:望月勵志

方:我飛上太空了,我飛上太空了。

萬:蜀道難,難以上青天,今天,我們中國人不僅解決了蜀道之難,更讓九天染月的夢想成為現實。

甲:凌雲壯志懷心中,

方:浩盪乾坤擔肩上,

合:昂首挺胸中國人,揚眉吐氣世界風。昂首挺胸中國人,揚眉吐氣世界風。

萬:少年智,則國智。

方:少年強,則國強。

合: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

萬: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甲:潛龍騰淵,鱗爪飛揚。

方: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三人合: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

眾合: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1)國學經典誦讀師生同台擴展閱讀:

文言文字少而意思深,單音而韻味長,需要通過放聲誦讀,才會記得牢靠,有利於進一步理解。我們以陸游的《示兒》詩為例,做一點指導。首先,了解詩的背景,體會詩人的感情。

這是一首絕筆詩,表達了詩人對南宋統治者屈辱求和、偏安江南的悲憤,也表達了詩人對收復中原、統一國家的信念。詩的感情基調沉痛悲憤而又堅定樂觀,誦讀時要語調凝重,語速緩慢。然後,分清節奏和重音,做好記號。

Ⅱ 國學經典誦讀《弟子規》全文

【總 序】
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 子 規 ,聖 人 訓, 首 孝 悌, 次 謹 信。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
泛 愛 眾, 而 親 仁, 有 余 力, 則 學 文。
入則孝
rù zé xiào
【入則孝】
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 母 呼 ,應 勿 緩 ,父 母 命 ,行 勿 懶。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 xū shun chéng
父 母 教, 須 敬 聽, 父 母 責 ,須 順 承。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冬 則 溫, 夏 則 凊, 晨 則 省, 昏 則 定。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出 必 告, 反 必 面, 居 有 常, 業 無 變。
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 gǒu shàn wéi zǐ dào kuī
事 雖 小, 勿 擅 為 ,苟 擅 為 ,子 道 虧。
wù suī xiǎo wù sī cáng 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
物 雖 小 ,勿 私 藏 ,苟 私 藏, 親 心 傷。
qīn suǒ hào lì wèi jù qīn suǒ wù jǐn wèi qù
親 所 好, 力 為 具 ,親 所 惡 ,謹 為 去。
shēn yǒu shāng yí qīn yōu dé yǒu shāng yí qīn xiū
身 有 傷, 貽 親 憂 ,德 有 傷 ,貽 親 羞。
qīn ài wǒ xiào hé nán qīn zēng wǒ xiào fāng xián
親 愛 我 ,孝 何 難 ,親 憎 我, 孝 方 賢。
qīn yǒu guò jiàn shǐ gēng yí wú sè róu wú shēng
親 有 過 ,諫 使 更 ,怡 吾 色,柔 吾 聲。
jiàn bú rù yuè fù jiàn háo qì suí tà wú yuàn
諫 不 入 ,悅 復 諫 ,號 泣 隨, 撻 無 怨。
qīn yǒu jí yào xiān cháng zhòu yè shì bù lí chuáng
親 有 疾, 葯 先 嘗 ,晝 夜 侍 ,不 離 床。
sāng sān nián cháng bēi yè jū chù biàn jiǔ ròu jué
喪 三 年 ,常 悲 咽, 居 處 變 ,酒 肉 絕。
sāng jìn lǐ jì jìn chéng shì sǐ zhě rú shì shēng
喪 盡 禮, 祭 盡 誠, 事 死 者, 如 事 生。

