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教師需要什麼

教師需要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7-23 08:37:57

A. 做一名小學教師需要什麼條件

1、必須有教師資格證。

沒有可以去考。相應的學歷可以申報相應的資格:中專-小學教師資格;大專-初中教師資格;本科-高中教師資格。

2、教師資格普通話

拿到小學教師資格證或是中學教師資格證後,就是教師資格普通話了。當小學老師普通話要達到二級乙等,當小學語文老師的話,普通話等級要求是二級甲等。

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履行《教師法》規定的義務,遵守教師職業道德。並經申請人員單位或戶籍所在地鄉(鎮)或街道辦事處思想品德鑒定合格;應屆畢業生,由所在學校進行思想品德鑒定。

(1)教師需要什麼擴展閱讀

師范類:往屆畢業生需准備以下材料:

1、本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2、師范教育類專業畢業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3、《申請人思想品德鑒定表》(在職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提供,非在職人員由其戶籍所在地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提供);

4、本人填寫《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

5、由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出具的體格檢查合格證明;

6、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B. 成為一名教師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一、需符合規定條件要求,比如:學歷、身體條件、普通話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還有相應的專業技術要求等。

二、考取教師資格:考生須先參加筆試,筆試各科考試成績合格,再報名參加面試。筆試、面試均合格可取得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相關考試標准和考試大綱均由教育部統一制定。

三、年齡限制:為了防止教師編隊伍過快老齡化,教師編考試對報考人員的年齡有一定的要求。部分地區報考教師編的年齡要求是在30歲以下,還有一些省份是要求在35歲以下,甚至還有少部分是40歲以下。

(2)教師需要什麼擴展閱讀:

教師資格證申報要求

凡報名當年年底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具備《教師法》規定教師資格條件並願意從事教師工作的中國公民,均可申請並依法認定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含實習指導)教師資格。

1.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二級乙等及以上標准。

2.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按省教育廳部署補修教育學、心理學課程,並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考試合格。(申請者學歷為師范專業畢業人員免於教育學、心理學考試)

3.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參加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的說課(說課分為:面試、試講)。(申請學歷為師范專業畢業人員如能提供3個月或以上的教學證明,可免於面試、試講)

4.報名需要學歷證、身份證、照片。

具體的報名時間和地點可以通過當地教育局、或者教師資格證報考點了解。

C. 教師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據了解,按有關規定,教師資格認定分為七類:幼兒園教師資格;小學教師資格;初級中學教師資格(含初級中學教師和初級職業學校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含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級中學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含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級中學實習指導教師資格);高等學校教師資格。取得教師資格的人員,可以在本級及其以下等級的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擔任教師;取得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的人員只能在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級中學或者初級職業學校擔任實習指導教師;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與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相互通用。 學歷、能力有要求 凡是申請認定教師資格的人員除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外,還應當具備《教師法》規定的相應學歷,例如:幼兒園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小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其他中等學校畢業不能作為認定幼兒園和小學教師資格的合格學歷;初級中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高級中學教師資格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應當具備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中等職業學校及其以上學歷,並應具有相當於助理工程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者中級以上工人技術等級。對確有特殊技藝者,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其學歷要求可放寬到高中畢業;高等學校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研究生或者本科畢業學歷。 同時,申請認定教師資格的人員應當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即:具備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二級乙等及以上標准,特別是申請認定小學教師資格和幼兒園教師資格,其普通話水平應達到二級甲等及以上標准。 非師范畢業人員資格認定需考試 非師范教育類專業畢業的人員參加教師資格認定還必須參加由省自考辦統一組織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考試,以及參加由當地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的教育教學基本素質、能力測試。其中,認定教師資格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考試每年進行兩次,時間為每年的4月和10月。教育教學基本素質、能力測試則主要通過試講、筆試、面試等方式進行。 我市首次面向社會認定教師資格的時間定於2005年6月進行,非師范類人員必須參加明年4月省自考辦組織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考試。教師資格認定工作按屬地原則進行,即:幼兒園、小學和初級中學教師資格,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認定;高級中學教師資格、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和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申請,經初步審查後,報市教師資格認定機構負責認定;高等學校教師資格只有已在高等學校工作或高等學校擬聘的人員才能申請,並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認定。 相關問題鏈接: 1、取得了教師資格,是否就一定聘用(任)為教師? 教師資格是公民從事教師工作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沒有取得教師資格的人員不能任教。但並不是具備了教師資格,學校就一定要聘任為教師。取得了教師資格只是具備了當教師的基本條件,並不是全部條件。要聘用(任)為教師,還要受學校編制、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職務比例、學科分布、本人工作表現等方面條件的影響。 2、教師資格證是否終身有效? 只要經過教師資格認定,而沒有違反相關規定被撤消或注銷外,終身有效。如今後相關法律法規有所修改,則按修改後的規定執行。 3、如何參加體檢、普通話測試? 體檢由相應的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到指定醫院進行。普通話測試仍按照屬地原則進行,根據教師資格認定的許可權,由相應的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

