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市老師
① 鄧州市張村鎮一初中教師簡介
鄧州市張村鎮一初中簡介鄧州市張村鎮第一初級中學 ,坐落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鄧州名鎮——張村鎮,創建於 1985年 。東臨湍河,西鄰省道,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學校佔地38畝,建築面積12000多平方米。校內環境舒適,布局錯落有致;教學區安靜優雅,活動區設施齊全;辦公區條理潔凈,是莘莘學子學習、生活、陶冶情操、成功成才的理想場所。從建校到如今二十餘年的風雨歷程中,張村鎮一初中學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人正、學勤、業精」的校訓,以培養「做最好的自我」的現代中學生為目標,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整體優化教師隊伍,強化學校內部管理,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積極實施依法治校,嚴格規范辦學行為。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結構合理,呈現出「高學歷、高職稱、年輕化、後勁足」的發展趨勢,形成一支「樂教、敬業、愛生」的教師隊伍。多年來,學校本著「規范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理念,沿循「人本、和諧、進取」宗旨,創辦規范加特色學校,堅持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原則,培養「合格加特長學生」的辦學方向,堅持走「規范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之路。近年來,我校乘著新課程改革的有利時機,以努力打造高效課堂為目的,以推廣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西峽一高等名校課堂模式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交流為主要形式,以教師達標課作為教師培訓的切入點,強力推進課堂改革。學校先後出台兩套課改模式(「三步六環」和「五環課堂教學模式」),第二套模式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經過調查研究簡化改進而來,力爭創造出富有自己學校特色的課改模式。努力實現讓每個學生都能「愉快學習、幸福生活、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自2000年來,學校教學質量連年居鄧州市鄉鎮中學前列。學校先後被鄧州市政府和鄧州市教育局評為「農村示範性學校」「鄧州市初中教學工作先進單位」、「鄧州市教學示範學校」、「鄧州市中學德育工作先進單位」、 「鄧州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鄧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等。培養出了為維護中華民族尊嚴而聞名全國的「不跪的人」孫天帥以及「抗震救災英雄」武文斌等優秀人才。憶往昔,我們感慨萬千;看今朝,我們激情滿懷。在新的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開拓與創新同在,全校師生會更加勤奮努力,決心以一流的教育思想,一流的教學理念,一流的教育設施,一流的教育管理,一流的教育質量,跨入規范化學校的行列,同時,為張村鎮一初中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② 鄧州市退休教師如何認證
鄭州市退休教師認證去專業的地方那裡就可以認證的。
③ 鄧州市的文明教師證件是市級還是縣級
你好,朋友,鄭州市的文明教師證件應該是省級的,省級頒發的文明價值。
④ 乾隆有個鄧縣老師嗎
乾隆的老師有很多,可考證的有幾位:孫廷銓(1613~1674),初名廷鉉,字枚先,山東益都(今山東博山)人,被稱為「一代帝師」;朱軾(1665-1736),字若瞻,又字伯蘇,號可亭,謚文端,瑞州府高安縣艮下村(今屬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鎮艮下朱家村)人,乾隆帝御賜「帝師元老」;潘仕權——清乾隆皇帝啟蒙老師,出生在湘西舞水河畔的荊坪古村;徐用錫,原名杏,字增長,號魯南,清代宿遷大興集北漢林庄人。沈德潛(1673~1769),字碻(què)士,號歸愚,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清代詩人;徐士林(1684-1741年),字式儒,山東文登人。
以上人物中,是沒有鄧縣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0年鄧州市招聘的特崗教師通常分布在鄧州市的所屬的,比較偏遠的一些鄉村院校,因為這也是特崗教師要求的對偏僻的鄉村院校的支持。
⑥ 鄧州市林扒鎮一初中老師打學生一.、必心、Td
有的時候是過分了點,到這這是為了大家好,可以體諒一下老師!
