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清廉
❶ 什麼是廉潔從教
廉 潔 從 教
2008年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第五條:「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明確規定廉潔從教是廣大教師應具備高尚情操。作為教師,我們應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權之便謀取私利。為此,我們必須首先明確它的涵義及為什麼將它作為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規范。
清廉純潔歷來是為官為仕者的重要道德規范,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終身為全國人民作為了廉潔自律的崇高示範。在反腐倡廉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作為培育人才的教師,更應牢記它的道德意義和道德要求。
第一節 廉潔從教及其道德意義
廉潔從教是《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第七個規范,它要求廣大教師應具備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權之便謀取私利。為此,我們必須首先明確它的涵義及為什麼將它作為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規范。
一、廉潔從教的涵義及其必要性
(一)廉潔從教的涵義
所謂廉潔,包含著廉潔、廉正、廉仆、廉恥等內涵,它是奉公的基礎,光明磊落的前提,又是一個人自律的保證,自尊的動力。《辭海》中解釋為清廉、清白與貪污相對,並引王逸《楚辭.招魂》註:"不受回廉,不污回潔"。用通俗的話說,廉潔就是不收受不義之財,不貪占公物和他人之物,不受世俗醜行的污染。《晏子春秋》中寫道:"廉者,政之本也"。《漢書》中寫道:"吏不廉干,則治道衰"。中國共產黨人一貫倡道廉潔奉公。毛澤東同志不僅在革命戰爭時期不搞特殊化,就是到了70年代,他還是穿著補了幾十個補丁的睡衣,蓋著補了又補的毛巾被;劉少奇同志始終嚴於律已,堅持艱苦樸素,外出公事有個著名的"四不準";朱德總司令堅持與民同甘共苦,從不允許大吃大喝辦招待;陳雲同志位高權重,但他始終把潔身自愛、清廉無私作為自己的行為准則;董必武同志總是跟身邊工作的人員約法三章;彭德同志始終反對搞特殊化;張聞天同志對拉關系,開門的庸俗作風,十分厭惡。如此典範,枚不勝舉。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把廉政建設視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保證。將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廉潔看作是關繫到人心的背向和改革開放的成敗,關繫到黨和國家盛衰的大事。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更要懂得廉潔的含義,牢記要廉潔從教。所謂廉潔從教,是指教師在整個從教生涯中都要堅持行廉操法的原則,不貪學生及家長的錢物,不貪占公共和他人的錢物,不染社會上出現的一些貪、賄、欲等惡習,始終以清廉純潔的道德品行為學生和世人作出表率。
這里我們特別要提醒教師的是,目前有極少數教師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不良風氣的影響下,存在著以教謀私,以熱衷予"有償家教"現象,嚴重影響了人民教師的形象,社會輿論反映十分強烈,這個問題若解決不好,勢必影響教育事業的發展,影響社會主義精神建設。
(二)廉潔從教的必要性
明確了廉潔從教的涵義後,我們就進步探討廉潔從教為什麼成為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規范?為此,講一講廉潔從教的必要性。
第一,因為廉潔是教師為師的人格前提。唐代文學家、教育家韓愈的名言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他把"傳道"作為教師的首要任務。而教師要通過傳道來育人,自己必須首先修身養性,思想品德高尚為人,必須做到清廉、潔白,才能對學生言傳身教。正如《禮記》中寫的:"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只有這樣,教師才具有為人師表的人格魅力,只有這樣,"師道"才能確立,才能教人為真,為善,為美,才能使學生和社會中的人們敬而學之。
第二,廉潔是社會和人民對教師的新要求。由於教育是用人類積累起來的先進思想和知識、技術來教育後代,承傳人類文明,延續和發展人類的歷史文化。所以,人們在選擇和確定教師時就特別慎重,一定要選擇那些品德高尚、行為端正、學識淵博的人來當教師。也正是因為這些人選都是人群中的出類拔萃者,才能做到為人師表。但在私有制社會,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不高,沒有貪、占、以教謀私的權利和機會。社會主義社會里,教師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教師不僅是社會的主人,還是無產階級中掌握知識的一部分,特別是當前我國處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已主義等腐朽的思想意識向教師進攻,處處向錢看,以教謀私現象在一些教師身上時而發生,個別教師時時處處總在考慮個人得失,有機會就貪、饞、占,總想刮學生的油水,占他人的便宜,醜行累累。這樣的教師,即使學問再高,怎能對學生起師表作用呢?為此,黨和人民用廉潔從教這一新的職業道德要求來規范教師的行為。
