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共享程度

師生共享程度

發布時間: 2021-03-12 12:38:26

1. 我們班是一個團結的集體,大家相處的非常和諧,師生之間共享天倫之樂

快樂的學習生活。

2. 如何建立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關系

建立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關系主要表現在師生間互相啟迪、激勵、喚醒、感染和凈化等效應上。作為人民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積極探索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師生關系已從陳舊的「師道尊嚴」的堡壘中解放出來,正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教育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如何處理師生關系的問題。健康的師生關系是發展教育的基礎。教師能否勝任教育教學工作,學生能否全面、主動地發展,最終完成學業,成為有較高素質的一代新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師生關系是否良好。和諧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對思想意識和道德標準的健全;對學習效果和能力的提高都有積極的作用。我認為要建立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關系,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師生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必須以交往、對話為基礎,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基礎。由於角色定位上存在主從性,這在客觀上導致教師在交往中處於主導地位。因此,教師與學生交往,必須遵循尊重、理解、平等的原則。尊重是一種愛,只有老師對學生付出真摯的、深沉的愛,才能得到同樣的回報,才能完成教育的任務,達到育人的目的。理解是取得勝任的基礎。教師與學生由於在觀念、信息、思維方式、情感體驗、價值取向等反面的差異,因此,師生交往必須以理解學生為前提,要了解學生,要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平等是現代師生關系的基本標尺。教師與學生雖然在角色上處於不平等的位置,但是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師生交往中,實現了師生在人格上的平等,才能實現真正的師生溝通。
這里不只是學生尊重教師,更強調教師尊重學生。尊重學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說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基礎,那麼,尊重就是這一關系的核心。一位教育家在論述教育的功能時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教師不懂得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便得不到學生的尊重。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與理解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熱愛、信任、關懷學生,學生要熱愛、信任、尊重教師,達到情感融洽、心心相印的效果,建立起共同的思想情感基礎,達到「親其師則信其道」的效果。

2、師生要平等相處
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該建立在教師與學生人格平等的基礎之上,形成師生之間心理相容、心靈相通的真摯情感關系。在這一關系中,教師不是領導,不是嚴父,不是法官,更不是「上帝」,而應當是導師、朋友、助手和模範。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師生交往互動要求教師以真正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實現在課程生態環境下的與學生"對話",從而改變過去那種教師居高臨下向學生"傳話"的單向傳遞模式,讓課堂在教師和學生的積極互動中創生出新的智慧來。一定要把握平等這個基本原則:平等交往是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如果交往雙方不能平等相待,而是居高臨下,動輒訓人,不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也不會願意與你交往,你將失去了解學生內心的機會。交往必須平等,平等才能深交。這里說的平等,既是人格上的平等,又是課堂資源、課堂時間占課堂已不再單純是教師獨霸的唱獨角戲的舞台,也不再是一個個學生張開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識回收站,而是雙邊的活動。
作為教師的角色,總是有一種擔心:沒有教師的講解,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完成制定的任務嗎?這種思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不平等的體現。其實,師生雙方都會不同程度的從另一方汲取知識。這樣的教學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全方位的溝通。因為教學交往中的溝通,常常要藉助"對話"而實現。它強調的是雙方的"敞開"與"接納",是一種在相互傾聽、接受和共享中實現精神互通,共同去創造意義的活動。

3 教師要樹立良好的形象
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每天與學生相處,是每堂課的主體,只有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學生才會被你所吸引。學生們來到學校學習,不光是來學習知識,而是來體驗人生。作為教師,不管有多麼充足的理由都不能把不愉快帶進課堂,因為學生的愉悅首先來自教師的愉悅。我曾有這樣的感受,當我面帶微笑走進教師,學生的情緒比較活躍,課堂進行得也順利。相反,課堂氣氛就比較死板,即使老師採取再好的方法,效果也不夠好。所以作為教師,應該樹立良好的形象,無論是衣著、神情,還是語言、動作,都應該力爭做到最好。

