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家訪報告
本人從事班主任工作已有多年,在從事這項教學工作任務時,逐漸認識到:家訪——是我們每一個班主任必須做的常規工作。近年來,雖然通訊工具日益發展,人與人之間地交流溝通越來越快捷,但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仍然需要走進學生家中,進行有效的家訪,讓它在教育教學中仍然顯露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現就有關作好家訪的問題,談談自己愚拙的認識,與同行互學互勉,最終希望這一有效的教育形式在教育教學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1.勤家訪,架好主橋梁家訪是溝通教師、家長、學生心靈的橋梁,是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有利於交換意見、達成共識,實現商量解決問題的法。老師上門家訪,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個激勵,對家長也是個觸動,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師家訪的重點要放在學生身上,通過與家長談話,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學習、社會交往情況,以及在家庭做家務中的具體表現情況;同樣,還可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徵,窺探學生的內心世界。通過了解學生的全部生活內容,發現學生的特長,班主任就可依據不同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也讓家長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進取心。2.充分准備,制定方案班主任進行家訪,首先作好家訪的准備工作,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如開學初,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初步制定家訪實施方案,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家訪,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則按計劃進行。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在學校與家庭的學習、表現情況,自行申請教師家訪,使自行申請與整體安排相結合,既體現了家訪的靈活性,又體現師生之間的和諧、民主、平等關系的新型師生關系。如何應對哪些生成性的家訪問題等。准備有關學生表現的各種材料,材料要真實、齊全,這是做好家訪工作的首要條件。老師通過准備材料,進一步熟悉和掌握學生德、智、體諸方面的具體表現,要將學生在學校、年級、班級中所處的位置進行正確的定位,並在此基礎上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避免在家長面前對學生簡單地作出「好」與「壞」的主觀評斷。准備好後,就要先與家長預約,看雙方在時間上有無沖突。並且,家訪一定要讓該學生知道,不然學生會認為你偷偷摸摸的家訪,或去告狀、或有目的可求,這會失去學生的信任,也會減弱家訪的效果。2.2家訪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幫、勤、細、激。(1)對生活貧困生家訪要「幫」。生活貧困生是班級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弱勢群體」。無論在農村,還是城市,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一些生活貧困生學習情緒極不穩定。這些學生就易成為令人慨嘆的「輟學生」。因此,班主任老師如果能夠經常地家訪生活貧困生,就可以有效地調節他們的情緒,對穩定班級控制學生的流失有著重要作用。班主任老師家訪生活貧困生要做到三幫:一幫解決難題、二幫鼓舞士氣、三幫激發熱情。(2)對行為極端生家訪要「勤」。所謂行為極端生是指班級中那些紀律和行為習慣極差的學生。這些學生由於家庭背景復雜,是班級中不安定的因素,是典型的「問題生」。如果對他們出現的問題不及早解決,往往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對行為極端生的家訪是班主任老師家訪的重中之重。面對此類學生進行家訪,不能當學生有問題時才去家訪,應該在他們各方面表現好的時候進行家訪或許效果會更好。老師在家訪時,應盡快找出他們出現問題的「病因」,及時對症下葯,使他們逐漸進步成為守紀律的標本、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楷模。(3)對性格內向生家訪要「細」。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由於性格內向生的成因比較復雜,他們中大多存在孤獨、多疑、偏執等不良心理,在班級中經常表現為不合群、認死理和好頂牛等現象。有時,如有不慎,還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出現極端行為,以致發生偶發事件。因此,對這些學生進行家訪前就首先對他們進行細微的觀察與了解,充分掌握准備家訪的信息資料,同樣,在進行家訪時對他們家庭進行細訪,也仍然顯得尤為必要。(4)對優生家訪要「激」。品學優等生是指班級中思想品德與學習成績都比較優秀的學生。他們在班級中不僅大多受到老師、家長的青睞和信任,而且也多為班級幹部,是班集體建設中的骨乾和核心。正因為是班中的「精英」,所以就更容易出現驕傲自滿,不圖更大進步,固步自封現象。「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再優秀的學生也有缺點和不足,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應根據這些學生的不同情況有選擇的進行家訪。在家訪中,互相的交流合作應起到極大地調動品學優等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品格的鍛煉,而且還應該起到及時地幫助他們消除驕傲自滿、惟我獨尊等不良行為習慣,使之更好地促進品學優等生的更快發展和健康成長。3.做好家訪記錄,及時反饋每次家訪後,班主任要及時地寫出詳盡的家訪記錄,把家訪過程、家訪達成的共識,家訪中受到的啟發及家訪中發現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並根據學生在校內的學習、行為表現,結合家訪中了解掌握的資料,及時反饋,對學生重新分析評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深化教育。4.家校通信暢通,隨時監督學生的情況雖然,上門家訪是我們今天談論的主要話題,但通過手機電話、網路交流溝通所起到的快捷作用,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仍然顯露出不可替代的作用。電話的交流仍然是班主任和家長聯系的方式之一,在這里,家長往往充當家庭交通警察的角色,與班主任共同採取教育措施加以疏導。班主任也可把學生存在的問題和點滴進步,通過打電話的方式隨時告知家長,家校共同配合教育、督促。如在交流中發現學生存在了問題,老師與家長就亮紅燈,分析原因、尋找對策、採取措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取得點滴進步,老師與家長就亮綠燈,及時給予表揚鼓勵,長期這樣,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總之,在家訪中,教師既能向學生家長面對面地宣傳教學改革的發展思路,宣傳實施素質教育的全過程,又能就學生在學校與社會上的各種行為表現,思想動態等等,與家長及時交流溝通,取得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對教師工作的理解與配合。同時,教師通過家訪能及時掌握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與建議,全面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積極彌補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自覺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因此,有計劃、有目的地搞好家訪工作,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學管理和班級工作的重要手段。〖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❷ 求一篇電大(成人教育)教育管理專業的社會實踐報告,字數要求在3000——3500字左右,真誠的希望各位能夠
xxx中學是一所處於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寄宿式學校。校園位於地蘇鄉,校園面積50多畝。學校一切教學設備齊全。現有26個教學班,學生總數為1896人。共有在編教師98人。但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除語文外其他科目的教師都還是極缺的。特別是英語、歷史、生物、地理教師嚴重不足。
實習內容、過程及體會
頂崗支教的主要內容是全面接手被頂崗老師的教學、教研和教育工作。概括的說就是教學實習和班主任工作實習。
1、教學實習方面
第一步:在十月十七日至十一月七日這二十天時間主要是聽指導老師和其他老師的課,並且完成對學生的認識和了解。其是「備好學生」「備好課堂」的基礎。通過聽二十多節的課。這讓我受益良多。其中最大的收獲是讓我了解了學生的基本情況。比如:學生的性格;學生上課是的專注度;與及學生在課堂上參與課堂的態度;學生的基礎情況等。而這些東西將為我下一步教學環節「備好學生」作準備。除此之外我還聽了唐春萱、易程、唐彬等多位老師的課。從中我明白了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最主要的是如何實現語文教學的生活化。是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就必須要進入學生的現實生活。即學生感興趣並引起學生注意的話題。這樣才真正的有實現語文生活化的問題。
總之,在這個直接面對學生的准備階段有很大的感觸。自己也由原先的無目的、無意識狀態逐漸進入角色。
第二步:十一月七日至十二月二十日四十天時間是我全面接手教學工作。著期間自己全面接手172班的無問教學工作。期間完成了三個單元(一個小說單元、一個童話單元和一個古文單元)的教學活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新三維」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習。這讓我在教學實習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各單元的測驗中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最讓我自己感到欣慰的是學生轉變了他們原先的學習態度。他們由原來的不喜歡語文到喜歡再到主動的提出要成立學習興趣小組。課堂上也由原先的被動的接受知識到主動的去參加各種教學討論和探究活動。並且加強了和同學、老師的交流。與此同時我把教學形式向課外延伸。讓他們自己感受生活化的語文。這樣是他們對語文不再陌生。感覺到的是現實中的語文。
以上說的都是在學生方面的信息。以下是我整個實習教學中的感受和體會。
首先,要上好語文課必須要讓學生喜歡授課老師。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教師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並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是屬於「備好學生」的環節。要在「准備好學生」方面做得好是至關重要的。除此之外,「備好學生」方面我要快速的認識他們。而我在這個環節用了3天的時間就把他們記住了。並且隨見隨叫出他們的名字。這讓我的學生有了一種被關注被尊重的感覺。通過這種簡單而實際的方式我進入到學生的圈子裡面去了。如果說只這樣做就認為做到「備好學生」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這期間我還認真的批改了他們的周記。並叫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訪談。從中我了解到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喜歡的是一種快樂而有趣的語文。他們接受的是一種簡明的教學方法。針對這些我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就引用了故事和探討式的教學模式。並讓他們自己組織學習興趣小組。通過交流式的學習教他們從中取長補短。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輕松。在這種環境中得到知識和各綜合技能的提高。「備好學生」,我現在看來就是:「備好學生的性格、備好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備好學生接人納物的方式、備好了學生的人格尊嚴」.
