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首屆師德模範
『壹』 常熟市實驗小學的教師風采
金一民,江蘇省小學數學優秀青年教師、蘇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蘇州市「教壇新秀回」暨「雙十佳」、蘇州答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洪榴,全國優秀教師、蘇州市名教師、蘇州市雙十佳、蘇州市語文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常熟市「育才獎」先進個人、常熟市師德標兵、常熟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常熟市傑出青年崗位能手、常熟市語文學科學術帶頭人等榮譽稱號。是常熟市名師名校長培訓班成員、蘇州市青年骨幹教師高研班成員,江蘇省教育廳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
俞璐,女,1961年4月出生,黨員,大學文化,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德育工作先進個人,蘇州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蘇州市雙十佳、蘇州市百名好師徒、蘇州市跨世紀人才培養對象、蘇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 常熟市首批教育系統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常熟市首屆名教師、常熟市第四屆當代阿慶嫂。
『貳』 十佳師德標兵推薦材料
一、評選對象和條件
這次評選的對象是區屬學校的在職教師,重點放在教學第一線的專任教師上。
評選條件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模範履行職責,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並分別具備下列條件:
(一)「十佳師德標兵」人選條件
1、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素質教育思想,關心和愛護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教書育人,品德高尚。
2、敬業愛崗,刻苦鑽研,勇於探索和創新,遵循教育規律,不斷提高教學業務水平,教育教學成績突出。
3、模範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具有良好的師表形象。
4、從事教育工作十年以上或班主任工作五年以上。
(二)「十佳青年教師標兵」人選條件
1、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素質教育思想,工作責任心強,在教書育人和崗位成才中成績突出。
2、熱愛教學工作,教齡滿五年。教學基本功扎實,用普通話進行課堂教學,業務水平高,教育教學效果好,並有三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經驗。
3、有一定的教育理論水平,有較強的教科研能力,努力進行教改實踐和教科研活動,勇於創新,並取得顯著成績。在市級以上報刊發表過一篇以上教育、教學論文。
4、專業思想鞏固,工作精力旺盛,年齡在35周歲以下。
(三)「十佳模範班主任」人選條件
1、熱愛教育工作,遵循教育規律,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關心愛護學生,關心學生的全面成長,教書育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2、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行為教育,努力探索德育的方法和途徑,扎實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所任班級工作突出,為群眾所公認,一次以上評為區級先進班級或兩次以上評為校級先進班級。
3、有較強的教育、組織能力,積極支持、配合團、隊組織開展各項教育活動,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成效顯著。有一篇以上班主任工作或德育工作論文在區級及以上論文評選中獲獎或公開發表。
4、用普通話進行課堂教學,教學業務能力強,教育質量高,任班主任工作五年以上。
二、評選方法和名額
二○○六年越城區「十佳師德標兵」、「十佳青年教師標兵」、「十佳模範班主任」推薦名額總數為60人(推薦名額分配見附件),從中擇優評出各10名,分別授予三個「十佳」稱號,其餘各10名分別授予「越城區師德優秀教師」、「越城區優秀青年教師」、「越城區優秀班主任」稱號。
推薦評選工作以各總支(支部)為單位進行(幼兒園由學前教育辦公室牽頭),由總支(支部)進行考核後確定推薦名單,報區文教局審定。在推薦評選過程中各校要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及時把評選文件精神傳達到每一位教師,掌握評選條件和程序要求,充分發動和依靠廣大教職工,自下而上開展評選推薦工作,被推薦對象要在校內進行公示,接受監督。
三、推薦材料和時間要求
(一)填寫相應「推薦表」一式兩份。
(二)被推薦人先進事跡材料一份,主要事跡摘要填入《推薦表》中相關欄目。
(三)能反映被推薦人工作業績(榮譽稱號、獲獎情況等)的材料復印件一份。「十佳青年教師標兵」、「十佳模範班主任」還必須附公開發表或獲獎的相關論文一篇。
(四)以各總支(支部)為單位報《區「三十佳」教師推薦人選匯總表》一份。
上述材料,請於6月15日前報區文教局辦公室,並將被推薦人先進事跡材料及《區「三十佳」教師推薦匯總表》以電子郵件形式發送至[email protected](主題註明區「三十佳」教師材料)。
附件:1、推薦名額分配表
2、越城區十佳師德標兵推薦表
3、越城區十佳青年教師標兵推薦表
4、越城區十佳模範班主任推薦表
5、區「三十佳」教師推薦人選匯總表
『叄』 常熟市第一中學的辦學特色
1、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校風學風。