出則悌
chū zé tì
【出 則 悌】
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xiōng dì mù xiào zài zhōng
兄 道 友,弟 道 恭, 兄 弟 睦 ,孝 在 中
cái wù qīng yuàn hé shēng yán yǔ rěn fèn zì mǐn
財 物 輕, 怨 何 生, 言 語 忍,忿 自 泯
huò yǐn shí huò zuò zǒu zhǎng zhě xiān yòu zhě hòu
或 飲 食,或 坐 走, 長 者 先 ,幼 者 後
zhǎng hū rén jí dài jiào rén bù zài jǐ jí dào
長 呼 人,即 代 叫, 人 不 在,己 即 到
chēng zūn zhǎng wù hū míng ì zūn zhǎng wù xiàn néng
稱 尊 長,勿 呼 名, 對 尊 長, 勿 見 能
lù yù zhǎng jí qū yī zhǎng wú yán tuì gōng lì
路 遇 長,疾 趨 揖 ,長 無 言, 退 恭 立
qí xià mǎ chéng xià jū guò yóu dài bǎi bù yú
騎 下 馬,乘 下 車 ,過 猶 待 ,百 步 余
zhǎng zhě lì yòu wù zuò zhǎng zhě zuò mìng nǎi zuò
長 者 立,幼 勿 坐 ,長 者 坐 ,命 乃 坐
zūn zhǎng qián shēng yào dī dī bù wén què fēi yí
尊 長 前,聲 要 低 ,低 不 聞, 卻 非 宜
jìn bì qū tuì bì chí wèn qǐ ì shì wù yí
進 必 趨,退 必 遲, 問 起 對, 視 勿 移
shì zhū fù rú shì fù shì zhū xiōng rú shì xiōng
事 諸 父,如 事 父 ,事 諸 兄 ,如 事 兄


jǐn
【謹】
zhāo qǐ zǎo yè mián chí lǎo yì zhì xī cǐ shí
朝 起 早 ,夜 眠 遲, 老 易 至 ,惜 此 時
chén bì guàn jiān shù kǒu biàn niào huí zhé jìng shǒu
晨 必 盥 ,兼 漱 口, 便 溺 回 ,輒 凈 手
guān bì zhèng niǔ bì jié wà yǔ lǚ jù jǐn qiè
冠 必 正 ,紐 必 結, 襪 與 履, 俱 緊 切
zhì guān fú yǒu ding wèi wù luàn dùn zhì wū huì
置 冠 服 ,有 定 位 ,勿 亂 頓, 致 污 穢
yī guì jié bú guì huá shàng xún fèn xià chèng jiā
衣 貴 潔, 不 貴 華 ,上 循 分, 下 稱 家
ì yǐn shí wù jiǎn zé shí shì kě wù guò zé
對 飲 食 ,勿 揀 擇, 食 適 可, 勿 過 則
nián fāng shào wù yǐn jiǔ yǐn jiǔ zuì zuì wéi chǒu
年 方 少, 勿 飲 酒 ,飲 酒 醉, 最 為 丑
bù cōng róng lì ān zhèng yī shēn yuán bài gōng jìng
步 從 容 ,立 端 正 ,揖 深 圓, 拜 恭 敬
wù jiàn yù wù bǒ yǐ wù jī jù wù yáo bì
勿 踐 閾 ,勿 跛 倚 ,勿 箕 踞 ,勿 搖 髀
huǎn jiē lián wù yǒu shēng kuān zhuǎn wān wù chù léng
緩 揭 簾 ,勿 有 聲, 寬 轉 彎 ,勿 觸 棱
zhí xū qì rú zhí yíng rù xū shì rú yǒu rén
執 虛 器 ,如 執 盈 ,入 虛 室 ,如 有 人
shì wù máng máng ō cuò wù wèi nán wù qīng lüè
事 勿 忙, 忙 多 錯, 勿 畏 難, 勿 輕 略
dòu nào chǎng jué wù jìn xié pì shì jué wù wèn
斗 鬧 場, 絕 勿 近,邪 僻 事, 絕 勿 問
jiāng rù mén wèn shú cún jiāng shàng táng shēng bì yáng
將 入 門 ,問 孰 存 ,將 上 堂 ,聲 必 揚
rén wèn shuí ì yǐ míng wú yǔ wǒ bù fēn míng
人 問 誰 ,對 以 名 ,吾 與 我 ,不 分 明
yòng rén wù xū míng qiú tǎng bù wèn jí wéi tōu
用 人 物, 須 明 求 ,倘 不 問, 即 為 偷
jiè rén wù jí shí huán hòu yǒu jí jiè bù nán
借 人 物, 及 時 還 ,後 有 急 ,借 不 難