4 教師要注意教學的藝術性
由於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老式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孩子們的要求,嚴格說已經不適合孩子們成長,學生普遍感到單調、乏味、枯燥。要能使學生得到知識、獲得技能,課堂的有效教學非常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要講究教學的藝術性。教師講究教學的藝術性,導入生動有趣,吸引學生,讓學生感興趣,課堂上坦率、生動、幽默的語言,讓學生聽得清楚,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感化每個學生,讓學生認為這位老師上的課太好了。這樣,學生就想上老師的課,聽老師的話,敢和老師交流,自然而然師生關系也就很融洽。 總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要教師能樹立良好的形象,尊重、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注意教學的藝術性,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現在已經進入「知識爆炸」時代。教師要給學生的不再是一碗水,也不是一桶水,而是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因此,面對著急劇發展變化的教育對象,教師必須不斷學習、終生學習,成為學習型教師,唯其如此,教師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豐富自己的學識,拓寬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從而適應不斷發展的教育教學的需要。

3. 男女師生互相稱為親愛的正常嗎

不正常,作為老師應該要有穩重的形象。

根據當前形勢的快速發展,新型師生關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教師精深的學問、友好的態度、高尚的人格、濃厚的教學興趣、適當的情緒表現以及合理的言行,竭誠為學生所觀察、所注意、所模仿的對象。對於學生來說,教師的人格,教師的素養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因此,要當一名優秀教師必須主動地調節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教學過程及民主、輕松,又生動、嚴謹。

一、 建立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學習空間,以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如:在學習《抗美援朝》中的《黃繼光》一文時,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後,再讓學生仔細看圖,練習說話,讓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以充分發揮。這時以圖畫為中心,根據畫面展開合理的想像,想像人物的表情、心理活動、動作要點,也可以想像未出現的戰士們的憤怒之情。此時,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人人爭先恐後,躍躍欲我。
1、 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
教師現在面對的每一個學生,他們無論字寫得好壞、無論她活潑開朗,還是沉默寡言,哪怕他考試不及格,也都將走向未來,都將居於新經濟發展的核心地位。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要讓每一個學生在人格上得到最大的尊重。我們要與學生交心,不妨蹲下身來或坐在孩子們當中與他們談話,而不要讓孩子們仰視你;不妨耐心聽孩子們那不夠流暢,甚至答非所問的話,而不去打斷他。如:在教改革開放這一文中,讓學生談自己調查的結果,講得好的給與贊揚和鼓勵;講得差一點的也不給予歧視。學會尊重他人,形成健全人格,並且使師生的心融為一體,產生共鳴。
2、 教師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使孩子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開端,它反映了孩子對知識的一種渴求,使教師利用的資源,要充分保護它,利用它。鍛煉他們的能力。如:在和學生的接觸中,會經常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應盡最大努力滿足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觀察發現問題。
3、 教師要發展學生的自信心。
有實力才有自信。班上幾十個孩子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不足。學生實力不足的地方,正是需要教師特別關注的地方。對待學生的不足甚至是錯誤。教師要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學生,以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勵的強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學生,誘導學生,給學生自我修正的時間,自我進步的主動性。實踐中,我經常有意識的讓靦腆的孩子領讀課文,代表小組發言,讓性格急躁的孩子跟細心的孩子一起辦板報,讓不愛讀課外書的孩子幫助老師查閱資料……漸漸的孩子們在愉快的活動中受到鍛煉,增強了自信心。變「要我說」為「我要說」。變「我能行嗎」為「我能行」。

二、 樹立新理念、確立新角色
我們都知道,任何改革首先必須是思想觀念的轉變。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具有全新的理念,良好的素質和改革的精神,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地「加油」、「充電」,提高自身理論知識和教學藝術,是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滲入我們的教學活動中。著重培養學生素質的新模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不再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僥有興趣地按照自己的需要進行他們的觀賞、調查、講述、寫作等,並樂此不疲。教師的角色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有凌駕於受教育者之上的「灌輸者」、「管束者」轉變為學習主體發展的良師益友,和作夥伴。密切了師生的關系,為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總之,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現代的教學中,將有助於師生之間的情感和理念的交流。知識資源能力簡潔的共享,有助於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真正實現教學相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出來的學生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整個民族的素質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4. 我很關心南開濱海學院的教育資源與南開大學資源共享的程度

