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教師的嚴格

教師的嚴格

發布時間: 2021-07-15 03:47:53

老師嚴格教育的句子

1、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禮記》

2、教育的根是苦的,內但其果實是甜的。容——亞里士多德

3、我並無過人的特長,只是忠誠老實,不自欺欺人,想做一個「以身作則」來教育人的平常人。——吳玉章

4、教育之於心靈,猶雕刻之於大理石。——愛迪生

5、科學書籍讓人免於愚昧,而文藝作品則使人擺脫粗鄙;對真正的教育和對人們的幸福來說,二者同樣的有益和必要。——車爾尼雪夫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且點燃一把火。——葉芝

7、沒有時間教育兒子——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做人。——(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8、創造人的是自然界,啟迪和教育人的卻是社會。——別林斯基

9、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別人。——蘇霍姆林斯基

10、教育能開拓人的智力。——賀拉斯

1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12、業精於勤,荒於嬉。—— 韓 愈《進學解》

13、人類教育最基本的途徑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響信念。——烏申斯基

14、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誇美紐斯

15、教育為公以達天下為公。——陶行知

Ⅱ 老師嚴點好有什麼好處 急 老師嚴格能導致什麼

你多大呢,說實話,也許你現在不喜歡嚴格的老師,但是你長大後一定會感謝嚴格的老師。我就很慶幸自己從小有嚴師。嚴格的老師能監督你,在你懶惰的時候提醒你,經常的提醒會讓你產生自覺性,養成自覺的好習慣,受用一生。

Ⅲ 嚴厲老師的好處

1、利於學生學習

老師上課要求嚴格點,效果會起到輔助作用,有利於學生們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刺激他們學習的慾望和興趣。在課堂上,老師嚴格一點,不但能確保上課正常的秩序,還能提高老師的威嚴性,學生們是不能越過底線,有觸犯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為上課課堂創造良好的環境,利於學生們讀書學習。

2、讓學生自律

讓學生們早點明白,做人起碼的底線要自律、自強。自律就要他們意識到什麼是紀律、什麼樣的事情不該做。就像國家法律法規一樣的神聖,不可侵犯,更不能以身試法,一旦侵犯,自己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後果不堪設想。

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苛刻,讓學生們早點懂得時間就是生命的重要性,能更好地提高時間的觀念。老師適度的嚴格算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手段,值得提倡和推廣。

3、讓學生更懂事

懂事的學生,很多都是和老師嚴格的教育,有著很大的影響和關系,除了父母在家庭教育好外,老師的嚴格要求,是利大於弊。是教會了學生們懂事的開端。

總之,老師在學校對學生教育嚴格一點,是對學生們最大的負責,是培養學生走向成才的必經之路,是人民的好教師,是值得大家的尊重和喜愛。

(3)教師的嚴格擴展閱讀:

老師對孩子嚴厲管教,為的就是攜手家長把孩子教育得更好,將來孩子能有個美好的前程,用自己的學識與能力獲得成功與幸福。

在孩子的周圍能有一位嚴厲的老師,在孩子即將犯錯之際,能讓孩子懸崖勒馬,及時回到正確道路上,無疑是一件幸事。

這樣嚴厲的老師或許不是完美的,但是能讓孩子懂得努力奮斗的意義,為孩子著想,一步步將孩子塑造成更好的人,這份付出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意義的。老師的嚴厲,實質上是對孩子愛的表達。

Ⅳ 老師嚴格到底好不好

雖說嚴師出高徒,我看不一定!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不學是自己的事,你管她嚴不嚴呢,反正沒點你名就對了。既然是復習,就要帶齊用具嘛,有空子她當然鑽啦!沒事別惹她,也別和她頂嘴,這樣對你沒好處!你們老師多大了,沒准更年期提前了啊!(*^__^*)...嘻嘻