第三,廉潔是教師育人的品德基礎。教師的教書育人的目的是為社會培育人才,教育和引導著廣大青少年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向著各個階級所要求的人才方向前進。歷來的人才標准都包含了德、才兩大方面的內容,各個社會的統治階級都把"德"作為人才的首要標准。無產階級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作為人才准則。"德"中基本問題就是利益問題,就是說,當個利益與他人利益、社會利益發生矛盾時,如何對待和處理呢?。當一個人廉潔奉公、大公無私、處處時時為他人利益、集體利益、社會利益時,他的道德品質必然是優秀和高尚;反之,一個人時時處處總是為個人的私利、貪、占集體和社會及他人的利益,其道德品質就會醜陋、卑劣。前者突出表現為廉潔。人民教師培育的"四有"新人就是一批廉潔奉公、一心為社會、一心為人民利益的接班人。教師的廉潔有利於培養學生無私奉獻的品格。
二、新時期教師廉潔從教的意義
廉潔從教不僅是黨和人民對教師的重要要求,也是教師從教的前提,在新的世紀,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廉潔從教有助於社會不正風氣的匡正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時期,需要對內深化改革,對外擴大開放,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消極腐敗現象,有些黨政幹部利用手中的權力搞政治腐敗、經濟腐敗、道德腐敗、生活腐敗、通過賄賂、勒索、收買、貪污、裙帶風和自行腐敗等手段,千方百計地為自己撈名、撈利、撈權、撈錢、撈好處、撈享受,導致有的以權謀私、有的假公濟私,有的非法佔有、有的侵吞社會公共財富和他人財產;蛻化變質,不思進取,貪污腐化、揮霍浪費、行賄受賄、敲詐勒索、中飽私囊、大吃大喝等等,這些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正在影響和毒害著青少年人。教師如果率先垂範廉潔奉公的優良品行,不僅對學生進行言傳,而且還以身示範,一方面教育青少年學生認識腐敗之丑惡和危害性,另方面教育學生做一個清廉純潔之士,為匡正社會中的消極腐敗現象奠定人才基礎。同時還以教師的廉潔形象來教育、影響、感化社會中的成員,使腐敗不廉分子可恥,反腐倡廉有榜樣。
(二)教師廉潔從教是清除教育系統內部不正之風的迫切需要。
市場經濟、改革開放帶來的負效應就是剝削階級的利已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抬頭,消極腐敗現象滋生蔓延。教育戰線並不處在真空中,這些消極腐敗現象也必然會滲透到學校教育領域中來。這個過去的所謂"清水衙門"中的消極腐敗現象雖然在程度上不如社會中的一些單位嚴重,但也比較普遍。如考試中的共同作弊,招生中的"人情網";有的學校亂收費;有的教師上課對學生放鬆,下課後要給學生補課、收費;有的單位利用職權壟斷出版、發行大中小學生的教材、作業、學習參考、閱讀書目;有的在學校基建中,責任人搞提成,要回扣,收賄賂;有的高校、中專學校亂辦班、亂收費、亂發文憑等這些消極腐敗現象與廉潔執教大大相悖。這些不僅需要廣大教師潔身自愛,廉潔從教,更需要各級各類主管教育的政府官員們更要做到清正廉潔。因為教育領域是一個塑造人才、培育人才的陣地,這些"頂頭"上司和以身立教者若不清正廉潔,怎麼可能教育、塑造出廉潔奉公的人才呢?可見,教師廉潔從教是清除教育戰線內部不正之風的需要。
第二節 廉潔從教的內容與要求
教育陣地已不是一片凈土,社會上的一些消極腐敗之風不時向學校和教師刮來,教師要做到廉潔從教,必須明確其內容和要求。
一、廉潔從教的內容
根據1997年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全國教育工會重新頒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結合現階段我國教師的實況,廉潔從教包含著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一)堅持高尚情操
情操即情感操守,指人的堅定而高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質。在現實生活中,情感一般是指情感和操守的結合,即高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質的結合。在人類歷史中,凡是那些同廣大人民利益相符合,同社會進步相一致的情操,才是高尚的情操,它具有重大的精神價值,它是構成個人道德品質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內容和因素。在今天,它也是社會義義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是教師職業道德中的重要內容。
人民教師要堅持高尚的情操,這種情操是與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相一致的、為社會主義事業所要求的情感、氣節、操守相統一。因為情操是一種復雜的精神現象,既包含了情感,又包含了理智;既涉及到善惡、美醜、是非觀念,又涉及到意志力等心理素質。還包含著對同志、對人民、對集體、對社會主義事業的真誠的關心、愛護,對敵人、對丑惡的事物的憎恨;對革命真理和無產階級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與英勇捍衛,對正義事業的積極支持;正確而鮮明的是非、美醜、善惡觀念;健康的情趣與追求;堅定的革命立場,寧死不屈的氣節;高尚的行為准則與人格理想;為革命事業而能忍辱負重、寬宏大度的博大胸懷;不畏艱難困苦、頑強拼搏的意志力與大無畏精神,等等。人民教師要堅持高尚情操,就應牢記它的內容,按照這些內容和要求來從事教書育人的事業。