D. 教師職業有什麼要求

1、「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

2、「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教師的天職。

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不竭的動力。

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4)教師需要什麼擴展閱讀:

第一,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這種觀點是說,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處在絕對的支配地位,學生處在絕對的受支配地位。這種觀點是「教師中心論」。

第二,學生為主體,教師完全受制於學生的要求。這種觀點是說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處在絕對的被支配的位置。這種觀點是「學生中心論」。

第三,教師與學生互為主客體。

參考資料:教師-網路

E. 成為公辦教師需要什麼條件

1、報名

一般是網上報名,部分區域採用現場報名。現場報名的地區,一般報名和資格審核同時進行,即報名時查驗教師資格證、畢業證、學位證、普通話證、報到證等證書。

報考前要注意以下事項:

(1)確定自身的條件是否符合。是否擁有教師資格證、自己的戶籍是哪裡、年齡、是否在職教師、擁有的學歷、畢業年限(哪一年大學畢業)、普通話證、計算機等級證書。

(2)確定報考的地區。每個地區教師招聘考試內容和要求會有所差別,考生需盡早確定考試地區進而研究和熟悉本地區的招聘政策等。

(3)了解報考地區往年的報考條件、報名時間、考試時間、考試內容作為參考。

2、資格審核

即網站管理員會審核大家提交到網上的信息是否符合報名要求;要及時登錄網站查看審核是否通過,如果沒通過要及時修改報名信息,過時未修改者即視為報名失敗!不要因資格審核信息填寫錯誤而錯失了報名機會。

3、繳費和下載准考證

資格審核通過後即開始繳費!這一步一定不要忘!很多備考的同學同時報考多個地區,一來一去就忘記繳費了!切記!不繳費,報名是無效的!繳費後的應聘人員在規定時限內從報名網站自行下載列印准考證。

4、備考

由於各地市、區、縣出題范圍和內容比較靈活,所以考查的內容不太固定,但是綜合各地考試真題,可以發現多數地區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考試內容主要考查兩個部分,即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公共知識)和專業知識。專業知識涵蓋了各科相應的基礎性知識、教學技能與實踐、教材教法與教案等。考生應以各地教育網或人事人才網公布的考試大綱為准。

教師公開招聘考試面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實際教學能力,方式有說課、試講、面談(答辯)等,其中面談和結構化面試相似,問題會緊密結合教學實際。

5、筆試

筆試一般考三個科目,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專業基礎知識、職業能力傾向測試;但是有些地區考其中一科,有些是兩科,主要以招教公告要求為主;一般沒有指定的使用教材。

6、資格確認

網上報名的地區,將在這一步審核大家的證件:教師資格證、普通話證、畢業證、學位證、報到證等,應屆畢業生提交就業推薦表。

7、面試

帶好身份證、准考證,准時到達考點!面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實際教學能力,方式有說課、試講、面談(答辯)等,其中面談和結構化面試相似,問題會緊密結合教學實際。

8、政審

通常來說,政審需要提供遵紀守法情況證明、在校或在原單位的表現情況。蓋蓋章、簽簽字,證明一下自己!一般沒什麼問題;

9、體檢

按公告要求指定醫院和指定時間進行體檢,不要錯過時間和遺漏檢查項目。

10、崗前培訓

崗前培訓師合格教師的必修課,一般由所在學校或者統一地市級教育部門組織。

11、入職

至此,教師招聘考試到入崗流程完結,後面就是正式開始教育教學工作了。

(5)教師需要什麼擴展閱讀:

1、教師的編制屬於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享受事業單位工作待遇。但實際操作中,因各地區經濟水平發展不同,有些地方教育系統在繳交社保方面只繳交部分,不繳交生育保險和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並軌,有望解決這個問題。

2、有編制的教師工資組成由基本工資、津補貼、職稱工資等組成。職稱工資可以隨著職稱升高而升高,工齡增加工齡工資也增加。無編制人員工資固定,在職稱晉升和工齡方面,一般無法保證。近幾年雖然在改革,但實際操作中仍然與在編老師存在很大差異。