別人都是crtl + C 然後ctrl + v。
我給你說說真實感受。
校園網路很慢。但是你若上校園里和南開本部的網,就很快。下載資源很方便。
校園里的電子閱覽室可以上網。在圖書館里。1元1小時。
師資力量,全是南開本部的老老師。這個你放心。沒的說。絕對好。但是你得去和老師溝通,你不能等著老師來找你。

5. 怎樣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我認為,根據當前形勢的快速發展,新型師生關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教師精深的學問、友好的態度、高尚的人格、濃厚的教學興趣、適當的情緒表現以及合理的言行,竭誠為學生所觀察、所注意、所模仿的對象。對於學生來說,教師的人格,教師的素養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因此,要當一名優秀教師必須主動地調節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教學過程及民主、輕松,又生動、嚴謹。
一、 建立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學習空間,以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如:在學習《抗美援朝》中的《黃繼光》一文時,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後,再讓學生仔細看圖,練習說話,讓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以充分發揮。這時以圖畫為中心,根據畫面展開合理的想像,想像人物的表情、心理活動、動作要點,也可以想像未出現的戰士們的憤怒之情。此時,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人人爭先恐後,躍躍欲我。
1、 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
教師現在面對的每一個學生,他們無論字寫得好壞、無論她活潑開朗,還是沉默寡言,哪怕他考試不及格,也都將走向未來,都將居於新經濟發展的核心地位。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要讓每一個學生在人格上得到最大的尊重。我們要與學生交心,不妨蹲下身來或坐在孩子們當中與他們談話,而不要讓孩子們仰視你;不妨耐心聽孩子們那不夠流暢,甚至答非所問的話,而不去打斷他。如:在教改革開放這一文中,讓學生談自己調查的結果,講得好的給與贊揚和鼓勵;講得差一點的也不給予歧視。學會尊重他人,形成健全人格,並且使師生的心融為一體,產生共鳴。
2、 教師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使孩子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開端,它反映了孩子對知識的一種渴求,使教師利用的資源,要充分保護它,利用它。鍛煉他們的能力。如:在和學生的接觸中,會經常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應盡最大努力滿足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觀察發現問題。
3、 教師要發展學生的自信心。
有實力才有自信。班上幾十個孩子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不足。學生實力不足的地方,正是需要教師特別關注的地方。對待學生的不足甚至是錯誤。教師要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學生,以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勵的強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學生,誘導學生,給學生自我修正的時間,自我進步的主動性。實踐中,我經常有意識的讓靦腆的孩子領讀課文,代表小組發言,讓性格急躁的孩子跟細心的孩子一起辦板報,讓不愛讀課外書的孩子幫助老師查閱資料……漸漸的孩子們在愉快的活動中受到鍛煉,增強了自信心。變「要我說」為「我要說」。變「我能行嗎」為「我能行」。
二、 樹立新理念、確立新角色
我們都知道,任何改革首先必須是思想觀念的轉變。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具有全新的理念,良好的素質和改革的精神,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地「加油」、「充電」,提高自身理論知識和教學藝術,是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滲入我們的教學活動中。著重培養學生素質的新模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不再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僥有興趣地按照自己的需要進行他們的觀賞、調查、講述、寫作等,並樂此不疲。教師的角色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有凌駕於受教育者之上的「灌輸者」、「管束者」轉變為學習主體發展的良師益友,和作夥伴。密切了師生的關系,為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總之,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現代的教學中,將有助於師生之間的情感和理念的交流。知識資源能力簡潔的共享,有助於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真正實現教學相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出來的學生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整個民族的素質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6. 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尊師、民主平等、教學相長。

7. 簡述師生關系的主要特點

簡述師生關系的主要特點:
1、尊師愛生,和諧共處。
尊師就是尊重教內師,尊重教師的勞動和教容師的人格與尊嚴,對教師要有禮貌,了解和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愛生就是愛護學生,它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重要體現。
2.民主平等,和諧親密
師生關系的民主平等體現了師生在教育過程中的相互尊重人格和權利、相互開放、平等對話、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等關系。
3.共享共創,教學相長
共享就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體驗和分享教育中的歡樂、成功、失望與不安,它是師生情感交流深化的表現。共創就是教師和學生在相互適應的基礎上,相互啟發,使師生的認識不斷深化,共同生活的質量不斷躍進。
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師生關系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它的宗旨是本著學生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展。它應該體現在:一方面,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