(二)發揮奉獻精神
教師從事的職業是一個造福人類、奉獻人生的事業。教師要做好教書育人工作,沒有白天、黑夜之分,沒有假日、節日之閑;教師從教的地域廣闊,不論是高山平地、海島邊疆,不論多麼偏僻、多麼艱苦,只要有學生的地方,那裡就需要教師;教師要講授好一門或數門學科的課程,必須付出全部的聰明才智和大量的時間,精力和心血。由此,人們把教師比"蠟燭",燃燒著自己,照亮別人;比作"人梯"和"鋪路石子",讓一批批、一代代接班人從自己的身上攀登到科學的頂峰。這就是我們教師的奉獻精神。有了這種獻身精神的教師,就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會貪圖他人、集體和社會的錢物,具有戰勝困難、頑強拼搏的意志力和大無畏精神。
由於我國還是世界上比較貧窮的國家之一,目前還處在辦學條件比較艱苦、教師工資收入不高而到不了位的情況下,我們的教師若貪圖錢財、貪圖享受,做出了有違廉潔從教的醜行,這種教師便不會做好一名人民教師。為此,教師要牢記廉潔從教的准則,必須發揮"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的奉獻精神。"
這種奉獻精神首先表現在人民教師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教書育人事業,只有傾注這種熱愛事業、熱愛學生的深情,才能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已主義思想意識的進攻和侵蝕;其二,表現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德上。因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的初級階段,全國人民的根本任務,就是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逐步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民主、富強、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而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是關鍵,教育是基礎。人民教師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教好書、育好人,又快又好又多地培養人才,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才能逐步實現。其三,教師應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灌注在培養下一代上,用自己智慧的鑰匙,為億萬青少年打開科學文化寶庫的大門;用自己崇高的思想品德,去塑造億萬青少年美好的心靈。
(三)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
改革開放使中國產生了活力和朝氣,我國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由於國門打開,使得資本主義社會的污泥濁水、蚊子、蒼蠅如泥沙混入。如資產階級的損人利已、個人英雄主義、弄虛作假、虛偽、嫉妒、粗野、見利忘義以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已主義等等嚴重地腐蝕和影響著人們。以權謀私、以職謀私、吃喝嫖賭、玩蒙拐騙、短斤少兩、以劣充優、拉幫結派、行賄受賄、等等不良風氣嚴重地污染著青少年。
人民教師是為無產階級培育"四有"新人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建設者。應自覺抵制這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應加強廉潔奉公道德意識的宣傳,使廣大青少年學生從小產生一種廉潔內約意識。這個意識包括:(1)廉潔意識--這是奉公的基礎。廉潔的內涵是指不損公肥私,它的外延包括五層意思:一是莫貪婪,貪婪必墮落;二是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三是莫同流,同流必合污;四是莫行賄,行賄必害人;五是莫侵佔,侵佔必惹禍。(2)廉正意識--是光明磊落的前提。廉正是指廉潔正直,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為他人,主持公道;為人民,衛其利益;為自己,潔身自好;對組織,忠誠老實;對公務,秉公辦事;對親友,不寵不庇;對歪風、敢批善斗。(3)廉仆意識--這是自律的保證。為官是公僕,姓廉名仆,地位高而廉,形象美而仆,廉在"先天下之憂而憂",美在"後天下之樂而樂"。保持人民公僕的本色,社會主義的品德、雷厲風行的作風,助人為樂的風格,廉潔奉公的風采。(4)廉恥意識--這是自尊的動力。廉恥是廉潔的自豪和失廉的恥辱感。知廉必行,知恥必止。只有培養出具有內約意識的廉潔人才,才能徹底糾正社會上的不良風氣。
(四)不利用職權之便謀取私利
