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師的古詩
⑴ 歌頌老師的經典古詩詞
1、《聽穎師彈琴》-唐代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皇。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譯文:猶如一對親昵的小兒女輕言細語,卿卿我我聚兩個俏冤家暗敘哀曲。豪放得如風展旗是誰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電掣馬揮長劍殺敵擒王。又轉成浮雲依依柳絮起無根無蒂,沒奈何圓天茫茫道路迷宕東宕西。嘰嘰啾啾分明是煙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綽綽兀立在喬木上百鳳朝凰。
峭壁懸崖壓人來寸步都攀援難上,黑壑深淵崩石下千丈猶轟隆傳響。慚愧呀我空有耳朵一雙,對音樂太外行不懂欣賞。聽了你這琴聲忽柔忽剛,振人起強人坐令人低昂。倉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擋,淚潮呀早已經洶涌盈眶。穎師傅好功夫實非尋常,別再把冰與火填我胸膛。
2、《尋雍尊師隱居》-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樹聽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譯文: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撥開濃雲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塗塗的流泉。溫暖的花叢中卧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與雍尊師交談起來一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獨自走下煙雲彌漫的寒山。
搜狗問問
3、《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唐代李商隱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譯文: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4、《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綠野堂建成之後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5、《題太公釣渭圖》-明代劉基
偶應非熊兆,尊為帝者師。
譯文:是指家喻戶曉的一個君臣際遇典故—「姜太公遇周文王」。
這則故事,在《六韜·文師》中有記載,大致為:周文王將要前往渭水打獵,臨行前卜了一卦,後來在渭水邊,果然看見太公在垂釣,於是前往與太公搭話,太公以博學的言辭使文王大悅。於是邀請太公坐同一輛車回西岐,並拜太公為老師。
⑵ 關於老師的古詩有哪些
古詩如下:
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版
2、春蠶到死權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__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__杜甫《春夜喜雨》
4、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__鄭燮《新竹》
5、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__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6、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__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7、偶應非熊兆,尊為帝者師。__劉基《題太公釣渭圖》
8、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__韓愈《聽穎師彈琴》
⑶ 歌頌老師的古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鄭燮《新竹》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韓愈《聽穎師彈琴》
偶應非熊兆,尊為帝者師。——劉基《題太公釣渭圖》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尋雍尊師隱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題太公釣渭圖
[明]劉基
璇室群酣夜,璜溪獨釣時。浮雲看富貴,流水淡須眉。偶應非熊兆,尊為帝者師。軒裳如固有,千載起人思。
己亥雜詩(三百十五首選六)
[清]龔自珍
【其五】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其八】太行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其八十三】只籌一纜十夫多,細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穈太倉粟,夜聞邪許淚滂沱!【其八十七】故人橫海拜將軍,側立南天未蕆勛。我有陰符三百字,蠟丸難寄惜雄文。【其一百二十五】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其一百...
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唐]杜甫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聽穎師彈琴
[唐]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皇。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新竹
[清]鄭板橋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師說
[唐]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⑷ 關於老師的古詩文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賞析:
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此詩運用借代的修辭,以桃李代學生,綠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這首詩通過寫裴度房子不用種花就占盡了萬物的精華(房子顯眼氣派)。表現了對一個老師桃李滿天下芳名遠播的贊美。
(4)關於老師的古詩擴展閱讀:
作者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
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
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⑸ 關於老師的古詩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贊美老師
我曾記得您那沾滿粉末的雙手
我曾記得您那慈善的諄諄教導
我曾記得您那新增的幾根銀發
因為有您 莘莘學子才能成才
因為有您 世界才會如此文明
老師 您是明燈
為迷失方向的孩子找回HOME
老師 您是天使
九月,獻給老師
九月,如期而至。
世界因此燦爛。
我們歌唱九月,
因為這是您永恆的節日。
我們牢記九月,
因為這是我們真誠的表白。
九月,是只情滿四溢的杯子,
我們用雙手高高地舉起
一片真誠的祝福聲中,
請您乾杯。
九月的樂章已經奏響,
請接受我們九月的獻禮吧,
所有拼搏在教育戰線的老師們。
教師頌
別人從生活中撈取黃金
您只能獲取花香
您的黃金是早晨的太陽
您的銀子是十五的月亮
但您依然快樂的吹著口哨
您的自豪是桃李芬芳
慶祝教師節詩歌文章——老師,辛苦了
是誰——把無知的我們領進寬敞的教室,
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
是您!老師!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剛破土的嫩苗。
是誰——把調皮的我們
教育成能體貼幫助別人的人?
是您!老師!
您的關懷就好似和煦的春風
溫暖了我們的心靈。
是誰——把幼小的我們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師!
您的保護讓我們健康成長。
在金秋時節結下碩果。
您辛苦了!老師!
在酷暑嚴寒中辛勤工作的人們。
您辛苦了!老師!
把青春無么奉獻的人們。
我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師!
我也只能幫到這里了老 師
老師——您如春天中的細雨,
滋潤著花兒,灌溉著大地,
而我們再著吮吸著細雨茁長成長。
老師——您如秋天裡的一絲風,
吹黃了大地,喚金了稻穀,
而我們得到了豐收的碩果。
老師——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為我點燃了一盞最明亮的燈;
老師——再我迷濛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
老師——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為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老師——是您給了我一雙強有力的翅膀,讓我在知識的世界裡遨遊!
