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德先進群體

師德先進群體

發布時間: 2021-03-28 14:43:16

1. 十佳師德標兵頒獎詞

xxx:為學生的心靈播撒陽光

xxx老師是xx小學優秀教師群體中的一員,張家港市優秀班主任,他悉心研究班主任工作藝術,充滿激情地投入到班級管理中去。每天早晨到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教室中去。給學生一個真誠和善意的微笑,悄然無聲地彎腰拾起一張廢紙,與學生一起排好教室的課桌椅,傾聽孩子們的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也分享他們的喜悅。班級「圖書角」的幾本圖書不見了,他告訴學生:「拿書者愛好看書是好事,但拿了書不歸還就成壞事了,人的尊嚴是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的。」不久,失蹤的圖書又悄悄地回到了「圖書角」。有幾個學生交友不慎,亂花錢,還經常玩游戲、上網吧,x老師發現後,不是簡單地批評或者向家長告狀,而是語重心長地告訴孩子們貪圖享受、貪小便宜的危害性,要求他們增強自製力,做誠懇踏實的好孩子。x老師的話觸動了孩子們的心靈,他們羞愧萬分,淚流滿面,及時改正了錯誤。xxx老師以愛育人,被人們譽為「為學生心靈播撒陽光的人」。

xxx:不是母親勝似母親

在xx小學的校園里,有這么一位默默無聞的女老師,她十七年如一日,堅持用真情、真心,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在學生眼裡,她不是母親卻勝似母親,她的名字叫xxx。x老師有兩個習慣:一是每天到校後,不進辦公室,直接進教室,看看哪個有沒有吃早飯;二是辦公室的抽屜里常備著餅乾和牛奶,隨時提供給沒吃早飯的學生。小小的舉動,溫暖了孩子的胃,更溫暖了孩子的心。美麗的春天,也是感冒多發的季節,班中的十來個孩子病了,x老師時刻關注孩子們上課時的神情,不時摸摸感覺不舒服的孩子的額頭,一下課,就把他們帶到辦公室量體溫。那段時間,總有一些其實很正常的孩子跟在她身後:「老師,給我量量體溫吧。」因為,他們感覺被x老師這樣關愛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寒冷的冬季來臨了,x老師總要帶一個熱水袋進教室,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溫暖孩子們凍僵的小手,給孩子們戰勝寒冷的勇氣。在xxx老師的心中,眼前的一個個學生,就是她的一個個孩子,她用自己的青春和誓言詮釋著教師職業的本質——愛與責任。

xxx:轉化特殊學生有「絕招」

xx中學的xxx老師從教19年,擔任了15年的班主任。無論接手怎樣的班級,她都能用真情和愛心去溫暖學生的心靈,用智慧和坦誠去開啟學生的心鎖,化腐朽為神奇。有這樣一個學生:上課插嘴,頂撞老師,自習課大鬧天宮,甚至躲在廁所抽煙。一次上午第四節課不認真,被上課老師留下來教育了幾分鍾,結果他「舊病復發」,犟著不肯吃飯。x老師聞訊,立即帶他去食堂,還親自替他盛飯端菜,靜靜地等他吃完後再帶他回教室。事後,他幾乎像變了一個人,x老師要求同學們做到的,他都能做到。x老師因勢利導,讓他參與班級衛生管理並在管理中逐步克服了自身的不良習慣。x老師還接手過這樣一個初三學生:對學習毫無興趣,經常曠課逃學,對老師的教育軟硬不吃,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樣子。但是他體育成績不錯,校運會1500米得了個第三名,x老師以此為契機,在班會課上表揚了這位學生,勉勵他在學習上也要有爭先的勇氣,使這個學生看到自身的力量,學習態度一下子得到了轉變。在x老師的班主任生涯中,類似的例子實在太多,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一位教育工作者愛崗敬業的輝煌篇章。

xxx:xx中學的「老黃牛」

在xx中學,xxx老師無疑是兼職最多的,德育處主任、語文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年級組長,還擔任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但他始終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小陳同學不會忘記,當身患癌症的母親病危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x老師,接過電話,x老師馬上趕到小陳家中,協助他的佳人將病人送進醫院;女學生小許連續向同班男生寫了四封「情書」,還打了無數個電話,男生家長找到德育處要興師問罪,x老師約小許同學談心,談自己年輕時的偶像,聊喜歡的課外書籍,講正確的人生追求,使小許最終接受了陶老師的建議:保持一份珍貴的友誼。x老師就是這樣,每天早出晚歸,除了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還要處理似乎是永遠處理不完的學生管理工作,以致無暇顧及女兒的學習,面對家人的不解和埋怨,他總是說:教師工作是良心活,做教師的總是要講點奉獻精神的。是啊,x老師腳踏實地、任勞任怨,一步一個腳印,就像一頭老黃牛,在希望的田野上默默地耕耘。