黨和人民授於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這是黨和人民對教師的重託,要求教師認真負責,盡心盡力地為社會、為民族培養出更高素質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職責,每位教師自從踏入教育崗位,從事教師職業,就會懂得教育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什麼人的問題。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是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啟蒙者,還是思想道德的引路人。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就是按照黨和政府制定的計劃,進行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施加思想道德的影響和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這就是人民教師的職責。黨和人民同時也授給了教師以下權利:如:
1.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2.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3.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
4.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5.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設,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管理。
6.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這些權利是法律規定,是我們應該牢記在心的。教師不能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如假節日收取學生的禮品,利用家訪要家長為自己辦私事,找家長買便宜物品,利用補課收取費用,學生考了大學要家長設"謝師晏席",還有的千方百計地從學生身上刮油水,強迫學生買校服、圖書、玩具及學慣用品,等等,都是違背法律規定的,是利用職責在為自己謀取私利的不兼行為。
二、廉潔從教的要求
了解了廉潔從教的內容,更應牢記它的要求。
(一)堅守大義,不取非法之利
我們說的"義"是指合乎正義或公益的舉措和行為。堅守大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的道德標准,是將祖國和人民的事業、利益和要求放在高於一切的具體行為。作為人之模範的人民教師,要做到廉潔從教,必須堅守大義,要堅守大義,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
第一,要樹立明確的義利觀。要以大義為先,私利居次,做到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人民和集體的利益。任何時候不能舍義取利。要鄙棄惟利是圖、自私自利的行為。
第二,要抵擋住金錢名利的誘惑,堅持崇高的職業信念。教師處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面對一些人下海經商而發財致富成了大款,一些人靠投機冒險,偷稅漏稅,一夜之間成為暴發戶,腰纏萬貫;一些掌權者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謀私,等等誘惑對我們教師是一個挑戰和考驗。為此,人民教師一定要擦亮眼睛,抵擋住金錢名利的誘惑。
第三,不取不義之財,非法之利,以廉潔從教的實際行動來實現大義。教師靠工資收入、靠自己的著書立說、發明創造來致富,這是勞動所得,符合道義的收入。但要警惕來自學生、家長的一些不義之財,若一時糊塗或貪心,必然是"吃人的口軟,拿人的手短",在學生及家長面前,甚至在社會中失去了教師的光輝形象。
三、廉潔自律,不墜穢污俗沼之中
廉潔從教的形成,除了法規約束、執法監督等外在因素外,主要的還是靠廣大教師自身進行約束,時時處處都自覺地保持清廉純潔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之最深厚的威力所在。只在這樣,才能始終保持行廉品潔的風范,而不會陷入穢污俗沼之中。
第一,要努力培養自律的自覺性。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這樣的規律: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廉潔從教的根本是教師的自覺自律。教師們通過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後,就有一種正確的義利觀,就會尚廉尚潔,對貪占、物慾等醜行厭而惡之,避而遠之。一旦廉潔的自覺性養成了,就能抗腐蝕、拒賄賂、遠利誘、不為非利所動,不取不義之財。
第二,要不舍細小,持之以恆。教師要做到廉潔自律,必須從最細小的事做起,不取一點一滴的不義之財,不得一針一線的非法之利。靠平時細小廉潔行為的長年累月的積累而養成清廉純潔的崇高品質。那種認為只要在大的方面堅持廉潔自守,小的方面可以忽略不計(如接受學生家長的煙酒,吃請等)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貪大為污,貪小亦為污,只要是不義的、非法的,不論大小,皆為不潔。只有靠持之以久,持之以恆的堅持廉潔,才能在誘惑面前毫不動心。
第三,要明辨美醜,遠離穢污俗沼。中國古訓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在樹立了正確的義利觀,知道了何為謙,何為貪;何為潔,何為污後,就能明是非,辯美醜,知道那些是污穢丑劣的,是教師不應取的,那些是清廉純潔的,是教師應取的。教師生活在社會中,時刻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明確的是非觀念,就能做到遠離穢污俗沼,潔身自愛、自保。