8. 新型的師生關系有哪些基本模式

(1)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
(2)新型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徵是:
①尊師愛生,相互配
②民主平等,和諧親密
③共享共創,教學相長
(3)新型師生關系構建的基本策略是:
①了解和研究學生;
②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③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
④主動與學生溝通,善於與學生交往;
⑤努力提高自我修養,健全人格。

9. 如何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在素質教育持續推進,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新型的教育價值觀已經打破了傳統的教育價值觀,傳統的師生關系已經變了,一種平等的、對話的、相互作用的新型師生關系已經建立。把握好這種關系,師生雙方會在融洽的教育中得以交流和溝通。教師善教,學生樂學,師生關系其樂融融,是班級建設、班主任工良性循環的有力保證。如何建立良好的新型師生關系?
一、給學生一份真愛
教育之愛的核心是愛學生。愛學生也是師德靈魂。只有愛學生,特別是尊重、愛護、信任學生,使學生真正感到來自教師的溫暖和呵護,教育才富有實效。因此,作為班主任要主動接近學生,了解學生,把愛撒向每一個學生。例如:學生生病時,要給他送去親切的問候,並時時關注他的病情變化;當學生取得進步時,及時給與鼓勵的話語或小獎勵;當學生遇到困難,會給他耐心的幫助和教導,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教師送出的是真愛,這會溫暖每個學生的心,從而也贏得了學生的愛。
二、給學生一個笑臉
很多時候,老師的表情總是與「嚴肅」、「不苟言笑」聯系在一起,以樹威信,其實,「微笑」的力量才是無窮的。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過「孩子們求學的慾望是由教師激發出來的,假如老師是溫和的,是循循善誘的,用仁慈的的感情與甜美的語言去吸引學生,而不是用嚴厲、粗魯的辦法去管教學生使他們疏遠;假如老師和善地對待他們的學生他們就容易得到學生的好感,學生就寧願進學校而不願留在家裡了。」是的,每天給學生一個燦爛的笑臉,會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所以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可以讓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拉近。不管是優等生還是後進生,也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當學生取得成功時,教師要用笑去欣賞;當學生感到失落時,同樣也要用笑送去鼓勵;當學生犯錯時,教師要用微笑去寬容。微笑可以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搭起一座橋梁,從而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三、給學生一些寬容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人性的光輝,更是教育的秘訣。懲罰是一種教育,寬容也是一種教育,但寬容比懲罰更具影響力。因此,對學生的過錯,多採取善意的態度,委婉的方式去幫助他認識和改正,更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和培養起來的,師生之間的關系有三層,第一是學生怕老師,這是最低的;第二是學生敬老師,這是以前所希望的;第三是學生喜歡老師,這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也是最高的。只有師生關系融洽了,師生距離拉近了,老師才會真正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

10. 師生如何看待共享單車

從師生對共享單車進校園滿意度的調查情況看,絕大多數師生表示滿意版和基本滿意,共享單車進權校園工作得到了廣大師生的普遍認可。但是在共享單車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例如亂停亂放、單車質量存在安全隱患、共享單車企業的管理不規范等。

熱點內容
英語培訓翻譯 發布:2025-07-10 10:05:31 瀏覽:823
2014暑期實踐 發布:2025-07-10 09:19:41 瀏覽:982
老師批改作業的圖片 發布:2025-07-10 07:56:40 瀏覽:819
蘭州市教育 發布:2025-07-10 04:28:12 瀏覽:486
常州一女教師與男 發布:2025-07-10 04:08:29 瀏覽:752
生物質熱電廠 發布:2025-07-10 03:37:47 瀏覽:304
歷史民權 發布:2025-07-10 03:34:51 瀏覽:53
tea化學 發布:2025-07-10 03:06:29 瀏覽:355
漫畫題師德 發布:2025-07-09 23:54:29 瀏覽: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23:36:43 瀏覽: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