你獻上一朵花,
我獻上一朵花,
讓我們編織個大花環,
獻給親愛的老師媽媽。
是您給了種子,
太陽般的溫暖;
是您用汗水,
把幼苗澆灌。
您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
閃爍著迷人的光華;
你的歌聲像春天的小溪,
把歡樂帶給了大家。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記住你的情;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記住您的話。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記住您的愛;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是您的一朵花。
金風送歡笑,丹桂花香飄。
老師的節日,今天又來到。
老師為我們的成長,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勞。
老師對我們的撫愛,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老師,您好!
人們把老師比作紅燭,照亮別人而把自己燃燒。
人們把老師比作園丁,培育桃李開遍天涯海角。
教師是太陽底下崇高的事業。
老師給了我們理想的陽光和智慧的陽光。
老師引導我們走上灑滿陽光的人生之路。
老師期望我們成為新世紀的太陽。
老師的話兒像春雨滋潤我的心。
老師用知識的雨露澆灌我們成長。
溫柔的春雨,就是老師對我們的撫愛。
老師的言傳身教,像春雨潤物細無聲。
老師甘當綠葉,把我們當紅花托起。
老師是一片綠葉,樂於默默奉獻。
綠葉的綠色象徵著老師青春常在。
當我們像鮮花盛開時,永遠忘不了綠葉的恩情。
老師像大樹,頭頂藍天,腳踩大地,默默地為社會造福。
老師是大樹,為世界帶來一片春色。
老師播撒希望的種子,把我們培育成一片樹林。
小樹長成棟梁材,不忘園丁培育恩。
是啊,老師的熱情像太陽,老師的教誨像春雨,
老師的風格像綠葉,老師的事業像大樹,我們的老師就是好
268
⑹ 有關歌頌老師的古詩
一、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譯文: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譯文: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三、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譯文: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四、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譯文: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五、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譯文: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⑺ 描寫老師的古詩句子
1、聽穎師彈琴
唐代:韓愈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譯文
慚愧呀我空有耳朵一雙,對音樂太外行不懂欣賞。聽了你這琴聲忽柔忽剛,振人起強人坐令人低昂。倉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擋,淚潮呀早已經洶涌盈眶。穎師傅好功夫實非尋常,別再把冰與火填我胸膛。
2、贈頭陀師
唐代:劉商
少壯從戎馬上飛,雪山童子未緇衣。
秋山年長頭陀處,說我軍前射虎歸。
譯文
少壯從軍馬上飛,身未出家心依歸。年老頭陀秋山住,猶憶當年射虎威。
3、遠師
唐代: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譯文
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遠禪師,什麼時候能再相見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沒有世俗之事的時候吧。
4、林琴南敬師
清代:佚名
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之禮?」即呼備,齎米一石致之塾,師乃受。
譯文
閩縣(今福建福州市)人林紓(字琴南,當時是孝廉,清明時對舉人的稱呼)六七歲的時候,跟隨老師讀書。老師非常貧困,做飯沒有米。林紓知道後,急忙回家,用襪子裝米,裝滿了,背著送給老師。
老師生氣了,說這是他偷來的,推辭不接受。林紓回來後告訴了母親,母親笑著說:「你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但是這樣的方式(襪子裝米)難道是學生贈送老師禮物的禮節嗎?」隨即讓人准備,林紓攜帶著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師於是接受了。
5、聞梨花發贈劉師命
唐代:韓愈
桃蹊惆悵不能過,紅艷紛紛落地多。
聞道郭西千樹雪,欲將君去醉如何。
譯文
讓人惆悵啊,桃樹下落花成路不能觀賞,很多的紅色花瓣紛紛揚揚地飄落到地上。聽說城垣西邊千樹萬樹梨花開得像白雪遍地,想與您一同去醉中賞花,意下如何?
⑻ 有關老師的古詩
<<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⑼ 關於老師的詩句
1、遠師
唐代: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譯文:
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遠禪師,什麼時候能再相見呢?
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沒有世俗之事的時候吧。
2、新竹
清代: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譯文:
新生的竹子能夠超過舊有的竹子,完全是憑仗老竹的催生與滋養。
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長出,它也開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這樣池塘周圍布滿了鬱郁蔥蔥的幼竹。
3、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
綠野堂建成之後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4、尋雍尊師隱居
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譯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
撥開濃雲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塗塗的流泉。
溫暖的花叢中卧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
與雍尊師交談起來一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獨自走下煙雲彌漫的寒山。
(9)關於老師的古詩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尋雍尊師隱居》
此詩可能是李白青年時期的作品,當作於蜀中。此詩首聯「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從大處落筆,起勢不凡。頷聯「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緊扣詩題,著意寫「尋」。
頸聯「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鶴眠」以五彩交輝的濃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地描繪了雍尊師居所優美、靜謐、仙境般的環境。尾聯「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以素冷的色調,潑墨揮灑出一幅清幽雋永的畫面。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此詩運用借代的修辭,以桃李代學生,綠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
這首詩通過寫裴度房子不用種花就占盡了萬物的精華(房子顯眼氣派)。表現了對一個老師桃李滿天下芳名遠播的贊美。
《新竹》
比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新生力量的成長又須老一代積極扶持。前兩句是回顧,既表達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又表達了後輩不忘前輩扶持教導之恩;後兩句是展望,用以表達新生力量將更好更強大。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⑽ 「歌頌老師」的古詩有哪些
1、令來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自更種花。——白居易 唐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譯文: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路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2、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鄭板橋 清《新竹》
譯文:新長出來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竹筍將長滿池塘邊。
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唐《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譯文:春蠶至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兒吐盡;紅燭自焚殆盡,滿腔熱淚方才乾涸。
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 清《乙亥雜詩》
譯文: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鮮花。
5、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 唐 《春夜喜雨》
譯文: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