總而言之,學生必須是一個成長著具有獨特個性的平等的人。要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被愛。
其次,一個老師想上好一節課,那麼他必須身兼數職。在他的身上要有多種知識的綜合。「備好文本」就是這樣要求我的。「備好文本」的第一步是要我有設計者的才幹。文本的知識是零星的部件。只有發現其中的結構聯系才能把他們捏成為一個知識的體系。而這個知識體系的創造者、設計者就是老師。「備好文本」的第二步要求我融入當地生活和環境的能力。通過觀察和了解才能使學生更加容易的接受文本。語文生活化的問題我覺得在現階段做得不是很到位。「備好文本」的第三步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很好的表達能力。如果我們說話時東一句西一句就會讓學生不知所雲。相反,如果我們開口就能旁徵博引就會吸引住學生進入情境進入文本的興趣。「備好文本」的第四步我認為是做好引導學生進入文本。在我的75天的教學實習的時間里我覺得故事的引入最能吸引學生。比如我在12月10日上的公開課一樣。「四川小毛孩」的故事就能很好很生動的引用到文本中來。其中在說故事的細節上要盡量做到生動感人。
最後,上好語文課必須要有很好的課堂機智。也就是要「備好課堂」。在我教學的過程中我有這樣一個發現:如果我用講授的方式上課的話會有很多同學睡覺。並且課堂也非常的混亂。而當我運用討論探究式教學時學生就很活躍,課堂效果也很明顯。並且我發現如果能抓住學生的話題進行教學那是最好的。比如我在上《犟龜》時就由學生的一個問題:「龜,王八,而王八最笨了。」我就抓住了著個「笨」字讓他們再結合文本去探討。最後在對比中的出「犟」的本質。所以原本要用3個課時的內容我只用了兩個課時就上好了。而效果比預期的要好很多。除此之外我認為「備好課堂」要注意的一個話題是教師的狀態問題。學生喜歡的是快樂的老師。因為他們想在語文的課堂上尋找快樂。在這里我深深的感受到其中的利害關系。在上公開課那天由於自己的緊張造成了表情的過於嚴肅和語言的顫抖,這是很不好的。這使我在想表揚學生時由於語言把握的失控而給聽課老師誤認為是批評學生。所以,「備好課堂」那就是要有一顆快樂的心。
總而言之,以上是我教學實習中感受和經歷的一些思考和變化。在教學環節要做好的三件事是「備好學生」「備好文本」「備好課堂」。
2、班主任實習工作方面
在整個實習生活過程中我覺得我在這里取得了很大的收獲。經過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努力按原計劃完成任務。並且在其間感受很多。而我的整個班主任實習工作是按如下步驟和方式進行的。
第一、十月十七日至十一月七日熟悉班級情況。而這其間主要的工作是協助原172班班主任工作。我在進入學校的第二天就拿到了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表——學生花名冊。並且在第一時間內熟悉了本班的學生。2天之內叫出他們的名字。而且這給我接下來的了解學生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其中,在協助工作期間我感受最為深刻的是我指導班主任工作的認真嚴謹。而這也促進了我觀念性的轉變。這種改變使我提前進入了狀態。讓我以真實的教師的身態進入我的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工作。
第二、十一月七日至十二月十日全面接手班主任工作。其中我嚴格的按原班主任的標准辦事、進行班級管理的同時做了以下的工作。
首先:從關愛學生做起。根據他們班級情況做出工作計劃。做班主任工作中,我認為最主要的是關愛你的學生。第一件事情我要做的是叫他們要懂得講衛生、講文明。從開始的一團糟,班級一度混亂到強調後的整潔文明。並且由教室逐步擴展到宿舍再到整個校園。而這期間我只告訴他們:「這是我們自己的地盤,請大家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雖然很俗,但我意識到這是給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地位。所以在實施這一項工作時就顯得很順利。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只要我們能夠真心實意的去引導他們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管理班級,從小愛做起。
其次,在做班主任工作中要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農村教育中現存的一個很大問題。現在大多數的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真切關懷,缺乏一種正常的家庭教育。因而造成了他們心理的不穩定,甚至是叛逆的心理。在這段實習的日子裡我遇見的三位學生是這一類學生的代表。韋清善、韋明玫、韋景山這三位同學在我到來之前是政教處的常客。其中在此期間我不斷的找他們談心,其中韋明玫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一共和他們聊了九次。這個孩子原本非常調皮。一切問題學生身上有的問題在他身上都存在。而在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問題的根本是他們想引起學生和老師的注意。所以我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同他們分享,叫他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如今雖然他們還沒有完全的改變過來。但他們已在逐漸的意識到自己的缺點並慢慢地糾正過來。
再次,在做班主任工作中一個重要的關系必須要處理好,這個關系就是與家長的關系。「家訪」是其中的關鍵。我在幾次家訪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家訪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橋梁。通過家訪讓我知道了一些學生性格形成的關鍵。這有助於我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並且我認為通過家訪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真愛。這樣才能使學生從本質上、內心裡真正的接納我們。與此同時,通過學校與家長的全面配合才可能使學生健康的發展。這種了解三方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問題與感受
通過這75天的頂崗支教實習我在教育教學的方法和經驗上有了很多收獲。同時也取得了各項技能提高。但也還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點。無論是怎樣的體驗也好都讓我更加清楚的認識了自己。
與此同時,我在教育教學實習發現了現階段教師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學校管理人才的缺少。
在課改之後,農村中小學的教師普遍存在一種懈怠的心理。首先,突出表現在師德方面。用他們的話說:「只管學生打架殺人這類事,其他問題一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讓我感觸很深,我想這其中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教師的師德教育跟不上教育的改革;第二,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跟不上;第三,學校孤立而不負責的管理造成教師本身的利益受到了威脅。其次,表現在學校管理水平上。第一,學校的管理章程不明確;第二,學校用人存在問題,其用人很大程度上是地方保護。真正有管理才能的人不能發揮其作用;第三,學校管理層內部不和諧。這造成了分工不明、職責不清。從而導致了工作的不分孰重孰輕。
❸ 紅色記憶實踐報告
追尋紅色記憶,服務農村教育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作者:西北師范大學赴會寧「追尋紅色記憶,服務農村教育」社會實踐小分隊
社會實踐已經成為了莘莘學子們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協作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徑。每年的暑假,各個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到各地開展社會活動,其目的在於讓廣大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 我校組織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也緊鑼密鼓的開展起來,我們教育學院的社會實踐點是以革命老區、狀元之鄉而著稱的會寧,在「追憶紅色記憶,服務農村教育」 活動主題的號召下,我們一行十三人並肩合作,團結一致。在這短短的十幾天里,開展了系統有序的課堂教學,種類繁多的藝術課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藝聯歡。得到了校長、老師、家長和學生們的一致好評,艱苦的執教生活給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
一、隆重感人的歡迎場面
考試剛剛結束的第二天,我們就急不可待的收拾好行李坐上了開往會寧的大巴車。曾經的革命聖地,現如今有是全國出名的高考狀元縣,這給我們一個費解的問題,對於如此貧窮的地方為什麼會造就教育上的奇跡?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經過三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後終於到了我們的目的地——會寧縣柴家門村雞兒咀雞兒小學。雞兒小學坐落在311國道旁,始建於1915年,附屬於雞兒中學,後來由會寧縣、鄉政府撥款建設,在2003年九月搬入新址,成為獨立的小學,佔地13162平方米,校舍面積775平方米。雞兒小學--很特別的名字,一眼看去就讓人心生憐愛。 透過車窗就看到一群孩子站在學校門口等候我們,還沒有下車就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興奮和喜悅掛在他們稚嫩的笑臉上,但又流露出羞澀,互相推搡著,想湊上前看看他們新來的老師卻又把身旁的同學推到前面。在他們崇拜目光的注視下,我突然感覺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下了車,校長熱情的接待的和我們打招呼,並安排學生幫我們抬行李,孩子們惶恐羞澀的神情一掃而空繼而一哄而上的來幫我們提行李包,看著這些稚氣純朴而又身材弱小的孩子,真的讓人既心疼又心酸。
二、日常生活,苦中作樂