⑦ 鄧州市2o15職稱評審通過教師名單
答--職稱的聘定是您當地的人事部門和教育部門具體按程序辦理的,參評的人員都是由單位報送的,是很嚴格的,審批後公開或下發文件的。
⑧ 鄧州市2016教師職稱晉升文件
各縣(市、區)教育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範社會管理保障局,各直屬學校(單位):
根據國家、省、市職稱工作部門及省教育廳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做好2016年全市中小學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職稱評審涉及教師切身利益,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學校(單位)要加強對職稱工作的領導,認真學習、掌握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政策、內容和要求,明確新的評價標准和評價機制在教師隊伍建設和專業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做到思想認識統一,政策理解准確,貫徹執行到位。
(二)嚴格按崗申報。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學校(單位)要根據人事部門批復的崗位設置方案及教師崗位空缺數量和工作需要,在核定的教師崗位結構比例內,組織推薦申報,無崗不得申報。
(三)農村支教要求。根據省市相關文件精神,自今年起,凡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晉升高一級職稱,須有在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2年以上的經歷。申報者須填報《南通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和校長交流考核登記表》(見附件5),有關學校及主管部門加蓋公章。
(四)加強監督管理。各學校(單位)要根據申報者的師德表現、教育教學業績、教科研水平,經考核擇優推薦申報。申報推薦工作要做到三公開:申報人員述職公開、申報材料展示公開、推薦結果公開。確保申報推薦過程的民主性、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和推薦結果的公正性。凡未進行「三公開」的申報材料不予受理。各學校(單位)要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全責。所有推薦申報材料均須公示一周,無異議者由學校(單位)主要領導簽字確認。對違反政策規定、弄虛作假的行為,一經查實將嚴肅處理,以維護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
二、申報范圍
全市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和教師發展中心(教研室、教科所)、少年宮、電化教育館中專門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與研究工作,取得國民教育學歷並獲得相應教師資格且在職在崗的教師。
三、申報條件
(一)政治素質、職業道德要求
申報者應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遵守憲法和法律,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教書育人,敬業愛崗,為人師表。任現職以來,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
任現職以來,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延遲申報、不得申報或取消現任教師專業技術資格:
1.年度考核有「基本合格」或受警告處分者,當年及下一年度不得申報。
2.年度考核有「不合格」或受記過以上處分者,受處分當年不得申報,並從下一年度起2年內不得申報。
3.偽造學歷、資歷、業績,剽竊他人成果等弄虛作假者,取消當年申報資格,並從下一年度起3年內不得申報。對偽造學歷、學位等情節特別嚴重者,取消其現任教師專業技術資格。
4.受處分期間和處分未解除者,不得申報。
(二)學歷、資歷要求
1.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經考核合格,可初定相應教師專業技術資格:
(1)獲得專科學歷後,在小學教師崗位工作滿3年,可初定二級教師。
(2)獲得本科學歷後,在中小學教師崗位工作滿1年,可初定二級教師。
(3)獲得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後,在中小學教師崗位工作滿3年,可初定一級教師。
(4)獲得博士學位後,能勝任中小學教師工作,可初定一級教師。
2.申報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小學教師獲得專科學歷後,受聘二級教師5年以上。
(2)中小學教師獲得本科學歷後,受聘二級教師4年以上。
(3)中小學教師獲得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後,從事教育教學工作2年以上。
(三)繼續教育要求
任現職以來,按照《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南通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管理辦法》等相關要求,結合所從事的教學和教科研工作需要,完成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完成市人社局組織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第四輪公需科目培訓並取得考試合格證書。
(四)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申報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取得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規定科目的合格證。
2.取得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信息化素質培訓(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核合格證。
3.取得全國計算機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合格證。
4.取得江蘇省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計算機等級考試合格證的人員。
5.取得計算機專業專科以上學歷。
四、評審條件
(一)教育工作要求
