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家訪制度

家訪制度

發布時間: 2020-11-19 01:12:28

A. 中央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為的是什麼

目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提出,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要嚴格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系情況納入教師考核。很多人都會疑問,為什麼要加強教師家訪力度而不是教師教學能力,家訪有什麼用呢?還有許多的學生對家訪具有一定的抵觸情緒。下面小編來說說家訪到底為什麼值得被重視吧。

所以落實家訪制度是值得肯定和推廣的,但家訪時也要注意不要淪為“留痕”的形式主義,要充分考慮到教師、家長雙方的具體情況,靈活應對,不要一刀切,不要讓一項原本具有人情味和溫暖的行為變了味。

B. 中央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另外對老師還有何要求

要求對老師的具體家訪進行一些考核,這樣就完全讓這件事情成為了老師的工作任務了。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上學的道路上遇到一個了解我們的老師是多麼的重要,這樣來時可以根據我們的具體特點對我們進行相應的輔導,不僅有利於我們學習成績的提高,還有利於我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家訪制度的實施,讓其成為老師的一項具體工作內容,會對老師進行考核,這也促進了家訪制度的實行,所以還是非常支持這樣的制度的,對孩子的成長,對家庭的和睦。對家長的輔導,對孩子更深入的了解都是意義重大的。

C. 中央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對教師考核嗎

中央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對教師考核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

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系情況納入教師考核。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年度述職要把上思政課、聯系學生情況作為重要內容。

(3)家訪制度擴展閱讀

教師家訪的必要性:

雖然在信息時代,教育專家依然對家訪持肯定態度。「新形勢下我們依然要提倡家訪。」北京師范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後陶雲說,「眾所周知,老師理解學生是教好書的前提條件,而對學生的了解,不僅局限於學生在學校里的表現,還包括學生的社會化表現。家庭最接近社會,如果要了解社會中的學生,就必須通過家訪,家訪依然是了解學生最有效的途徑。」

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家庭是學生與社會的橋梁,是個人成長的重要場所。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和延伸。尤其目前獨生子女較多,了解他們的家庭教育更為重要。

所以,老師與學生家庭溝通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量的實踐證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學生的發展就比較順利;如果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善於與家長溝通,學生的身心就會健康發展,學習成績也會明顯進步。

D. 誰有家校聯系的意義,作用和內容

意義和作用:通過學校與家長的溝通,促進相互了解,加強配合,有效地整合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力量,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的健康的發展。

內容:1、家校聯系制度:定期在班主任與家長之間互通信息,及時反映學生在學校和家裡的有關情況,使家長和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情況。
2、家訪制度:班主任根據實際情況不定期地對部分學生進行家訪,通過家訪活動了解學生家庭情況,與家長交換意見,共同教育學生。在家訪活動中,班主任要有準備,有目的和有針對性地就學生的教育問題充分與家長磋商,以達到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家訪的態度要誠懇、熱情,對教育學生要充滿信心,要充分拓寬家訪的范圍和內容,切忌報憂不報喜,使家長和學生消除家訪即「告狀」的錯誤認識,要努力尋求家長的合作和支持。
3、家長會制度:根據實際需要,學校或班主任可在確定的時間內將全體或部分家長召集起來以開會的形式進行活動。召開家長會事先應根據其目的就內容、形式做出周密安排。通過家長會向學生家長宣傳學校有關的教育管理制度與規定、措施和方法。向家長匯報學生的有關情況和學校的工作情況,總結成績找出差距,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同時可以對家長提出一定的要求和希望。
4、家長訪校制度:家長可利用空閑時間個別來校訪問班主任或任課教師,向教師反映學生在家表現,詢問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活動等情況,可以提出各類問題及意見。家長訪校時教師要熱情耐心地接待家長,耐心地聽取家長的意見,認真回答家長提出的問題,積極地給予科學的指導,誠懇地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
5、電話聯系制度:電話聯系快捷、省時,應成為班主任和家長相互聯系的重要手段。

E. 中央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

是的。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系情況納入教師考核。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年度述職要把上思政課、聯系學生情況作為重要內容。

不過這個消息一出家長們非但不歡迎,還紛紛表示:不喜歡老師來!老師們還是別來了!

(5)家訪制度擴展閱讀

家長不喜歡家訪的常見原因

1、家長不願意老師看到家裡的經濟狀況,擔心老師會區別對待學生

老師深入家庭,進行家訪,肯定會看到每一個家庭的真實狀況。有些家庭比較富裕,有些家庭比較拮據,當老師看到這些情形後,肯定會對學生進行分層,進而區別對待學生。

確實,不排除一些老師,會對班級里的學生「另眼相看」,會照顧有錢人家的孩子,會冷落窮人家的孩子。不過,正常情況下,老師還是公平公正的,不會歧視每一個孩子。

2、老師到家裡來,該不該請吃飯?該不該送點東西?

