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
A. 世界各國的教師節
全世界各地的教師節都不太一樣,由於教師節並非中國傳統節日,所以各地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慶祝活動,沒有統一、固定的形式。例舉如下:
1、中國:時間是9月10日。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直至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2、泰國:時間是1月16日。全國學校放假,各地的慶祝儀式上,向當年退休和剛參加工作的教師頒發獎狀並獻花。泰國教育部規定把國家體育場作為教師節活動的主場地,主要紀念活動包括贈送泰國教師歷史的書籍、教師節紀念書籍和物品。
3、蘇丹:時間是2月24日。蘇丹從1971年2月24日起在全國推行教育改革,因此將這天定為教師節。中、小學一律放假一天,以示慶祝和紀念。
4、伊朗:時間是5月2日。伊朗為了紀念1980年5月2日被殺的教授阿亞圖拉莫爾塔扎。當天,學生向教師敬獻鮮花,以贊揚教師們這項神聖的職業。
5、馬來西亞:時間是5月16日。在馬來西亞,這一天被稱為「哈日宗師」,同時這也是馬來西亞的一個正常工作日 。但華文獨立中學則定於每年的9月28日。
B. 什麼是教師節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
教師節是為了感謝所有的教師為國家教育作出的貢獻和努力而特設的一個節日
教師節為每年的9月10,也象徵著金秋9月,新一代學子學成的收獲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也正是這個道理
C. 教師節是哪一天
9月10日。
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道的傳統,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教師在人生中所佔的分量。教師節是專門為在教育事業中國做貢獻的人設立的。在我國近代史上,教師節曾有不同的日期。到了1985年,才把9月10日確定為教師節。
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國,教育興盛,則民族興盛。建立教師節。除了可以激發教師的積極性,還可以通過這個節日引起社會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尊重。更好解決老師們的實際困難,解決工資、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讓所有老師為自己的職業感到自豪。
現在每到教師節,學生大都會以各種方式感謝恩師。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卻慢慢變了味道,成了某些教師的發財手段,家長為了孩子不吃虧,紛紛效仿,最後嚴重破壞了教育的初衷。
(3)教師節擴展閱讀
中國的教師節,屬於中國每一位普通的教師。那些在寒冬九月,紮根偏遠地區的老師,沉重的壓力已經壓彎了他們的脊樑,但正是這些彎曲的脊樑挺起了中國教育的脊背。
如果中國教育離開了他們,相信不久之後教育的大廈就會坍塌,中國教育的教育也就不會擁有未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是無從談起。
D. 教師節的習俗
由於教師節並非中國傳統節日,所以各地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慶祝活動,沒有統一、固定的形式。
政府、學校方面,有舉行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為教師頒發獎金、證書;有組織學校學生、歌舞團等,為教師獻上歌舞表演;有走訪、慰問教師代表 ,還有組織新入職教師進行集體宣誓等活動。
學生方面,有自發通過原創參與、將祝福寫在板報、賀卡、繪畫上;有將合影照及活動感言曬至個人空間、微博上,來表達對教師的真摯祝福及衷心問候。
(4)教師節擴展閱讀:
不同地區的教師節由來
1、印度的教師節的由來
總統的生日,9月5日是印度的教師節。這一天是前印度總統薩瓦帕利·拉達克里希南的生日,他本人也是一位教育家。
1962年,拉達克里希南當選為印度第二屆總統,他的一些學生和朋友就請求他同意在9月5日,也就是他的生日這天,舉行慶祝活動。拉達克里希南回答說:「與其單獨給我慶祝生日,不如讓我榮幸地將9月5日這一天作為廣大教師的節日。」於是,印度的教師節由此誕生。
在印度,教師節這天不叫節假日而是慶祝日。老師和學生照常到校,但學校的教學工作被感謝和送賀卡等慶祝活動代替。這一天,有些學校為表達對老師的敬意,教學任務被高年級的學生包下來,由他們給低年級的同學上課,體驗教師工作的辛苦與偉大。校方也會根據這些學生「老師」的表現給他們打分,評出最佳學生「老師」。
2、韓國教師節來歷
舉行謝恩活動韓國的教師節起源於1963年,「全國青少年紅十字會中央學生協議會」將那年的5月26日定為教師節,舉行「謝恩活動」。
1965年,「大韓教育聯合會青少年倫理委員會」建議將教師節改為世宗大王的誕辰日——5月15日,同年還創作了《教師節之歌》。1973年,教師節因政府實行「庶政刷新政策」而被廢止,直到1982年重新啟動,並延續至今。
每逢教師節這一天,政府表彰為教育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教育工作者,學校里舉辦各種文藝活動、運動會、茶話會,學生給老師們佩戴康乃馨、贈送禮物,去看望退休或病中的老師、贈送慰問品等等,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表達對老師的尊敬、愛戴與謝意。
E. 教師節是什麼
教師節(英文名:Teachers'Day),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而設定的節日,日期為每年公歷的9月10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直至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這一天,學校會為教師頒發獎金、證書等,學生會給老師送花、送賀卡等,以此來表達對教師的真摯祝福及衷心問候 。
中文名
教師節
外文名
Teachers' Day
節日日期
9月10日
意義
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
演變歷史
新中國成立前,曾經出現過兩個版本的教師節。第一個是1931年教育界人士自發組織設立、旨在呼籲改善教師待遇的「6月6日」版教師節。第二個是1939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設立的「農歷8月27日」版教師節。然而前者國民黨政府不予承認,後者因為戰爭等原因並未在全國推行。[1]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2],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也稱雙六節[3]。這個教師節沒有被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承認,但在中國各地產生了一定影響[2]。
1939年國民黨政府決定立孔子誕辰日8月27日為教師節,並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但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2]。
建立新中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復6月6日為教師節,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慶祝活動[4]。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把5月1日國際勞動節作為中國教師節[2]。但由於這一天缺少教師的特點,執行的結果並不理想。特別是1957年以後,在左傾思想影響下,教師不受重視,教師節實際上已不再存在[4]
F. 教師節是什麼節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直至1985年,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建立教師節,標志著教師在中國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國的未來。每年的教師節,中國各地的教師都以不同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通過評選和獎勵,介紹經驗,幫助解決工資、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改善教學條件等,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在每年秋季學生入學的日子,讓學生在新學年的開始就記住教師的辛勤和光榮。最終1984年12月的「關於建立『教師節』的報告」中建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因為在新學年開始,新生一入學,即開展尊師活動。
G. 教師節有哪些活動
不同的學校會有不同的安排,不同的班級也會有不同的安排,這個無法說。下面是一則教師節的活動安排:.
