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暑期夏令營
㈠ 如果有人懟你怎麼辦問一問
如果有人懟你,你會怎麼做?
在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如果有人懟你,你會怎麼辦?
回懟下去?還是認慫?
或者看情況?
先別急著回答,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1
如果有人懟你,你會怎麼做?
前些天,在中國的投行界,發生了一件讓人瞠目結舌的事件。
在非營利組織CFEI舉辦的一次分享會上,一位業內重量級的嘉賓W先生在會場做演講的時候,不知咋的突然自黑了一下,說自己數學不好。
結果會場的一位聽眾M女士,就舉手提問:「你數學不好,是怎麼當上CEO的?」
W先生開始有點懵,但是很快就直接懟了回去:「我數學是不好,但是比你強啊!」
結果M女士暴走了,列舉了自己高考北京市文科第三名,康奈爾本科等等學術成就,來證明自己的數學多牛逼。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本來是場業界的交流會,結果整成了互懟大會,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事後,事件仍在發酵,W先生感覺自己被冒犯,要求M女士及其所在的投行給他書面道歉,會後事件仍在發酵,W先生感覺自己被冒犯,要求M女士及其所在投行給他書面道歉,禁止M女士參加CFEI的所有會議,並要求M所在投行向會議捐款10萬美元……
畢竟W先生在圈內位高權重,投行不敢得罪,只能選擇犧牲下屬,乾脆利落地裁掉了M女士。
而M也不是好欺負的,她給W先生寫了一封道歉信(實為討伐書),並抄送給了市場上諸多頂尖基金、全球大型投行,以及國際名校校友圈,聲稱自己要為被W欺凌的弱者撐腰。
至此,舉圈兒震動。
如果有人懟你,你會怎麼做?
其實,為了「誰的數學好」而互懟,並不奇怪——奇特的是兩人的身份和場合。
W先生是某知名基金的合夥人兼董事長,在中國具有將近20年的投資和運營管理的經驗。2010年,他被《亞洲金融》雜志選為「中國最頂尖的首席執行官」之一。
M女士也當仁不讓,從北大和康奈爾大學畢業,便是摩根士丹利紐約投行分析師,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投行董事總經理了,前途可謂不可限量。
這樣的兩個人,放在任何公開的場合,不都應該是溫文爾雅,優雅端莊,睿智平和、虛懷若谷的形象嗎?怎麼如今,竟然在這樣一個公開的場合,為了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鬥成了這副難看樣子呢?
在這場爭斗里,你看見了什麼?
是不是看見了兩個——幼稚,情商低,極力表現自己多牛逼的「精英」?
2
前兩天,多年不見的老同學給我講了一件讓我細思極恐的事。
事情是這樣的,暑假的時候,她去夏令營探營的時候,聽到幾個小朋友正在聊天兒。她很好奇,小朋友都聊什麼,於是偷偷靠過去偷聽,結果讓她大跌眼鏡。
聊的都是些什麼呢?
幾個小朋友先是互相做最普通的自我介紹:幾歲幾年級,什麼學校,都上什麼課後班,住在什麼區之類的。
但是很快地,正常交流就演變成了「鄙視大會」。
A小朋友對B小朋友說:「哦,你那個學校不行,我是某某名牌小學的,我們學校英語都特別好。」
B小朋友對C小朋友說:「你媽給你報的課後班檔次不高啊,什麼游泳課足球課,我下課都是去上高爾夫和網球的。」
C小朋友對D小朋友說:「什麼你家居然住郊區啊?我家住市中心,比你家房子貴多了!」
總之,沒有正常交流,全是急功近利的攀比和赤裸裸的鄙視。
說到最後,老同學看我是學心理的,問我這些孩子是出了什麼問題嗎?
