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貧窮富有師德演講稿

貧窮富有師德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1-09-17 08:07:04

⑴ 關於 富有與貧窮 的演講稿 越快越好

貧窮與富有 演講稿 【By Kaiser3344】
人生在世,或身不由己,或失意迷茫,或一意孤行
或許,在你煩惱時,你會發現,擁有的更少,得到的將會更多。
有兩個孩子,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一個,是赫赫有名的商人的孩子,而另一個,只是一個卑微的農民工的兒子。
有一天,他們倆相互認識了,開始聊起了他們的家庭。
商人的兒子,高傲自大,傲慢的敘述道:『『我們家,那可真算得上是人間仙境,有一個大院子,院子里有隻可愛的貴賓狗,花壇中個小噴泉,噴泉里有著許許多多的小金魚,夜晚,花園中燈光閃閃,我的家中有父親、母親和幸福的我!』』
聽完商人的話,農民工的兒子更自卑了,猶豫了一回兒,他不緊不慢的敘述起了自己的家庭:『『你們家有個小院子。我們家大的可有一個農場一般,我們家有一對堆小狗,晚上睡覺的時候還來添我的手呢!我們家可沒有小噴泉,只要一打開見門就有一條緩緩流過的小溪,小溪里可什麼魚都有,在我們家呀,晚上的時候,只要打開窗就看得見滿天星星,就像穿梭在銀河系一般,我家除了我,爸爸媽媽,還有我親愛的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
聽完這話,商人的兒子驚呼道:天啊,那我和你們家不起來不是太貧窮了嗎?多年後,商人的兒子果真變成了一個貧窮的人,而農民工的兒子,變成了一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其實,貧窮有很多種含義,而我們見到的只是最普的那種:財富的不足。我們常常為自己的財富不足而悶悶不樂,卻從未發現自己擁有的在別人眼裡就是最富有的。畢竟,貧窮有很多種,當你擁有得很少時,你要清楚你擁有的是最多的!你也可以換位思考,當你擁有了精神上的富有,物質上擁有的還會少嗎?
有時候,貧窮就是最大的富有!
【樓主】完全按照您的要求來的,適合您初中水平演講,希望對您有所啟示,若覺得滿意,望多多支持哈!!!

⑵ 求貪婪是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大的財富演講稿

其實我們思考這句話,要注意還是在「貧窮」和「財富」前面加的定語「最真實」這三個字。這三個字將「貧窮」和「財富」做了一定的限制,於是這句話的比喻就顯得更加准確,更加嚴謹。
問:
這句話顯然是用了對比等的修辭手法,意思不太明白,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它有什麼目的?
知道了目的,那如何判斷這句話的意義和價值?
貪婪和貧窮是什麼關系,滿足和財富又是什麼關系,才讓作者說出這樣的話來?
為什麼說「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而且在在貧窮和財富前面加上一個「最真實」的定語?
有時候最真實的貧窮其實就是沒錢沒東西,最真實的財富就是有錢可以買到任何東西,那麼,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這句話用比喻來說明道理,幾乎超脫了錢財的概念,那麼這句話的前提和基礎是什麼?有了此前提這句話的存在才有意義,否則,根據馬斯洛原理,這句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這兩半句話,分別對應那兩類人?
當一個永遠脫離當下的人,獲得了的滿足也只是暫時的滿足,過不久還是會變得貪婪,那麼這句話的作者就存在一個認識上的誤區或者說缺陷,認識區域太限制。那是怎樣一種的限制呢?
總論
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人因為心裡「沒有」而且「想要」,所以才顯出一個「貪」字來。雖然喜愛也會導致「貪」但此貪與此句說的有差異。沒有就是貧窮,而一「貪」就顯示出了人的貧窮。這是負面情況的一個代表。而人因為有、充足才會感覺滿足,人「滿足」之後就不會有貪,見到東西不會就像據為己有。這種情況就用錢代表的「財富」來表示。貪婪的人都貪財,富裕的人卻轉而追求其他的了。從物質上升到精神是一種質的變化,同樣,從空虛、貪婪變得富裕、大度也是一種質的變化。變化,讓我們能更清楚的認識真實的人生。
但其實,我們並一定非要因為貧窮而變得貪婪,貧窮中我們也可以感覺到滿足,譬如愛情、親情;我們也並一定是因為擁有財富才讓我們感覺滿足,否則太膚淺。
另外,有時候,其實「貪」也能表達一種褒義的,比如女人罵情郎:「貪吃貓」「饞貓」等等,不一而足,不在細說。
如上就是對「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的思考、評價以及一點賞析和辯證的文字。

師德師風演講稿,農村學校要求有具體的事而且比較感人3000字左右

寫我教學生他的成功就是我的德 我教學生的作風在上課是什麼樣子的就是師風

師德師風演講稿
-----把美留給孩子

你是一個好教師嗎?聽聽學生們怎麼說吧!"