一、活動主題
以「展示學校新容,體現黨政重視;展示課堂新貌,彰顯課改成果:展示教師風采,弘揚高尚師德;展示捐資義舉,營造良好氛圍」為主題,充分展示一年來我縣教育改革發展的豐碩成果,充分展示廣大教師精心育人、為人師表的迷人風采,充分展示我縣廣大學生自主學習、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精神面貌,讓全社會進一步認識了解學校、關心理解教師、支持服務教育,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為人師表、立德樹人」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激勵廣大教師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活動安排
(一)評選表彰一批先進典型。
1.以縣委、縣政府名義表彰一批先進典型:
教書育人楷模;桃李芬芳獎;捐資助教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2.以教育局名義表彰一批先進典型:
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教學工作先進個人;教書育人楷模提名獎;優秀校長;優秀班主任;高考貢獻獎。
(二)開展集中宣傳活動。
1.教育成果圖片展。
教師節期間,教育局在政府廣場舉辦大型教育圖片展,以新舊圖片對比、表格數據說明、文字解說簡述,圖文並茂的展示我縣教育改革發展成果。
2.優秀教師專題片。
從9月1日開始,每天在雄縣電視台《雄縣新聞》中開辟「雄縣名師」專欄,大力宣傳我縣教師隊伍中涌現出的各種先進典型人物,介紹他們的崇高師德和感人事跡,並在每個先進典型中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穿插、滲透該教師積極參與高效課堂實踐所取得的可喜成果,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同時,在雄州報、政府廣場南大屏幕、雄縣教育網、雄縣教師發展網進行同步宣傳。
(三)召開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
擬安排在9月6日至10日之間召開全縣第30個教師節慶祝大會,對評選出的捐資助教先進單位和個人、教書育人楷模、教學先進個人代表進行進行通報表彰。
(四)舉行聯歡活動。
教師節期間,各單位要圍繞教師節活動主題,制訂詳細方案,通過聯歡會、文藝演出、演講會、徵文比賽、座談會、師德報告會、茶話會、體育比賽等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尊師活動。在學生中,圍繞祝福老師、我身邊的好老師、最想對老師說的一句話等話題,開展感念師恩教育活動。在教師中,組織開展教師書畫攝影展、籃球賽、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比賽等活動,為教師搭建學習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
(五)組織走訪慰問。教師節前,教育局組織走訪慰問長期在農村學校從教的教師、貢獻突出的離退休老教師和生活困難教師。各單位也要深入教師家庭,走訪慰問優秀教師、離退休老教師以及生活有困難的教師,積極主動為廣大教師辦實事、辦好事,盡力幫助教師解決各種實際困難,徵求對教學改革意見,共商教育發展大計;班主任教師要積極開展家訪,並要特別關心留守生、貧困生、學困生和心理偏差學生,塑造教師良好形象。
(六)開展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
9月份,全縣各類學校要面向社會舉辦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來校參觀、聽課、觀摩教育教學活動,展示學校的辦學成果和辦學特色,展示教師教學風采和感人事跡,重點介紹一年多來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成效。
H. 有關於教師節的資料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其實早在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後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為教師節,但教師節沒有單獨的活動,沒有特點,特別是1957年以後,在左傾思想影響下,教師不受重視,教師節實際上已不再存在。
幾番波折,直到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
1985年9月10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後,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
(8)教師節擴展閱讀:
國外的教師節
葡萄牙:教師節是每年的5月18日。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早確定教師節的國家。
美國:每年9月28日定為教師節。這是中美建交前的1971年由美國兩院法定通過的。
波蘭:每年10月14日為國家教育日和教師節。
法國:教師節是每年的12月25日。
俄羅斯:每年10月的第一個周日定為教師節。
泰國:每年1月16日定為教師節。
德國:每年6月12日定為教師節。
朝鮮:為紀念金日成1977年9月5日發表《社會主義教育提綱》,將這天定為教師節。
印度:每年9月5日定為教師節,而每年11月14日的印度兒童節同時定為印度兒童教育工作者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