初到學校,情景要比我們想像的好,整齊的校舍,校園內也有些綠色,更可喜的是還種著花草。可是等到我們口渴時不得不喝窖水時才發覺條件的艱苦,這兒長年不下雨,政府每半年給他們送一次水,可想而知放半年的水都成了什麼模樣,打上來的水還有好多的枯枝敗葉和小蟲子,隊員們都不喝,還不到一天就口乾舌燥,鼻孔冒煙了。沒辦法也就放些茶葉和冰糖捏著鼻子喝下了。我真怕這「內容豐富」的水會讓我們拉肚子,可奇怪的是大家還都沒有事。因為水這么珍貴,在蘭州三兩天就洗頭的習慣也不得不改,下鄉十幾天一共洗了兩次頭,臟的都打了卷。剛見到孩子們時老覺得他們太不講究衛生,一個個蓬頭垢面,現在看看自己,會心一笑自己也可以這么邋遢的。衣服就更「捨不得」洗了,是穿上幾天覺得惡心的不行,實在是穿不下去就放上兩天再穿上,突然覺得不是那麼臟了。一日三餐也和學校有很大的差別,早上就吃餅子和鹹菜,中午和下午老是炒拉條和炒麵片,不明真相的或許以為我們的生活都到小康水平了呢,我們一天兩頓的以拉條充飢,以致於到了蘭州還不能聽到「拉條」這字呢。可是這些與我們學生的生活可就是天壤之別了,他們大都離學校很遠,早上五點多就要翻山越嶺的往學校趕。中午只有兩個小時根本來不及回家吃飯,餓了就吃早上帶來的饅頭,渴了就打窖里的水。看到這些我們心裡真的像打翻了五味瓶,中午吃完飯,我們幾個都要到教室去看望在校同學,分給他們些我們帶去以改善生活的零食。條件雖艱苦可是大家在一起玩的很開心。飯桌上都是搶著吃。說說笑笑像一個家庭那樣溫馨。每天下午吃過飯,石教練(石雙燕)都會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排練舞蹈,時間緊迫,舞蹈又比較復雜,對我們這些沒有一點舞蹈基本功的人來說是一項很大的挑戰,雖然很苦很累,但我們卻過得特開心,跳舞時大家更是丑態百出,要是有哪個倒霉蛋做錯了動作就會被石教練拉出來單獨訓練,逗得大家捧腹大笑。這種毫無挖苦發自內心的笑把大家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但我們充分踐行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耕耘一份甜」這句話,每天兩個多小時的勤學苦練終於使我們能跟上了音樂的節奏而「翩翩起舞」了。
三.多米諾骨牌式的家訪
每天看著孩子們早早到學校,很是好奇,周圍都是高高的山,也很想看看西部農村的家庭狀況。我們下鄉還帶著一個城鄉小學生時間管理的差異性分析的課題,其中有一個變數是家庭的教養方式對於小學生時間的管理方面的影響,就想搞一次家訪,還沒有想好到哪一家去呢,我們班一個特別乖巧的女孩子姚彤儒說她家長想讓我們到他們家去一趟,等不如撞,我們三位老師和苟隊長一同家訪(當地人不會說普通話,苟隊去做同聲翻譯),村口問一老人說往前走不遠就到,可是我們足足走了半個多小時,除了蜿蜒的山路沒有人家,又過了一條河,問了好幾個人才到了她家,姚媽媽見到我們很是熱情,又是給我們切瓜又是給我們端瓜子,還執意要留我們吃飯,我們向她反復說我們已經吃過了。可終究拗不過農家人的熱情。憨厚的姚媽媽一下子給我們做了一洗臉盆的面條,搞的我們哭笑不得。出了姚彤儒家,就碰見了我們班的楊輝君,我們三人一合計,決定繼續走訪,楊家家庭條件不錯,爺爺是有三十年教齡的老教師,普通話說的特棒。對我們義務下鄉執教的行為大加贊賞。楊的兩個哥哥都考上了大學,我們向他說了楊慧君的學習情況和在學校的表現。剛剛出了楊慧君家又碰到了王博,這孩子特調皮,學習成績也不行,家訪時才得知他爸爸前幾年出車禍,生活都不能自理,家庭的破敗也能讓人想到為治病而付出的代價,就這樣他爸爸哆哆嗦嗦的走出來給我們講王博的情況,一再叮囑我們好好管管孩子。聽了他的話我們又禁不住一陣陣的心酸。出了王博家向右一拐就到了我們班的班長王祺家,她家家庭條件挺不錯,交談對話中也能感受的到她的父母也算是比較有文化的,這次家訪,讓我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孩子們學習成績的重要性。走完一大圈都已經快九點了,踏著月光返校,我們沒有太多的話語,思緒還停留在和拳拳之心的家長的交談之中。
有點長,你可以縮短。。希望能幫到你
查看全部2個回答
紅色教育 基地 韶山紅色教育基地 弘揚...
關注紅色文化的人也在看
全面貫徹「韶山市紅色文化培訓學校」的要求,挖掘和利用...
m.sshswh.com廣告
100個紅色經典故事大全-盡在快手APP
關注成語故事大全的人也在看
快手免費提供各種100個紅色經典故事視頻在線觀看,包括...
kuaishou.com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求「重溫紅色歷史 感悟紅色精神」的調查報告。題目就這個,沒有什麼要求,求高人來篇。
重溫紅色記憶 傳承革命精神 ——團崑山市委開展走訪革命前輩活動 月17日上午,崑山市教育局團委組織團員青年和柏廬實驗學校的輔導員和少先隊員一行9人來到位於紅峰新村的老幹部張汝勇家中開展「走訪革命前輩」活動。團崑山市委副書記郁新、綜合部副部長徐依能一同參加了走訪活動。 老人今年已近80,但精神矍鑠,十分健談。在他不算寬敞的房間里,擺滿了他的書畫、攝影作品和收藏的工藝品。張老笑說一生讀了三個大學,這些都是老年大學的成果。張老是地道的崑山人,一生經歷坎坷。早年就讀高中時深受進步思想感召,積極向地下黨組織靠攏,是當時崑山地區進步刊物《吶喊》的編輯。後毅然選擇革命道路,棄家從軍,參加過渡江戰役,解放後又支援大西北,在銀川生活工作了40年,2002年才回到家鄉崑山。老人一生從事畜牧業研究工作,是國務院津貼享受者。張老說回想當年,才能體會現在生活的幸福,艱苦樸素的傳統不能變,要好好為現在的孩子補上這一課。老人還勉勵孩子們:只要在某一行業全身心投入工作,就一定能有成績,行行都能出狀元。 此次活動是團崑山市委紀念建黨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活動中的一項活動。全市32個直屬團組織和少先隊組織將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走訪32名崑山的老革命、老幹部。通過他們了解崑山的歷史,聆聽過去的故事。通過此項活動進一步教育和引導全市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少先隊員牢記黨的光榮歷史,發揚黨的優良傳統。 (團蘇州市委) 重溫紅色記憶傳承革命精神 2011-04-28 08:48:00來源: 寧波日報(寧波)有0人參與 手機看新聞 轉發到微博(0) 昨天,雨後的四明山顯得更加蔥蘢青翠。20多位離退休老幹部在市委老幹部局組織下來到餘姚梁弄鎮開展以「重踏紅色聖地,重溫革命歷史」為主題的「紅色之旅」活動。 這些老同志大多是解放前參加革命或工作的離休幹部,如今多數是老幹部各活動協會的負責人,仍舊在不同領域發揮著余熱。 他們首先來到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319級台階之上是革命烈士紀念碑。老同志們不顧年邁,堅持一步一步登上台階,來到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面對高聳偉岸的紀念碑,今年84歲的趙玉才老人不由自主地唱起了「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他邊唱邊跳,其他老同志也跟著唱起來。趙玉才老人當了28年兵,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還參加過解放寧波的戰斗。回憶起當年的崢嶸歲月,老人情緒激動,「無數戰友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今天來到革命老區,緬懷革命先烈,千言萬語難以表達我的激動,只有用革命歌曲來表達我的心聲。」 老同志們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了花圈,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並三鞠躬。然後在紀念碑下,面對黨旗,重溫了入黨誓詞。 曾任寧波地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的劉漢儒老人1949年隨部隊南下到浙江。他感慨地說,革命先烈為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打下了基礎,使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現在年紀大了,但還是要活到老、學到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對社會有益的事,就像入黨誓詞中講的那樣,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老同志們又參觀了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館陳烈室、浙東行政公署舊址和中共浙東區委舊址,重溫浙東革命歷史,瞻仰革命烈士遺風。大量生動詳實的文獻記錄、實物資料和講解員的講解,彷彿讓大家又回到了那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 巍巍青山伴忠魂,革命精神永留存。回來的車上,老同志們不時唱起一首首紅歌,回憶著那些壯懷激烈的歲月。 調查報告的格式你是知道的吧?就是加個調查內容,調查人,被調查人,調查結果什麼的. 兩篇合起來就有800~1000字左右了吧
1 瀏覽1385