2. 江蘇省第二屆師德先進個人,是綜合表彰還是單項獎

第一 這個問下江蘇省的師德先進個人頒獎機構

第二 網上回答五花八門 只有當地解答最權威 最准確

第三 祝福 你工作順利 事業發達 生活安康 家庭幸福

3. 幼兒園師德先進集體申報表怎麼

文化引領,多措並舉,提升師德水平。 師德是立身之本,建設一支德能雙馨的教職工隊伍是幼兒園發展的基礎。在師德建設中,我們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先導,開展了幼兒園辦園宗旨、辦園理念和園風、教風大討論,使愛生敬業、樂教奉獻成為教師的內在需求。當前環境下,不為經濟利益所驅使,不迎合家長的短視行為,堅守理念。這份堅守了除了操守和毅力之外,更源於熱愛,愛事業,愛孩子,一切從兒童的發展出發,為孩子的一生發展奠定基礎。 一是把師德建設活動開展和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結合起來,提高師德建設的實效性,促進教師師德建設的自覺性。結合教育教學工作,我們組織開展了「教師教學評估」、「青年教師教學基礎功大賽」、「教育教學論文徵集」、「優秀教案展」、「優質課評選」等多項活動。二是把師德建設與建設學習型校園結合起來。引導教師了解經濟社會發展,關注基礎教育改革動向,「走出幼兒教育看幼兒教育」,使教師樹立大教育觀念。「幼兒園無小事,時時處處是教育」,後勤人員參與業務學習,了解教育改革動態,轉變教育觀念。每學期拿出專門資金用於教職工讀書活動。由幼兒園出資,每位教職工每學期選購兩本書,寫出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以演講比賽、美文共賞、評選優秀讀書筆記等方式進行交流,充實圖書資料室,提高資料利用率。《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為必讀刊物並納入教師考核。鼓勵教師選讀其他優秀書籍,如讀蘇霍姆林斯基、皮亞傑,讀陳鶴琴、陶行知等教育家的思想理念,讀其它規范行為的書籍,如《文明禮儀要求》等書,使教師言行舉止得體。形成廣泛而濃厚的讀書氛圍。每學期舉行讀書考試並對成績優秀的教師給予獎勵。同時通過親子閱讀、向家長推薦好書等,帶動家庭和社區讀書活動。 師德建設從細節做起,「蹲下來傾聽」,「捕捉常態的精彩」,「主動向孩子問好」等等,讓每一個保教工作的細節、每一個人的表現成就教師隊伍的良好形象。

