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唯師德

唯師德

發布時間: 2021-09-16 12:19:41

⑴ 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第一標准,師德為什麼如此重要

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簡稱。中華民族是最重視師德的民族。

古有:“師者,所以傳業授道解惑也。”就是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解答疑惑的。

老師,培養的是祖國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孩子的習慣從小開始。從孩子進入校園的開始,陪伴孩子的就是老師。

因此,老師唯有以師德師風為准則,嚴格要求,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榜樣才是不辜負國家,不辜負學校,不辜負家長的希望。對孩子成長亦增加了一重保障。

所以說,師德很重要。把師德作為教師職稱的評審的第一標准,是對國家,學校,老師,家長,孩子負責。

⑵ 江西省教師江西省高級職稱評定師德是唯一標准嗎

是的

職稱設置從正高級職稱到員級5個等級,依次為正高級教師回、答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與職稱的正高、副高、中級、助理、員級相對應。
以前職稱設置
中學系列主要分為:中學高級、中學中級(一級)、中學初級(二級、三級)
與中專系列對應的:高級講師、講師、助教(中學高級教師、中專高級講師相當於大學副教授級;助教,相當於中學的二級教師。)
小學系列主要分為:小學特級教師(小高高)、小學高級、小學一級、小學二級、小學三級。

⑶ 為什麼老一代教師非常受人尊敬

主要是因為那時的社會,學生和家長,都懂得「尊師重教」,都知道「嬌子如逸狼」這個婦孺皆知的最淺顯的道理!

⑷ 為人師表,師德惟馨是什麼意思

為人師表,師德惟馨
解釋:師德,為人師表的優良品德修養;惟:是;馨:散發的香氣。
優良的師德修養是令人散發芳香的優良品德。為人師表就該有這樣的氣質。

⑸ 怎樣加強師德修養

當今的中國,正經歷著全面的改革開放和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社會轉軌,這一重大的社會變革,引起了人們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極大變化,在這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中,教師職業道德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成為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
一、師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是師德修養的主要內容。現時期我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是:依法治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其內容的核心是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和為人師表。
二、當前師德修養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工作不安心,敷衍了事。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有的教師受到拜金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影響,不安心教育教學工作,熱衷於下海經商,搞第二職業,對工作敷衍塞責,缺乏工作的熱情和積極的追求。更有甚者,厭惡教師工作,試圖跳槽,想早日離開教師崗位。
(二)、不尊重學生、侮辱體罰學生。
有的教師因缺乏工作的責任心,不尊重學生的人格,以各種方式隨意侮辱學生。比如有的教師說學生「比豬還笨」,「榆木疙瘩不開竅」,「生來就不是讀書的料」;有的教師用大話威嚇學生,說再犯錯誤就不讓上課,就開除出校門;還有教師因學生未能完成家庭作業,未能取得好的考試成績,就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罰站、罰曬、罰寫、擰耳朵、扇耳光、拳打腳踢,給學生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三)、固步自封,懶於學習,自甘落伍。
有的教師因缺乏工作的目標和進取的動力,對自己要求不嚴,平日懶於學習,不關心教育發展的形勢,不注意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不努力鑽研業務提高自身素質,不求發展,滿足於現狀,自甘落後於他人。
(四)、斤斤計較於個人利益,不善於團結合作。
有的教師工作中總把個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毫無集體觀念,不體諒他人的利益和要求,嫉妒他人的進步和表彰,對他人冷嘲熱諷,拆台打擊,造成人際關系緊張,與他人不能很好地團結合作。
(五)、為教不廉,謀取私利。
有的教師不熱心本職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外創收上;有的教師利用職業之便,向學生強行推銷各種學習、考試資料;有的教師未經上級部門許可,向學生收取節假日補課費、培訓費等。
(六)、衣著不整潔,言行不文明。
有的教師不拘生活小結,或衣冠不整,或穿著過於艷麗花哨;有的教師思想不健康,言行中洋溢著低級情趣。
以上所述問題,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是教師缺乏師德修養的具體表現。要解決這些問題,需進一步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提高教師的師德素質。
三、加強師德修養的基本方法
(一)、加強理論學習
1、加強道德理論的學習。
教師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認真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理論,吸取其精華,並在實踐中發揚光大;認真學習共產主義道德理論,用先進的道德理論,武裝自己,教育自己,樹立正確的道德理想;認真學習一般的道德理論和教師的職業道德理論,從多方面獲取道德知識,為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2、加強師德規范的學習。
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是衡量教師道德是非、指導教師道德行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的標准,是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它具體地向教師表明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正確回答了教師個人與他人、與集體、與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發展教育事業的有力保障。要將教師的師德規范,轉化為教師個人的內心信念,需要教師有一個自覺學習、接受教育的過程。加強師德規范的學習,有助於提高教師遵守師德規范的自覺性。
3、加強教育科學理論的學習。
學習教育理論,掌握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能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職責,增強教書育人的本領。
(二)、加強在實踐中的磨練
學習理論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將理論付諸教育實踐,因為教育實踐不僅是教師進行師德修養的現實基礎,同時也是檢驗教師師德修養的唯一標准,是教師師德修養的目的和歸宿。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認識、不斷提高,不斷完善。只有經過實踐的反復磨練,道德認識才能日益明確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堅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豐富,道德理論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師德品質,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三)、加強向優秀教師的學習。
在優秀教師的身上,集中體現了教師職業道德所倡導的優秀品質,他們的教育實踐和先進事跡,生動體現了新時代師德的特點和要求,他們從不同的側面把教師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具體化、形象化了。學習他們的先進思想和感人事跡,既能幫助我們提高師德認識,又能誘導和激發我們的師德情感。
四、加強內省和慎獨
內省和慎獨,是教師師德修養的重要方法 。內省就是自覺進行思想約束,內心時時檢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孔子曾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教師以師德規范為准則,以品德高尚的人為榜樣,時時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慎獨就是在無人監督,有做壞事可能的時候,不做壞事。「慎獨」一詞源於《禮記·中庸》,書中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古人尚知內省和慎獨,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更應該努力加強自修養,通過自我修養,強化自己的道德意識,磨練自己的道德意志,並在實踐中把道德意志轉化為道德行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師。
總之,教師要想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經受住社會和自身的各種考驗,就必須明確師德規范要求,針對存在的問題,加強修養,通過修養,增加道德認識,豐富道德情感,樹立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堅定道德意志,並在實踐中進行道德行為選擇,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師德素質,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師。