xìn
【信】
fán chū yán xìn wéi xiān zhà yǔ wàng xī kě yān
凡 出 言 ,信 為 先, 詐 與 妄 ,奚 可 焉
huà shuō ō bù rú shǎo wéi qí shì wù nìng qiǎo
話 說 多,不 如 少 ,惟 其 是, 勿 佞 巧
jiān qiǎo yǔ huì wū cí shì jǐng qì qiè jiè zhī
奸 巧 語, 穢 污 詞 ,市 井 氣 ,切 戒 之
jiàn wèi zhēn wù qīng yán zhī wèi dì wù qīng chuán
見 未 真, 勿 輕 言 ,知 未 的 ,勿 輕 傳
shì fēi yí wù qīng nuò gǒu qīng nuò jìn tuì cuò
事 非 宜, 勿 輕 諾, 苟 輕 諾 ,進 退 錯
fán dào zì zhòng qiě shū wù jí jí wù mó hū
凡 道 字, 重 且 舒, 勿 急 疾 ,勿 模 糊
bǐ shuō cháng cǐ shuō ǎn bù guān jǐ mò xián guǎn
彼 說 長 ,此 說 短 ,不 關 己 ,莫 閑 管
jiàn rén shàn jí sī qí zòng qù yuǎn yǐ jiàn jī
見 人 善, 即 思 齊 ,縱 去 遠 ,以 漸 躋
jiàn rén è jí nèi xǐng yǒu zé gǎi wú jiā jǐng
見 人 惡 ,即 內 省, 有 則 改, 無 加 警
wéi dé xué wéi cái yì bù rú rén dāng zì lì
唯 德 學 ,唯 才 藝, 不 如 人 ,當 自 礪
ruò yī fú ruò yǐn shí bù rú rén wù shēng qī
若 衣 服, 若 飲 食, 不 如 人 ,勿 生 戚
wén guò nù wén yù lè sǔn yǒu lái yì yǒu què
聞 過 怒 ,聞 譽 樂 ,損 友 來 ,益 友 卻
wén yù kǒng wén guò xīn zhí liàng shì jiàn xiāng qīn
聞 譽 恐 ,聞 過 欣 ,直 諒 士 ,漸 相 親
wú xīn fēi míng wéi cuò yǒu xīn fēi míng wéi è
無 心 非, 名 為 錯, 有 心 非, 名 為 惡
guò néng gǎi guī yú wú tǎng yǎn shì zēng yì gū
過 能 改 ,歸 於 無 ,倘 掩 飾, 增 一 辜

泛愛眾
fàn ài zhòng
【泛 愛 眾】
fán shì rén jiē xū ài tiān tong fù dì tong zài
凡 是 人, 皆 須 愛, 天 同 覆 ,地 同 載
xìng gāo zhě míng zì gāo rén suǒ zhòng fēi mào gāo
行 高 者 ,名 自 高, 人 所 重 ,非 貌 高
cái dà zhě wàng zì dà rén suǒ fú fēi yán dà
才 大 者, 望 自 大, 人 所 服 ,非 言 大
jǐ yǒu néng wù zì sī rén suǒ néng wù qīng zī
己 有 能, 勿 自 私, 人 所 能 ,勿 輕 訾
wù chǎn fù wù jiāo pín wù yàn gù wù xǐ xīn
勿 諂 富, 勿 驕 貧 ,勿 厭 故, 勿 喜 新
rén bù xián wù shì jiǎo rén bù ān wù huà rǎo
人 不 閑 ,勿 事 攪 ,人 不 安 ,勿 話 擾
rén yǒu ǎn qiè mò jiē rén yǒu sī qiè mò shuō
人 有 短, 切 莫 揭 ,人 有 私, 切 莫 說
dào rén shàn jí shì shàn rén zhī zhī yù sī miǎn
道 人 善 ,即 是 善,人 知 之 ,愈 思 勉
yang rén è jì shì è jí zhī shèn huò qiě zuò
揚 人 惡 ,即 是 惡 ,疾 之 甚 ,禍 且 作
shàn xiāng quàn dé jiē jiàn guò bù guī dào liǎng kuī
善 相 勸 ,德 皆 建 ,過 不 規, 道 兩 虧
fán qǔ yǔ guì fēn xiǎo yǔ yí ō qǔ yí shǎo
凡 取 與 ,貴 分 曉 ,與 宜 多 ,取 宜 少
jiāng jiā rén xiān wèn jǐ jǐ bú yù jí sù yǐ
將 加 人, 先 問 己, 己 不 欲 ,即 速 已
ēn yù bào yuàn yù wàng bào yuàn ǎn bào ēn cháng
恩 欲 報 ,怨 欲 忘,報 怨 短, 報 恩 長
dài bì pú shēn guì ān suī guì ān cí ér kuān
待 婢 仆, 身 貴 端 ,雖 貴 端 ,慈 而 寬
shì fú rén xīn bù rán lǐ fú rén fāng wú yán
勢 服 人 ,心 不 然 ,理 服 人 ,方 無 言