4. 師德到底有怎樣的內涵呢

我教學已有二十多年了,可似乎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什麼是師德的問題。最近通過學校組織的師德師風教育的學習和討論,「師德」這個問題像春筍一樣豁地一下在心田裡冒了出來,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思考。師德是裝裱在廳堂牆壁上的那一框框閃亮的條文嗎?是,抑或不是?師德是一本本學習資料的疊加嗎?是,抑或不是?師德是一次次的學習和討論嗎?是,抑或不是??我在腦海中搜索,腦海中像是起了霧,茫茫一片,一時之間還真不清不楚。《一切為了學生——重慶開縣優秀教師群體先進事跡報告會專輯》、《新時期師德精神的領悟》和《愛的教育——全國優秀教師師德報告團報告專輯》像一盞盞引航燈,一閃一閃的,讓我看到了師德的輪廊,讓我感受到了漸漸明朗的師德形象。「一切為了學生」,「新時期師德精神」,「愛的教育」令我感動,令我汗顏,更令我深思。回顧這么多年的教學歷程,我的師德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況呢?我應當追尋一種怎樣的師德?幾天來,我探尋著,思索著;不,其實是多少年來,我在學習著,實踐著。現在我想以漫話的形式,對自己關於師德的實踐和思考作個小結。一、漫話愛心縱觀師德,她是一株樹木,樹木的根應該是愛心。可以說,一個教師沒有愛心,那麼她的師德之樹,就會枯萎。愛是教育的源泉和動力,由此才能萌發關愛學生的熱情。熱愛學生是師德的重要內涵。有了熱愛學生的精神,我們才會關注學生的成長,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有的老師說,他能熱愛學生,但無法喜歡頑皮、搗蛋的學生;有的老師說,他能關心學生,但他無法接受落後的學生。這話聽起來合情,想起來也合理,探究起來,則還是教師缺乏愛心的表現。有誰不喜歡懂文明、講禮貌、學習優秀的學生?又有誰不厭煩邋遢、搗蛋、學習糟糕的孩子?這是人之常情,物之常理。其實站在師德的層面放大觀察,我們就不難發現憎惡頑皮學生,嫌棄落後學生是師德的一種缺陷;一些小學生學習落後也符合自然規律,我們的教師應當從「人性」的角度去認識和理解學生,而不能局限於紀律、制度、成績、責任制、獎金的圈子裡去分析。熱愛學生難,熱愛有缺點的學生更難,惟其難,更能體現愛心,映襯師德。作為教師,應當具有科學發展觀,既要看到人發展階段的一般規律,也要充分認識人發展階段中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古時候,有個叫周處的人,年輕時,橫行鄉里,人們視為禍害。長大後,周處成了統率千軍萬馬,為百姓和國家謀利益的大將軍。有篇古文《傷仲永》,文中講到年幼的仲永才思敏捷,很受人們稱贊,可仲永成年後,卻與常人無異,庸碌無為,無人再知道他。又有舉世聞名的《丑小鴨》等,都在向我們昭示著一個自然規律:人的發展有其共性,亦有其個性。切忌因為學生有缺點,就歧視他,拋棄他,甚至體罰。誠然有許多老師斥責,體罰學生的出發點是好的,像學生的父母一樣,望子成龍,恨鐵不成鋼。可是蘊含於責斥,體罰里的愛心,哪個小學生又能夠接受和感悟?斥責和體罰只能導致學生心生怨懣,有害於教學,也有害於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我認為恨鐵鐵成泥;愛鐵鐵才能成鋼。記得有一位家長說得好,他說他的兒子在學校里經常受批評,原因是學習成績差。在家裡胡鬧時,別的方法都不管用,只要說「去告訴你的老師」,他就立馬收斂了。可見他怕老師甚於猛虎。一個學生一提起老師就戰戰兢兢的,再加上每天受批評,他還能有好成績嗎?本來這學生學習就落後了,有不懂的問題又不敢向老師請教,他能好得起來嗎?想想家長的意見,看看現行的教育狀況,給人的感慨確實很多。我們教師都應捫心自問:「我關注落後學生嗎?熱愛落後學生嗎?給過他們表揚和鼓勵了嗎?」我們給「丑小鴨」的關愛確實太少了。大詩人李白說:「天生我才必有用。」著名教育家於永正說:「不知道哪片雲彩會下雨。」在教師的眼中,每一個學生都應當是有用之才;在教師的心間,每一個學生都應當得到尊重和關愛。只有把愛心灑向每一個學生的老師,才能看到有缺點的學生也光彩。二、漫話敬業敬業可以算是師德之樹的一個主要枝幹吧!他是愛心的延伸和發展。教師的敬業是一種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真誠。因為敬業,我們才不計個人得失,願意麵對各種困難;因為敬業,我們才刻苦學習,辛勤耕耘,努力成為科研型、創造型的教師。我從事教育工作以來,從不敢懈怠自身的學習,始終堅持自強不息的心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自我充電」,鑽研教育教學,寫教學後感,總結和探索教學實踐。是對教育的摯愛,使我增強責任;是對教育的敬業,使我不斷努力,勇於探索。今年我擔任課改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為了使學生想學、會學、樂學,我潛心鑽研,先後在教學中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嘗試教學活動,總結和形成了一套以學生為主的趣味識字教學方法。