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教師互評
1. 師德師風,教科研水平以及團隊合作等方面是否有明顯的效果
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主要成績 (教書育人、師德修養、素質教育、教學研究、教學教改、教育教學效果等)小學: 財富商城 知道團隊 管理員 知道之星 知道活動 ...素質教育、教學研究、教學教改、教育教學效果等...
《以師德學風建設為著力點 不斷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為題寫篇論文,要求4000字.: 師德、師風、學風建設常抓不懈,且具有學校特色,效果明顯,學校爭創工作與教育...走科研興校之路,提升...
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實施案例: 自己是否基本按計劃實施?學習效果如何?沒有完成...堅持"科研興校"方略,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等方面均...
教師師德互評表: 2.富有團隊合作意識,重視與同事、家長和社區等...4.上好復習課,效率高,效果好。5.獨立命題水平...
學生黨員在安全穩定校園建設方面發揮哪些作用: 在政治上保持正確的方向,帶頭提高理論水平和思想... 有的學生黨員缺乏團隊協作的精神,看到周圍同學的...
如何合理建立幼兒教師成長檔案: 在師德、教育教學、教育科研、繼續教育等方面的...團隊合作、園本教研、幼兒個案研究、評價等多方面...
2. 評價教師隊伍的第一標準是什麼
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准。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嚴把選聘考核晉升思想政治素質關,將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准,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的教師隊伍,建成師德師風高地。
堅持引育並舉、以育為主,建立健全青年人才蓬勃生長的機制,精準引進活躍於國際學術前沿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堅決杜絕片面搶挖「帽子」人才等短期行為。改革編制及崗位管理制度,突出教學一線需求,加大教師教學崗位激勵力度。
支持高校教師參與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教材建設等工作。深入推進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制度、考核評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授為本科生上課制度,不唯頭銜、資歷、論文作為評價依據,突出學術貢獻和影響力,激發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
(2)師德師風教師互評擴展閱讀
學校把培養良好師德師風作為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比如在師德考核方面,我們在人才引進、職務評聘、年度考核、評優評獎等工作中,均實施師德「一票否決」;在年終考核時,通過學生評價、同事互評、單位考評等多種方式對教師進行師德考核,師德考核不合格者在年度考核中即被列為不合格。
在教師評優、職稱評審時,師德考核都被放在首位,同等條件下師德表現突出的教師,在職務(職稱)的晉升和崗位聘用上,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學科領軍人物的選培上均優先考慮。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和未來教育家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只有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加強師德教育引導,才能為黨和國家培養輸送一批又一批「四有」好老師。
3. 教師如何遵守師德師風規范
1、 教師要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學校的規章制度,不回散布有違國答家政策、法規或其它不健康的思想和理論,不組織或參與非法集會、結社。
2 、教師要崇尚科學,反對迷信,自覺抵制不利於人才培養和科學發展的錯誤傾向。
3、 教師應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學以立德、學以立身、學以立行,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理論修養。
4、教師應重視教育教學的研究,積極投入教育研究和教學改革,注意總結經驗和把握規律,並及時將研究成果運用到教學中。
(3)師德師風教師互評擴展閱讀
扎實推進師德師風建設是學校教師隊伍管理的重要責任,學校要建立健全機制,把師德師風建設提高到學校治理和依法執教的高度。學校管理者結合法律規定和師德規范,形成管理傳統,通過認真查找、深刻剖析,研究預判學校是否存在師德師風建設問題,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落實整改到位。
另外,學校應當把師德師風建設納入各項考評中,實行一票否決。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考核評價,暢通學生反映師德師風問題的渠道,校領導要深入課堂,積極聽取學生對教師教育教學、評獎評優反饋的意見,讓學生的評價意見起到作用;通過相互評課、同行督導、督導檢查、師生座談會等方式,開展互評監督,互幫互促。
4. 對教師工作的希望和建議
(一)切實抓好隊伍建設,不斷提升隊伍素質
1、切實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學校成立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師德師
風建設的規章制度,嚴格規范教師的師德行為和品行操守,
學校結合實際、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師德師風教育。
2、切實加強教師業務學習。一是落實好教師的培訓;二是落實好教研學習
制度,做到業務學習有計劃、有專題發言人、有專題發言稿存檔、有記載;三是
落實好教師自學,每位教師建立業務學習摘記本,並注重實用、真實,克服流於
形式現象。
3、切實加強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管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
用。
4、切實提高教師的學歷水平和教育教學技能。
5、切實抓好教學管理人員和英語、美術、音樂、體育、自然、科學、計算
機等專任教師的專業培訓工作,提高專業水平。
6、切實做好教師合理分配、流動,最大限度地優化教師資源
(二)落實教學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學期初,學校要組織教師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出詳盡的、切實可行的學科教學、教研工作計劃,合理安排各種教研活動。
教研活動應重點解決以下幾個
問題:
(1)認真學習研究各學科課程標准,吃透課標精神,把握教學方向,明確
各學科教學總體要求。
(2)結合各年級實際,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題性研究,如起始年級的銜接問
題、畢業年級的復習問題、各種課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問題等等。
(三)抓常規,規范教學行為。
教學常規管理是學校管理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要轉變觀念,樹立高度的責任心和質量意識,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成績的考核與評價等教學基本環節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並建立考評制度,嚴格考核辦法,把教師教學常規工作業績與年度考核、評優、評模、評職等掛鉤。
(四)抓評價,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各校要淡化教學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
注重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教師提高
和教學改革的功能。要發揮評價的正確導向作用,使評價有利於課堂教學改革,
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利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建立有利於教師主動發展的評價機制。各單位要改變長期以來以學生學
習成績作為評定教師教學能力的唯一標準的做法,
建立起多元的、
符合素質教育
思想的、有利於教師成長的新型教師評價標准。
2、建立有利於課堂教學改革的評價機制。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學生的知
識來源於三方面:
教科書提供的知識、
教師個人的知識、
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
各單位要重新確定「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要將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教育理
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師素養、即時效果等納入評價標准
中,要重點突出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建立有利於學生自主發展的評價機制。學生評價,主要應發現和開發學
生的潛能,
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
在整個學生評價過
程中,要做到:評價指標多元化,評價方式民主化,評價機會多次化,評價內容
合理化。應採取自評、學生互評、小組評、家長評、教師評相結合的形式。學校
要充分利用學生成長記錄袋,
在學生發展過程中做好指導和記載工作,
學期末為
每個學生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
(五)抓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