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為師生賦能

為師生賦能

發布時間: 2021-09-04 16:19:28

如何立足本職崗位為一線師生服務

首先,為學校的校園生活服務。
家長信任學校,把自己的孩子託付給我們,我們就得從學生的校園生活、安全、健康著手,實施相應的服務管理,關注校園內的一切,確保學生有一個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
其次,我們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務。
讓所有的學生能充分、平等的從教育機會中獲益,促進全面的教育質量提升,是我們後勤人員優先考慮的目標。我們能滿足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讓學生充分的發展。
總之,我們服務於學生。努力使全體學生滿意,並在服務的同時教會他們怎麼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師生在學習和生活方面有什麼困難,我們都會盡可能的快速為他們解決,讓他們滿意。

㈡ 如何立足本崗為教育教學及師生服務

如何立足本崗為教育教學及師生服務

做為一名電教信息技術人員,其實在單位就是一名服務人員,因為不僅僅服務於本單位,還要服務於基層學校,做好服務工作,也就做好本職工作了。
一、熱愛 熱愛本職,我們任何一個人在步入社會走上自己工作崗位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成了在我們工作生涯中一個永恆的主題。不會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你喜歡瞭然後才去做的,工作亦是如此,無論從事何種職業,什麼職位,收入高低,都應該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這也是我從事工作以來一直對自己說的一句話,因為干哪一行我們可能選擇不了,但是我們既然幹了這一行就要學會去愛這一行,因為愛這一行了才會去細心的專研這一行,這樣才能更好地干好這一行。也就是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崗位。
二、學習 一名教師應該把學習放在首位,有一個好的學習的精神。首先要重視政治理論學習,還要加強自身業務技能學習,一日不學後退三年,信息化的時代,新知識,新技術,新信息的出現有待我們盡快地去學習和掌握,以便更好的服務於大家,可是在工作中每天都幫於工作,學習時間少了,上網動查新信息的時間少了,但我仍會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每天晚飯後也要網上學習一會兒,什麼是翻轉課堂,如何做MOOC,新出的各種軟體都是做什麼用的,今天的教育新信息又有哪些,我都會去學去看,且不說學了多少會了多少,但最起碼我懂了一點,也是學到了知識,豐富了頭腦,了解了教育的最新動態。我想這些不僅應該是當代教師所必須了解的,更是做為電教人員必須要知道的。因為走在信息時代最前沿的是信息人,電教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豐富自己的閱歷,才能更好的為開展電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盡快成為電教工作的行家裡手。
三、真誠 真誠待人,平等待人,不論職務高低,不論工作分工,都要虛心認真傾聽基層學校和單位同事的意見和建議。在工作中要盡最大努力為基層學校和同事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但是有些問題由於個人技術能力有限,不能非常滿意的解決同事的困難,感到很內疚,因此還需要加強業務技術能力的學習提高,盡最大的能力為單位為基層學校服好務。
四、擔當 做好本職工作,就要從現實做起,從自己做起,勇於主動承擔工作責任,而不是逃避責任,學會擔當,才會盡職盡責,盡心盡責,工作中細致認真,盡心盡責,出現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勇於為工作獻計獻策,勇於實現工作中的創新,結合本職崗位的特點,樹立自己正確的事業觀,價值觀,規范自己的行為。既然選擇了這項工作,就當義不容辭,滿腔熱情地對待它,專心專意做好它。凡事就怕「認真」二字。對自己的工作要認真研究,抱有一顆好奇心,嘗試去喜歡他,不會的就潛心學習提高,從中找到工作的樂趣。
五、奉獻 我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只要盡自己的所能圓滿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盡到應盡的職責,對工作問心無愧,這就是一種奉獻。滴滴細流,匯成江河。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只要我們自己把本職工作做好了,就是為社會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克服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不敢說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最好,但我會爭取做得越來越好。

㈢ 小學音樂教學軟體有哪些

小知大數做音樂教師好用的信息化工具,讓更多的學生學會識讀樂譜、欣賞音樂、鋼琴彈奏,為學校美育教育貢獻一份力量!