不辭辛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是師德文化中古老而燦爛的明珠。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變遷,師德的內涵也在發生變化。我們在繼承古代師德中的優秀品質同時,必須與時俱進,豐富和發展師德的內涵。教師的敬業中也應該賦予新的內容。敬業須競業,教師要有競爭意識,有競爭理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論和業務能力的水平。「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個教師如果不勤奮好學,熱愛和研究教育事業,他就會掉隊,落伍。他以前的知識再淵博,也不過是一潭死水。知識必須不斷更新,理念也必須不斷改進,敬業精神同樣要與時俱進。現在的教師如果與以前的教師一樣,每天抓住學生死記硬背,題海戰術,沒日沒夜的備課改作業,那麼他的這種敬業就是有缺陷的。所謂教學相長,教師應該一邊教一邊學,以教導學,以學助教,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學識。唯有這樣,教師的教學才能成為學生渴求的源頭活水。一談起敬業,我們的腦屏上往往顯現「無私奉獻」,「吃苦耐勞」這樣的字眼,其實真正的敬業是快樂而甜蜜的。試想一個教師經受不住外界的誘惑,整天思緒浮躁,靈魂飄泊,他能快樂嗎?一個教師專心致志,廢寢忘食地干工作,別人看到的是勞苦,教師嘗到的是勞苦中的幸福與快樂,因為幸福包含在學生點滴的進步里,快樂蘊藏在學生茁壯的成長中。敬業是奉獻,敬業更是探索;敬業是辛勞,敬業更是一種快樂。三、漫話人師人師者,為人楷模也,提出教師要為人師表,這既是社會對教師的一種敬仰,也是人們對教師的一種要求。站在教師的崗位上看,為人師表是社會,歷史對教師在廣義上的要求,是沉甸甸的壓力,而不是一種榮耀。所以我們教師要踐行為人師表這四個字,就不是梳梳頭,穿身新衣,說幾句漂亮話而已了,而是要遵紀守法,依法治教,把法律條文上,教育理論上的規定和規律內化為自身的基本素養。比如「面向學生」、「熱愛學生」、「發揚民主」、「崇尚科學」、「以人為本」、「注重實踐」、「認真繼承」、「大膽創新」、「求真務實」、「辨證統一」等等,這些規定不要貼到牆上,寫在書上,掛在口上就行了,而是要強化,內化為自身的素質,才有實際意義。舉個例子來說吧,有的教師看到學生成績差,就頭疼甚至氣憤,因為他看到的是學生的短處,想到的是學生成績差,給自己帶來的損失,就像掉了錢包一樣。而有的老師卻不這樣看,他覺得後進生也有許多可愛的長處,他們參加考試屢考屢敗,卻能屢敗屢考,是何等頑強;他們屢遭諷刺指責,卻能不氣不餒,是何等堅韌。同樣的學生,同樣的事件,不同的教師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行為,這就是素養的體現,也是教師愛心的寫照。有人說,同一件事,有不同看法是觀點和思維方式的問題,並不能代表師德,這是不正確的。其實人的觀點和思維方式在冥冥之中,總是受到人的品性的影響的。所謂一句話說得人暴跳,一句話說得人微笑,就是這個理。大年三十的晚上,小孩不小心打碎了一隻碗,媽媽見了,破口就訓,奶奶見了卻說「歲歲(碎碎)平安!」不但不氣,反而很高興。同是愛心,媽媽的愛意表達還沒有修煉到完美的程度。奶奶的愛心則已經內化為自身的品質了。我小時候寫作文時,總是寫學雷鋒做好事,每做一件好事,都要先想一想雷鋒,這很像過去的八股文。在實際中,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是人品的自然表現,很少有人在做好事之前先想一想雷鋒是怎樣做好事的,我這樣說,並不是否認學習雷鋒的效益,而是說學習雷鋒的精神已經內化為人的品質!如果人人做好事都要想一想雷鋒,那麼學習雷鋒的活動就是失敗的。教師也是這樣,每當遇到學生考試成績差,就要靠背誦一番教師職業道德標准來開導自己,那麼這個教師的師德就還沒有內化為品質。師德師風建設的那麼多制度和標准,如果沒有內化為教師的「心靈尺度」,就會喪失實踐的意義,只剩文本上空談了。有人把教師喻為用愛心點燃生命的蠟燭;有人把教師比作用愛心享受生命的春蠶。為人師表就只能以犧牲個人生活與生命為代價嗎?優秀教師就只能以割捨家人快樂和嘔心瀝血來交換嗎?這顯然是有悖於自然法則的,我們應該從人性的理念出發,重建為人師表的生命內涵。教師是人,不是神,社會和人民對教師有種種較高的期待和要求,正是教師應當為之奮斗和追尋的。但是一味要求教師無私奉獻,任勞任怨,安貧樂教,嚴於律己,率先垂範……這就會把教師架空,脫離實際。教師與其它人一樣,都是不斷成長,成熟中的個體,我們不能用十全十美的標准來要求教師。我曾聽到過一位家長指責說:「那個人不像老師,打麻將。」打麻將是一種娛樂活動,教師有什麼不可以!可是人們會說,別人可以,教師不能。難道教師就不能有自己的娛樂生活了嗎?照此推論,總會有一天,有人指責說:「那個人不像老師,經常上廁所。」教師也有七情六慾,教師職業道德的形成是在愛心和期待生命美滿的修養中獲得的,不是在過高的制度和約束里實現的。師德是一棵樹,熱愛學生則是樹的主幹,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依法治教,嚴謹治學等等,就是樹的枝葉。要想師德之樹枝繁葉茂,鬱郁蔥蔥,我們就要呵護好樹木的根——愛心。播灑您的愛心吧!您的師德之樹一定會茂盛,一定會常青。