親仁
qīn rén
【親 仁】
tong shì rén lèi bù qí liú sú zhòng rén zhě xī
同 是 人 ,類 不 齊 ,流 俗 眾 ,仁 者 希
guǒ rén zhě rén ō wèi yán bú huì sè bú mèi
果 仁 者 ,人 多 畏 ,言 不 諱 ,色 不 媚
néng qīn rén wú xiàn hǎo dé rì jìn guò rì shǎo
能 親 仁, 無 限 好, 德 日 進 ,過 日 少
bù qīn rén wú xiàn hài xiǎo rén jìn bǎi shì huài
不 親 仁, 無 限 害 ,小 人 進 ,百 事 壞

餘力學文
yú lì xué wén
【 余 力 學 文】
bú lì xíng dàn xué wén zhǎng fú huá chéng hé rén
不 力 行, 但 學 文 ,長 浮 華 ,成 何 人
dàn lì xíng bù xué wén rèn jǐ jiàn mèi lǐ zhēn
但 力 行, 不 學 文, 任 己 見, 昧 理 真
dú shū fǎ yǒu sān dào xīn yǎn kǒu xìn jiē yào
讀 書 法 ,有 三 到, 心 眼 口 ,信 皆 要
fāng dú cǐ wù mù bǐ cǐ wèi zhōng bǐ wù qǐ
方 讀 此,勿 慕 彼 ,此 未 終 ,彼 勿 起
kuān wéi xiàn jǐn yòng gōng gōng fū dào zhì sè tōng
寬 為 限, 緊 用 功, 工 夫 到, 滯 塞 通
xīn yǒu yí suí zhá jì jiù rén wèn qiú què yì
心 有 疑 ,隨 札 記, 就 人 問 ,求 確 義
fang shì qīng qiáng bì jìng jī àn jié bǐ yàn zhèng
房 室 清 ,牆 壁 凈 ,幾 案 潔 ,筆 硯 正
mò mó piān xīn bù ān zì bú jìng xīn xiān bìng
墨 磨 偏 ,心 不 端 ,字 不 敬 ,心 先 病
liè diǎn jí yǒu ding chù dú kàn bì huán yuán chù
列 典 籍, 有 定 處 ,讀 看 畢 ,還 原 處
suī yǒu jí juàn shù qí yǒu quē huài jiù bǔ zhī
雖 有 急 ,卷 束 齊, 有 缺 壞 ,就 補 之
fēi shèng shū bǐng wù shì bì cōng míng huài xīn zhì
非 聖 書, 屏 勿 視, 敝 聰 明, 壞 心 志
wù zì bào wù zì qì shèng yǔ xián kě xùn zhì
勿 自 暴, 勿 自 棄, 聖 與 賢 ,可 馴 致

Ⅲ 求一篇適合集體朗誦的國學經典,最好多推薦幾篇,7分鍾以內,最好5,6分鍾的。

曹操的詩詞《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試試看吧

Ⅳ 國學經典朗誦稿

國學經典朗誦稿(一)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正是在這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誦讀國學經典致辭。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從琴棋書畫到禮樂射御,從孝悌忠信到精忠報國,我們無不感受到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在我們的血液里留下了中華民族的烙櫻中華民族厚德載物,自強不息,世世代代仁人志士的薪火相傳使我們的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於世界之林。

