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教師應具備的七大素養

教師應具備的七大素養

發布時間: 2021-07-16 16:43:52

㈠ 《課標》的教學建議有哪七個方面

一、教學建議
《標准》是高中階段生物學教學的基本依據。《標准》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重視生物科學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系。因而,教師應在認真學習和領會《標准》的基礎上,結合地區、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創造性地進行教學。為此提出如下教學建議。
(一)深化對課程理念的認識

《標准》確定的課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按照課程理念,教學中要注意更新課程內容,增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現實生活的聯系;優化學習方式;改進評價方法;增強課程與學生自我發展的聯系,幫助學生規劃人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這種變革中,教師作為學習活動指導者的作用比以往更顯重要。教師要認真學習相關的課程文件和《標准》,理解新的課程理念和課程要求,更新教學觀念。
(二)全面落實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包括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例如,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既要學習生態環境保護的知識,又要培養相關的能力,還要養成積極的態度和參與意識。這三個方面的要求對科學素養的形成都同樣重要,缺一不可。教師要在重視知識教學的同時,更加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能力目標的實現,在每個模塊的教學中,全面落實三個方面目標的要求。
(三)組織好探究性學習
科學探究作為發現科學事實、揭示科學規律的過程和方法,在科學教育中有重要的意義。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取一定的知識,還要使學生習得獲取知識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親歷思考和探究的過程,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只有這樣,《標准》規定的目標才能落到實處。教師在組織探究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探究活動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並不是忽視學習成果,而是對學習成果有更高的要求,探究是達成這些成果的重要途徑。每一次探究活動都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使用行為動詞來表達,以便有針對性地完成活動過程的設計,也便於在活動之後檢驗教學成果。
2.要有值得探究的問題或研究任務
每個探究活動應有學生未知答案的問題。如果學生已經知道答案,就不可能經歷真正的探究。
除了教科書中的案例外,教師可以用多種方式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並選擇其中最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作為小組或全班共同研究的課題。
3.要有民主的師生關系和求真求實的氛圍
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需要民主的師生關系和求真求實的氛圍。教師要鼓勵學生,並給每個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機會來提出個人的想法、見解、問題,並運用證據和邏輯展開討論。討論問題時,教師和所有學生應處於平等的地位。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保護學生勇於探究的精神和自信心。
4.探究性學習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但不應成為惟一的方式
不同的學習方式有各自的特點、優勢和適用的條件。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注意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演示、講授、辯論、模擬、游戲、角色扮演、專題討論、項目設計、個案研究等。
案例1 尋找瘋牛病的病原體
生物學教學中探究有不同的方式。除了實驗探究,通過對資料的分析進行探究也是一種常用的學習方式。基於資料的探究活動,關鍵在於教師對素材的選擇和組織。通常,社會關注的、學生關注的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是教師選擇的內容之一。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些素材,設計好教案。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領悟科學家如何提出問題,尋找證據,不斷深入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本案例中,教師通過一系列提問,引導學生經歷了與原始研究十分相似的過程。學生充分思考,尋找瘋牛病的病原體,得出了朊病毒是一種蛋白質的科學結論。這種「探究式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像科學家那樣不斷深入思考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一段時間內,各種媒體大量報道了有關瘋牛病的消息,「瘋牛病」已成為老幼皆知的名詞。石老師通過圖書館、科學院和網路,收集了許多關於瘋牛病和朊病毒的研究資料,他將在課堂上和同學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為什麼國家要嚴格控制牛肉的進口?這說明瘋牛病有什麼特點?」
「因為瘋牛病會傳染,它是一種傳染病。」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麼哪些病原體會導致傳染病呢?」
同學們和石老師一起回顧了以往所學到的傳染病種類,歸納出病原體有寄生蟲、細菌、真菌以及病毒等。石老師沒有馬上告訴同學們瘋牛病的病原體是什麼,而是提出了更具挑戰性的問題。
「如果有一種原因不明的傳染病,如何著手尋找它的病原體呢?」
在此之前的生物課中,同學們曾討論過分離病原體的步驟。石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夠將這一知識應用起來。果然,一個同學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從被感染的動物提取病原體,再用健康動物進行實驗。」
「很好」石老師進一步追問:「現在我們要尋找瘋牛病的病原體,應該從病牛的哪些(個)部位提取病原體呢?」
同學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認為應該抽取血液,有的認為應該從肌肉中提取病原體。這時,石老師向同學們展示了描述瘋牛病、瘋羊病症狀的資料。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同學們達成了共識:瘋牛病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遭到破壞,最好從神經組織中提取病原體。
石老師告訴學生,科學家與同學們的選擇是一致的。用抽取的患病動物的腦組織或脊髓液注射給健康動物後,健康動物最終患病。
接下來,石老師讓同學們討論如何鑒別瘋牛病病原體的性質。交流過程中,石老師發現一組同學想到了用陶瓷纖維過濾器。在學習病毒的時候,同學們已經了解到陶瓷纖維過濾器可以濾去寄生蟲、細菌等,但會讓病毒和化合物通過,大家集中對這一方案討論之後,石老師向同學們展示了科學家實際的實驗結果(如下圖)。實驗中,未濾過的神經組織和濾過液都可以使健康動物感染該病。