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孩子只是「照妖鏡」,照出了我相他相眾生相。
我們再回到第一個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小細節。M女士在質疑業界大佬W先生後,W先生明明可以選擇其他話來反駁,但他卻偏偏選擇了一句「比你強」。
而M女士在聽到這個「比」字之後,自尊心被撮傷,瞬間炸毛,說出了一堆不經大腦的難聽話。
其實,「比你x」無處不在,大人比房子比車子比職位比存款,小孩兒比成績比獎牌。我們從小就是聽著「別人家孩子」的光榮事跡長大的。進入學校之後,所有人都按照成績的高低,分出了三六九等。
問題是,無論你多麼厲害,總有人比你強。所以當你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比別人更強的人生」,得到的卻是持續一生的焦慮不安,和一種「我就是看不得別人比我好」的陰暗心理。
㈡ 我是邢台學院的學生,我們學校說掛夠四科就沒有學士學位,我已經夠四科了,就是想問問有沒有什麼補救措施
找輔導員問問看 看看送點錢可以不 只能這樣了 滿意請選我 有事可以HI我 謝謝
㈢ 馬修·羅布森的關於青少年如何消費的報告
馬修和他的少數派報告
——史上最強實習生
這是一份讓眾多媒體經營者、投資人、廣告商感到沮喪的報告。完全顛覆了他們對青少年群體消費習慣的預想
本刊記者 徐琳玲
僅僅兩周前,15歲的倫敦少年馬修·羅布森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高中生,在東南部一所公立學校就讀,喜歡在一款叫《使命的召喚》的電游里扮演拯救世界的英雄,為找不到暑期的實習工作而煩惱。
今天,他是東京、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的最熱門話題。基金經理、公司總裁、行業分析師們正逐字逐句地研究著他的分析報告——青少年們是如何消費媒介產品的。
很有可能,他所撰寫的3張薄薄的報告,正在影響著全球萬億數量級的流動資金的去向。
小狗魯迪
父母既非投行人士,長輩也無這方面的人脈資源,能站在摩根士丹利的辦公室,向那些西裝革履的投行分析師們解釋青少年是如何消費媒介產品,就需要一點點運氣。
這運氣是馬修家3歲的小狗魯迪帶給小主人的。
2009年1月,小狗魯迪拖著馬修的媽媽到格林威治公園溜達散步,在那裡,它和另一條狗成了朋友。那隻狗的主人叫帕特里克·惠靈頓,他是摩根士丹利的一位高級分析師。兩位狗主人坐下來聊天,接著就聊到馬修的遭遇:他想獲得一些工作經歷,向當本地的公司機構、律師事務所和銀行投了無數自薦信,結果通通吃了閉門羹。
對像帕特里克·惠靈頓這樣主導世界的成年人來說,這不過是個順水人情。於是,馬修最終得到一個來自摩根士丹利的offer——為期兩周的實習資格。在7月的一個周一早上,他興沖沖地趕往大摩位於金斯雀碼頭寫字樓。
「真是可怕的一天。」馬修回憶著當天的尷尬情景。每幢寫字樓里都干坐著局促不安的實習生。不過,展現在馬修眼前的新環境看上去倒很有趣。待到第二周,他覺得自己已經理解投行是如何運作。接著,馬修被分配到媒介和互聯網研究小組。他的實習導師之一是好心給他實習機會的惠靈頓叔叔。
7月的金融城處於懶洋洋的休假季節。惠靈頓叔叔在去享受夏日時光之前,交給馬修一個小作業——寫一份關於像他這樣大的孩子是如何消費媒介產品的報告。
差不多花了一天時間,馬修撰寫出一份長達3頁的青少年媒介消費習慣研究報告。「我通過簡訊的方式向一些朋友調查他們的想法。」他相信,自己的報告凝聚著大約300名青少年的集體智慧,並且,間接代表著全英幾千名少年的真實想法。
沒人會在意類似這樣的實習小作業。可是,當馬修的小作業送到威靈頓和其他兩位分析師愛德華·希爾-伍德、朱利恩·羅西的桌上時,他們發出了由衷的贊嘆——「這是我們見過最清晰、也最引人思考的觀察。」
最終,摩根士丹利決定對外全文發布這份實習生撰寫的研究報告。很快,電話和email像洪水一般涌進辦公室,來自紐約、東京和金融城的基金經理、公司總裁和投資商們要求摩根士丹利提供更詳細的分析內容。