九隆實驗小學從辦學開始設立「國學經典誦讀」課,我們立足鄉村語文教學實際,結合我校精細化管理的辦學理念和實踐,積極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到目前已經初見成效。國學經典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範性著作。通過誦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在吟誦中繼承和發揚中華精典文化的精髓,使得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具體實踐中,我們把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我校以「國學經典誦讀」為切入口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與經典同行,與聖人為伍」的校園文化氛圍,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育人環境。校園本來就是文化傳承的地方,國學經典所承載的中華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正是我們需要弘揚和發展的。

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是促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由於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我國教育中對於國學經典的傳承顯得比較蒼白,有些經典對於老師來說也比較陌生。通過「國學經典誦讀」活動,達到教學相長,提升教師對國學經典的認識和理解水平,從而提高教師思想道德修養,補充教師精神文化食糧,進一步培養廣大教師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最終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語文素養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矗隨著師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教學質量也會相應的提升。

在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中,我校成立了以校長掛帥的國學經典誦讀活動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明確職責,細化分工。從誦讀教材的選擇到誦讀目標的制定,從實施方案的醞釀到課程的落實檢查都有專人負責。

在國學經典誦讀的內容上,我們主張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在誦讀好必讀書目的同時要結合班級實際情況為學生選擇恰當的書目,沒有教材的可以讓孩子們在誦讀的時候自行抄寫並積累成冊。主要選擇了《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內容。在學校的教學實際中,我們的國學經典誦讀不能停留在「誦讀」的層次上,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國學經典的深刻內涵,從內而外地受到先賢聖人的影響,通過國學經典誦讀能夠通聖人禮,知天下事,並且從行動中表現出來。通過經典誦讀使我們的學生能夠從言語舉止,行為習慣、內在修養、內在氣質上都能夠上層次。

在活動的落實上,我們通過學校統一課時安排和班級課時安排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堅持天天吟誦,上課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恰當的誦讀量,從而保證了學生的誦讀事件和誦讀量。

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站在國家文化建設的戰略的高度,站在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和-諧發展的高度來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熔古鑄今,就會使我們的廣大青少年得到美好的文化滋養,重整中國人內在的理想、良知和秩序,創造一個海晏河清、祥和安樂的社會。

最後預祝今天的匯演圓滿成功!

謝謝!

國學經典朗誦稿(二)

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明。

各位領導、家長、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小學對各位領導、家長能夠在百忙中來參觀、指導我校的國學教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

現在,家長和老師們都有共同的認識,現在的孩子缺乏文明禮貌,不尊老愛幼;缺乏合作意識,唯我獨尊;缺乏吃苦耐勞精神,抑制力不強;缺乏刻苦學習精神,厭學得多,學習目標不明確。為啥?這也是我們共同的疑問。關鍵是以前我們只重視了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培養學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多年來,學校經過多方面的探究,尋找了一條教育孩子成才必先成人捷徑,那就是加強國學經典教育。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博大精深,通過對國學經典文化的學習,不但能夠增長知識,更重要是能夠砥礪品行,健全人格,涵養性情,提高修養,使孩子們學會做人。

以前學校系統的編印了國學經典校本教材,讓學生誦讀,從這學期開始,學校統一訂購了教材,把國學課列入課表,選出專職教師任課,成立了教研組,還確定了研究課題,使國學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在上學期,學校組織了第一屆「國學經典誦讀」展示活動,效果非常好,得到了領導和家長的大力支持和好評,學生的積極性也非常高,掀起了人人誦經典的熱潮。今天結合中心校十二月份國學經典誦讀展示月活動,學校組織第二屆「國學經典誦讀」展示活動,進一步推進國學教育的開展。以後形成制度,每年將組織一次大型的展示活動。學校也准備把國學教育作為學校的亮點,操場建好後准備在校園內立孔子塑像,建孔子書院,樓道文化建設也以國學教育內容為主題,讓學生時刻受到國學經典文化的熏陶,力爭把我們xx小學打造成國學教育示範校。

最後,祝這次展示活動圓滿成功,也希望各位領導、家長參觀後多提指導意見。

謝謝!

國學經典朗誦稿(三)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經典浸潤童年,智慧點亮人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名篇佳賦,燦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閃爍著光輝思想和深遠智慧的篇章,這些經典已經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寶藏!