1.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學能力,從教以來,擔任班主任3年以上,或擔任團隊輔導員、課外活動小組指導教師等其他學生管理工作4年以上,其中任現職期間擔任班主任2年以上或擔任其他學生管理工作3年以上。
2.勝任班主任等教育管理工作,能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思想實際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任現職以來,本人或所帶班級、團隊和其他學生管理工作獲得校級以上表彰獎勵。
(二)教學工作要求
具有比較扎實的學科基礎理論和比較豐富的專業知識,掌握所教學科的課程標准、教材、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任現職以來,具備下列條件:
1.從事過一定年級段的循環教學工作,完成規定的教學工作量。因課程計劃、學校性質、規模等原因而課時偏少的學科,任課教師須有其他與教育教學工作有關的工作量作為補充。
2.校級以上公開課教學5次以上,其中校際間2次或縣(市、區)級1次以上,公開課教學質量高,受到好評。獲得評優課(教學基本功競賽)校級一等獎1次或二等獎2次或縣級三等獎。
3.教學內容正確,教學方法得當,每學年學生對其課堂教學滿意度達到85%以上。
(三)教科研工作要求
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任現職以來,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縣(市、區)級以上教育教學刊物上發表本學科教育教學論文2篇;或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縣(市、區)級以上教育教學刊物上發表論文1篇,另有在縣(市、區)級以上教育主管部門委託組織或認可的論文評比中獲獎論文1篇;或承擔縣(市、區)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立項的教科研課題研究並撰寫課題報告或課題研究論文,其成果在縣(市、區)級以上范圍交流、推廣;或參與市級以上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編寫並已正式出版的教材、教學參考資料5000字以上。
(四)專職電教人員評審條件
專職從事電教教研、教育資源製作、教育信息等方面的專業人員,必須緊密聯系學校教育教學實際,推廣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有組織、有計劃地具體指導教育信息化的應用與研究工作。電教研究人員須承擔本級以上的教研科研課題,其教研科研成果必須切合學校實際,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必須對市、區縣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專職從事電教研究工作的人員正常申報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任現職以來,應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省級以上公開出版發行的專業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3篇以上。專職從事教育資源製作開發人員每年撰寫設計稿本5篇以上,任現職以來,其中至少有2篇在市級以上公開刊物上獨立發表,並設計、製作、編輯視頻資源30分鍾以上,並在市級以上范圍推廣使用;或每年開發並製作教育資源不少於3個,其中至少有1個在市級評比中獲一等獎,並在市級以上范圍推廣使用。
五、教科研材料(論文)報送要求
(一)申報者應提交任現職以來符合要求的論文不少於2篇,不超過4篇;專職電教研究人員應提交符合論文提交要求的論文不少於3篇,不超過5篇。
(二)凡在各種增刊、內刊、專輯、論文集上發表的文章;學科知識介紹、習題集、復習資料、輔導資料等性質的出版物;非教育主管部門評選或授權評選的獲獎論文;在非法出版物上發表的論文,均不作為申報評審教師專業技術資格的材料。
(三)提交的論文(含教學案例、教育敘事研究),字數不少於1500字。
(四)提交的正式發表的論文、獲獎論文所附的獲獎證書、教科研項目的批文和鑒定書均需原件。
(五)提交的論文(發表或獲獎)同時報送電子文稿,每篇論文電子稿的最後須寫上作者、發表(獲獎)時間和刊物名稱(評獎單位)。崇川區、港閘區、開發區電子文稿由各區教育局對照原稿審核後統一匯總,編上號碼、姓名和學科,報送材料時一並報市教育局職稱辦。其它各縣(市、區)電子文稿報各縣(市、區)教育局職稱辦。
六、相關事項說明
(一)二級教師、一級教師不實行破格申報。
(二)申報者所學專業應與申報學科相同或相近。
(三)申報材料的時間界限
本意見所列申報人員的年齡、教齡、任職年限、學歷、論文材料、表彰獎勵、計算機考試成績、科研成果鑒定等取得時間、發表時間、獲獎時間均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
(四)本意見中規定的學歷、年限、數量、等級等冠以「以上」的均含本級。
(五)申報者必須提供任現職以來近三年的年度考核表。
(六)關於對從事教育工作有關對象的認定
1.學校中層以上幹部(含副職),學科組長(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正職)。
2.確系工作需要,學校安排在畢業班任教的學科教師,所從事教育工作的年限一年按0.5年計算(提供課表)。
3.確系工作需要,學校安排擔任副班主任、課外活動小組指導教師、備課組長的教師,所從事教育工作的年限一年按0.5年計算(提供相關材料)。
4.上述范圍的教育工作年限可互通累計,不可重復計算。
(七)學校行政管理人員根據其工作特點,對教學工作量的要求:
正校級領導(含鄉教育機構中的正職負責人)的教學工作量應不少於同學科普通教師任課量的四分之一,且每學年聽課不少於40節;副校級領導(含鄉教育機構中的副職負責人)的教學工作量應不少於同學科普通教師任課量的三分之一,且每學年聽課不少於50節;中層管理人員的教學工作量應不少於同學科普通教師任課量的二分之一,且每學年聽課不少於60節。
七、鄉村教師評審政策
為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充分調動鄉村教師積極性,根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全省鄉村教師職稱評審政策若干意見的通知》(蘇人社發〔2016〕202號)文件精神,決定加大鄉村教師職稱政策傾斜力度,在符合中小學一級教師基本評審條件的前提下,對長期在鄉村學校任教且申報當年仍在鄉村學校任教的,申報中小學一級教師按以下規定執行。
(一)適用范圍
鄉村教師,是指在縣(市、區)級人民政府駐地以外的鄉鎮、涉農街道和村莊學校(含中小學、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下同)教學一線任教的在職在崗教師。
(二)評審政策
