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管理大師德魯克建立目標組織

管理大師德魯克建立目標組織

發布時間: 2021-09-16 23:19:59

1. 彼得德魯克目標管理的定義

彼得·德魯克目標管理的定義:強調組織群體共同參與指定具體的可行的能夠客觀衡量的目標。

目標管理理論是現代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目標設定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目標激勵計劃。其基礎是目標理論中的目標設定理論。目標管理強調組織團體參與制定具體、可行和客觀可測量的目標。它是以泰勒科學管理理論和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為基礎的一套管理體系。

目標管理的指導思想是建立在管理心理學的「Y理論」基礎上的,即在明確的目標條件下,人們可以對自己負責。其理論基礎是心理學和組織行為學中的目標理論。也就是說,任何組織都可以通過制定目標並強調對其結果的評價來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員工滿意度。



(1)管理大師德魯克建立目標組織擴展閱讀:

彼得·德魯克目標管理的基本觀點:

1、強調「自我控制」。任何員工都喜歡被視為「領導者」,而不是一台永不停歇的機器。目標管理的目的是用「自我控制」管理取代「壓制性管理」。

2、經理權力下放。經理不是體育教練,而是實幹家。管理者的分權有助於為員工創造一個舒適的工作階段,而不是家長式的管理氛圍。在現代文明時代,任何人都主張民主,拒絕獨裁。

3、效益優先。目標管理的目的是反映效益。傳統的管理方法容易犯主觀錯誤。

2. 德魯克提出管理的三大任務是什麼如何理解

德魯克管理學的三大任務:

1、設定組織機構的特定目標和使命(無論是商業企業,還是醫院或大學)

2、確保工作富有生產力,並且使員工有所成就,產生效益。

3、管理組織機構產生的社會影響和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一、對管理的職能,早期的管理理論一般認為,管理有計劃、執行、控制三大基本職能。法國的法約爾認為,管理有五大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美國的古利克提出,管理有七項職能,即計劃、組織、人事、指揮、協調、報告、預算。美國管理學家孔茨的觀點,即管理包括計劃、組織、人員配備、指導和領導、控制五項職能。

上述的早期管理的職能認定,無不是從事情的角度出發,即為了完成了組織的目標,圍繞特定任務的要求來進行的工作。在德魯克的字典里,實現組織的機構的目標只是管理的任務之一而非全部。當然,這也是很重要的。任何機構和組織都有自己的使命,某種特殊的目的,某種特殊的社會職能。對於商業企業來講,這些目的與使命就意味著獲得經濟績效。

這里,德魯克不斷的強調,只有商業企業才把經濟績效作為特殊使命。而且,商業企業必須始終把經濟績效放在首位,而且在每一項行動與決策中都要以經濟績效作為出發點。因此我們可以說,沒有獲得經濟績效的企業是不道德的。管理的職能之一就是通過績效來證明自己的成功和價值。這一點毋庸置疑,在商業企業的競爭和市場實踐中,經濟績效作為最重要的衡量標准早已為我們所接受。但做為任何一個組織,我們都必須首先想清楚,我們獲得經濟績效的途徑是什麼?是任何盈利的方式都可以用,還是一定要通過實現企業的目的和使命來達成。

這里,德魯克為我們提供了三個失敗的樣板:

1、如果一家企業在經濟成效方面沒有獲得足夠的成功,那麼理所當然,它就是失敗者。
2、如果一家企業未能以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向消費者提供他們需要的商品和服務,那麼它就是不成功的。
3、如果 一家企業沒有提高或者至少沒有能夠維持自身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的物質生產能力,那麼它就是不成功的。

總之,企業對有責任獲得利潤,取得經濟績效。

我在初學德魯克之際,在談到企業的宗旨是「創造顧客」時,曾有過困惑,如上文所示,我想德魯克觀點是取得績效是責任,而取得的方法是創造顧客吧。

因此,德魯克關於管理的第一個任務,必須想清楚,我們的顧客是誰?我們的任務是什麼?我們的使命是什麼?