留住紅色記憶,錄訪紅色足跡手抄報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1] 在這場戰爭中,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創造了弱國打敗強國的光輝業績。[2] 要首腦 中國 蔣介石: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軍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帶領中國取得二戰勝利。 毛澤東: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湖南湘潭人,字潤之。1935年12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宣布對日作戰後,他同朱德等領導八路軍、新四軍實行戰略反攻,直至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經過八年抗戰,中共領導的軍隊、民兵和解放區(1944年抗日根據地改稱解放區)都得到很大的發展。[25]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始終存在著兩個戰場,即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和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兩個戰場在中國抗日戰爭中逐漸形成,在戰略上相互配合。 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始終是中國抗戰的重要戰場,在全民族抗戰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國性抗戰開始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立即投入抗日斗爭。八路軍剛開赴前線時,主要是直接在戰役上配合國民黨軍隊作戰。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後,八路軍在敵後實施戰略展開,發動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爭。[48]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此時在中國正面和敵後戰場上,國共抗日軍隊一共抵抗著日軍57個師團,,超東南亞加上太平洋戰場的日軍總數。中國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 紀念節日 「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每年9月3日):1945年9月2日接受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下令舉國慶祝,放假1天,懸旗3天。抗戰勝利後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後來台灣當局為了統一各軍種節日,於1955年起將對日抗戰勝利日作為陸海空三軍的軍人節。2014年2月27日,全國人大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七七」抗戰紀念日(每年7月7日):為紀念國恥七七事變的發生而設立。1937年7月7日發生在中國北平的盧溝橋的中日軍事沖突,日本就此全面進攻中國。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它鯨吞中國的野心而蓄意製造出來的,是它全面侵華的開始。 「九一八」紀念日(每年9月18日):為銘記國恥九一八事變而設立。這次事件爆發後,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中國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由全國人大於2014年2月27日設立。[86] · 收復察哈爾的將軍——方振武 ?? · 中國人民的朋友——約瑟夫·史迪威 ?? · 戰功顯赫的開國上將——楊得志 ?? · 捨身救國的泰國華僑領袖——蟻光炎 ?? · 美洲洪門愛國老人——司徒美堂 ?? · 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的克萊爾·李·陳納德將軍 ?? · 屢建功勛敵膽寒——張雲逸 ?? · 抗日名將「鐵軍將才」——朱程 ?? · 一生獻給中國衛生事業——馬海德 ?? · 戰斗在大後方的抗日將軍——肖勁光 ?? · 為中國抗戰而犧牲的蘇聯勇士——庫里申科 ??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 血灑贛榆留英名——符竹庭 ??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 馬耀南:從愛國學生到八路軍優秀指揮員 ?? · 血染抗日戰場的虎將——葉成煥 ?? · 用犧牲精神喚起民眾的抗日將領——李兆麟 ?? · 聲震昆侖關的抗日將軍 杜聿明 ?? · 民族英雄 黨的戰士--馬本齋 ?? · 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張宗蘭 ?? · 傳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趙登禹 ?? · 為抗日而死的共產黨員--吉鴻昌 ?? · 英勇抗戰的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 ?? · 為理想奮斗終生的抗日將領——續范亭 ?? · 刀劈日本憲兵的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 ?? · 淞滬抗戰總指揮——蔣光鼐 ?? · 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愛國將軍——馬佔山 ?? · 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抗聯十二烈士 ?? · 捍衛邊疆的抗日愛國將領——傅作義 ?? · 永垂史冊的愛國將領——張學良 楊虎城 ?? · 朝鮮族抗日英雄——李紅光 ?? · 獻身中國人民解放與建設事業的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 ?? ·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 ?? · 浩氣彌天的馬定夫 ?? · 名震緬北的抗日將領——鄭洞國 ?? · 指揮長沙會戰的抗日將領——薛岳 ?? · 著名抗日將領——范子俠 ?? · 新四軍抗日名將——羅忠毅 ?? ·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組建者——馮玉祥 ?? · 以死報國的抗日名將戴安瀾 ?? · 抗日英雄——呂正操 ?? · 寧死不屈的東北抗聯——八女投江 ?? · 國際主義戰士——柯棣華 ?? · 我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譚政 ?? · 抗日名將楊成武 ?? · 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陳嘉庚 ?? · 傳奇戰將——陳賡 ?? · 迎風傲霜不老松——黃克誠 ?? · 為抗日戰斗到生命最後一息的魏拯民 ?? · 東北抗日聯軍優秀指揮員——汪亞臣 ?? · 積極抗日的愛國將領---鄧寶珊 ?? · 鏡泊英雄——陳翰章 ?? · 台兒庄大捷的司令官——李宗仁 ?? · 以身報國的抗戰名將——張自忠 ?? · 抗日女傑——李林 ?? · 聲震忻口的抗日將軍——衛立煌 ?? · 與陣地共存亡的抗日將領——佟麟閣 ?? · 抗日壯士英氣沖天——董天知 ?? · 堅如磐石抗日心——魏大光 ?? · 「打仗數第一」——陳錫聯 ?? · 「絕不給中華民族丟臉!」——劉老莊連 ?? · 抗日赤心日月可鑒——許亨植 ?? · 俠肝義膽破「圍剿」——曹亞范 ?? · 「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東 ?? · 爆破英雄馬立訓 ?? · 出奇制勝大將風范——粟裕 ?? · 夜襲戰斗常勝英雄——桂干生 ?? · 冉庄地道戰組織者——張森林 ?? · 大刀英雄——任常倫 ?? · 八女投江 抗日女英烈——冷雲 ?? · 鐵骨錚錚抗日到底——夏雲傑 ?? · 「甘將熱血沃中華」——趙一曼 ?? · 鋼鐵戰士——楊靖宇 ?? · 狼牙山五壯士 ?? · 「太行浩氣傳千古」——左權 ?? · 寧死不屈的抗日英雄——趙尚志 共產黨將領: 1、彭德懷:八路軍副總司令,百團大戰是抗戰時期中共軍隊發動的最大的一次對日作戰行動,消滅敵軍25000餘人,戰果巨大。盡管這次戰役有值得探討的地方,但它打出了八路軍的軍威。這一戰績中共其他將領無法比擬,作為這一戰役的策劃者和總指揮,彭德懷以高票當選第一是理所當然的事。 2、林彪:八路軍115師長,雖然他只打了兩仗就出國了,但平型關戰斗意義非同小可,它是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對日軍第一次取得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了中國軍隊的士氣。這次勝利就如同許海峰在奧運會上取得的第一枚金牌一樣,成績雖不是十分出色,但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3、劉伯承:八路軍129師長,抗戰頭三年,他指揮部隊打了一系列對日戰斗,大多是伏擊戰,比較著名的有七亘村重疊設伏、黃崖底、廣陽、長生口、神頭嶺、長樂村、香城固等戰斗,規模雖不是很大,但積少成多,總成績也頗為可觀。 4、粟裕:新四軍1師師長,韋崗之戰雖然只是游擊隊級的戰斗,但畢竟是江南新四軍對日寇的處女戰;車橋戰役雖然是葉飛指揮的,但畢竟是粟裕籌劃的;一師滅敵十萬人雖然大部分是頑軍,但畢竟有不少是鬼子。 5、楊靖宇:抗聯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在我心中是一座巍然的豐碑,他的偉大不能用數字即打了幾次仗、消滅了多少敵人來評價,他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一種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當年,我看《黑的土,紅的雪》,對這位智勇雙全的一代名將大為欽敬,看到英雄末路,叱詫風雲的抗聯領袖竟然被一個鼠輩出賣,慘死於賊寇之手時禁不住悲從心來、喟然涕下。 6、陳賡:八路軍129師386旅長八路軍建立後,129師385旅大部留守陝北,129師打仗主要靠386旅,所以,劉伯承的戰績和陳賡基本上是一體的,劉策劃,陳戰場指揮。陳賡的軍事指揮水平很高,並不亞於一些元帥。 7、左權:八路軍副參謀長,總司令朱德謙虛敦厚,後又回延安。參謀長葉劍英長期在南方局搞統戰。八路軍的前線指揮主要靠彭德懷和左權。左最大的戰功就是協助彭策劃並指揮百團大戰。還指揮過晉東南反九路圍攻,指揮過黃崖洞保衛戰,此戰我軍藉助有利地形,以極小的代價消滅了日軍800餘人。在八路軍總部被鬼子鐵壁合圍時,左權攆走了彭德懷,自己指揮部隊突圍,結果壯烈犧牲。 8、聶榮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主要戰績:配合林彪打平型關戰斗,指揮楊成武打黃土嶺戰斗,擊斃日酋阿部規秀中將,多次指揮反掃盪。聶榮臻軍事作戰戰果並不突出,他的主要功勞是建設晉察冀根據地,反掃盪。晉察冀深處日軍大後方,牽制了大量日軍主力部隊,對全局來講,功勞很大。 9、呂正操: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抗日很堅決,不僅在八路時期,即便在張學良手下時,也是強硬的反日分子。但冀中軍區部隊戰鬥力不強,大多是反掃盪,主動對日作戰不多,戰果並不十分突出。由於冀中根據地文化人多,解放後描寫冀中抗日斗爭的文藝作品很多,影響較大,呂作為冀中軍區司令,水漲船高,自然名氣很大。 10、趙尚志:抗聯總司令,趙尚志的悲劇色彩比楊靖宇還濃。楊靖宇雖然慘死於日軍手下,但在革命隊伍里畢竟受到尊崇,德高望重。趙尚志則不僅要外抗日寇漢奸,對內還要遭到自己人的懷疑、責難和處分,兩次開除黨籍,遭蘇軍逮捕。堂堂的抗聯總司令後來只能帶一個小分隊和鬼子作戰,最後和楊靖宇一樣,遭蟊賊出賣,被鬼子殺害,令人憤懣。 