Ⅳ 希望教師嚴格一點應該用哪些成語或名言

嚴師出高徒

基本信息

常用俗語。應為對名師出高徒這一成語的誤讀,衍生出嚴師可出高徒的說法,並在民間廣為流傳,是中國傳統教學理念的一種體現,但存在爭議。

釋義

嚴:嚴格,一絲不拘。出:產生,此指培養出來。高:本領高超。整條意思:一絲不拘的好師傅或好老師,能教出本領高超的好徒弟或好學生。

用法

多用來稱贊好師傅培養出好徒弟,嚴格的老師培養出好學生。

為什麼?嚴師能夠在合作研究中發揮弟子的優點和長處,常把弟子的功能模型,引導到本身力量通常不可能達到的水平。「就像一個網球新手和網球冠軍進行比賽時的情況那樣你好像打出了連做夢也沒有想到的發球。他從你那裡聽取了某些重要事項的報告後,十分鍾後就導出了答案。」

嚴師就是一面奪目的旗幟,吸引著弟子們去追趕、超越。嚴師的能力提供了足以匹敵的模範。

如何面對老師的嚴格要求

要是正常的嚴格要求 那是好事說明老師對你的期望高。要是挑刺的那種「嚴格」就是嚴苛了 ,不好。不管別人嚴不嚴格要求我們 ,我覺得不是最重要的,人應該自己嚴於律己才能有出息。

Ⅶ 為什麼老師嚴格要適當嚴格

為什麼老師嚴格要適當嚴格?因為老師為人師表。不能總是惡凶凶的。這樣孩子就對他有了抵制情緒。

Ⅷ 老師的嚴格怎麼寫呀

她是位非常嚴厲的老師。是她,把我們六年級的所有頑皮的學生都制住了。

那是今年秋季開學第一節課時,我們教室里亂哄哄的,因為這節課是科學課。當老師走進教室時,教室里還是一團糟。這時,這位留著短短的頭發,戴著一副眼鏡,穿著一身黑衣服,手拿書本的女老師,站在講台上看著我們一言不發,她瞪著大大的眼睛逼視著我們,好似一隻老鷹捕食時,盯著某個東西不放,把我嚇得只出冷汗。

突然,憤怒的她用手把桌子一拍,猶如法官大聲叫道:「安靜!」頓時,教室里鴉雀無聲了。接著,她又不依不饒地帶著那憤怒的眼神說:「所有的組長和幹部都給我站起來!」開始,我們還以為這位老師要罰我們幹部,一個個都扭扭捏捏地站起來。

只聽老師大聲訓斥道:「你們這些幹部是干什麼吃的?班上這么鬧,怎麼上課,你們就不會管管嗎?」這句話讓我很是慚愧。過了片刻,她語氣略微和緩了些說:「你們說,你們各組有哪些人在說話,都給我一個個說出來!否則,我跟你們沒完!」一組、二組、三組……統計完畢,許多人都受到了懲罰,都被老師拖出去罰站去了。

大部分被罰站的人都乖乖地在外面挨罰,而喬一樊呢?他可是我們班有名的搗蛋鬼呀!他實在忍不住老師對他的大聲指責,就把手中的科學書向地上「嘣」地一摔,一溜煙跑了。

這下,老師火冒三丈地對其它同學說:「他算個什麼?他愛跑不跑,少他一個人天也不會塌呀!最後,他還得求著我。」

後來,果然這個搗蛋王不敢在科學老師面前搗亂了。

從此,教科學的'張老師就有了一個雅號——母老虎。

Ⅸ 為什麼老師那麼嚴格

一是師生關系現在,有些學生對老師的批評感到反感,他們認為老師管得太嚴,覺得不自由。嚴,正是老師愛學生的表現,沒有哪位老師不愛自己的學生,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成長的。老師要在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一絲不苟的治學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的行為習慣,這是培養人才的需要。不嚴,何以能治學?不嚴,何以能育才?達.芬奇從嚴師畫蛋,最終成為著名的畫家。被譽為「短篇小說大王」的莫泊桑,是在法國著名文學家福樓拜的嚴格要求下成長起來的。中國女排威震世界排壇,勇奪「五連冠」的每一次成功和勝利,都必須是教練們嚴格要求和嚴格訓練的結果。我們應該教育學生理解老師的苦心,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誠懇地接受老師的指導和嚴格要求,從而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Ⅹ 作教師的該不該嚴厲呢

