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研修論文
❶ 幼兒園教師園本研修論文、小課題範文
園本研修工作計劃
為了更好的搞好我園教學工作,提升我園教師專業知識水平,繼續堅持「突出骨幹、深化園本」的制定方針,今年繼續延續上學期的園本研修工作,特製訂以下研修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提高幼兒教師綜合素質、促進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為目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學習型團隊建設為
載體,以「三新一德」(新綱要、新技能、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重點,以創新為動力,進一步加大園本研修建設研究力度,積極探索基於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培訓
的新途徑,力求在園本研修、培訓模式創新、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全面提升教師的師德水平和專業素質,為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立足教
研,聚焦課堂,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構建符合我園實際的園本研修機制,促進我園發展。
二、組織機構
1、園本研修領導小組
組 長:允豪傑
副組長:郭彩娟 吳利傑
組員:馮榮利、趙艷妮、張金紅、王娟、張群群、吳雪玲 職責:①組長制定幼兒園園本研修的總體規劃。
②領導小組成員必須深入園本研修第一線,深入到各組參與研討。
③為教師開展園本研修提供良好的軟、硬體環境。辦公室設有電腦、列印機等。
④適時組織教師去外面進行交流學習。
四、園本研修的方式:
根據我園的辦學水平、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師的工作經歷、教學經驗、教學水平、自身素質、年齡情況決定園本研修的形式和內容,採取有效的研修方式,努力形成自己的研修特色。具體做法如下:
1、自主學習。開展教師每月寫一篇教育隨筆。
2、示範引領。利用本園骨幹教師資源,結合我園教學實際,針對我園共性「問題」,開展示課交流。
4、全園研討。全體教師開展「說、聽、評」三位一體教研活動,同時人人學習有關書目,確保園本研修實效。
5、教學觀摩。在全園教師中開展「展示課、觀摩課、研究課和說課活動,形成一種研修規模。
五、園本研修的原則:
1、全員參與原則:每位在崗教師應參加園本研修。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園里規定的研修活動該參加的教師必須參加,教師還應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進行自修。
2、激勵性原則:對積極主動和按時參與園本研修的教師給以肯定;對通過園本研修成長快的教師給予獎勵;對研修持消極態度,且達不到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的教師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3、集體研討和個人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從當前幼兒園教育教學
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及個人在教育教學中困惑出發,由教研組集體研討解決途徑和方式方法,再由教師具體在教育教學中去實踐,去反思。
六、園本研修的內容、對象、形式:
幼兒園是幼兒教師綜合素質培訓的主陣地,每名教師要在幼兒園的計劃和組織下,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制定個人專業成長計劃,進行自學和集中培訓,通過反思和專題研究,促進教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
(一)
研修形式:堅持以園本研修為主,以自培自練為輔,交流研討,教育教學活動等形式。以教師自學——反思——交流的模式進行研訓,從而達到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的
目的。保證學習效果。在研修中,要把培訓內容與教師師德、業務結合起來,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結合起來,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生存觀、價值觀,
把「教師必須終身學習並不斷的培養自己」作為教師的主要責任;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與方法同教學結合起來。每位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查找問題,用
先進的教育理論及先進教學經驗指導自己,做到學用結合,及時寫出心得筆記,教育隨感。園本研修或小課題研修的計劃與實作。
(二)研修時間:保證研修時間。2013年3月一2013年7月。
(三)研修內容:
三月份
開學初期,組織全園教師學習范佩芬老師的《幼兒園教師的師德規范(一)》,並做好記錄工作。
四月份
教師自學,對《幼兒教育指導綱要》和《三至六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進行系統的學習,領會綱要和指南精神
五月份
全園教師進行「公開課」活動觀摩,跟進教師的活動設計與組織,使教師們積極參與到說課聽評課的環節中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園本研修或小課題研修的計劃與實作。
六月份
在園內開展《綱要》和《指南》的知識競賽,把《綱要》和《指南》的教育目標深化教師內心。
七月份
教師每人撰寫一份研修心得體會,寫出自己研修感悟。
研修活動記錄表
❷ 教學研究論文應該怎麼寫
首先得要有個 大綱,按照列出來的大綱寫下來就可以了!一、序論
二、本論
(一)……
(二)……
(三)……
三、結論
——詳細提綱
一、序論
1.提出中心論題;
2,說明寫作意圖。
二、本論
(一)……
1.
2.
3.
4.
(二)……
1.
2,
3.
4,
(三)……
1.
2.
3.
4.