這不是什麼名人說的話,這是我在一個學校校園牆報上看到的,是一個普通教師留下的師德格言。

中國最著名的大學,復旦大學研究生院4000名左右的研究生從全校457名教授中評選自己心目中的「十大傑出教授」。調查發現,師德教風是學生評選自己心目中的傑出教授的首要標准。

復旦大學的校園BBS上有的學生坦誠地道出自己的觀點,他說:「我們心目中的好教授必須有高尚的師德教風,而不是世俗的成功」。

這次評選給天下所有的教師都提了個醒,師德教風仍然是教師們最重要的品德。
教師是立校之本。師德是教育之魂.

教師是社會道德傳統的繼承者和傳遞者,教師不僅把前人長期積累起來的生產經驗和科學文化知識傳遞給學生,而且把前人確定的道德價值觀傳遞給學生。教師還是社會道德新風尚的倡導者和先行者。在我國新文化運動時期,正是由一批進步教師在反封建的斗爭中首先提倡新道德的。可見,教師職業道德對社會道德的發展和社會風氣的轉變具有促進作用.

據有關部門不久前進行的民意調查,教師在所調查的二十一種全民所有制的行業中,被認為是社會形象最佳的;也就是說,其職業道德狀況是最好的,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否就沒有問題了呢?有,而且相當普遍,有的問題還相當嚴重,曾經被人們稱之為"最後一片凈土"的教育界,如今也不那麼干凈了。

最近我國揭露的多起老師毆打、侮辱、摧殘學生的暴力事件,就性質而言,我認為沒有比這種現象更深刻地揭露出教師素質的變異和教育品質的惡化。

人們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有資格為人師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響學生。在家裡,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者;在學校,教師是孩子的表率,其言行舉止,甚至興趣愛好等,都會對年幼純潔的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像那些打罵並侮辱學生的老師,自己為師不尊,又怎能教育好學生呢?

教育與師德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有什麼樣的師德,就有什麼樣的教育。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人.

《學習的革命》這本書中有這么一段話,很發人深省: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就會頭腦平靜地生活。

有時我總是這樣問自己:"我教的學生們生活在什麼之中呢?"

用語言來播種、用粉筆來耕耘、用汗水來澆灌、用心血來滋潤。對學生充滿愛的教師的每一堂課,都彷彿在為學生打開一扇扇窗戶,讓學生看到一個色彩斑斕的新世界,並且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精神境界。

站在三尺講台,日復一日地講授知識,似乎十分平淡,也十分平凡,然而崇高的風范,正是在這平凡的本職工作中體現出來。

最後,允許我引用著名文字家莎士比亞說過的一句話:「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傳到遙遠的後世。」

我也是在網上弄的,改一些些,我下周也要參加師德師風演講賽,呵呵 你看要得就用。

⑷ 關於贊揚師德的演講稿 3分鍾以內

1、師德師風演講稿

記得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榜樣!榜樣!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兒童以任何東西。」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想,我們每個教師的師德就如同這里的「榜樣」和「陽光」。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所以說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著走;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標記前行。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教師若不是路標,你講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藝術性再強,都是無根之樹、無源之水、無雨之雲、無光之燈!每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都清晰而准確地印在學生的視網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無意地進行著現場的觀摩表演,這就是無聲路標的示範性,這種示範性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內化力。《中國教育報》刊載過:北京十傑教師孫維剛被他的學生稱為「思想和靈魂的導師,終生學習的楷模」。考入清華大學的王一在轉為正式黨員的匯報中談到了中學班主任孫維剛老師時說:「我們的心靈從他的言行中得到了凈化。大家熱愛勞動,來自恩師每天早晨到教室打掃衛生;大家良好的修養,來自恩師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門的老大爺親切地打招呼;大家嚴格遵守紀律,來自恩師遲到了便向我們做檢討,甚至到教室外面罰站;大家艱苦樸素,來自恩師一年四季僅僅兩套舊外衣。」王一匯報中還說:「雖然現在我不在孫老師身旁聆聽他的教誨,但他的形象經常閃現在我的腦海。尤其是當我打開錄音機再次傾聽我們最後一次班會錄音時?」師德無價。學子對恩師的追隨,如同雲翔而影從。沒有什麼比師魂的陽光更有無窮的魅力的了。 沒有什麼比師行的榜樣更有無比的功能的了。

