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教師主要事跡
① 陽光老師簡介
黃繼光的英雄事跡 抗美援朝戰爭中,黃繼光捨身堵槍眼的英雄壯舉,激勵和教育3、每位參評選手須提交2寸彩色近照1張及不少於500字事跡簡介一份(電子版
② 近幾年感動中國教師事跡
壹-支月英
19歲的南昌姑娘不顧家人反對,隻身離家堅守深山36載
(2)陽光教師主要事跡擴展閱讀: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推選標准
我們對「年度人物」的定義是:人物事件發生在本年度,或者人物在本年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本次活動以「感動公眾、感動中國」為主題,推選人物須具備以下一種或幾種特點。
1.為推動社會進步、時代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獲得重大榮譽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2.在各行各業具有傑出貢獻或重大表現,國家級重大項目主要貢獻者;
3.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
參考資料:感動中國-網路
③ 陽光教育的提起人周洪宇教授有哪些事跡
基本簡介周洪宇教授長期從事教育史和教育現實問題的研究,特別是近年來對基礎教育[重點是農村義務教育和城市薄弱學校]以及高等教育改革作了不少探索,發表了許多重要研究成果,如在《教育研究》、《人民教育》、《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重要報刊雜志上發表的《應實行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完全免費制》、《農村九年義務教育應免費》、《完全免費制應自農村始》、《農村義務教育應免費的再呼籲》、《農村、農民與農村教育》、《高教改革:還有多大空間》、《教育公平: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內容和實現途徑》等文章,多為《新華文摘》、《教育學》、《高等教育》。
廣泛關注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所全文轉載,引起了學術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有的政策性建議{如關於農村義務教育全免費、高等教育助學貸款改革等},還憑借其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通過全國人大反映到國務院和教育部、財政部等部門,積極促成了有關政策的出台。
研究領域
周洪宇教授的研究領域主要是教育史和教育現實問題,其科研項目和研究成果也集中反映在這兩個方面。在教育史研究方面,他近年來先後承擔了教育部「八五」重點課題「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潮與流派研究」、「九五」重點課題「中國近現代教育實驗史研究」、「十五」重點課題「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史研究」、「教育史學理論與方法研究」等,出版了《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潮與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中國近現代教育實驗史》[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等著作。他在學術上的貢獻,主要是倡導「整體史學觀」,打通近代、現代、當代,提出「現代中國教育史」的新概念,構建了與以往研究不同的中國教育史研究新體系,並在「元理論研究」上,建立了教育史學理論與方法研究的新框架,促進了教育史學科的學科建設。
學術成果
2006年——2010年的主要成果有:
專著《開拓與創建--陶行知與中國現代文化》(山東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陶行知生活教育學說》(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陶行知大傳:陶行知的四個世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陶行知畫傳》(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人民之子 陶行知》(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學術新域與範式轉換---教育活動史研究引論》(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教育的信念與追求》(武漢出版社2007年版)、《教育公平是和諧社會的基石》(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教育公平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教師教育論》(北京師大出版社2010年版)、《中部教育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樂為教育鼓與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怎樣做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怎樣寫人大議案》(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等。
主編《陶行知研究在海外》(新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教育活動史研究與教育史學科建設》(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教育大創新》(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陽光教育對話錄》(華中科技大學2006版)等。
先後承擔了教育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多項重點課題,在《教育研究》、《歷史研究》、《中國教育學刊》、《中國高等教育》、《人民教育》、《Chinese Ecation and Society》(美國)等中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研究成果10餘次獲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二等獎。
教育現實
在教育現實問題研究方面,他承擔了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我國師范教育體制改革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湖北省「十五」教育科研課題「陽光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等,對基礎教育、教師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若乾重要問題進行了廣泛而系統的探索,發表了《應實行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完全免費制》[《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農村九年義務教育應免費》[《人民日報》2003年3月28日]、《完全免費制應自農村始》[《中國教育報》2003年3月4日]、《農村義務教育應免費的再呼籲》[《新京報》2005年4月17日]、《農村、農民與農村教育》[原載《當代教育論壇》2005年第1期,後為《教育學》人大報刊復印資料2005年第4期全文轉摘]、《高教改革:還有多大空間》[原載《中國教育報》2004年4月7日,後為《新華文摘》2004年第15期全文轉載]、《終身教育是全面建設小看社會的必然要求》[原載《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後為《新華文摘》2003年第7期全文轉載]、《教育公平: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內容和實現途徑》[原載《人民教育》2005年第7期,後為《新華文摘》2005年第14期全文轉載]、《「陽光教育」論》[《中國教育學刊》2004年第1期]、《論「合育」》[原載《中國教育學刊》2004年第10期,後為《中小學教育》人大報刊復印資料2005年第1期全文轉摘]等,出版了《千年夢想圓於建國百年----小康社會與教育新使命》[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教育大變革---全體、全面、全程的陽光教育》
成就評價
[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等論著,這些現實問題的研究,促成了某些教育政策的出台,推動了某些教育現實問題的解決。無論是教育史研究,還是教育現實問題研究,無論是著作,還是論文,他的研究成果都充滿了學者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體現了研究者打通歷史、現實和未來,融歷史、現實與未來於一爐的新追求。
研究成果
周洪宇教授的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有關部門的獎勵。1994年,他為骨幹之一編輯出版的六卷本《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獲首屆「國家圖書獎」,1995年他任兩主編之一的《陶行知教育學說》[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獲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998年他任兩主編之一的《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潮與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獲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9年他為骨乾的《從湖北看中國教育近代化》獲全國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0年他為主編的《邁向21世紀的中國教育科學》獲湖北省第三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1年他的《生活教育運動的歷史及對當代教育的影響》[《教育研究》1997年第10期]獲湖北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3年他的《從世界師范教育的發展歷程與趨勢看未來中國師范教育的發展走向》獲武漢市第八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4年他的「小康社會教育發展指標體系與對策研究」和「陽光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分獲獲武漢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