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教師擁有師德

教師擁有師德

發布時間: 2021-08-26 16:57:10

A. 如何成為一名具有高尚師德教師

教師是「育人」的奠基者和實施者,歷來被人們尊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被喻為「園丁、春蠶、蠟炬」。無論哪種美譽蘊含著人們對教師師德、師風、師能更高的期待。正為師,德高為范。自古以來,這就是我們教師的形象。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怎樣做一名新時期師德高尚的人民教師,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去做 :
一、做一名師德高尚的人民教師,首先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做一個有德行的人。一個師德高尚的教師必定是一個具有優秀品質的人,只有品質優秀的教師才能有人格魅力,也才能有感染學生的人格魅力,人們常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來評價教師,其實做到後面這一點更不容易。
二、做一名師德高尚的人民教師,就要不斷反思,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每堂課結束後了解學生掌握了多少、懂得了多少,還有那些學生需要課後輔導,總結一節課的成功之處和需要改進的環節。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21世紀是科學飛速發展,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作為跨世紀的一代人民教師必須懂得遠程教育和終身教育,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吸取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手段,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生逢其時,就該努力拚搏,抓住良機,在不斷完善自身的同時形成精湛的教學技能技巧,從而在工作上得心應手,這是做一名師德高尚的教師的前提和基礎。
三、做一名師德高尚的人民教師,就要努力做到「三心」。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到「三心」——愛心、耐心、細心。愛心是教師走進學生,了解學生內心世界,點燃孩子心底真情的火炬。愛心的付出是前提,關鍵是在工作中要有耐心,有了耐心,我們才會更加熱愛我們的事業,才會更好的付出全部愛心。細心是灌溉孩子乾涸心靈的細雨,是教師愛心的表現形式。讓我們老師用愛去寬容他們,給他們自我改正的機會,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戰勝自我。
四、做一名師德高尚的人民教師,就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於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於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總之,做為一名老師,我做一個有責任心、有愛心的人,腳踏實地、不斷地反省總結,在教育、教學的工作實踐中,用高標準的師德觀念,規范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質,努力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更好!

B. 教育部越來越重視師德,師德對於一名教師有多重要

一個學校老師的師德肯定是作為老師最基本的素養,如果連自身的品德都不過關的話,那這樣的老師是沒有資格去教育自己的學生,所以詩的對於一名教師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很多一些新聞往往都會報出一所學校,某個老師會做出一些令人發指的行為,說實話,對於這樣的人是不能稱為老師的,而且這樣的行為也會受到千古罵名。所以現在的教育事業學校也是非常重視老師的師德。不僅對老師進行專業的培養,而且也會通過各方制度的管控來約束老師,讓這些學校充滿正能量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受到最良好的教育。

師德的傳承需要老師和學校共同的努力。

我看過很多一些老師,他們不僅授課非常的清晰,而且品德也是非常的好,不僅在關心孩子的學習,用心非常好多。而且在生活上也都會給予很大的幫助,就拿我曾經的一位老師來說他本身也不是特別的富裕,但是他也願意為班上條件差的同學提供很多的致敬援助,說實話,對於這樣的老師也是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總之不管怎麼樣,對於一名教師來說,教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還是要教育學生在面對未來的生活當中,是以如何的心態去戰士的,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夠做到品德如一那麼談何教育呢。