石老師又提出了問題:「根據實驗結果,我們可以對該病原體的性質和大小做出什麼判斷呢?」
「病原體可以通過陶瓷纖維過濾器,說明體積很小,應該是病毒。」一個學生肯定他說。
另一個學生補充說:「經過濾的液體不可能含有細菌、真菌或寄生蟲的整體,所以一定是病毒。而且報紙上也說了,是朊病毒導致了瘋牛病。」
石老師並不著急糾正同學們的說法,他讓同學們考慮一下,能否根據這一項實驗結果就斷定是病毒?會不會還有其他的可能?如果你認為是病毒,能不能設計方案進一步證實你的想法?
教室里出現了一段時間的沉默。終於,有一個小組的同學提出了他們的假設:「我們可以將濾過液中的病毒破壞,使之不能增殖。再用健康動物實驗,如果動物不再患病,說明病原體就是病毒。」
「你們准備怎樣阻止病毒的增殖呢?」石老師追問道。
「只要破壞病毒的DNA或RNA,病毒將不能復制。加熱或用福爾馬林處理過濾液可以使DNA或RNA變性。」
石老師高度贊揚了這一組同學的設計方案,然後出示了圖片(如下圖)。「實際實驗的結果是處理後的濾過液仍然具有感染性!這說明了什麼?」

同學們感到非常吃驚,「看來,實驗結果否定了我們的假設。病原體不是病毒!」
「病原體還存在於濾過液中,下一步,我們怎樣去尋找它呢?」石老師繼續啟發學生。
「濾過液中除了病毒,還有化合物,我們可以鑒定化合物的感染性。」
「非常好!」石老師感到很滿意,進一步提示:「化合物的種類有很多,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生物大分子著手,用什麼可以破壞蛋白質、脂肪和澱粉呢?」
這個問題對同學們來說很輕松。很快,同學們設計好了一組實驗,用不同的酶分別檢驗這三種大分子化合物。石老師適時地展示圖片(如下圖),並請同學們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原來病原體是一種蛋白質。」同學們高興地報告自己的結論。
至此,石老師總結:瘋牛病的病原體是一種結構改變了的蛋白質,由於這種蛋白質能像病毒一樣傳播疾病,因而稱為「朊病毒」。在石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認識了朊病毒這種新的病原體,了解到朊病毒的蛋白質本質。下課前,石老師還向同學們提供了一些有關朊病毒研究的網址,鼓勵有興趣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對朊病毒有更多的了解。
(四)加強實驗和其他實踐活動的教學
教師應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實驗和其他實踐活動。在同時擁有現實環境的實驗條件和虛擬環境的模擬條件時,教師應首選現實環境,使學生身臨其境,親自動手。通過實驗和其他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有利於他們在觀察、實驗操作、科學思維、識圖和繪圖、語言表達等方面能力的發展,也能促進學生尊重事實、堅持真理的科學態度的形成。
1.學校應逐步完善生物學實驗室的建設、儀器設備和用具的配置,保證實驗教學經費的投入。生物學教師也應創造條件,就地取材、因陋就簡地開設好生物學實驗。
2.增加低成本實驗或其他實踐活動。我國地域遼闊,生態環境和物種分布差異很大,課程標准提供的活動建議難以適應各地學校的條件。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採用比較規范的實驗儀器設備完成實驗,條件不具備時,要充分利用當地常見的材料或廢棄材料設計低成本實驗,提高實驗或其他實踐活動的開出率。
3.在重視定性實驗的同時,也應重視定量實驗,讓學生在量的變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質。教師應向學生提供機會學習量的測定,實事求是地記錄、整理和分析實驗資料、定量表述實驗結果等。
4.要注意實驗安全教育。安全使用實驗器具和實驗葯品是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技能,教師應強化安全教育,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
(五)落實科學、技術、社會相互關系的教育
要充分認識到科學、技術、社會相互關系教育的重要性,並在教學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了解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關注和參加與生物科學技術有關的社會問題的討論和決策,是生物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重視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相互關系的教育,通過具體事例幫助學生認識生物科學與社會發展的緊密聯系。
2.科學、技術、社會相互關系的問題涵蓋面很廣,包括全球性的、國家的、地區的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生產、發展相關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我國和學校所在地區的、與學生現實生活相關的問題,使學生積極思考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嘗試參與社會決策,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生物學教學還應注意介紹相關的職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為學生選擇學習和職業方向奠定必要的基礎。
3.生物科學技術和社會關系密切,內容豐富。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圖書、報刊、音像和網路等了解更多的信息,開展調查、研究、討論等活動,理解生物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同時也了解科學技術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六)注意學科間的聯系
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科學中的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各門學科,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內容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生物科學和數學、技術科學、信息科學相互作用,共同發展。此外,生物科學與人文社會學科也是相互影響的。加強學科間的橫向聯系,有利於學生理解科學的本質、科學的思想方法和統一的科學概念和過程,建立科學的自然觀,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七)注重生物科學史的學習
科學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學習生物科學史能使學生沿著科學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研究的方法,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的精神。這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很有意義的。例如,對於《標准》中的「概述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和作用」、「總結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等包含科學史的內容應認真完成。對於《標准》中沒有列出的其他生物科學史實也應注意引用。

