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暑期公益培訓班通訊稿

暑期公益培訓班通訊稿

發布時間: 2021-09-15 15:23:54

Ⅰ 誰可以幫幫忙我們老師要求寫一篇新聞通訊稿《關於心懷感恩,與愛同行》主題班會的!

一、我的設計理念:當今社會,很多孩子的孝敬意識越來越淡薄,感激別人的情感越來越麻木,只知索取,不願回報。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孩子的自私和貪婪。他們總以「理所當然」來搪塞父母、親戚、朋友、他人的關愛……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正悄然的影響著我們少年一代。另外,家長們在「愛」的問題上,只盡「給予」的義務,不講「索取」的權利,寧可自己千辛萬苦,再窮也不窮孩子。久而久之,家庭小環境促成了孩子們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目中無人的心態和習慣。鑒於此,我嘗試讓愛的教育從身邊做起,從學會感恩父母做起!因此在本課中教育引導學生心存感恩。感恩是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准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也是人之常情。不會感恩或者不願意感恩,既是缺乏修養的表現,又是缺乏人文關懷、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現。然而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感恩已經被不少麻木而浮躁的現代人所疏遠和淡漠了,我們教育學生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愛學校,愛祖國,愛人民,然而,一個連自己母親都不愛的人,他會去愛別人嗎?我想我首先要培養孩子一顆對父母感恩的心。開展一次以感恩教育為內容的主題班隊會活動的想法油然而生。再者,進行感恩教育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父母付出的心血,更加深入清楚地認識到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深意,從而更好的配合父母的要求和學校教育的規定,做到更加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學會自主管理;同時學校也可以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活動目標:根據六年級學生感性思維能力強、道德感情開始多變而且不輕易外露的特點,確立目標如下:通過學生自我教育活動,學習、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體會父母、師長、親人、同學、朋友之間的無私的親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真正內涵。並讓學生初步掌握感謝的技巧和方法,為關心過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學生懂得,對關懷和幫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准則。努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創造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活動准備:1、准備反映父母愛的歌曲<<感恩的心>>。2、准備舞蹈《母親》3、准備小品《奶奶的生日》和《媽媽,我們一起來》3、各小隊准備表演的節目:演講、舞蹈、合唱等。三、活動過程:先按少隊主題隊會的要求,出旗,唱《隊歌》、中隊長宣布活動開始,然後進入第一個板塊為何感恩,通過散文詩的演講,體會感恩的重要,進入第二個板塊是向誰感恩。感激我周圍的一切,是她們讓我和諧健康地成長,於是通過舞蹈《母親》,小品《奶奶的生日》和演唱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來體現孩子們向誰感恩。感激我的父母,是你們給了我寶貴的生命,感激我的老師,是你們給了我無窮的知識,感激我的朋友,是你們給了我克服困難的力量。母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父親一直牽著我們的手;父母的愛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裡的一束光明。父母的愛是崇高的、無私的和偉大的!老師如父母一樣奉獻著必勝的愛,燃燒自己照亮了我們,讓孩子們那一顆純真的感恩心如春天的花朵綻放開來。 「心懷感恩,與愛同行」的隊會主題開始得到發展和升華。於是趁熱打鐵,進入第三環節如何感恩(怎樣感恩),通過小品《媽媽,我們一起來》和孩子們自己的具體的實際行動來感謝所有,並且深情誦讀感恩宣言,體現出孩子們是如何感恩的,然後給老師代表和家長代表一束鮮花,一個擁抱,深情的表達感恩的心。最後全體隊員用手語《感恩的心》並高唱歌曲《感恩的心》讓隊會主題達到高潮。讓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即使孩子們離開活動現場時,也讓他們在《媽媽的吻》的歌曲中離開。還讓他們沉浸在父母的愛中,孩子們也浸潤在感恩的思想中。讓孩子們明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你生命中的擁有,感恩你身邊的人感恩你所有的所有四、輔導效果:在課堂中,讓學生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在觀念的碰撞中,認知的沖突中,學生的認識獲得了發展。音樂在此次活動起到了重要用,生生互動,師生關系更加自如,教學中遵循「平等、參與、體驗、分享、成長」的教學理念,在學習中達到助人自助的效

Ⅱ 求暑期社會實踐的新聞稿~!!希望專業人士提供篇類似的范稿~~萬分感謝~~~

巧了 我也做暑期社會實踐 新聞稿格式都差不多 以下是拙作:

你捐廢紙 我送綠植 生態武進 全民參與
——常州大學信息學院學生走進社區宣傳「低碳生活」理念

「廢紙來啦咯!我要換一個綠色盆栽!」一位穿灰色連衣裙的阿姨捧著大包小包的廢紙放在了過磅秤上,喜滋滋地換來一個小仙人掌。
這是「生態武進 ,全民參與」綠色兌換社區行活動在南都站的一個場景,從7月13日到7月16日常州大學信息學院的志願者們輪流在南都社區,南街社區,和灣里社區舉行「綠色兌換」活動,主要鼓勵居民捐出廢紙,志願者根據廢紙重量送出大、小綠色盆栽。同時向社區居民發放宣傳資料,開展生態文明問卷調查,收集「生態文明建設金點子」。期間收集到的廢紙將捐至社區廢紙回收站,以救助先天性心臟病兒童。
「綠色兌換」這一新穎有益的形式吸引了許多社區居民積極的參與
在南都社區,許多居民都將家裡的廢紙整理好送到活動現場,志願者還到居民家中幫助搬廢紙;在南街社區,前來參加活動的居民絡繹不絕,現場氣氛非常熱烈。居民們認真填寫生態文明問卷,寫下他們的「生態文明建設金點子」;在灣里社區,志願者們冒著蒙蒙細雨在小區內走訪向居民散發「低碳生活」的知識傳單,和居民熱烈談論節能環保的生活小竅門……
據悉該活動是由常州市環保局,常州團市委,武進團區委指導,常州大學信息學院與工程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聯合南都社區、南街社區、灣里社區共同舉辦。活動「社區學校齊攜手,綠色文明傳武進」為期一周,輪流在三個社區開展,旨在響應我區開展「倡導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武進」讓生態文明走向青少年系列活動的號召,投身武進「全國生態文明區」創建熱潮,通過「綠色兌換」這一新穎有益的形式吸引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文明活動,並與「捐出一張廢紙,奉獻一片愛心」活動有機結合,向社區居民宣傳「低碳生活」理念,倡導「生態友好」的生活方式,支持愛心公益事業,豐富生態文明活動的內涵。活動中共發放130盆綠色小植物,做問卷300份,各類宣傳材料900份,共收集到兌換來的廢紙約300公斤。起到了較好的社會影響。