5. 采訪學院級獲得了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的總支書老師要問些什麼問題以什麼問題開頭比較好

(1)在閱讀教材時來,對教材中的自知識點做上標記,這樣,在閱讀時就節約時間且目標明確、效果好。
(2)將知識按照章節記在筆記本或卡片上,進行集中記憶,這樣,能克服分散記憶的缺點。平時也能利用有限的進行記憶。積少成多,減輕壓力。

6. 師德師風建設現實表現

師德師風建設的意義、內容、方法及評價方式

1、師德建設的意義
(1)加強師德建設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需要。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給教師規定的八條義務可以得知,職業道德素質是教師的首要素質。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職業道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重中之重的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廣大教師做到立場堅定、業務精良、善於育人。這就必須發揚奉獻精神,培養起愛黨、愛國、愛教、愛校、愛生的職業感情,形成忠於職守、樂於奉獻、為人師表的習慣,要做到這一點,取決於教師的道德認識和道德素質的不斷提高。
(2)加強師德建設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的處世准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才能為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提供示範,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健康發展。
(3)加強師德建設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進以德治國的需要。學校作為培養人的基地,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是弘揚先進文化的前沿,教師職業道德在全社會道德體系中處於核心和主幹地位。教育系統貫徹以德治國的重要思想,就是要以德治教、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人民教師首先以自己的道德風范直接影響學生,再通過學生向社會擴散,推進社會道德風尚的進步,教師在社會上的道德風貌,也會對人們的道德評判和行為選擇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加強師德建設是具有社會意義的重要工程,是貫徹以德治國的現實需要。
(4)加強師德建設是參與激烈的國際競爭的需要。西方敵對勢力向我國推行「西化」、「分化」的圖謀從來沒有停止。必須從教師隊伍建設入手,通過加強師德建設,幫助教師劃清社會主義集體主義與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原則界限,自覺抵禦西方價值觀的誘惑,堅定沿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信心和決心。
2、師德建設的基本內容
(1)引導教師確立職業理想。所謂職業理想,就是指人們對未來工作類別的選擇以及在職業發展上達到某種成就的嚮往和追求。有了崇高的職業理想才能產生模範遵守職業道德的行為。在引導教師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時,要著重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①處理好個人志願與社會需要的關系,堅持兩者的結合和統一。假如是教師職業選擇了你,應當認為這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 」,是「最能為人類幸福而勞動的職業」,「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當前,尤其要堅定實施素質教育的職業理想。樹立新的教育觀、人才觀、素質觀,確定正確的教育目標,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四有」人才。
②正確處理職業定位和教育才能的關系。尤其要教育和幫助那些對事業成功缺乏自信的青年教師,讓他們懂得教育才能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教育實踐中逐步積累和提高的。只要勇於實踐、勤於積累,絕大多數教育工作者都能成長為合格教師。
③正確對待工作的苦與樂。教師工作平凡中蘊含著偉大,辛苦中潛存著歡樂,只要把它當做一種神聖的事業去追求,就會感到雖苦猶樂,無怨無悔。
(2)引導教師強化職業責任。職業責任,是指從事職業活動的人必須承擔的職責和義務,通常是由具有法律或行政效力的職業章程或職業合同加以規定的。教師的職業責任,就是教師必須承擔的職責和義務。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民教師的職業責任就是培育一代又一代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①通過卓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導,使職業責任轉化為教師自覺認同、認真履行的道德義務。
②引導教師把職業責任的認同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切實做到熱愛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全面負責,厚愛後進生、殘疾生和單親生。堅持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對教師集體負責。
(3)引導教師嚴守職業紀律。職業紀律是職業勞動者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有關的《師德規范》、《教師守則》、《教學常規》等就是它的具體體現,教師的職業紀律是維持教育活動正常進行的保證。教師要為人師表,真正成為學生的表率,必須模範遵守職業紀律。嚴肅教師隊伍的職業紀律,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①強化政治紀律觀念。嚴禁在社會主義講台上散布違背黨的路線、方針的言論和對抗四項基本原則的言行,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特社會主義理論佔領學校講壇。
②強化教師角色意識。使教師真正認識到:學校無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是表率。並依法督促教師時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准確把握好為人師者的言行尺度,始終不忘處處給學生做好示範。能夠管得住小節,擋得住誘惑,做到慎微、慎獨、慎隱,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
