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產婦家訪事跡

產婦家訪事跡

發布時間: 2021-07-27 23:38:46

1. 產婦及新生兒家庭訪視得劇本怎麼

創作思路:

根據自己家庭訪視內容寫抄。一般就是針對家庭的常住人口、社會背景、經濟基礎、知識架構有沒有變化,疾病的護理人有襲沒有變化,疾病的進程有沒有變化這些內容進行登記或記錄。

訪視時發現了哪些護理問題:有老人在家的話,有潛在的退行性病變的可能,有摔傷的可能等等;長期卧床的病人,有吸入性肺炎的可能等等。



正文:

校園家訪》劇本。

老師:奶奶別急,讓我去看看。[小明快速回到書桌旁坐下,一邊做作業一邊不停地咳嗽]

老師:怎麼拉,小明?

小明:哎呀,李老師,您怎麼來了?

老師:我是路過,順便來看看你。怎麼,不舒服嗎?

小明:沒什麼,我剛才喝水嗆的。

奶奶:我說嘛,剛才還好好的,怎麼會說咳嗽就咳嗽呢。

小明:奶奶,去做你的晚飯去。

老師:小明,你怎麼能這樣跟奶奶講話?

奶奶:沒什麼,習慣了。你們談,我做晚飯去。

(奶奶下)老師:小明,你的英語成績明明是16分,怎麼變成96分了?

小明:(不好意思地)是我自己改的。

老師:(吃驚)為什麼?小明:我……我……老師:好了,我知道,你是為了不讓你爸爸媽媽為你操心是嗎?

小明:恩老師:你以前一直是班裡的好學生,怎麼最近的成績下降得這么快,你有什麼難處嗎?

小明:(哭)老師,我爸爸媽媽不在家,在學校里同學們都欺負我,回到家,我一個人又感到很孤獨。我覺得上學一點意思也沒有。

老師:不是有奶奶在嗎?

小明:奶奶只管我的吃喝拉撒,對我的學習一竅不通。老師,我做夢都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老師:別哭了,小明。老師知道你想爸爸媽媽,但是你也不該騙你的奶奶呀?

小明:老師,我知道錯了。可是我……。

老師:好了小明,老師知道你的'心思,老師為你保守這次秘密,好嗎?

小明:(拚命點頭)恩。

2. 產後訪視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後坡隧道 安康

3. 如何寫家訪先進事跡

新昌縣沙溪鎮小的張笑芳老師「200次家訪留住一個學生」的先進事跡報道以後,新昌縣龍皇堂中心完小在全體教師中開展了「學習先進人物,爭做優秀教師」的活動。他們紛紛表示,這是一面不倒的旗幟,是學習的榜樣,要學習她情系學生、竭誠為生、獻身教育、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學習她立足本職、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的優秀品質。
張笑芳的事跡,看似尋常,其實艱難。在她一次次重復的勸說里,在她溫柔而堅執的態度中,有一種超出職責本身之外的力量,有一份不忍不舍無法放下的牽掛。只有熾熱的心腸,才能保持住幾年裡不退的溫度!張笑芳用實際行動實踐了一個教師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真正做到了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學校負責。正如她自己說,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也就意味著選擇了付出。張笑芳老師的事跡是我們每個教師學習的榜樣,是我們工作的動力。

4. 對家訪組的建議

以前不愛做家務抄活的,現在能主動幫助家長做家務勞動; 孩子的自理能力得到明顯加強,會洗衣服、疊被子,能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不需要家長的提醒; 以前有挑食毛病的現在不挑食了, 等等。我在告訴家長學校所開展的文明寢室評比活動後,家長都表示支持,對……對學校家訪工作的建議:對學校家訪工作的建議在局領導開展的第二次「聽民聲、體民情、促發展」電話家訪活動中, 有位家長為我園提出了「希望能多教孩子一些知識」的中肯建議, 對學校家訪工作的建議。針對這一建議, 我園領導班子和各班班主任一起進行了深入地自查反思,現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問題根源: 家園溝通力度不夠。有的家長不了解幼兒年齡特點, 認為幼兒園應該多學習拼音、寫字等知識,他們擔心孩子上一年級時學習跟不上。其實, 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 過早灌輸他們艱深的文字和邏輯, 會使他們因為難以理解而產生挫敗感; 而且,在幼兒園就學會了一年級知識的孩子, 進入小學後又要重復學習, 很容易使孩子心態浮躁, 上課不認真,進而導致厭學; 就算是很聰明的孩子,可以像海綿一樣教什麼會什麼, 家長也不能一個勁地灌。