國民黨將領: 1、張自忠: 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台兒庄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李家鈺犧牲得晚於張)。但最主要的,是因為人們對張自忠悲劇經歷的同情,這樣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愛國者卻曾被誤認為漢奸而人人喊打,簡直是奇恥大辱。最後張自忠為這件恥辱主動選擇了犧牲,以生命的代價表達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劇英雄。 2、李宗仁: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有點類似□□抗日名將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戰,然後銷聲匿跡。台兒庄戰役共殲敵兩萬餘人,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戰役規模的大捷,而且對手是日本的王牌師團,在國際上也被稱為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注目的大慘敗。台兒庄戰役後,李雖然又參加了武漢、隨棗、豫南等會戰,但沒出什麼彩。後來,乾脆被蔣介石高吊了起來,和馮玉祥、李濟深等一樣,位高權輕。不過,只憑台兒庄一戰,李宗仁也可以無愧於抗日名將的稱號。 3、杜聿明: 第5軍軍長。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和八一三淞滬抗戰。以桂南會戰中取得昆侖關大捷而一舉成名。雖然有人認為這次勝利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是5軍作為中國第一個機械化部隊,火力強於日軍,但對手畢竟是號稱日本鋼軍的坂垣師團中村旅團(薛岳萬家嶺戰役面對的則是一個二流師團)。42年杜聿明作為遠征軍副司令出征緬甸,雖然戴安瀾在東瓜獲勝,孫立人在仁安羌也大敗日軍,但最終遠征軍還是失敗了。對於這段歷史,眾說紛紜,功過是非很難說清,因為有些戰略決策不經過親自實踐,很難判斷對錯。 4、孫立人: 新1軍軍長。抗戰八年,孫立人在國內除了參加過淞滬會戰外,基本上沒打過仗,他的功勛主要是在緬甸建立的。尤其是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他在仁安羌一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了7000多英軍和記者,蔣介石、羅斯福、英王喬治都給他授勛章,由此聲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緣於此。不過,我並不認為英國人的命比中國人的命更值錢。我欣賞孫立人的是他對日本俘虜的態度,對那些曾沾滿中國人鮮血的禽獸,盡管成了俘虜也照樣格殺勿論,此舉大快人心。 5、薛岳: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從抗戰爆發到抗戰勝利是連年征戰,功勛累累,被稱為殲敵最多的將領,僅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餘萬。但使他名聲顯赫、排名靠前的主要還是萬家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葉挺盛贊此戰與平型關、台兒庄三足鼎立。有人稱薛岳為中國抗日第一戰將,就數量而言,薛岳是受之無愧的。 6、衛立煌: 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適的。抗戰時他指揮的最著名的
❹ 蛋糕店收銀員實習報告範文
實習學校:學校的全名
實習時間:**天(200*.0.00-200*.0.00)
指導教師:**
指導班主任:**
實習生:付胖子
實習班級:三(1)班
實習內容:小學英語課(三年級)、實習班主任
實習目的:實習是大學教育最後一個極為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實習,使我們在社會實踐中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和鍛煉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為我們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可以檢驗教學效果,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積累經驗,並為自己能順利與社會環境接軌做准備。
我們懷著難以訴說的心情以及對教師這種職業的神聖的嚮往,隨著飛駛的列車來到了我們的實習目的地——****中心學校,這是一個美麗的學校,也是一個五彩的花園。
當然我根本沒有想到,在之後的一個月里,我會在這里收獲一段快樂而難忘的時光。我不僅從各個老師和學生們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而且和他們成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實習過程中感覺所學的到東西遠遠要比三年裡在校園里學到的更豐富、更精彩。當然,這並非否定老師的教學和自己的學習,只是實踐中收獲到的遠比書本來得真切和實在。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一波三折有收獲。」
我們來到****中心學校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首先,我們和該校的領導及老師召開了座談會,他們向我們介紹了****中心學校的情況:它辦校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始建於清光緒30年(公元1904年),坐落在縣城東南的老東坡下,背靠青山,側臨綠水,校內青杉挺拔,繁花似錦,綠草茵茵,是一個靜心求學的好地方。它佔地總積13333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4737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3800多平方米,運動場面積1500平方米。這里共有教職工63人,教學班24個,學生1058人。它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教研教改促進發展,多年來一直承擔全縣小學教育研究和實驗示範任務,為龍陵縣基礎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保山地區重點學校之一,它也為龍陵縣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
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三部分: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
基情況如下: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8份,上課節數為16節(英語、語文、數學、品德、自然、音樂、美術7個科目)。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我做文明小公民」的主題班會。
3、帶領學生出了一期黑板報。
4、到學生家裡去家訪。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備課、上課、改作業……日復一日,無數瑣碎平凡的事構成的我實習生涯的主旋律。
首先,我請班主任給我 一份名單,因為我知道,記不住學生的名字,看似小事,其實它在學生眼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記不住學生的名字,學生就會覺得自己在老師心中沒有地位。覺得老師不關心自己,甚至會產生隔閡。而後我便找了個機會認識了全班同學,下課後同學們都圍著我唧唧喳喳地說:「老師,你怎麼才來就知道我們的名字呀?好多老師教了我們一年都沒記住我們的名字。」這也使我明白了: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認識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了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入的交流。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
下課後,孩子們經過我時,都親切地喊一聲:「付老師好!」,我也帶著按捺不住的羞澀和歡喜應著,同時我也發現了快樂竟如此簡單,只因被一群天真的孩子們認可並充滿親切地問候一句。
在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學校里沒學過、沒想過的難題,即自認才出眾的我繪聲繪色地講完一節課後,我問學生:「你們聽完課,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學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於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
古人雲:「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對於一個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興趣是學習入門的階梯興趣孕育著願望,興趣溢生動力。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其實這不只是學生的問題,老師也要有激情與耐心,這是做位一名老師應該具備的。激情與耐心,就像火與冰,看似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卻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激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激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熱情,願意為共同的目標奮斗;耐心又讓我們細致的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精益求精。激情與耐心互補促進,才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
改改就能對付·
❺ 跪求:文明習慣的調查報告!!!!