新聞稿不要寫太長 還有建議你投稿投中國NGO公益網 這網站比較願意發表此類文章

Ⅲ 暑假社區實踐活動的通訊稿怎麼

「暑期社會實踐通訊稿」
在今天的活動中,實踐隊隊得到了興隆街道黨委劉尚平副書記的深切關懷,得到了興隆鄉衛生院楊小敏院長、劉金輝副院長和缽魚寨衛生室牛海軍大夫的大力支持,同時得到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團委任小龍書記、李波副書記的蒞臨指導,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在活動進行中舉行了小小的座談會,在會議上劉書記說西電學生的社會實踐對興隆鄉的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學生的支教活動、支援貧困或得活動、科技調研活動及義務為農戶維修家電等在群眾中樹立了非常好的口碑,同時說明興隆鄉將不遺餘力地支持社會實踐活動並希望社會實踐能越做越好;任小龍書記說,西電自2004年第一屆學生遷入新以來得到了興隆鄉等大力支持,西電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大學四年在所在的地方就應該成為他們的第二故鄉,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為地方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務是學生步入社會,增長才乾的有力保證,同時也更能體現西電與興隆鄉的魚水之情。
社會是個學習的大舞台,通過暑期社會實踐讓我們當代大學生在實踐中長實干,在社會里鍛煉自己。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了解民情,了解社會,為將來更好地服務現代化建設做准備。今天的實踐說明了我們當代大學生建設社會的小能量,將來步入社會我們必將爆發更大的能量。
暑期實踐的第八天。今天隊員們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到聞天生態科技園周邊農村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地點包括興隆鄉南雷、被雷兩個村莊;問卷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聞天生態旅遊開發對周邊農村有何影響以及農戶對聞天生態旅遊的看法與建議。
在負責人的帶領下,今天的實踐主要針對的是聞天周邊的農戶進行隨機調查。並且在周邊農村民的大力配合之下,問卷調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針對問卷中10多個問題近40分問卷進行調查後我們取得了部分的成果,我們得到了有關聞天生態旅遊開發對周邊農村有何影響以及農戶對聞天生態旅遊的看法與建議等信息,為實踐隊接下來的實踐活動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社會是個學習的大舞台,通過暑期社會實踐讓我們當代大學生在實踐中長實干,在社會里鍛煉自己。總結今天的經驗,更好地為明天而准備。
「傳遞服務火炬,爭做奉獻一代」社會實踐通訊稿
經過昨天一天對志願者在醫院做志願活動的跟蹤拍攝,我們今天做了一些資料的歸納、視頻的處理、照片的篩選等工作。我們團隊早上9點在學院樓621開會討論今後幾天的行程,並且對實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作了後備處理方案,討論會上大家積極進言獻策,也總結了這幾天來活動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並提出了改進的方法。
之後,我們團隊共同完成今天的重頭戲任務:宣傳的最後「完稿」。經過前幾天資料的收集以及昨天活動的切身經歷,我們將這些匯總過來的資料進行整理並製作成KT版,為之後去下沙各高校宣傳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製作KT版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說問題的篩選和處理、版面的設計格式等,經過大家的討論後,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決定了比較好的宣傳方法。
宣傳方面完事之後,我們對明天的活動做了分工,大家各領「使命」,積極承擔和享受工作的責任與快樂。經過充分的准備,我相信我們明天的活動會取得圓滿的成功。
社團管理委員會暑期實踐小分隊
通訊員:徐靜娜
高一(3)班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訊稿
本次活動的時間於2009年6月27日星期六。這次活動是由團支書主持,全體同學熱心參與的,雖說其中有少數同學不願參與,但大部分同學還是比較積極的。本次活動的活動地點是科技館,目的是增強同學們的科學探索精神與手工動手能力!
第一批實到人數28人,應到人數28人,遲到人數較為多,希下次多多改進。還有部分同學沒有佩戴團徽,穿校服與校鞋,希望下次不要出現類似狀況。科技館之行中有不少同學非常感慨,認為意義深重,學會不少知識。了解了真空中物體的傳播,與機器人共舞,與納米技術的知識擴展……
通過這次科技館之行,我們深深地被科學所吸引,認識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學與生活緊密相聯,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團結互愛,豐富了暑期生活,積累了社會經驗,認清了自己的社會角色與地位;進一步影響我校學生的精神面貌,使之更貼近現實,更接近社會,更具有人文情懷。
南京大學博愛小分隊暑期社會實踐通訊稿(一)
2011年7月3日,這是博愛小分隊暑期社會實踐的第一天,由隊長葛媛媛與實踐組長趙丹來到南京市特殊教育學院,與即將成為團隊手語老師的楊鑫、齊亞楠兩位同學見面並了解了聾人生活的相關信息。
作為全國唯一一所以培養聾人師資力量為主的特教學院,南京特殊教育學院掩映在一片蔥郁的梧桐樹中,遮天蔽日的陰涼將整個學校襯托得無限寂靜,一片祥和。
本次主要交流對象楊鑫,是南特教手語翻譯專業大二的學生,手語基礎非常好,並且與本校陽光學院(是南特教內設的聾人學院)的聾人以及社會上的聾人朋友交流廣泛,十分了解聾人的生活及心理,在南京大學紅十字會博愛實踐部過去一年半的手語培訓中擔任了一年的手語老師,與實踐團隊的多數成員關系很好,這次更是和另外一位同樣優秀且熱心的齊亞楠同學一起願意延遲回家日期,協助博愛小分隊開展本次暑期實踐。
6月的傍晚依然驕陽如火,可是南特教學生公寓里卻傳來了陣陣歡笑,小小的寢室里你一言我一語,相談甚歡。葛媛媛回憶說,當天下午圍繞聾人談論了很多話題,從她們來南特教學習的初衷到與聾人交流的經歷,從聾人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特長能力到聾人特殊的心理狀態,從聾人的教育程度到聾人的婚姻、就業、社會保障、交通出行等等各方面都進行詳細的交流,為之後的實踐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背景資料,同時也對實踐順利開展提出了非常寶貴的意見。
日暮時分,兩位同學帶著滿滿的感慨與好奇離開了南特教,迎接她們的將是怎樣一個無聲的世界。
暑期社會實踐通訊稿3
2009年7月7日,東風村留守兒童之家的孩子們早早就來到學校,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瀘州市檢察院的叔叔阿姨們要來看望這些留守兒童。
上午9:00點,瀘州市檢察院的檢查官們的來到了東風村留守兒童之家,當檢查官們到來時,留守兒童之家的孩子用嘹亮的歌聲歡迎他們。上午9:30分,瀘州市檢查院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爭當「檢查爸爸,檢查媽媽」啟動儀式正式開始。到場的領導有市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杜保平,機關黨委書記趙宏,副書記張先才,藍波,市政府婦兒工委辦王維秀部長,區婦聯趙碧科。首先是由東風村黨支部黃啟蒙書記致歡迎詞,接下來是留守兒童之家受助學生代表肖夢婷發言,她非常感激檢查院叔叔阿姨的幫助,並表示會努力學習,爭取做一名好孩子;瀘州市檢察院杜保平檢察長在啟動儀式上講到留守兒童問題關乎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只有全社會動員起來才能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江陽區婦聯工會王部長在講話中要求孩子們做一名「五好」小公民,並感謝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這里進行義務支教。
啟動儀式結束後檢察官和孩子們進行交流,王維秀部長來到化院暑期社會實踐隊員們中間與隊員進行親切的交流,詳細詢問隊員學習生活狀況,並贊賞化院暑期社會實踐隊所做的工作;市檢察院杜保平檢察長,趙宏書記當得知留守兒童之家的老師是義務進行支教時,講到「當代大學生就是要有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並贊揚學校教育工作做的好,希望隊員們再接再厲,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隊員們向領導們介紹了留守兒童之家的課程即活動安排,並表示一定會努力堅持,為留守兒童創造一個心靈的港灣。

熱點內容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
考研英語真題下載 發布:2025-05-12 00:24:07 瀏覽:454
2017美術生高考綜合分 發布:2025-05-12 00:20:15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