C. 現代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師德---對教師師德內涵的思考

內容提要:目前,提倡教師做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學生」,強調教師無限犧牲時間,精力、生活、健康乃至生命「敬業」的傳統師德觀還在盛行。殊不知,這種過分強調老師犧牲的師德觀與當今時代旋律已有諸多不符。本文就當今教師的師德內涵做了初步探討。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它包括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行為准則,以及他們在工作中將這些規范、准則逐步內化而形成的觀念、品德。通常,人們所說的「師德」是就後者而言。 說到師德,曾經我的腦子里會浮現並震撼於這樣的畫面:深夜,羸弱多病的身影伏在昏暗的燈光下備課、批改作業;在自己家人病重或痛失親人的情況下,依然堅守教育教學第一線…… 在經歷了二十多年風雨坎坷的教學生涯後,自己雖然早已成了這畫面中的一員。可回首往事,看看現在,心裡卻不免生出一絲涼意! 一、傳統師德觀的特質及其產生的社會背景、歷史根原。 傳統師德觀的特質是強調教師的「犧牲」精神,提倡教師做「燃燒自己,照亮學生」的蠟燭,從而忽視了教師個體生命價值的存在。 傳統師德觀產生的背景是我國歷史上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社會。這種社會實際上就是一種封建統治者改朝換代的輪回。不斷重復的「家天下」的統治模式使得教育長期淪為統治者統治人民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統治者培養奴役人民的工具(官員)和被奴役的對象(百姓)。教學及考試選拔的內容主要在「四書五經」里取材;教學方式是老師傳授學生接受;學生學習方式主要靠死記硬背;考試答題一般也只能承襲「古聖先賢」的觀點,不允許有個人創造性的見解。 為「家天下」服務的目的性決定了傳統教育的封閉性。正是這種為統治者服務的目的和封閉性特點決定了傳統師德觀的基本特質——將老師作為「犧牲」的對象。 1、「家天下」的統治時代,只有極少數的統治者才是國家的主人,他們才有做人的權力和資格,只有他們的利益才會得到保護,忽視甚至犧牲教師的個體生命價值,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2、在輪回中緩慢發展的相對穩定的封閉的社會生活環境及教育教學目的、內容、方法的長期固定,使得教師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犧牲」來換取學生的「美好前程」。「燃燒自己,照亮學生」自然就成為社會對老師的要求和老師的自律行為。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只要老師孜孜不倦,學識淵博並嘔心瀝血用自己的「一桶水」倒滿學生的「一碗水」,學生就能憑著這「一碗水」考試晉級,陞官發財,風風光光或平平淡淡過上一輩子。於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成為古代先賢的訓導。於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成為社會對教師及教師們自身的自律要求。這些詩句也就常被人們用來描述、鞭策或贊美老師的形象。 二、傳統師德觀與現代社會的矛盾。 (一)現代社會已普遍進入民主法治時代,每個社會成員都成了國家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民主權利。教育的目的不再是為極少數人服務,而是為全體社會公民服務。教師作為社會公民的一部分,自然應享有同等的生存發展的權利。一味強調「犧牲」老師,與現代民主法治思想相沖突,顯得不公平,不合理。 (二)現代人文觀認為,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都應得到尊重和關懷。老師的生命理當應在被尊重和關懷之列。因此,老師的健康權及享受生活,享受生命的權利應該得到保護。一味提倡老師「犧牲」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是不人道的。 (三)現代社會理念,重視個體生命價值的存在,每個個體都是社會的寶貴資源和財富。只有每個個體生命價值的最大化,才能構成社會整體價值的最大化。因此,除非特殊情況,萬不得已需要老師挺身而出見義勇為,強調老師犧牲,這是社會資源的浪費,是不劃算的。 (四)現代社會背景下,老師「燃燒自己」,不可能「照亮學生」。 隨著現代社會普遍走向民主、法治化時代,社會發展不再是簡單遲緩的封建輪回,而是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尤其隨著當今知識經濟,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知識呈爆炸式增長。社會生活內容和背景的改變,使得傳統的師德觀——無限犧牲老師的時間、精力乃至健康、生命的敬業方式,即便老師很淵博,很犧牲,將自己「燒成灰燼」,用自己的「一桶水」倒滿學生的「一碗水」,也不可能真正「照亮學生」,滿足學生一生的知識需求。 (五)本人及許多老師的教育教學實踐,工作、生活經歷都證明如果注重老師個體的發展,保障了老師的身體健康,並給老師適當的學習、充電乃至享受生命的時間和機會,反而能保持教育教學的源頭活水,保障教育教學質量。 因此,從現代民主法治思想及現代民主主義人文觀,當代社會生活形勢及自身體會等多角度看,過分強調教師犧牲的傳統師德觀都是有偏頗的,傳統師德觀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 那麼,師德內涵應如何界定?或者說,現代社會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師德?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教師,師德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經長期思考,本人認為: 一、繼承和發揚傳統師德觀的合理因素,愛崗敬業,熱愛學生,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潛心於教育教學工作實踐和理論研究。「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教師的職業是教書育人。尤其作為當代社會的教師,其勞動的知識性、專業性、藝術性、復雜性、長效性、示範性與創造性的特點,決定了作為教師必須要繼承和發揚傳統師德觀中的合理因素,愛崗敬業,「愛生如子」,並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不計名利,心無旁騖,致力於教育教學工作。 二、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自從人類進入了民主文明的法治時代,教育就不再作為統治者愚弄麻醉人民,維護自身統治的工具,而成為培養能夠適應並推動社會發展的人才的專門機構。傳承人類文明,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生存發展的合格公民,是現代教育,也是當代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在教書謀生的同時,是否存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是衡量一個現代教師是否擁有師德的重要標准。 三、實施現代民主教育,杜絕傳統專制教育對學生的戕害。 現代民主教育,即培養學生民主意識和能力的教育。民主意識主要指平等意識,每個社會成員都是平等的國家公民,享有平等的民主權利。民主意識還指主人翁意識,社會責任感。每個社會成員對國家和民族乃至整個人類都擁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回溯歷史,人類民主平等,做國家主人的願望由來已久。俯瞰今天,世界及我國都進入了民主法治社會,民主進程已不可阻擋。當今時代需要的不再是只知順從主子的奴僕,而是懂得人的尊嚴,具有獨立完整的人格,既能享受民主權利,又能承擔社會責任的具有民主意識和能力的社會公民。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實施現代民主教育,還是沿襲傳統專製做法,這關繫到我們是否在旅行教師職責,是否在為祖國培養合格公民。 現實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至今還有許多教師有意無意地沿襲了傳統教育中的專制理念和習慣做法。缺乏民主平等觀念,放不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在學生面前擺出全知全能,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採用傳統的「人治」模式,靠個人威信管理班級。忽視學生個體差異,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拔苗助長」。對學生簡單粗暴,甚至實施高壓,體罰、變相體罰手段,美其名曰「負責任」,出了問題還喊冤!殊不知,這種高壓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往往心態扭曲,形成奴性人格,不符合未來社會的要求。這種「負責任」的教師實際正在干著對學生,對未來社會「極不負責任」的事情! 四、堅持素質教育,抵制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的不合理已經被人們公認。素質教育是與應試教育相對的在飛速發展的現代民主、文明、開放的社會背景下形成的一種全新的理想的教育模式。它符合現代及未來社會的要求,體現了人們對社會生活的普遍願望,代表了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是中國教育的希望。 應試教育在中國歷史悠久,根基牢固,在思想上難以肅清其餘毒。何況,近年來一些競爭激烈的大城市,尤其一些所謂的名校,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應試教育操作體系。因此,「素質教育喊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搞得扎扎實實。」曾經讓人感到驚訝,而今,素質教育音訊寥寥,偃旗息鼓,人們幾乎羞於提及!應試教育卷土重來,大張旗鼓,卻不再有人奇怪! 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良知的教師,當你承受應試教育的強大壓力,當你面對個人名利和社會使命、學生發展的抉擇的時候,選擇後者就是堅守師德!換言之,工作中把學生當人看(而不是自己利益的砝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幸福和社會發展需要來施教,這就是師德! 綜上所述,現代教師的師德應該包括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關心、熱愛學生,潛心於教育教學工作實踐和理論研究;有現代人文觀和民主教育理念;有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有淵博的學識並孜孜以求,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來適應和推進教育教學工作發展等內涵——這就是現代教師應具備的師德。

