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師德演講比賽
學不在高,愛崗則名;技不在精,敬業即行;斯是教師,惟勤耕耘。這就是我們六年級組沈珠敏老師的生動寫真。她自參加工作以來,始終保持著對工作的敬 畏之心,以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用奉獻、愛心、勤奮、自律詮釋了什麼是付出,什麼是收獲。她那發自肺腑的對對孩子的愛,猶如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是 那麼的不由自主和無微不至。她對學生的教育始終堅持「愛」字當頭的原則。班級中小琦同學的故事,就是一個例證。小琦聰明伶俐,父母離異,生活由爺爺奶奶照 顧,父親開挖機常年在外,爺爺奶奶也在工廠上班,獨處的他只要得空子就上網打游戲。看著小琦漸漸下降的成績,想著小琦以後可能的後悔,思緒無法平靜,雖然 幾天前剛處理了他拿百元大鈔購買游戲卡的事件,也通知了他父親,並且他父親也到學校共同處理了此事件,但孩子畢竟才十一、二歲,自控力還不行,今後會不會 沉迷網吧還是個未知數。琢磨著必須找小琦談談心。第二天一早,一到辦公室,她就把小琦找來,請他坐下後,先和他聊了聊他的學習、生活和家庭方面的事。聽完 他的描述後,也感受到他很幸福:雖然爸爸常在外,卻每天要打電話給他。爺爺奶奶一把年紀還在外辛苦掙錢,為的是要替他這個寶貝孫子攢錢造更漂亮的房子。媽 媽雖不在身邊卻也常牽掛他,時不時看望他並給他錢花,還非常關心他的學習。然而,既然有那麼多人關心著他、愛護著他。你卻沉迷網路,這不僅傷害了自己,也 會傷害身邊愛他的人。你快樂了一陣子,也許會痛苦後悔一輩子。雖然當時和他聊時,也不知道他真正能明白多少,但至少現在看來,他沒有再去購買游戲卡和上黑 網吧。成績也不斷的進步,慢慢成了班級中的優等生。當我們回放時間的鏡頭時,我們發現每個人都有獨到之處,每個人都有閃亮的一面,但也都有不懂事的那一 刻。只要我們能細心呵護,默默關注他的成長,一定能培育出欣慰的花兒,結成快樂的果子。 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師勞動是長周期的,教師每天進行著大量平凡瑣碎的工作,由日到周,由周到年,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班級管理……重復性勞動,單調而 缺乏新鮮感,正是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似十分平淡,平凡的過程,然而崇高也正是孕育在這平淡和平凡之中。沈珠敏老師就是在這平凡中孕育著崇高。期末 復習開始後的第一次綜合測試結束了。沈老師翻閱著孩子們的90份試卷,她的心情也猶如試卷上的勾勾和叉叉,真想訓斥甚至是臭罵他們一頓,可是,這有用嗎? 她沒有這樣做,因為她知道跟他們大眼瞪小眼,火葯味十足的上這么一堂課,他們收獲的只能是「我們考得不好,老師氣瘋了」的感受吧。要實用有效,且能引起家 長共同關注,因此決定對他們每個人進行一次單獨的試卷點評分析。任何事,最怕認真兩字。一認真就到位,效果自然不一樣。這雖然花了她三、四個小時,但看著 她在每張試卷上有針對性的、為每個孩子量身打造的綜合點評時,不由得為她感到驕傲;而當孩子帶著這張試卷回家讓家長看著如此詳盡的點評,簽字並反饋意見 時,她感到滿足而欣喜;在最終期末考試中,當孩子們整體取得較好成績時,她很有成就感。也許,這就是用「心」做事時最自然的收獲吧! 育分先育人,育人先育心。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沈珠敏老師的教育行為充滿理想,教育思想充滿智慧。她為學生打開一扇扇窗戶,讓學生看到一個個色彩斑斕 的世界。在和學生一起時,交換思想的時候是朋友,做到了心心相印,集體活動的時候是親友,做到了親密無間,學習生活的時候是摯友,做到了知無不盡。在一切 以速度和利益衡量的今天,在一片浮躁與喧囂之中,她靜心而修,魚和熊掌皆非所欲,獨樂為人師。雖然,她的生活還是一燈如豆,四壁清輝。但她一直以專業和智 慧打造著聚集正能量的蓄水池,當池子的儲蓄足夠時,自然而然地從自律、認真和奉獻三個層次顯現到行動中來。她無法做世上最偉大的事情,但卻一直懷抱偉大的 愛去做事。她始終相信「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最美麗的人。」在這美麗人生的追求中,她一直在路上…… 謝謝,我的演講結束了。
❷ 師德師風演講比賽怎麼寫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的青年教師楊繼福。南國初冬,暖意洋洋。在全校深入學習「以德為行,以學為上」教育思想,大力營造「校以育人為本,師以嚴教為業,生以成才為志」的良好校風、教風、學風之際,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學校參加全國及廣東省第七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取得豐碩成果。感謝團委給予我這次發言機會,能夠在此作為指導教師代表發言,我感到十分榮幸!
「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被公認為大學生的「科技奧林匹克盛會」。在此次競賽中,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團委的精心組織和統一協調下,管理學院專門設立工作小組,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全面動員師生廣泛參與,在管理學院、會計學院、機電學院、電信學院、教育學院的通力合作下,我們團隊榮獲國家級銅獎1項,省級金獎1項,優秀總經理獎1項,銀獎1項,銅獎2項。在此,請允許我跟大家分享以下三條指導經驗:
第一,貼近市場,展現特色。指導「挑戰杯」的第一個關鍵環節是精選項目。依託學校學科覆蓋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學、法學等七大學科門類的學科優勢,我們團隊精選了智能機械手、無線電磁爐、節能洗衣機晶元、專業育嬰服務四個貼近市場的應用型項目,基本實現經濟學、管理學與理學、工學、教育學的項目融合,充分展現了學校的技術特色、師范特色。
第二,跨越專業,聯合組隊。指導「挑戰杯」的第二個關鍵環節是組織團隊。依託學校具有14個二級學院、40多個本科專業的專業優勢,圍繞競賽評審體系和評分細則,我們組織的指導教師團隊和學生團隊跨越了管理學院、會計學院、機電學院、電信學院、教育學院五個二級學院,分別來自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財務管理、機械電子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學前教育等專業,分別負責公司戰略規劃、技術開發、產品開發、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生產管理等職能研究,整個團隊實現了專業互補、優勢互補、聯合組隊、整體推進。
第三,課內學習,課外應用。指導「挑戰杯」的第三個關鍵環節是內容創作。我們團隊堅持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結合,要求全部指導教師必須指導參賽學生課內學習和課外實踐,內容創作的知識和技術來源於《企業戰略管理》、《研究、開發與技術創新管理》、《市場營銷學》、《生產運作管理》、《財務管理》、《服務營銷》、《學前教育》等課程內容,創業計劃實際是參賽學生的校內跨專業綜合實訓的知識集成成果,這既促進了指導教師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效融合,也促進了參賽學生實現課內學習和課外實踐的有效融合。
以上三條指導經驗是只是拋磚引玉的膚淺體會,還存在不成熟的地方,請各位批評指正。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第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即將來臨,這既是新機遇,更是新挑戰。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讓我們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鍾,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積極備戰下一次競賽,在風雨洗禮中描繪更燦爛的彩虹,為學校「十二五」時期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點滴力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