㈣ 文化長廊的要怎麼介紹

確立了以「心育、樂學」為發展主線,以打「造書香校園」為辦學理念。為了踐行這一理念,努力營造一個寬松的育人環境,讓孩子在這里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我校大力加強校園書香文化建設,積極動員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精心布置了校園文化長廊,讓一面面牆壁會說話了,一面面牆壁能育人。下面就請大家跟隨鏡頭,一起來欣賞這精美的校園文化長廊吧!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室外文化牆,有領導關心、有師生活動圖片,通過鮮明的色彩,展現出我校師生在上級領導的關系下,孩子們在校園里的輕鬆快樂的學習生活和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也突出了我校老師在工作之餘注重學習,不斷豐富自我的進取精神。接下來的是師生的書畫作品,有主題為《我與詩歌同行》、《綠色環保》、《安全伴我行》的手抄報。師生們精心設計的作品,美輪美奐,彰顯出了他們對美的追求。
在學校教學樓走廊、過道、教室內牆壁上懸掛富有靈性設計的古詩詞或偉人畫像或名人名言,「書畫長廊」布置師生作品,記錄學生書法與繪畫的成就,為校園增添書香氣息;每個班級都有書香櫃,通過「班級圖書角」和教室布置,創建「書香班級」。班級黑板為學生作品的陣地,讓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聞到書香,讓他們每天在這樣的閱讀中生活。在學校顯眼處布置富有人文氣息的宣傳標語,讓學生在靜態的校園文化中閱讀經典,閱讀思想,閱讀精神。使學生能移步換景,沉浸在濃郁的書香氛圍中。
圖文並茂的牆壁語言從不同側面為師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激勵自我的平台。在第一時間傳遞了整個學校濃厚的文化氣息,讓廣大師生樂於品味,樂於感悟。小小的文化長廊,凝聚了孩子們的智慧,寄託著老師的殷切期望,同時也蘊含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它必將照亮孩子們的人生!

㈤ 北京嚴禁學校參與小飯桌經營

是的,3月3日,北京市教委、市市場監管局、市衛健委聯合發布《關於切實做好2021年學校(幼兒園)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學生午間、課後的活動納入校內全時段管理,校外就餐實行外出請假制度,嚴禁學校以任何形式參與社會「小飯桌」的經營與合作

各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督促和指導學生食堂和學生餐配送企業加強規范管理,改善硬體設施,提升學校(幼兒園)就餐保障條件和管理水平;強化科技賦能,推進智慧監管,通過將視頻信息接入學校(幼兒園)或教育部門網頁、APP以及第三方平台等方式,保障師生、家長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到2021年年底,學校(幼兒園)食堂、學生餐配送企業基本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

(5)為師生賦能擴展閱讀

學校原則上不制售冷食生食:

各級各類學校要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嚴密防範學校(幼兒園)食堂運行管理風險,嚴格執行食品加工製作操作規范,確保食品的采購、貯存、加工、留樣等環節安全可控。嚴密防範學生餐配送企業制餐送餐風險,規范校內分餐操作流程。

嚴密防範冷鏈食品管理使用風險,使用畜禽肉、水產品、乳酪等零度以下進口食品的單位,要嚴格按照本市進口冷鏈食品管理要求,使用「北京冷鏈」小程序進行貨物登記和流轉。

食堂從業人員必須100%持健康體檢證明上崗,定期組織核酸檢測,嚴格落實晨午檢和症狀監測制度,直接接觸冷鏈食品的從業人員,必須按要求做好個人防護。

食品原材料嚴格落實食品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采購記錄制度,建立全鏈條閉環追溯管理體系。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原則上不得制售冷食類、生食類、裱花糕點以及四季豆、鮮黃花菜等高風險食品。

㈥ 教師如何務實搞好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

解決好工資待遇問題

㈦ 為增加師生間的相互了解,增進師生情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第一:師生抄一起玩你襲畫我猜 培養默契 第二:學生對老師提出介意或者 看法 第三: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和目標。 這次活動 有意義的推動了師生的情感,以後我還可以通過這種方法有效的提高 師生的情感橋梁 謝謝 .........

㈧ 怎樣促進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一種社會關系,它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形成的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這一關系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師對學生發展的教育、關心、愛護、指導和幫助等方面的關系;另一方面是指學生對教師的教育、關心、愛護、指導和幫助等方面所表現的接受、反感、恐懼、緊張、抑鬱、對抗等方面的關系。由此可見,師生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師生之間只有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才能達到和實現我們的教育目的。要處理好這種關系,作為老師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師德修養。也就是說要愛護和尊重每一位學生,嚴格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幫助每一個困難的學生樹立信心。避免使用過激的語言,多用一些鼓勵性和表揚性的話語。不能以貌或以成績取人,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要多看一眼,要不厭其煩,讓他們感到你的真誠,使他們覺得你是真心的關心他們,從而改變他們的學習態度。讓學生真正感覺到教師不僅是一座知識的寶庫,更是高尚品格的代表,是值得信賴的朋友,也是終生敬重的楷模。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按照教師職業規范去行事,做到關心、愛護學生,尊重、理解學生,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決不能利用師生關系為個人謀私利。但在實際生活中,由於部分教師在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師生關系較為緊張。有的學生因不喜歡某位教師而不喜歡他所教的課程,從而影響到學習成績的提高。 其次,要處理好師生關系,教師還要時刻規范自己的言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身教重於言教」,對學生身心最深刻的影響莫過於教師自身素質的完善和提高。強烈的刻苦鑽研精神,勤奮拼搏的意志力,嚴格的自律、科學的態度是一名教師必不可少的修養。 無論你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身為人師,自身的言行就與一個班集體的風氣密切相關。要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必須深入學生,融入班級中去。因此,教師應積極參加班級的各項活動,增加與學生們相處的機會。同時通過這些活動也可以讓學生了解教師的另一面,從而形成一種信任、平等、和諧、融洽的關系。 再次,要處理好師生關系,教師還必須轉變傳統觀念,完善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傳統的評價體系過分重視學生成績,致使不少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對後進生的教育,使他們不能得到應有的教育,進而出現厭學、逃學現象,導致師生關系非常緊張。要改變這一局面,需要建立一種科學的評價標准,實施多渠道素質教育,真正實現「轉化後進生」,最終做到「沒有後進生」。 最後,要處理好師生關系,教師必須從「主體思維」向「關系思維」轉變,即倡導以「對話」為內在精神,從非對話時代走向對話時代。如果說以前的知識教育、個性教育、融合教育都是主體思維產物的話,那麼對話教育倡導的則是一種超越主體的關系型思維方式。在這種思維方式下,教師、學生、知識,不再是一個個獨立、封閉的個體,他們在開放而又寬松的情境中進行著對話、溝通和交往,彼此發生著各種各樣的關系。「對話」精神的引入,使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接受教育。從學生那裡了解他們的思想、心理發展、知識結構等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實際上也是一個接受教育的過程。作為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可以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充分表達各自的意見,使教師和學生在「平等」交換意見的過程中達成融洽、和諧,從而有利於師生良好關系的形成。