我出身於教育世家,現在是一名鄉鎮中學的普通教師。從教至今已經有十個年頭,我深深地感到教師的物質生活相對清貧,但精神生活卻無比充實。每當看到那一雙雙渴求的目光,一張張專注的面容,不由得讓人身心激動,似乎融入到無比聖潔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贏得了壯麗的升華。我們的奉獻雖然不見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是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燈光,作業本上殷紅的心血,課堂內外淳淳的教誨,一點一滴,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師的道德品格便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正如古詩所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常言道,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今天,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課程改革的新標准、新要求,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強師德修養。首先,我們要自覺創造教師職業內在的尊嚴與幸福。讓自己有價值、有尊嚴地活著,應成為我們的職業立場。只有這樣,我們在喧囂的花花世界才不至於輕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對家長物質上的「尊重」時,面對市場經濟的遍地誘惑時,我們該如何固守自己的價值觀念,堅持自己的生活信條呢?我想最關鍵的還是,你是否找到了從事這個職業的尊嚴、價值與激動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對家長,我們將成為他們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夥伴。只有這樣,樸素而平凡的教師生活才會變得充滿智慧與人格的挑戰,天天面對的學生在我們眼中才會每天都是新的。這就是教師獨有的享受。也只有這樣,教師職業才能真正成為令人羨慕和富有內在尊嚴的職業。第二,我們要在真實的道德沖突中實現道德的發展。教師也是真實生活情境的個體,在那些復雜而難以取捨的道德沖突面前,有時侯,要做出正確的判斷很難。但只有這樣的真實經歷,才真正考驗著我們的道德。我只想說,「德」是一個人內心對自己的要求,底線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誤往往就是因為降低了自己的底線,只有在真實的經歷中自己與自己對抗,師德素養才會有所提高。第三,我們要堅持學習,不斷豐富發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師德不是靠講出來的,而是靠內心世界的豐富、文化底蘊的提升、人格素養的完善。所謂德者,得也。教師師德的提升,關鍵還在於文化、藝術、心理、社會等諸多精神營養的植入。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要以陶行知先生「捧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守住心靈的寧靜,建設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精神家園,不僅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而且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吧!

用愛播撒希望

「有一首歌最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道風景線最為 記/那就是詩魂/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無數顆熾熱的心/我們用愛播撒著希望。。。。。。」這道詩是高中畢業班中,我們的班主任孫老師送給我的,6年來,我一直珍藏在心底,每每想起它,就好像回到了孫老師的身邊,就好像又見了她新切的笑容。
孫老師——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數學老師。就在她我們剛上高三,她還有一年就要退休時,被查出患有淋巴腺腫瘤。醫生要求立刻手術,可孫老師把化驗報告一揣,又站在了講台前。她知道,學校教師緊缺,同事們擔子重;她知道,學生正在關鍵時期,差生剛上路;她知道,要站好最後一班崗。。。。。。假期過去了,開學時,大家驚喜地發現了孫老師又回來了,盡管經歷了8小時大手術的身體仍很虛弱,盡管腮邊的手術疤痕還鮮紅如血,可孫老師像不倒的青松,又屹立在講台前。「起立!」大家刷地站了起來,淚珠在每個人的眼眶裡打轉,頓時教室里響起了春天般的聲音,大家發自肺腑地喊到:「老師好!」這感人的一幕我久久不能忘懷!
是孫老師崇高的胸懷折服了我,「教師」這個神聖的名字也從此在我的心靈里烙下了印記。當我師范畢業時,真正踏上教育這方熱土時,我覺得自己彷彿走進了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刻。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為了祖國未來無數的瓦特、牛頓、愛迪生,我將滿腔的愛盡情賦予了我的學生。多少個中午,當人們午休的時候,我在教室里和學生談心;多少個晚上,當人們被精彩的電視吸引的時候,我還在燈下認真地備課、批發作業。為什麼?因為我始終相信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一顆純凈的種子,都會在教師愛的沐浴下長成參天大樹;每一雙稚嫩的腳步都會在教師愛的牽引下變成我們民族巨龍的鱗爪,也正為這個,我雖累,但樂在其中。