「在我們曾參與的研究報告中,這篇報告激起的反應無疑最大,而且肯定會成為摩根士丹利發表過的、閱讀人數最多的報告之一。」希爾-伍德表示。他初步估計,相比其他研究報告的平均水平,馬修的報告獲得的反饋要高出五六倍。
一夜之間,馬修成為史上最出名的實習生之一;另一位則是大名鼎鼎的前白宮實習生莫尼卡·萊溫斯基小姐。和讓美國總統深陷「褲子門」的莫妮卡前輩不同的是,馬修的出名靠的可是他嚴肅認真的實習成果。
少數派報告
這是一份讓眾多媒體經營者、投資人、廣告商感到沮喪的報告。完全顛覆了他們對青少年群體消費習慣的預想。
根據馬修的報告,青少年討厭廣告牌、電視和互聯網上的侵入性廣告;他們樂於通過各種平台獲取內容和音樂,包括手機和蘋果iPod等諸多設備;他們不聽廣播,更願意使用音樂網站,因為這里提供的流媒體音樂是免費的,而且可以自主選擇;他們很不願意為音樂付費,其中80%的人採用非法方式下載音樂,多數人從未買過CD。
印刷媒體遭到青少年的冷遇,因為「他們無法忍受滿滿一頁的文字」,而電影和演唱會是少有的幾個能夠讓他們心甘情願掏錢的領域。青少年經常去電影院,只不過他們去電影院「不是為了看電影,而是為了獲得體驗並與好友聚會」。
家庭收入較高的青少年使用iPod聽音樂,家庭收入較低的孩子則用手機聽音樂。馬修寫道,約99%的青少年擁有手機,但是,手機主要的用途是發簡訊和聽音樂,他們更喜歡通過視頻游戲機免費聊天。
馬修還寫道,青少年很少有固定時間看電視,他們基本都有接觸網路的途徑。
真正對新媒體商業模式構成當頭一擊的,是馬修在報告中寫道:「青少年不使用Twitter,即使他們注冊了賬號」,因為用手機更新這個微博客會用光儲值,而儲值用來給朋友們發簡訊會更好。「由於沒有人會看他們的Twitter主頁,因此他們認為發表Twitter信息毫無意義。」
是的,他說的是Twitter,那個被認為是2009年傳媒業最潮、最熱、最有商業前途的新玩意。今年年初以來,各種風投追逐著Twitter,到處流傳著Google、Facebook在內所有的互聯網巨頭都在與Twitter進行談判的消息——或有意收購Twitter,或希望對Twitter的數據流加以利用。Twitter的創始人和CEO埃文·威廉姆斯也曾美滋滋地坦承:「從沒預想過今天的成功。」
估計他現在很想痛扁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馬修的研究報告發布與太陽谷媒體年會差不多是同在7月,疑慮重重的媒體高層對Twitter的商業模式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質疑——當紅炸子雞的全盛時期似乎已經過去。
馬修的名氣也從金融界迅速擴散到大眾媒體。英國《金融時報》頭版刊登相關報道後,這位不用Twitter的少年變成了數百篇報紙文章、無數博客日誌和數千條tweet信息的主題。學校門口站滿了記者,據說,不少小報願意出錢購買馬修的個人故事。但到目前為止,馬修只在媽媽的陪同下,在格林威治的家中接受過《金融時報》、《泰晤士報》的采訪。
網上流傳關於馬修的種種。嫉妒、質疑、流言,不少人揣測著他的家庭背景——「他爸爸是大摩的CEO」、「聽說他在一家昂貴的私立學校讀書。」一個酸溜溜的新聞跟帖是這么說:「我不明白,他們(投行)為什麼不去關注這么多專業的、詳細的研究報告……我保證我的報告比他更專業,甚至,我還保證我比他更年輕。」
的確,馬修的報告沒有什麼太不可思議的觀點。他自己也說:「我們想的都差不多。這都是我們在學校里談到的內容。只不過,我用了銀行家能理解的語言說出來。」
不可思議的,是那些成年人們對此的激烈反應——一個15歲少年用他誠實的眼睛,用一種自信、毫不矯揉造作的語言,輕而易舉地擊潰了那些商界精英對這個世界自以為是的認識和看法。
有趣的是,盡管「無法忍受寫滿文字」的印刷媒體,馬修的一夜成名,很大程度上拜主流報紙所賜。正是《金融時報》、《泰晤士報》的議題設置,讓他在全球范圍內受到主流媒體的爭相報道。更有趣的是,到目前為止,馬修也只接受過幾家嚴肅的「上流報紙」的采訪。
馬修成名的最大受益人當然是摩根士丹利,除了博得「不拘一格重視人才」的美名,還在士氣低落的危機年代,為自己在業界熱炒一把。
據說,大摩眼下在開展一項計劃之外的、由群眾提供資源的試驗,他們已經收到了數以千計的評論和其他少年對馬修報告的一系列改寫,使他們得以開展統計數據更為精確的分析。