北京市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現狀調查報告
時間:2007年4月11日14:28
出處: 作者:hrou
懷柔教科研中心藝術、體育教研室 張淑君
中國素以禮儀之幫,文明古國著稱於世。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歷來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北京作為首都,作為我國政治文化的中心,作為2008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已成為社會的需要,明天的呼喚。隨著我國進一步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國際的交往不斷的增多,文明的禮儀還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人格與國格。為了深入了解小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的基本情況,我們受北京教育科學院德育研究中心委託,就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現狀進行調研。
我們於2005年6月,走進北京市懷柔區懷柔鎮小學,抽樣為四年級105名學生,其中男70人,女35人,分布於五個班級,統一下發問卷,採取單選和多選的形式,分別從學生自身情況、文明禮儀及行為習慣等幾方面設問,發放並收回問卷105份,全部真實有效,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一、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基本狀況良好
調查結果顯示,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基本狀況良好。本結論是通過對調查結果的整體評價得出的。具體表現在本區小學生日常生活的交往、言談、舉止以及所見所聞等方面。
(一)、文明禮儀較規范
1.愛國主義行為比較正確
文明禮儀最直接的表現是對國旗、國歌、國徽的認識和導行。本區小學生在回答「你認為唱國歌時應怎樣」的問題時,認為應該「認真、嚴肅的站立並大聲唱」的佔97%,在你看到別的同學在唱國歌時,有100%的同學選擇「認真、嚴肅地立正並大聲唱」,這樣高的比例說明本區小學生在學習主義禮儀方面做的不錯,可以肯定。
這一結果表明,小學生對國歌認識教深刻,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2 .見到老師、長輩、同學、朋友時比較有禮貌
在「見到老師,長輩時應該怎樣」一題時,98.1%的學生認為「應該主動打招呼問候」,並且與實際相吻合的是,同樣有98.1%的學生能做到主動打招呼問候,在與同學、朋友相遇時,94.3%的學生能主動打招呼問候。在你見到的同學「在見到老師長輩時」的表現,答案不及前兩個集中,表現為:
表1
項目
人 數
百分比
主動打招呼的同學
85
81
如果平時對他不錯的打招呼
9
0.9
能躲時躲
5
0.05
不打招呼問侯
6
0.06
由此可見,學生觀察到的同學表現的文明禮貌不及本人理想。
3.比較遵守交通禮儀,能做到右行禮讓
在公共場所和交通要道上右行禮讓,100%的學生認為是贊同的, 看到的同齡人60%的能做到右行禮讓,31.4%的同齡人大部分能做到,而自己有86.7%能做到。由此可見,學生在遵守交通禮儀方面做得比較好。
4.乘車時,能做到不擁不擠
在乘車購物時,93.3% 的學生認為乘車購物應該做到不擁不擠,92.4%的學生自己在乘車購物時能做到不擁不擠。
5.觀看演出、比賽時,大部分學生能夠做到文明喝彩
奧運會的舉辦,觀看演出和比賽的禮儀非常重要。92.4%的學生在觀看演出和比賽時能做到文明喝彩的看法是「應該做到」,96.2%的學生在觀看演出、比賽時做到文明喝彩了,而看到同齡人中有的人當中62.29%的人做到,26.7% 的學生看到的是「大部分人能做到」。
6.學生的行為習慣較樂觀
(1)對於地上的紙屑學生能做到正確處理
74.3%的學生 的學生「沒有看到垃圾桶也會把紙屑收集起來,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仍掉」;22.9%的學生是「如果有垃圾桶就會把紙屑仍進垃圾桶」;而見到同學的做法是:48.6%的學生「沒有看到垃圾桶,會就近把紙屑收集起來,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仍掉」;12.4%的學生如果有垃圾桶,就會把垃圾仍進垃圾桶。說明學生的行為習慣多數較好。
(2) 能正確對待隨地吐痰
隨地吐痰是生活細節,卻能夠表現一個人的素質,95.2%的學生認為隨地吐痰不對,不能隨地吐痰,而見到的同學 40%的同學不隨地吐痰,30.5%的學生很少隨地吐痰,在大街有痰時,63.8%的學生是吐到手紙里,然後仍進垃圾桶,28.6%的學生吐到垃圾桶里;
(3 )在公共場所,多數同學能夠做到輕聲交談
在公共場所,70.5%的學生認為應該輕聲交談。在見到周圍同學的表現是57.1%的學生輕聲交談,23.8%的同學有時輕聲。
(4) 學生能夠做到不說臟話
98.1%的學生認為」學生應該講文明不說臟話」,59.0%的學生經常見到的情況是「許多同學不說臟話」,18.1%的學生見到「部分同學不說臟話」,85.7%學生自己能做到「不說臟話」。
(5) 學生遵守交通規則意識較強
在回答「過馬路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橫道,不闖紅燈」時,有89.5%的學生的看法是「應該做到」;93.3%的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做到;55.2%的學生看到周圍同學能夠做到。29.5%的同學「大部分時候能做到」。
從統計數據中不難看出,懷柔區小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基本狀況是良好的,但也清晰地看到,仍存在一些問題。
二、本次調查顯示的小學生在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中的問題
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中的問題主要有:家庭環境及父母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影響不太樂觀;學生的習慣並未轉化為自覺行為等。
在本次調查中,為了提高調查的可信度,在同一項目上,我們設置了自評和他評兩個角度,學生中的問題很多是以他評中反映出來的。
學生的家庭情況不容樂觀,家長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有待提高
在105名小學生中,居住在城市的有74人,佔70.5%,郊區的佔24.8%,城鄉結合部的佔0.05%。
母親的文化程度,除24人「不知道」以外,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佔62.9%,大專及以上僅佔14.3%;父親的文化程度,除19人「不知道」以外,高中及以下佔59.0%,大專及以上佔22.9%。由此可見,父母的文化水平並不高,這是一個不容樂觀並比較重要的環節。
父母的工作,只有父親一人工作的佔24.8%,母親一人工作的佔10.5%,雙職工佔64.8%。
學生的家庭情況如下:
家庭情況
數字
百分比
完整家庭
97
92.4
單親家庭
1
0.01
離異重組家庭
6
0.06
獨生子女家庭
82
78.1
多子女家庭
18
17.1
你的父母工作的態度和管理方法:
很有權威、我很佩服他們
42
40
比較專制、不正釋我的想法
21
20
比較放任 不太管我
0
0
什麼都聽我的
2
0.02
改管就管,該放手就放手
40
38.1
由此可看出,20%的學生認為家長「比較專制,不了解我的想法。」
在家裡教育指導幫助的工作主要由:
父母承擔教育,母親照顧日常生活
27
25.7
母親承擔教育,父親照顧日常生活
24
22.9
父母親共同承擔
47
44.8
全部由母親承擔
5
0.05
全部由父親承擔
2
0.02
統計表明,父母親分工教育的佔多數。
在學生的基本狀況,即家庭教育及環境中,對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家庭環境的熏陶,父母的文化水平及家教能力在孩子的文明和習慣中占著比較重要的位置,直接影響並發揮著作用。
在與同學相處時,20%的學生有矛盾時易發生沖突。11.4%的學生做到的事也熱情的包攬下來。這說明孩子的寬容度不符,同時有哥們義氣、逞能的表現。
看到地上有紙屑,見到有18.1%的同學「附近沒有垃圾桶就不會管」,12.4%的學生把紙屑扔進垃圾桶太麻煩,有垃圾桶也不管,0.07%的學生在校園就管,在馬路上就不管,0.04%的「有同學在就管,沒有旁人就不管」,11.4%的學生有時隨地吐痰,學生的口中有痰時,0.04%的學生沒帶紙巾,只好吐在地上,這說明隨地吐痰的現象還時有發生,有人還未養成自己的行為習慣。
在公共廁所,你見到周圍同學的表現是:19.0%的學生有時大聲說笑,見到同學們0.07%有時說臟話。12.4%的許多同學經常說臟話,0.04%的同學對說臟話已經司空見慣。學生自己0.06%有時不自覺地說些臟話。0.09%控制不住自己,經常說臟話。
由此可見,學生地文明習慣還未形成自覺意識和行為,還有待進一步培養和訓練。
三、分析與討論
統計結果顯示,我區小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多數還屬於優良。但在隨地吐痰,說臟話,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等方面還有欠缺,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與居住的環境及家庭熏陶有關系
我們收集數據的學生基本在農村及城鄉結合部,這種環境,比如生活在農村,文明及習慣意識相對薄弱,環境相對惡劣,因此,文明衛生習慣不太容易養成。
家長的行為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孩子的行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的言行舉止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古人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身」即提高家庭成員的自身修養,「齊家」即整治家庭,只有家庭中每一個成員,特別是家長的素質提高了,家庭才能和睦、和諧、積極向上。在調查中有一位同學這樣說道:「其實我是想遵守交通規則的,但我的家長要趕時間,他拉著我就跑,我也沒辦法」。在學校所受到的豐富的道德知識在家長的呵斥下,顯得那麼蒼白無力,它直接造成了孩子頭腦中道德認識標準的模糊。家庭環境當中,文明的職業,文化水平及教育能力也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習慣。
2. 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在某些方面還未形成,與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
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種不良習慣,也不可一蹴而就。根據有關專家的研究發現,一般人要想革除一項舊習慣,大概需要三個星期的時間。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在某些方面還未形成,與他們從小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而培養習慣就像犁地一樣,是個慢功夫。
四、建議與對策
《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指出:「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小學從行為習慣養成入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礎。
1.進一步加強對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教育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工作,各級領導和全體教師要把此項工作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結合起來,明確「習慣就是質量」認識,聚精會神的抓好落實。作為學校常規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深入研究,精心布置,整體推進。
3. 建立並完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教育的內容體系
分階段明確內容,研究年齡、心理特點,尋求最佳形成途徑。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把新課程要求的新理念、新要求充實進去,體現時代性、完整性、科學性。
努力教育學生,使學生提高對文明禮儀規范的認識,學會使用禮貌用語,養成良好的禮儀行為習慣。
3.建立良好的文明禮儀教育環境,探索三結合教育途徑