現在中小學普遍出現一個傾向,只能表揚孩子,不能批評孩子,認為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一些新聞曾經報道,有些平時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因為什麼事被老師批評了,想不開,做出很極端的舉動,為教師和家長敲響了警鍾:不能批評孩子、懲罰孩子!於是,用鼓勵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自信已經得到許多教師家長的認同,這便是時下最流行的賞識教育。

但是,大家在鼓吹賞識教育的時候,其實很少有人全面的了解賞識教育,以為所謂的賞識教育就是一味的誇孩子,這其實並不是賞識教育的全部。

就像醫療廣告一樣,如果某一種葯鼓吹能包治百病,那毫無疑問,它肯定是假葯。然而,盡管所有的教育者都知道賞識教育不能包治百病,但是,嚴峻的社會現實和不跟自己的飯碗過不去的思想逼迫著老師們不敢挺起腰桿說要「懲罰」學生。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孫雲曉語重心長地告訴大家: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他指出,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不應該忽視「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賞識孩子,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表面上的,如果僅僅是是害怕孩子引發孩子的極端行為與舉動,而一味地姑息孩子犯下的錯誤,這將會釀成大錯。雖然這是教師與家長為孩子好的初衷,然而,如果以「害怕」為借口,給孩子逃避責任的機會,我們的教育也是存在問題的。再說得嚴重一些,今天我們放棄懲罰教育,將來越來越多的學生會遭到法律的嚴厲懲罰!

那麼,該不該打孩子呢?舉個例子,去年暑假,我在體育場踢球,突然有個男孩子跑過來問候我。我實在記不起他是誰了,他告訴我他是我的學生,現在已經是省內某知名高校的大二學生了。從一些人的人才觀來看,無疑他是一個成功者,那天,他說了一句讓我記憶猶新的話:「劉老師,我感謝你在操場上摔了我28個跟頭,不然我就不會有今天。」我記起來了,就是這個孩子,當初上小學的時候怕做作業,為了不做作業,他先是挖坑埋了自己的練習冊,後來有把我給他的教本也埋了,結果被發現了。我當時非常生氣,他的脾氣也夠倔,我連摔了他28個跟頭,才讓他徹底服了。賞識教育的倡導者周弘用自己的女兒成功的個例建立了這個理論,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根據剛才的個例來讓所有的老師都去練習摔跤呢?再舉一例,我的鄰居有戶人家,父親望子成龍,每逢假日就把孩子反鎖在自家承包的魚塘的小屋裡讀書,只要看見他走神就沖進去用樹調抽。高二的時候,父親被查出已經是肝癌晚期,醫院已經讓家屬回家准備後事了,然而,他的兒子高考考上了北大的本碩連讀,上學兩年後,又被選派到新加坡學習、工作,還給他找了一個博士兒媳,讓人神奇的是,這個父親的並居然不治而愈。通過這個例子,是不是該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都准備一間黑屋子和一捆柳樹條?

顯然,這是不行的。教育之所以特殊,就是因為受教育的對象是一個個不相同的鮮活的生命,沒有任何一套成功的教育經驗可以普及到所有學生身上。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我覺得教育學中有一個最普遍的原則是我們應該把握的,那就是因材施教。

魯迅先生筆下曾經談到過扼殺兒童的兩種方法是——「捧殺」和「棒殺」。所謂「捧殺」,就是過分地寵愛、溺愛,或不顧實際地拔苗助長,使孩子不能夠健康地成長,古有仲永之傷,今有無數事例之證明。所謂「棒殺」,無外乎教育方式方法簡單粗暴,不能夠喻理於事,旁敲側擊、循循善誘,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結果和自己預想的背道而馳。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無論在實施懲罰教育還是實施賞識教育的時候,都要把握一個度的問題,尤其是在實施懲罰的時候。