這一點,確實是家長的顧慮,老師都登門拜訪了,作為家長,能無動於衷嗎?既然來了,又遇到飯點了,那就請老師吃一頓吧,如果老師執意不去,乾脆帶點禮品吧,總不能空手回去吧!這種矛盾的心理,也讓家長強烈排斥起了老師家訪這一行為。

3、擔心會成為形式主義,起不到該起的作用

更多的家長,一半歡迎一半排斥,既希望老師能通過家訪,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又害怕老師只是上個門走個形式,根本起不到作用。總之,矛盾加糾結,最後演化成不願意老師來家訪。

F. 中央要求落實中小學家訪制度,家訪有什麼好處

在我們讀書的時候,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不喜歡老師突然來家訪,因為我們害怕,老師會把我們在學校不好的表現反饋給我們的父母。不過對於老師來說,家訪其實有很多的好處,然後中央也要求要落實中小學生家訪制度,那家長到底有什麼好處呢?下面我將具體展開來說,一說家訪的好處。

第3個好處就是可以把學生在學校的真實情況反饋給我們的家長。有不少家長其實是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是什麼樣的,因為他們忙於工作,沒有太多的時間關注孩子。他們的孩子在家裡面可能表現的很乖,但是在學校裡面其實是非常調皮的。在這種情況下老師進行家訪的話,就可以很好的把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告訴家長,讓家長進行其他方面的教育,而這個學生在學校老師教育和家長教育之下,我相信他會變得更加好的。

總之落實家訪政策,無論是對於我們的老師還是對於我們的學生,家長,其實都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G. 亟需高人指點:學校家訪制度的起源和發展方面的資料,中國的、外國的都可以

一、國外家訪的起源和發展

國外的家訪(home visits)最早並非用於教育領域。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期間,一名護士為當地的家庭提供醫療方面的指導和幫助。她的行為給利物浦一所學校帶來啟示,這所學校開始培訓護士對家庭進行訪問,這便是家訪的雛形。

這類家訪模式在19世紀後期傳入美國。當時大量移民從歐洲南部和東部湧入美國,美國當地的護士和相關人員對他們進行訪問,幫助他們在新的生活地盡快適應。20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家訪逐步用於教育領域,成為加強學校和家庭聯系的途徑之一。如今,家訪廣泛地應用在美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層面,特別是在醫學領域和教育領域,如醫生護士對康復病人進行定期的家訪,專業人員或義工對兒童、青少年的訪問,以及教師對學生的家庭訪問等等。

目前在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學前教育階段的家訪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基於各種國家學前計劃和項目的家訪,如我們所熟悉的美國針對三歲前幼兒的早期開端計劃和英國的確保開端計劃,這些計劃都十分強調父母參與兒童的學習和成長,因此計劃小組會派專門的人員搭建起機構和家庭之間的聯系,其中家訪就是一種重要的聯系方式。這類家訪基於計劃的目的開展,由專門人員對幼兒家庭進行訪問,不同計劃下的家訪在內容上有較大的差別。另一類家訪就是托幼機構中的教師對幼兒家庭的訪問,這也是我國一般意義上理解的「家訪」。本文討論的家訪主要是指後者。

二、國外有關學前教育階段家訪的相關研究

國外學者對學前教育階段家訪的作用進行了相關研究。研究發現,家訪是一種有效的教育途徑,能在教師、家長和幼兒三方之間建立起緊密的聯系。莫里森(George S.Morrison,1978)研究證實,通過家訪,尤其是把焦點放在兒童身上的家訪,能使教師真正理解兒童為什麼會有這樣或那樣的表現,以及父母對兒童的力量和影響。通過這些第一手資料,教師能更理解和寬容幼兒,從而更願意為幼兒提供個性化的教育而不是要求所有幼兒都以同樣的方式完成相同的任務。梅爾等(James A.Meyer和Mary Beth Mann,2006)通過問卷,調查了學前班到二年級的教師對家訪之於兒童成功意義的認識。參與者是26名來自美國中西部學區的學前班教師,參與者在開學初期家訪之後完成一份問卷,在學年結束時再完成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家訪是加強家校合作的一種形式,教師期望能通過家訪與兒童及他們的家庭建立更積極的關系;此外,教師認為家訪能增進與家長的溝通、對幼兒有更好的了解,並進一步理解兒童家庭環境對他們在學校表現的影響。