二、除了經濟績效,做為現代管理大師的德魯克還為我們指出了另外兩點管理的任務,這是他之所以區別於早期管理學者,而被加上了「現代」兩個字的原因。

前面我們談過,德魯克的第一個管理原則,管理是關於人的。是人構成了組織,組織對人負有責任。這一點成為管理的第二個任務:確保工作富有生產力,並且使員工有所成就,產生效益。

管理的第一個任務就要靠人來完成,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讓人有生產力,通過員工的努力和配合,完成管理的第一任務。同時個人也依賴組織的存在。依靠組織的平台取得生計,實現職業的目標和個人的夢想。有數據表明,因為沒有成就感而離職越來越成為離職者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德魯克說「按照自身的邏輯來組織工作,僅僅只是管理的第一步。第二步比第一步困難得多,它要使工作與人相互配合起來,而人的邏輯與工作的邏輯存在明顯的差異」。這其中的差異就是管理的任務,正視這種差異,把人看成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然後再去開展管理工作。

因此,管理的第二個任務是:讓工作有生產力,讓員工有成就感。

三、管理的第三個任務,與德魯克所說的管理是社會的器官有關。

社會中的任何組織機構都不僅僅是為了自身存在而存,也不是以自身為目的,它是為了社會的而存在的。雖然商業企業要以經濟績效為使命,但評價一家企業絕不能根據經濟績效本身,只能根據它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來進行評價。

商業企業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要向顧客提供他們滿意和商品和服務,而不是為了給員工和管理者提供工作的機會。

3. 彼得德魯克提出的目標管理是以什麼為中心的設定目標

具體化展開的組織目標成為組織每個成員、 每個層次、 部門等的行為方向和激勵手段,同時以使其成為評價組織每個成員、 每個層次、 部門等的工作績效的標准, 從而使組織能夠有效運行。

目標管理的指導思想:以管理心理學中的「 Y 理論」 為基礎的, 即認為在目標明確的條件下, 人們能夠對自己負責。其理論依據是心理學與組織行為學中的目標論。 即任何一個組織系統層層地制定目標並強調目標成果的評定, 都可以改進組織的工作效率和職工的滿意程度。

目標管理的目的為通過目標的激勵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 從而保證實現總目標。其核心就是明確和重視成果的評定, 提倡個人能力的自我提高, 其特徵就是以目標作為各項管理活動的指南, 並以實現目標的成果來評定其貢獻大小。



(3)管理大師德魯克建立目標組織擴展閱讀

目標管理基本觀點

1、目標管理為參與管理的一種形式。《管理學》指出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它包括五大功能,而目標管理包含於控制功能。

2、強調「自我控制」。任何員工都喜歡被看作被「領導」而不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機器,目標管理的主旨在於「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壓制性的管理」。

3、經理權力下放。經理不是一位體育教練,而是一位實幹家。經理權力下放,有利於為職工創造一個舒適的工作舞台,而不是家長式的管理的氛圍。現代文明時代任何人都主張推崇民主而拒絕獨裁。

4、效益優先。目標管理的目的就是體現效益。傳統的管理方式,往往容易犯主觀主義錯誤。

4. 德魯克基於目標管理理論提出的在政府機構中廣泛運用的理論是什麼理論

目標管理理論是由現代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根據目標設置理論提出的目專標激勵方案。
其基礎屬是目標理論中的目標設置理論。目標管理強調組織群體共同參與指定具體的可行的能夠客觀衡量的目標。它是在泰羅的科學管理和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的基礎上,形成

5. 如何理解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的目標就在於創造並保留

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的目標在於創造並且保留。這種觀點很正確,企業的進步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創造

6. 德魯克認為,應當將企業的使命和任務轉化為目標,管理者應該通過目標對下級進行管理,為什麼

這是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關於「目標管理」概念的主張。
德魯克認為,並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相反,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因此,「企業的使命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如果一個領域沒有目標,這個領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視。
德魯克進一步指出,管理者應該通過目標對下級進行管理,當組織最高層管理者確定了組織目標後,必須對其進行有效分解,轉變成各個部門以及各個人的分目標,管理者根據分目標的完成情況對下級進行考核、評價和獎懲。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7. 目標管理是誰提出來的