為了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激發全體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我校舉行這次集吟誦、演唱、表演、背誦為一體的國學經典詩文誦讀比賽。

品悟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就需要我們誦讀經典詩文,在誦讀中品悟,在品悟中傳承。閱讀經典可以使我們心情愉悅,眼界寬廣;可以使我們撥雲見日,柳暗花明。《論語》字字珠璣,教我們如何做謙謙君子;《弟子規》諄諄教誨,教我們學修身齊家;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告訴我們怎樣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訴我們如何尊老愛幼;「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告訴我們懂得怎樣感恩。一篇篇經典美文,一句句哲理結晶,不僅能讓我們享受閱讀的快樂,還能讓我們悟出做人的道理,從而提高人格品位,提升精神境界,追求美好人生。

同學們,老師們!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是短暫的,但是,誦讀的任務是延續的,是長久的。愛中華,讀經典,讓每個人,每個青少年學生都參與到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中去。在中華美德的滋養下,讓我們的生活更加陽光燦爛,我們誦讀千古美文,在書聲琅琅的氛圍里,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我們舉辦經典誦讀比賽,就是要讓經典滋潤我們的心田,伴著我們成長,使文明溢滿校園。

最後,衷心地祝願我們這次經典詩文誦讀比賽活動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Ⅳ 求國學經典朗誦的詩歌,最好3-5分鍾左右,急求!有的加分。。。。

請問是什麼年齡段的呢?我覺得既然是國學方面的朗誦就應該更偏向古文一點,因為古代詩歌似乎與國學的關系不太大。
給你推薦以下幾篇,你看看,時間的原因可節選的:
1、像是「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笠翁對韻」、「論語」這些。最能體現國學的內涵。缺陷是不容易朗誦出感情來。
2、或是一些較長的詩詞,像是《琵琶行》、《長恨歌》、《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兵車行》之類的。這類有點易上口,情感到位,但朗誦的人多,易撞車。
3、還有一些著名的散文《蘭亭序》、《歸去來兮辭》、《滕王閣序》、《赤壁賦》這些,有的篇幅較長就朗誦其中幾段好了。這些是不錯的。

你去網上搜一個名為《成都市中小學(含幼兒園)國學經典誦讀推薦篇目》的帖子,裡面有各種推薦的朗誦的篇目,我覺得任何年齡段都可以用,你去選選。

配樂的話一定要傳統古典音樂,最好是古箏,比較通用,什麼朗誦都可以以之配樂,像《高山流水》、《漁舟唱晚》、《出水蓮》這些,用古箏配樂絕對有韻味,我們以前朗誦都是有人現場彈奏古箏的,用得最多的也是《漁舟唱晚》。
此外根據閱讀的篇目情感特點可有選擇相近的音樂,像是悲涼的可以用二胡《二泉映月》、《病中吟》、《良宵》這些,邊塞戰場激昂的用琵琶曲《十面埋伏》、古箏曲《將軍令》或古琴曲《陽關三疊》這些,此外笛子曲《梅花三弄》琵琶《春江花月夜》等等也是經常用於配樂的。配樂我這有很多,你選擇好了哪個篇目我給你找配樂。
還有如果想讓情緒發揮的更淋漓盡致推薦宋飛的《沉魚》和《落雁》,就是古典舞《愛蓮說》的配樂,十分有渲染力。適合情感豐富的作品,對觀眾的感染力也強。

Ⅵ 國學經典朗誦的詩歌都有哪些

1、《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

3、《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好像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4、《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李白乘舟將要遠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5、《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譯文:青翠的山巒橫卧在城牆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城的東邊。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你就像孤蓬那樣隨風飄盪,到萬里之外遠行去了。浮雲像遊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頻頻揮手作別從此離去,馬兒也為惜別聲聲嘶鳴。