③提高教師廉潔從教的自覺性。教育廣大教師自覺抵制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抵制以教謀私、惟利是圖的不良風氣,不向學生和家長索要或變相索要錢物等。
(4)引導教師優化職業作風。所謂職業作風,就是從業者在一定的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貫態度和行為。它是一種無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教師職業作風就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貫態度和行為。
①積極倡導追求真理、勇於探索的學術風氣。在日常的教學和科研領域中,大力提倡敢向權威挑戰、敢領學術之先的大無畏精神,鼓勵更多的教師勇攀教育科學和現代科學的高峰,成為名師和大師。
②著力培育教師集體中的互助風格。隨著新科技革命的發展,學科之間的綜合、交叉與滲透日益明顯,教學和科研都應由「個體小生產」走向「社會化大合作」。對於必須運用多學科知識攻關研究重大課題更是如此。所以必須強調集體合作,依靠群體優勢開拓新的局面。
(5)引導教師提高職業技能。職業技能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應當具備的技術和能力。它是從事一定職業的重要條件,是個體實現職業理想、形成高尚職業道德的重要保證。教師的職業技能集中表現為從事教學工作和教育科研、科技開發等方面的本領。
努力提高職業技能不僅是教育事業本身對教師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道德對教師提出的要求。一個教師如果沒有過硬的業務能力,必然誤人子弟,也就談不上師德的高尚。
3、師德建設的基本方法
(1)主題教育活動與多種教育活動相結合。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各級黨政工的共同努力。開展群眾性的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活動,是推進師德建設的有效途徑。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就是圍繞師德教育內涵,設計一個具有時代性的主題(或目標),例如我縣今年師德教育月的主題是「愛崗敬業、潛心育人」,這個主題既是對師德教育活動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又具有新時期的時代特色,是對近些年師德教育活動的深化和發展。學校要組織開展多種系列活動進行配合,集中力量解決師德建設的重點問題。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要做到:一是要緊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要求,充分調動黨政工團等各方面的積極性。二是適應教師的需要,全面關心老師的發展,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三是以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為中心,以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幫助青年教師健康和諧成長。四是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搞「一刀切」,學校採取多種形式主動地、創造性地圍繞主題開展活動。
(2)導向和踐行相結合。主動設計新穎活潑的輔助活動,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局《活動方案》中規定的內容,引導教師從法律、理論、政策上正確認識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正確認識實行公平交易、等價交換原則與發揚大公無私、敬業奉獻精神的關系,並且從理論層面深刻認識物質產品生產與精神產品生產的不同特點、經濟與教育運行規律和原則的異同,從而嚴格防止把經濟生活中的等價交換原則引入到教育活動中來。禁止把純潔的師生關系蛻變為知識與金錢的交換關系,理直氣壯地倡導和發揚奉獻精神。在行動上要不失時機地開展義務送教、熱心助殘、情系災區和革命老區的扶貧解困、教師回報社會服務人民等道德實踐活動,讓明理和踐行緊密結合。
(3)扶正與祛邪相結合。面對消極社會思潮對教師隊伍的沖擊和干擾,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地引導教師分清是非,擋住誘惑,充分發揮輿論的先導作用。
第一,展開熱點問題的座談和筆談,讓黨員教師和先進人物發言引路,形成主導性輿論。
第二,結合具有導向作用的大規模教育活動開展輿論宣傳。如社會服務型的活動、簽名承諾類的活動等。
第三,結合評優表彰開展輿論宣傳。選什麼樣的標兵,樹什麼樣的典型,這本身就是一種輿論導向,其中體現著組織者鮮明的傾向性。有些鄉鎮在評選表彰師德高尚好園丁的基礎上,適時組織巡迴報告團,有力地擴大了先進人物的影響。有些學校採用「告別不文明行為簽名」、「抵制有償家教大家談」、「校園違規電視錄像曝光」等做法,給負面現象以有力的鞭笞。
(4)個體師德建設與群體師德建設相結合。以辦公室或學科組為單位的教師群體,既是教育教學、科研的基本工作單位,又是弘揚高尚師德的重要課堂。通過創建文明組室、新風班組、示範崗位等多種形式、把教師個體凝聚起來,有意識、有計劃地開發教師群體的育德功能,是師德建設中的一種成功探索,代表著一種嶄新的發展趨勢。一方面通過目標導向、全員參與、活動推動,使群體內部的發展分力直接匯合成群體合力,師德建設的力度將會更大,成效也將會更好。另一方面,結構合理、人際和諧、勇於競爭的教師群體又能成為一個好課堂,使師德素質相對不高的少數或個別成員受到正面熏陶,發生明顯的轉化,從而產生群體成員攜手共進、共同提高的積極效果。
(5)他律約束與自律引導相結合。教師職業道德水準的提高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離不開他律與自律的有機結合和交互作用。在他律約束方面,可以通過組織教師集體制定師德規范、教學過程中各重要環節上的日常行為規范,結合強有力的宣傳、評比,使之深入人心,形成強烈的規范意識,發揮約束作用。這是確保教師職業行為不越軌、不出格的重要途徑和依託。但是教師勞動畢竟帶有個體化傾向,外在規范對他們的制約畢竟是有限的,而更為重要的方面是靠他們的自我管束。這就需要加強師德建設自律的引導,使教師逐步養成「嚴於自剖、敢於反省、善於自控」的好習慣,推動教師自覺進入「慎獨」的境界。例如,開展師德自律座右銘的徵集,發動教師自己撰寫修養格言,開展有針對性的講台形象、社會形象、交往形象設計等活動。
4、師德評價的主要方式
師德評價是對教師的職業行為所作的善惡褒貶的道德判斷,也包括教師對自身行為所作的道德判斷。其評價方式主要有:
(1)自我評價,即通過師德水準分類自測、師德表現自我鑒定、師德形象自我剖析等形式進行的評價;
(2)集體評價,即以學科、年級或部門為單位,通過尋找閃光點、推薦最佳園丁、評選師德標兵等方式進行的相互評價;
(3)組織測評,指由學校黨政工抽調專門人員對每位教師道德行為的優劣、道德境界的高低、道德觀念的是非等問題所作的全面分析和客觀鑒定;
(4)社會評價,即通過向家長或社區教育行政部門、地區街道有關部門發出師德聯系卡、征詢表或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徵求社會群眾對教師師德現狀的意見和批評。