由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於20世紀50年代提出。

目標管理是以目標的設置和分解、目標的實施及完成情況的檢查、獎懲為手段,通過員工的自我管理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的一種管理方法。

由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於20世紀50年代提出,被稱為「管理中的管理」。一方面強調完成目標,實現工作成果;另一方面重視人的作用,強調員工自主參與目標的制定、實施、控制、檢查和評價。

(7)管理大師德魯克建立目標組織擴展閱讀

目標管理的基本內容是動員全體員工參加制定目標並保證目標實現, 即由組織中的上級與下級一起商定組織的共同目標,並把其具體化展開至組織各個部門,各個層次、各個成員。

與組織內每個單位、 部門、 層次和成員的責任和成果相互密切聯系,在目標執行過程中要根據目標決定上下級責任范圍, 上級許可權下放,下級實現自我管理。在成果評定過程中, 嚴格以這些目標作為評價和獎勵標准,實行自我評定和上級評定相結合。

以此最終組織形成一個全方位的、全過程的、多層次的目標管理體系,提高上級領導能力,激發下級積極 性,保證目標 實現。

綜上所述,目標管理在組織內部建立了一個相互聯系的目標體系,而這種體系把員工有機的組織起來,使集體力量得以發揮,同時目標管理的實行就意味著組織管理民主化、員工管理自我控制化、 成果管理目標化。於是目標管理事實上是一種總體的、 民主的、自覺的和成果的管理。這也正是目標管理的魅力所在。

8. 管理大師德魯克說:「企業的目的必須在企業本身之外。」這句話對組織確定使命陳述有什麼啟示

給你舉個例子,我記得日本大部分企業的使命陳述都有一個共同的部分:通過企業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最典型的就是SONY了,SONY在最初就是本著讓世界認識日本,了解日本,剔除人們腦中二戰中日本的不良形象而奮斗。美國的一些註明企業則是以社會責任為企業願景,力求為美國民眾提供良好的服務,比如通用汽車,以提供廉價物美的私人汽車,滿足中下層民眾在公路上飛馳的願望。
使命陳述是從戰略目標上講的,要往遠處考慮,不能只停留在企業本身的盈利目的。
我是這樣理解的,不知道對你有沒有什麼啟發

9. 《管理大師》德魯克的經典名言有哪些

1、卓有成效是管理者能夠做到而且必須做到的事。

2、並不是只有高管才是管理者,所有知識工作者,都應該像管理者一樣工作和思考。

3、對組織負有責任,能影響組織經營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

4、不要認為卓有成效高不可攀,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5、每個人都以卓有成效作為最高工作標准,一群平凡的人,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6、如何才能卓有成效:時間管理,聚焦貢獻,發揮長處,要事優先,有效決策。

7、有所成就的人,都從最重要的事情做起。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8、效率是「以正確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則是「做正確的事」。對企業而言,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

9、經理人五大核心工作:設立目標;任務分派;激勵溝通;績效評估;培育人才。

10、領導者應該是引導屬下做正確的事,因為領導才華是以領導者做事的成果來判定的。

熱點內容
生物鼠葯 發布:2025-05-08 09:48:13 瀏覽:303
老師穿黑 發布:2025-05-08 09:09:30 瀏覽:441
2016考研英語二答案 發布:2025-05-08 08:27:59 瀏覽:661
幼兒教育設備 發布:2025-05-08 08:07:52 瀏覽:431
電化教學論文 發布:2025-05-08 05:06:58 瀏覽:117
家庭教育立法 發布:2025-05-08 04:32:55 瀏覽:447
學前教育的前景 發布:2025-05-08 03:17:02 瀏覽:391
動畫師教學 發布:2025-05-08 02:34:48 瀏覽:403
獅山教育信息網 發布:2025-05-08 02:25:42 瀏覽:219
國際教育管理 發布:2025-05-08 02:07:21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