Ⅶ 誦讀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傳統有哪些視頻

讀到這兒,我掩卷沉思。戍邊戰士也是血肉之軀,也是有情之人,他們也有濃濃小的時候,媽媽就告訴我,中國是詩的國度,是詩的故鄉。唐詩,是我們中華

Ⅷ 適合朗誦的國學經典12.分鍾

九辨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愴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燕翩翩其辭歸兮,蟬寂漠而無聲。雁廱廱而南遊兮,鵾雞啁哳而悲鳴。獨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時亹亹而過中兮,蹇淹留而無成。悲憂窮戚兮獨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去鄉離家兮來遠客,超逍遙兮今焉薄!專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
蓄怨兮積思,心煩憺兮忘食事。原一見兮道余意,君之心兮與余異。車既駕兮朅而歸,不得見兮心傷悲。倚結軨兮長太息,涕潺湲兮下沾軾。慷慨絕兮不得,中瞀亂兮迷惑。私自憐兮何極?心怦怦兮諒直。
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廩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離披此梧楸。去白日之昭昭兮,襲長夜之悠悠。離芳藹之方壯兮,余萎約而悲愁。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嚴霜。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葉菸邑而無色兮,枝煩挐而交橫。顏淫溢而將罷兮,柯彷彿而萎黃。萷櫹椮之可哀兮,形銷鑠而瘀傷。惟其紛糅而將落兮,恨其失時而無當。攬騑轡而下節兮,聊逍遙以相佯。歲忽忽而遒盡兮,恐余壽之弗將。悼餘生之不時兮,逢此世之俇攘。澹容與而獨倚兮,蟋蟀鳴此西堂。心怵惕而震盪兮,何所憂之多方。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極明。
竊悲夫蕙華之曾敷兮,紛旖旎乎都房。何曾華之無實兮,從風雨而飛颺!以為君獨服此蕙兮,羌無以異於眾芳。閔奇思之不通兮,將去君而高翔。心閔憐之慘凄兮,願一見而有明。重無怨而生離兮,中結軫而增傷。豈不鬱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猛犬狺狺而迎吠兮,關梁閉而不通。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後土何時而得漧?塊獨守此無澤兮,仰浮雲而永嘆!
何時俗之工巧兮?背繩墨而改錯!郤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當世豈無騏驥兮,誠莫之能善御。見執轡者非其人兮,故駶跳而遠去。鳧雁皆唼夫梁藻兮,鳳愈飄翔而高舉。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眾鳥皆有所登棲兮,鳳獨遑遑而無所集。原銜枚而無言兮,嘗被君之渥洽。太公九十乃顯榮兮,誠未遇其匹合。謂騏驥兮安歸?謂鳳皇兮安棲?變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舉肥。騏驥伏匿而不見兮,鳳皇高飛而不下。鳥獸猶知懷德兮,何雲賢士之不處?驥不驟進而求服兮,鳳亦不貪餧而妄食。君棄遠而不察兮,雖原忠其焉得?欲寂漠而絕端兮,竊不敢忘初之厚德。獨悲愁其傷人兮,馮鬱郁其何極?
霜露慘凄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濟。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將至。原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與野草同死。原自往而徑游兮,路壅絕而不通。欲循道而平驅兮,又未知其所從。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壓桉而學誦。性愚陋以褊淺兮,信未達乎從容。
竊美申包胥之氣盛兮,恐時世之不固。何時俗之工巧兮?滅規矩而改鑿!獨耿介而不隨兮,原慕先聖之遺教。處濁世而顯榮兮,非余心之所樂。與其無義而有名兮,寧窮處而守高。食不媮而為飽兮,衣不苟而為溫。竊慕詩人之遺風兮,原託志乎素餐。蹇充倔而無端兮,泊莽莽而無垠。無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見乎陽春。
靚杪秋之遙夜兮,心繚悷而有哀。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陰陽不可與儷偕。白日晼晚其將入兮,明月銷鑠而減毀。歲忽忽而遒盡兮,老冉冉而愈弛。心搖悅而日幸兮,然怊悵而無冀。中憯惻之凄愴兮,長太息而增欷。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無處。事亹亹而覬進兮,蹇淹留而躊躇。
何氾濫之浮雲兮?猋壅蔽此明月。忠昭昭而原見兮,然霠曀而莫達。原皓日之顯行兮,雲蒙蒙而蔽之。竊不自聊而原忠兮,或黕點而污之。堯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何險巇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偽名。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何況一國之事兮,亦多端而膠加。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帶。既驕美而伐武兮,負左右之耿介。憎慍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眾踥蹀而日進兮,美超遠而逾邁。農夫輟耕而容與兮,恐田野之蕪穢。事緜緜而多私兮,竊悼後之危敗。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毀譽之昧昧!今修飾而窺鏡兮,後尚可以竄藏。願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難當。卒壅蔽此浮雲,下暗漠而無光。
堯舜皆有所舉任兮,故高枕而自適。諒無怨於天下兮,心焉取此怵惕?乘騏驥之瀏瀏兮,馭安用夫強策?諒城郭之不足恃兮,雖重介之何益?邅翼翼而無終兮,忳惛惛而愁約。生天地之若過兮,功不成而無嶜。原沉滯而不見兮,尚欲布名乎天下。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莽洋洋而無極兮,忽翱翔之焉薄?國有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寧戚謳於車下兮,桓公聞而知之。無伯樂之相善兮,今誰使乎譽之?罔流涕以聊慮兮,惟著意而得之。紛純純之願忠兮,妒被離而鄣之。
原賜不肖之軀而別離兮,放游志乎雲中。乘精氣之摶摶兮,騖諸神之湛湛。驂白霓之習習兮,歷群靈之豐豐。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蒼龍之躣躣。屬雷師之闐闐兮,通飛廉之衙衙。前輕輬之鏘鏘兮,後輜乘之從從。載雲旗之委蛇兮,扈屯騎之容容。計專專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為臧。賴皇天之厚德兮,還及君之無恙!