7. 如何突出師德激勵,促進形成重德養德良好風氣

教師職業道德是從事教育職業的人從思想到行為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為了培養造就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而開展的師德教育活動,這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教師隊伍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不僅涉及教師個人道德修養,也不僅是教育系統內部師德師風好壞的反映,而且還是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折射和晴雨表。因此,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直接關繫到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長期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以身作則、嚴於利己,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對教師職業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不斷增強,良好的師德師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黨和人民的信任和全社會的尊重。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和就業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受影響的因素多樣化、社會利益主體和價值取向多樣化,社會上出現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的現象,教師團隊中少數教師也出現了以教謀私、言行不一、敷衍塞責、體罰或變相體罰等現象。這些現象有損於人民教師的形象,也危害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當前,在大力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施實綱要》和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師德建設必須發揮表率示範作用,教師應成為全社會先進、文明的表率,這也是全體教育工作者共同奮斗的目標。 一、用全新的視角認識師德建設的重要性 l、以黨的大政方針為方向,加強對師德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加強師德建設,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范是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先進文化,把依法治教與以德治教結合起來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著力點之一。《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師德建設既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全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六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中指出,教育的發展目標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實現這一目標的主體在教師,關鍵在師德。因此加強師德建設不僅關繫到教師自身的修養,更重要的是關繫到黨、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2、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為根本,增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使命感 加強師德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特殊使命對教師職業道德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響者、美德的體現者。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是未來的國家公民,是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要而持久的影響。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和師生觀,要求不斷改善師生關系和教學行為,要求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機地滲透到教學之中,從而形成尊重理解、平等交流的教育氛圍。所以,要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先決條件,作為加強教師隊伍全面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抓緊、抓實、抓好。 3、以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目標,加深對師德建設重要性的理解 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者要深刻認識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正朝著深層次推進,學校的布局調整不斷深入,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社會、家長對教育的期望也越來越高,關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諸多因素和情況給每一位教師同時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教育要想率先實現現代化,重要的標志是樹立社會認可、群眾滿意的教育整體形象,教育整體形象的形成,不可或缺的是教師的師德形象,因此,加強師德建設是教育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前提之一,這已經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迫切任務。 二、用以人為本的觀點明確師德建設的針對性 以人為本是師德建設的核心。教師是教育者,教師的職業是以人育人的工作,尊重教師的職業勞動,充分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積極性,提高服務於社會、家長和學生的自覺性是加強師德建設的落腳點。以人為本,加強師德建設必須面對教師團隊的具體思想和行為,進行有針對性的行業化、職業化的運作,把握好原則。 1、共同願景和個人目標相結合的原則。在師德建設中,不僅要講社會的共同願景,而且要講個人的願景目標,以利於調動教師實現社會目標的積極性,這也是師德建設適應轉型期人們的價值從集體取向向個人取向轉化的一個方略。 2、宣傳教育與制度建設相結合的原則。師德建設,教育是基礎,制度是保證。堅持不懈地進行理論灌輸、開展教育活動是加強師德建設的有效載體。要緊緊抓住影響師德形成的各個環節,通過學習、教育使師德內容入腦、入耳、入心,耳熟能詳,並逐漸轉化為自覺行為。使每位教師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提倡的,什麼是堅決反對的。同時要把輿論引導與建章立制結合起來,把宣傳提倡與約束管理結合起來,保證師德建設的科學化、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 3、先進性與廣泛性相結合的原則。要廣泛宣傳和樹立教師團隊中愛崗敬業、師德高尚的先進模範人物,發揮典型示範作用,為廣大教師樹立學習榜樣。同時,要從廣泛的現實基礎出發,從社會關注的事情入手,從師德的底線抓起,保證教師隊伍全體人員的基本師德水準,認真貫徹、落實《綱要》和《規范》的要求,採取有力措施杜絕社會反映強烈的一些失德行為,從而一步一個台階地切實推進師德水平的穩步提高。 4、個體要求與集體要求相結合的原則。師德建設首先要向教師個體提出要求,對教師個體做出評價;其次,要對一所學校教師的整體師德提出基本要求,對學校做出評價。因此,必須把對師德建設的個體要求和集體要求結合起來,把對教師個體的師德評價與對集體的師德評價結合起來,相互促進,整體提高。 三、用發展的眼光尋求師德建設的創新性 師德建設是當今實施教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所在,是學校建設的重要內容。師德是教育發展的永恆話題,個體規范、群體創建、社會評價、整體推進是創新師德建設的必由之路,是以法治教的有機組成部分。師德建設「創新」要在堅持傳統做法的同時,在實踐中出新,探索新途徑,挖掘新招法,總結新經驗,實現新提高。要實現政策導向與教育理念和諧統一,傳統和先進管理和諧統一,民主公開與依法治校的和諧統一。 l、健全和落實評價機制是師德建設創新的切入點。正確的師德評價,可以增強教師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規定教師道德修養的指向,促使教師沿著正確的修養道路前進,從而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現在社會上人們對教師期望越來越高,對師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進一步探索完善教師評價制度,逐步建立學校、家長、學生、社會四位一體的全員參與、全員監督的教師評價機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學校要在加強內部評價的同時,特別要增加外部(家長、社會)評價的比重,這是師德建設的突破點。要通過對問卷、意見箱、一票否決等形式的外部制約力與教師考核、評定職稱、獎懲等形式的內部約束力進行有機整合,逐步形成科學、規范的師德建設評價體系,提升師德建設的整體水平。 2、深化創建活動是師德建設創新的有效途徑。師德創建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開展教師樂於參與,有思想深度的創建活動是師德創新,取得扎實成效的有效形式。實踐證明,創建文明組、創建師德風范校、贏得了教師積極地響應,增強了師德建設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學習型社會的建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共同趨勢,積極推進學習型學校的創建,要求師德建設必須與時俱進,進行創新,努力為學習型學校的創建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3、德法並重,是高層次師德的體現。當今,人們的法律意識越來越強,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的觀念也深入人心。因此,高層次的師德建設必須以法律、法規為保證,納入到法治軌道中來,依法治教和師德建設密不可分。以德治國的方略和依法治國的戰略是實現新時期師德建設向高層次發展的根本指針,教師必須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在依法執教的過程中,努力實現思想道德新的提升。 師德建設確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將師德建設提升到新的水平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光榮使命和歷史責任。只要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師德建設必將實現新的跨越發展。