國外還有學者對家訪模式進行了研究,提出了更有效地進行家訪的建議。梅爾(Tamar Meyer,1990)總結自己過去十年在以色列當幼兒教師的經驗,發展了一套「兒童中心」的家訪模式。這種家訪的目的不是為了考察家庭或父母情況,而是教師通過訪問孩子,和他們建立起個人的愉快的教學關系。如果家訪遭到父母的拒絕,則應放棄。在對超過350個不同地區、家庭背景的兒童家訪後,梅爾得出這樣的結論:通過加強和班級里每個兒童的關系,能使兒童在很多情況下信任教師;而家長與教師接觸起來也會感到更加放鬆;把自己定位在「家庭訪問者」而不是「家長教育者」的角色去家訪,可以使家長更願意分享他們的故事。

有學者分析了家長不情願接受教師家訪的原因。克羅夫
(Doreen J.Croft)指出以下八個方面的可能性:①家裡很亂,不想讓教師察覺其糟糕的家庭生活習慣;②擔心家訪給教師留下不好的印象;③教師家訪打擾了家長的生活;④家庭文化或是生活方式可能很特別,會使教師無法理解;⑤家長以往的家訪經歷是消極的,認為教師來訪說明孩子做得不好;⑥家長認識不到教師家訪的真正價值;⑦教師試圖通過家訪改變家長,並告訴他們怎樣和孩子「更好」相處;⑧父母太忙。因此,他提出改變這種不情願態度的建議:①通過非正式談話建立親密關系;②明確家訪的原因,告訴家長你想談些什麼以及你要談多久;③學習家長的生活方式,對他們的生活方式表示理解,建立彼此信任的關系。

三、國外學前教育階段家訪的實踐

美國很注重家長對學前教育的參與,他們把家訪作為教師與家長聯系溝通的重要手段之一,他們的家訪實踐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值得我們借鑒學習。以下主要對美國托幼機構家訪的實踐進行梳理和總結。

(一)美國托幼機構家訪的目的

美國托幼機構的家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起教師、幼兒園與兒童及其家長之間的聯系。教師不是為了解決某個具體問題而進行家訪,而是為了在教師、家長和兒童之間培養親密關系,使家園聯系更加密切。具體來說:①對於兒童,建立他們和教師的個人關系,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鼓勵兒童成長為有主動性的主人,通過和教師分享個人心得和秘密,使他們了解到自我表達是可以被人接受的,是有趣和愉快的;②對於家長,家訪沒有制度和權威的障礙,他們能放鬆地和教師交談,證實教師對兒童的看法,如果教師能友善傾聽,家長將來還會找教師談;③對於教師,這是傾聽和觀察的機會,學習兒童家庭情境語言的機會,分享不同文化的機會,和家庭交流的機會。

(二)美國托幼機構家訪的內容

美國幼兒教師家訪的內容主要涉及三方面:第一,關於兒童。包括兒童的興趣、害怕的事物、喜歡的東西、對學校的態度、飲食習慣、認知情況。第二,關於家長。包括對學校的態度、懲罰手段、教育背景、對父母和教師角色的認識、喜好。第三,關於家庭。包括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成員的角色、兄弟姐妹關系、空閑時間的活動等。

(三)美國托幼機構家訪的類型

美國托幼機構的家訪大概分為四種類型:①兒童進入托幼機構之前,教師對每個家庭進行訪問,這是一個必要和很好的時機,它能鞏固和家長的聯系。②學年開始前夕,很多幼兒園都要進行家訪,能讓孩子和家長在開學第一天感到舒服。③學年中的常規訪問。有的教師每學年組織三到四次家訪,有的甚至每周都去。常規訪問能幫助教師全面客觀地了解兒童,並和父母之間維持持久的夥伴關系。④特殊時期家訪,例如當學校發生嚴重情況的時候,但更多的是基於積極原因,如兒童生日時可送給他們一件好玩具或一本好書;幼兒生病時,教師送去班級小朋友做的好看的賀卡等。這些家訪能使家長和孩子感到自己是重要的並受到鼓舞。

(四)美國托幼機構家訪的模式

美國托幼機構的家訪主要是對幼兒進行訪問,其次才是對其他家庭成員的訪問,因此在教師家訪過程中幼兒在場並參與其中。教師家訪前需要培訓,而且家訪屬於教師的額外工作,會有加班費。美國一般是由教師進行家訪,甚至是園長親自家訪。

有些托幼機構還有另一種訪問形式——班級集體到某個幼兒家裡訪問。這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如足夠大的場地。老師、家長可以和孩子們在草坪上玩游戲,大多數幼兒都會很喜歡他的朋友來家裡訪問。這也是自願、不勉強的。

(五)美國托幼機構家訪的注意事項

藍波因等(Lapoint)研究了家訪中存在的文化差異性。他們指出,家訪要考慮文化的問題,家訪項目應該採用「雙文化」 (包括家庭歷史和語言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把價值觀強加給家庭。只有尊重家長的文化,家訪才能有效開展。

