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師生相會
1. 求一首描寫師生情誼的七言詩。
育德授教復秋春,天下幾多碩果存?
歷盡浩劫心無愧,思來傷痛身有痕。
南山永遠青松健,東海經常碧水深。
堪羨夕陽無限好,千杯薄酒共消魂。
是贈我一位文革前的老師……
2. 關於「老同學相聚」的詩句有哪些
1.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唐·杜甫)
解釋:當年離別時你還沒有成親,今日相逢你已兒女成行。
這詩句出自《贈衛八處士》,全文如下: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2.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唐·杜甫)
解釋: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巧遇了你這位老朋友。
出自《江南逢李龜年》,全詩如下: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3.所是同袍者,相逢盡衰老。(唐·王昌齡)
解釋:和那些同胞相逢的時候我們都衰老年高。
出自《長歌行》,全文如下:
曠野饒悲風,颼颼黃蒿草。系馬倚白楊,誰知我懷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盡衰老。北登漢家陵,南望長安道。
下有枯樹根,上有鼯鼠窠。高皇子孫盡,千載無人過。
寶玉頻發掘,精靈其奈何。人生須達命,有酒且長歌。
4.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唐·李益)
解釋:經過了近十年的戰亂流離,長大成人後竟然意外相逢。
出自《喜見外弟又言別》,全文如下: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5.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唐·王績)
解釋:在今晚月圓的秋夜,恰與老友王處士相遇,更有穿梭飛舞的螢火蟲從旁助興。
出自《秋夜喜遇王處士》,全文如下:
北場芸藿罷,東皋刈黍歸。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3. 表達師生關系的詩詞
(一)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出自南北朝庾信的《徵調曲》。詩文曰:「黎人耕植於義圃,君子翶翔於禮園。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詩大意為普通百姓耕作在田間,做學問的人翶翔於禮樂之間。吃到樹上結的果實,便想到了結果實的樹;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頭。「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是成語「飲水思源」的由來,這句詩原本表達了對故土的思念之情,表示不忘故土、不忘本來,後人常用於學成的學生不忘知識的來源,是來自老師的教育。
(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出自晚唐詩人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詩文曰:「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該詩是一首別後相思之作,詩歌原意是表達相愛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屬於通用的比喻句,後人常借用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來贊美老師為學生無私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對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和高尚品質給予的高度評價。
(三)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出自清代詩人鄭燮的《新竹》。詩曰:」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意即新長出來的竹子之所以比舊竹子高,是因為新竹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老枝幹為它遮風擋雨。詩中,詩人借」新竹「與」老乾「來比喻師生的關系,一個人能夠超過老師和前輩,是因為老師和前輩的養育和培養,以此表達出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4. 寫一首關於「同學久別重逢」的七言律詩
寄黃幾復
我居北海君南海⑵,寄雁傳書謝不能⑶。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⑷,治病不蘄三折肱⑸。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⑹。[1]
折疊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折疊詞句注釋
書法作品
⑴黃幾復:即黃介,字幾復,南昌人,是黃庭堅少年時的好友。其事跡見黃庭堅所作《黃幾復墓誌銘》(《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二三)。