下一個夏天,馬修將為大學入學考試忙碌,估計,「史上最強實習生」的稱號讓他很容易敲開一所名牌大學的大門。他希望未來從事「與銀行業相關的」職業。眼下,他正在忙著把游戲機、手機塞進行囊中——他得去參加童子軍夏令營的遠足活動了。
㈣ 北大經濟雙學位的口碑如何含金量 會不會因為門檻不是很高而失去了價值
我們可以從北大經雙學位的唯一性,及對學生的升學和就業三個方面來闡述。
首先,北大經雙對於外校學生而言,是一次到北大學習的機會,可以和北大學生一起上課、學習、考試。畢業後,將得到和北大校內同學一樣的,教育部認可的經濟學雙學士學位證書。這是全國唯一受到國家認可的雙學位項目,學位證可在教育部學位網查詢。修讀北大經雙,得到的絕不僅僅是一張含金量極高的學位證,經雙將為你打開通向另一個世界的大門。對於許多學生來說,這也許就是進入北大的唯一機會,也可能是進入北大的第一步。因為通過北大經雙的途徑,然後在啟道教育的幫助下繼續保研或考研進入北大等名校的,比比皆是。
在升學上,北大經雙可以是之後保研,考研或出國申請國際名校的強大利器。對於許多非經濟學類的學生來說,尤其是文科類的學生,比如說外語,哲學,歷史等學科跨界進入經濟金融類學科或行業,那是非常難或者機會非常的少。但是,通過北大經雙這個學位或經歷,就具備了進入經濟金融類的學科的敲門磚。如果本科成績夠保研,那麼我們就可以去申請經濟金融類的推免夏令營。由於北大經雙的學位或經歷,通過申請的概率是很大的,如果沒有這個學位,那麼文科類跨界進入經濟金融類學科,申請這一關基本就沒戲。因為經濟類或金融類的科目裡面,數學貫穿在各種經濟類模型的之中。對於學分績不夠的同學,可以通過考研的方式,將自己的文科優勢,特別是外語類的,法學類的,與經濟金融類結合,也是很好的復合型人才。在啟道教育的一站式精英培養計劃中,考上北大經雙後成功保研或考研進入清華北大人大等名校的比例大大高於普通學員。
從北大官方的2016級數據來看,在繼續留在國內升學的54人中,升入北京大學(包括留校和跨校升學)的共15名,其中升入國家發展研究院3名,升入匯豐商學院5名,升入光華管理學院1名,升入經濟學院1名,升入北大其他院系5名。升入清華大學(包括留校和跨校升學)的共19名,其中升入清華經管的共1名,升入五道口金融學院的共1人,升入清華其他院系17名。去香港繼續學習的共2名,其中,1名畢業生升入香港中文大學,1名畢業生升入香港科技大學。升入其他學校共18人。
表格1 2016屆校外經雙畢業生國內升學所在學校情況
北京大學
學院
國家發展研究院
匯豐商學院
光華管理學院
經濟學院
其它院系
共計
人數
3
5
1
1
5
15
清華大學
學院
清華經管
五道口金融學院
其它學院
共計
人數
1
1
17
19
學校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大陸其他學校
人數
1
1
18
圖表 1 2016屆校外經雙畢業生國內升學所在學校情況
對於出國,北大校友在歐美名校闖出來的名頭的影響力遠比自己本校申請來的容易,北大這塊金字招牌將增加更多的成功幾率。經濟雙學位也拓寬了申請的專業方向。同樣,啟道經雙引用北大國發院2016屆畢業生官方數據:
前往美國繼續升學的25名校外畢業生的升學所在學校如表格 2示,根據《2016年USNEWS美國大學綜合排名》,校外經雙畢業生升入美國排名前10的大學的人數共10人,占總人數的40%。
表格 2 2016屆校外經雙畢業生美國升學情況
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斯坦福大學
杜克大學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伍斯特理工學院
人數
6
1
2
1
1
大學
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
卡耐基梅隆大學
馬薩諸塞大學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德州農工大學
人數
1
2
1
2
1
大學
紐約市立大學柏魯克分院
布蘭迪斯大學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南加州大學