(三)公正從教,以廉明維護教育公正。所謂公正從教,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要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因學生性別、民族、智能差異、家庭狀況、學生家長對自己的感情差別而採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這是教師職業道德和教師法規對教師的重要要求,它體現的是現代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教師要做到公正從教,應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努力。
第一,始終保持清廉品格,奠定公正從教的品格基礎。清廉是公正的前提,只有做到清廉,才能真正為人民服務,成為人民信賴和尊重的好教師。只有做到了清廉,才能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全面關懷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成為學生們崇敬的好園丁。
第二,要具有正確的教育心理,奠定公正從教的心理基礎。教師的每一個教學教育行為都是受心理支配的。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心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社會的、家庭的、自身的、每一個偶發因素都可能影響教師的心理,使行為偏離正常軌道。如有些教師常發生一些心理疾病,往往無故對學生發泄,甚至殘酷地體罰學生。這時,教師的公正形象就被教師不正常的心理給毀了。教師要做到公正從教,必須加強教育心理學的學習和修養,做到在何種心理壓力和挫折情況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都要保持平靜心態、冷靜作風、從容姿態。
第三,要具有正確的教育情感,奠定公正從教的感情基礎。情感是與心理密切聯系的,一定的情感是一定心理活動的產物。教師的情感模式直接影響著教師的言行,影響公正從教的實現。情感模式不正確,就會使教師的情感發生扭曲,其結果必然是不能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比如,有的教師只喜歡學習好、守紀律的學生,不喜歡學習成績差、小調皮的學生;有的教師只喜歡長得漂亮、穿戴美觀的學生,不喜歡身有殘疾,穿戴一般的學生;有的教師只喜歡家長是官或當老闆,有錢、有權的學生,不喜歡父母是普通老百姓,對教師無利可沾的學生。由於情感的偏移和扭曲,教育公正性也就不存在。為此,教師應加強職業道德和心理學理論的學習和修養,不斷端正和提高自身的教育情感,才能達到廉潔從教的要求。
❷ 高校教師廉潔自律的要求
高校教師要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正廉潔。堅決不做違背黨性原則的事情,不做違背黨的紀律的事情,講黨性、講原則、講紀律。堂堂正正做人,光明磊落履職,勤勤懇懇辦事,全心全意為民,抗得住誘惑,耐得住清貧,管得住小節,努力以人格的力量樹立起領導幹部的良好形象。
❸ 教師廉潔從教的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不收受學生家長的禮品禮金,敬業奉獻,私下不利用工作之便進行個人盈利活動,對待學生公平公正,不賄賂上級領導
❹ 教師應從哪些方面加強自身廉潔教育
要堅持清廉自守,廉潔從教,自覺抵制各種非正當利益的誘惑教師廉潔從教,除了法規約束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引導外,主要靠教師用廉潔的標准來進行自我約束,自覺保持清廉純潔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礎。但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我們教師隊伍當中,有少數人也被一些誘惑所迷惑,自覺不自覺接受了學生和家長貌似恭敬地給的一些錢物,或進行有償家教,或直接、間接地向學生出售學慣用書等,違背了教師應有的職業道德,損害了教師的形象,降低了教師的人格,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這與湖北山區的胡安梅老師,一家住在四面透風的土房裡,家境貧寒,沒有條件改善生活,但她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極少的工資捐獻出來,為學生交學費、買書本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要使學生、家長、社會出自內心深處發自真心的對教師的敬仰,使他們的目光和心裡對教師充滿著希望,教師自身就要抵制不良風氣和腐朽思想的侵蝕,加強自律,摒棄非正當利益的誘惑。從小事情做起,不取一點一滴的不義之財,不索一針一線的非法之物,做到「慎獨」。總之,教師只要具備了辨析是非的能力,有頑強的抵制能力,就一定能保持自己廉潔從教的道德行為。
孔子雲:「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我們自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於言教。我們獻身教育,就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准,擁有愛心的廉潔從教的好老師,用博愛為學生撐起廣闊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