去年9月10日,清晨,當我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教室時,同學們突然意志說到「老師你辛苦了,祝老師節日快樂,伴著動聽的聲音,班長手棒一束鮮花徐徐向我走來。。。。。。這是夢嗎?這似乎只有在電視、電影里才能看到,但這不是夢,一切都是那麼真實,都發生在我眼前。「我們愛您」同學們清脆的聲音響徹教室。這是學生對老師崇敬喜愛之情的最真表達。淚水打濕了我的眼眶,我激動的說:「我也愛你們。」學生們全體起立鼓掌,一時間,掌聲扇動著淚水,淚水浸泡著掌聲。。。。。。
這一幕似曾相識,對了,在孫老師的課堂上不也是這樣嗎?一顆真誠的心融化了幾十顆火熱的心,這是心與心的交流,這是愛與愛的傳遞!
我的耳邊又響起了那首小詩:「有一首歌最為動人/。。。。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您也許會驚奇地問:"那是什麼呢"我將毫不遲疑的回答您:"那就是愛!"愛,不是索取,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

為了報答老師對我的愛,更為了所有需要愛的孩子。一九九四年我依然地站在"人民教師"的偉大行列。

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像一枚枚蓓蕾仰著小臉,渴求著陽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每天傍晚隨著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凈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

還記得那是一九九七年的夏天,當時我擔任學前班的班主任工作。一天,我們班上來了一個智力有缺陷的男孩。說實話,當時我這不想收,全班六十多個孩子還教不過來呢,哪能為他再分一顆心呢。可是當我看到孩子那種乞求與渴望的目光,聽到他那口齒不清的"老師好"還有那雙白胖的小手握著我的手時,一股無形的愛的溫泉湧上心頭,從那天起,他成了我們班一名特殊的學生。

我開始細心地觀察他,發現他不願意和小朋友接觸,卻喜歡和我說話。於是,我有空就同他聊天,有意識地鍛煉他的語言能力,教他正確的咬字,發音。同時,我還讓孩子們多關心他,多親近他,多和他說話,陪他到操場上玩耍,鍛煉身體。漸漸地他那原本笨拙的身體變得輕盈了許多,走起路來也穩當了,還能高抬腿跑步了,上課也能安心聽講了,教的生字也能讀出來了。每當我看到他和正常的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戲,享受著他們帶來的快樂時,我的心就感到無比的甘甜。我真切地感受到,我的愛並沒有白白付出,換來的是孩子可喜的進步。

時間過得真快,如今的我在教育戰線上摸爬滾打近十個春秋了。那個孩子已經是我校一名六年級的學生了。現在,我擔任六年級的音樂課教學。開學的第一節課,我早早地來到了班級,我的目光在教室里搜尋著,終於我又看到了他,我急忙走過去問:"你還認識我嗎"他抬起頭微笑著望著我。看到他有些迷茫的眼神,我感覺到他似乎已經不記得六年前的事情了,也不記得六年前那個疼他,愛他,為他付出了很多心血的李老師了。

上課的鈴聲,打斷了我的思緒。課上,我們學習了歌曲《祖國像媽媽一樣》。歌曲學會之後,我說:"誰願意到前面來演唱這首歌呢"當時,有很多孩子踴躍地舉起了手。這時,在我的眼前又出現了那隻白胖的小手。於是,我把他叫到前面來,看著他很認真,很投入地用不太清晰的聲音和有些走調的旋律唱歌時,我的內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心想,這一定是唱給他媽媽的,因為他很愛他的媽媽。有一次,他媽媽生病了,他在病床前哭著對媽媽說:"媽媽,你不能生病,你快點好起來吧,你要是病倒了,就沒有人疼我了!"想著這些,我的眼睛濕潤了。歌唱完了,我問:"你為什麼要唱這首歌呢"當我聽到他含糊不清,而又非常肯定的回答時,我的心靈被震撼了。他的回答只有三個字"我——愛——國"此時,我的淚水再也控制不住地滾淌下來。伴著孩子們雷鳴般的掌聲,他笑了,笑得那樣燦爛,那樣自豪。
本文來源:http://www.mantianxingwenxue.com/fanwen/4350.html