學校也要承擔起指導家庭教育的功能,特別是公德教育。一方面應充分利用家長學校,以提高家長自身素質,樹立家長言傳身教並舉的觀念;另一方面,應充分發揮孩子的教育功能,提醒、督促、幫助和糾正部分家長的不文明行為,進而營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環境,共同幫助、提高孩子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公德意識。良好的環境不僅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為的制約作用。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整潔、優美、生氣勃勃的校園文化環境,發揮著強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教育活動中,學校與家庭、社會文明教育相結合,努力探索三結合教育途徑,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育人空間,充分利用教師家訪、家長來校的機會,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了解學生在家的行為表現,請家長給自己的孩子打分。通過考評,讓學生對照考核內容,明辨是非,看到自己的優點、成績和進步,知道自己的缺點、問題和差距。從而下決心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逐步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4.養成教育是文明禮儀教育的橋梁
教育就是養成習慣,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對教育本質的理解。而「習慣」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行為定勢。俗話說:「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個好習慣」。這是因為一個人良好的習慣一經形成,他的意識就會得到解放,其智力活動就能進入積極狀態,從而形成行為自覺、自控,使智力活動堅持下去直至成功。
(1)抓起點
養成教育的基礎和起點是培養文明的行為習慣,衛生習慣與文明舉止是培養文明習慣的重要內容。要成為一個有禮貌、有道德、有涵養的現代人,必須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2)抓規范
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就必須首先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讓學生學習禮儀常規和待人接物的原則,通過狠抓、實抓、強化訓練,使之內化為一種習慣。
5.開放的管理方式是文明禮儀教育的途徑
改變以往的舊方式,倡導一種開放的管理方式,以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自主意識為主,並藉助多方的教育,形成教育合力,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6.科學的評價是文明禮儀教育的保障
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引導學生在評價中充分認識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班主任要用發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
7.加強學科滲透,暢通禮儀教育主渠道
課堂是培養學生禮儀習慣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學生的大量活動是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課堂教學是進行禮儀教育的最佳時間和空間。我們的指導思想是課堂教學滲透禮儀教育,禮儀教育服務於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把禮儀教育有機地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❻ 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報告怎麼寫
按照學校的安排,本周周末各位黨員教師要深入學生家庭,開展家訪活動。本次家訪一方面是學校黨總支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實踐活動,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了解群眾心聲,解決群眾困難的重要途徑。同時,他也是我校結合學校當前教育教學實際,走進學生家裡,傾聽學生和家長的心聲,在家校之間架構一座美麗的心靈之橋的有效舉措。
為了家訪活動取得理想效果,我和王校長商議,決定先到我們所任課的高一(14)班三位同學家裡去。於是,周四下午我就先與十四班班主任薛老師聯系,徵求他的意見。在他的支持下,我們決定先到葛勝磊、張偉和李志傑三名同學家裡進行家訪。這三位同學有一個性格外向活潑,但學習比較出新馬虎。有一個還念因身體不佳退學的同座,導致情緒有些波動。另一個則對規范辦學下的自主學習還不適應。為了打消學生心中對家訪存在的誤解,周五,我親自召集了三位同學,向他們簡要地說明了本次家訪的意圖,得到了他們當事人的贊同。事後,我為即將家訪的同學簡單准備了四個筆記本,其中有一本上面印有我校的簡介,包括我校的辦學理念、校風、學風、教風、師資狀況、教學硬體狀況、校園文化環境以及辦學特色等內容,目的是讓家長對學校有一個比較細致的了解。其他幾本是給他們用作日常學習之用的。
周六早上8點多,我和王校長乘坐班主任薛老師的車前往學生家裡。首先我們到了張偉同學的家,張偉的父親早就等候在家。我們就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情況向家長做了如實的回報,也聽取了家長關於學生在家學習、生活的情況。同時,我們還就規范辦學下學校的採取的學生自主學習策略、學校高效課堂建設、學校封閉式管理、教師教學和學校收費情況與家長進行了溝通說明。隨後,我們也真誠地希望家長就我校在學生教育和學校建設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給我們提一些好的建議。張偉的父親對我校的管理和老師對學生的教育給予了肯定和贊揚。同時,表示支持學校目前所採取的管理措施,也熱情歡迎學校多開展此項家訪活動。
結束對張偉同學的家訪後,我們臨時決定到由張偉帶路,就近到劉雲同學家裡家訪。劉雲同學是位性格活潑,發言積極,做事負責認真的女生。整天臉上充滿笑容,是位開朗、大方、樂觀向上的學生。來到劉雲同學的家,得知她父母都在工廠上班,家裡只有她自己一人。基於此。我們就與她進行了交流,並送上了我們准備的學慣用品,臨走之際我們與她合影留念。劉雲同學顯得很高興,很感動。一直說老師來家訪還給他們帶禮物,她們真的不好意思!
離開劉雲家後,本准備到葛勝磊同學家裡去,但得知父母都不在家時,我們便決定這次就不去了,等以後再去。於是我們就開車前往祿口街道秦村土橋頭李志傑同學家。由於他家住在村子裡,路不熟悉,他父親便與他騎電動車在公路邊等我們。我們開車20多分鍾後與他們父子兩相遇。他們帶路又走了7、8分鍾土路後我們到了他們家。李同學的父母對我們的到來非常熱情,他們給我們泡上飄著清香味的茶水,端來招待客人的瓜子。我們見狀趕緊勸他們別客氣。趁著喝水的功夫我觀察了一下他們家的客廳,最引人矚目地就是貼滿牆壁的獎狀,那全是李志傑同學在小學和初中得到的榮譽。看到這些,我從內心感知到什麼是父母的榮耀,也更加深了對李同學的認識,他可是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啊,我們一定要使他有更大的發展,絕不能辜負家庭和學生的期望。隨後,我們就學生學習、學校管理、學生在校生活、他們家裡的生活狀況進行了交談,他的父親是位善良、不善言語的人,但很真誠,他對學校提出的建議就是假期能不能把學生組織起來進行教育,開展相關活動。我們也想他說明了規范辦學校,學校不能違規上課,但學校會在規范辦學的前提下採取合適的方式,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才能。也告訴家長在當前的社會壞境下,學生的發展是有多種途徑的,社會評價人才的標准也是多樣的,希望他們能鼓勵學生培養個性,發揮特長,多注重能力的培養。
整個家訪活動非常的成功,我們心裡也很高興,一致認為這樣的活動可以經常開展,因為,通過家訪能使我們更深入地與家長溝通,更細致地了解學生,以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結束家訪活動時已經快12點了,我們覺得很值得、很開心。由於時間不早,加之肚子有些餓了,於是,我們帶著家訪的喜悅走向回家的路程。
❼ 小學家訪記錄家長該如何反饋
通過老師的來訪,了解了自己孩子的情況。不足之處,會督促孩子改進,謝謝老師對自家孩子的關心。大致表達這類意思即可
❽ 急求一份專科師范生大學畢業社會實踐報告,語文教育專業,3000字
xxx中學是一所處於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寄宿式學校。校園位於地蘇鄉,校園面積50多畝。學校一切教學設備齊全。現有26個教學班,學生總數為1896人。共有在編教師98人。但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除語文外其他科目的教師都還是極缺的。特別是英語、歷史、生物、地理教師嚴重不足。
實習內容、過程及體會
頂崗支教的主要內容是全面接手被頂崗老師的教學、教研和教育工作。概括的說就是教學實習和班主任工作實習。
1、教學實習方面
第一步:在十月十七日至十一月七日這二十天時間主要是聽指導老師和其他老師的課,並且完成對學生的認識和了解。其是「備好學生」「備好課堂」的基礎。通過聽二十多節的課。這讓我受益良多。其中最大的收獲是讓我了解了學生的基本情況。比如:學生的性格;學生上課是的專注度;與及學生在課堂上參與課堂的態度;學生的基礎情況等。而這些東西將為我下一步教學環節「備好學生」作準備。除此之外我還聽了唐春萱、易程、唐彬等多位老師的課。從中我明白了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最主要的是如何實現語文教學的生活化。是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就必須要進入學生的現實生活。即學生感興趣並引起學生注意的話題。這樣才真正的有實現語文生活化的問題。
總之,在這個直接面對學生的准備階段有很大的感觸。自己也由原先的無目的、無意識狀態逐漸進入角色。
第二步:十一月七日至十二月二十日四十天時間是我全面接手教學工作。著期間自己全面接手172班的無問教學工作。期間完成了三個單元(一個小說單元、一個童話單元和一個古文單元)的教學活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新三維」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習。這讓我在教學實習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各單元的測驗中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最讓我自己感到欣慰的是學生轉變了他們原先的學習態度。他們由原來的不喜歡語文到喜歡再到主動的提出要成立學習興趣小組。課堂上也由原先的被動的接受知識到主動的去參加各種教學討論和探究活動。並且加強了和同學、老師的交流。與此同時我把教學形式向課外延伸。讓他們自己感受生活化的語文。這樣是他們對語文不再陌生。感覺到的是現實中的語文。
以上說的都是在學生方面的信息。以下是我整個實習教學中的感受和體會。
首先,要上好語文課必須要讓學生喜歡授課老師。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教師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並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是屬於「備好學生」的環節。要在「准備好學生」方面做得好是至關重要的。除此之外,「備好學生」方面我要快速的認識他們。而我在這個環節用了3天的時間就把他們記住了。並且隨見隨叫出他們的名字。這讓我的學生有了一種被關注被尊重的感覺。通過這種簡單而實際的方式我進入到學生的圈子裡面去了。如果說只這樣做就認為做到「備好學生」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這期間我還認真的批改了他們的周記。並叫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訪談。從中我了解到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喜歡的是一種快樂而有趣的語文。他們接受的是一種簡明的教學方法。針對這些我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就引用了故事和探討式的教學模式。並讓他們自己組織學習興趣小組。通過交流式的學習教他們從中取長補短。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輕松。在這種環境中得到知識和各綜合技能的提高。「備好學生」,我現在看來就是:「備好學生的性格、備好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備好學生接人納物的方式、備好了學生的人格尊嚴」.