1.在鄉村學校連續任教5年以上,受聘二級教師4年以上,且具有本科學歷,可申報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
2.加大鄉村教師師德素養在職稱評審中的權重,對獲得縣級以上政府綜合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綜合性表彰或師德方面表彰獎勵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晉升。
3.加大鄉村教師學生教育工作在職稱評審中的權重,對擔任班主任10年以上,積極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教書育人成果突出,任現職以來,本人或所帶班級獲得縣級以上教育主管部門或政府綜合部門表彰獎勵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晉升。
4.對兼任多門學科或轉任其他學科的小學教師,所學專業與申報學科、教師資格任教學科交叉認可,所有兼任學科或轉任學科同等互認、業績同等考量。
5.鄉村教師教學工作要求中的公開課不分層級,不分校內外,同等對待。
6.鄉村教師教科研工作要求中對發表的論文只做參考條件,不作硬性要求。
7.建立鄉村教師職稱評聘長效機制。由鄉村學校教師崗位流動到非鄉村教師崗位,評聘不滿5年的,應重新評聘。
8.在鄉村學校連續任教滿30年,且申報當年年底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滿5年的二級教師,任現職近五年來,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可直接認定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沒有崗位空缺的,可將取得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人員原聘崗位調整設置為專業技術十級崗位,並安排聘用,該人員退出後該崗位再行調整復原。
9.取消鄉村教師職稱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三)界定范圍
各縣(市、區)要結合實際,根據鄉鎮區劃調整等情況,認真研究分析,合理界定本地區鄉村學校范圍,由各縣(市、區)教育局填報《鄉村學校名單匯總表》(見附件6),報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核後,上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和市教育局備案。
八、材料報送要求
(一)申報人必須登錄「南通市專業技術人員在線申報評審職稱管理系統」(以下簡稱「系統」),域名:www.0513zc.com。按照系統要求錄入申報信息,完成網上申報,同時按照本意見規定,提交評審的書面申報材料。
(二)申報人必須如實填寫「系統」中提供的《中小學教師申報表》,由單位負責審核,確認後才可提交列印。《評審表》中凡申報者本人填寫的欄目,須經學校有關部門逐項審核,並由審核人簽字、蓋章。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學校(單位)將「系統」中本地、本校申報人員信息導出匯總,核對申報材料,做到准確無誤。
(三)每位申報人填寫的《申報表》、《簡介表》、《教科研材料(論文)申報表》一式2份,所有復印件均須由上級主管人事部門專人對照原件逐一審核,審核人簽字並加蓋驗證章,否則一律不予受理。
(四)申報人必須按《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資格材料目錄》的要求提供書面申報材料,書面申報材料在規定的時間一經上報,一律不得作任何更改和補充。
(五)申報材料除《申報表》、《簡介表》、《教科研材料(論文)申報表》外,其餘材料按附件1要求裝訂。每位申報者將所有申報材料整理後,裝入材料袋,並在材料袋底部附上地區、單位、姓名、申報學科等信息。
(六)報送時間。
崇川區、港閘區、開發區、通州灣示範區及市直學校(單位)申報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的書面材料於9月29日報送市教育局職稱辦(南通市招生辦三樓),同時報送申報人員匯總表及使用EXCEL製作的電子表(附件5)。其它縣(市、區)學校書面申報材料按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通知執行。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九、初定工作
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見習期滿,必須登錄「系統」,填寫《大中專畢業生初定申報表》,一級教師職稱初定由南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定,二級教師職稱初定由各縣(市、區)和市各主管部門(機構)審定。網上申報時,應在評委會下拉框內選擇與初定資格級別相應的認定機構。正常初定工作於9月底前完成。
十、本意見由市教育局職稱辦負責解釋。
附件:1.申報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材料目錄
2.申報專業技術資格民意測評、課堂教學滿意度
測評匯總表
3.申報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人員論文申報表
4.申報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情況簡介表
5.南通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和校長交流考核
登記表
6. 2016年南通市申報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情況匯總表1(非鄉村教師)
7. 2016年南通市申報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情況匯總表2(鄉村教師)
8.縣(市、區)鄉村學校名單匯總表
⑨ 鄧州市第二高級中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堅持開展「修師德、練師能、鑄師魂」系列活動,教師以教為榮,治學 嚴謹,敬業愛生。現有教職工300多人,其中專職教師260多人,98%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其中38人具有研究生學位;有特級教師6人、中高級教師80人;省級骨幹教師9人,南陽市學科帶頭人6人,南陽市首屆骨幹教師25人。每年都有多位教師的論文在國家、省、市刊物發表或獲獎。現在,學校大多數教師都能操作電腦、製作課件、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系統,並努力向學者型教師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