⑸ 富有的貧窮演講稿400字

無可置疑富人肯定是富有的。簡陋的農舍在他的豪宅面前肯定會相形見絀,自愧不如。但是豪宅只限於一隅而農舍卻與天地相融合。於是,農舍的輝煌程度讓豪宅難易望其項背。孩子的眼睛沒有說謊,富人有錢但是依然貧窮。
曹雪芹舉家食粥,但是一部《紅樓夢》讓他「紅」到了今天。物質上的貧窮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上不能貧窮。「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這是物質。精神上的失去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明代的沈萬山也是一個例子。沈萬山,元末明初的經貿時間家,居於上海周庄卻經營天下,以至富可敵國。明朝建立後,沈萬山承擔了南京城牆三分之一的工程款。又拿出一大筆錢犒勞軍隊,因而激怒了明太祖朱元璋,被判死刑,後改流放雲南,最終客死在流放的路上。我們可以說沈萬山的悲劇是因為他有錢,但更重要的是他社會精神的嚴重不足。他以一個商人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復雜多變的社會,有一種簡單的經商心態去對待社會,就這樣在商場上無往不勝的沈萬山在於社會的交易中虧本兒了。
中國人說:「富不過三代。」歐洲人說:「三代培養不出一個貴族。」從中,中西的文化差異一看便知。中國人希望的是更多的物質積累,而輕視了文化。比如,清末紅頂商人胡學岩,其經營能力堪稱一流。從他在杭州的故居中可見一斑。現代遊人評論,現今只有世紀首富比爾·蓋茨的豪宅才可與之相媲美。但是就是這樣,這座豪宅還是在胡學岩孫子時賣給了他人。這就是文化的缺失帶來的悲劇。再看看歐洲,義大利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前後幾代人掌管佛羅倫薩的政權,現在的市政廳就是他家原來的私邸。家中科西莫美第奇和羅倫佐美第奇祖孫兩代都在政治上有所建樹。更重要的是文藝復興的推動者就是這個家族。藝術大師米開朗琪羅就是在美第奇家開始了藝術生涯。美第奇家族真正是在物質與精神上的富足。
經過二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人的確有錢了,但是我們的精神主軸缺失了。沒有這條精神主軸,再富也只不過是片刻之間。我們並不學要一種貧窮的富有,而是一種真正的富有。只有這樣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⑹ 用在貧窮之前珍惜富裕寫一篇演講稿

時間就是生命,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每個人都應好好地珍惜時間,創造自己的生命價值。
我感嘆時間過得太快,純真的童年時光還歷歷在目,轉眼間卻已成為一個十歲的小姑娘了。有時看著白發蒼蒼的爺爺奶奶,會感懷自己哪一天也會垂垂老去。正因為人生短暫,我們才更應珍惜每一個美好的瞬間和每一絲真誠的感動。
有一次,讓我的感觸很深。當時有考試臨近,同學們都在拚命地復習著,而我卻在悠然自得地玩耍,一邊看著同學們努力地復習著,一邊想:唉!用得著這么用功嗎,不就是一次普通的考試嘛,難不成考試前這么看看就能拿個一百分。等到考試時,同學們都齊刷刷地拿起筆來寫,可是我卻坐在那裡拿著筆為一道題一個勁地發呆。因為之前我根本就沒有復習,所以對於我而言,這道似曾相似的題越看越糊塗。再看看別的同學,有的在冥思苦想,有的還在不停地寫著,終於在最後的時候,我也是硬著頭皮勉強做了一些。由於是剛考完試,同學們仍然在興致勃勃地討論著,看著他們一副歡呼雀躍的樣子,我的心就如刀割。想想每當我想要認真復習時,心就不安分地動起來,往往都是半途而廢的把時間都浪費掉。
現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很短暫,時間也不會很多,但有的人卻能很出色,因為他們把握了時間。有的人荒廢光陰,時間就會變得很漫長,莎士比亞說過:「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的確,正是這個道理吧。所以我們必須珍惜我們現在的時間,就是在珍惜我們的生命。