---------------
風賦
楚襄王游於蘭台之宮,宋玉、景差侍。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宋玉對曰:「此獨大王之風耳,庶人安得而共之?」王曰:「夫風者,夫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今子獨以為寡人之風,豈有說乎?」宋玉對曰:「臣聞於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其所託者然,則風氣殊焉。」
王曰:「夫風始安生哉?」宋玉對曰:「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飄忽淜滂,激颺熛怒。耾耾雷聲,回穴錯迕。蹶石伐木,梢殺林莽。至其將衰也,被麗披離,沖孔動楗。眴煥粲爛,離散轉移。故其清涼雄風,則飄舉升降。乘凌高城,入於深宮。邸華葉而振氣,徘徊於桂椒之間,翱翔於激水之上,將擊芙蓉之精。獵蕙草,離秦衡。概新夷,被荑楊。回穴沖陵,蕭條眾芳。然後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躋於羅帷,經於洞房。乃得為大王之風也。故其風中人狀,直憯凄惏栗,清涼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發明耳目,寧體便人。此所謂大王之雄風也。」
王曰:「善哉論事!夫庶人之風,豈可聞乎?」宋玉對曰:「夫庶人之風,塕然起於窮巷之間,堀堁揚塵。勃鬱煩冤,沖孔襲門。動沙堁,吹死灰;駭溷濁,揚腐餘。邪薄入瓮牖,至於室廬。故其風中人狀,直憞溷鬱邑,驅溫致濕。中心慘怛,生病造熱。中唇為胗,得目為篾。啗齰嗽獲,死生不卒。此所謂庶人之雌風也。」

Ⅸ 國學經典誦讀表演

3、發展的可持續性就是人類社會世世代代能夠持續不斷地發展
持續性發展就其本來意義是指人類世世代代都能持續不斷地發展,當代人的發展不應當對後代人的發展造成總體上的不利影響,不應當以犧牲後代人的發展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這個概念強調的是代際間的公平問題。當今世界,即使是同代人之間,也存在嚴重的社會不和諧問題,甚至出現社會沖突。因此,可持續性發展不僅關注環境、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而且關注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這里涉及兩個問題:一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如人口的適度增長、資源的適度開發和合理利用、環境的保護和優化、生態的平衡、資源有效配置;二是人類之間的和諧,如社會公平分配、代際間的可持續發展等。可持續發展就是高尚文明的發展,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地發展及人類間和諧地發展。
三、科學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的全面解放、人的全面發展

熱點內容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
曲宏老師 發布:2025-07-11 08:29:28 瀏覽:130
初中物理考點 發布:2025-07-11 08:00:56 瀏覽:539
九年級上冊仁愛版英語 發布:2025-07-11 07:43:32 瀏覽:666
七律長征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1 06:31:58 瀏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