如何將"修師德"滲透到平時的教育教學中

(一)、加強理論學習
1、加強道德理論的學習。
教師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認真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理論,吸取其精華,並在實踐中發揚光大;認真學習共產主義道德理論,用先進的道德理論,武裝自己,教育自己,樹立正確的道德理想;認真學習一般的道德理論和教師的職業道德理論,從多方面獲取道德知識,為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2、加強師德規范的學習。
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是衡量教師道德是非、指導教師道德行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的標准,是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它具體地向教師表明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正確回答了教師個人與他人、與集體、與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發展教育事業的有力保障。要將教師的師德規范,轉化為教師個人的內心信念,需要教師有一個自覺學習、接受教育的過程。加強師德規范的學習,有助於提高教師遵守師德規范的自覺性。
3、加強教育科學理論的學習。
學習教育理論,掌握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能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職責,增強教書育人的本領。
(二)、加強在實踐中的磨練
學習理論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將理論付諸教育實踐,因為教育實踐不僅是教師進行師德修養的現實基礎,同時也是檢驗教師師德修養的唯一標准,是教師師德修養的目的和歸宿。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認識、不斷提高,不斷完善。只有經過實踐的反復磨練,道德認識才能日益明確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堅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豐富,道德理論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師德品質,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三)、加強向優秀教師的學習。
在優秀教師的身上,集中體現了教師職業道德所倡導的優秀品質,他們的教育實踐和先進事跡,生動體現了新時代師德的特點和要求,他們從不同的側面把教師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具體化、形象化了。學習他們的先進思想和感人事跡,既能幫助我們提高師德認識,又能誘導和激發我們的師德情感。
四、加強內省和慎獨
內省和慎獨,是教師師德修養的重要方法 。內省就是自覺進行思想約束,內心時時檢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孔子曾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教師以師德規范為准則,以品德高尚的人為榜樣,時時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慎獨就是在無人監督,有做壞事可能的時候,不做壞事。「慎獨」一詞源於《禮記·中庸》,書中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古人尚知內省和慎獨,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更應該努力加強自修養,通過自我修養,強化自己的道德意識,磨練自己的道德意志,並在實踐中把道德意志轉化為道德行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師。

⑺ 為人師者,德以配天地,出處

出自《禮記.學記》的一段:

為人師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書育人,此乃師德之本也。

拓展資料版:

《禮記》又權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據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

主要記載了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 。

《禮記》章法謹嚴,映帶生姿,文辭婉轉,前後呼應,語言整飭而多變,是「三禮」之一、「五經」之一,「十三經」之一。自東漢鄭玄作「注」後,《禮記》地位日升,至唐代時尊為「經」,宋代以後,位居「三禮」之首。

《禮記》中記載的古代文化史知識及思想學說,對儒家文化傳承、當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養,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重要影響。

禮記_網路

⑻ 為人師表,師德惟馨是什麼意思

為人師表,師德惟馨:在人品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真正能夠發出香氣的是教師的美德。

師表:榜樣,表率。惟:是;馨:散發的香氣。

「為人師表」是教師的專業態度,同時是師德的魅力;「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師德就是愛:愛事業、愛學生就是師德的最好解釋。

熱點內容
生物鼠葯 發布:2025-05-08 09:48:13 瀏覽:303
老師穿黑 發布:2025-05-08 09:09:30 瀏覽:441
2016考研英語二答案 發布:2025-05-08 08:27:59 瀏覽:661
幼兒教育設備 發布:2025-05-08 08:07:52 瀏覽:431
電化教學論文 發布:2025-05-08 05:06:58 瀏覽:117
家庭教育立法 發布:2025-05-08 04:32:55 瀏覽:447
學前教育的前景 發布:2025-05-08 03:17:02 瀏覽:391
動畫師教學 發布:2025-05-08 02:34:48 瀏覽:403
獅山教育信息網 發布:2025-05-08 02:25:42 瀏覽:219
國際教育管理 發布:2025-05-08 02:07:21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