5,
三、結論
1,概述……
2.呼應開頭的序言。
❸ 韓荔華的教學研究論文
1、《類聚與放射——對外漢語教學中擴展詞彙量的幾種方法》《日本櫻美林大學中國文學論叢》1990年 獨立 12000字
2、《對外漢語形容詞教學漫談》《世界漢語教學》1991.12 獨立 約5700字CSSCI來源期刊
3、《論對外漢語結構句型教學系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1993.1 獨立 約7300字
4、《論漢語詞語選擇搭配的若干動態趨向》韓國嶺南語文學會年刊《中國語文學》1997年號 獨立 13000字
5、《論漢語詞語選擇搭配的兩種動態趨向》《世界漢語教學》2000.1第46-50頁 獨立 7500字CSSCI來源期刊
6、《〈現代漢語〉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改革》《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增刊
7、《第二語言習得背景下〈現代漢語〉教學面臨的負遷移及應對策略》《語言文字應用》2004.3CSSCI來源期刊第127-133頁)
8、《科學的復合型知識構建模式與學習素質教育》(約1.6萬字)《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增刊
9、《論大學修辭教學改革》中國修辭學會會刊《修辭學論文集》(一級學會論文集)第12集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第259-264頁
10、《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周烈邱鳴主編《教育教學探索·改革·創新》旅遊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 (第101-109頁)(0.95 萬字)
11、《文科專業通識課程<形式邏輯>教學改革》周烈邱鳴主編《教育教學探索 ·改革 ·創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本科教學改革與創新論文集(三)》旅遊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 ISBN 978-7-5637-2270-9 (約0.8萬字)
12、《高校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1.8萬字)吳偉凡主編《中華人文經典與漢語文化教育》學苑出版社2011年10月ISBN 978-7-5077-3880-3
❹ 教研論文怎樣選題
撰寫教研論文是教師探討教學問題、總結實踐經驗、獲得理論支持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促進專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但現實中,不少教師卻受困於「教研論文寫什麼」這一問題。教研論文寫什麼?這實際上是個論文的選題問題。一、寫人所未寫——創新性原則教研論文的選題貴在創新。教研論文只有寫人所未寫,寫出新意,才能令讀者眼前一亮,激起欲罷不能的閱讀慾望,才能給人以新的啟迪和思考。一篇教研論文如果毫無作者自己的新想法、新發現、新觀點,只是人雲亦雲的簡單照搬或重復,也就失去了作為教研論文的意義。1、開拓新領域。開拓新領域即教師可從那些還沒有人或很少有人研究的領域來獲取教研論文的選題。開拓新領域可以是宏觀的,如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提出和實施,對於我們老師來說就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如果能從中尋找教研論文的選題,往往能寫出富有新意的論文來。開拓新領域也可以是微觀方面的,微觀到教學的各個具體環節,諸如導入、新課、小結、作業、考試等。就目前的教研情況而言,教師從導入新課、講授新課、課堂小結等方面撰寫的論文相對較多,而在作業如何布置、試題如何編制等環節上則還很少有人涉足。因此,這就是可供我們在教研論文的選題時開拓的新領域。2、提出新觀點。提出新觀點是指教研論文的寫作可就某個問題提出作者新的見解和觀點,主要可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填補空白型」,即就某個問題尚未有明確結論與觀點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形成相對明確的觀點,以填補空白;二是「補充說明型」,即某個問題雖已有一定的結論,但你覺得尚不夠完整、仍有話要說,便可對此進行補充分析、加以完善,形成論文;三是「糾正批駁型」,即某個問題雖形成了結論,或有人提出了觀點,但你覺得這個結論或觀點是值得商榷的,便可以此為選題撰寫教研論文,在具體指出其問題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新觀點。3、找到新角度。在具體的教研論文選題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很多內容已經有人寫過了,甚至有很多人寫過了。對這些內容我們還可以寫、值得寫嗎?還能寫出新意嗎?答案是肯定的。關鍵是你要善於找到新的角度。二、寫己所能寫——可行性原則堅持可行性原則,是教研論文選題成功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能寫出高質量的教研論文的前提和重要保證。因此,教師在考慮教研論文的選題時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條件、能力范圍、工作情況和自己平時的所做所看所思,揚長避短,做到「寫己所能寫」。1、從自己的優勢中選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優勢與特長,也會有自己的劣勢與弱點。如果老師能從自己的優勢與特長中選題,就比較容易寫出有內容、有質量、有新意的論文來。如電腦水平較高、精通網路技術的老師,可考慮從多媒體課件製作、網路教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等方面來選題;如歷史和地理知識很豐富的政治老師,則不妨從學科滲透的角度來選題;古文功底比較深厚、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較深造詣的老師,則可從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方面來撰寫論文,等等。