8. 師德教育需要以下材料:1、師德自我剖析2、師德整改措施、3、師德個人先進事跡4、師德學習體會。求提

第四個
今年暑假我們學校根據文教局精神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師德師風建設問題,在09年12上午我們有幸聽了幾位縣級模範教師的優秀事跡,隨後幾天里我們又在學校的會議室里有幸學習了魏書生的教學和專家的講座,真的是受益匪淺,從中體會到了教學的快樂和收獲,現我把體會總結以下幾點:
首先,我認為即使自己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應當熱愛自己的事業。就應當把這事業當成最光輝的事業,把它理想化,神聖化,就像魏書生老師那樣勤懇工作,甘願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其次,教師要熱愛學生。不管是模範教師的感人事跡,還是魏老師的工作匯報都提到了這一點,「愛生如愛子」是師德的一個重要體現。他們在生活中平凡的舉動,卻是偉大的師德體現。從中我深深的懂得: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從生活和學習等各方面去關心他們,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就像魏書生老師說的:深入到學生中去,關注他們的舉動,觀察他們的言行,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很好的為學生服務,這樣就在他們中樹立了威信,達到管理班級的目的。我們哪個老師不想讓每個孩子好起來,我們教師辛勤勞動,滿腔熱情地把自己的所知所解與孩子們一起分享,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哺育下一代,希望他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最後並不企求給自己個人帶來什麼好處,這種愛難道不是一種無私的愛嗎?可遺憾的是,我們明明對孩子們是一視同仁,可大部分的孩子為什麼卻沒有感受到我們的這種愛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對這些孩子平時贊賞不夠多,也可能當這些孩子犯錯時,我們教師總是以發泄心中的憤慨為目的,缺乏與孩子交流、溝通的誠意,無意中已傷了孩子的自尊,它時時鞭策著我,熱愛學生就意味著尊重學生,要讓每個孩子都能抬起頭來走路,要認真考慮自己對孩子的每一意見,每一做法,無論如何都不能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我覺得熱愛學生還意味著熱愛一切學生,尤其愛後進生,能容納他們的天真,能容納他們的錯誤,這種愛才是博大而深沉的!但反思自己的言行,覺得真的很難做到。,於是我暗下決心,下學期要偏愛這些孩子,多表揚,多給他們戴一些高帽子,少批評,即使批評也盡量不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讓愛的暖流也能流進在他們的心田。讓他們也感到他們的生活也有陽光。
另外,師德最外在的體現是以身作則。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前半句我們說並不盡然,後半句卻是千真萬確的真理。學生有著天然的向師性,特別是小學生,把教師的言行奉為准則和標准,據好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開口就是「這是我們老師說的」,閉口就是「這是老師叫我們做的」。在孩子眼中,我們老師是真理的化身,我們的一言一行就成了孩子效仿的對象教師除了言傳,更要身教。每一位教師都應從自身做起,真正為學生樹立一個模範的榜樣,用自己的示範行為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教育每一個學生。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則,「雖令不從」。因此,教師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言行一致。只有這樣才能「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三、緩解壓力,苦中尋樂。記得剛畢業的那年,由於環境寬松,教學上也沒有太高要求,所以那一陣子特別喜歡當老師,起先任教的那幾年,由於有激情干哪件事都是那麼的順利,但隨著教師這個職業社會地位的提升,我們日益受到外界的關注,來自家長,來自社會的壓力日漸趨增,所以現在當教師感受較多的卻是壓力,把教學當作是一種幸福、快樂不是一點也沒感受到,而是感受頗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感受!其實我們都曾有過幸福的時刻,當教了幾年的班級將要不教,孩子們在班會課中流著眼淚與你述說心裡話時;當孩子們犯了錯誤後,手捧鮮花集體向你道歉時;當曾經教過的孩子一起約好到你家裡搞聚餐時,我們不也曾感動過,幸福過,快樂過嗎?所以我覺得壓力既然存在,也無須多加抱怨,苦中尋樂,調整自己的心態,去追求一種教學的新境界。有人說我們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有人說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說我們是春蠶——春蠶到死絲方盡,有人說我們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想我們沒有這么偉大,我們不過是鋪路人,是橋梁,是燈塔而已!教書育人,不誤人子弟;以身作則,維護自己的聲譽;關愛學生,感受孩子的一片真情,忙忙碌碌,尋找人生的一種樂趣!我想,我們的生活不過是如

熱點內容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04 12:20:45 瀏覽:578
怎麼去掉雙下巴 發布:2025-07-04 07:30:04 瀏覽:14
男孩性教育書籍 發布:2025-07-04 06:45:07 瀏覽:727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 發布:2025-07-04 04:12:15 瀏覽:952
面試體育教師 發布:2025-07-04 03:55:12 瀏覽:120
教師師德先進材料 發布:2025-07-04 03:05:55 瀏覽: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