3、有編制的教師工作更有保障,更穩定。可以調動,退休後享有相應的社保和職業年金。

F. 教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一、良好的文化素質,包括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和教學理論基礎。
1、教師應精通自己的學科,具有扎實而淵博的知識。馬可連柯說過:「學生可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蘇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師的知識面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多,他才能成為教學過程的精工巧匠。」對老師來說,不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內容,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要加強業務進修和廣泛的學習,跟蹤學科學術動態,了解新觀點,掌握新信息,不斷更新知識,站在學科的前沿,由經驗型到科研型的轉化。
2、教師既要有廣博的知識,又要通曉基本的社會學科、自然學科等方面的知識,做到博學多才。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教師的博學多才是至關重要的。隨著教材的改革,相鄰學科的聯系日益加強,文理相互滲透,因此,教師應注重與其他學科的溝通,形成「大教學觀」,為學生創設開放的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教師的知識越淵博,越能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
3、教師應具有教育科學理論修養。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不懂心理學,這就如同一個心臟專業醫生不了解心臟的構造。」科學的教學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教師要較好的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法等基本知識。教師不僅知道教什麼,還要知道怎樣教和為什麼選擇這樣教,用科學的理論去指導自己的教學。
二、較強的教學研究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使活動的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徵。」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還需要具備適應學科特點的教研能力。
1、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頻率。」語言表達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備的主要能力。由於條件的限制,很多實事不能再現,需要教師依靠語言表達,把豐富的知識通過口頭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准確清晰,具有學科性;簡明練達具有邏輯性;生動活潑,具有形象性;抑揚頓挫,具有和諧性。
2、較高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具有較高的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是知識時代對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養創新人才,就必須要創新型的教師。創新型的教師就是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廣博的視野以及善於綜合、開拓新領域的能力,掌握創新知識的方法,具有勇於探索、敢於懷疑和批判的學科精神,善於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將其運用到教學中,並有獨特的見解,能夠發現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方法。簡言之,教師的創新能力包括:獨到的見解、新穎的教法、創新的思維、凸現的個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識等。
3、較強的組織能力
組織能力是一個教師取得教育和教學成功的保證。缺乏組織能力和指導能力的教師,無論其知識多麼廣博,都難以完成教育和教學任務。
(1)組織教學的能力。教師能集中學生的注意,靈活調節進程,活躍課堂氣氛,控制教學環境,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維護課堂教學秩序,處理偶發事件等。
(2)課外活動的組織能力。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主渠道;開辟第二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是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一個教師應有能力組織和指導興趣小組,參觀考察和社會實踐活動。有能力組織講座、講演、展覽、表演、製作、考察、競賽、撰寫報告和論文等活動。形成人人參入、自己動手、發揮特長、凸現個性的開放式學習氛圍。
4、研究能力
教師要成為教書育人的專家,成為講演教學研究的復合型人才,實現從「教書匠」向學者型的轉化,研究能力是應具備的素質之一。
(1)教學研究能力。把教學與教研結合起來,善於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教改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理論研究,提出自己的見解,進而探索和發現新的教學規律、教學方法和模式。
(2)學術研究能力。目前教師的教研較多的停留在教材的分析、考試的研究,限於一些教學技巧和教學經驗的陳述。而對教學理論的研究相對薄弱,缺乏對教學的創造性思考。教師只有成為學者型的教師,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和素質教育的發展。
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決定著素質教育的成功。
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模範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標准,熱愛學生,為人師表。認真學習馬、列、毛、鄧、「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教師應自覺加強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民族團結、奮發圖強、振興中華的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情操的教育;進行社會發展規律和觀點的教育;進行科學人生觀、世界觀的教育。
四、敏銳的時代意識
要更新教育觀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稱為現代教育的四根支柱。實現教育的現代化,關鍵是教育觀念的現代化,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尊重學生的自由發展,尊重學生的首創精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創造才能。

〔感:教師的勞動是一種復雜的、繁重的、高智能、藝術性的勞動。不是簡單的、機械的、重復性勞動。有了對教師素質的要求,那麼我們對教師提一級工資、帶薪休假的怨氣就會煙消雲散了!〕

G. 當教師需要什麼條件

  1. 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這個是為師的前提,也是重要基石,如果沒有師德,那麼你再有天大的才華也不適合當老師,那樣只會誤人子弟甚至帶來無窮傷害。

  2. 普通話水平要達到相關部門規定的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二級乙等標准。如果要當語文教師則要達到二級甲等。

  3. 當教師需要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良好的人文素養,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要學會不斷更新自身知識體系,跟進最新的學術動態,不斷學習新知識,站在學科的前端,由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變。

  4. 當教師需要有教育科學理念。需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法等基本知識,轉變過去「教書匠」的傳統,用積極的教學觀念去武裝自己的頭腦。

  5. 需要有良好語言表達能力。作為教師,開口說話自然是必不可少,因此,教師就必須具備口齒清晰的說話能力、有邏輯性的思維,抑揚頓挫的語調,如此,才是一個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6. 要有教學創新能力。創新的教學是指具有扎實的專業學科知識,勇於探索新領域新方法的能力,善於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將其運用到教學中,並有獨特的見解,能夠發現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方法,把探索、研究到的新方法運用到新的教學實踐中去。

(7)教師需要什麼擴展閱讀:

  1. 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二級乙等標准。語文教師得達到二級甲等。

  2. 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補修教育學、心理學課程,並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考試合格

  3. 參加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的說課(說課分為:面試、試講)

  4. 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按《申請認定教師資格人員體檢標准及辦法》,在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合格。

  5. 報名需要學歷證、身份證、照片。學歷要求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

網路--教師

H. 教師需要具備哪些知識

現代教師應該具備的知識結構
教師的知識是指教師所具備的各種知識及其掌握程度。從內容上說,一般包括文化科學的基礎知識、專業學科知識、教育科學和心理學知識。從知識形成的類型上說,有
間接知識,也有直接經驗。前者是指從書本學習來的知識,後者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並總結出一套的課堂情境知識和問題解決知識。
從教師知識結構的功能出發,可以將教師的知識結構分為四個方面: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文化知識,這四個方面共同構成教師的知識結構。
(1)本體性知識
教師的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如語文知識、數學知識等,這是人們所普遍熟知的一種教師知識。從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這個角度來看,
教師傳授的內容必須是教師所掌握和了解的知識。教師的本體性知識是教學活動的基礎,在教學活動中,一切是以本體性知識的傳授為基礎的,教學的最終績效是用
學生掌握的本體性知識的質量來衡量的,因此,教師的本體性知識必須達到一定的水準。但是已有研究表明,教師的本體性知識水平與其教學效果之間並非是線性相
關。本體性知識超出了一定水平之後,它與學生成績之間將不在呈現統計上的相關。即具有豐富的學科知識僅僅是個體成為一個好教師的必要條件。
由於學科不同,本體性知識的具體內容是不同的。僅僅從一般意義上說,教師的本體性知識應包括四個方面:教師應對學科的基礎知識有廣泛而准確的理解,熟
練掌握相關的技能、技巧;教師要基本了解與所教學科相關的知識點、相關性質以及邏輯關系;教師需要了解該學科的發展歷史和趨勢,對於社會、人類發展的價值
以及在人類生活實踐中的多種表現形態;教師需要掌握每一門學科所提供的獨特的認識世界的視角、域界、層次及思維的工具與方法等。
(2)條件性知識
條件性知識是指個體在什麼時候、為什麼以及在何種條件下才能更好地運用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一種知識類型。在教學中,條件性知識是指教師知道在什
么時候、為什麼以及在何種條件下才能更好地運用原有知識、經驗開展教學的一種知識類型。即在教學中,如何將本體性知識(學科知識)以學生易理解的方式表
達、傳授給學生。
條件性知識,也就是具體的教育科學知識。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被稱為教師成功地進行教育教學的條件性知識。條件性知識是廣大教師順利進行教學的重要保障。
(3)實踐性知識
實踐性知識是教師積累的教學經驗,是指教師在實現教學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景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教師的教學不同於研究人員的科研活動,教
師的教學具有明顯的情境性。實踐性知識受個體經歷的影響,這種知識的表達包含豐富的細節,並以個體化的語言而存在。如果把教師的教學看作程式化的過程,忽
略教師的實踐知識,不利於取得富有成效的教學效果。在教育工作中,很多情況需要教師機智地對待,這種教育教學的機智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種情況下適宜和必
要的方法,在另一種情況下可能不恰當。只有針對學生的特點和具體情況恰當的工作,才能表現出教師的教育機智。在處理特殊教學情景時教師所採用的知識來自於
個人的教學實踐,具有明顯的經驗性。
教師知識結構的上述三方面是緊密聯系的:本體性知識是教學活動的實體部分,條件性知識對本體性知識的傳授起到理論支撐作用,而實踐性知識對本體性知識的傳遞起到實踐性指導作用。
(4)文化知識
教師豐富的文化知識不僅能擴展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事實上,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具有廣泛而深刻的文化背景知
識。具體說,教師的文化知識包括:基本哲學理論知識,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知識;現代科學和技術的一般常識,包括現代學科的一般原理和現代技
術的本質內含;社會科學的理論與觀點,例如法律的知識、民主的思想、經濟學的觀點和社會學的方法等。

熱點內容
南京地理位置優勢 發布:2025-05-25 05:53:49 瀏覽:447
初中語文特點 發布:2025-05-25 05:50:43 瀏覽:385
乒乓變奏曲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04:57:59 瀏覽:873
鋁合金焊接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25 04:57:56 瀏覽:460
師德與師愛的重要性 發布:2025-05-25 04:37:59 瀏覽:838
劉備S8教學 發布:2025-05-25 02:33:06 瀏覽:544
板塊式教學設計 發布:2025-05-25 02:19:15 瀏覽:425
假如我是一名老師作文 發布:2025-05-25 00:20:48 瀏覽:686
五行掌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24 23:36:57 瀏覽:545
南通歷史天氣 發布:2025-05-24 22:46:20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