5. 教師全員大家訪先進個人怎麼寫

我覺得先進個人來寫調查對象以及他所有的事跡。然後通過對他一些事物的描寫,寫出他所傳播的正能量。

6. 馬衛星的主要事跡

馬衛星同志立足產本職崗位,以真誠打動乘客,塑造車廂服務品牌;注意從細微入手,因人而宜,為乘客提供舒適的乘車環境的滿意的服務。在實踐中她摸索落實座位的五種操作法,被上海市交通局評為十大先進操作法之一,並在全行業推廣;她編寫了<<49路服務手冊>> ,2003年她倡議的49路向社會推出的兩個100%承諾,拉開了上海公交行業創建文明讓座示範路線序幕; 2004年,她向社會作出了小學生上車100%得到幫助的第三 個100%承諾,再次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與贊譽;她倡導成立的服務技藝研討小組,推動了車隊的服務工作。自1998年來,《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勞動報》及電台、電視台等新聞媒體60餘次報道了她的事跡。
作為全國紅旗路線、上海市勞模集體、上海「工人先鋒號」49路車隊的黨支部書記、工會負責人,馬衛星在傳承49路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注重隊伍素質提高,提出了「感受高度、體驗速度、發揮亮度」的工作新思路,在帶好三支隊伍方面作了積極探索,創出了新的特色。她注重提供平台,充分發揮黨員作用,先後開展了「黨在我心中,閃光在崗位」主題實踐、「我為49路添光彩」黨內主題競賽等活動,在車隊中全體乘務員中廣泛開展「五起來」即:站起來(起立服務)、笑起來(微笑服務)、響起來(話筒服務)、揚起來(招呼服務)、動起來(主動服務),使車廂服務更貼近百姓、貼近需求、貼近民意。
作為上海市人大代表,她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認真參政議政。每次人代會前,她認真調研,傾聽市民和職工的呼聲,及時將公交的情況與市領導反映,引起了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媒體的廣泛關注。在肩負社會責任的同時,她關心一線職工,帶領三個黨小組開展了歷時一個多月的百名職工家訪活動。當得知有位職工3歲多的女兒患嚴重心臟病,急需十萬元醫療費的困難後,她帶動黨員開展募捐獻愛心活動,得到了車隊職工的積極響應。
馬衛星在角色轉換後,把自己十多年積累起來的先進服務理念和操作經驗加以推廣,積極做好「傳、幫、帶」工作,她定期開展「勞模沙龍」,組織各路先進切磋技藝,交流心得,組建「馬衛星服務技藝研討小組」, 針對老年人免費乘車帶來的動員讓座難等問題,匯編、整理了《49路服務指南》、《服務小冊子》,發給職工人手一冊,並帶頭向全市公交行業職工發出了關愛老年乘客的「六個一」倡議,得到了
職工的響應,深受市民的好評。
作為世博服務行業質量監督員,她積極參與到公交行業的明查暗訪活動中,對服務世博
工作諫言獻策,用飽滿的姿態為世博盛會加油添彩。

7. 產後訪視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產後訪視」是產婦系統管理和兒童系統管理的重要環節,主要針對內分娩出院後的產婦和容新生兒進行認真隨訪、嚴密觀察以及發現、處理異常情況。產褥期婦女和新生兒屬於脆弱或高位群人,在此期間存在大量的健康問題,在生產後3-7天進行第一次家訪,第二次產後14天,第三次,產後28天,從而使產婦和新生兒能夠平穩、健康的度過特殊時期。

8. 宋玉剛的主要事跡

1、4500米--這是宋玉剛工作所在的拉薩墨竹工卡縣日多鄉小學的海拔高度,冬天這里連打火機都打不著。宋玉剛是「藏二代」,父親1954年進藏,參與青藏公路建設,出生成長在西藏的宋玉剛1997年,也就是22歲時從拉薩師校畢業,被分配到日多鄉中心小學。
2、8年--走進偏遠山溝,從失落到眷戀。宋玉剛為工作,自2003年起,一直未能探望已退休回到河南養老的父母。只是父親2010年曾來過一次西藏見面。宋玉剛惦念年邁雙親,也牽掛著學生和工作,面對兩難選擇,他每次都選擇留下。
3、13年--宋玉剛從22歲起投身西藏山區教育,把13年青春歲月獻給了他所深愛著的藏族孩子。說藏語、吃糌粑,融入藏民生活,他成為藏族學生愛戴的「漢族阿爸」。工作13年來,宋玉剛幾乎去過每個藏族學生家裡家訪。夏日,跋山涉水;冬季,踩冰踏雪,山路崎嶇,加上高原缺氧,家訪路途漫長而艱辛。日復一日的練習、打磨,四年努力,宋玉剛終於能用藏語表達,跟藏族學生家長交流不再有障礙。
4、宋玉剛逐漸適應了山區教學環境,同時,愛情也悄然降臨。2004年,藏族姑娘德吉措姆調入小學,兩年後宋玉剛和德吉喜結連理。
5、宋玉剛的兩次調動機會,一:根據西藏當地規定,在高海拔艱苦地區工作滿五年,可申請調動去條件較好的地方任教;二:從南京曉庄學院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宋玉剛,上級要求調到縣教育局工作,但兩次機會宋玉剛都放棄了,因為他已經深深愛上藏區的土地、藏族孩子和自己的事業。
6、宋玉剛最突出的貢獻:在相關部門支持下、在他的教授下,目前日多鄉小學全部學生都掌握了電腦知識,教師也能熟練使用電腦製作課件,宋玉剛還經常通過網路下載全國優秀課件,讓牧區的藏族孩子和大城市孩子一樣,接受最先進的教育。

熱點內容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04 12:20:45 瀏覽:578
怎麼去掉雙下巴 發布:2025-07-04 07:30:04 瀏覽:14
男孩性教育書籍 發布:2025-07-04 06:45:07 瀏覽:727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 發布:2025-07-04 04:12:15 瀏覽:952
面試體育教師 發布:2025-07-04 03:55:12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