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專業化的條件
『壹』 考教師資格證教育學里的「教師專業化應具備的幾方面條件」是什麼
1.具備專門的知識技能;2.以奉獻和服務精神為核心理念的職業道德;3.具有為學生和社會所公認的復雜知識技能權威和影響力;4.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專業組織對行業服務、培訓及資格認證進行管理。
『貳』 教師專業化的條件有哪些
教師專業化的實現依靠客觀和主觀兩方面的條件:從客觀上看,需要國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資金支持;從主觀上看,需要教師的個人努力。(一)國家和政府對教師專業化的促進與保障。(1)加強教師教育。首先,要建立一體化和開放化的教師教育體系。第一,一體化教師教育包括三層意思:一是職前培養、入職教育、職後提高的一體化,即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一體化。二是中小幼教師教育一體化。三是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一體化。第二,開放的、多樣化的教師教育意味著獨立設置的師范院校與綜合性大學將在專業教育方面並軌,在職業教育方面分離,從而提高教師的學科專業學術水平,並進行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專業化訓練。
『叄』 簡述教師專業化的基本條件
教師專業化與專業發展
從西方有關教師專業化研究的文獻來看,對專業、教師專業化、教師專業發展等重要概念均有不同理解,各概念之間的關系也較為復雜,為明了起見,下面對這幾個概念作以簡要分析。
(一)專業的概念
專業是社會分工、職業分化的結果,是社會分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人類認識自然和社會達到一定深度的表現。「專業」一詞最早是從拉丁語演化而來,原始的意思是公開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或信仰。與之相對的是「行業」(trade),包含著中世紀手工行會所保留的對其行業的專門知識和技能控制只能傳授給本門派的人的神秘色彩。德語中「專業」一詞的含義是指具備學術的、自由的、文明的特徵的社會職業。
《現代漢語詞典》中關於「專業」的解釋是:
① 高等學校的一個系裡或中等專業學校里,根據科學分工或生產部門的分工把學業分成的門類;
② 產業部門中根據產品生產的不同過程而分成的各業務部門;
③ 專門從事某種工作或職業的;
凱爾·桑德斯認為,專業是指一群人在從事一種需要專門技術之職業,這種職業需要特殊的智力來培養和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專門性的社會服務。根據這個定義,凱爾·桑德斯指出傳統上最古老而典型的三大專業是牧師、醫生和律師。
日本學者石村善助認為,所謂專門職業,是指「通過特殊的教育或訓練掌握了已經證實的認識(科學的或高深的知識),具有一定的基礎理論的特殊技能,從而按照來自特定的大多數公民自發表達出的具體要求,從事具體的服務、工作,藉以為全社會利益效力的職業」
。
我們認為,專業化是指一個普通的職業群體在一定時期內,逐漸符合專業標准、成為專門職業並獲得相應的專業地位的過程。
『肆』 如何實現教師的專業化
對於教師專業化這一概念,我們應該從動態和靜態兩個方面來理解。從動態的角度來說,教師專業化主要是指教師在嚴格的專業訓練和自身不斷主動學習的基礎上,逐漸成長為一名專業人員的發展過程。這一發展過程的實現不僅需要教師自身主動的學習和努力,以促進和提高自已的專業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環境的創設也是教師專業成長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確立嚴格的教師選拔和任用標准;建立教師專業組織和形成教師專業規范等。在教師的專業成長中,其自身和外部環境這兩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缺一不可的。而從靜態的角度來講,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職業真正成為一個專業,教師成為專業人員得到社會承認這一發展的結果。因此教師專業化不僅是教師培養、教師教育的過程,而且是教師培養、教師教育的目標和發展趨勢,體現了對教師專業水平和社會地位的一種肯定和認可。但是當前,盡管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發展,但與醫生、律師、工程師這些專業人員相比,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仍相對不足,並且相應其社會地位也未達到其他專業人員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當前教師職業正在由「半專業化」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專業化」成為未來教師發展的努力方向。
作為小學教師,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及其與現代教學相適應、現代教學所需的各種知識。現代科學知識日新月異,我們所學的知識不夠豐富,各種新知識、新信息不斷涌現,我們很快感到不能得心應手。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學習進修,否則不能應對學生的各種問題,會被學生問倒,也會削弱我們的威信。同時,一些新興學科的出現,也要求我們去不斷"充電",學生們所涉及的知識很寬很廣,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師不學習不鑽研行嗎?因此,教育的改革發展,首先要求教師提升自己的專業業務知識結構。
我們應該充分地學習掌握有關內容,理解領會其精神實質,並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進行探索、嘗試。包括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法的選擇、對教材的應用等等。並且在學習實踐過程中,邊總結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時記錄下來,平時養成寫課後筆記的習慣,碰到好的內容及時總結成教學案例,這樣日積月累,我想一定會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對於教學過程的滲透以及教學活動對於現代信息技術的需求隨著新課程的深入,愈來愈強烈,因而,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有機結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新課程注重學生研究性學習,它要求教師能夠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為此,我們首先必須成為探究性的學習者和實踐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學習經驗和實踐能力,去更好地指導、豐富和發展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活動。
另外,教師還要有廣闊的教育前沿視野,敏感的教育問題意識,靈活有效的從事教育教學的能力,數學教學活動中實驗的操作能力和設計能力,教學管理的能力等。所以,以後我會朝著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為一名專業化的人民教師。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時代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新世紀的教師不再只是教師匠,而是不斷地向學者型發展。
『伍』 教師職業的專業要求和專業條件是什麼
1)教師是一種專門職業,首先是說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學科專業素養。需要精通所回教學科的基礎知識,熟答悉學科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了解學科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學科專業素養不僅包括專業知識,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重視科研的教師,才能不停留於照本宣科,而是應在教學過程中灌注進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勵學生的探索精神。
(2)教師是一種專門職業,還指指教師不僅要有學科專業素養,還要有教育專業的素養。一名教師能不能自覺地使教育活動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發展地需要,與他有沒有教育理論的素養、能否理解教育的本質、具備現代教育觀念、掌握教育的藝術有很大的關系。並不是有較多知識的人都能成為合格的教師。
(3)教師還需要有一些與教師職業有關的特殊要求,比如,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等。
『陸』 實現教師專業化的條件有哪些
教師專業化的實現依靠客觀和主觀兩方面的條件:從客觀上看,需要國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資金支持;從主觀上看,需要教師的個人努力。(1)國家和政府對教師專業化的促進與保障有:加強教師教育;制定法律法規;提供經濟保障。(2)教師個人為實現專業化應做的主觀努力有:加強理論學習;加強教育科學研究;不斷反思;加強實踐鍛煉。
『柒』 教師的專業化是指什麼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職業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有專門的培內養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師容專業化的基本含義是:
第一,教師專業既包括學科專業性,也包括教育專業性,國家對教師任職既有規定的學歷標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識、教育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要求;
第二,國家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專門教育內容和措施;
第三,國家有對教師資格和教師教育機構的認定製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教師專業化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教師職業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論武裝,有自覺的職業規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立特徵。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導者,思想的啟迪者,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師不僅需要知道傳授什麼知識,而且需要知道怎樣傳授知識,知道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
教師職業的專門化既是一種認識,更是一個奮斗過程,既是一種職業資格的認定,更是一個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的自覺追求。
『捌』 教師專業化要求
教師的專業化要求,嗯,非常的高,嗯,基本上都要是全日制的本科以上的學歷,然後必須要有教師資格證,要有這個職教的經驗,同時個人的這個形象,溝通表達能力都要非常的好。