2、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為什麼,日子一去不復返呢?」……這是現代作家朱自清寫的《匆匆》的開頭一段,這「匆匆」是什麼「匆匆」呢,它不是人來得匆匆,不是人走得匆匆,而是時間流逝得匆匆。時間走得匆匆,所以,我們更得珍惜時間。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令人後悔的是什麼呢?對,就是時間。珍惜時間是我的原則。如果說,空間不那麼公正,那麼,時間卻是相當公正的。上天賜給我們每個人的最豐盛的禮物就是時間。因為無論多麼富裕的人都無法用金錢買到更多的時間。然而,就有一句話就體現了用金錢是買不到時間的,那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而再怎麼貧窮的人一天也有24小時的時間供他使用。
珍惜時間吧,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就拿「滑鐵盧」戰役來說吧,拿破倫在原本勝券在握的「滑鐵盧」戰役中大敗。原因是什麼?就是太輕敵了,沒有把握好時間,來到英國的時候休息了一天,到第二天再攻打山岡。結果,讓英軍有機會在山上築好工事,有充分的時間作好准備。正應了《明日歌》中的一句:「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對啊,如果把事情都拖到明天去做,那還有什麼是可以做得好?
時間就是一塊有水的海綿,只要用力擠,就能擠出相當多的水。所以說,你只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把時間化零為整,把時間從你的海綿里擠出來,你就會收獲更多的喜悅!
從現在開始,你有什麼理由不珍惜時間呢?

3、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這句為世人所頌贊的句子,描寫水一流過一地方,就不會再回頭。時間,就像水一樣,今天過去了,今天就成了昨天,昨天永遠不會再回來了,有的只是稱呼一樣的「昨天」。
情緒家族的快樂,悲傷,後悔這三個成員聽到「時間」這個詞都跑來發表自己對時間的看法。
快樂:「時間過得真快啊!有時間像水一樣快。當我和我的朋友相處愉快,天高地北地談論事情的時侯;當我很開心的時侯;當我很認真地聽課的時侯;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今天就是變成了昨天。」
悲傷:「時間過得真慢啊!有時像水一樣慢。當我和我的朋友相處不恰,鬧別扭的時侯;當我很傷心的時侯;當我生著病,身體難受的時侯;時間每過一分一秒時都好像過了一天這么久,今天好像永遠不能變成昨天似的。」
後悔:「當我玩物喪志的時侯;當我只做一些無聊的事情的時侯;當我在課堂不認真聽講的時侯;時間過得很快。就在我後悔自己老是浪費時間,討厭自己的時侯;時間又過去了。就像水一樣,在我們不知不覺時剛流來的水就又流走了。」
啊!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因而時間禰足珍貴,對於有志者,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成功的砝碼。因而,浪費自己的時間就等於慢性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就等於謀財害命。讓我們懂得好好利用自己的時間,也好好珍惜別人的時間。不要再讓時間像流水一樣無聲無息地流走了!

4、
魯迅先生也曾經說過:「節約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就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
人生短短幾個秋,說起來也是彈指一揮間。無論你干什麼事都要珍惜時間,切不可慨嘆人生的苦短,讓時間白白的從你身邊流逝。
有的人正是認為短短的人生,若不及時行樂,豈不枉來人生一世?把時間都在嬉戲中度過,像寄生蟲一般;而有的人深深懂得把時間用在工作和學習中,讓生命的分分秒秒都在充實,都在發光發熱。
當然,時間也會給這兩種人以不同的結果:第一種,終日碌碌無為,落得兩手空空,只留下無窮的悔恨;第二種,艱辛的勞作,換來得是累累碩果,他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他們的人生價值會得到社會的公認,他們的人生閃爍著光彩。
是啊!時間是最公正的裁判。
至此,誰又能說時間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呢?珍惜時間,會讓你做時間的主人;珍惜時間,會讓你的人生變的絢麗多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說明了時間的寶貴,讓我們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吧!

熱點內容
老師親我 發布:2025-05-07 21:31:41 瀏覽:573
去分母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07 21:05:04 瀏覽:455
智宏教育 發布:2025-05-07 20:59:18 瀏覽:402
匯率的英語 發布:2025-05-07 20:31:28 瀏覽:209
英語趣味 發布:2025-05-07 20:19:28 瀏覽:402
高中化學答案 發布:2025-05-07 20:08:46 瀏覽:856
教學橘右京 發布:2025-05-07 20:08:41 瀏覽:137
教育學校前台 發布:2025-05-07 20:06:28 瀏覽:85
論網路教育 發布:2025-05-07 19:18:58 瀏覽:779
亞洲教育 發布:2025-05-07 19:17:19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