語文素養和語文學科素養的區別

語文素養和語文學科素養的區別,第一,是「語言建構與運用」,這是語文學科獨有的,具有本質意義的內容。「課標」要求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建構語言運用機制,增進語文學養,努力學會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
第二,是「思維發展與提升」。強調學生通過學習語言的運用,能夠獲得幾種思維能力的發展,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另外,還有思維品質的提升,包括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
第三,是「審美鑒賞與創造」。語文「新課標」要求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位,並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表現美、創造美的方法。這里應當關注的是「審美情趣」和「鑒賞品位」的提法。我們的語文教學其實已經久違了「情趣」,很少顧及和尊重學生個人的「情趣」。「新課標」的提示應當給一線教學提個醒:「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的培養,也是語文教育中的應有之義。
第四,是「文化傳承與理解」。「課標」要求「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理解與借鑒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文化,拓展文化視野,增強文化自覺,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虛無主義。」這里值得關注的是,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樣性,關注當代文化,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
語文的核心素養有哪些
它包括: 1、人文素養:必須具備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要掌握比較寬厚的語文學科知識。 2.教育素養:教育理論素養、語文教育能力素養及語文教學研究素養等方面。 3.科學素養:對科學知識的了解、科學過程和方法的掌握及科學對社會的影響等方面。 4.創新素養:要有引導創新意識,其核心是推祟創新、追求創新、以創新為榮。 5.信息素養:它包括信息意識與信息倫理道德、信息知識以及信息能力。 6.美學素養:懂得一些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知識,具有美的感知能力,美的欣賞能力,美的表達能力。 7.實踐素養: 教育部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簡稱《標准》)中對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地位、目標及課程的基本理念都有所規劃,對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養提出了更新和要求。

㈢ 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專業知識:這包括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學前教育教師在就職前,必須了 解和掌握學前教育的基礎知識, 了解學前教育發展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學習這 些知識有助於教師掌握學前教育規律, 提高工作目的性計劃性和工作效率, 也有 助於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還有技能, 學前教師對幼兒的教英語內容涉及到 自然社會語言藝術健康的等各個領域,教師需要有廣闊的多學科知識和教育藝 術,才能勝任。簡單說就是三學六法。 還有專業實踐能力。包括觀察和了解幼兒的能力,組織管理班級的能力,溝通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

㈣ 一個小學英語老師應具備怎樣的素質

第一大素質:必須要有很強的專業素質
第二大素質:必須要有近乎完美的發音
第三大素質:要讓自己的課充滿激情
第四大素質:要學著有幽默感
第五大素質:要善於學習同行優秀的人
第六大素質:要敢於向學生認錯
第七大素質:要敢於說自己不懂
第八大素質:熱愛學生
望採納,謝謝

㈤ 做一名優秀的老師,需要有哪些素養

一名優秀的老師,應該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耐心,為有困難的同學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學會觀察,面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的引導他們。