⑵"我居"句:《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作者在"跋"中說:"幾復在廣州四會,予在德州德平鎮,皆海濱也。"
⑶"寄雁"句:傳說雁南飛時不過衡陽回雁峰,更不用說嶺南了。
⑷四立壁:《史記·司馬相如傳》:"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馳歸成都,家徒四壁立。"
⑸蘄(qí):祈求。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為良醫的說法。
⑹瘴(zhàng)溪:舊傳嶺南邊遠之地多瘴氣。溪:文集、明大全本作"煙"。
折疊白話譯文
我住在北方海濱,而你住在南方海濱,欲托鴻雁傳書,它卻飛不過衡陽。當年春風下觀賞桃李共飲美酒,江湖落魄,一別已是十年,常對著孤燈聽著秋雨思念著你。你支撐生計也只有四堵空牆,艱難至此。古人三折肱後便成良醫,我卻但願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發已白了罷,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5. 知青相聚七律詩詞
當年似火到農村
彼此團結心連心
如今多年能相聚
供述歲月一家親
6. 關於師生聚會的詩有哪些
浪淘沙
(師生相聚)
張俊卿作
彈指一揮間,
如同昨天。
往事依稀重浮現。
歲月荏苒堪回首,
浮想聯翩。
初識正少年,
理想如天。
風華正茂露玉顏。
人生易老情難老,
情誼綿綿。
7. 感懷師生情誼古詩詞
題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閨情】
相見時難別版亦難,東風無力百權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8. 能幫作兩首師生情的七律詩
《新韻古風》 師生情
相互交流情誼濃,
熱心坦誠敬師情。
風光一路同攜手,版
知己與共此間逢。
詩心往來笑談中,權
博覽文彩和偕共。
知書達禮心相通,
精湛藝術展深功。
師生情
一杯熱茶一句話
師生情誼暖似家
六月昨日汗水下
初寒九月滿飛花
9. 知青相聚的七律詩詞有哪些
知青相聚的七律詩詞如下:
1、巴子城頭青草暮。巴山重疊相逢處。
出自宋代張先的《漁家傲·和程公辟贈》
巴子城頭青草暮,巴山重疊相逢處。燕子占巢花脫樹。杯且舉,瞿塘水闊舟難渡。
天外吳門清霅路。君家正在吳門住。贈我柳枝情幾許。春滿縷,為君將入江南去。
釋義:
渝州城頭長滿暮春的草,在重重巴山我倆相逢。你先回到故鄉好比燕歸定巢,而我還留在異鄉如花兒脫離樹木。酒杯暫且頻繁舉起別停下筷子。瞿塘江水寬廣很難渡過。
在天外蘇州連著清霅的路,你家恰好住在蘇州。你折柳送我真是情深意重。滿眼綠色的柳樹隨風舞蹈,一直送你到江南。
2、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出自唐代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釋義:
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現在正好是江南風景秀美的時候,在這暮春季節再次遇見了你。
3、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
出自明代高啟的《清明呈館中諸公》
新煙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誇。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
釋義:
一樹樹楊柳披拂著新火的輕煙,沿隨著官牆透迤蜿蜒;杏仁麥粥香氣溢散,家家戶戶互相饋送,一片騰歡。都城南京的城郭四周,舉目但見無盡的青山;節逢清明,更令客子無不把家鄉深深懷念。
看那卞壺祠邊春草迷亂,莫愁女的故居前已被落花鋪滿。幸虧還有館中諸公共同作伴,不妨打來美酒痛醉一番。
(9)七律師生相會擴展閱讀:
七言律詩的發展歷史:
七言律詩的興起,晚於五言律詩。它起源於南北朝,萌芽於齊梁新體詩,定型於初盛唐之間。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杜審言、李嶠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維、李頎、岑參、賈至諸人刻意錘煉,方使它在體制上達到純熟,而崔顥、李白仍有駢散交雜、半古半律之作。
這一時期的七言律詩雖亦有高華秀朗的名篇,但內容上絕大多數屬於奉和應制、酬贈,比之五言律詩更見狹窄。同時,盛唐時期李白、王維、高適等詩人的七律,多有失對、失粘、重字之誤。到了杜甫,七言律詩才展示其詩體潛力而打開藝術天地。
杜甫全面開辟了律詩的境界,時事政論、身世懷抱、風土人情、文物古跡,一概熔鑄於精嚴的格律之中,把這一詩體的價值提到了足與古詩、絕句並立相峙的高度。
七言律詩的特點:
要求對仗。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七言律詩以首聯、尾聯都不對仗為常格。
講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況下,以兩個音節(兩個字)為一個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10. 求一首兄弟姊妹相聚的現代七律詩
手足之情大如天
兄弟姐妹前世緣
相逢同思父母恩
親密無比銘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