D. 教師為什麼要有高尚師德

教師是教書育人的。如果教師本身的素質比較低,請問他能交出怎樣的學生呢。教師必須以身作則,這樣才能交出好學生

E. 教師師德的內容有哪些

1997年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一、依法執教。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在教育教學中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
四、嚴謹治學。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五、團結協作。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
六、尊重家長。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系,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與配合。積極宣傳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訓斥、指責學生家長。七、廉潔從教。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八、為人師表。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嚴於律己,作風正派,以身作則,注重身教。
2008年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F. 師德師風有哪些

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師風。

對教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孩子的真心擁戴。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

G. 師德在教師隊伍內涵發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師德在教師隊伍內涵發展中的作用有帶頭作用、凝聚作用、杠桿作用和潤滑作用。

1、帶頭作用:

教師職業道德(師德)的產生和發展,是同人們教育活動的發展直接相聯系的,它對形成教師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理想,形成教師特有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傳統,起重要帶頭作用。只要從事教育工作,師德永遠是第一標准,永遠是「一票否決制」的「零容忍」。

2、凝聚作用:

從實踐的角度看,師德高尚,具有良好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其學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因此,師德好的老師能夠團結所有學生,增加班級凝聚力。

3、杠桿作用:

好師德培養好教師,好教師造就好學生,好學生譜寫好未來。教師擁有好的師德,才能教出好學生,反過來好學生也能發揚教師的名聲。這個影響是雙向的。

4、潤滑作用:

師德是教師行業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調整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領導,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能綜合教師的各項素質。

(7)教師擁有師德擴展閱讀:

教師應該具備的師德:

作為人民教師,無疑地,自踏進校門的那一天起,便應對每一位學生負起責任,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各方面都得到發展。

對後進生,做為教師,更多給予學生的,應該是要多的關愛,使他們能夠在這溫暖集體里得到足夠的關懷與鼓勵。都說「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教師一定不能對學生感情用事,厚此薄彼。

教師需要為人師表,從自我做起,時刻注意審視與鞭笞自己,保持最正確最良好的教學狀態。於是乎,師德的積極作用也在教育教學中得以充分體現。

熱點內容
集英語 發布:2025-05-16 17:04:47 瀏覽:492
老師被虐漫畫 發布:2025-05-16 14:44:27 瀏覽:702
生物中規律 發布:2025-05-16 10:58:44 瀏覽:154
班主任種子 發布:2025-05-16 09:59:57 瀏覽:333
財富地理博客 發布:2025-05-16 08:15:18 瀏覽:567
語文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冊 發布:2025-05-16 05:07:12 瀏覽:666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
生物醫葯峰會 發布:2025-05-16 01:03:54 瀏覽:210
科倫博泰生物 發布:2025-05-16 00:28:34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