美國是個多元文化的國家,托幼機構教師在進行家訪時很注意尊重家庭的文化、價值觀和隱私,照顧家長的想法和需要。家訪之前進行電話預約,對於不願意接受家訪的家庭不會強求,而是通過其他家園聯系方式來替代。如果教師聽不懂兒童父母的語言,則要帶上翻譯。

四、啟示

(一)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並重

國外不僅在實踐上廣泛運用家訪這種家園合作形式,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而且在理論層面對家訪進行了不少相關研究和總結。國外學者對家訪作用所做的研究,為家訪在托幼機構中的運用提供了堅實的依據和支撐;對影響家訪有效開展因素的分析及其建議,有益於我們對家訪的影響因素的認識和對家訪進行深層次的思考,體現了其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特點。

相比之下,筆者在對我國近五年來在有關學前教育研究雜志上發表的文章進行檢索整理後發現,就相關幼兒園家訪的研究不多,理論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為數不多的文章中,絕大多數是幼兒園一線教師的案例分析和經驗總結,足見我國學前理論界對家訪意義的認識仍不夠,缺乏理論指導將影響家訪作用的充分發揮,這點應引起足夠重視。

(二)規范家訪的制度和程序

美國托幼機構有著較為規范的家訪制度和程序,家訪不是一項可有可無、可隨意為之的工作。美國托幼機構家訪前要對教師進行培訓,以此提高教師家訪中的素質和技巧,統一家訪的要求;並對教師家訪的時間做了相關規定,確保家訪成為持續性的常規工作;此外,家訪加班費無疑把家訪上升為一種制度,解決了教師一定的憂慮和困難,也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目前,我國大多數幼兒園雖對教師家訪有相關規定,但實施起來並不嚴格。隨著電話、網路等通訊方式的普及,家訪在不少幼兒園更是成了「一紙空文」。須知,家訪這種面對面、個別交流方式的優點是其他聯系方式所無法替代的,要在教師和家長之間建立信任合作關系,家訪仍然不可或缺。只有加強家訪的規范性和系統性,才能使家訪成為常規工作,保證其有效開展。

(三)滿足多元價值要求

眾所周知,美國是個多種族、多民族的國家,社會各階層之間的社會經濟地位有很大差別。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國度,特別需要尊重和滿足多元價值要求。反映在家長工作上,他們尊重每個家庭的宗教習慣,不強行家訪;對有特殊需要的家庭,給與特別照顧和安排。這些做法也是有效發揮家訪作用的途徑。我國正逐步進入多元化社會,國外家訪的這些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四)強調家訪中的情感聯系

我國幼兒園教師去家訪通常是要解決某一具體問題,與此相比較,美國托幼機構家訪則顯得「目的性不強」。美國教師往往不是帶著任務去家訪,而更側重通過家訪增強與幼兒、家長和整個家庭的情感聯系。感情維系需要交往,面對面交往的效果是書信、電話等形式所不及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育會更有說服力。

(五)重視幼兒的主體地位

美國托幼機構的家訪不僅要求幼兒在場,而且把幼兒放在家訪的中心位置。家訪,首先是對幼兒的訪問,其次才是和家長的交談。與我國幼兒園家園互動中「幼兒缺位」現象相反,美國很重視幼兒的主體地位。幼兒發展是教育的落腳點,幼兒還是搭建家庭和幼兒園之間的橋梁,因此,如何利用和發揮幼兒在家訪中的作用,值得我國幼教工作者借鑒和思考。

H. 中央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對此你怎麼

我覺得這樣的做法能夠讓家長和老師更平等的溝通,也能讓家長清楚地知道自己孩子在學校裡面的狀態,這對孩子的學習有比較大的幫助。

現在老師和家長由於常年不溝通,還是存在比較嚴重的等級差異,家長在內心裡對孩子的老師還是有一點恐懼的心理。所以老師家訪的時候,讓這些家長說出孩子的真實情況,也能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更加負責任。

熱點內容
美術蟬課件 發布:2024-05-17 14:31:28 瀏覽:384
家庭教師集數名稱 發布:2024-05-17 14:24:33 瀏覽:1000
人民的名義師生戀 發布:2024-05-17 14:09:28 瀏覽:311
獨坐敬亭山教學實錄 發布:2024-05-17 12:59:10 瀏覽:193
高考數學雙向細目表 發布:2024-05-17 11:33:11 瀏覽:743
七年級上冊語文測試 發布:2024-05-17 11:32:22 瀏覽:944
青志生物 發布:2024-05-17 08:59:01 瀏覽:478
2014溫州師德培訓總結鄭 發布:2024-05-17 07:22:52 瀏覽:777
運營商英語 發布:2024-05-17 06:37:12 瀏覽:480
中醫外科學教學視頻 發布:2024-05-17 05:35:15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