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教師節
A. 中國教師節的習俗
在教師節前夕,各地各學校均評選和表彰先進教師、舉行專題演講會,舉辦教師書畫展、攝影藝術展,有的學校進行教學比賽活動。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在教師節期間,購買一些生活用品或食品發給教師,以示祝賀。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用以感謝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教師們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職業常被譽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建立教師節,是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逐步使教師的工作真正成為社會上人尊重、最值得羨慕的職業之一,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氣;有利於全社會關心教育事業,有利於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B. 我國的第一個教師節是在幾年幾月幾日
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直至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建立教師節,標志著教師在中國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國的未來。
每年的教師節,中國各地的教師都以不同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通過評選和獎勵,介紹經驗,幫助解決工資、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改善教學條件等,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2)地產教師節擴展閱讀:
古代的教師節和孔子有莫大的關系。在漢、晉時期,每到孔子誕辰日(農歷8月27日),皇帝就會率領文武官員去祭拜孔廟,還會請教師們吃飯,當時雖沒有確立孔子誕辰日為教師節,但教師已開始享受節日休假、會餐等福利待遇了。
唐宋時代,每到這一天國都和各州、府、縣都要舉行孔子誕辰祭典,當時的祭典非常隆重。並且,國子監、書院以及州、府、縣也會選拔成績突出者為「司業」,報送朝廷,這些「先進教育工作者」最高可獲賞銀500兩。
到了清代,孔子誕辰祭典的規模和范圍愈加宏大,成績最為卓著的教師在這天會被授予八品職銜,提升為院長、監院、掌教、館師等。清代許多著名學者如顏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時得到的提拔。
C. 我想急求一篇有關房地產做教師節策劃的方案,要全面的噢,多謝大家幫忙
你是哪邊的???
我做營銷的
D. 教師節是什麼節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直至1985年,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建立教師節,標志著教師在中國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國的未來。每年的教師節,中國各地的教師都以不同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通過評選和獎勵,介紹經驗,幫助解決工資、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改善教學條件等,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在每年秋季學生入學的日子,讓學生在新學年的開始就記住教師的辛勤和光榮。最終1984年12月的「關於建立『教師節』的報告」中建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因為在新學年開始,新生一入學,即開展尊師活動。
E. 房地產結合教師節的策劃方案,新穎 急需,謝謝
減免一千或者多少當天訂房還 送禮
F. 教師節是誰定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直至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G. 教師節都干什麼
1、簡單地說,教師教學工作包括五個基本環節:備課、上課、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學業成績的檢查和評定。
2、備課內容包括:鑽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學和擬訂教學計劃。
3、上課是教學工作諸環節中的中心環節,是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思想、發展能力的關鍵。
4、課外作業的布置、指導與批改
5、課外輔導
6、學業成績的評價:學生學業評價的方式包括觀察法、測驗法、調查法、自我與他人評價、項目評價和成長記錄袋評價等。
H. 教師節是什麼
教師節(英文名:Teachers'Day),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而設定的節日,日期為每年公歷的9月10日。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直至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這一天,學校會為教師頒發獎金、證書等,學生會給老師送花、送賀卡等,以此來表達對教師的真摯祝福及衷心問候 。
中文名
教師節
外文名
Teachers' Day
節日日期
9月10日
意義
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
演變歷史
新中國成立前,曾經出現過兩個版本的教師節。第一個是1931年教育界人士自發組織設立、旨在呼籲改善教師待遇的「6月6日」版教師節。第二個是1939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設立的「農歷8月27日」版教師節。然而前者國民黨政府不予承認,後者因為戰爭等原因並未在全國推行。[1]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2],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也稱雙六節[3]。這個教師節沒有被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承認,但在中國各地產生了一定影響[2]。
1939年國民黨政府決定立孔子誕辰日8月27日為教師節,並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但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2]。
建立新中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復6月6日為教師節,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慶祝活動[4]。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把5月1日國際勞動節作為中國教師節[2]。但由於這一天缺少教師的特點,執行的結果並不理想。特別是1957年以後,在左傾思想影響下,教師不受重視,教師節實際上已不再存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