「名師光輝,古樹懷舊;雙橋寄語,學海無涯;故居憶惜,思進覓足。銀杏秋爽,鳥語花香」,學校的許多角落無不蘊藏著豐富的內涵。以成尚榮同志為組長的省課改實驗評估督察組和省示範初中驗收組來學校考察後,分別留下了「四好」――環境好、校風好、管理好、學生基礎文明素養好和「五優勢」――深厚的文化積淀、獨特的區域位置、過硬的教師隊伍、領先一步的課改實驗、高素質學生群體的美好贊譽。學校將緊緊依託「四好、五優勢」,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辦有特色的一中教育。
全校師生以只爭朝夕,永攀第一的精神著力營造著「博愛、自強」的校風,「求真、創新」的教風和「明志、好學」的學風。在鞏固江蘇省示範初中、蘇州市德育示範學校、常熟市常規管理先進學校、常熟市新課程改革實驗學校等創建成果的基礎上,將不斷提升辦學品味,努力把學校打造成為學生嚮往、家長滿意、社會公認的精品學校。
2、創新的德育特色,全面的質量意識。
學校提出了以德立校、以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特色揚校、品牌樹校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全校扎實開展學生素質發展評估研究活動,成為德育工作的一個亮點,並逐漸形成校園特色。另一方面注重對學生基礎文明素養,文明行為習慣的培養,廣泛開展交理想之友、德育基地實踐、讀書節、藝術節等校園文化活動,營造出一個和諧校園,書香校園、文明校園。
學校自辦學以來,畢業會考平均總分連續三屆領先於全市同類學校,省市中錄取人數達679人,在常熟市初中辦學水平評估中連年獲A等。《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新課程實驗與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和《初級中學學生素質發展評估體系的研究》被列為教育部「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各級各類學生比賽中,有38人獲國家級獎,152人獲省級獎,92人獲蘇州市級獎,156人獲常熟市級獎。
3、團結的領導班子,優秀的教師隊伍。
學校行政領導班子緊密團結,統一思想,統一目標,共謀發展,共創和諧。確立了「建立一支結構合理、有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有良好的師德修養和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富有科研創新能力和突出教學實績的教師隊伍」這一教師隊伍建設「十一.五」目標,大力開展實施「青藍工程」,把加強教師的師德修養作為核心工作,把加強骨幹教師的培養作為重中之重,打造出一支過硬的優秀教師隊伍。學校已有7個教研組被授予市級先進教研組,同時還涌現出了一批以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蔡國珍為代表的典型人物,他們中有蘇州市優秀德育工作者、蘇州市黨員師德標兵、常熟市先進教育工作者等。有6 位青年教師在蘇州市、常熟市級基本功、評優課比賽中獲一等獎。名教師在國家和省級刊物上多次發表論文,還有自己獨立承擔的科研課題。
『肆』 常熟市滸浦高級中學的簡介
學校現有學生近1700多名,教職工169人。師資力量雄厚,其中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1人,江蘇省特級教師1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江蘇省師德先進個人2人,蘇州市名教師1人、師德標兵1人、勞動模範2人、學科帶頭人5人、學術帶頭人1人,常熟市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教學能手60人。
學校地處常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總投資1.71億,佔地位置154畝,建築面積6.32萬平方米,景觀綠化面積3.15萬平方米,主要建築包括:理文教學樓、實驗中心、行政樓、天銀圖書館、正大藝體中心、學生宿舍、教師公寓、食堂、浴室等。校區布局合理,環境優雅,設施先進,建築氣勢恢弘,洋溢著濃郁的現代氣息和人文氣息。 靚麗的校園、嶄新的亭台操場,配上太陽能路燈系統、外牆自保溫系統等設施,全新的滸浦高級中學就像濱江的一朵奇葩,引人注目。
滸浦高級中學校區規劃著眼人、環境與建築的和諧共存、有機融合,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協調統一,教書育人的文化氣息和優雅的人文環境有機融合,整體布局注重各單位建築間的有效銜接與平穩過渡,營造出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學校在全市首家引入管家式工程管理顧問,在建設過程中注重以制度形式明確職責,建立了由建設方代表、使用方代表、項目管理部和監理部參加的每月項目管理協調會議制度,實現「管理出亮點」,成為「省文明工地」、「蘇州市優質結構工程」。
滸浦高級中學的學生公共浴室用上了太陽能,使用熱水的成本基本為零。學校為學生公共浴室設計建造了集中式太陽能熱水系統(天然氣輔助加熱),實現太陽能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輔助加熱的消耗,年節省蒸汽費用16萬余元。
學校在建設過程中引入「節能減排」和「低碳」理念,除了太陽能熱水系統外,還採用了太陽能路燈系統,同時實現建築外牆自保溫、建築屋面保溫和建築門窗保溫。學校重視建築綠化的功能性設計,實現綠化率近50%,成為「花園式」校園。工程被省財政廳、建設廳評為2009年度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和低能耗建築示範項目」以及「常熟市建築節能示範工程」。
『伍』 首界全國十佳師德標兵是在哪一年
2004年11月,教育部黨組作出向林崇德等5位模範教師學習的決定,並號召全國教師要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們教書育人,愛生如子,人師表,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學習他們艱苦奮斗,孜孜不倦,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敬業精神。
霍懋征、鄒有雲、黃靜華、盤振玉、林崇德五位模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