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師德為首
Ⅰ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學是師之骨,德為師之魂.什麼意思
就是品德高尚的人就能夠成為老師,學問淵博的人就能夠成為典範。「言高為師,身正為范」即為言語高深的人成為老師,行為端正的人成為典範;師和范是老師、典範的意思。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意即身正才能師為人范。他道出了作為一名合格教師,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高的文化水準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應有良好的道德素質。
陶行知指出:「教師的道德品質,不僅是規范自己行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於教育學生的需要,教師職業的特殊在於育人,不僅用自己的學識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育人,不僅通過自己的語言去傳授知識,而且要用自己的靈魂去塑造學生的靈魂。
都是修身養性的名言,指的是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師的言行就是道德標准。因此人們把「人類靈魂的工程 「 師」的崇高稱號給予人民教師。
(1)為師德為首擴展閱讀:
陶行知先生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對我國教育的現代化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不僅創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而且進行了大量教育實踐。細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創新猶如一根金線,貫串於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個部分。
創新在這里指革除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舊」,創立與社會、歷史進步相符的「新」。創新還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掙脫教條的束縛,從僵化習慣性思維中走出來的含義。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創新,也表現在培養目標上。
他針對舊教育把培養「人上人」作為目標的現象,指出新教育應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創辦南京安徽公學時就為這所學校提出三個教育目標:研究學問,要有科學的精神;改造環境,要有審美的意境;處世應變,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
Ⅱ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解釋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是老師的基本准則。意思是學問高可為師,道德品性好為別人學習的標准。
Ⅲ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是孔子說的么
不是,
是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師德,一向是為人師者的基石。為了加強師德教育,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學高為師,德高為范。
師德,首先要做到「愛崗敬業」。身為幼兒教師,既然選擇了幼教這一行,就要遵守職業道德。愛心,耐心,責任心,缺一不可。愛孩子,尊重孩子的一切權益,是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更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師德,其次要做到「以身作則」俗話說:「孩子是成人的一面鏡子」,成人怎樣做,孩子就會怎樣表現。只有自己首先約束好自己,孩子才會在你的帶領下,成長為更加美好的自己。
(3)為師德為首擴展閱讀: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Ⅳ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出自哪裡
一、第一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是出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第二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出自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獻專家、書法家啟功教授的深思感悟,並由他親自題寫,之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成為北京師范大學的校訓。
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意思解讀:
1、」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意即身正才能師為人范。他道出了作為一名合格教師,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高的文化水準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應有良好的道德素質。
2、「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意思是:老師應該努力做好學問,有充足的知識和品格來教導學生;要努力樹立自己的形象,規范自己的行為,為世人做個好的典範,成為社會中的楷模。
三:校訓的含義:
所學要為世人之師,所行應為世人之范。」學,是指每位師生應具有的學問、知識和技能。學為人師,就是要使「學」能成為後學的師表。行,是指每位師生應具有的品行。
行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夠成為社會的模範。是儒家文化在教育行業的高度概括,是教育事業的優良傳統,教師隊伍的優秀品質。
能夠在教育乃至所有行業產生廣泛影響是因為,具有較大的感召力、感染力,與它本身所具有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有密切關系。
(4)為師德為首擴展閱讀:
一、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內涵:
是中國知識分子人格修養的標准和精神追求,又是啟功70多年從教生涯中的一個感悟。啟功闡釋它最基本的含義就是「所學要為世人之師,所行應為世人之范」。學是指每位師生應具有的學問、知識和技能,學為人師,就是要使「學」能成為後學的師表。行是指每位師生應具有的品行,行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夠成為社會中的模範。他指出,校訓沒有任何人執行考試、考察、判分、評選,實踐校訓關鍵在於師生的自覺性。所學能否真正成為師表,並不是「職稱」、「級別」所能衡量或代表;所行能否真正成為模範,也不待旁人選舉出來,而是要隨時捫心自問,有沒有可慚愧的思想行動。
Ⅳ 你是如何理解教師專業標准中師德為先理念的
中國自古就有重視師德的傳統,強調師德為先體現了對中國傳統的繼承,教人育人德為先。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
首先,要熱愛自己的職業,即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按照一個好老師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嚴守師德。
其次,要關愛學生,即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
再次,要做到示範引領,即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小學生,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學生。教師必須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品質去感染學生,做一個身教重於言教的楷模。
教育是站立的事業,教育是愛的事業,教育更是微笑的事業,我相信,在愛的滋潤下,我們祖國的花朵將開的更加燦爛,我們教育事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
Ⅵ 請教大德「以戒為師、以四念處安住、以默擯置之調伏惡人、在一切經首安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是釋迦牟尼佛即將入無余涅槃之時,阿難以四事問佛,釋迦佛所回答的答案,「以默擯之調伏惡人」這句阿難當時問的是:惡性比丘如何調伏,釋迦佛答:以默擯置之,默擯就是沉默以對,對其置之不理;「在一切經首安立」這句,阿難問的是集結經典時一切經首應以何安立,釋迦佛答:應以「如是我聞」四字安於一切經首!