㈥ 你認為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是什麼

教師應具備的七大素養有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外在素質、身體素質、能力素質和心理素質。
1、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是指教師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品德和思想作風等方面基本情況的總和。它影響著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節操觀、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等。
2、教師的道德素質是指教師在道德品質方面的修養,是教師在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上的穩定特徵。
3、教師的文化素質是指教師通過學習和積累而具有文化修養,以及由此進一步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結構的基本情況。
4、教師的外在素質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具有比其他職業更強的示範性。現在各個行業,都十分重視職員的外在儀表與風度,通過服飾統一等樹立自己企業的形象。
5、教師的身體素質是指教師在身體方面的基本情況和應具備的條件,它是教師體質的反映,也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的各種機體能力。
6、教師的能力素質是指教師順利完成教育教學活動必須具備的能力。教師應具有的能力主要有:組織教學的能力、分析教材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板書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創造思維能力、開展課外活動的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審美能力等。
7、教師的心理素質是指表現在教師身上的那些經常的、穩定的心理特徵。它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的各個方面。

㈦ 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加強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培養創新、務實、復合型人才

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服務學生,為學生的成長創造自由活潑的氛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創造的能力,塑造學生愛心、和諧的心靈

熱愛並忠於你的職業。一個人如果充滿愛,追求理想,塑造靈魂,傳承知識為人生最大的樂趣。要關心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和向導。

(7)教師應具備的七大素養擴展閱讀:

好好學習,學會當老師。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們要堅持科學精神,嚴謹治學,做愛學、善學、終身學習的好榜樣。

要積極學習新知識、新科學、新技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育人能力。我們應該積極參與教學改革,用最先進的方法、最現代的思想把最有價值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樹立榜樣並採取相應的行動。身教勝於言教。教師的個人榜樣,對於學生健康成長的心靈來說,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

廣大教師要加強道德修養,用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作風教育和感染學生,用個人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全社會的尊重。

㈧ 教師要具備哪些核心素養

摘 要:核心素養對教師在課程、教學、教育評價方面的素養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在教學方面,教師應鍛煉課堂調節力,革新命題設計,依據核心素養構建教學內容,進而觸發教育反應,支持學習方式轉變;在教育評價方面,要體現差異與共性兼顧、學業與素養並重,引導學生自評互評,從素養角度構建學生的行為及學習計劃的有效評估。此外,通過評價改革促進教師素養不斷完善。教師需具有新型課程參與及建構能力,在綜合性調配課程與教學的基礎上,做到構與教的有機融合;應增強課程建設上共性與個性的協調力,能夠指導個體與情境互動解決創生性問題,並以問題解決為基提煉核心理念。
關鍵詞:核心素養;教師;能力及素養
作者簡介:宋曉亮,山東省高密市第二中學教師。(山東 高密 261500)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04-0023-04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下簡稱「核心素養」)公布已有時日,落實核心素養首先得具備能有效實施核心素養的教師。因此,調整教師培育發展思路,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師素養拓展與完善以適應核心素養時代的要求已成必需之勢。
核心素養要求「最終形成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完整育人體系」。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就要有全面發展的老師,只有不斷

㈨ 一個好的英語老師應具備哪十點素質用英語寫出來,很急,謝謝

第一大素質:必須要有很強的專業素質!
The first big quality: you must have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第二大素質:必須要有近乎完美的發音。
The second big quality: must have almost perfect pronunciation. 第三大素質:能夠用最簡單的語言講出最復雜的語言規律。
The third big quality: to be able to use the most simple language to tell the most complex language rules. 第四大素質:要讓自己的課充滿激情!
The fourth big quality: to let your own class full of passion. 第五大素質:要學著有幽默感!
The fifth big quality: learn to keep have a sense of humor!!!!! 第六大素質:最好能有國外生活的經驗。
The sixth largest quality: best can have 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abroad. 第七大素質:要善於學習同行優秀的人!
The seventh largest quality: want to be good at learning with good people! 第八大素質:要敢於向學生認錯!
The eighth biggest quality: dare to admit to the students. 第九大素質:要敢於說自己不懂。
9 largest quality: dare to say they don't understand. 第十大素質:無條件的去熱愛你的學生!
The first ten quality: unconditional to love your students!!!!!

熱點內容
生物理論 發布:2025-09-16 02:01:48 瀏覽:37
奉化學古箏 發布:2025-09-16 00:20:13 瀏覽:386
人大美術學 發布:2025-09-15 22:07:45 瀏覽:651
校園青春電影2017 發布:2025-09-15 20:50:11 瀏覽:763
教學創新論文 發布:2025-09-15 14:31:43 瀏覽:118
新班主任古麗君電視劇 發布:2025-09-15 14:15:39 瀏覽:771
佛太極拳教學 發布:2025-09-15 11:23:27 瀏覽:712
小學二年級奧數學 發布:2025-09-15 10:26:29 瀏覽:594
文綜地理題 發布:2025-09-15 08:45:41 瀏覽:3
美女日本老師 發布:2025-09-15 06:42:10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