福特漢姆大學
人數
1
1
1
3
1
校外共4名畢業生去英國繼續讀書,其中1名畢業生升入華威大學,2名升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1名升入愛丁堡大學。具體情況如表格 3所示。
表格 3 2016屆校外經雙畢業生英國升學情況
學校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華威大學
愛丁堡大學
人數
2
1
1
對於就業,經濟雙學位帶來的效益可能更加直接。對於一些明確了要經濟類專業的招聘崗位,非經濟類考生可能是望洋興嘆。比如說著名的央企五礦集團,某文秘崗位專業要求經濟類專業,即使你有諸多的文秘類實習經歷或寫過N多的報告,外語更是專業8級,但是在簡歷網申就過不了關,第一輪就刷下來了。又比如報考公務員,諸多的心儀的熱門職位,比如說國家發改委的,往往很多職位是要求是經濟類專業。如果有了北大經濟雙學位的學位,將大大拓寬就業的途徑。最後,也是上數據,數據說明一切,對應黑 北大經雙的黑粉也是一個妥妥的證明。
圖表2 2016屆校外經雙畢業工作情況統計
表格 4 2016屆校外經雙畢業生從事與經濟、金融及管理有關工作的公司情況
工作單位
華蓋資本
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摩根士丹利國際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價格認證中心
德勤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中國光大銀行海口分行
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安芙蘭(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合肥高新建設投資集團公司
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
鼎暉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
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九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
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
然而,北大經雙的考試並不是那麼簡單就能通過的,怎麼樣才可以順利的通過考試呢?
首先,啟道 教育的北大經雙輔導項目是目前市面上最專業的,創辦時間最長的。旗下主打清華北大考研-保研-考博權威品牌盛世清北的前置項目,十年來,共有近千名學員考上清華北大人大等一流名校的碩士或博士,每年都有大量考生考入北大經雙。更加難得可貴的是,啟道 教育不僅為學員提供北大經雙輔導,也藉助後續項目為學員提供名校考研,保研的指導和支持,進行北大經雙,保研,考研或出國一站式精英培養。為學員提供名校一站式精英培養,起步於經雙,成就於國內外一流名校,是啟道教育的核心成就與優勢。啟道經雙,開啟經雙學子名校之路。
其次,啟道 北大經雙的教研力量強大,每年都組織教授,青年講師及碩博團隊進行教研。
除此之外,啟道北大經雙有專業、靈活的輔導方式,更適合考生。啟道北大經雙的輔導採用VIP一對一+班課集訓+視頻習題集訓的綜合訓練模式,針對不同基礎(文科/理工科,零基礎/基礎較好)的考生,以考生的時間為主,制定對應的針對性輔導方案,高效的復習。2017屆有北外文科考生在4個月左右的時間實現從零基礎到140+的輔導案例即是教學的經典案例,其它150多分,160多分比比皆是。
另外,啟道北大經雙項目還有成熟、專業、經驗豐富輔導團隊和輔導方案,10餘年積累的近千名一流名校考生輔導經驗,讓啟道經雙團隊更懂考生。對於大一學員,文科學員,理工科學員等不同基礎,不同類型學員,都有對應的不同的輔導計劃,更有起步於經雙到名校保研,考研的一站式精英輔導規劃,給學員清晰的,明確的名校備考方案,大大增加學員進入名校的機率。啟道經雙杜絕填鴨式大班教學,更加註重講練考評的有機結合,在重視課堂效果同時,也關注學員的課後復習、練習。十年的一流名校輔導成功經驗證明:針對性的輔導才是最高效率的。