我們國家目前並沒有對賦予教師懲戒學生的權利,應該來說,這是一種立法缺陷。正式因為這一缺陷,導致了教師在教育時的一種缺失。就這個問題,我曾經請教過一個專家,他告訴我,懲罰和體罰其實方式方法沒有區別,它們是以受教育者能否承受為依據的,而這樣一個務虛的定義無疑封殺了教師的懲戒權利。那麼,在目前的情況下,對孩子的懲戒應該由誰來實施呢?家長。

剛讀了畢淑敏老師的一篇文章《孩子,我為什麼打你》,裡面有這樣一段文字:「我要你接受人類社會公認的法則……為了讓你記住並終生遵守它們,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誇獎、批評、恐嚇以及獎賞都無所建樹的時候,我被迫拿出最後一件武器——毆打。……每一次打過你,我都陷入深深的自責。孩子,假如懲罰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訓,我寧願自罰,哪怕它將殘酷十倍。但我知道,責罰不可以替代也無法轉讓,它如同飢饉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會成為你生命體驗中的一部分。」

在懲罰孩子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這三個問題:

一,懲罰孩子的前提是肯定孩子。每個孩子都有值得贊揚的優點,當要懲罰孩子的時候,內心首先要相信他是好孩子。同時,父母也要在懲罰時把自己內心的感受跟孩子說清楚,讓孩子知道對他的真實看法。

二、犯錯後立即懲罰。一些父母常常說:「看我回家怎麼收拾你!」「你等著,等你爸爸回來有你好看!」這些話大多對孩子起到兩個作用:要麼惶恐不安,只想趕快逃離家庭;要麼不當回事,把父母的話早忘了。這樣無法起到懲罰作用。所以,當孩子做錯了事,就要趕快執行懲罰措施。

三,不要原諒孩子的第一次錯誤。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林提出了一個「破窗理論」,他們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棟建築上的一塊玻璃,又沒有及時修復,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蔓延。「破窗理論」提醒我們,必須及時修好「第一個被打碎的玻璃窗戶」,做到防微杜漸。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們教育孩子,也必須這樣,不要原諒孩子的第一次錯誤。

毫無疑問,適度的懲罰遠比千百次的說教更有效,更能在孩子們心裡刻上印記。其實,老師對於學生的教育也是這樣,但是,在這里,我想再次提醒我的同事們,我們僅僅是論證該不該,我們現在面對的現實是堅決不能。因此,我們必須正視現實,在國家沒有立法之前,我們應該用謹慎的態度對待這個問題,為了更多的孩子,保全我們自己。

最後,仍用畢淑敏老師文中的一段話結束全文:「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這種體驗將使你一生不會再去撫摸這種橙紅色抖動如綢的精靈。孩子,我希望虛偽、懦弱、殘忍、狡詐這些最骯臟的品質,當你初次與他們接觸時,就感到切膚的疼痛,從此與他們永遠隔絕。……毫不懂道理的嬰孩和已經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為都不必打,因為打是沒有用的。惟有對半懂不懂、自以為懂其實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幫助他們快快長大。孩子,打與不打都是愛,你可懂得?」

熱點內容
師德師風考核實施方案 發布:2025-09-16 22:50:26 瀏覽:234
對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6 22:05:57 瀏覽:986
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練習 發布:2025-09-16 21:14:15 瀏覽:472
英語碟 發布:2025-09-16 19:47:24 瀏覽:412
什麼開放 發布:2025-09-16 17:40:01 瀏覽:800
麵包的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9-16 16:23:11 瀏覽:778
課堂教學調查問卷 發布:2025-09-16 15:20:04 瀏覽:965
地理坐標符號 發布:2025-09-16 10:17:44 瀏覽:938
幼兒教師師風師德演講稿 發布:2025-09-16 07:48:26 瀏覽:745
生物理論 發布:2025-09-16 02:01:48 瀏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