Ⅶ 師德為先的基本理念
為師者必先有德,只有這樣才能傳授出品學兼優的學生。
Ⅷ 關於校德的句子或名言
大德必得其壽。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禮記·中庸》
《禮記·中庸》有高尚的道德修養,人一定能獲得長壽
德進則言自簡。 ——明代官員、理學家 薛瑄 道德名言
修練多從苦處來。 ——清代詩人 袁枚 《遣興》
清·袁枚《遣興》。本句太意是:慘練功法多是從艱苦中得來。原詩上句為:「須知極樂神仙境」。這兩句採用誇張的手法強調即使是天上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神仙,他們的法術也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通過艱苦地摻練才得到的。言外之意,當然是說一般人要想掌握一點知識,一點本領,更得勤學苦練。本名句可供勉勵青少年刻苦學習時引用,也可用以勉勵人們進行刻苦的道德修養。
當仁,不讓於師。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論語·衛靈公》
春秋·孔子《論語·衛靈公》面臨著做符合仁義道德的事情,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
德不孤,必有鄰。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論語》
春秋·孔子《論語》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富潤屋,德潤身。 ——西漢學者 戴聖 道德的名言
道德是真理之花。 ——法國作家 雨果
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孟軻,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
戰國·孟軻《孟子》盡心篇。人窮的時候不喪失道德的標准,而發達的時候也不可以背棄自己做人的原則。
修之至極,何謗不息。 ——唐代開元尚書丞相,詩人 張九齡 《上姚令公書》
唐·張九齡《上姚令公書》個人的道德修養到了完美的境地,一切毀謗都將自行止息。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論語·衛靈公》
春秋·孔子《論語·衛靈公》人能夠使道德發揚光大,不是道德使人的才能擴大。人必須首先修養自身、擴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發揚光大,反過來,以道弘人,用來裝點門面,嘩眾取寵,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為。這兩者的關系是不可以顛倒的。
仁義為友,道德為師。 ——清代學者 史襄哉 道德名言
德成而上,藝成而下。 ——西漢學者 戴聖 《禮記》
德比於上,欲比於下。 ——西晉初年文學家、思想家 傅玄
道德是自由的保衛者。 —— 斯米茨
道德當身,不以物惑。 ——春秋時期政治家,史稱管子 管仲 道德的名言
進行道德教育要認真。 ——前蘇聯教育家 蘇霍姆林斯基
德如名香,碎之益烈。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哲學家 培根
商人不言商是不道德的。 ——
不守時間就是沒有道德。 ——德國文學家,歷史學家 蒙森
Ⅸ 為師為人為天下,育知育德育乾坤。
作為老抄師,教書育人,則說明了在學做老師的同時,也要學做人,因為老師是起著表率作用,老師的存在不僅是知識的傳承,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天下人的思想品性,下聯則是說老師的職責,知識教育,品德教育,這些東西融匯起來,就可以滲透影響到社會的各個層面,所謂育乾坤。
Ⅹ 為師之道,端品為先,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出處
很多師范學校的,如浙江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