在啟道經雙,學習是互動的,輕松的,高效的,上課時間是可以調整的。還有良好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先進的遠程教學系統。VIP一對一面授既可以在校區大廈的VIP一對一教室,也可以通過直播系統進行。即使春節在家,也不耽誤學習。這也是其它地方無法提供的良好學習環境。
通過北大經雙的含金量分析,北大經濟雙學位不僅僅是一張學位證,也是幫助你通向另外一個世界的大門。有了它,無論是考研、保研、留學還是就業,都將是你成功的跳板。
㈤ 杭州西博會的活動具體安排時間是怎麼安排的
你好哦,很幸運看到你的問題~
但是又很遺憾到現在還沒有人回答你的問題。也可能你現在已經在別的地方找到了答案,那就得恭喜你啦。
可能是你問的問題有些專業了,沒人會。或者別人沒有遇到或者接觸過你的問題,所以幫不了你。建議你去問題的相關論壇去求助,那裡的人通常比較多,也比較熱心;可能能快點幫你解決問題。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夠幫到你!謝謝
祝你好運~
...................................
㈥ 考完證券從業有沒有必要考基金從業資格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擠破頭都想進華爾街?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里是名符其實的造富機。
或許你曾對華爾街投行大佬們的工資單感到震驚,去年美國六大銀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和富國銀行)的CEO們一共賺了9610萬美元,超過2012年的8630萬美元,這也是自金融危機以來的水平。
但是這六大CEO的薪酬統統加起來,也比不上一位31歲的對沖基金交易員——James Levin。
他是沖基金公司Och-Ziff Capital的全球信用負責人以及執行董事總經理(Executive Managing Director)。去年他的薪酬達到了驚人的1.19億美元。
根據SEC的文件,Levin去年的薪酬幾乎全部來自股票獎勵。以往對沖基金中薪酬**的都是基金的創始人,但隨著人才爭奪戰的升級,對沖基金公司必須增加籌碼才能吸引好的交易員。
Levin因2012年一筆明星交易一鳴驚人。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
2012年,Levin以75億美元押注結構性信用債工具。僅此一項投資,如果不計基金收費,他的14人信用團隊就為公司獲利20億美元,全公司上下468名員工加起來整年交易收入也不過34億美元。
據此計算,Levin去年投資這類信用產品約有27%的盈利。結構性信用產品包括各種證券,擁有住房抵押貸款、信用卡、購車還貸、企業貸款等現金流的各類債權,分為MBS等不同的證券,風險和相應的收益率也各不相同。
隨著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回暖,投資者開始青睞這些高收益的債權,這些產品的價格在最近兩年大幅上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Levin的投資策略相較於競爭對手風險更高,因為他很少做對沖。有知情人士稱,Levin的團隊是住房與商業MBS相關投資產品的超級大買家。
《華爾街日報》曾報道,Levin在哈佛大學拿的是計算機學位,但在沒拿到學士學位的時候,他多年以前就認識了自己現在的老闆——Och-Ziff的一位創始人Daniel Och。因為Levin曾經在夏令營里教Och的兒子學滑水。
在2006年正式加入Och-Ziff Capital前,他在沖基金公司Sagamore Hill Capital和Dune Capital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