總而言之,學生必須是一個成長著具有獨特個性的平等的人。要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被愛。
其次,一個老師想上好一節課,那麼他必須身兼數職。在他的身上要有多種知識的綜合。「備好文本」就是這樣要求我的。「備好文本」的第一步是要我有設計者的才幹。文本的知識是零星的部件。只有發現其中的結構聯系才能把他們捏成為一個知識的體系。而這個知識體系的創造者、設計者就是老師。「備好文本」的第二步要求我融入當地生活和環境的能力。通過觀察和了解才能使學生更加容易的接受文本。語文生活化的問題我覺得在現階段做得不是很到位。「備好文本」的第三步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很好的表達能力。如果我們說話時東一句西一句就會讓學生不知所雲。相反,如果我們開口就能旁徵博引就會吸引住學生進入情境進入文本的興趣。「備好文本」的第四步我認為是做好引導學生進入文本。在我的75天的教學實習的時間里我覺得故事的引入最能吸引學生。比如我在12月10日上的公開課一樣。「四川小毛孩」的故事就能很好很生動的引用到文本中來。其中在說故事的細節上要盡量做到生動感人。
最後,上好語文課必須要有很好的課堂機智。也就是要「備好課堂」。在我教學的過程中我有這樣一個發現:如果我用講授的方式上課的話會有很多同學睡覺。並且課堂也非常的混亂。而當我運用討論探究式教學時學生就很活躍,課堂效果也很明顯。並且我發現如果能抓住學生的話題進行教學那是最好的。比如我在上《犟龜》時就由學生的一個問題:「龜,王八,而王八最笨了。」我就抓住了著個「笨」字讓他們再結合文本去探討。最後在對比中的出「犟」的本質。所以原本要用3個課時的內容我只用了兩個課時就上好了。而效果比預期的要好很多。除此之外我認為「備好課堂」要注意的一個話題是教師的狀態問題。學生喜歡的是快樂的老師。因為他們想在語文的課堂上尋找快樂。在這里我深深的感受到其中的利害關系。在上公開課那天由於自己的緊張造成了表情的過於嚴肅和語言的顫抖,這是很不好的。這使我在想表揚學生時由於語言把握的失控而給聽課老師誤認為是批評學生。所以,「備好課堂」那就是要有一顆快樂的心。
總而言之,以上是我教學實習中感受和經歷的一些思考和變化。在教學環節要做好的三件事是「備好學生」「備好文本」「備好課堂」。
2、班主任實習工作方面
在整個實習生活過程中我覺得我在這里取得了很大的收獲。經過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努力按原計劃完成任務。並且在其間感受很多。而我的整個班主任實習工作是按如下步驟和方式進行的。
第一、十月十七日至十一月七日熟悉班級情況。而這其間主要的工作是協助原172班班主任工作。我在進入學校的第二天就拿到了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表——學生花名冊。並且在第一時間內熟悉了本班的學生。2天之內叫出他們的名字。而且這給我接下來的了解學生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其中,在協助工作期間我感受最為深刻的是我指導班主任工作的認真嚴謹。而這也促進了我觀念性的轉變。這種改變使我提前進入了狀態。讓我以真實的教師的身態進入我的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工作。
第二、十一月七日至十二月十日全面接手班主任工作。其中我嚴格的按原班主任的標准辦事、進行班級管理的同時做了以下的工作。
首先:從關愛學生做起。根據他們班級情況做出工作計劃。做班主任工作中,我認為最主要的是關愛你的學生。第一件事情我要做的是叫他們要懂得講衛生、講文明。從開始的一團糟,班級一度混亂到強調後的整潔文明。並且由教室逐步擴展到宿舍再到整個校園。而這期間我只告訴他們:「這是我們自己的地盤,請大家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雖然很俗,但我意識到這是給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地位。所以在實施這一項工作時就顯得很順利。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只要我們能夠真心實意的去引導他們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管理班級,從小愛做起。
其次,在做班主任工作中要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農村教育中現存的一個很大問題。現在大多數的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真切關懷,缺乏一種正常的家庭教育。因而造成了他們心理的不穩定,甚至是叛逆的心理。在這段實習的日子裡我遇見的三位學生是這一類學生的代表。韋清善、韋明玫、韋景山這三位同學在我到來之前是政教處的常客。其中在此期間我不斷的找他們談心,其中韋明玫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一共和他們聊了九次。這個孩子原本非常調皮。一切問題學生身上有的問題在他身上都存在。而在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問題的根本是他們想引起學生和老師的注意。所以我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同他們分享,叫他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如今雖然他們還沒有完全的改變過來。但他們已在逐漸的意識到自己的缺點並慢慢地糾正過來。
再次,在做班主任工作中一個重要的關系必須要處理好,這個關系就是與家長的關系。「家訪」是其中的關鍵。我在幾次家訪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家訪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橋梁。通過家訪讓我知道了一些學生性格形成的關鍵。這有助於我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並且我認為通過家訪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真愛。這樣才能使學生從本質上、內心裡真正的接納我們。與此同時,通過學校與家長的全面配合才可能使學生健康的發展。這種了解三方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問題與感受
通過這75天的頂崗支教實習我在教育教學的方法和經驗上有了很多收獲。同時也取得了各項技能提高。但也還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點。無論是怎樣的體驗也好都讓我更加清楚的認識了自己。
與此同時,我在教育教學實習發現了現階段教師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學校管理人才的缺少。
在課改之後,農村中小學的教師普遍存在一種懈怠的心理。首先,突出表現在師德方面。用他們的話說:「只管學生打架殺人這類事,其他問題一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讓我感觸很深,我想這其中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教師的師德教育跟不上教育的改革;第二,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跟不上;第三,學校孤立而不負責的管理造成教師本身的利益受到了威脅。其次,表現在學校管理水平上。第一,學校的管理章程不明確;第二,學校用人存在問題,其用人很大程度上是地方保護。真正有管理才能的人不能發揮其作用;第三,學校管理層內部不和諧。這造成了分工不明、職責不清。從而導致了工作的不分孰重孰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