㈨ 做一名學生如何實現實際的為廣大師生服務的宗旨

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做自己該做的事,不要在意人家有沒有看到,忘記服務宗旨,只為是提升自己人格修為。

㈩ 如何建立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關系

在看待教與學的關繫上,傳統教學片面強調教師的教,形成了以教師為本位的教學關系。其表現為:一是以教為中心,學圍繞教轉。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教學就是教師將自己擁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學關系就是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不是教師的教服從、服務於學生的學,而是學生的學服從、服務於教師的教。二是以教為基礎,先教後學,教多少、學多少,怎麼教、怎麼學,不教不學。教與學本末倒置,導致學生的亦步亦趨、囫圇吞棗,最後摧毀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甚至導致教師越教,學生越不會學、越不愛學。
教學關系不是靜態的、固定的,而是動態的、變化的關系。從學生角度來說,整個教學過程就是一個「從教到學」的轉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斷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能力;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長,教師的作用在量上也就發生了相反的變化。最後是學生的完全獨立,教師作用告終。根據這一基本思想和思路,江山野先生把教學過程劃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完全依靠教師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所要學習的每一點知識都要靠教師來教,在學習中每前進一步都要靠教師引領。第二階段是基本上依靠教師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已經可以不完全依靠教師了,他們已經獲得了一些自己學習的能力,可以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自己獲取一些新的知識。第三階段是學生可以相對獨立地進行學習的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和標志就是學生已經基本能夠自己閱讀教材,大體明白所要學習的內容;但是並不一定能夠理解得確切、全面、透徹,也不一定能夠抓住要領,並且常常會感到學習上有許多困難。第四階段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可以基本上獨立學習的階段。第五階段是學生完全獨立地進行系統學習的階段。
學生在校學習全過程可以劃分為這五個階段,學生學習一門課程(乃至課程中的一章、一個單元)往往也要經歷這五個階段。每個教學階段對教學方式方法都有一些質的規定性,第一階段的基本教學方式是:教一點,學一點,練一點;第二階段的基本教學方式是:問答、閱讀、演示、講解相結合,逐步啟發、引導學生自己探求未知;第三階段的基本教學方式是:首先讓學生預習,然後根據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教學;第四階段的基本教學方式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學;第五階段的基本教學方式是完全由學生自學。總之,教師選用教學方式、方法一定要有動態的、發展的觀點,要適合各個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唯其如此,才能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過程從一個發展階段推向另一個發展階段,最後培養出具有很強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人才。
從教師角度來說,教學過程就是一個自身專業化成長的過程。第斯多惠說得好:「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和教育好,他就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為教學生,教師必先教自己。以促進學生的學為落腳點,教師自身的教與學在教學中也是同步發展的。
對此,一位語文教師是這樣舉例說明的:為教好魯迅小說《葯》,首先必須博覽、研讀與《葯》有關的研究資料及魯迅其他作品,以增強對魯迅作品的感悟;其次還得搜集、研究名師處理本課的教學研究成果或方法,把它當作自己教學的借鑒。這樣一課一課地「教」,一課一課地「學」,天長日久,日積月累,就能使自己成為語文教學所需要的「雜家」和「專家」。陶行知先生曾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
當前,面對新課程新的設計思路、新的目標要求、新的內容體系、新的實施策略,面對急劇發展變化的教育對象,教師必須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成為學習型教師。唯其如此,教師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豐富自己的學識,拓寬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從而適應不斷發展的教育教學的需要。
實踐證明,教師通過學習,可以汲取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精神營養,並把這種精神營養轉化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既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又全面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熱點內容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
是在下輸了是什麼梗 發布:2025-05-15 01:59:54 瀏覽:289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
小班幼兒英語 發布:2025-05-15 00:00:31 瀏覽:854
思教育網 發布:2025-05-14 22:14:17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