另外,教師也可從自己所處的外部環境中來尋找特有的優勢,包括學校層面的優勢和地域層面的優勢,以獲得論文的選題。2、從自己的成功處選題。每位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教育實踐中,肯定會有做的比較成功的地方,如有的老師班主任工作做得特別出色,有的老師駕馭課堂的能力特別強、課堂教學非常出彩,有的老師在教學資料的積累方面做得特別到位,有的老師則在指導高考方面頗有建樹,等等。教師在撰寫教研論文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從自己工作中做得比較成功的方面來選題。3、從自己的關注點選題。教研論文往往是始於問題,是教師對某個問題長時間思考的結果。因此,教師通常可以從自己平常較多關注、有所思考的問題(即教師自己的關注點)中獲得教研論文的選題。教師一旦選定了某個問題(關注點)後,就要對這個問題加以持續的關注,不斷地加以思考,直到對這個問題有比較完整的看法、形成論文為止。三、寫教所欲寫——實踐性原則論文的選題范圍,一般有兩個方面:基礎理論(純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工作實踐研究)。作為我們中學教師而言,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並不是我們的強項。我認為我們在教研論文的選題上應該選擇後者——即堅持實踐性原則:研究實踐中的問題、反思實踐中的得失、總結實踐中的經驗。「寫教所欲寫」,這才是我們中學教師撰寫論文的最佳選擇。1、研究實踐中的問題。以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作為論文的選題,對我們教師來說,不但可行,而且必要。因為對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碰到的各種問題,我們教師必須進行自己的思考、作出自己的回答。例如,人教新版的中學《思想政治》課本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材料豐富、圖文並茂,但不少教師對課本上的材料,存在著兩種不好的做法:一是避而不用;二是照本宣科。課本材料到底要不要用?如何用?這是我們不少政治教師都值得研究的問題。2、反思實踐中的得失。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師只有通過對實踐的反思,才能不斷地校正前進的方向、不斷地掃除成長中的障礙,從而不斷地實現自我超越。當然,教學反思可以是教師對自己親身實踐的反思,也可以是對其他教師教學實踐的剖析。每一次對自己或他人實踐得失的反思、利弊的剖析,都可以成為教師撰寫教研論文的選題。3、總結實踐中的經驗。作為教師,僅僅埋頭教書顯然是不夠的,教師還必須要善於總結實踐中的經驗,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的、發現到的、領悟到的點點滴滴,及時記錄下來,加以研究和總結,並用文字系統地表述出來,就能成為很有指導意義的教研論文。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虛。我們中學教師應該有一雙善於發現的慧眼,去尋找那些人所未寫、己所能寫而又教所欲寫的問題,開展研究,撰寫論文,把教學和教研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教研相長,不斷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❺ 教學論文是什麼
教學論文,是教師教學經驗和教學研究成果在寫作上的表現,簡單的說,就是教師將平時教學中的一些經驗或研究進行了總結,並綜合運用綜合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討論。一般情況下,教學論文沒有固定的結構格式,這是由於教學及研究的課題不同,研究過程和方法的不同,邏輯推理及其研究成果的不同,各種教學論文的寫作形式也不盡相同。可以說,教學論文自由發揮性較強。其質量高低,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創新上。即其論點是否為本課題提供了有價值的理論認識,為新的教學研究課題及其研究過程提供出新觀點、新材料和新方法;是否為深化新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開展素質教育活動起著推動作用。達到了這一目的,也就是實現了一篇教學論文的價值。 教學論文的選題:就是要注意「實用性」、「可行性」和「創造性」。按目前的形勢看來,語言應盡量要通俗易懂,不能故弄玄虛。例如:集百家之長,激思維之花——XX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XX學科生活化教學之我見,等等。相比「淺談XX學科生活化教學」這樣的古板語言顯得輕松而有詩意,朗朗上口而且更容易理解內涵。總之,選題盡量要體現「新、小、實」,特別要注意創新。 教學論文的寫作主要內容: 一、前言。前言首先要說明寫此篇文章的背景,或說明寫作的目的與意義,研究此問題的重要性。 二、材料與方法。主要敘述研究的方法與過程,要求選用的材料要真實可信。材料有缺欠或方法有誤,工作結果便可以被別人一舉推翻,因此取材要嚴格,方法要規范化。寫此部分並不需要什麼技巧,而是要嚴肅認真,交代清楚。 三、結果。根據前文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每個論點均要立論有據。結論要觀點鮮明,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交代清楚。 四、討論。討論是作者對本研究的思考,要結合主題重點討論,可提出自己在本研究中的反思,或通過本次研究後對本問題的現狀及其今後發展的動態進行的探討。 特別要注意的是,在論文中,要理論結合實際,以教學案例分析為例證。切忌通篇理論的說教式結構和內容。
❻ 教學研究論文指什麼
教學研究論文,就是關於教學研究的論文。
教學研究主要面向教育教學管理人員、教育教學研究人員以及大中小學教師,是傳播先進教學思想、開展前沿學術討論、交流教學改革心得的園地。
包括教育論壇、學習科學、創新方法研究、教師教育、教育教學管理、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教學改革、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等。
❼ 教學研究論文與專業學術論文有何不同
專業學術論文是教學研究論文主體內容,有相同都是科技主體,也有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